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精简版 apk:肥胖与小兒肥胖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11:26

近年來國人因為國民所得增加,飲食習慣、內容之改變再加上較少運動、長期坐著看電視等因素,肥胖之成人比率越來越高,而且兒童期之小胖子也越來越多。根據國內統計資科顯示,國人在三歲至十九歲年齡層肥胖之發生率約佔四?三%至十七?四%。因此兒童期肥胖問題目前在台灣跟世界上其他已開發國家一樣,已成為兒童期健康照顧的主要問題。每年到了寒暑假,由父母帶著肥胖兒至小兒科求診者也越來越多,其中有些已經伴隨著血糖代謝異常、血脂肪增加及高血壓等問題。

最近有位十六歲體重八十三公斤之中學生由媽媽帶來兒科門診,因為其爸爸幾年前去逝前被發覺有糖尿病。結果患者二次空腹血糖值分別為一九六及一五七毫克/毫升(正常值一○○),尿液檢查有尿糖,但無酮體。可偵測近二、三個月血糖平均值之醣化血色素值:一 一?二%(正常值四至六%) 。上述檢查證實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經過藥物、食物控制後病情已好轉。

小兒科門診也可看到越來越多肥胖兒伴隨血脂肪代謝異常(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其中有的還同時可見到因膽固醇沈積之皮下結節。最近有位十三歲男孩因大腿內側及腹部有很多紅紫色條紋,經過抽血、驗尿及X光等檢查並無其他內分泌異常後才比較放心。事實上類似顏色條紋在肥胖兒並不少見,有報告顯示近四十%中等度以上肥胖兒有此皮膚現象,主要分佈在大腿、上臂及腹部。

國外研究報告顯示,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九十五百分比之肥胖兒中,成 年後有一半人仍然肥胖。成年男性肥胖者有較高的心臟血管疾病、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而年輕時肥胖之成年人,無論男女其心臟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發生率均較高。年輕時肥胖之女性另外還有心理上之後遺症,包括完成學校教育之人數較少,貧窮之比率較高,結婚之比率及家庭收入均較低。近年來肥胖兒之比率增加,可說大部分是環境所致,因為年輕朋友較少規律性地運動,尤其是增加了高熱量食物之攝取。至於肥胖是否跟遺傳有關呢?在台灣之研究報告指出,肥胖兒其父母親亦肥胖之比率比起正常對照組高五倍。而肥胖兒其兄弟姊妹中亦有人肥胖;比率亦較正常對照組高。

小兒肥胖之治療在於家庭成員之支持及整個家庭生活方式之改變。由於父母之飲食習慣會深深影響小孩子日後之飲食方式及食物之偏好。而兒童期之運動習性亦會持續至成年期,因此減肥之四大要素是均衡之低脂肪/高纖維飲食、適當的運動、行為之改變及家長之參與。國內研究報告顯示,有父母參與者,一年後追蹤結果肥胖改善者有11%,而無父母參與之成功比率僅3%。

減肥之速度並不宜操之過急。減少卡洛里之攝取百分之廿至廿五%而讓體重每週降低一至二磅(約○?五至一公斤)比較安全。由於肥胖是經年累月慢慢形成,而一旦達肥胖程度亦難以治療,因此控制肥胖最根本有效方法在於避免體重增加。我們亦不建議以藥物來治療小兒肥胖,因為這方面藥物使用之資料及經驗均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