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晋国博物馆:日本小学生选“干部”:石头剪刀布,谁赢谁来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00:29
少年报编辑来信约稿,给出两个选题,希望就两个选题,介绍日本学生的相关情况,其中一个问题这样写道:

“关于学生干部的问题。在国内,很多学生都喜欢“当官”,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做学生干部,而这些干部大都是老师任命,最多直接让同学投票选举,这些同学除了工作能力较强外,还听老师话,成绩好的。我想介绍一下,国外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干部素养及他们的作用是怎样的。”

 

我将上面这段话,念给我家小学生听,我家小学生听完之后,十分惊奇,先说:
“学生干部是什么?”----小朋友觉悟不高,不理解“干部”是个什么东东。

 

“中国小学所说的‘干部’,就相当于日本小学所说的‘係’。”我说。“係”这个日文汉字,发音是“咔咔力”,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担当”“担任”的意思,与“干部”的含义实在是相差甚远,难怪我家小朋友会不理解。

 

“‘干部’就相当于‘咔咔力”,你们班上没有‘干部’,‘ 咔咔力’总是有的,你们班上是怎么选‘咔咔力’的呢?”我问小朋友:“投票选举吗?还是由老师指定?”

 

“这怎么能由老师指定呢?”小朋友反问:“老师又不知道谁愿意谁不愿意,若由老师指定的话,多不公平啊。”

“这跟愿意不愿意没关系,在中国的学校老师可以指定成绩好、表现好的同学做干部。”我说。

 

“这样不是将学生差别化吗?”小朋友说:“如果老师只指定听话的、成绩好的同学做干部,那么对其他想做干部的同学来说,会很不公平。”

 

“唔,”我答:“这么说,你们选‘咔咔力’不是由老师指定的,那么你们怎么选?同学们投票选举吗?”
“投票选举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们没有那么复杂。”小朋友回答说:“我们很简单的。例如我们选班长,老师就站在讲台上说:谁愿意当班长的举手!那么举了手的人,他就成班长了。”

 

“如果很多人都想当班长,大家都举手呢?”
“那就石头剪刀布,谁赢到最后谁当班长。”
“中国一个班大概两名班长,一个正班长一个副班长,你们呢?”
“我们一个组八个班长。”
“嗯?”小朋友的回答让我有点晕:原来,中国学校里的所说的“班”,被日本学校称为“组”,而中国学校班级上的“小组”,又被日本学校称为“班”,我家小学生属于四年级“月组”,“月组”的小朋友共分成八排就座,于是出来了“八个班长”。

 

“那么你们有组长吗?”我问。按上面的解释,日本小学的“组长”,也就是中国小学的“班长”了。

“没有。”小朋友回答:“我们就是八个班长,然后各种各样的‘咔咔力’”

“那么你们怎么选‘咔咔力’呢?例如‘国语咔咔力’,‘数学咔咔力’,你们是怎么选的?”我问。“国语咔咔力”和“数学咔咔力”,分别就是“语文课代表”和“数学课代表”的意思。

“选‘咔咔力’就和选‘班长’一样啊。”小朋友说:“选什么都是一样的,包括选‘学级议员’也是一样的:想当的人自己举手,举手的人多了就石头剪刀布,谁赢谁当。”

“学级议员是干什么的?”我也很好奇:“议员”---这个来头听起来好大哦!

 

“学级议员是负责同学们做游戏的。”小朋友说:“我们有课后活动时间,还有学级会,还有学园祭,这个时候全班级同学一起商量:大家该玩什么游戏,准备些什么节目,然后按‘多数决议’通过,而学级议员呢,就负责做这些统计工作。例如每星期三我们有课后活动时间,于是头一周同学们就一起讨论下星期三玩什么游戏,我们全班33个人,如果有15个人希望玩‘捉鬼’游戏,而另外18个人希望玩‘逃跑’游戏,那么就按‘多数决议’,下星期三的课后活动时间,大家一起玩‘逃跑’游戏。”

 

“那么,你们班级每天的早会,由谁主持呢?”我问:“由八个班长和各位‘咔咔力’轮流吗?”
“不是,”小朋友回答:“每天的班级早会,由每天的值日生主持。”
“值日生是如何选的?”
“值日生是按学号轮流的。”小朋友答:“我们班33个学生,就从1号到33号大家轮流。”

 

“那么,做值日生,做咔咔力,做班长,还有做学级议员,都有什么特别要求吗?”我问。
“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大家将要求要做的事:例如收发作业本、统计人数等这些工作做好就行了。”


“那么是不是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例如你今天做值日生,是不是就可以指挥其他同学?”
“那怎么可以呢?”小朋友很惊奇地看着我,说:“同学之间怎么可以互相指挥呢?就连命令语,都是不允许使用的,因为那会伤害被命令同学的心灵。大家都是同学,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


“而且,”小朋友说:“我们班上的事,都是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决议的,决定权属于全班每一个人,值日生、班长、学级议员之类,他们不过是根据大家的决定,做辅助工作的担当者而已。”

 少年报编辑来信约稿,给出两个选题,希望就两个选题,介绍日本学生的相关情况,其中一个问题这样写道:

“关于学生干部的问题。在国内,很多学生都喜欢“当官”,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做学生干部,而这些干部大都是老师任命,最多直接让同学投票选举,这些同学除了工作能力较强外,还听老师话,成绩好的。我想介绍一下,国外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干部素养及他们的作用是怎样的。”

 

我将上面这段话,念给我家小学生听,我家小学生听完之后,十分惊奇,先说:
“学生干部是什么?”----小朋友觉悟不高,不理解“干部”是个什么东东。

 

“中国小学所说的‘干部’,就相当于日本小学所说的‘係’。”我说。“係”这个日文汉字,发音是“咔咔力”,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担当”“担任”的意思,与“干部”的含义实在是相差甚远,难怪我家小朋友会不理解。

 

“‘干部’就相当于‘咔咔力”,你们班上没有‘干部’,‘ 咔咔力’总是有的,你们班上是怎么选‘咔咔力’的呢?”我问小朋友:“投票选举吗?还是由老师指定?”

 

“这怎么能由老师指定呢?”小朋友反问:“老师又不知道谁愿意谁不愿意,若由老师指定的话,多不公平啊。”

“这跟愿意不愿意没关系,在中国的学校老师可以指定成绩好、表现好的同学做干部。”我说。

 

“这样不是将学生差别化吗?”小朋友说:“如果老师只指定听话的、成绩好的同学做干部,那么对其他想做干部的同学来说,会很不公平。”

 

“唔,”我答:“这么说,你们选‘咔咔力’不是由老师指定的,那么你们怎么选?同学们投票选举吗?”
“投票选举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们没有那么复杂。”小朋友回答说:“我们很简单的。例如我们选班长,老师就站在讲台上说:谁愿意当班长的举手!那么举了手的人,他就成班长了。”

 

“如果很多人都想当班长,大家都举手呢?”
“那就石头剪刀布,谁赢到最后谁当班长。”
“中国一个班大概两名班长,一个正班长一个副班长,你们呢?”
“我们一个组八个班长。”
“嗯?”小朋友的回答让我有点晕:原来,中国学校里的所说的“班”,被日本学校称为“组”,而中国学校班级上的“小组”,又被日本学校称为“班”,我家小学生属于四年级“月组”,“月组”的小朋友共分成八排就座,于是出来了“八个班长”。

 

“那么你们有组长吗?”我问。按上面的解释,日本小学的“组长”,也就是中国小学的“班长”了。

“没有。”小朋友回答:“我们就是八个班长,然后各种各样的‘咔咔力’”

“那么你们怎么选‘咔咔力’呢?例如‘国语咔咔力’,‘数学咔咔力’,你们是怎么选的?”我问。“国语咔咔力”和“数学咔咔力”,分别就是“语文课代表”和“数学课代表”的意思。

“选‘咔咔力’就和选‘班长’一样啊。”小朋友说:“选什么都是一样的,包括选‘学级议员’也是一样的:想当的人自己举手,举手的人多了就石头剪刀布,谁赢谁当。”

“学级议员是干什么的?”我也很好奇:“议员”---这个来头听起来好大哦!

 

“学级议员是负责同学们做游戏的。”小朋友说:“我们有课后活动时间,还有学级会,还有学园祭,这个时候全班级同学一起商量:大家该玩什么游戏,准备些什么节目,然后按‘多数决议’通过,而学级议员呢,就负责做这些统计工作。例如每星期三我们有课后活动时间,于是头一周同学们就一起讨论下星期三玩什么游戏,我们全班33个人,如果有15个人希望玩‘捉鬼’游戏,而另外18个人希望玩‘逃跑’游戏,那么就按‘多数决议’,下星期三的课后活动时间,大家一起玩‘逃跑’游戏。”

 

“那么,你们班级每天的早会,由谁主持呢?”我问:“由八个班长和各位‘咔咔力’轮流吗?”
“不是,”小朋友回答:“每天的班级早会,由每天的值日生主持。”
“值日生是如何选的?”
“值日生是按学号轮流的。”小朋友答:“我们班33个学生,就从1号到33号大家轮流。”

 

“那么,做值日生,做咔咔力,做班长,还有做学级议员,都有什么特别要求吗?”我问。
“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大家将要求要做的事:例如收发作业本、统计人数等这些工作做好就行了。”


“那么是不是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例如你今天做值日生,是不是就可以指挥其他同学?”
“那怎么可以呢?”小朋友很惊奇地看着我,说:“同学之间怎么可以互相指挥呢?就连命令语,都是不允许使用的,因为那会伤害被命令同学的心灵。大家都是同学,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


“而且,”小朋友说:“我们班上的事,都是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决议的,决定权属于全班每一个人,值日生、班长、学级议员之类,他们不过是根据大家的决定,做辅助工作的担当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