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ss的瓶子能长期用吗:撤点并校——乡村教育改革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45:21

撤点并校——乡村教育改革路(上)

《嘉峪关日报》记者  王尊  王俊芝

  撤点并校,是我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从2001年起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所采取的措施之一。这项改革的力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也由此引发出了诸多新的社会问题。
    
我市从20027月开始落实这一政策,前后9年,共撤并乡村小学8所,涉及学生595名、教职工48名。这项改革直接牵扯到广大农民及其子女的根本利益与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对这一政策的接受程度如何,改革的总体成效又怎样?
    
借新学年开学不久的时机,记者抽空进行了为期20天的调查采访,既感受到了撤点并校对集中使用教育资源、提高乡村教学质量所带来的效果和希望,也看到了由此给村民、学生带来的无奈与阵痛,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的尴尬;看到了由此所造成的农村小学校舍闲置、孩子上学路途遥远、学生家长负担加重、孩子长期缺失亲情、接收学校校舍紧张、学校管理和校风建设以及教育资源再分配等方面引发的诸多问题。
    
撤点并校带来的阵痛
    826,是全市中小学校新学年开学的日子。记者来到峪泉镇黄草营村采访,看到了这样一幕:黄草营村小学的校门紧锁,透过学校铁门的栅栏往院子里望去,沉寂的校园内空无一人,正前方一排侧墙用红白瓷砖铺贴漂亮的平房、右边一排用白瓷砖铺贴整齐的平房和左边一栋三层七八成新的教学楼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显然这是该村最好的建筑物了。记者设法进入校园看到,用于绿化的区域是割过小麦的茬子地;一张旧课桌孤零零地摆放在右边的平房前面,用水泥块砌成的小路上杂草丛生;教学楼的卷帘门紧锁着,楼前面零乱地堆放着一些玉米秸秆和苜蓿草。条件这么好的学校为什么没有人管护呢?为什么到了秋季开学时间还大门紧锁呢?
    
打听住在学校旁边的一户村民才知道,这所小学两年前就被撤销了,村里的学生全被安排到市师范附校上学了。于是,记者带着不解的心情先后两次采访了峪泉镇教委主任于红斋、黄草营村党支部书记龙彦忠和其他一些村干部、村民,并到师范附校、峪泉镇中心小学和断山口村进行专题采访,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倾听到学生家长、两所学校反映的真情和各自的呼声。
    
按说,让农村娃娃和城里孩子在同一个课堂上学,让农民子女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应该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好事情。但是,村小学被撤并,一切的就学不便、求学之难随之而来。多年来习惯了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的村民们,一下子要把孩子送这么远,并要在校寄宿,这让该村的大人、孩子真有点吃不消。
    
村小被撤,求学路艰
    据直接参与了撤并黄草营小学的于红斋、龙彦忠和原黄草营小学校长蒋彦军介绍,由于黄草营村小学生源逐步减少、各年级班额小、课程开不齐等原因,2009年秋季开学时,在教育资源整合中被列为“麻雀学校”撤并,将学生就近向乡镇集中,实行寄宿制办学。撤并时在校学生84名,教职工8名,因峪泉镇中心小学不具备寄宿和接纳这些学生的条件,于是被暂时安排到了相距近20公里的市师范附校入学。
    
蒋彦军告诉记者,在撤并黄草营小学前,市教育局带领相关人员进行了实地调研。考虑到黄草营村距离镇中心小学和师范附校比较远,最初打算陆续撤销学校,即将三至六年级学生暂时撤并到师范附校,留下2名教师在原校教一、二年级学生。这一方案在前期摸底时得到村民的同意,但到后来一些村民担心留下的孩子教不好,最后教育局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就决定全部撤并了。当时教育局给一、二年级学生家长的承诺是,每学期每人补贴80元的交通费,由教育局负责接送,即每周日下午送到师范附校,周五下午接回家,两年来学生家长还是比较满意的。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没有发交通补贴,往返学校由学生家长接送或者自己乘坐公交车。
    
黄草营村七个组距离村小学最远的不到3公里路,撤并之前根本就不愁孩子上学接送问题。现在撤并到师范附校,最近的大约16公里路,最远的约21公里路,的确给学生及家长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和困难。就是现在让孩子们转到镇中心小学寄宿上学,也得有9-14公里的路程,他们仍然要饱受求学之苦。
    
“学校2009年秋季开学时撤并了,孩子们不得不去城里上学,黄草营村距离师范附校路程远,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等合计起来,一学期保守说都得1500多元。国家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减少重复投入,但这样一来农民的负担反而加重了,谁为我们农民着想了?同时,大人孩子还要一茬接一茬地忍受上学路远的不便与痛苦。”该村的一名干部如是说。
    
该村三组的村民李国梁告诉记者,孩子在村里上学时,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基本上不花什么钱;现在到师范附校上学了,每一学期至少得花1500元左右,负担确实增加了很多。采访中村民们普遍感觉到,一个孩子寄宿学校,光学费和伙食每学期就得花1000多元,加上交通费和平时的花销,一般家庭还能够承担得起,但对有些贫困家庭来说确实负担重了。
    
年小寄宿,父母情牵
    明明今年9岁了,秋季开学上小学三年级。明明上学前从没离开过父母,而一到师范附校上学,就得吃住在那里,那么远的路程,父母没条件也不可能天天接送,只有到周末了才能回一趟家。回想两年前刚上一年级时的情景:明明抱着爸爸的腿不松手,死活不愿意往学校里去,“我要回家放羊去,干啥活都行,让爷爷去上学。”经常是妈妈在家里哭,孩子在学校里哭。爸爸妈妈想孩子了,就坐早上9点的班车去市里,下午5点多再坐班车回来。说到这里明明的父母至今还泪水涟涟。现在要开学了,明明就不得不离开父母的怀抱,继续开始独立的小学求学生涯。
    
同村的孩子嘉嘉,去年父母在外地打工,57岁的爷爷每天得骑电动车来回近两个小时接送孙女。爷爷自己患有气管炎,但因为孙女胆子小,身体弱,住校一学期,生病的日子比住校的日子多,所以爷爷每天接送她。爷爷说,孩子刚进校时,一周都不敢脱去衣服睡觉,晚上睡觉时想家,怕老师听见,就一个人趴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有时不小心掉下床,也不敢哭,就接着再爬上去睡觉。奶奶心疼孙女,担心吃不好,常常买来些吃的,在校门口等半天见孙女。嘉嘉的父母说,他们打算用打工存下的钱在城里买房,这样,大人孩子就不用再忍受离别之苦了。
    
小小年纪过上寄宿生活,真让家长牵肠挂肚。不少家长反映说,由于孩子年龄太小,突然离开父母去住校,不但想家,而且生活自理能力差,家长担心孩子吃苦。有时孩子突然生病发烧了,家长会被深夜叫去学校。他们经常担心孩子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到峪泉镇中心小学采访时,校长王世虎告诉记者,中心小学于2010年春动工修建的1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和食堂,能提供140名学生的食宿,今年秋季刚具备使用条件,开始接收本辖区寄宿的学生。目前一、二年级学生住校的有23人。从近两周的情况看,六七岁的孩子刚离开父母住校,生活自理能力差,很受罪。屎尿拉到裤子里的孩子都有,有的连衣服都不脱就睡了。尽管学校雇用了2名保育员,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吃饱吃好,全校教职工晚上都轮流值班照顾住校学生,但你照顾得再好也代替不了父母的呵护。让710岁左右的孩子住校,缺少了亲情,对孩子的成长肯定不利。
    
租房陪读,平添负担
    断山口村副主任吴建国告诉记者,村里的教学点早在2005年秋季就被撤销了,当时学校只有9名小学生、1名教师,学生被安排到了相距1517公里远的师范附校上学。村里张建军的孩子比较内向,小学二年级住校时,天天给家里打电话,天天在电话里哭,并且经常尿裤子,不得已家人只能在城里租房陪读。目前,全村有小学生21个、初中生9个,全村的72户人家中,在城里购买了住房的有28户,租房的有18户,大多数是为了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现在留在村里的基本上是老人了。他给记者反映,现在城里租房子相当困难,房租太高,目前就连利民街、四化街的旧平房,合租最低每月得300元左右,单租600元左右。这样租房陪读,一个孩子一年下来大约需要花1.3万元到2万元左右,村民们的负担太重了。
    
蒋彦军告诉记者,现在看来,黄草营的广大村民还是感觉把村里的中心支柱给撤了,村里留下的不是老人,就是不到上学年龄小孩了;大多数中年人不是外出打工,就是不得已进城照顾孩子上学去了。一些条件好的村民在城里购房或租房,将孩子带到城里上学了;还有一些是将孩子托管给亲戚朋友家上学。
    
龙彦忠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孩子上小学和学前教育确实有难处。两年来,村里有的家庭为了解决孩子上学远的问题,不得不离开田地到城里生存。他们有的贷款买了房,有的租房,多数是男人在外打工,女人照顾家庭和孩子。这样既耽误了农事,又增加了负担。目前,全村391户人家,共有初中生33名,小学生91名,上幼儿园的46名。初步统计有64户买了房或缴了预售款,17户租了房,6个托管于他人,其余学生都吃住在学校。
    
村民小何在孩子两岁时,留下媳妇在家种地,自己到市工业园区打工,工资随着物价一路涨也不过2000元。现在孩子5岁多该上学了,他不得不在城里租房子,把家里的八九亩地转包给别人,让媳妇也进到城里,以解决孩子的上学食宿问题。小何说,房租子、一家人的吃喝、孩子的上学费用,全靠自己的工资收入,感觉经济上比在农村生活时还紧张。
    
同村的小王夫妻进城早,他们刚结婚便双双到城里打工,孩子出生后托付给老人带管。待孩子5岁时,他们付了首付款,在城里买了房子。现在他们把孩子接到了身边,夫妻俩一边打工还贷款,一边担着家庭的一切消费,感觉负担很重。小王说,现在农村年轻夫妻也不像过去了,孩子好几个,像放羊似的养着,很多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宁愿大人再苦再累,也不惜成本,不让孩子受苦、受委屈。没办法呀,为了孩子上学,就得早打算。
    
管理滞后,惹来民怨
    该村六组的李兆德告诉记者,现在农村出生的孩子在逐渐减少,从长远看,撤并小学对孩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起学习,让农村娃受到与城里娃一样的教育,是我们的愿望。龙彦忠告诉记者,从长远看,村小学撤并比存在好,孩子在城里上学受教育多,思维开阔,也让孩子尽早学会自理。刚开始学生、家长都接受不了,时间长了就渐渐适应了。现在村民对师范附校的食宿和管理跟不上,意见较多,呼声普遍高。说城里老师不愿意要农村来的孩子,尤其是大家反映伙食的数量、质量都不行,是“民工饭”。如果管理能跟上就好了。
    
在记者采访中,一个村民说:“到师范附校上学,农民是弱势群体,有的老师小看我们,动不动让把孩子领回去。”一个村组干部气愤地说:“师范附校有的老师经常骂学生、训家长,态度非常不好。甚至有一个副校长还给学生家长拍桌子,校长的素质都这样,孩子还咋上学,我们哪敢把孩子送去。”一位姓李的村民说,孩子在学校学习好的,老师喜欢,不好的受气得很。让孩子拣垃圾、扫卫生,还动不动说要把孩子撵出去。有一位村民激动地说:“有一个老师,因为我家孩子的学习不好,孩子上她的课时罚站了一学期。”一位村干部说,听说附校有高年级学生让低年级学生交保护费的问题,学生家长想不通,为什么没有人管一管。记者在峪泉镇中心小学采访时,就随机采访了两个从师范附校转来的孩子。小雪告诉记者,城里的孩子经常打乡里来的孩子,嫌弃他们是农村的。小燕子告诉记者,师范附校的饭菜卫生条件差,也经常吃不饱,镇中心小学的伙食比师范附校的好多了。
    
记者到师范附校采访时,校长孙惠丽说,师范附校的生源基本上是来自峪泉镇嘉峪关村、黄草营村、断山口村和新城镇安远沟村的学生,除此之外就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总体上说各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学校,因此老师付出的心血要比其他学校的多得多。目前,学校学生来源复杂,多数都是来自农村的,这肯定得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不存在老师歧视农村孩子的问题。至于大家反映食宿条件差和学校管理跟不上的问题,主要是寄宿生源集中增加,而师范附校的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和保障经费相对不足,管理方式方法也一时难以适应,食宿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在学校大食堂就餐,不管饭菜的质量、花样还是口味,肯定没有家里做的好。因撤点并校后,农村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付出的要比以前多得多,大家肯定有怨气,所以农村学生家长反映情况都比较情绪化,这个校方能够理解,也一直努力在做化解情绪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师范附校作为我市建立的第一所九年制一贯制学校,目前的整体办学条件的确十分简陋、十分有限,许多方面还不如省内落后地区的学校。要在短期内接纳消化几个村的学生就学和寄宿,这本身就是个教育资源再分配的大难题,如果要将其日常的教学管理和校风建设达到家长期望那样,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得到的。
    
但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在接纳农村学生进城就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会仅仅局限在食宿、管理等敏感问题上。既然是百姓有需求、百姓有期盼,作为学校,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应该是我们办学的宗旨,更应该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只希望我们的办学机构能“海纳百川欲兼美,闻过则喜求尽善”。“爱为师之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就应该像温家宝总理所要求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学生当朋友、当亲人,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把博大无私的爱与宽容献给学生。” 

 

集中办学燃起的希望——乡村教育改革调查(下)

    记者从市教育局普教科和三镇教委了解到,我市的“撤点并校”改革,是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政策精神,结合农村布局“多分散、少集中”的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等新形势、新变化,按照“四个集中”(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办学思路,首先在新城镇开始试点,在得到学生家长认可、取得一定经验之后才逐步推开的。
    2002
年和2005年秋季,撤并了规模较小、教学质量较差的泥沟村教学点、横沟村小学;2007年秋季,撤并了文殊镇冯家沟小学,撤并学生65人、教职工8人;2008年秋季,撤并了新城镇观蒲村小学,撤并学生37人、教职工4人;2009年秋季,撤并了文殊镇文殊小学、团结小学和峪泉镇黄草营小学,共撤并学生262人、教职工25人,是“撤点并校”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引起群众反响最大的一次。在吸取这一次和酒泉、庆阳等地“撤点并校”一步到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市放缓了改革步伐,以便让老百姓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今年秋季,将新城镇野麻湾村、长城村、新城村三所小学四、五年级的99名学生撤并到新城中学寄宿就学(六年级学生2006年就撤并到镇中学就学),一、二、三年级的112名学生留在原村小学就学。
    
总的来看,稳步推进农村“撤点并校”改革是大势所趋。这既是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农村教育方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确保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的要求;又是顺应我市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新形势的需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育观念的明显转变,农村进城务工和买房的人越来越多,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农村人口逐步减少,许多学生流向城镇就读,一些地势偏远、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村小学逐渐失去了生源。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广大农民往往不惜路途遥远、供给成本高,想方设法在城里购房、租房、投亲靠友将子女送到城市或者乡镇就学。
    
因此,适时调整和撤销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麻雀学校”,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根本利益,对于农村学生和家长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记者到新城镇中心小学和新城中学采访时,据镇教委主任殷朝生介绍,新城镇的“撤点并校”改革采取的是以人为本、逐步撤并的办法,没有搞“一刀切”,总体上比较平稳。通过这些年的试点和运行,大多数学生家长都认可这么做,就是有少数人和个别村干部一时还想不通。他们认为小学是村里的文化中心,教师是村里的知识分子,一村办一所学校很正常,凭什么要撤掉自己村的学校,而要把孩子送到外村去上学,现在把村小学给撤并了,就等于传播文化知识的中心没有了。这得有一个思想观念逐步转变的过程。当问及学生寄宿费用问题时,殷朝生告诉记者,新城镇寄宿的学生70%有生活补助,一学期每个小学生补助250元,中学生375元。这样下来,有补助的学生每年增加费用700元左右,没有补助的学生每年增加费用1000元左右,这个老百姓基本上都能够承担得起。
    
殷朝生给记者反映到,目前寄宿制教育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亲情教育缺失,管理难度增大。镇中心小学和中学寄宿的学生尽管都是从各村来的,生活上同村的大年级的都能主动照顾小年级的,但毕竟孩子小,免疫力、抵抗力较弱,有时孩子半夜三更生病得送到医院并要通知家长,学校压力较大。同时,全镇教职工已经由原来的96人减少到65人,镇中学和中心小学的人员编制、管理费用紧张,现在还得从中抽人作生管老师。建议市上能够考虑增加临时用工编制,以便于聘用保育员和厨师。
    
二是学生数急剧增加,配套设施跟不上。目前,镇中心小学有小学生234名,现有寄宿条件能满足100个孩子的住宿,实际住校的有57个孩子。但镇中学的住宿条件就十分紧张,学生公寓刚建成使用,按设计标准只能提供180个学生住宿,而实际上住了313个学生,其中四至六年级的182名小学生中就有120个住宿。由于原来镇中学不是按照寄宿制学校的标准设计的,不能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如宿舍、就餐、饮水、洗漱、卫生、运动场等,建设经费和配套资金远远跟不上学校目前的实际需求。
    
殷朝生主任介绍完情况后,陪同记者到镇中学察看了学生的寄宿情况。
    投资200万元新建的学生公寓楼有四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伫立在校园东边,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宿舍楼,看到20多平方米大的宿舍内,每间都摆放着5张高低床,其中有两张拼在一起打成了上下通铺,平均都安排有10-12个铺位,看上去显得非常拥挤。中学校长杨永科无奈地说,目前全校的40多名教职工没有办公场所,只能4个老师安排一间房子用来办公和休息。
    
当记者离开镇中心小学时,正巧是一年级学生下午放学的时间,大约有30来个孩子站在教学楼前,在老师的带领下边打着零乱的手势,边唱着童真的歌曲,让人心里无形中生起一种希望,希望这些农村孩子们能够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希望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能够像城里的一样好。
    
为了全面了解我市农村“撤点并校”改革的情况,记者抽空到文殊镇进行采访。在副镇长赵颖等人的陪同下,记者采访了文殊镇中学和中心小学。
    
记者在镇中学了解到,全校现有中学生247名,教职工23名,由于在中学没有安排小学生就学和寄宿,学生寄宿条件相对要比新城镇中学好得多。2008年修建的学生食堂可供150人就餐,现有住校生120人,平均每8人一间宿舍。2009年投资新建的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还没有投入使用。
    
中心小学副校长卢尚元给记者介绍道,中心小学通过“撤点并校”整合教育资源后,整体办学条件比较好。现有小学生264名、幼儿园孩子49名;教职工由以前的12名增加到21名,平均年龄只有28岁,是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校舍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其中由台湾友人王永庆投资建设1360平方米的明德教学楼于2008年投入使用,学生宿舍、食堂也在2008年建成使用,学生宿舍能容纳90个孩子住宿。由于团结、文殊、冯家沟三个村的学生距离中心小学只有四五公里的路程,学校没有搞全日制寄宿,而是配有2个厨师、1个专职食堂管理员,负责给半寄宿的84个孩子做午饭,早晚都由家长接送。通过三四年时间的运行,现在的日常管理都磨合顺畅了,学生家长也比较满意。
    
特别是通过近些年的配备,中心小学的教学设备比较完善,图书室、实验室、绘画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脑思维训练室、舞蹈室等都一应俱全。现在全校共有50台电脑,每个教室和教师办公室都配备有一台电脑、一台电视。学校的教研、教学、备课、上课都很规范,学生的各科合格率也在稳步提升,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卢尚元介绍完学校的基本情况后,饶有兴趣地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记者看到,学校的教学设备与城里的没什么两样,图书室、绘画室、电子阅览室、脑思维训练室、舞蹈室等管理得井井有条。学生、老师见到客人都彬彬有礼地问好,并且都说普通话。站在楼道里,循着朗朗的读书声望去,教室里孩子们精神饱满地跟老师朗读课文,整个校园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升腾起一份新的希望。
    
采访完文殊镇中心小学之后,记者想找一所没有撤并的“麻雀学校”进行比较对照,于是抽空到文殊镇河口村小学进行采访。校长王小平介绍,学校现有小学生66人(其中最小班一年级3人,最大班六年级20人,其余四个年级的学生都是10人左右),幼儿园的孩子16个,教职工9个。每个老师都身兼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孩子少,教学和学习的气氛相对比较差,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热情难免受到影响,总体来说肯定没有集中办学的好。但如果在15岁以前缺失亲情教育,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河口村小学之所以没有撤并,主要原因是该村距离镇中心小学较远,大约有7公里的路程,大多数村民当时不愿意撤。 
    
当所有的采访结束后,记者反复想起文殊镇教委主任邓世军说过的一句话:教学就像唱戏演出一样,讲究一个气场、一个氛围,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形不成一定的规模,教师没有心思教,学生没有兴趣学。总括农村三镇的情况,推行“撤点并校”、集约化办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寄宿制学校显著扩大了学校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集中了优势资源,形成了办学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第二,能够保证各科开足开齐,音体美教学专业化,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教师从零散的村落集中到乡镇后,摆脱了以前包班制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少见效难、日常生活不便等多方面的困扰,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第四,能够逐步化解农村生源下降较快、成班率较低而教师超编较多的问题,合理有效配置全市的教师资源(目前全市农村教师超编71人,按照小学13.51和中学191的师生比,应配备89名教职工,实配备160名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