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l优势专业:什么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从瓶子里的大石头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20:09:12

什么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从瓶子里的大石头说起  

华士实验  曾宝俊

一个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的现场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他说:“我们来做个小测验。”说完,他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块块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快要高出瓶口,他问道:“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应道:“满了。”

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然后,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

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

“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

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

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

“没满!”学生们大声说。

他再一次说:“很好。”

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

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

“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与你爱人共度时光,你的信仰,教育,梦想,或是和我一样,教育指导其他人?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做成”

这个故事,来自著名的《高绩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为了说明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Firstthingsfirst)。

我用这个故事来说明科学课堂的教育目标,是因为这个故事有着这样几个隐喻:杯子隐喻了课堂。杯子的空间是一定的就如同课堂教学时间一样,也是一定的,每一节课都是四十分钟是始终保持不变的,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这四十分钟内获得最多的收获。大石头隐喻了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所得,对于科学课堂也是一样。科学课堂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就犹如石头、小石子、细沙和水,在课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一定有一类活动占据了课堂的主要时空,我们要首先安排这一类活动。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活动看成所要达成的目标:有的属于知识型的目标,有的属于技能型的目标,有的属于方法性的目标,有的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目标,那么究竟哪一类目标是是最重要的呢?

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对课堂的看法是:“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理所当然,科学知识是科学课堂上最重要的目标。然而,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体系却彻底打破了这种一元目标论。所谓三维目标是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实际上这三类目标的建立过程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

大石头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面面俱到,不分轻重,如果那样,课堂将不堪重负。每一节课总要有不同的内容:石头、小石子、细沙!但一定有一块“最大的石头”,每一个过程中总是蕴藏着一个最大的目标。

那么,这块“最大的石头”可能是什么呢?

我们目前的科学课通常分为三类:一类课堂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知识点,第二类课堂侧重于训练孩子的探究的过程方方面的技能,第三类课堂侧重于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不同的课堂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也就意味着不同的课堂大石头分别不同。康德把世界分为“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事实讲世界“是什么”,价值讲“应该是什么”,也有哲人认为人类与客观事物的一切关系分为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三大类,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了“道”、“象”、“器”三位一体的哲学认识方法。从这些认识出发,我以为要上好一堂科学课,除了对学情的分析外,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换言之,要从科学事实、探究过程、精神价值三个层面去思考去实践,这样的目标才会是有效的。

在这里我想用另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什么是最大的石头。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老科学家如是说。看来,我们要想获得诺贝尔奖也不难;老科学家说的那几件事,是可以做到的;不过,我们要想再回到幼儿园里--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已经不可能了。可是,老科学家的话还是很值得我们回味。教育是什么?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是一个人离开学校以后,把学校所教的东西都忘记了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的结果。那么我想问:剩下什么呢?知识会忘记,技能也会丢失,而一个人独立思考形成的对事物的看法,一种内在的探索未知世界精神和品质不会丢,而这会影响人的一生。

这才是科学课堂上最重要的目标!

在当今世界讯息多元的社会趋势之下,科学教育应该让学生能透过探究活动,去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相关信息,能独立思考,并有系统分析问题;而能养成沟通协调、讲道理、理性批判事物、容忍不同的意见、与反省的习惯;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冲突。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早期有一台大功率电机发生了故障,请来许多工程师和专家会诊,仍然没有找出电机故障的原因。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请来了德国的电机专家斯坦因门茨,他到现场看了看,听了听电机运行的声音就在机器上用粉笔划了一条线说:“把划线地方里面的线圈减去16圈。”就这样,这台大功率电机很快便恢复了正常运转。

公司经理问道:“修理费需要多少?”

斯坦因门茨答道:“1万美元。”

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经理特意叫人拿来修理费用登记表说:“请把修理的材料费用详细填在表上。”

斯坦因门茨随即提笔写道:“用粉笔划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9999美元。”

公司照付了,并且重金聘用了他。

为什么划线,在哪里划线,这就是知识;凭运行声音判定故障原因,这是技能。为了掌握这个知识、技师是要付出许多艰苦脑力劳动的来探究的,这9999美元便是斯坦因门茨运用其掌握的知识技能所创造的价值回报。

科学课堂上,我们希望经由科学性的探究活动,自然科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由于经常依照科学方法从事探讨与论证,养成了科学的思考习惯和运用科学知识与技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从事科学性的探讨活动,对于经由这种以探究方式建立的知识之本质将有所认识,养成重视证据和讲道理的处事习惯。在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时,持以好奇与积极的探讨、了解及设法解决的态度,这就是我们的追求!

突然之间想到了福尔摩斯这个有意思的人!

福尔摩斯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世界著名侦探,是一位惊人的智者。他勇敢机警,具有高超的侦探、分析、推理、判断才能。比如,瞟一眼,他就可以猜出某人的大致经历;关于烟灰,他能够辨识一百四十多种;对各种不同职业人的手形他极为熟悉;就是凭裤管上的几片泥点,也可以判断罪犯作案的行迹……

福尔摩斯侦探故事对人的启发之大,就连爱因斯坦在写《物理学的进化》一书时,

也忍不住用了它来做全书的开头。他从福尔摩斯的侦破过程,说到科学家寻找自然奥秘的一般方法。

人们一定很想知道:福尔摩斯为什么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疑案中独具慧眼,出奇制胜呢?他究竟掌握了一些什么知识呢?柯南道尔在《血字的研究》一文中给我们开出了一张怪有意思的简表:

歇洛克-福尔摩斯的学识范围:

1、文学知识——无。

2、哲学知识——无。

3、天文学知识——无。

4、政治学知识——浅薄。

5、植物学知识——不全面,但对于茛蓿剂和鸦片却知之甚详。对毒剂有一般的了解,而对于实用园艺学却一无所知。

6、地质学知识——偏于实用,但也有限。但他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土质。他在散步回来后,曾把溅在他的裤子上的泥点给我看,并且能根据泥点的颜色和坚实程度说明是在伦敦什么地方溅上的。

7、化学知识——精深。

8、解剖学知识——准确,但不系统。

9、惊险文学——很广博,他似乎对近一世纪中发生的一切恐怖事都深知底细。

10、提琴拉得很好。

11、善使棍棒,也精于刀剑拳术。

12、关于英国法律方面,他具有充分实用的知识。

从这张简表你可以发现,福尔摩斯的知识是有着它自己的特定结构的。在我们一般人的头脑中,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包罗万象、无所不通的,因为他给人的感觉是无所不能,不所不知的,然而从这张简表上我们却发现福尔摩斯的知识面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丰富。而且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对话更是值得玩味。华生问他:“你的知识是如此的有限的,为什么能够无所不知,料事如神呢?”福尔摩斯顺手打开面前的酒柜说:“我的酒柜不多,也并不高级,但我知道什么酒在什么地方,这个我很清楚,我可以随时拿到我所要的酒,而很多人的酒柜很大,却是杂乱无章找不到他所需要的酒。”

福尔摩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的需要的时候调动他所需要的有限的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的时候,及时补充知识。不能综合的运用的知识就是死的知识,就像杂乱无章的酒柜,数量不少,但是在实际需要的时候却无法调动,不能及时的学习,或者不知道自己需要的知识通过什么渠道去补充知识。

科学课堂也是一样,我们把酒比喻为是现成的科学知识,而把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喻是一种在酒柜中找到酒的能力和技能,并且不断去找酒,不断去补充新知识的过程。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探究,学习一种在酒柜中找到酒的能力和技能,教会学生求知的渠道,知道我需要什么知识时候怎么样去找到这些知识。原来按照传统的观念,科学知识是永恒的,科学知识一旦拥有,终身再无所求。可是科学知识的更新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科学知识都是相对的,科学知识的本质不但不是永恒的,恰恰正是打破永恒,不断的推陈出新,这种质疑的态度,对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不断进取的学会学习的精神十分重要。教师要教会对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一种批判和选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不可能仅靠记忆来获得适应生存所需的科学知识,人最重要的知识是获得知识的知识和能力。学习知识的过程应是个在获得知识的活动中学会如何更好地去获得知识,并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和由其引发的不竭的求知本能。知识是现成的,可是知识的获得却是孜孜探求的结果;知识本身是多变的,可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却是少变的,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致知的方式,我想这个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的多。

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洛克指出,掌握知识最终是为了帮助年轻人“作出自己的推断。”教师的作用在帮助“使学生热爱知识,尊重知识”当学生产生求知的念头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正当的方式求知,可以说本人的钻研与思考是最为关键的。而我们现有的教育忽视这方面,不仪是学生,考试及格就好,许多教师也满足于照木宣科,不求甚解教学教学再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了没有人真正思考过,只是为了工作、赚钱。这样的教育无疑过于急功近利。一个真正高素质的人所具备的不应仅仅是知识,更是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推理能力、创新与个性、开拓精神,这才是最珍贵的则富。

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能力才是带的走的能力?什么样的能力才是以往之后剩下的内容?福尔摩斯告诉我们,迅速找到酒的能力远比拥有许多酒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