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福名人录像百度云:我县领导干部党性党风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4:34:26

一、我县领导干部党性、党风的现状

近日,笔者通过上网、访问群众等形式,对我县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近些年,我县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比较突出。远到前教育局局长黄某某、前县调研员谷某某,近到前劳动局局长陈某某,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党纪国法制裁。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了宜章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仍然存在这样那样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党性观念不强,不思进取,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理想信念不坚定,出现“信念危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工作作风漂浮,精神萎靡不振;宗旨意识淡薄,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深入群众,对群众利益和生命安全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服务不主动、工作不到位,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价值观念倾斜,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最后跌入腐败的泥潭。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我县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党性不强、党风不正、执纪不严等问题,制约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必须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抓住三个关键

第一,要抓住党执政为民的根本问题。只有抓住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为民宗旨这些根本问题,才能确保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有方向、有分量、有成效。

第二,要抓住影响科学发展、影响党性党风党纪的重大问题。即重点解决贪大求洋、追求奢华、奢侈浪费的奢靡之风,急功近利、脱离实际、弄虚作假的浮躁之风,贪图享受、贪图钱财、贪图美色的贪占之风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醉心当官的跑要之风这“四股歪风”。

第三,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地、各单位、各领域的党组织面临问题并不完全一样,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动党员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二)狠下三种功夫

我县各级党组织要注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密切关注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新动向、新问题,努力在改进党员干部作风上下功夫、见成效、求突破,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第一,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上下工夫。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率先学习,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个人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在运用科学理论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创新工作局面上下工夫。

第二,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上下工夫。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宜章实际和人民群众意愿。围绕促进宜章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实现宜章“扩容提质”的战略目标发挥更大作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克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

第三,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严于律己、带好队伍上下工夫。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践行党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认真学习、自觉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增强勤政廉政自觉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

(三)树立三种观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及战略的高度,首次提出了领导干部的“三观”问题。“三观”就是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说白了就是领导干部人生观的问题。我县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的就是正确的“三观”,即正确的人生观。

第一,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事业观”是人们以世界观为前提,对待自己所从事工作、事业的根本态度,是履行工作职责、实现自己理想的行为规范。一个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事业观则往往决定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走向。强调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是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干事创业的需要。只有把勤奋的精神,实干的劲头,开拓的勇气、自省的作风、有为的追求贯彻在自己日常工作中,努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荣辱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方向,才能体现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事业观。

第二,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工作观”就是指每个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却并非如此,他们做事干工作要选择所谓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地点,对自己有利的事抢着干,领导喜欢的事争着干,不乐意的事就一推再推。这样的人做事情、干工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促进发展,不是为了服务群众,而是为了一己私利。还有一些人热衷于搞花架子和面子工程,热衷于有事没事地跟领导汇报和套近乎,热衷于自吹自擂和贪功诿过。正确的“工作观”应该是——把本职工作、组织交给的任务当成“责任田”,不分份内份外,不挑肥拣瘦,不丢三落四。应做的工作,做好了不夸耀,不张扬,做不好要有寝食难安,无地自容之感。

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决定着领导干部的人生追求和执政行为,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现在一些党员、官员重“显绩”轻“潜绩”、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片面追求GDP,不顾环境和民生;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弄虚作假、追逐个人名利等等。为此,胡锦涛总书记提醒和强调,政绩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三重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誉。

(四)过好价值“五关”

领导干部过好“五关”,就是要过好权力关、名利关、金钱关、人情关、色情关。这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我县领导干部过好“五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做到三点:

第一,要不为私心所扰。就要求领导干部时刻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由党和人民赋予,只能用于为党的事业干事、为人民服务。古人云:“私心胜者,可以灭公。”领导干部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不可能没有私心、私事、私利,关键看怎么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在公与私发生矛盾时能否用公心克制私心,正确使用权力。如果滥用权力因私损公、因私废公,必然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

第二,要不为名利所累。就要求领导干部有奉献精神,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不计较个人得失。领导干部做事不务虚名、不尚空谈,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决策、办事情,坚持从实际和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实事求是,不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就是不为名利所累的具体体现。那些不追求名利真心做事的干部,群众也会记在心上。

第三,要不为物欲所惑。就要求领导干部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过好金钱关和利益关,远离不义之财,杜绝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抗得住腐蚀,顶得住诱惑,做到不义之财不伸手。如果领导干部私欲膨胀,物欲横流,心中只有钱财、美色、享受,就极有可能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作者系宜章县建设局纪检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