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怎么解压百度云文件:不简单的小玩意——读《小玩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0:38:14
不简单的小玩意——读《小玩意》 (2010-04-15 21:00:24) 转载标签:

书评

文化

阅读

玩具

 

不简单的小玩意

顾文豪

刊于2010年4月10日《广州日报》

鲁迅当年早就感慨过,“我们中国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雅片枪,麻雀牌,《毛毛雨》,科学灵乩,金刚法会,还有别的,忙个不了,没有工夫想到孩子身上去了”,不知大先生今日驾临人头攒动的各大商场,见到橱窗里动辄上千的孩童玩具作何感想,料来还得一篇文章作。是的,要论今日儿童玩具的品类多、花样透、价格高,确乎令人瞠目结舌,可从这玩具中看出什么,或者说对于玩具,这小玩意做一份详详细细的梳理观察,则迄今尚未有令人歆服而的论述。贫乏的国度,即便小孩的童年也是贫乏的。这回美国宾州大学现代史杰出教授、知名的美国当代儿童史专家,加里·克罗斯就为我们细细讲述了一番“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开人心眼,长人见识。

玩耍是孩子的工作,而玩具就是他们的工具。一贯被我们轻视乃至视而不见的玩具,其实向年轻一辈传递了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期望,也向父母诉说着年轻人寻求的认可和自由。可以这样说,在小小玩具的身上,我们看得到几代人生活理念与人生理想的迁变轨迹。同时,玩具也是历代成人育儿观的具体展现,如周作人所言,“玩具是做给小孩玩的,然而大人也未始不可以玩;玩具是为小孩而做的,但因此也可以看出大人们的思想”。玩具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看来仍旧是一个有趣且富争议的话题。

当鲁迅抱怨中国自来对孩童不甚重视,亦乏适合孩童的玩具,此时距西方儿童玩具兴起也没多久时日。作者指出,“1892年,认为孩子们有玩耍的权利并应当有一些为此特别制作的物件还是一种新观念”,而“从20世纪初始,才有一些美国玩具制造商进入大众市场并使用广告来吸引父母”。这个当时不为人注意的事件,其实反映了现代育儿观念的悄然转变。在此之前,玩具还只是成人的玩物而非小孩的游戏。虽然在各种出土文物中,依稀能寻到玩具的踪迹,但那时的所谓玩具只不过是一样可以向下一代传递老一辈文化价值观和行为风俗的物事,并未专门服务于孩子想象力的自由发展。

有意思的是,作者告诉我们中世纪孩子的玩具其实是他们“父母生活的微型物”,男孩玩弄木棍、马车、玩具骑士甚至风车,演练着他们未来将要扮演的角色,女孩则倾心于穿裙子的小人;18世纪法国的两位手艺人,德沃康松和德罗兹发明了自动操纵的天使、啄食的鸟和其它新奇玩意,一个世纪后,这些物件被安上了发条,成为今天遥控机器人的鼻祖;而如今见怪不怪的玩具气球,只是1783年法国贵族欢庆第一个热气球升天后日间厌倦的演变物;现在大红大紫的芭比娃娃之类的时尚娃娃,1391年还是法国王室送给英国王室的一个礼物,在中世纪的欧洲贵妇看来,这玩意的主要功能相当于今日的时尚杂志,包含了丰富的时装信息。不过当时玩具毕竟还是极少富贵之家才能获致的专享。只有“待日后大众市场的来临并通过机器制作出这些玩具的便宜的复制品时”,大量上市才成为可能。譬如1760年纽伦堡的希尔伯特为中产阶级的父母提供了便宜的锡制玩具,成为银或铅质玩具的良好替代品,这才使得纽伦堡成为玩具士兵标准制定之地。当玩具行业蓬勃发展,无形中也改变了家长的观念,孩子的确有别于成人,他们“需要一个庇护所,需要一些特别的工具和活动使他们慢慢地长大成人”。约翰·洛克和卢梭无疑是这种现代儿童观念的鼓吹者。渐渐的,我们认同并实践这样的观念——玩耍和玩具是孩子学习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方式。

如果说,之前玩具作为新兴产业,正在自然发展的话,那1900年以后,现代市场机制的日益成熟和现代育儿观的转变无疑为玩具的本质性改变奠定了基础。百货商店以其开架销售、价格标签的特点让购买玩具成为一件普通事;1879年由伍尔沃斯在宾夕法尼亚开设的第一家杂货铺则创造了零售业革命中的第三种要素:连锁店,它们穿越城镇,使得身处乡间的绝大多数人口便捷地购买产品;普利策于19世纪90年代创办的旨在满足家庭诚意的一份小报,开始刊登玩具广告,这些无疑都为玩具市场的大力拓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制造商得益于齿轮机的发明和机械化的渐趋成熟,缩短了产品制造周期,以便对时尚与流行事件做出反应。同时,对于玩具的定位与概念推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国老牌妇女杂志《麦考氏》建议母亲带孩子们一起去购物,这是亲情牌的发端;一战期间,制造商竟然在广告上写道“花在小小玩具上的每一个便士,都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小女孩和小男孩”,渲染爱国主义。

大规模的社会和经济变迁也影响了孩子们养成价值观和学习技术的方式。作者指出,“传统的,作为工作一部分的并在兄弟姐妹的互动中加以训练的方式为新的形式所取代”,玩耍和玩具成为养育孩子的重要部分。有进步思想的家长选择送给男孩一个玩具而非以前的肉体惩罚来教育孩子;益智玩具的兴起为了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更大的益处;幻想玩具则满足孩子对自身未来的无限遐想。玩具的重要和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于玩具各种功能的开发也达到新的程度与广度。

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情况是,玩具在唤醒成年人童年记忆并带给孩子无限欢乐的同时,疯狂而无处不在的商业化,使人满怀焦虑。就我眼见的情况而言,今天的都市小孩最有兴趣的玩具是手机和电脑,不再是我们当年望眼欲穿的变形金刚或洋娃娃了。我至今记得和父母一起拼拼图的快乐。但电子技术的太过发达,让玩具拥有不可预想的能量,在虚幻的世界中,它让孩子提前感受到什么叫无所不能。这样的玩具虽然触及了儿童想象力与智力的世界,但“那个世界里没有大人的位置”。正如作者所言,1900年出现的泰迪熊不仅是孩子的最爱,也是成人的最爱,在这头简单的玩具熊面前,似乎连系着父母和孩子共同的故事与心事,而上世纪80年代的爱心熊宝宝是孩子自己才知道才懂得的玩具。对不起,爸爸妈妈,你们不能进入我的世界。也许家长一开始就搞错了,他们以为玩具将是他们和孩子间的中介,但“当闸门一打开,洪水般的玩具直接涌向孩子的时候,父母发现他们自己被排除在外,只能为购买玩具掏腰包”。同时,大众媒体中的人物成为新一轮的商业主角,以此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购买欲。长期以来,在满足父母、孩子的需求和追求利润之间潜藏着一种“紧张”,而家长的角色与掌控力已益加稀薄。

是的,玩具的历史不仅是玩具的历史,也不仅是孩子游戏的历史。它具体而微地告诉我们,父母、孩子、商业之间的关系与故事。也许在自家的玩具箱中,我们会突然看见那个几乎淡忘的自己,也看得到那个你或许渐渐陌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