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拔掉有什么坏处:教会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04:36

教会孩子在混乱人群中如何自救

 从16名小学生被踩踏受伤暴露出---安全教育缺失
  专家提醒 放低重心身体向前倾斜 鞋子掉了也不要去捡
  昨天,本报A13版刊登了“马龙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的消息,在事故中16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又是小学生踩踏事件!如此令人心痛和担忧的事故,什么时候才会真正远离我们的孩子?今天,我们要再次关注踩踏事件,小曾和同事对国内外近期发生的数起踩踏事件分析发现,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教育救保缺失,导致孩子甚至成年人不知道如何规避险情、自我保护。
    踩踏事件这样发生
  拥挤的人群中,前面有人跌倒,后面的人仍继续往前,大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二连三地倒地,踩踏就这样发生了。踩踏高发时段和地点——
  课间休息:尤其是早上,孩子们容易扎堆去上厕所,这时楼道里充满了孩子;
  学校开大门时:例如,期末考试时,学校大都安排各年级错开考试,那些被安排在下午4点进入学校的孩子,会在4点前就集中在学校门口。此时孩子们大多急着入校,大门一开,娃娃们会一起往里挤,只要前面有人摔倒,踩踏就在所难免;
  操场上开大会时突然下大雨:如果这个时候,学校没有组织好学生按序离开操场,孩子们会跟炸窝一样的乱,很容易出事;
  看电影时发生火险或停电:电影院的通道一般都不宽,发生火险和停电,足以让孩子们发生恐慌,想想上百个孩子一起慌着往外跑,你就应该想到发生拥挤和跌倒会是难免的事了。学校和家长可以做的——学校应进行针对性训练
  遇到意外发生,孩子们难免要恐慌,建议学校应专门设立训练课程,当踩踏等意外事件发生时,教孩子们如何自我防范——
  在校园里不要成群结队行走;
  集会或群体活动时要排队往返;
  上下楼梯时单行、靠右、有序上下;
  不要进入人群密集场所;发生踩踏事件后要立即向教师报告或报警。家长要有意识灌输自救
  首先,各位家长要注意学习各种安全自救常识,包括拥挤踩踏、火险、被困电梯、地震等。其次,建议家长带孩子外出时,针对公共场所的特点,不断给孩子灌输相应的安全防范知识;甚至,你还可以把逃生演练变成游戏,和孩子一起完成。总之,你说得越多,孩子面对意外时逃生的机会就越多。踩踏发生时我们要自救。
  当你身处一个空间有限、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时,你首先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因为此时容易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
  当拥挤发生时,如果你发现拥挤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你应该马上想法躲到一旁,但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如果路边有商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要选择暂避一下。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以免被推倒在地。
  如果陷入人群,一定要先稳住双脚;采用体位前倾或者身体重心较低的姿势,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如有可能,要抓住身边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疏散后,迅速离开现场。
  看到有人摔倒,一旁的你一定要大声呼喊“有人摔倒啦”,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发生拥挤时如果孩子在身边,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面对混乱的场面,一定要保持清醒和理智。
自尊自信才能成功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然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本来可能有十分的干劲,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外因和内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外因说,可能是受到的贬抑性评价太多,缺少成功的机会,处境不良;从内因说,可能是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又缺乏自我调控的能力。比如说,一个孩子在班级中不被重视,在集体中没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或者在老师、家长面前受到太多的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或者受到某种挫折(如考试成绩差)后没有应有的指导和具体帮助,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影响自信。而后,其表现不佳,又可能招致新的贬抑,形成恶性循环。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        
    有一个小男孩父母双亡,跟一个傻哥哥一起过。这个傻哥哥经常打他、骂他,不给他饭吃。他学习不好,班上同学看不起他。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后进生。一位老师接班以后,了解了情况,经常到他家里帮他收拾屋子、做饭,让他穿上整洁的衣服。傻哥哥看到老师的做法,也慢慢转变了对他的态度。这个男孩学习有一点进步,教师就表扬、鼓励他,他的成绩越来越好。这个男孩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我感觉在我的老师面前我是一个人,我的头上也有一颗太阳。”这事例多么引人深思啊!        
    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没有那个男孩的境遇,但是,他们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特别是当他他有缺点、有错误、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地前进,应该怎么做呢?       
     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家长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家长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长和老师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你没出息”,“你不可救药”,“你的脑子是猪脑子”,“我对你完全失望了”,“早知你这德性,就不该生你”,“你把我的脸都丢光了”……这些话应该从家长的语言里消失。       
     打孩子最伤害孩子的自尊,任意惩罚孩子也伤害孩子的自尊。请家长家长记住,切不可为了自己的尊严,伤害孩子的自尊。        
    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得到一面小红旗,洗净一双袜子,做出一个菜,钉好一枚钮扣,擦净一次地板时,他都有成绩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可是,家长往往只看学习的成功与否,而不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甚至打击孩子的自信。建议家长从小事抓起,多帮孩子一把。比如孩子不会刷碗,不要指责他,告诉他怎样刷才能刷干净,紧跟着鼓励他:“这回刷得真干净!”鼓励性的语言很多,家长应该多用、多创造。比如:“你真行!”“你真能干!”“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一位家长对我说:“我试着对孩子说鼓励性的话,可是孩子说:“我知道你在骗我。”这是为什么?说明这位家长经常否定孩子,没有从教育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孩子没有听出家长的真诚来。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家长经常贬斥孩子,伤害自尊,降低自信,与家长思想的片面性有直接关系。本来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看待孩子应有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一叶障目,只看一点,不计其余,也不会因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说不出鼓励孩子的话,常常是因为他们自身也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够成功,不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看来,家长的自信非常重要。       
     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对于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     
      另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学校也得到成功的机会,得到鼓励而不是贬抑。

假如孩子不喜欢老师

有些孩子不喜欢某一位老师,于是不愿意上那位老师的课,作业不爱做,勉强应付,结果师生关系恶化,孩子的学习成绩严惩滑坡。家长知道了这种情况,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亲其师,信其道”是常理,然而如何使孩子与老师亲起来呢?   
    我们先分析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一、孩子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老师没有让孩子当小干部,没有给孩子一定的工作任务,甚至在课堂上很少提问他,或者老师跟某个孩子从来没有交谈过。   
    二、孩子对某科的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好,即使老师没有对孩子批评、责备,孩子自认为学习不好,老师不会喜欢自己,于是对老师缺乏感情。  
     三、因为纪律问题或个别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过多、过于严厉。受到太多、太严厉批评的孩子,在老师面前缺少成功、愉快的心理体验,造成感情上的隔阂。  
     四、被老师冤枉过,老师又没有认真承认自己的失误。老师教育、批评学生时,难免出现错误,有的孩子被冤枉了,耿耿于怀,产生委屈甚至怨恨情绪,与老师感情疏远。   
    要解决孩子不喜欢老师的问题,必须分析具体原因是什么,找准了原因,再思考解决措施。从分析中往往发现老师应承担一定责任,而我们家长又不便于直接给老师提出意见,要求老师改变变教育行为。家长应该采取加强沟通、逐步建立感情基础的方法。  
     对孩子认真进行尊师教育。  
     学生必须尊敬老师,这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教师也是人,难免有缺点、有错误,如果因为教师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就不尊敬,那是不对的。最忌讳家长站在狭隘的立场,对老师评头论足,陷入失败的误区。一旦家长对教师失敬,再教育孩子是很难的。在教育孩子尊敬老师之前,家长应该先检查一下自己的态度,如有不当,先行调整。   
    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流传着许许多多尊师的故事。家长可以找这方面的材料给孩子看,或者讲给孩子听。如果家长能讲讲自己尊师的故事更好。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看望自己的小学、中学时代的老师,肯定是很好的尊师教育。  
     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一起通过其他渠道(如老师、同学),了解孩子不喜欢的老师的情况,特别要了解一些这些老师可敬的事实,这会对孩子的感情变化起催化剂的作用。  
     到学校跟老师交谈,请老师给孩子成功的机会。   
    孩子不喜欢哪位老师,家长先主动与这位老师沟通,以尊敬、虚心的态度,倾听老师的话,包括批评孩子、甚至批评自己的话。家长这样做,会促使老师自省。当老师态度平和之后,家长跟孩子一起请教老师,当面分析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要孩子表态好好听老师教导,好好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孩子真的有所进步,老师可能表扬他,也可能在课堂上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这就会使孩子与老师之间由疏远逐渐亲近起来。当然,家长也可以在给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时,请求老师在课堂上或课下给孩子一定的表现机会,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指导孩子主动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   
    教师节或元旦、春节,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纪念品赠给老师。老师有困难或身体不适,主动关心老师,询问能否帮助老师做什么事情。   
    还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利用节假日去看望老师,跟老师交谈,听老师的教诲。   
    指导孩子给老师写书面材料。   
    有的孩子出于害羞、胆怯,与老师面对面沟通心理发怵。这种情况,可以指导孩子以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  
     要让孩子理清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缺点,自己的意愿,在尊敬老师的前提下如实写出来,老师汇报,请求老师的指导、帮助。告诉孩子,不要忘记写出自己的打算、措施。   
    这样的内容,可以写成单独的书信,也可以写在周记本、日记本里,请老师批阅。   
    如果发现有的老师在教育言行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则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学校领导反映。注意,态度要诚恳,内容要客观。 
    
如何面对孩子的无礼

 面对孩子的出言不逊,我们通常的反应要么是恼火,要么是回击,这时我们最好冷静下来,想想孩子的话为何让我们如此恼火。以下的几条建议可作为解决类似情况的参考。  
     及时停战  
     为避免情况变得更糟,我们可以采取休战或离开的办法——前提是让孩子单独呆的地方要绝对安全。 只有让自己先平静下来,才能听取孩子们想要说的心里话。  
     剖析自我  
     我们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是否因为以下的想法:  
     □ “这孩子怎么这么反叛,这么不明白父母的心思?”在为孩子做了这么多事之后,我们不能接受孩子如此的态度。  
     □ “这孩子太没礼貌了,太自私了。”我们担心孩子长大会变成那样的人。  
     □ “这孩子还是我的孩子吗?”孩子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样。  
     □ “这孩子跟我说话的腔调和我小时候 对我妈妈说话的腔调一模一样。”当孩子的表现让我们回忆起童年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的恼火程度往往会加深。  
     □ “这孩子总是在我感觉很糟糕的时候用这话来激我。”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总是把情况弄得更糟。   
    □ “我自己无法控制局面了吗?”我们开始担心自己不再管得住孩子。  
     分析孩子  
     举止粗鲁,没礼貌,不理解父母,通常是孩子想与父母保持距离或向父母表明想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的方式。反叛则是孩子树立自我的一种常用方式。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想通过自己的反叛行为来试探家长对此行动是否会采取惩罚措施。  
     黄金法则  
     □ 对孩子说:“你那种粗鲁没礼貌的行为真的让我很伤心。如果你想让我对你所感兴趣的事做出反应,你必须得有礼貌。”  
     □ 看看是否因为有别的事造成了孩子与父母的论战。  
     有时孩子之所以对父母出言不逊,是他们自己遇上了不顺心的事。我们如果知道这个情况,就应当找机会与孩子谈谈,试着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烦恼。  
     □ 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孩子  
     告诉孩子,他的话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过去,我们应当将这部分往事与孩子分享,这会让孩子知道我们很理解他们。  
     □ 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如果孩子总是在我们已经感觉很糟糕的时候说出一些让人更生气的话,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这种做法:这难道不能表明孩子很在意我们的情绪变化或我们的反应吗?  
     □ 与孩子定个协议  
     定协议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进行控制。“你以后与我说话时,不会再没礼貌了。我相信你能做到。我们来定个协议吧—协议的期限由你来定。  
     如果你做到了,我会奖励你。如果你没做到,你就得接受我的惩罚。”  
     □ 假装没听见  
     这种办法当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不能作为长期的对策,只适合偶尔采用一下,但是它能起到贬低不礼貌行为的作用。   
    孩子对我们出言不逊时,可能是我们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最好机会。千万别错过这个交流机会——我们应该做理解的、关切的、同时也是严厉的父母。
改变父母是成功教育的关键

浙江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君君(化名),曾是一位性格自闭、性情暴躁的孩子,他与父母的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与日俱增,后来他和父母经过儿童教育专家两个多月的综合心理矫治,君君终于变成了一个灿烂的阳光少年。
    如何将一个“捣蛋大王”变成懂事、上进的好孩子?怎样帮助一位自卑自闭的孩子重新找回自信?浙江成长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杭州市青少年热线顾问吴锦良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改变父母是成功教育的关键。
    今年以来,吴锦良教授先后接受了20余位家长的求助,这些家长全是为孩子教育的失败而向专家求助,吴锦良教授通过“改变父母计划”等方法,成功地帮助了一位又一位前来求助的家长,他至今仍保留的与君君来往的90封电子邮件也印证了:“问题孩子”的改变首先是“问题父母”的变化。
    吴锦良教授从教育实践中提炼出三个经验:问题孩子是由问题父母制造的。所有前来咨询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将孩子的问题理解成是孩子自身的思想问题。但实际上,这些父母存在着同样的错误:他们都有着根深蒂固的错误教育理念;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在损毁孩子的自我形象,从而也就有意无意地在摧残孩子的心灵。
     改变父母是成功教育的关键。对孩子来说,父母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处于强势地位,居于主动的一方,所以,改变孩子的前提是改变父母。如果父母的思想观念能够顺利改变,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父母自以为是、故步自封,拒绝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拒绝改变自己,孩子的教育终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自我形象教育是心灵教育关键。积极的自我形象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教育一个永远不能忽略的主题就是孩子自我形象的塑造。心灵的伤害是从心灵外壳即自我形象的破损开始的,回顾问题孩子的心灵康复过程,实际上都是自我形象的重塑过程。

告诉孩子世界不公平

嫚嫚晚饭吃得不多,连她最喜欢的鸡蛋羹也没怎么吃。昨天晚上从姥姥家回来就有些不高兴,小嘴巴微微噘着,藏着无尽的委屈。

    我轻声问道:“怎么了?谁让我的小公主不高兴啦?”,嫚嫚沉默了半天,突然扬起小脸充满疑惑地说“妈妈,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呢?”。我吃了一惊,不知道这个12岁的小女孩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严肃的话题“能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嫚嫚有点激动地说“昨天姥姥给哥哥50块钱零用钱,才给我20块。她总是这样偏心眼,过年的时候她偷偷送给哥哥一套奥运会的福娃,还不让哥哥告诉我”。

    看着她委屈的神情,我的内心顿时涌起了怜惜,对母亲竟然也有了一些责怪。母亲从小就喜欢活泼开朗、伶牙俐齿的姐姐,总是无意间会冷落我这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傻丫头”,而我从小也习惯了母亲的“偏心”,虽然心里颇有微词也慢慢接受了这样的现实,不曾想到这样的“偏心”竟然也遗传给了我的女儿嫚嫚。

    在嫚嫚急切的目光中,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该怎么向一个12岁的孩子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呢?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这是很多成年人都无法释然无可奈何的现实,我该如何让嫚嫚明白呢?此刻我非常想掏出100块钱给她当零用钱,再给她买一套更大更精致的福娃作为补偿,然后再打个电话说说母亲的不公为孩子出气,可是我毕竟无法改变母亲,更加无法改变其他可能会对嫚嫚不公平的人,嫚嫚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事情,我虽有心保护她永远不受委屈也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天。

    “妈妈,是不是我不够漂亮,功课不如哥哥,所以姥姥才更喜欢哥哥呢?”嫚嫚的提问打断了我的思考,我不得不回答她的困惑了。

   “妈妈很高兴嫚嫚长大了,开始思考人生哲理了,能够提出这样有含金量的问题。嫚嫚,你知道你是妈妈的宝贝,在妈妈眼中你是最可爱、最优秀的孩子。并不是你做得不好或是外貌所以姥姥才这样的,这不是你不够好,不是你的问题明白吗?”

    嫚嫚点点头,听到我的表扬脸上露出一点欣喜的颜色。

   “姥姥的确是更喜欢哥哥,就好像你喜欢吃桔子,妈妈喜欢吃苹果一样。”

    嫚嫚听到这里眼眶一红,眼泪顺势就掉下来,嘴里嘟囔着“我就知道姥姥偏心!”

    我擦掉挂在她小脸上的眼泪,揽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像抚慰一个小婴儿一样轻声对她说“心里是不是很难受?”

    她使劲点点头,用力吸了一下鼻涕说“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姥姥喜欢我呢?”

    我笑着说“姥姥也是很爱你的啊,你看你每次去姥姥家,她都会给你做很多好吃的,你暑假军事夏令营的时候她不是还跑那么老远去看你吗?担心你口渴啦,晒着了什么的。她也不是故意要偏心的,有时候她自己也不知道,就好像你也不是故意偏心喜欢吃桔子的,对不对?”

    嫚嫚躲在我怀里扑哧一乐“对啊,我也不是不喜欢吃苹果的,可是让我选择的话我会先吃桔子。那这么说,姥姥偏心也没什么嘛”

    看着她忽然放晴的脸上还有泪痕,我不禁在心里感叹“真是一个不知愁”的年龄啊。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不是你不够好,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这个道理是我工作多年之后才悟出的道理,不知道我这样的解释对于嫚嫚是否会有帮助,让她这么早就接受“不公平”的现实是不是太残酷呢?

    “嫚嫚你瞧,小松阿姨就特别喜欢你对不对?她到泰国出差还给你带了那么多好吃的呢,可是她就没有给欢欢、肖玉他们带礼物,是不是?”

    嫚嫚想了想,立刻欢喜起来“是啊!我最喜欢小松阿姨了,她每次出差回来都给我带小礼物,可是只给欢欢、肖玉他们带过一次巧克力!小松阿姨说我最漂亮最懂事呢”,接着她嘿嘿一笑说“妈妈,我明白了,有人喜欢吃苹果有人喜欢吃桔子,所以有人偏心眼也挺正常的嘛。不然世界上人都喜欢吃桔子,那其他水果都没人要了。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只喜欢嫚嫚的话,那欢欢、肖玉他们该怎么办呀?”

    听到她这么说,我被她的聪慧和包容之心感到欣慰。我原本以为让一个12岁的孩子接受“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非常残忍的。这是很多成年人都无法用平常心去看待的问题,聪慧的嫚嫚一下子以自己的方式化解了这个难题,相信这样的心态和锻炼对她以后的成长会有所帮助。

    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对不对,担心之余又忍不住给青苹果之家热线打了电话咨询,没想到受到心理专家的极力肯定。专家说父母不能够把孩子关在温室中,让孩子接受这样的事实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容易得多。经历委屈、挫折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也是孩子从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所必经的阶段。而我的“苹果”“桔子”的比喻能够让孩子很形象地明白“并不是她不够好”,让她明白“不公平”并不代表“不正常”,对她未来的身心发育都是大有好处的。

    得到专家的肯定我的心里高兴又庆幸,高兴的是我能够恰当处理了难题,帮助嫚嫚处理了成长中的困惑;庆幸的是当初没有给她更多的零用钱,更好的礼物所谓补偿让她获得暂时的满足,虽然这样做要容易的多。

    在心里默默祈祷,祝福我的嫚嫚能够健康快乐长大。
从三个哈佛大学生说起

斯托夫人   
    1914年,美国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 ,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塞德尔兹的儿子。   
    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的学历非常奇特:他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已经能用 母语流利地读写了。他5岁 时看到家里的骨骼标本,又对人体产生了兴趣,从而开始学习生理学,不久竟然达到了执业 医师水平。他6岁那年春天,和别的孩子一样开始上小学。入学那天上午,他被编在一年级 ,可是到了中午,他母亲去学校接他时,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就在这一年,他学完了 小学的全部课程。第二年,7岁的他打算上中学,因为年龄不够,学校不收,他只好在家自 学,主要是学高等数学,语言学他早就学过了。   
    一年以后,他满了8岁,终于被中学录取。他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数学更是出类拔萃,所 以没多久,学校就同意他不再上数学课,并让协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数学作业。不仅 如此,他还在中学期间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不久,由于中学课 程已无需再学,他就退学了。   
    这位小神童很快就出了名,很多人专门从各地赶来考他,结果他的表现比传说中的更令 人惊讶。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用自己在德国读博士时感到头疼的难题来考他, 没想到他很快答了出来。这一年,他才9岁。  
     在随后的两年里,他还是在家自学。11岁时,他考进了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他就能 讲解四维空间这样的数学难题了,这使教授们大为惊讶。他父亲塞德尔兹博士曾在《天才与 俗物》一书中,写到他12岁时的情况:他今年才12岁,却擅长连不少学者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 语背诵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名著。他精通古希腊文,在读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 庇得斯、阿里斯托芬等人的作品时,就像其他孩子读《鲁宾逊漂流记》那样轻松自如。他还 精通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同时还熟读了逻辑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书籍,并熟悉美国的政治 和宪法。  
     1914年,塞德尔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了,随即在该校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这 一年,哈佛大学还出了两个像塞德尔兹那样的小毕业生。一个叫阿道夫·伯利,是塔夫托大 学神 学教授伯博士的儿子。他是13岁半进入哈佛大学的,比塞德尔兹稍晚一点,但他只用了3 年时间就读完了4年的课程,毕业后在该校学习法学。  
     另一个叫诺伯特·威纳,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他上大学比塞德尔兹还 早, 10岁就考入了塔夫托大学,14岁大学毕业,随后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同样在1914年,年 仅18岁的威纳就顺利地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看了上述几个事例,大家也许会想,这就是人们说的神童,不过古话说,10岁是神童,15是 才子,过了20就是凡人。这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难道再过几年都会成为普通人?其实, 这种想法是没有根据的。他们过人的才能决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得益于科学的早期教育。 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威纳和伯利的兄弟姐妹都接受了同样的教育,因而有着同样的 学历。伯利的姐姐丽娜,15岁就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1914年和伯利同期毕业。他的 妹妹米勒姆和弟弟鲁道夫,分别在14岁和15岁考入大学;威纳的两个妹妹,康斯坦斯和贝尔 特,都在14岁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   
    世界上不会有这么碰巧的事,这些神童完全是早期教育的结果。
把孩子关在门外以后

刚到美国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逛街。在一个百货商场里,我刚转过一个衣服架子,看到一位成年男子蹲在那里,两于抓着一个小女孩的两只小胳膊,正在讲:
     “爸爸不是跟你说过,小孩子在商店里不许……”
     小女孩眼泪汪汪的,一副不太情愿挨训,却也知道自己错了的表情,大概刚才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吧,我没有往下细听,可是对美国父母及时管教子女的举动倒是印象深刻。而且,即使在这种时候,他们也注意让开通道,不妨碍其他顾客行走和购物。
     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我确实发现大多数儿童又活泼又有礼貌。我就留了心,注意看他们日常的生活。有一天,路过一个小学校门口,正赶上小学生们放学往外走。有一个男孩子,看见妈妈来接,立刻向妈妈跑过去,腿上像装了弹簧似的轻快。可是他在人群里这么一跑,很容易撞到其他人,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男孩子的母亲马上摆手,告诉他不要跑,孩子来到了她跟前,她两手虚推,示意孩子退到刚才起跑的地方,“大步走,大步走过来。”母亲强调着。男孩照母亲说的重新做了一遍,母子二人才有说有笑地上路回家。整个过程没有喝斥,没有任何人监督,俩人做得自觉自愿,都表现出非常的克制和耐心。母亲在心平气和中向孩子传授一个重要的礼仪:在任何地方,都要遵守秩序,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公德心。
     这些父母教子有方,那么有没有不肯顺从的孩子呢?不用问,一定是有的,我见过这么一桩事。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因为要搭公司一位女同事的车,所以稍早一点出门,先乘了一小段公车,然后再步行到女同事家去。那天天很冷,我从车站走到住宅区里同事家门口,顶多才十分钟,可我觉得身上都冻透了。
     他们家已经给我留了门。女同事还在梳洗,她七岁的儿子已在桌边吃早点,她的丈夫正在厨房里忙着。我知道他有一家自己的企业,是个很能干,同时又很顾家的男人。他先很随和地向我打了招呼,然后顺手给我倒了杯咖啡,让我随便坐,稍等一会儿。
     这时候。他们四岁半的小女儿梅格跑进厨房来,四肢并用地爬上椅子.开始吃她的早餐。她穿着一条夏天穿的泡泡纱小裙子,漂漂亮亮的。
     这时,那位父亲看见,就问:“你怎么穿这条裙子呀?”
     小女儿说:“我要穿。”
     “妈妈知道吗?”
     “我要穿。”
     我找了个地方坐下。把眼睛“放”在一本杂志上,耳朵可听着他们父女对话。
     父亲很有耐心地坐在孩子旁边:“今天很冷,不能穿这么薄的裙子去学校。”
    “为什么不能?”
    “这是夏天的衣服。”
     “妈妈也穿裙子。”
    “妈妈穿的是冬天的裙子。要穿裙子可以,去换一件暖和的再来。”
     “我不。”
     “外面很冷呢!”
     “我不怕。”
    “……去换衣服。而且出门时还要穿你的厚大衣。”
    “不要穿大衣……”
     “……听话……”
     “我就穿这个。”
     “梅格!”
     “不嘛……”
     父亲还在轻声慢语地劝,小梅格先不耐烦了,她“当啷”一声把勺子摔在碗里。
     我突然觉得动静不对,抬眼一看,只见那父亲已经站起身,把梅格横抱在手里。
     “你说不怕冷吗,那么你去试试看!”
     说着,他一脚踢开后门,把小女孩杵在台阶下,回来就插了门。看来他也动了怒。小女孩尖叫着扑到门上,因为进不了屋,又急又怕,就大声地哭喊起来。
     我惊得把杂志丢出老远。我知道在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外人最好不要插嘴。可是天哪。她这么小,那光着的小胳膊小腿,在这么冷的露天地里,要冻坏的呀。
     孩子的父亲向我表示抱歉,告诉我不必紧张。同时,也制止了我去放梅格进房间的冲动。
     我的女同事也衣冠不整地跑进来。那父亲没有说话,倒是她儿子前前后后讲了一遍经过,女同事在了解情况后,并没有因为心疼孩子就责怪丈夫,她只是沉默了一会儿,就回到卧室里,拿了一条大浴巾,然后安静地等在一边。
     门外孩子的哭声已经低下去了。那父亲去才了开了门,女同事过去用毛巾包住她。小丫头又冷又吓,已经面青唇白,软软地由母亲抱着回房间里重新沐浴换衣。别看她小,很显然,她明白母亲爱她,这一次却并不支持她,所以她虽然有意躲避父亲,却也没有向母亲再撒娇。
     孩子的父亲身子僵僵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胡乱拿一件什么,挪个地方放下。看得出来,他更心疼,只是没有表露罢了。
     到了这会儿,我才喘过一口气。可就是不知说什么好。
     后来,女同事坚持照常由父亲送两个孩子去学校,和每天一样,没有改变。她自己则按原计划,与我一道去开会。
     一路上,大概为了缓和气氛,她讲了好多父女俩的趣事。我呢,似听非听的。我在想。要是换了我,看到孩子穿得少,一定没有耐心细细告诉她哪件是冬天的衣服,哪件该穿,哪件不该穿。结果孩子下次还是分不清;我也许会自己拿件厚衣服来,强给孩子换上,孩子照样还是要哭这么一场,可是哭过了,不一定记得住为什么。但是真让我把孩子推到冰天雪地里冻这么一遭,自问又难办到。
     说实话,我最佩服的还是我的这个女同事。她作为母亲,能够如此镇静,并不容易。如果她一时冲动,斥责丈夫,或径自去打开门,她的孩子们很可能在下一次就变得更加骄横,有恃无恐。而她无言地站在丈夫一边,坚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真是需要有几分“定力”才行呢!
     我就这么胡思乱想地过了一天。
     后来呢,并没见那小女孩生病发烧。
     再后来呢,那孩子比任何时候都“黏”她爸爸,他们一起玩球,一起做游戏,一起吃冷饮,而且高高兴兴逢人便说:“I am Dady’s little girl(我是爸爸的小女孩)!”
少年儿童中的自杀现象

如果说孩子离家出走,使家长心急如焚、悔不当初的话,而孩子自杀给家长带来的则是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平平安安的家庭,谁也不愿说起自杀这种不吉利的事情,对于少年儿童的自杀,更是讳莫如深。然而,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虽然比例不大,影响却很。对于出事的家庭,是致命的打击。值得注意的是,少年儿童自杀案例有增加的趋势。据调查,北方某大城市,每年自杀的中小学生约有30—50人左右;南方某大城市的一个地区,9 个月内,发生中小学生自杀事件13起,3人抢救无效死亡。13名学生中,女生居多,共10人,男生3人。其中,小学生1人,初中生9人,高中生 3人。笔者在一次研讨会上获悉,目前,中国青少年儿童自杀的比率,在国际上处于中间偏上位置。预防少年儿童自杀,是社会、学样、家庭的共同责任,而家庭首当其冲,因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又最珍爱他们。   
     少年儿童自杀的导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学习压力过大,造成焦虑心理,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焦虑可能发生在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身上,也可能发生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身上。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看到南方某大报头版赫然登着《三个少女集体自杀说明了什么?》我赶忙读完了这篇报导,太令人惋惜了!几个小学高年级的活泼可爱的少女,竟是为了学习不太好,喝农药自杀了。本来,还有一个女孩被“动员“参加集体自杀,因当时患病没有在场才幸免了。在北京,有一位初二的少女,学习很好,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而他们班的学习成绩总不如别的班,她想了许多办法也不成。责任焦虑加上成就焦虑,使她走上了绝路,她从11层高楼上跳了下来。她在遗书中学道:“……我真的爱咱班, 爱班上每个同学。 如今,最后一招我必须执行(指自杀)。我想,这一招肯定有效”(她在自杀前曾对母亲说:“用我一个人的死,可以换取全班同学终考成绩好。”)这个女孩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只可惜她认识问题片面,把全班的学习压力都放在自己稚嫩的肩头上。至于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总怕别人超过自己,为了一次考试失误而自杀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学习能把人逼死,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确是惨痛的事实。   
     二、封建迷信导致少年儿童自杀。某报载,南方一个山区,几个小学女孩子外出打草。其间,一个女孩儿想用草算命,看看谁的命好,谁的命不好。算的结果是几个人的命都不好。回家的路上,为首的孩子说:“命这么不好,还回家干嘛,上学干嘛,不如死了算了。”有的孩子反对,屈于从众心理的压力,只好就范。几个妙龄女孩手拉着手一步步走向深深的河水。   
     三、团伙胁迫或受屈辱无奈导致少年儿童自杀。东北某地,一批小学、初中的孩子结成了团伙,一个孩子自称为王,订了人人要有“忠心”的戒律。一天,“大王”要考验他的属下,他集合了群孩子,命令两个孩子当场自杀以献忠心。可怜两颗幼小的心脏就这样停止了跳动。1995年元月3日,成都市51中初一(7)班陈明志同学在家上吊自杀。他的遗书中说明了原因:“……妈妈我从到51中学以后,××他在学校里每天打我我都不敢对你说。只要对你说了,你去学校说他几句,第二天他就会打我。12月20日你给了我42元钱吗?我交了34元,掉了 2元,给了××2 元,修车 1元,还有 3元在桌子上。我今天自杀是××笔(逼)我的,他叫我给他10元钱,只要不给下午就要打我。我又没有钱只有自杀。今天早晨他还打了我……”可怜的孩子,面对违法违纪的××为什么不勇敢地奋起反抗呢?据说,那所学校知道××经常期负人的事,但是没有采取有力有效地措施。   
     四、赌气、强烈的自尊等也会导致少年儿童自杀。一初中男孩,因刷碗时留下一个脏油碗没刷,被严厉的父亲打了一个耳光,跑出家门自杀了。另一初中女孩子,因为家长不给她买白色新球鞋, 她不能按要求参加运动会的集体出场式,服毒自杀了。 两个工读学校学生当众打赌:敢不敢喝敌敌畏,一瓶药分两份,居然当众喝了下去……   
     少年儿童自杀的原因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直接导因简单,一调查就清楚;说复杂,是孩子们的心理因素,家长们往往不了解,又往往不重视,难以预料可能发生的悲剧。那么,怎样预防少年儿童自杀的惨剧发生呢?   
     家长们应该对孩子加强珍惜生命的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懂得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可贵。教育孩子懂得钟爱自己的生命是做人的最可贵品质之一,更要懂得自己的生命与父母、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一个生命不存在了,给父母、家庭、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孩子是好孩子,是有希望的孩子。家长不妨将母亲怀孕生产期间的苦累、煎熬以及抚育的艰辛讲给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来之不易。   
     家长们还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别是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耐挫能力,培养他们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他们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他们豁达的胸怀。教育他们分清自尊与虚荣、 要强与逞强的界限,任何时候, 不能以生命作为虚荣和逞能的代价。   
     在平时,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说出心里话。对孩子的苦恼、忧虑,不但要认真听,而且要认真对待,要切实采取措施去解。因为,在家长看来是不值得的小事,在孩子心中可能是很大很大的事。前述那位跳楼自杀的小女孩,曾不止一次跟妈妈说过想自杀的事,而且自杀前有许多异常的表现。母亲有所重视,但重视不够。本来悲剧是可以避免的。那位女孩的姥姥在与孩子的遗体告别时,流着眼泪说:“你的离去,是教育的失误。”说得对,既是学校教育的失误,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误。   
     少年儿童自杀,这个话题,值得研究、讲座的内容很多很多。我希望家长们不要因为话题不吉利而根本不去想一想。这样的事情少发生一件,我们大家都少一分难过。
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教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   
    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在“全国世纪父母读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资深教育专家、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严肃地讲了上面这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其中包含了对教育的反思。   
    看看现实,在中学生参加的数理化方面的国际比赛中,凡是死记硬背的题目,中国学生都能得高分,需要独立思考、判断、想像的题目,中国学生往往失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外国记者会提问题、敢提问题,而中国记者却很少提问。   
    审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学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经常埋头“题海”,老师更希望学生“按正确答案”回答问题,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在家庭中,父母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言下之意,不听大人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不大教孩子“提问”,更不鼓励孩子独自做决定。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孩子从小严重缺失思考的机会和能力。   
    《知心姐姐》杂志曾做了一次题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标准”的“知心调查”。全国18个省市的1904名中小学生的父母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选择“听父母或老师的话”的占11.8%,而选择“有思想、有主见、有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仅占1.21%。   
    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就愈强。   
    有一位成功的父亲曾向我介绍教育女儿的经验:他总是给孩子以问号,从不给句号。这样,大大激发了女儿的好奇心,从小好发问、好思考,后来女儿获得了博士学位,事业上也取得杰出的成就。   
    思考源于好奇。孩子都有好奇心。爱提问是儿童的天性。面对孩子提出来的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父母应该高兴和鼓励。   
    我儿子5岁时最爱问问题。一次他从幼儿园回来,神秘地问我:“妈妈,你知道唾沫是什么味儿吗?”   
    “不知道。”我坦白地说。   
    “唾沫是臭的!”儿子肯定地告诉我。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把唾沫舔在手心上,一闻,真臭!”说着,他还做了个示范。   
    我一闻,果然很臭,忙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唾沫在我嘴里呆了这么多年,我怎么就不知道呢?可能是‘久闻不知其臭’吧!”   
    儿子很得意,每次从幼儿园回来,都要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长大了,他很有创意,做事也有自己的主张。   
    提问,是孩子的权利。面对成年人司空见惯的世界,孩子常常会提出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想到而且回答不了的问题,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如果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甚至会给孩子一生带来负面影响。   
    有个男孩,经常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一天,妈妈给他讲聪明的小白兔战胜可恶的大灰狼的故事,他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小白兔就是好的,大灰狼就是坏的呢?”   
    妈妈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狠狠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她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难道还用问吗?”   
    男孩“哇”地一声哭了。妈妈不耐烦,又狠狠地抽了儿子两下说:“哭,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男孩莫名其妙地挨了打,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心里忿忿地想,你是大人就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就可以不讲理吗?你力气大就可以随便打我吗?   
    从此他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也失去了听故事的好奇心,但心中却留下了仇恨。13岁他因为打架伤人进了工读学校,现在还在工读学校上高二。他那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妈妈,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一记重重的耳光,不仅剥夺了儿子的提问权,也打飞了儿子的好奇心,打跑了儿子的自尊心。   
    学会思考,对一个人成长极为重要,“思考的启示把人从奴隶解放成自由人”。美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对思考也有过精辟的论述:“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分不开。”   
    没有提问与思考,或许蔡伦不会发明造纸术,或许牛顿不会发现万有引力,或许爱迪生也不会发明电灯、电话、留声机。   
    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学习知识要思考,发明创造要思考,完善人生也需要思考。  
     请尊重孩子的提问和思考。  
     思考是金。
想起了郑板桥教子

 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52岁才得一子,取名宝儿,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馒头,喜滋滋地送到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在床边,哭得像泪人一般,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几行诗句:“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冷酷、过分?非也。正如郑板桥给其弟弟信中所说:“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郑板桥的教子方法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这就是:做家长的应该首先教会孩子学会“动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自立,这是培养孩子优良品格的一个有效方法。   
    回头看看我们有些家长,在他们那里孩子俨然成了“小皇帝”,“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飞了”,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生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有些家长为了显示对孩子的关心,连削铅笔、装书包、穿衣服、铺床叠被等等小事都统统承包下来,以致孩子上幼儿园了,家长还要喂饭;升到小学二三年级了,还要家长帮他穿衣;进入初中了,还不会洗自己的袜子和内裤。不是有报道说北京很多小学生分不清韭菜与小麦,有的还冲小马驹叫“大狗”,中学生上街不晓得回家吗?还有些年轻的家长,或因自己工作忙,或因怕伤神、图省事,将孩子推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管,老人对孙辈的溺爱比其父母更甚。长此下去,孩子必将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新八旗子弟。  
     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自立、有用的人,就要像郑板桥那样,从小开始,从教育孩子学会“动手”入手,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做一些家务,对学龄前儿童,主要是要让他们增强“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意识,克服依赖思想;3--4岁时,可让他们自已吃饭、洗脸漱口、穿衣服,锻炼动手能力;5--6岁时,可训练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擦桌子、扫地、整理自己的床铺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劳动内容,如洗碗、提煤、拖、做简单的饭菜等。孩子做家务时,家长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即使做错了,也不乱加批评,可以从旁给予一些知识和技术上的指导,以培养其做家务的兴趣。孩子在参与做家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其主人公的意识,还可以锻炼其生活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走出去才能很快地适应现实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