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哪些书好用:关闭唱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20:03:26

关闭唱法



 关闭唱法,简单地说,就是在中声区的发音基础上,唱到高声区时,加强胸部的呼吸支持,降低喉头,打开会厌,扩大喉腔,使声音得到丰富的高泛音,也就是所谓的“头腔共鸣”。 
 是美声歌唱中男声在高声区的一种唱法。 
 “coperto”一词为“掩盖”或“蒙盖”之意,所以这一唱法又称为“掩盖唱法”。“关闭”一词是与男声在中声区声音的“开放”状态相对而言的。19世纪之前的声乐作品对高音并不要求宏大的音量。男声在唱高声区时仍沿着中声区的唱法,开放着唱上去,唱到一定的高度就改用假声。19世纪初,意大利和法国出现了表现英雄激情的歌剧作品,这类作品要求演唱者用宏大的声音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和人物的性格。 
 意大利一些男高音歌唱家通过实践。逐渐摸索出一种使用掩盖的胸声,以支持呼吸、扩大音域、增强音量的高音唱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唱法既有充足的音量来发挥激情,又能保护歌唱者的嗓子。此后,这一唱法便被普遍应用。 
 遗憾的是,运用这种唱法的第一批歌唱家的名字已不为人所闻。有记载的是当时著名的法国男高音歌唱家迪普雷。他于1828年赴意大利深造,在著名歌唱家唐泽利的影响下,开始训练这种唱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变了音量较小,音色不太明亮的欠缺。1835年,他在那不勒斯扮演唐尼采蒂的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男主角埃德加,一举获得成功。1837年返回巴黎,又演出了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他使用了带有浓重的掩盖胸声唱到高音G,他的嗓音浑厚有力,加上他优美的演唱风格,震动了巴黎。他在法国被称为第一位浪漫主义表现风格的歌唱家。 
 1846年,迪普雷在《歌唱艺术》一书中,更加详细地阐述了“关闭唱法”的原则。1862年,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物理学家黑尔姆霍尔茨在《论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的感觉》一书中,对共鸣现象做了科学系统的分析,成为近代声学的奠基者。 
 1876年,德国的曼德尔医生发表著作,提倡用横膈膜呼吸法来歌唱。1887年,英国的麦肯齐医生也著书对这一观点予以支持。这一方法使作为歌唱基础的呼吸,有了具体的生理依据,推进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值得说明的是:“关闭唱法”只适用于男声,多在近代歌剧的演唱中使用。它的产生,结束了女高音在歌剧舞台近200年独领风骚、占据首席的历史。

演唱方法
 当然了,关于关闭唱法的著作非常多,但是,在我们国内声乐爱好者以及学生中能够将关闭唱法运用自如的还不多,我学习声乐已经5年有余,在不断的实践中对于关闭唱法有了一点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我觉得,关闭唱法最主要是针对男高音到了换声区#F以后保证高音的高质量而用,对男高音来说非常重要,没有高音质量的男高音根本不能算的上是个优秀的男高音
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我来谈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气息的问题,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没有气息就谈不上歌唱,运用关闭唱法时的气息运用,和生活中正常呼吸发放是不同的,通常美声唱法中的“闻花式呼吸法”,“叹气式呼吸法”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谈谈我在歌唱中用到高音关闭时的一点体会:歌唱中的气息需要一个支点.气息的支点一定先建立在后腰部分.然后再找小腹的力量.因为腰部需要你主动去做扩张或向下拉动,才会产生一个力.然而小腐与横膈膜由于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对抗我在歌唱中能很强烈的感觉到这种对抗,唱高音的瞬间,腰腐部有一个瞬间的扩张,因为高音关闭是需要一个力的支持的,运用关闭唱法时,是不能“偷懒的”的。
  第二,喉头的问题,喉头问题也是男高音歌唱的重中之重,如果喉头上提,,整个歌唱状态就会错误,最后导致高音唱不上去,容易走进死胡同有的初学者本来是男中音,他却挺喜欢唱男高音,把喉头位置移的稍高一点就获得了一些高音音色。而自然说话时喉头稍低又恢复到了男中音音色、音高,而喉头过于下压,则会影响音色的质量,产生不了男高音所要求的高泛音,有的初学者本来是男中音,他却挺喜欢唱男高音,把喉头位置移的稍高一点就获得了一些高音音色。而自然说话时喉头稍低又恢复到了男中音音色、音高.现在,我来说名一下男高音在换声区时的喉头状态:喉头位置稍高一些,缩短共鸣管道长度,加之收缩喉头的直径,声音便以靠前明亮,轻松透亮,这对男高音演唱轻巧、欢快的歌曲很有益处。由于共鸣的泛音决定音色,随着音区音质的变化,喉头内部的调整,喉头位置和形状这些机能状态也将会同时发生变化。从解剖学角度看喉部肌肉便可知道:歌唱时升喉肌为了调整好男高音所需的音质,可使喉头上升得以获之。所以“稳定喉头”的说法亦应是相对的和积极而自然的才行,我们应该怎么训练喉头,使之稳定呢?练声曲可以用各个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阶的音名1234567等等来练唱,也可以在练声曲上安排歌词来练习叫带词练习。


  • 2009-05-09 23:22
  • 回复
  • 李·积·利
  • 106位粉丝

5楼

一般来说选择“O”或者“U”之类的比较圆润的元音开始着手练习,因为这些元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间,比较容易保持喉咙打开的基本状态,也比较容易形成喉咙空间的状态。
  第三,歌唱中的高位置.歌唱时应始终保持高位置.这就提到一个“高音低唱”的问题,什么是,使得“高音低唱”?这并不是说要求歌唱者讲歌曲的音高升高,而是指歌唱者在歌唱中不仅要始终保持高音的高位置,更要自己的声音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紧张的状态.任何嗓音的音域中的每个音都应该具有整体共鸣的色彩,高的声音比较多地在头部共鸣器官中共鸣,随着往低唱时要加强胸腔共鸣;使用各共鸣器官的比例是在咽腔调整的,咽腔和口腔本身也是最重要的共鸣器官,它是上部共鸣器官与下部共鸣器官的连接环节.获得高位置声音的必要条件是在整个音乐中用掩盖的、竖的、弄圆的声音,不具备这一点就不可能获得高位置的声音,这个要求对所有声部都适用,我个人的一个小小建议就是在歌唱的时候要有一种投篮的感觉,打过篮球的都知道,在投篮的一瞬间身体都会向前,向上倾斜,或者你也可以在练声唱歌的时候有意识的掂着脚唱,总之,感觉是需要自己摸索的,但是请记住,一定要往上唱。
  第四点,口型的变化关闭唱法一般是指在中声区用较明亮的“A”逐步到“O”,到了换声区就开始用“U”,过多的“A”声音发白、扁,过多的“O”声音发暗,因此都必须在实践中适当掌握.不同的歌曲演唱时的咬字,口型也不尽相同,比如说我在演唱"请别忘了我"这首歌时,唱到高音:LAVERDE"时口型要保持积极的"E"而在演唱"在那银色月光下"中的高音部分时"寻找往事踪影"的"往"时就需要唱"A"口型了,这时,还要结合我刚才说的,一定要有种向上拉的感觉,可以掂着脚唱。
  第五点,关闭唱法的一些注意要素歌唱的发声是歌唱发声训练制造乐器的重要方面:它需要喉头稳定,喉咙打开,声音全部搭在气息线上,没有一个音脱离这个气息的轨道,声音均匀、连贯、有力度,气息通畅无阻,声区转换时不露痕迹等等,但是歌唱是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一个人在歌唱时的心理状态,常常能影响其歌唱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唱歌时,不能只孤立地强调哪一部分肌肉的生理活动方面。好的声音是整个
闭合。转发一文,供参考。


  • 2009-05-09 23:22
  • 回复
  • 李·积·利
  • 106位粉丝

6楼

“关闭”不是指声带的日志原文:http://tianlaizhiyun.blog.sohu.com/89700573.html
关闭唱法



 关闭唱法,简单地说,就是在中声区的发音基础上,唱到高声区时,加强胸部的呼吸支持,降低喉头,打开会厌,扩大喉腔,使声音得到丰富的高泛音,也就是所谓的“头腔共鸣”。 
 是美声歌唱中男声在高声区的一种唱法。 
 “coperto”一词为“掩盖”或“蒙盖”之意,所以这一唱法又称为“掩盖唱法”。“关闭”一词是与男声在中声区声音的“开放”状态相对而言的。19世纪之前的声乐作品对高音并不要求宏大的音量。男声在唱高声区时仍沿着中声区的唱法,开放着唱上去,唱到一定的高度就改用假声。19世纪初,意大利和法国出现了表现英雄激情的歌剧作品,这类作品要求演唱者用宏大的声音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和人物的性格。 
 意大利一些男高音歌唱家通过实践。逐渐摸索出一种使用掩盖的胸声,以支持呼吸、扩大音域、增强音量的高音唱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唱法既有充足的音量来发挥激情,又能保护歌唱者的嗓子。此后,这一唱法便被普遍应用。 
 遗憾的是,运用这种唱法的第一批歌唱家的名字已不为人所闻。有记载的是当时著名的法国男高音歌唱家迪普雷。他于1828年赴意大利深造,在著名歌唱家唐泽利的影响下,开始训练这种唱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变了音量较小,音色不太明亮的欠缺。1835年,他在那不勒斯扮演唐尼采蒂的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男主角埃德加,一举获得成功。1837年返回巴黎,又演出了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他使用了带有浓重的掩盖胸声唱到高音G,他的嗓音浑厚有力,加上他优美的演唱风格,震动了巴黎。他在法国被称为第一位浪漫主义表现风格的歌唱家。 
 1846年,迪普雷在《歌唱艺术》一书中,更加详细地阐述了“关闭唱法”的原则。1862年,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物理学家黑尔姆霍尔茨在《论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的感觉》一书中,对共鸣现象做了科学系统的分析,成为近代声学的奠基者。 
 1876年,德国的曼德尔医生发表著作,提倡用横膈膜呼吸法来歌唱。1887年,英国的麦肯齐医生也著书对这一观点予以支持。这一方法使作为歌唱基础的呼吸,有了具体的生理依据,推进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值得说明的是:“关闭唱法”只适用于男声,多在近代歌剧的演唱中使用。它的产生,结束了女高音在歌剧舞台近200年独领风骚、占据首席的历史。

演唱方法
 当然了,关于关闭唱法的著作非常多,但是,在我们国内声乐爱好者以及学生中能够将关闭唱法运用自如的还不多,我学习声乐已经5年有余,在不断的实践中对于关闭唱法有了一点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我觉得,关闭唱法最主要是针对男高音到了换声区#F以后保证高音的高质量而用,对男高音来说非常重要,没有高音质量的男高音根本不能算的上是个优秀的男高音
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我来谈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气息的问题,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没有气息就谈不上歌唱,运用关闭唱法时的气息运用,和生活中正常呼吸发放是不同的,通常美声唱法中的“闻花式呼吸法”,“叹气式呼吸法”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谈谈我在歌唱中用到高音关闭时的一点体会:歌唱中的气息需要一个支点.气息的支点一定先建立在后腰部分.然后再找小腹的力量.因为腰部需要你主动去做扩张或向下拉动,才会产生一个力.然而小腐与横膈膜由于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对抗我在歌唱中能很强烈的感觉到这种对抗,唱高音的瞬间,腰腐部有一个瞬间的扩张,因为高音关闭是需要一个力的支持的,运用关闭唱法时,是不能“偷懒的”的。
  第二,喉头的问题,喉头问题也是男高音歌唱的重中之重,如果喉头上提,,整个歌唱状态就会错误,最后导致高音唱不上去,容易走进死胡同有的初学者本来是男中音,他却挺喜欢唱男高音,把喉头位置移的稍高一点就获得了一些高音音色。而自然说话时喉头稍低又恢复到了男中音音色、音高,而喉头过于下压,则会影响音色的质量,产生不了男高音所要求的高泛音,有的初学者本来是男中音,他却挺喜欢唱男高音,把喉头位置移的稍高一点就获得了一些高音音色。而自然说话时喉头稍低又恢复到了男中音音色、音高.现在,我来说名一下男高音在换声区时的喉头状态:喉头位置稍高一些,缩短共鸣管道长度,加之收缩喉头的直径,声音便以靠前明亮,轻松透亮,这对男高音演唱轻巧、欢快的歌曲很有益处。由于共鸣的泛音决定音色,随着音区音质的变化,喉头内部的调整,喉头位置和形状这些机能状态也将会同时发生变化。从解剖学角度看喉部肌肉便可知道:歌唱时升喉肌为了调整好男高音所需的音质,可使喉头上升得以获之。所以“稳定喉头”的说法亦应是相对的和积极而自然的才行,我们应该怎么训练喉头,使之稳定呢?练声曲可以用各个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阶的音名1234567等等来练唱,也可以在练声曲上安排歌词来练习叫带词练习。


  • 2009-05-09 23:24
  • 回复
  • 李·积·利
  • 106位粉丝

7楼

一般来说选择“O”或者“U”之类的比较圆润的元音开始着手练习,因为这些元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间,比较容易保持喉咙打开的基本状态,也比较容易形成喉咙空间的状态。
  第三,歌唱中的高位置.歌唱时应始终保持高位置.这就提到一个“高音低唱”的问题,什么是,使得“高音低唱”?这并不是说要求歌唱者讲歌曲的音高升高,而是指歌唱者在歌唱中不仅要始终保持高音的高位置,更要自己的声音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紧张的状态.任何嗓音的音域中的每个音都应该具有整体共鸣的色彩,高的声音比较多地在头部共鸣器官中共鸣,随着往低唱时要加强胸腔共鸣;使用各共鸣器官的比例是在咽腔调整的,咽腔和口腔本身也是最重要的共鸣器官,它是上部共鸣器官与下部共鸣器官的连接环节.获得高位置声音的必要条件是在整个音乐中用掩盖的、竖的、弄圆的声音,不具备这一点就不可能获得高位置的声音,这个要求对所有声部都适用,我个人的一个小小建议就是在歌唱的时候要有一种投篮的感觉,打过篮球的都知道,在投篮的一瞬间身体都会向前,向上倾斜,或者你也可以在练声唱歌的时候有意识的掂着脚唱,总之,感觉是需要自己摸索的,但是请记住,一定要往上唱。
  第四点,口型的变化关闭唱法一般是指在中声区用较明亮的“A”逐步到“O”,到了换声区就开始用“U”,过多的“A”声音发白、扁,过多的“O”声音发暗,因此都必须在实践中适当掌握.不同的歌曲演唱时的咬字,口型也不尽相同,比如说我在演唱"请别忘了我"这首歌时,唱到高音:LAVERDE"时口型要保持积极的"E"而在演唱"在那银色月光下"中的高音部分时"寻找往事踪影"的"往"时就需要唱"A"口型了,这时,还要结合我刚才说的,一定要有种向上拉的感觉,可以掂着脚唱。
  第五点,关闭唱法的一些注意要素歌唱的发声是歌唱发声训练制造乐器的重要方面:它需要喉头稳定,喉咙打开,声音全部搭在气息线上,没有一个音脱离这个气息的轨道,声音均匀、连贯、有力度,气息通畅无阻,声区转换时不露痕迹等等,但是歌唱是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一个人在歌唱时的心理状态,常常能影响其歌唱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唱歌时,不能只孤立地强调哪一部分肌肉的生理活动方面。好的声音是整个
闭合。转发一文,供参考。


  • 2009-05-09 23:24
  • 回复
  • 李·积·利
  • 106位粉丝

8楼

"“关闭”不是仅仅指声带的闭合。
 (发重了一篇,请删一篇)


  • 2009-05-09 23:27
  • 回复
  • 李·积·利
  • 106位粉丝

9楼

补遗:最后一句应该是:好的声音是整个发声机能调节的结果。


  • 2009-05-09 23:33
  • 回复
218.58.59.*

10楼

我明白关闭不仅仅指的是声带闭合,可是如果练出了更加良好的声带闭合能力的话,那之后练出关闭声和混声的概率岂不更大?
 我觉得通俗唱法高音非常需要找到混声,即关闭声
 对于天生嗓音条件好的人,如张雨生、张杰、张羽、阿宝、绝大多数的黑人,他们的声带天生就闭合能力强,所以他们学声乐进度极快,只要稍有气息支持,就可以找到混声和关闭声,轻而易举地上f3以上。
 我觉得对于一些嗓音条件不好的人来说(声带较厚,闭合不全,语言习惯了挤卡),练出关闭声的概率很低,进度很缓慢,这会大大挫伤他们学下去的积极性,如果有这么一个加强声带闭合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声带闭合能力大大提高,学声乐练出混声的概率大大增加,不是更好吗?

 我之所以转这个帖子,就是希望各位大家一起探讨,看看能不能找出一种把条件差的声带练成闭合能力强的声带的具体训练办法(和咽音八法、气泡音等成为基础必修课),因为好的声乐训练法都是人们在摸索中原创的。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对于声带的保健、构造、张力等知识不够了解。现在对于这帖子,我也有几个疑问:

1.在腹部收紧的情况下,喉头又会本能地上提,这势必让喉咙打不开,我可以使劲压下来,但感觉这样还是没有打开喉咙(听说用力下撑喉头,并不能让喉咙打开)。不知各位有什么好办法,让腹部收紧的情况下真正打开喉咙,仅用声带去盖住气息

2.对于原帖中说的“然后试图人为控制的,漏一丝,多少为一丝,自己考虑,以越少为越好,漏出来一丝,然后声带马上又憋住”这项训练非常的好,这个练的是漏气,这样不就可以体验到声带边缘被吹动的最基本原理吗?
可是漏气时要不要发出声音呢?这训练具体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训练目的呢?
3.我想从这篇帖子里提取出两种小的训练方法,其一,收紧腹部,打开喉咙,声带闭合盖住气息,坚持一段时间,训练声带与横膈膜相互对抗的能力,这样可同时把声带和横膈膜的力量给练出来,其二,收紧腹部,打开喉咙,漏一点气息然后让声带闭合,又漏一点又再闭合,如此反复,建立大脑控制声带被吹动发声的条件发射式感觉。 我想问的是,如此长期训练,能不能提高声带张力和闭合能力?
4.这种训练会不会把声带给练伤,毕竟声带的承受能力有限,每天训练多少才合适呢?由于腹部收紧是,颈部以上一些部位本能会紧,会不会练出一些部位的紧张习惯?


虽然讨论了那么多,但我觉得如果真从中找出了具体可行的训练办法,也许会法简效宏,简便易行,对初学者帮助颇大,因为这项训练直接训练的是声带发声的最基本原理。


  • 2009-05-10 11:30
  • 回复
  • 高音不难
  • 404位粉丝
  • 铁杆会员9

11楼

是好文章,但是不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