外勤通 河北通建:笑对成败 乐度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02:12

 

         佟学训

——家长对孩子心理影响的一条重要原则

内容提要:“看成败人生豪迈,明是非从头再来”应该成为人生格言。它的基本含义是:成功与失败都是豪迈人生的组成部分。事后应把成败的收获或损失看淡一些;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其中的是非,重新做起,再创辉煌或反败为胜。周而复始不断超越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就是完美的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的过程,就是不断体现和提升人生价值的过程。

本文提纲:

一、笑看成功与失败  人生豪迈    二、成败只说明过去  相对看淡

三、总结经验和教训  明确是非    四、关注他人的成败  免费受益

五、成败均应该感恩  坚强乐观    六、利用积累的智慧  从头再来

七、积极主动地超越  正义为本    八、把好三观和三度  乐度今生

怎样看待成功与失败,对于体验生活幸福和提升人生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看成败,人生豪迈;明是非,从头再来。(其中前半句是一首歌中的歌词)这应该成为人生格言。希望各位家长能理解、认同,而且应该通过经常付诸行动不断给孩子带来良好的心理影响,以利于孩子的成长、成熟和不断走向新的成功。下面以己之见解读这一人生格言。

一、笑看成功与失败,人生豪迈。

成功与失败是每个人必然而又经常的经历,二者都是豪迈人生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平凡或伟大的人都既有成功又有失败。(有人幻想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才算完美,事实上人生无法做到这样的完美。反之,人人都会有遗憾,只是大小多少不同而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伟大的人和名人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如现代的毛主席、邓小平……历史上的秦始皇、韩信、关云长……他们成败的事迹尽人皆知,比如邓小平三上三下谁都知道,所以对他们的事迹不详谈。)这些伟人、名人的功过是非,后人自有正确评说,都有明确的历史价值。任何一个平凡的人在生活经历中也绝不会一无是处,绝不会只有失败没有成功。在这方面大家见识了周围许多人(包括自己在内)的事例,我也不详细举例说明了。

对于成功和失败的价值要用行为的目的和结果来衡量。真正的成功是正义的实现,阴谋的得逞是罪恶的积累。为国为民和正当为己为家而奋斗的成功是应该肯定的功德。目的正确,只要尽到最大努力,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遭到暂时失败,虽败犹荣。如果以祸国殃民、损人利己为目的,即便阴谋得逞,也是应当受到谴责的罪恶;没得逞遭惨败是罪有应得。前者是高尚的,后者是渺小的。前者的成败都是构筑精彩人生的组成部分。即便到谢幕人生的时候,他的精神也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失,还会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延续下去,发挥着与生前成败价值大小相对应程度的影响作用。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一首诗中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就是人死后他的精神在一定范围内存续下去。有的人在全国范围内名存千古,有的人在大小不同的范围内存续一定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的价值不能单纯用生命的长短来衡量,而应当用生命的意义来衡量。正如苏轼在《三槐堂铭》中写道:“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意思就是贤德的人不管地位高低都受人尊重,仁人志士不管生命长短他的业绩都会受到人们的赞扬。)第二种人,就是行为目的错误者的阴谋得逞的过程,带来的是罪恶的实现和加深。这样的情况对他自己来说活着比死去更可怕。因为当他良心发现的时候有可能是追悔莫及的那一天,他会觉得活着比死去更痛苦,死去才能结束在人间遭受的心灵折磨。即便他死心塌地走过生命的终点,那么他所留下的也只是千古骂名和污辱其后人的灰尘。(我到杭州看到很多人在岳飞墓前肃然起敬,也听到了许多人在秦桧墓前唾骂的声音。)如果他泉下有知,他和后人会说同一句悟语,那就是他活得时间越长越可怕(包括对他自己和家人、后人都可怕)。如果他在活着的时候早日醒悟,重归正道,才算逃出可怕的罪恶深渊,走向主动赎罪之路。

总起来说,好人奋斗一生的成败带来的是由苦辣酸甜咸组成的五味俱全的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其中的精神享受比物质享受更重要),体现着不同阶段的和最终的人生价值,焕发着不受时空局限的正义光辉。这样的人活得光明磊落、萧萧洒洒。这就是生命的精彩,人生的豪迈。(而坏人得逞与否只能带来不同程度的耻辱及其延续。)

二、成败只说明过去,相对看淡。

尽管成败的价值体现着人生质量和幸福程度,体现着与己利害关系,但事后对其直接结果(包括收获与损失)都要相对看淡;因为它们只能说明过去,不代表未来。如果对成败看得过重,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过重看成功会沾沾自喜、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导致停滞不前,前功尽弃,乐极生悲。过重看失败会垂头丧气、悲观失望、自甘报弃、一败涂地。太平区从前曾有一人自己争取涨工资实现后,由于狂喜而丧生,没领着新涨的工资。历史上有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巅,不能做官。至于经不起失败打击而一败涂地的事例大家见识的更多。我只举历史上的两例:南唐后主李煜败后失志,任赵匡胤摆布,被抓到洛阳后只能在《虞美人》词中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就是他一败涂地的哀叹和结局。三国时西蜀亡国后,蜀后主刘禅举家东迁至洛阳。晋王司马召在大宴群臣时问刘禅:“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这说明刘禅也是经不起打击、甘心失败的亡国之君。

相对看淡成败,不等于不承认成败,而是正确对待成败。在成功的时候,得意的时候要和比自己强的人比,就会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要向他人学习,奋斗不息,再创辉煌。在失败的时候、失意的时候要和比自己差的人比,也会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看自己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就会知足者常乐。面对成败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才是高人;拿得起放不下是一般人;拿不起放不下是下等人。有一位博友{yoka}说的好:拿得起是一种自信,放得下是一种解脱。拿得起放得下是做人的一种平衡。人生能找到拿得起放得下的最佳支撑点,路便会宽,心就会明。高人看淡成败,才能把成败当做继续发展的新基础和继续奋斗的新机遇。(这就是对成败直接结果不绝对看淡的原因)历史对自强不息的人从来就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岳飞、袁崇焕等等均被奸臣所害(看似失败),但他们虽死犹荣,名垂千古,精神永存。

三、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是非。

前面说的只是看淡成败的直接结果(即利与害、收获与损失),但对其连带结果必须看重,也就是重视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其中的是非道理,为自己也可为他人所用。这也是正确对待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包括两个方面的规律。一是本次成败的具体事物特有的发展变化规律,二是引申出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共有规律。凡是符合这些规律的做法都是取得成功的经验,凡是违背这些规律的做法都是遭受失败的教训。有心人在每次成败之后都会认真分析,总结其中的是非道理。善于从成败的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体会最深,收获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成败过程是锻炼和提高本领的学校,是发现和通向真理的桥梁。认清该事物的特殊规律对于解决好今后遇到的同类事物更有具体性和针对性的借鉴意义。从某一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中提炼出各种事物发展变化共有规律的成份,对于拔高智慧和深化自己掌握真理的能力更有价值,对于处理好今后遇到的各种问题创造较高的思想基础和有利条件。所以这一过程对于自己提高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是很有意义的。世界观是关系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一点请详看本文“八、把好三观和三度,乐度今生。”

四、关注他人的成败,免费受益。

前面所说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因为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如果只靠自己的经验教训受益,付出的代价会更多更大。聪明人应该善于从他人的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己所用。这是免费受益的好事。要想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必须认真了解和分析他人的实践过程,有条件还应虚心听人介绍,无条件可尽量观察思考,有人说学艺不如偷艺,也有一定的道理。学人的经验教训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才对。关于怎样灵活运用也请看“八、把好三观和三度,乐度今生。”

五、成败均应该感恩,坚强乐观。

如前所说,成败均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只是程度不同、意义不同而已。我们在防止和改变不利一面的同时更应发现、看重和利用有利的一面,即它们的连带结果——经验和教训。这就是感恩成败的主要原因。感恩形势的有利,它为你的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感恩帮助你的人,他为你获取成功做出了贡献;感恩欺骗你的人,他是提高你智慧的反面教员;感恩绊倒你的人,他是锻炼你双腿的陪练;感恩打击你的人,因为他为提高你抗击打能力提供了主动服务;感谢讥笑你的人,他鼓舞了你的斗志……聪明人都善于把不利的一面改变成有利因素。不会把不利的一面改变成有利因素的人是不自觉的傻子。说到失败也应感恩,可能大家不愿认同,但必须认可。因为,成功的精彩、闪光的亮点需要艰苦奋斗的过程才能出现,而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失败、操劳才是人生的主体部分,才是更多成功的用武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磨难是成功的对手,也是成功的起点,是磨难孕育了成功,没有磨难,成功就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磨难即便得到成功的“享受”也是别人送给你的无味感觉。单凭感性认识对一路艰辛一定会觉得痛触和乏味,学会理性认识才能品尝其中津津有味的人生乐趣。这不是说越苦越好,理性的人会善于把苦难把握到适当的程度、值得的程度。这样才能苦出应有的价值和结果。苦难来临的时候,靠智慧很好地度过去转变成光明,也会得到温暖的享受。这才变成真实成功意义的感恩。没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会把苦难造就成生活的全部,这是不应该的,也是人生的真正悲哀。感性认识能力只能感知成败的直接结果,而理性认识能力才能在正确认识成败直接结果的基础上认清更有价值的连带结果即经验和教训,而且能为己所用。

高人除感性认识之外更主要靠理性认识正确感恩成败,从而坚强乐观面对人生。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驾驭人生。

六、利用积累的智慧,从头再来。

要驾驭好人生除了坚强乐观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智慧,高智慧造就高水平的人生。人的智慧应该从三方面获得,除前面说的总结自己成败的经验教训,明确其中的是非和关注他人成败免费受益之外,更多的是靠学习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那是大智慧的源泉。在学习的时候要联系实际加深理解,特别要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分析理解,才能为己所用。正如德国思想家歌德所说:“真正的智慧都曾被人思考和实践过千百次,但要使它们能为己所用,必须经再三思维,直至在个人经验中生根才行。”各位家长尽管忙于工作,也应抽出一定时间学习。“知而获智,智达高远”(这是中央10台常广播的名言)用智慧丈量改造世事和自己的命运,再靠坚定的信念永不言败、永不言弃、勇往直前、不断地从头再来,才能更好地驾驭人生、造就智慧人生。

七、积极主动地超越,正义为本。

坚强乐观只能提高对成败特别是对挫折磨难的承受力,智慧是再创辉煌和反败为胜的催化剂,但要实现不断超越单靠承受力是等不来的,单靠智慧也不一定持之以恒。所以要驾驭好人生,还需要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不断超越,直至达到或超过生命意义的极限,收获丰盛的人生幸福。

发挥积极主动的奋斗精神还应把握正确的方向,那就是坚持正义为本。如前所说,真正的成功是正义的实现。正义为本实质是把“四为”(为国、为民、为家、为己)融为一体,落实到行动上。不管大家认识到没认识到,人们的行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或正面或反面、或大或小地体现着对国对民对家对己融为一体的利害关系。比如我办幼儿园,首先是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同时为附近居民服务,为几名待业人员安排工作,替政府分忧解难,最后自己得到合法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让自己晚年过得更有意义。这就是我办园过程中自觉的“四为”。又如做生意的人为国家纳税,为群众服务,又为自己和家庭增加了收入,也体现了“四为”。即便是给人打工,帮老板“四为”的同时,自己也有收入,也包括了自己的“四为”。人们的行为目的除正面的以外,还有反面的,如三鹿奶粉相关人的行为就造成了融为一体的“四害”。他们在害国害民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现实和历史的耻辱柱和审判台,自己和家人都名利双失。

人活一世,正义为本主要表现在大事和原则问题上,而在小事和非原则问题上要像郑板桥提倡的那样,糊涂一些才对。在大事上匡扶正义,小事上包容、谦让才是真正的高尚。

八、把好“三观”和“三度”,乐度今生。

对上面的观点,说起来明白易懂,但做到是不容易的。一般人面对成功的时候,不管态度正确与否,都是愿意而且容易接受的,但面对失败所带来的精神负担和物质损失往往都不愿意和难以承受。如果因此而沉沦于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只能受命运摆布,任人宰割,醉生梦死。所以不愿面对失败也必须学会正确面对失败。

要想做到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特别是正确对待挫折、磨难和失败,必须把握好“三观”和“三度”,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度是中央10台常说的高度、角度和尺度。

按着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对世界一切事物总的看法,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世界观),就应该认可:事物都是在对立统一状态下存在的,在斗争中发展的。正义和邪恶、顺境和逆境、幸运和磨难、成功与失败的并存是社会必然现象,不然就不叫社会不是人间。不能幻想好事都属于自己,坏事都落在别人头上,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你只能生在世外桃园。坏事落到自己头上,必须认为这也是社会的一个正常现象,这样你才是世间人。我们的责任就是积极主动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按照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主要是指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一事当前先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着想,这样个人的愿望和需要也自然蕴含其中。要想活得好必须像前面说的那样坚持正义为本;敢斗邪恶,对人真诚,先人后己,屈己待人;在包容谦让的同时防范坏人的诡计。人生最需要的就是在奋斗过程中共享人间真情,而不应该过分追求直接结果。

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还需要在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上有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关键是价值取向和用在何处。通过奋斗取自正道为人们(包括自己在内)创造高尚的精神享受条件和良好的物质享受条件,落到惠人惠己的实处,才是正人君子。

三度与正确对待成败也致关重要。中央科教频道每天都广播:“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我认为说得非常精辟。高度决定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单纯从个人私利的小圈子里看问题必然鼠目寸光。站得高(即为国为民为公的高度,不把对个人利害关系看得过重)才能放下包袱,轻松、坚强、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这是一种美德,是奋斗过程中和最后的奢侈。有了这样的高度和心态,遭受磨难的痛苦就会转化成奋斗过程中的快乐。遇事从不同角度去看也很重要,从多种不同角度看问题才能看全、看透。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很有道理。必须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看成功与失败才能认清其中的意义与实质,才能为正确对待成败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方法。尺度把握人生是指看待成败要适度,处理问题也要适度。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和乔丹常说的“凡是无绝对”都应该成为我们看问题和处理人生大事的指导思想。凡事都有度,过分就会走向反面。要把握好度首先要把握好心态,要防止偏激提倡冷静,事要三思而后行。此外还应加强预见性和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对意料中的事提前做好思想准备。一方面有备而无患,另一方面有时机会只送给有准备和有随机应变能力的人。有些宝贵的机会不可失,失不再来。

总起来说,把握好“三观”和“三度”才能坚强、乐观、正义、自信、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乐度今生。让失败越来越少越小,成功越来越多越大。在这样的人生旅途上不断给孩子带来良好的心理影响才是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我的一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败,也有少许的成功。但这些成败都给了我最大的收益,就是到现在自认为活明白了。活明白了也是一种满足。当然这是相对的满足,人不可能追求到绝对的满足;因为绝对的满足是不存在的。人生只能享受变量的满足。如果能把变量的满足提高到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这就是真正而且实在的满足。这样享受满足才是“知足者常乐”这句话最优秀的信徒,才算笑对成败,乐度人生。

有人说:“人活一世都太累,如果有来世,说什么也不敢再活一次了。”我的态度不同,我已七十高龄,“累”了五、六十年,还在用日夜奔波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不老传奇,津津有味地享受人生乐趣。如果真有来世,我还想要多个来世,以便反复享受多次奋斗终生过程中的成败和幸福。这种态度足以见证我重视、追求和享受全部奋斗过程的“贪婪”。至于结果我只看成是一个奋斗阶段结束时的句号,也是再次奋斗和超越的新起点和新契机。这样才能让人生更加精彩和豪迈。

现在我把自己这些人生感悟介绍给大家,敬请各位家长评说其中的对与错、好与坏,反复切磋,以便再长见识,共度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