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 ui grid tree: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52:51
(一)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这可以说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水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相对狭窄,社会交往比较单一,缺乏社会阅历,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较少,因此,不能很好地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产生的较大差距。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合理的差距能够激发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积极性,使人不断进步、奋发有为。但是,如果差距过大,给大学生带来苦恼会和不满,则有可能引起自我意识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对理想自我的渴望与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构成了这一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特点。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在高中生、大学生和成年人的自我意识中,尤以大学生主体我与客体我、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距离最大。[6]

自我意识的这一冲突,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来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但是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差异,自我意识的统一也出现个别差异。

(二)独立与依赖的冲突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逊从人格发展上概括出大学生所处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的矛盾。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尤其是在离开父母之后,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更加希望能在经济、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独立,摆脱成人的管束,他们一方面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应有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在心理上又对父母、朋友存在深深的依赖,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这种依赖就表现得更为明显。特别是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与保护,这种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不成熟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互纠缠,便构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冲突的主要根源。过分的依赖使大学生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显得优柔寡断,缺乏主见;而过分的独立又使部分学生陷入“凡事不求人”偏执状态的,采取我行我素、孤傲自立的行为方式,但在遭遇挫折时又会出现不知如何寻求帮助的情况。另外,大学生生活形式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希望独立,又无法摆脱依赖,这种独立意向与依赖心理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他们。

(三)过度的自我悦纳与自我拒绝的冲突

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混乱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即过度的自我悦纳,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即自我拒绝。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处于自我拒绝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她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大学生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此心理问题所导致。

过度的自我悦纳是与自我拒绝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某女大学生,因用卑鄙的手段盗取同学卡上的钱而进了监狱。可这位女生声称她并不难过,因为她是有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对未来彻底绝望。她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无论外表还是能力,她都认为自己是周围人中的佼佼者,心存宏伟的抱负。可进大学后,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她的不切实际的梦想一次次被击碎,干部竞选中受挫,各类比赛失利,人际关系紧张,她不想“大材小用”,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怀疑身边那些“远不如她”的人是用了卑劣的手段取得了暂时的成功。她不是努力缩小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而是自我放弃,经常逃课。最后,他成了全系最差的学生,无法正常毕业。盗窃是因为痛恨那个各方面都不如她但却比她“混”得好的同学,同时,自我毁灭,结束痛苦的挣扎。

这个看来荒谬可笑的犯罪动机,发人深省,由于盲目的自我悦纳,造成自负的心理状态,无法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更无法切合实际地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对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估计不足,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正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王建中教授指出,现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自我定位不准,挫折承受力较差,一旦遇到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建立良好自我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保证。健全的人格能够推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而有缺限的或不健康的人格则可能推动反社会行为。因此,积极促进平衡、协调而统一的自我意识的建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预防违法犯罪问题的产生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四)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归属和爱。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朋友倾吐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盼望能有人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但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或出于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在与他人交往时存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一定距离,许多大学生往往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而把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在公开场合很少发表个人的真实意见。正是这种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矛盾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都有孤独的感受。因此,他们喜欢网上交流,椐许多大学生对上网聊天的频率与对网上聊天的以来程度,可以看出,大学生内心的孤独与交往的需要,但由于缺乏交流的技巧或是缺乏交流的安全感,所以宁愿把自己的内心状态托付给不曾谋面的陌生人,也不愿意在身边的同学中求得沟通与理解,他们认为网上的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不用担心会受到伤害,可以畅所欲言,至少是安全的。不少谈恋爱的大学生都说是为了排解内心的孤独,找个伴,但不一定是真正的爱,这也足以见得大学生的孤独。

因此,大学生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矛盾冲突在他们的心理上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建立正确的人际认知,学习沟通,学会交往是解决这一冲突的有效方法。

(五)积极进取与消极退缩的冲突。

经历了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上进心,她们希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在追求上进时,困难、挫折在所难免,由于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少大学生常常出现情绪波动。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消极退缩,听之任之。但大多数学生在选择暂时的退缩之后,又不甘放弃,心中依然渴望追求与进取。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女大学生的精神状态波动,时而信心满满,斗志昂扬,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时而颓废消沉,“看破红尘”万事皆空的落寞与惆怅。她们的内心极为矛盾,困惑、烦躁不安、焦虑也由此而生。

由自我意识的分化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为大学生迅速走向成熟的集中表现。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来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但是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差异,自我意识的统一途径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其统一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二是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并改善现实自我,使两者互相趋近;三是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既是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的集中反映,也是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新起点。一般来说,自我意识能积极统一的,则往往心情舒畅,生活如意,容易成功;自我意识消极统一的,即不惜牺牲理想自我而趋同现实自我以达到统一的,则往往胸无大志,悲观失望、难有作为;自我意识无法统一的,则往往内心苦闷、心事重重、无所适从。因此,要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大学生应努力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积极的统一。[7]

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在主体我与客体我分化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新的认知水平上的协调统一的自我,那么就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反之则可能出现自我意识的混乱。在大学生中,良好自我意识的确立,意味着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份角色与社会地位,并对这种认识有恰当而适宜的态度。自我意识对个体行为具有直接的支配作用。一般而言,持有较适宜的自我概念的人,在采取行为时,也往往恰当适宜,反之则往往与现实不相适应甚至发生冲突。


二、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

在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当自我意识出现偏差时,个体的心理状态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意识中的自我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就会经历不协调状态。这是一种紧张和内在混乱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但是易于显露出焦虑不安。因此,心理治疗的宗旨就是把不协调的自我转变为协调的自我。这是成为一个机能健全的人的关键。”[8]在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中,几乎都把自我意识的健康程度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比如:恰当的自我关注;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合理的自我分析与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生活的理想切合实际;善于自我接纳;有效的自我控制;独立、自主、有责任心;不断的自我发展;有幸福感等等。都说明自我意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紧密相联。归结起来,健康的自我意识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 自我定位准确

能够有准确的认知与评价自我,不夸大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现状与未来有明确的认识,准确的评价和符合实际的规划,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一些女生常常会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低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或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些名牌大学的相当数量的女生也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因此,容貌漂亮的女生沾沾自喜,甚至靠年轻漂亮找到了自己认为的“一劳永逸”的归宿,而荒废了学业,在网上看到有人为这类女生大唱赞歌,夸她们懂得资源最大效益化。甚至有人认为大学文凭也只不过是使她们更加美丽的点缀而已。与此相对比,长相平平或容貌较差的女生,则自卑不已,甚至有以死发泄不满的。其实,这些都是自我定位不准确的表现,都会给人的正常发展和心理健康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二) 积极而客观

自我体验与评价积极而客观是健康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内容。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生活空间拓宽了,人际间交流增加,自我评价能力迅速发展,自我体验也受到社会需要和主体意识与客体的相互关系的影响,逐步由矛盾、困惑向平衡过渡。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由于大学生面对的竞争与社会变革时期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压力源更是多元的,如果不能正确的评价,则会产生消极的自我体验,其后果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放弃学业、采用暴力、封闭自我、消极厌世、以偏概全、行为乖张、偏激主观等等,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是精神疾病,这在大学里并不鲜见。因此,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和评价人与事件,客观理性地分析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体验到愉悦的情绪,产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观念。

(三)自尊、自信

自尊是指一个人尊重自己,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要求尊重自己的言行和人格,维护一定的荣誉与社会地位的自我意识倾向。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信心,它推动人的心理与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这是大学生在新时代特征下必须研究的课题。由于社会文化影响的多维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在大学生中,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妄想”一劳永逸,把自己的前途、人生寄托在“放弃”自尊的基础上的事件屡屡发生。我在咨询中也接待过类似的女生,她们一方面是迫于生计,但更多的是享乐观念在作祟,哪怕放弃尊严也在所不惜,因为实在难以抵御金钱和时尚生活的诱惑力。她们的内心也充满了痛苦与彷徨,久而久之,无法自拔,甚至,由此而滋生出不少的心理问题。当然,这只是极少数的现象,但发生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身上,不得不让人忧虑。

不少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心理,或认为自己其貌不扬,担心被人歧视;或认为自己天资愚钝,将来不能成器,对未来缺乏自信;或认为自己出身贫寒,担心被人看不起等等。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在他们身上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害羞、不安、内疚、忧伤、失望等,并出现自鄙、自怨、自馁、自弃等心理现象。

自尊是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自尊是自信、自立、自强的基础,也是获得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马斯洛把尊重需要写进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并把它排在第四位。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自尊、尊重他人和获得他人的尊重三方面的需要,其中,自尊是基础,没有自尊,便不可能获得他人尊重,更不懂得尊重他人。因此,自尊是大学生的生长性需要,只有自尊才能自信,只有自信才能不畏艰难,坦然面对困境,健康向上。

(四)自主而又善于合作

能够独立地分析与思考问题,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倾向,有独立的见地,不受他人暗示,善于独立处理自己或周围的问题,有主见,能独立地支配自己的行为,但同时不拒绝与他人的合作。很多大学生片面地把独立性理解为凡事完全靠自己,拒绝别人帮助,遇到困难和挫折自己默默去承受,其结果适得其反,往往把自己弄得心力憔悴。[9]这是片面的,更是不健康的。自主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

所谓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10] 美国社会学家哈里特•朱克曼对1901-1972年的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发现,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的有185人。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合作的比例是41%,在第二个25年,合作的比例上升为65%,在第三个25年,合作的比例上升为79%。这些数字说明,合作也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11]“与同事真诚合作”是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是排在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12] 因此,自主不意味着不听正确的意见,一意孤行,更不是一个人“单干”,而是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尤其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树立“竞合”意识。同时,大学生身心要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且能与人友好相处,在他人的支持在中获得成长。

(五)有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艾里克森将认同称之为“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认为这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个重点。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不同发展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学说”。他认为人一生的发展要遵循胚胎的渐次生成原则(Epigenetic Principle)。据此,他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课题,他称之为“心理•社会的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是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艾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这种心理上的任务的实现,在传统社会里通常能够比较顺利地得以解决,因为传统社会是一个同质性较高的稳定延续的社会,而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则是它的异质性、与传统之间的断裂,因而现代青年想要迅速而明确地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并非易事,因此,必须经历一个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马西亚(Marcia)具体整理了艾里克森的观点,认为认同发展中有两个心理社会指标:一是“危机”(crisis),即青少年会有危机感,是个人想要尝试不同角色和寻找美好理念的感觉。二是“承诺”(commitment),即青少年克服危机之后为自己找到自我定义,并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也就是“我知道我是谁”并且“别人也知道我这个人是谁”的感受。马西亚进一步定义了“承诺”的主要内容:一是职业上的承诺;另一个是政治上、宗教上等意识形态的承诺。虽然个人需要承诺的内容很多,但马西亚认为职业的承诺对青少年而言是最重要的。

自我同一性就是指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整和统一。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认识和体验,它使一个人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是依托于自己的躯体内的。生理自我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只能接受它不能改变,随着自我意识的成长,我们逐渐对生理自我有一个明晰的看法与正确的认识,但由于青年时期的不确定性,大学生正处于对生理自我高度关注时期,如女生关注自己是不是漂亮、迷人有吸引力,胖瘦高矮甚至脸上的雀斑;男生关注自己的体形与身体高度甚至生理器官、声音的吸引力等。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能力、性格、气质、爱好、兴趣等的认识和体验。心理自我是随着年龄、阅历、文化水平、心理水平等的发展而产生、形成与成熟的。它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个体社会化进程加速,社会自我逐渐体现出它在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性,与此相应的责任感、义务感、角色感都在迅速形成。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客观环境及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责任、力量等的意识。大学生期望社会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认可的愿望更加强烈,渴望融入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是密切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它们都包含着不同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但由于比例和搭配的不同,构成了个体对个体自我意识之间的差异。也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对人、对己、对社会的独特的看法和体验。三者统一协调发展,自我同一性就处于良好状态,相反,三者矛盾冲突,则自我同一性发展不良,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

目前,我国处在改革时期,高校的许多制度都面临着新的调整,社会组织的秩序也在变革之中,大学生比任何时候都承受着更多更大的压力与挑战,自我常出现矛盾与挣扎,甚至是“分裂”,尤其突出的是就业的压力,使大学生们常常模糊了“我是谁”和“在别人眼中我是谁”的自我认识,因此,能够尽快地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对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六)能有效的自我控制

没有自我控制就如同没有制动的汽车,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的孔子强调修己和克己。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节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亚里斯多德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正在于置行为与理智”,经过他们的提倡,“节制”被定为古希腊的四德(智勇义节)之一。后世的思想家在发挥和修正这些学说时,也都一致强调理智对个人的约束作用。这些理论的局限是自不待言的,但是他们强调人的行为应自觉地受意识和理智的控制,却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归宿。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自我控制是自我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调节机理,也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

大学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行动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有时即使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也需要意志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自我控制的培养是从小事入手的,而当意志成为一种习惯时,自我控制便转变为“自动化”的“程序”,就标志着良好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大凡成功的人都有较高的自我控制。当然,并非所有的自我控制都是积极的,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自我控制能力强,而在实际中却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能够达到,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与否定。

当然,并非所有的自我控制都是积极的,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自我控制能力强,而在实际中却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能够达到,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与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