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怡宝水站:心會要訣 ( 張伯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37:58
心會要訣 ( 張伯夷)

腰脊為第一之主宰,猴頭為第二主宰,地心為第三之主宰。     

丹田為第一之賓輔,掌指為第二之賓輔,足指為第三之賓輔。

心會要訣概論

「心會要訣」原題為「三十七心會論」,近代顧留馨與唐豪著之《太極拳研究》中,顧留馨在篇後說到十六關要論、八字歌、心會要訣、功用歌等,「疑為宋書銘自著,託始於唐人」。現代太極拳界均奉顧留馨之言,將「心會要訣」視為宋書銘所著,如沈壽整理之《太極拳譜》,均將十六關要論、八字歌、心會要訣、功用歌列為「宋譜」,宋書銘傳鈔太極拳譜。 心會要訣釋義字義:腰脊為第一之主宰。腰為二腎之府,為太極源動之處,為勁之樞紐,其功用如「十三勢訣」:「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又如「十三勢行功歌訣」言:「命意源頭在腰際」、「刻刻留心在腰間」等等。腰之功能歷來皆有明白定義,腰之轉動能帶動四肢,故拳經之:「一動無有不動」,是指腰動也。然而腰居人身之中部,為兩腎之府,兩腎是為兩儀,兩儀分之陰陽,屬天地人三才之半陰半陽之位,銜接天地之位準,故腰為第一之主宰,清楚可見。

【論述】 腰脊雖為第一之主宰,然其要領偏向自我功能之走架修為。自古對腰記載不勝枚舉,如「十三勢論」記載:「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十三勢」稱發勁之主宰在「腰」,腰主發勁之主導權。「十三勢論」並認為與人推手處於敗勢,皆為「腰腿之病」,而其原因在於腰腿轉化不靈。

清王宗岳著之「十三勢行功歌訣」首句:「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王宗岳強調「腰隙」是命意的源頭,訓勉後人要「刻刻留心在腰間」。王宗岳為何要後人「刻刻留心在腰間」,因為腰脊肌肉群,較之手臂肌肉壯碩與肥厚,且腰脊轉動速度快速,較之手臂屈伸快速。因此高手發勁,僅見身腰一愰,但人已打出。所以「腰有打人一丈,拳有打人一步」之說。

王宗岳之後,清武禹襄接續其說,其著之「十三勢行功要解」對腰有如下見解:「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腰為驅使」。武禹襄將腰視為「驅使」,其意將腰視為走架之「驅使」及發勁之「驅使」。

清李亦畬之「五字訣」稱:「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李亦畬認為勁起於腳根,但關鍵在腰。李亦畬遵循前人見解,再次在手著之「走架打手行功要言」說出:「勁起於腳根………運動在兩肩,主宰於腰」。

此外陳氏太極宗師陳長興著「太極拳十大要論」之「六進第七」也說腰,他說:「氣聚於腕,機關在腰,腰不進則氣餒而不實矣,此所以腰貴於進者也」。此外清末陳長興著「太極拳十大要論」之「用武要言」戰鬥篇也說腰,其言:「腰要豎起,丹田要運起」。陳長興認為發勁時,腰要豎起,丹田也要配合的運起,方能將體內之勁打出。總之,陳長興視腰為發勁之機關也,讀者一定要牢記此一觀念。至於陳長興認為發勁時腰要豎起,為何要「豎起」,作者解釋之。含胸時腰脊成微弓,此時臂在彎屈蓄勁。當拔背時,腰脊轉動拉直,臂趁機「屈中求直」,配合「腰要豎」打出,讀者明白吧!從上述作者舉例述說「腰」之重點後,讀者應可了解何以腰貴為第一主宰吧!

【其他】 自古先賢有所謂「觀師訣」,即「觀師默相」。意為從師習武,雖老師傳你習武要領,但你在從師首日起,必隨時留意觀察「觀師默相」,反覆注意老師身背言行等,並從其身影體會太極味覺。如老師練「攬雀尾」,你就在其身後練「攬雀尾」,老師怎麼練,你就怎麼練。初期學其形式,進而學其神采,師範老師之味道,時日一久,老師動作神韻烙入腦裡,深植大腦中。某日老師離開了,你擺起架子演練套路,一想起老師就有了「老師味」,舉手投足之規矩準繩,自會如影隨形,練出功夫。今日多數教練身腰不靈,單重不清,虛實不明,憑著「好為人師」之想法,使傳承弟子拳無拳形,跑了許多冤枉路。許多人走架以手為主動,腰為被動,一套拳架打得「手來腳去不見腰」。而此處作者表達「觀師訣」之目的,其實在向讀者說明,自古為人師表者,其拳架均有其「可看性」,如能細心觀看,必能對你有所幫助。

字義:猴頭為第二主宰。「猴頭」又稱「百會」,為道家所言之「上丹田」。拳經所言:「虛領頂勁」,將頭部上頂直豎,能提挈一身之精神。頭頸端正,則身形自然不偏不倚。而其功用如陳鑫所言:「頭為六陽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以此為向背」。以頭容正直,凝神於外,使走架中正安舒,不離中土,故稱「猴頭」為第二主宰。然而人之頭項為向陽之首,屬天地人三才中純陽之位,故頭勁上頂,能提振一身之陽氣,使人精神奕奕。

【論述】近代太極名家吳圖南與熊養和,均將「猴頭」稱之為「喉頭」,熊養和更在其所著《太極拳釋義》說道;「喉頭在喉間氣管之上端,上通咽頭……居於頸項之間,與虛領頂勁有連貫之關係」。熊養和表示「喉頭」頂懸領虛,「喉頭」內收方能中正安舒,呼吸便能順暢,周身受其領導,則前後左右無不輕鬆活潑。作者認為不管是猴頭之「百會」,或是頸項之「喉頭」,其目的均要求走架時,虛領頂勁,中正安舒,兩者只是在字義上敘述不同。前太極拳學術研究會(今之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前身)創會會長韓振聲曾言,走架除遵守楊澄甫之「練拳十要」外,尚須注意三點,一是喉頭有準,即喉頭勿拋。二是腰有主,主宰於腰。三是足有根,氣勁俱穩紮於湧泉穴。從此可知,「喉頭」勿拋是走架時中正安舒之重要依據。拳經記載「猴頭」之說有:「週身大用論」中之「三要猴頭永不拋,問盡天下眾英雄」。「猴頭」之說,「週身大用論」認為喉頭不能向外拋出(下顎微收),就算是問盡天下眾多英雄,其道理也是一樣。 字義:地心為第三之主宰。「地心」原指「湧泉」,但此處之「地心」,應視為「心地」,方為貼切。心地堅毅,心地有恒,正是習武成功之要訣,故「心地為第三之主宰」之說正指其意。

【論述】「地心為第三之主宰」與「足掌為第三之賓輔」如將「地心」稱為接地之足掌,如從字意而看,二者意義相同,惟獨區別在「主宰」及「賓輔」之別,此處之誤,有可能為手抄錯誤所致。故應將「地心」與「足掌」做一區隔,以分正輔。民初楊澄甫弟子于化行手著《武當真傳太極拳全書》將「地心為第三之主宰」,改為「心地」,其在註解曾言:「心地-道德之根於心,猶農產物之出於地」,于化行將「心地」視為第三主宰,乃是對武德規範之強調與認同。于化行「心地」之說,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陳炎林著之《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認同其意,並節錄在書末「附錄」。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隨軍來台落腳宜蘭之太極拳名家熊養和著之《太極拳釋譯》也將「地心」稱以「心地第三之主宰」。熊養和在書中解釋技藝之優劣,均繫於「心地」。「心地」能堅定篤實,學業方能望其有成,故有恆為成功之本,「心地」為習藝之主宰。到底是「地心」或「心地」,作者偏向「心地第三之主宰」之說。

字義:丹田為第一之賓輔「丹田」在經絡學稱之為「關元」,位在臍下三寸,為道家養氣之所。丹田位置古今略有出入,有人稱臍下一寸五分之「氣海」為丹田。近代太極拳界均視氣海至關元,乃至關元至中極(臍下四寸)之區域為丹田之處。丹田為人體「真元」貯存處,為氣海凝聚之重地,亦是男子精囊及女子產門所在。

【論述】古人將「丹田」視為人體生產長生不老之藥丹田地,故丹田一詞沿用至今。太極走架氣沉丹田,是一種體會氣行之自我感覺,以動作之含胸拔背引導氣行,藉此集中意念,蓄勁以養氣。初學先意守丹田,後再以含胸拔背,以身帶臂,交叉感應氣之運行,進而體會氣行之樂。自古道家人士以練丹田之氣,來養身健體,故所謂:「氣氣歸臍,壽與天齊」之說。此外其他拳經對「丹田」之記載有清朝王宗岳著「十三勢行功歌訣」中之「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淨氣騰然」。王宗岳著之歌訣要後人刻刻留心腰間之轉變,並使腹部鬆凈,使氣能轉化行走。陳長興著之「用武要言」戰鬥篇,其言:「頭須仰起,胸須現起,腰須豎起,丹田須運起,自頂至足,一氣相貫」。陳長興精闢的說出發勁時「丹田須運起」,自頂至足,一氣相貫(註1)。該篇「用武要言」中「丹田須運起」清楚表達發勁時丹田須配合身軀之轉動。武禹襄著之「十三勢行功要訣」中說到:「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慮,所謂「腹內鬆凈氣騰然」」,武禹襄師承王宗岳看法,均認為「腹內鬆凈氣騰然」。武禹襄在其著「太極拳論要解」,更明白提到:「腹鬆,氣斂入骨」。武禹襄認為腹部鬆凈,方能氣斂入骨,行於四肢骨節。武禹襄的「腹鬆,氣斂入骨」,較之王宗岳「腹內鬆凈氣騰然」,更為明確的表達腹鬆可「氣斂入骨」。而王宗岳則以「氣騰然」表示,腹鬆後丹田之氣將騰然,而「騰然」二字可解釋為轉化或啟動。不管是王宗岳之「腹內鬆凈氣騰然」或武禹襄之「腹鬆,氣斂入骨」,二者皆偏向以氣轉化能量。清乾隆舊鈔本七言四句六首之「太極拳經歌訣」其三所言:「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舊鈔本「太極拳經歌訣」以:「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說明以發「哼哈二氣」配合「丹田」之收縮來發勁。此觀點較之王宗岳之「腹內鬆凈氣騰然」或武禹襄之「腹鬆,氣斂入骨」,更明白點出「丹田」除可練內功,更可配合「哼哈二氣」來發勁。目前在太極傳承上,多數人皆尊循拳經「氣沉丹田」做為行拳走架之要求,但甚少有名家提及「哼哈二氣」來養丹田,為何如此?至於丹田如何養?現今流傳大陸之「武當純陽拳」第三十二代傳人汪兆輝傳承之「武當不老青松功」簡稱「武當不老功」,其功法即以陰陽之理,配合「哼氣」呼吸及「震腳」,來進行丹田之鍛鍊。其第一式「陰陽交泰護神丹」,第二式「八卦圈中命門長」,第三式「採集坤陰健太陽」,第四式「兩宮朝陽神寧康」,第五式「漁公搖櫓壯兩腰」等。均是丹田擠壓收縮之哼氣方式,來濡養腰部命門等。

为了您的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打开网站    取消

来自: http://hi.baidu.com/%D4%B4%D2%D7/blog/item/2139c91921ea204d43a9ad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