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泉喷雾怎么用:从阅读起步(已发表 中华少年写作精选 2003/1) - 教师博客 - powered 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15:43
从阅读起步(已发表 中华少年写作精选 2003/1) 经常有家长和学生问我,怎样能提高写作能力——每被问及的时候,我总觉得一言难尽。“多读书吧!”“多读多写。”老师们大概都会这么回答。从长远看,好像还真的别无他法。我也希望有个什么“速成大法”才好,学生和老师都能免去许多烦恼。但这是不可能的——所谓“速成”,至多是应付考试想出来的权宜之计,好比流水线上制作快餐——果腹还勉强做得到,要期待着从中品尝美味,获取丰富均衡的营养,就近乎梦想了。真正提高写作能力,还是要走“多读多写”这条路。因此,我想跟同学们谈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这个话题。 La@4KP?2  
 写作为什么要与阅读密切结合? X6[vi+~7  
很喜欢我的师长刘占泉老师打的比方——他借用古代太极图的阴阳二鱼来比喻小孩子听说能力的生成。“(太极)图中的阴阳二鱼是相互包孕的一对矛盾统一体。阳鱼代表听,阴鱼代表说。眼睛,则代表孕含在对立面中的生育的种子。小孩学语始于听话,在听的同时,已经埋下了说的种子,这颗种子逐步生长,才生出了代表说的阴鱼。就在阴鱼(说)生长的同时,又孕育着更大更新的阳鱼(听)的种子。——二者就这样相互依存,协同演进,并且代表听的这条阳鱼,永远比代表说的阴鱼,发育得要硕大丰腴;从而激励说的种子竭力生长。” !l[EwCiC  
这个比喻真是妙极了。同学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那时候,你多么爱听大人讲童话故事。表面上是在听,换个角度看,这不正是“阅读”的开端么?上学以后,识字多了,你也就像模像样地开始了正式的阅读,然后是写作。当你第一次写属于自己的文字,你已经在“阅读”的路上,走了很长一段路啦。再往后呢?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累生活,文字也就源源不断地写出来了。 4v`0c2#R_  
对于阅读能够带给写作的益处,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从表达与内容的角度分成四点来阐释: MbkF(%6?  
其一,“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就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其二,“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其三,“吸收‘思想’(包括各种知识)”。其四,学“思路”,即条理。“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 dt[AG|6n p  
 读什么? 0RY C8X  
读书是一种个人行为,带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得有读书的兴趣在先,然后再慢慢琢磨读什么书。只要书的内容健康的,都可以拿来做阅读对象。比如,很多同学喜欢看卡通风味的图画书、科幻作品、侦探推理小说或时下流行的少年作家们的作品啦,等等,都应该允许。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读什么”,是围绕培养写作能力来谈的,所以还得提出一定的要求。 02N\ODe`  
张中行先生说:“所谓读好的,一方面是内容好,深刻,妥善,清新,能使人长见识,向上;一方面是表达好,确切,简练,生动,能使人清楚了解,并享受语言美。”这个标准说得简明扼要。我们培养写作能力,就要不断从这样的好书中汲取营养。在我看来,生活给我们提供的是写作的素材,而书籍能够教会我们思想和更好的处理这些素材。我喜欢用“碰撞”这个词——作为读者,应该力求让自己的心灵与作者心灵相互碰撞。这种“碰撞”,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好的文章)。亲身参与这样的“碰撞”,该是一件令人多么愉悦的事情。 yt>@}[  
至于到初中阶段读什么书——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有比较详细的推荐书目(详见本栏目之尾)。先把这些传统名著读了,还可以继续扩大自己的阅读领地,培养独有的阅读兴趣。 `w]J^g)]  
怎样读? W3oTW6  
阅读这件事可不能做得稀里糊涂的。有些同学很爱读书,可作文就是写不好。找来一问,原来他只是忙着看情节,一旦知道故事梗概,书就扔到一边了。这样阅读,除了满足好奇心,还能有什么作用呢?“外行看热闹”可以,你是学习写作的人,就得学着做个“看门道”的“内行”才行。看出门道还不算,还得它用来指导你的写作实践。 ,jv]H;=Q  
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吗? /Svr*6w  
办法只能是以泛读、多读来开阔视野,处处留心皆学问;然后,在泛读的基础上选中自己感兴趣的和认为比较好的进行精读,促进吸收,确保阅读有比较高的质量。“精读”与“泛读”的具体操作方法,你们在语文上已经学过了,这里不多说。我想说说在读书作文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关于“理趣”与“情趣”的问题。 `vMfT d>~  
回过头来看看这些年我读过的书,几乎都能用这两个“趣”字来概括。有“理趣”的,于哲学、史学、经济学等书籍多能见到,另外,我们常见到的逻辑性强,条理清楚的议论文,也属于这一类。“情趣”的书呢?一般多为文学作品。至于某一本书究竟何“趣”之有,这要具体分析。我想,真正“高手”写出来的力作,应当是入情(文)入理(质),让人回味不已的文质彬彬的好文章。 LR;~4<6miq  
侧重于“理趣”的书或者文章,读的时候,就要拿出点研究的劲头来,看看人家讲了什么道理,这道理是怎么讲清楚的,这类似于我们在课堂上对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研读。而侧重于“情趣”的书或文章呢?不妨忘情地投入其中,先跟着一起喜怒哀乐一番,然后也琢磨琢磨:人家是怎么用文字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传递感情,营造氛围,表现情调的。揣摩的重心,要放在“情”与“趣”的和谐统一上,因为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习作技巧不是两张皮,而是交融为一的。琢磨了人家的文字还不够,须进一步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借鉴。开始时可以侧重练习一两个项目,试图让自己的小文能够传递一些什么——“情趣”的或“理趣”的。要强化这样的意识,每次写文章都为营造一二“趣”的“亮点”而努力。写得多了融“理趣”与“情趣”为一体,最终写出情理之趣兼而有的好文章来。 9X3G-)Y  
关于读书,还想说最后一点:要读那些曾经读过的佳作,因为这可以让我们“温故知新”“常读常新”,不断丰富自我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我读了女作家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一文,得到这样的启发。毕淑敏在不同的年龄,三次阅读《人鱼公主》的故事。随着阅历增多,她每读一次都能咀嚼出一份新意,进入一重新的阅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