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阅读vip共享:心 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46:55

心 经(一、总纲部分)

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唐]玄奘法师译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

全经可分为七部分:一、总纲分,二、色空分,三、本体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证知分,七、秘密分。作此七分,层次清楚,纲举目张,易于理解。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Heart Sutra 
    When Bodhisattva Avalokiteshvara was practicing the profound Prajna Paramita, he illuminated the Five Skandhas and saw that they are all empty, and he crossed beyond all suffering and difficulty.

 

"般若", 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

“波罗蜜多”, 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 "到彼岸"。 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 到涅盘彼岸"。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 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 永住于烦恼苦海中。 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 永超生死地。

"心经"的"心",意为"核心"、"纲要"、"精华", 言下之意是说, 此经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经的"精要"而成。

 

观自在菩萨: 又称作"观世音菩萨", 梵文则为Avalokiteshvara。凡是能观察真理,获得解脱者,均可称之。观自在菩萨,就是能观照自心, 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 心中常能住寂, 又能慧天悯人, 以大觉有情为己任, 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 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 此处作"功行"解; "深", 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 已达到甚深境界。“行深”是修行到功力精深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 "照", 光明所到, 照耀; "五蕴", 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 也称为"五众"、"五阴", 实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 "蕴"的意思是指"蕴集"、"积聚"。

"色"指有形有相的事物。 对于人的感觉来说, 形质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 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 人的身体称为"色身"。

"受"作为"领纳"义解。 即领纳感受种种境界;

"想"是思想, 由六根感触种种境界, 心中思想种种相貌形状, 这叫"想蕴";

"行", 即行为;

"识", 指对所感觉的对象分别所起的认识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修习了般若法门, 功夫深久, 生出了妙智妙慧, 于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 因则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 均为虚假。 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

度一切苦厄:身心痛苦不安,叫苦厄。苦厄起于生死。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蕴的实质,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长劫沉沦于烦恼此岸。若能照见事事物物一切诸法,自性本空,扫除一切魔缘,自然心中清净,生出智慧,也就可以度脱一切苦厄。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达到的境界。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修行者如观世音菩萨一样,修行达到超越生死的无上智慧时,自己看到自己由五种组织堆积而成,且全是空的,随即可使所有痛苦消除。 二、色空部分:此分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无二无别。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Shariputra, form does not differ from emptiness; emptiness does not differ from form. Form itself is emptiness; emptiness itself is form. So too are feeling, cognition, formation, and consciousness.

舍利子,即舍利弗,梵语Shariputra(舍利弗怛罗)的音译略称。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其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此处称呼他的名字,因般若法门是大乘的真空妙理,最深最上,非具足大智大慧者不能享用。

“色”即形色,色身等。 也可以说就是前面说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西,简言之,一切物质形态。
    “空”指虚空, 真空。"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为空",不能说除掉了世间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空,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空"是实相, 实然之相,实然本体。

 “色不异空”就是说万法因缘所生,其性本空;“空不异色”就是说,其性虽空,而不碍因缘和合,生起万法。故曰‘不异’。不异就是无差别、无二相的意思,也就是不离,说明并非离色别有空,离空别有色。又进一步说明,色与空不是二法,现象与本质不二。譬如水与波不二,同是湿性。又如镜与影的关系,所现的影,就是能现的镜。空是自性本具的真空,色是自性本具的妙色。

不但真空自性与物质不二,而且与种种心念,也是不二的,所以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有形之相,与无形之相,都与自性无二无别。影虽多种,同为实相。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修行者呀,形体与空无异,空与形体无异。形体就是空,空就是形体。感觉、想望、行动、知识、这些与空的情况,完全相同。 心 经(三、本体部分) 

此部分说明本来之体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正是当人的本来面目。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Shariputra, all Dharmas are empty of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not produced, not destroyed, not defiled, not pure; and they neither increase nor diminish.

“诸法”,指世间一切法, 亦即天地间的一切事事物物。此处指五蕴诸法, 即因五蕴而生的一切相待而有者。

 “空相”, 指"真空实相"。人的真心本来是常住不动的,只因五蕴集聚心中生出私欲遮蔽真性,才会有种种执著,才会妄执外境为有,才会视所见、所闻、所嗅、所触为真,才会以五蕴为实有。 只有般若慧才能如同利剑断除诸多迷惑, 只有在缘起性空的立场上才能把握"空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修行者呀!所有终极的东西,都是空的模样,是本来无生,故亦无灭;本来不垢,故亦不净;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此六字,正显示人人本具的绝对心体。此心体离一切虚妄对待诸法——人我、是非、顺逆、得失、美丑、憎爱。分别既息,则无分别之妙智,昭然现前,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法尔如是,所以叫本觉,或本体。

心 经 (四、妙用部分) 此部分由体起用,空一切相。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Therefore, in emptiness there is no form, feeling, cognition, formation, or consciousness; no eyes, ears, nose, tongue, body, or mind; no sights, sounds, smells, tastes, objects of touch, or Dharmas;

no field of the eyes up to and including no field of mind consciousness; and no ignorance or ending of ignorance, up to and including no old age and death or ending of old age and death. There is no suffering, no accumulating, no extinction, and no Way, and no understanding and no attaining.

 

是故, 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因此,真空实相中的五蕴诸法, 都是因缘和合, 虚妄而生,不可以用生灭垢净的心去追求。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称"六根", 梵文为Sadindriya。 也称为"六情", 为"十二处"的"内六处", "十八界"的"六根界"。 "六根"能够摄取相应的"六境", 即色、声、香、味、触、法;生长出相应的"六识", 亦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有着向外的取著倾向, 众生由于外务, 所以易于不知所归, 因而真性蒙蔽, 起惑造业, 丧失本有佛性。

‘五蕴’的蕴是积聚的意思,亦叫五阴,‘阴’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前已讲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名十二处。‘根’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六识;‘尘’是染污的意思,能染污真性。‘十二处’的‘处’即方所,就是说根在内,尘在外,眼对色,耳对声,各有一定方所,也叫十二入,‘入’是说根尘互相涉入。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即十八界。‘界’是说各成界限。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六根、六尘、六识和合成十八界。此蕴、处、界三者,通常称为三科。主要为了破凡夫我执,根据对色、心所迷执的偏重,而有开合的不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简略之词,其内容即十二因缘,以前者为因,后者为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缘。

‘无明’是过去世的无始烦恼;‘行’是依烦恼所作的行业;这二者是过去因。‘识’是受胎的业识;‘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识心叫名,胚胎叫色;‘六入’即有了六根,就将出胎;‘触’是二、三岁时,不识苦乐,而能接触外境;‘受’是六、七岁时,能感受苦乐,这五者是现在果。‘爱’是十四、十五岁时,生起强盛爱欲;‘取’是到处求取;‘有’是有种种新业。这三者是现在因。‘生’是随业受生;‘老死’是有生必有死。这二者是未来果。所以这十二因缘,包含著三世因果的道理,总不离惑、业、苦三道。凡夫是顺生死流,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顺次相缘,以至老死,是流转门。缘觉从十二因缘悟道,知生死根本在无明,故首先灭去它。‘灭’就是尽的意思,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亦灭,便是还灭门。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二门,了脱生死,而证辟支佛果。(辟支译为缘觉或独觉。)

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即‘四谛’。就是说生死苦果,是由惑、业集合而生,所以说‘苦、集’;寂灭乐果,是由修道断惑所得,所以说‘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知‘苦’便应断‘集’,慕‘灭’便应修‘道’。

经文说了许多‘无’字。此‘无’字是自性空、无所得的意思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种,一缘觉、二声闻、三菩萨、四佛。二乘菩萨修行六度法门,上求法于诸佛,下普化众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泽润他人。所以能如此,都因为以智慧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够彻上彻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众生,使除惑生慧。知而无知,才是真知;得而无得,才是真得。所以归结为"无智亦无得"。换言之,人人皆有本觉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别,也就复了本性和真心,就能返观自性本空,除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智慧之障。障碍一除,本心显露,一切世间的空性、真如性了了分明。

 

  因此空里面没有形体,也没有感受,想望,行动及意识,更没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及心,也没有形状、声音、气味、味道、可触摸的东西及心所认识的一切。没有视觉的世界,也没有心所识知的世界。没有迷失,也没有迷失的穷尽,没有衰老及死亡,也没有衰老及死亡的穷尽。没有痛苦的根源,也没有消灭或达到痛苦的途径。没有所知,亦没有所得,因为一无所得之故。 五、果德部分:以上明体、起用、空相,而证解脱之果德。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Because nothing is attained, the Bodhisattva through reliance on Prajna Paramita is unimpeded in his mind. Because there is no impediment, he is not afraid, and he leaves distorted dream-thinking far behind. Ultimately Nirvana! All Buddhas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 attain Anuttara-samyak-sambodhi through reliance on Prajna Paramita.

 

菩提萨埵,全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意为"大菩萨",梵文应为Mahabodhisattva。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 "依般若波罗蜜多""",作"依靠"讲;大菩萨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罗蜜是所依之法,其解脱智慧从所依持的修行法门中生出。

挂碍为因,恐怖为果;颠倒为因,梦想为果。菩萨依靠般若觉照,诸法空净,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惑业究竟净尽,功德究竟圆满,名究竟涅盘。这是菩萨证涅盘断德,断尽一切妄惑。不但菩萨,佛亦依于般若,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得无上正等正觉——果超九界叫无上,不偏叫正,生佛同具叫等,遍知一切叫正觉。这是诸佛证菩提智德。可见般若是十方诸佛共由之路。

涅盘,无余涅盘与有余涅盘相对而言。先释涅盘,涅盘为音译,梵文名Nirvana。通常译为"灭度""寂灭""解脱",也译为'圆寂'

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此处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这一佛教用语,大致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切时间和空间,这也就是佛教所看待的时空宇宙。十方,谓东南西北四方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

"",即佛陀,意为"觉者""妙觉",这是出世的圣人的极果。""有三种意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按佛教的说法,凡夫所缺的是全部三种意义:而三乘菩萨所缺的是后两项,只有佛才能做到三项具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正觉",就是佛智,或称作"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无上",指其至高无上,无人可凌其上;""者,不偏不邪之义;十法界同为一体。谓之"",不同于凡夫外道的见解,称"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极佛果,自在菩提。菩萨虽了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圆证究极之果,其上尚"正等正觉"有待努力;二乘超凡入圣,明心见性,但不能明了一切众生心性平等,故犹只能自利,而不能觉他,只是"正觉"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诸多苦行,却不明心性为何物,所以是"邪见";凡夫众生,虽有本觉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称"不觉"。只有佛陀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始觉与本觉合而为一,能转生死为涅盘,化烦恼为菩提。总之,诸佛也是依赖般若法才得到菩提智果的。

 

  才能使人达到菩萨超越生死的无上智慧,能不受思想蒙蔽而做成障碍.因不受思想蒙蔽的障碍,才可没有惊恐之心,离开一切足可使人迷乱的东西,达到永恒的幸福彼岸。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所有成功修行者,均冯此无上智慧,到达最高、最真、最完美的开悟境界。 六、证知部分 此分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Therefore know that Prajna Paramita is a Great Spiritual Mantra, a Great Bright Mantra, a Supreme Mantra, an Unequalled Mantra. It can remove all suffering; it is genuine and not false.

 

"故知"二字,总结前面说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说的般若利益。‘故知’的‘知’字,是证知,有亲见实相之妙!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从此自性所出,所以称般若为咒,即以密咒来表达此真空实相。般若无所不包,所以叫大;神妙莫测,所以叫神;无所不照;所以叫明无可比拟,所以叫无上无与伦比,又毕竟平等,所以叫无等等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二句,是说以智慧觉照,能转化、灭除一切惑、业、苦果,是真实不虚的,这与‘度一切苦厄’一句前后呼应。

 

因般若波罗蜜多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咒,也叫"总持",梵文为Dharani,音译为"陀罗尼"。意思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

 

因此,必须明白这无上智慧是宇宙的真言,是光明的真言,是最尖顶的真言,是无可比较的真言,可凭此消除一切痛苦,绝不虚假,十分真实. 

七、秘密部分 此分是以密咒表不思议心地。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That is why the Mantra of Prajna Paramita was spoken. Recite it like this:

Gaté Gaté Paragaté Parasamgaté

Bodhi Svaha!

 

以上是显说般若,这是密说般若,以咒总结全文。因心地微妙,不可用言语来表达,故以咒表达之。咒是佛菩萨的真言密语,所以一向不翻,如果至心持诵,便能灭罪生福,速成佛道。

"揭谛"者,此处为"去"或"度"之意,这也就是深般若的本有功能,度众生于彼岸;重复"揭谛"二字,无非是自度度他的意思;

"波罗"意为"彼岸";"波罗揭谛"者,"度到所欲之彼岸"的意思;至于"僧揭谛"的"僧",意为"总"或"普",因而"波罗僧揭谛"的意思便是"普度自我及他人都到彼岸";

"菩提"为"觉";"娑婆诃"即"速疾"也,意谓依此心咒,速疾得成大觉。只要默诵此密咒,就在不觉不知的状态下超凡入圣,所以才说,此咒即般若,而般若即是咒。

 

因此要达到无上智慧的话,就应诵那真言,真言为:同行同行,与我一起同行到快乐的彼岸,全心全意地同行到彼岸,因觉悟而付上敬礼诵此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