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art 引入json地图:战略模糊 使中国崛起无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54:52

战略模糊 使中国崛起无望

    中国虽不愿意朝鲜半岛出现乱子,有意偏袒朝鲜,却又怕得罪美韩

    以色列突袭国际救援船,使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以色列遭到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谴责。以色列的暴行不但使自己处境困难,也使他的盟友美国非常尴尬。美国各界,纷纷发表声明,对以色列攻击国际救援船这一事件进行谴责。内塔尼亚胡的美国之行也被取消。可以看出,美国对以色列的过激行为是多么恼火。但是,就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定调查以色列袭击国际救援船队事件的投票中,美国毅然投了反对票;在朝韩问题上,美国高调宣布要和南韩站在一起,并且为巩固美韩盟友关系,不惜与朝鲜一战。美国为保护盟友利益,可谓两肋插刀,义气冲天。反观中国,中国的利益在伊朗,不希望伊朗成为第二个伊拉克。中国在对伊制裁的问题上,虽有一百个不情愿,为了维护负责人大国形象,还是违心的投了赞成票;中国虽不愿意朝鲜半岛出现乱子,有意偏袒朝鲜,却又怕得罪美韩,到现在也没有对天安舰事件有个明确表态。中国是个负责人的大国,你敢说美国不是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吗?这种战略上的模糊,既使中国在处理世界事务中举棋不定、优柔寡断;又容易使朋友产生猜忌。到头来只能是中国身陷孤独无助的尴尬境地。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更加肆无忌惮,连续发动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这几场战争的发动都与前苏联的解体和中国的不介入有着直接关系。战争的结局虽然美国都以绝对优势取胜,这并不是美国一家的功劳,北约和美国的盟国也功不可没。这都得益于美国结盟战略的丰厚回报。试想,中国若在被迫的情况下发动一场战争,能有几个朋友站出来与中国并肩作战?答案肯定是零。一个国家只知道发展经济,钱袋子越鼓越能找贼,一个人携巨款独自走夜路是非常危险的。中国需要盟国,需要能仗义出手的朋友,所以我国的不结盟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没有把经济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不敢彰显个性,更谈不上主导世界潮流。在地区问题上,中国不敢与周边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战略意图上遮遮掩掩,大大削弱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很多世界事务中,美国处处先声夺人,中国只是一个随从、附庸,甚至是帮凶。中国缺乏做美国战略棋手的大国勇气,这种自卑心理和懦夫行为,使中国的盟友对中国失去信心,也使中国人在世界上颜面无存。


    中国的大战略,源自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毛泽东把全球化为三级世界,美苏两强为第一世界,是孤立打击的对象;个别西方发达国家为第二世界,是争取团结的对象;大多数贫穷弱小的国家为第三世界,是我们的朋友。这种战略思想清晰明了,操作性强,成为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主导战略。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的提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孤立了美国,团结了大多数国家,促成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格局分布,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当时,大多数贫穷小国饱受美苏两强的凌辱,期盼有一个大国为他们撑腰做主,中国自然就成为第三世界的领袖。虽然中国很穷,东西方力量对比悬殊,中国也只是做了个丐帮老大,却能在世界事务中处处占据主动,甚至主导世界潮流,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中国引领世界,使世界秩序趋于安定。这都得益于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精准估计和"三个世界"战略的确立。


    中国不能永远是穷国,中国也要走强国富民之路。于是便有了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韬光养晦"并不是邓小平的原创,是毛泽东思想的延续,他与毛泽东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有异曲同工之妙。邓小平虽然提倡"韬光养晦",更注重"有所作为",在收回香港的谈判和对越还击战中,都显示了作为一个战略家的魄力和勇气。


    中国后来的继任者,只把"韬光养晦"发展到了极致,却把"有所作为"抛到脑后。虽然经济得到了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巨人,同时也成为战略侏儒。中国从此进入战略模糊期。等中国人有了面包、电脑、轿车,再环顾全球,世界格局已发生了变化,中国被装进了C型包围圈。中国失去了战略纵深,被美国逼近墙角,前无出口,后无退路,虽然仍有一身"牛"气,也只能被美国迁着鼻子走。


    中国大战略的滞后,也使得国内各个领域的战略手段缺乏整合,内部战略立场缺乏有效协调,使中国人丧失应有的激情和斗志。腐败蔓延,弊端兀现,民怨沸腾。各种利益集团互相角逐,绑架国家核心利益,形成了相互抵消和彼此掣肘的内耗。政府部门的执行力低下甚至缺失,各种极端情绪和无政府主义思潮迅速发酵,国家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和主张,哪怕是合理的主张,都会遭到自己人的最猛烈的攻击。国家职能部门各行其是,形同一盘散沙,凝聚力缺失,如此下去离解体或分裂也就不远了。


    中国的国际战略,其实就是如何处理中美关系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定位问题。中国究竟是做美国领导下世界秩序的参与者,还是要做世界新秩序的倡导者。纵观中国几十年来的外交努力,中国其实已经就是美国领导下世界秩序的参与者,美国对中国舞剑,中国对美舞橄榄枝。即使这样,美国始终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打压。从使馆被炸、南海撞机、支持西藏独立、对台售武到最近的黄海军演。这些例子已经证明,中国不愿也不可能成为美国领导下世界秩序的参与者。中国只有作世界新秩序的倡导这一条路可走。如果是这样,就必须提出一整套改革战略的构想,制定出实现这一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战略模糊转为战略清晰。在处理世界敏感事务时,要迅速果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树立真正负责任大国形象。


    要把经济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中国要敢于顶住"中国威胁论"的压力,中国完全可以动用买外国国债的钱投入国防建设,发展战略海军和战略空军。鼓励民间闲散资金投资军工生产,与其让民间巨大的游资造成房地产及其他社会生产资料的恶性炒作,不如将它引入军事技术开发领域,这也是一种对国家战略支持的资本战略。中国是经济大国,同时也必须是军事强国,只有这样,才能对周边小国恩威并施,威震住这些美国的喽罗。中国应视情况而定,尝试与周边的小国结盟,承诺对他们的安全承担义务,让这些国家解除后顾之忧,成为中国的卫星国。拓展战略纵深,虽然不能彻底粉碎美国的围堵。至少让美国战略力量不能随便前出到自己的家门口。


    中国与俄罗斯本来就是战略伙伴关系,由于中国采取模糊战略,不敢与俄罗斯结盟,时不时表现出的亲美政策,使俄罗斯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所以才有近期的美俄亲近。不过,梅德韦杰夫的亲美政策遭到了本国人的强烈批评。美国一系列的后续动作也表明,俄罗斯要拥抱美国,还要看俄罗斯有没有让美国心动的魅力。当今世界,美中俄三国鼎立,美国处于强势,中俄只有联手才能抗衡美国,如果中俄反目,只有被美国各个击破。俄罗斯的精英们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中国要致力于修补中俄关系,与俄罗斯建立亲密的战略伙伴关系,甚至可以顺应俄罗斯的意愿,让"上合"组织成为一个政治集团,培植反美势力。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俄要统一口径,反制美国的霸权行径,要让美国清楚,当今世界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让美国有所顾忌,在中国崛起之前不敢轻举妄动。


    印度和日本是美国放在中国身边的鹰犬,时刻窥伺着中国,只要时机成熟,对中国这块肥肉,随时都有可能扑过来咬上一口。但日本与印度又有质的区别。印度是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领土大国。印度与中国有领土纠纷,1962那场领土争端,让印度蒙羞40年,印度人耿耿于怀,做梦都想报一箭之仇。其实印度执行的也是模糊战略,在美俄之间搞平衡,企图鱼与熊掌兼得。如果中俄走近,印度肯定要倒向美国。印度又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国家,处处与中国攀比,妄想做亚洲老大,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印很有可能成为敌人,至少不会成为战略伙伴。但是,印度的卵子握在中国手中,除去巴基斯坦因素不谈,中国在中印边界的地利优势也让印度不寒而栗。纵有美国支持,也不敢引火烧身。如果有需要,中国还可以暗中支持印国内的各派反政府势力,一劳永逸肢解印度。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同时也是个军事强国。日美同盟,明里上是保护日本的国家安全,其实是控制日本的紧箍咒 。如果说中国是美国的潜在对手,那么日本则是美国隐蔽的敌人。美国的东亚驻军与其说是监控俄中,不如更准确的说是控制日本。近年来日本政坛的风云变幻,也说明日本正向亚洲回归。之所以现在仍依附于美国,是因为日本与韩国、朝鲜、俄罗斯、中国都有领土和历史纠葛。一旦失去美国支持,将处于四面楚歌的困境。日本是洪水猛兽,治水不能拥堵的办法,要善于疏导。中日在维持总体友好的大趋势下,摩擦和争执将日益加剧,中日在调整中将学会相互接受。中国应该支持日本"入常",让日本有更大的国际政治空间,这将加速日本摆脱美国控制的时间。中日两国同为亚洲两大核心民族,中日的向背决定亚洲的兴衰。中日能否结盟,有赖于中日朝野的共同智慧和努力。


    纵观世界风云变幻,中国已被推到风口浪尖,机会稍纵即逝,制定大战绝,已刻不容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站在世界的巅峰,这并不值得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