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怎么下线:行住坐卧 蓄积阳气的几种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3:57:50

行住坐卧中,蓄积阳气的几种方法
连结网址  
我身上阴气比较重,刚开始时,也比较虚弱,所以对阳气的丢失非常敏感,最初一段时间,最怕的,就是在电脑前长时间坐着,坐一段时间以后,就得关一段时间的电脑,去活动活动,或者诵诵经。因为这种现代化的电器,吸人身上的阳气非常厉害。
 后来,身体渐渐好起来,走路也有力气了,虽然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没有太大不适,但如果特别用心,眼睛紧盯着屏幕,一段时间以后,眼睛就很累,视力下降很快,才知道精气都从眼睛里放出去了,蓄积不起来。这次是被迫好好学习师父很早以前都开示过的用眼方法:把眼睛眯起来,淡淡地看,从外往里吸,而不是睁大眼睛,往外看。这个方法当天用当天就见效,情绪也渐渐平稳起来。
 工作一段时间累了,一开始觉得要休息,就直接躺下来。躺下来的时候,放松,觉得好舒服。但仔细体验就觉得不对,仅有的一点阳气就在这种放松中消失了,丢得厉害。看来任何的放逸都是迷幻药,在一种虚幻的舒适中,让自己失去能量。于是我就站起来,活动活动,或者打打八段锦。如果实在需要躺下来休息,也换成吉祥卧的姿势,这样就好多了。
由此知道,行住坐卧四威仪,对身心的影响很大。
 通过体验,发现在很累的时候,尤其是阳气缺少的时候,很喜欢缩着脖子,弓着背,但越这样越没力量,很快就压垮了。学学古人坐在实木藤椅上的样子:直起背,挺起腰,心中正气升起来,一副大丈夫气概,那些蔫蔫的情态和无力的心理,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还包括双脚站立时,身体正,注意力往内敛,因为知道一切皆是自性化现,故而不向外攀援,然后含藏一种慈悲柔和的心态因为心的力量来自于慈悲,一种无我的慈悲,所以做任何事情,保持这样的状态,是非常适合修行者日常修心的。
站立时,最忌讳的就是斜靠着墙,歪着头,眼睛斜瞟过去,或者闪烁不定……说实话,我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这种德行,被骂了好多次,才渐渐改过来。现在才真正明白,那是非常招阴气,非常增加依附心的。诶,印象最深的就是,干活儿累了,斜靠在墙上,师一见就骂:你再那样,一辈子也成不了佛!忏悔!
“学佛的人,站在地上,脚也要入地三尺”。(常真老和尚)
行走时,心总是放在别人身上,走路轻飘飘,软绵绵的,扭腰迈着小碎步,非常女性化的——这是明显的眷属习气。(一切皆是我自性化现,我管它三七二十一干嘛!把心放在自己脚下!)后来,《仁王经》诵得多了,心清净些后,对自己一举一动、举手投足渐渐能了知,自然看淡周围的一切,才明白为什么说,心越静,观幻的范围越大;才明白为什么般若要和禅定一起修。
其实,前面说的这些,都是术上的,真正的大用,还是念佛禅那句话:“深信三身四智、山河大地皆自性化现,故不思议……”这里,还到不了那个“一念觉处阿弥陀佛”。从功法上来说,四威仪作好,表好法,同时多打八段锦,就已经获益无穷了。

  南无地藏王菩萨!
  感恩师父、师叔、师母

身体恢复阳气的秘诀

编者按:作者彭博士在本文中虽然主要是帮助那些因沉溺淫欲而使体内阳气消耗过多的同修尽快恢复阳气和精气神,但是文中谈到的修行原则对我们每个学佛人都极为重要,我们每天都在消耗着体内的阳气,如何回恢复阳气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向所有读者大力推荐此文,此文越到后面越精彩。­

【两眼无神,眼下青瘀,眼圈发黑: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肾气不足,肾水便不能滋养肝木,两眼便无神,眼圈发黑。肾气充足的人,眼睛清澈明亮,奕奕有神。一般脑子里经常想一些乌七八糟的色情事情的人,眼睛往往很浑浊,两只眼睛像喝醉酒一样游离而没有定力,这在相书上称为“ 桃花眼”, 代表好色,一辈子下贱,命不好。】­

问:戒手淫多久你说这种现象才会好?­

  ­

彭博士回答:­

         一般戒邪淫大约三个月的时间眼睛慢慢就会清澈,恢复定光。道家所说的百日筑基,也就是一百天保持身心清净的话,元气就会逐渐恢复。­

  俗语讲的:“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是一种外伤,愈合需要动用肾精的滋养,也就是说骨折是一种外力把肾气伤了,昨天我在临床看了一个患者,骨折后愈合的慢,而且浑身无力瞌睡连连,说话语声低微,气虚不足,这都是骨折后抽提元气重新构建骨骼所造成暂时性元气不足的表现。所以很多伤精的患者,其表现和骨折后的患者表现相似。­

 我给那个骨折的患者打了一个比方,身体好像一个城郭,里面的劳动力就那么多,如果外来有敌人入侵,那么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就会先暂时放下手里的劳动,跑到城墙周围修筑防御公事、帮助驻军抵御侵略,那么城内的很多工作就暂时搁浅了。­

        元气也是这样,只要身体有了损伤,体内就会总动员,进行自动的协调,把营养和生机现供应伤口、创口,尤其是骨折,身体自动调动气血灌注滋养伤处,........这些骨化合成都不需要我们自己动脑子,身体自动完成,人体不愧是一个“小宇宙”,很多演化和生成根本都是自动的。所以古代的传说不是瞎说,这里面是有着很深刻的内涵深意地!­

  书归正传:伤筋动骨所造成的伤害与伤精有相似之处。所以基本都需要至少一百天才能恢复。­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戒邪淫期间防止念头的不清净,这一点很很重要!­

如果看到美女、脑子里乱想的话,很多精华照样消耗掉了,因为心火重就会消耗肾水,所以还要培养自己的清净心和定力,如果能够念佛、持咒、诵经、做善事的话,就会加快身体的恢复!­

  我有一个师兄,学佛之前身体非常虚弱,到了冬天几乎不敢出门,肾阳虚,所以经常感冒,患有严重的鼻炎,擤鼻涕的卫生纸每天都会用完三包,礽得床边全是,他自从学佛之后,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写文章劝善、给别人讲佛法、建立道场、做义工、义诊、每天忙的不亦乐乎,不到半年的时间,身体的阳气迅速恢复,感冒鼻炎也不治而愈了!现在他60多岁了,每次北京寒冷的冬天里基本上都是单衣单裤,两只脚不穿袜子直接穿单皮鞋都不会感到寒冷,全身好像火炉一样,跟他接触你会感到暖洋洋的,特别温暖祥和!­

   我这个师兄告诉我了一个养生最关键的秘诀:“善!” 人要有了善心,阳气就慢慢开始恢复,阴气就慢慢开始消退。­

  所谓阳气,就是身心的健康表现:如精力充沛、身体健壮、声音洪亮、内心光明、爱心、清净、真诚、自在、随缘等等。­

  所谓阴气,就是身心的各种疾病,身体的五脏六腑的毛病,内心的肮脏的、黑暗的、潮湿的,如贪婪、好色、凶恶、嫉妒、傲慢、嗔恨、生气、烦躁等等,都属于阴暗的不好的内容。­

  人的身体大自然设计的本来都是完美无缺的,小孩子在12岁之前一般内心比较清净,没有太多污染(现代的个别小孩子除外),男女之事不懂,所以身体基本不会有太大损伤,一旦12岁之后,身体和内心的双重发育,各种欲望随之而来,阳气渐渐褪去,阴气渐渐增长,身体的毛病慢慢就多起来了。阳气耗尽,阴气充满,人就死了,所谓到阴间了。­

  老祖宗传下来的儒释道医武五家,任何一家到位,都会帮助人身心恢复到初始状态,也就是纯阳。­

  佛家最为直接、究竟、快速。(我说的是真学佛的人),修行法门就不一一说明了。­

  道家性命双修,一开始就是恢复身体,但前提是这个人德性圆满,仁义礼智信五德圆满,身体才能转化,否则功夫出不来,任督二脉是不会开的。有一个道家的老师说:“奸诈之辈永远练不成”!­

  对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儒家,也就是讲究做人的道理,这在佛家来讲属于小乘——人天乘,人天的福报之一就是身体健康长寿,可以通过德性的圆满修好!­

  在这里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所接触的所有的真正孝顺父母的人,身体都非常好,眼神都很有定力,元气足!内心也非常清净,厌恶黄色淫秽的东西,这都是阳气足之后自动的表现。­

  医学和武学的基础是师道,也离不开做人的基本道理!特别是要想把医学弄明白,需要德性和慈悲心,否则智慧开不了,天机无法发动!  ­

  ­

  我在这了再叮嘱一句吧,凡是身体想要迅速恢复的人,首先第一个途径就是行善,行善使人阳气足,内心的阴霾一扫而光,元气就会恢复。­

­

  第二:要孝顺!父母是天,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元气的根本,我们的那口气是父母吹的,生机要想茁壮,要往根上浇水,我们的命根就是父母啊!这是肾气真正的总开关,伤精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冷漠和阴暗。孝顺的人,慢慢的智慧就会开,身体自动就会恢复正常,速度非常快!­

  伤精的师兄们,我们要反省:是否自己顶撞父母的、让父母操心的、爱和父母闹别扭较真的、让父母日夜焦虑愁苦,平时多多念诵《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把自己变成大孝子,相信你的身体迅速就恢复原,眼睛变得有神,有定力并不很难! 

测测你阳气足不足:

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根本方法之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其实,我们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的最初阶段是没有疾病的(特殊先天疾病除外),也就是所谓的婴儿状态,古人称之为“纯阳之体”,为什么叫做纯阳呢?因为小孩子的身体一派阳气充足的表现:


   1.哭叫一整天嗓子都不会哑,这说明元气足;而我们大人讲话一小时就感到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了。

   2.婴儿没有任何欲望的情况下阴器会勃起,小孩子在早晨醒来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表现,这是肾气充足,道家所谓活子时的来临表现,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阳气一破,这种表现就慢慢消失了。而元气衰败的人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表现。

   3.心生欢喜。小孩子一天平均笑170次,发自内心的喜悦,而成年人一天平均笑7次,有的时候还是皮笑肉不笑,甚至有的人一年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悦过几次。喜悦是一种体内阳气充足的外在表现,内心的喜悦可以制造出很多有益身心健康的化学物质,如内啡肽、免疫因子等,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

   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喜悦可以感染别人,给人感觉很阳光,手脚温暖而乐于助人,这都是阳气充足的外在表现,相反,一个整天阴沉着脸,作苦大仇深状的人则个人感觉阴霾之气甚重,与之握手往往感到冰凉粘湿,这便是古人所说的阴气重的人。

   内心温暖,乐于助人就能产生阳气,相反,内心冰冷,没有怜悯心甚至总是阻碍别人的人,往往手脚就比较凉,阳气就比较少。

   4.手脚温暖。小孩子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不怕冷,全身就像一个小火炉一样,无论冬天多么大的雪,出去玩起雪来根本不在乎冰雪的温度,我每次过年回家看到小外甥在寒冷的天气在外面玩了一上午也不会感到怕冷,两个小孩红红的温暖有热力,这都是纯阳的表现了。老家有一个疯女人,经常在寒冷的冬天把孩子带到冰冷的水里面洗澡,一般人都觉得这个孩子非感冒不可,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小孩子一直到成人都没有感冒几次。古人说:“若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孩子冻不出毛病,相反特别容易热出问题来,今年过年看的一个小孩子顽固性鼻炎就是他奶奶“捂出来的病”,本身阳气就重,再加上生怕感冒衣服捂得严严实实,经常出汗,皮毛不固伤了肺气,加之肺热内耗,伤了肺阴,进进出出难免被风寒所袭,肺经寒邪内留,这种小孩子就特别容易感冒、发烧、咳嗽、鼻塞,出现这种表现后再去医院输液,苦寒的抗生素一上,体温立刻下降,血象也不高了,把本来正气抗邪的气机一下子打下去,寒气闭在深层次的肺脏里面,这就埋下了将来得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疾病的病根……好像有点跑题了,先不多说了。

   5.不知疲倦。
   阳气足的人,做事情不知疲倦,小儿是纯阳之体,精力体力充足,可以连续玩上一整天都不会感到疲劳,而陪同玩耍的大人往往就顶不住了。


   这次回老家我三岁的小外甥就好像我的跟屁虫一样,围在我身后拉着我跟我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我陪着他打.....、写数字、画画、逛公园、买玩具、吹泡泡、打气球……仅仅一上午的时间我就被“折磨”的不行了,中午吃完饭之后,困得实在不行了,回想起来早上好像也没有干什么,怎么这么累呢?可能是过年休息不好、找我看病的人比较多,这是内因,外因就是陪小外甥玩,这真是一个累人的体力活。

   相反,我那小外甥吃饭之后照样生龙活虎地玩耍,还拉着我强烈要求继续做游戏,我只有把眼睛一闭,任由他在我面前跑来跑去,我呼呼大睡……

   小孩子玩耍的时候内心是比较空净的,心里面不藏事,而大人往往牵挂比较多,精神相对紧张的多,实际上这种紧张往往就消耗很多体力和精力,有的人会说:“我不紧张啊,也没有牵挂啊,怎么还那么累呢?”

   可能您所谓的不紧张恰恰就是紧张习惯了,下意识的紧张不能放松,特别是和孩子玩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一方面还要说话,动作,看好小孩不要出危险,另外一方面可能心理面还想着工作、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等,操心比较多,而小朋友心理面却没有这些,只是一心一意的玩,很享受的玩,很松弛的玩,从来不会为明天、后天、大后天操心,内心比大人要清净的多,妄想杂念就比较少,所以消耗的精力和体力就不多。

   小孩子的纯阳之体印证了一个道理,人体是内外相应的,也就是说:内心光明清净,外在自然元气充沛,阳气充足,体力精力充足;内心阴暗潮湿、贪婪愚痴,外在自然晦暗无华,阴气十足,别人不喜欢接近。

   绕了半天,答案出来了:只要我们恢复本来纯净纯善的内心,元气自然恢复充沛,伤精也会不治而愈,小孩子之所以元气充沛,肾精充足,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过生活,把每一件事情都当做新鲜的,好玩的,享受的去做,不在乎得失利益,不在乎明天、后天、大后天会怎样,彻底放下身心世界的时候,你会感到能量在自动向体内汇聚,身体得到迅速补充和调整,很多顽疾不治而愈,恢复成纯阳之体,从我们的内心开始吧。

(转自彭鑫博士)

 

附: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在春回大地之际,养生专家提醒,立春后的养生要护肝养阳、不宜剧烈运动,也不宜多食酸收之味,饮食上要多吃辛温、甘润的食物。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春季养生上主要是护肝。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护肝要从心情着手,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情绪不宜过于激动、兴奋,要保持愉悦、平和,这有利于疏肝理气。

 




 

  立春过后,在生活习惯上,人们要逐渐晚睡早起。而且随着气温回升,立春后人们也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

  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立春后饮食忌酸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立春之后饮食忌辣

  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什么食物护阳气?

 

 

 

 

 

 

  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

  立春宜吃的“升发”食物列举

       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蔬菜: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茴香菜、黄花菜、蕨菜、莴苣、茭白、竹笋、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茄子等。

    适宜的调味食物:生姜、葱、大蒜、胡椒、豆豉、香菜等

    宜吃的甘味食物: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荸荠、梨、桂圆、银耳等

      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民间在立春之时的饮食也很有讲究。北方人在立春之日喜食春饼、和菜,春饼讲究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民间更有吃萝卜之说,谓之“咬春”;中医认为,春季应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

吃萝卜解春困增强生育机能

  在许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萝卜,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明人刘若愚《明宫史》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燕京岁时记》载: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却春困也。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

 吃春饼炒和菜更护阳气

  吃春饼的习俗已有很久的历史了。杜甫诗“春日春盘细生菜”,这里的春盘指的就是盘中盛装的春饼、和菜。明人刘若愚《明宫史》中也曾记载:立春之前一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

 烙春饼

  春饼的做法是以滚开的沸水冲烫面粉和成面团,将烫好的面揉透,做成小圆剂子,每两个剂子中间沾满麻油,合在一起擀成薄薄的一张饼,饼放入锅中以中等火候焙烙(即盖锅不加油),最好盖上盖子,大概半分钟翻一次面,一分钟后趁热可把饼一揭为二,然后平放在一条干净毛巾上,再盖上盖子,使之不散热,吃时自然柔软可口。

  春饼的吃法

  吃春饼时,每人面前最好放一只干净的平碟子,双手戴上卫生透明手套,将春饼置平碟上,放上菜、卷好。吃春饼的同时,还可以配些汤水来滋润。春饼宜配绿豆稀饭或红豆小米粥等,但若有一碗酸辣汤,或其他汤类,亦无不可。

  吃春饼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炒和菜

    有了春饼,自然少不了和菜。所谓和菜就是用时令蔬菜,如韭黄、豆芽、香干等切成的丝,或拌或炒。拌的话就将豆芽菜用水焯熟,干粉丝煮好,用淀粉、醋、酱油勾成汁,用汁拌菜丝便成。若要炒着吃,就把肉丝、蛋皮丝、绿豆芽、豆腐干丝、粉丝、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锅中炒熟。讲究的可加海参丝、肚丝、香菇丝、火腿丝,这样就更好吃,也更营养。

五辛盘:立春吃春饼历史悠久。据载六朝元旦吃五辛盘(五种辛荤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后发五脏之气。现扬州人立春时也吃五辛:新葱、韭黄、蒜苗、萝卜、芫荽。唐初饼与生菜以盘装之,称春盘,因与五辛盘有渊源,也叫辛盘,宋时改叫春饼,现也叫薄饼、荷叶饼、片儿饽饽等。

    春盘面:元《饮膳正要》“春盘面”由面条、羊肉、羊肚肺、鸡蛋煎饼、生姜、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种原料构成。明、清时在饼与生菜外兼食水萝卜,谓能去春困。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卷春饼的菜称为“和(huo)菜”,其中必有绿豆芽、粉丝、菠菜心、韭黄、鸡蛋。

  春卷: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宋代有一种“卷煎饼”,是春饼与春卷的过渡类型。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已经出现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了清代已出现春卷的名称。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