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心 是创业者:明堂位第十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9:20:48

明堂位第十四

【题解】

王夫之说:“《明堂位》者,取篇首之辞以为篇卧。”从开头到“七年,致政于成王”,记周武王死,嗣君成王幼弱,未能践天子之位,周公摄政,六年而天下大治,诸侯来会,朝周公于明堂,各就其位。这一段大约是取材于《逸周书·明堂解》。接下来记成王以周公有功劳于天下、特赐鲁国以天子之礼乐。而这一部分又和本书《祭统》篇末所载者大旨相似。接下来便是杂记鲁国兼有虞、夏、商、周四代的礼服、礼器。通篇是鲁人自夸之词,并非全是事实。郑玄在为本篇作注时,就已指出某些记载“亦近诬炙”。

【原文】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①:天子负斧依②,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昨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③,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④,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⑤,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⑥,世告至⑦。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注释】

①明堂:明堂的作用,明堂的构造,明堂的位置,自汉魏以来,学者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今姑依王夫之《礼记章句》略为说之。明堂乃太庙之堂,堂基去地高九尺,东西的长度是九筵(一筵合九尺),南北长七筵,其东、西、北三侧各有两个台阶,唯独南侧有三个台阶:昨阶、中阶、宾阶,即东、中、西三阶。王氏盖亦据《考工记》为说。然则本篇所称之“明堂”与阴阳五行家所称之明堂迥然不同。五行家所称之明堂,详《月令》。

②斧依:也作“斧房”。天子朝堂上画有斧形图案的屏风,高八尺,以绛帛为质,置于堂上的户墉之间,有壮威的作用。

③门东:太庙大门之内的东面。大门,即下文的“应门”④,九夷:东方的夷族之国。“九”与下文的“八”“六”“五”等数字乃泛指,不必死扣。

⑤九采:谓九州之牧,因采取当州美物贡天子而得名。九采在应门外负责纠察秩序。

⑥四塞:谓九州之外的羁摩之国。明堂位第十四·597

⑦世告至:一辈子只来朝一次,即在旧君去世新君即位之时来朝一次。

【译文】

过去周公在明堂接受诸侯朝见,其位置是:周公代表天子,背着斧依,面朝南而立。三公在中阶之前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东边者为尊;侯爵的诸侯在昨阶东面站成一排,面向西,以靠北边者为尊;伯爵的诸侯在西阶之西站成一排,面向东,以靠北边者为尊;_子爵的诸侯在门内的东边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东边者为尊;男爵的诸侯在门内的西边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东边者为尊。东方夷族诸国国君在东门之外站成一排,面向西,一以靠北边者为尊;南方的蛮族诸国国君在南门之外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东边者为尊;西方的戎族诸国国君在西门之外站成一排,面向东,以靠南边者为尊;北方的狄族诸国国君在北门之外站成一排,面向南,以.靠东边者为尊;九州之牧在应门之外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东边者为尊。遥远的四塞之国国君,只在新君即位时来朝一次就可以了。这就是周公在明堂接受诸侯朝见时的位置按排。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明堂是表明诸侯的尊卑的。

【原文】

昔殷封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①,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封。武主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子天下②,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注释】

①鬼侯:《史记.殷本纪》作“九侯气“鬼”与“九”古音双声。《史记》记此事尤详。

②勋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曰:“以德立宗庙定社樱日勋,以言曰劳。”

【译文】

从前,殷封王暴虐无道,搅得天下不宁,竟然把鬼国国君杀死以后制成肉干,用以宴请其他诸侯。所以周公辅佐武王以伐封。武王驾崩,嗣君成王年龄尚小,于是由周公摄政,代行天子职务,以治理天下,摄政的第六年,天下诸侯都来明堂朝见,制定了各种礼仪和乐章,颁布了统一天下度量衡的法律,天下无不心悦诚服。摄政的第七年,就把政权归还给成王。成王认为周公为天下建立了勋劳,所以封周公于鲁,建都曲阜,拥有国土七百里见方,兵车千辆,还命令鲁国国君世世代代用天子的礼仪和乐章祭祀周公。

【原文】

是以鲁君孟春乘大路①,载弧镯②,旅十有二旎,日月以郁之章③,祀帝于郊,配以后樱,天子之礼也。季夏六月,谛礼祀周公于大庙④,牲用白牡,尊用牺、象、山暑⑤,尊用黄目,,灌用玉攒大圭⑦,荐用玉豆、雕暮⑧,爵用玉残仍雕,加以璧散、璧角⑨,姐用杭、威叭下管《象》⑧,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⑩,升歌《清庙》,皮弃素积⑩,褐而舞《大夏》⑩。《昧》,东夷之乐也⑩;《任》,南蛮之乐也。纳蛮夷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君卷冕立于昨⑩,夫人副伟立于房中⑥。君肉袒迎牲于门⑩,夫人荐豆纽。卿大夫赞君,命妇赞夫人,各扬其职⑩,百官废职服大刑,而天下大服。是故夏钓、秋尝、冬黑、春社、秋省而遂大蜡⑧,天子之祭也。

【注释】

①大路:天子祭天所乘之车。

②弧镯(du独):弧是张开族旗正幅的竹弓,镯是弓衣。盖用锢套在竹弓上,起装饰作用。

③旅十有二旎二句:按《郊特牲》:“旅十有二旎,龙章而设日月”。这里没有提到“龙”,是省文。

④谛:大祭。鲁之谛,盖祀周公于太庙,而以鲁公配祭。

⑤牺、象、山愚:即牺尊、象尊、悬尊,均为酒器,但形状不同,或花纹有别。详《礼器》注。

⑥黄目;酒尊名。详《郊特牲》注。

⑦灌:酌酒浇地求神。这是宗庙之祭开始时的礼节。玉攒大圭:攒是灌时酌郁曾酒的勺子,以大圭为柄,即是玉攒。详《郊特牲》“灌以圭璋”注。

⑧暮(su6n):篷属。

⑨加:加爵,谓正献之后诸臣向尸敬酒。散、角:皆酒器。散容五升,角容四升。详《礼器》注。

⑩皖(kuan款):有虞氏时的姐名,木制,有四足如案,可以放整个牲体。威(jue厥):夏代的姐名,与杭相似,但两足之间有横档相连。

@升歌二句:见《文王世子》。

⑩冕而舞《大武》;见《郊特牲》注。

⑩素积:与皮弃相配的下裳,即腰间有皱褶的白布裙。

⑩大夏:周代保存的六乐之一,为夏禹之乐,歌颂禹能平治水土。

⑩昧,东夷之乐:按《周礼·春官·赣鞍氏》郑注:“四夷之乐,东方曰《袜》,南方曰《任)),西方日《株离》,北方曰《禁》。”“昧”与“袜”同。此处只提东夷、南蛮之乐,‘没有提西戎、北狄之乐,是省文。

⑩卷(gan衰)冕:天子的祭服。

⑩副:带有首饰的假髻。伟:即伟衣,王后的一种祭服。详《玉藻》注。

⑩肉、袒:袒露左臂,表示要亲自杀牲,即《郊特牲》所说的“肉袒亲割,敬之至也”。

⑩扬:举也。

秋省:孙希旦说:“省,当作社。”今从之。

【译文】

因此之故,鲁国国君就可以在孟春之月乘大路,大路的旅上有弧镯,旅上缀有十二条飘带,飘带上画有龙,还有日和月的图案,到郊外祭祀上帝,并且敢以周的祖先后樱来配享。这可本来都是天子之礼啊。季夏六月,还可以以谛礼祭周公于太庙,牺牲使用白色的公牛,盛酒的尊,有牺尊、象尊和山罄,盛郁兽香酒的尊用黄目,将郁兽浇地求神时用的勺子是以大圭为柄的玉攒,献食品时用的是用玉雕饰的豆篷,献酒时用的是雕有花纹的玉盏,诸臣在额外献酒时用的是玉散、玉角;盛放牲体的姐用的是皖和威;堂上有乐工歌唱《清庙》之诗,堂下管乐队奏着《象》曲,舞队手执红色的盾牌和玉斧,戴着冕来跳《大武》之舞;还有的头戴皮弃,身穿素衣素积,解开正服前襟而跳《大夏》之舞。同时还有四方少数民族的歌舞:来自东夷的叫((昧》,来自南蛮的叫《任》,来自西戎的叫《株离》,来自北狄的叫《禁》。以上的种种排场,就是要表明鲁国的地位高于天下其他诸侯。鲁国国君在祭祀周公时,国君身着衰冕之服立于昨阶,夫人头带首饰身着伟衣立于房中。国君袒露左臂到庙门口去迎接祭祀用的牺牲,夫人进献豆篷。在祭祀过程中,卿大夫当国君的助手,一内外命妇当夫人的助手,各自履行各自的职守。百官中如有废弃自己职守者要严厉处分。这样使得天下的人都能服从。所以,鲁国夏夫的构祭,秋天的尝祭,冬天的黑祭,春天祈求土神的社祭,秋天报答土神的社祭,以及年终索祭百神的蜡祭,本来都是天子才有的祭祀。

【原文】

大庙,天子明堂。库门,天子皋门。堆门,天子应门。振木铎于朝①,天子之政也。山节,藻税②,复庙,重檐,刮楹,达乡③,反站出尊④,崇站康圭⑤,疏屏⑥,天子之庙饰也。

【注释】

①木铎(duo夺):以木为舌的铜铃,天子在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

②山节、藻税:见《礼器》注。

③达乡:敞亮的大窗。乡,窗户。

④反站:见《郊特牲》注。

⑤崇站:两楹之间的高土台,两君相见,用于放置玉圭等礼品。亢(kang抗):举而放之。

⑥疏屏:雕有云气虫兽的屏风。疏,雕刻。

【译文】

鲁国的太庙,其形制犹如天子的明堂。鲁君公宫的正门是库门,相当于天子的正门皋门。鲁君公宫的二门锥门,相当于天子的二门应门。鲁君要在朝廷上宣布政教法令时也摇动木铎,这是采用天子宣布政教的作法。在庙的斗拱上雕刻山形图案,在梁上的短柱雕刻水草图案,双层的屋顶,双层的房檐,刮磨光滑的楹柱,敞亮的大窗,两楹之间设有主客饮毕用于放回空酒杯的土台,土台在酒尊之南;还有一个高的土台,用以安放玉圭,还有镂花的屏风。所有这一切,都是天子太庙才有的装饰。

【原文】

莺车,有虞氏之路也①;钩车孔夏后氏之路也;大路③,乘路气周路也。有虞氏之旎,夏后氏之绥⑤,殷,周之大赤气夏后氏骆马黑露⑧,殷人白马黑首,⑥也白路大殷之周人黄马蕃露⑧。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牡,周骆刚@。

【注释】

①路:天子、国君等所乘之车叫路。

②钩车:车箱前栏弯曲的车。

③大路:又叫木路。较玉路朴素。

④乘路:又叫玉路,即有玉饰的车。

⑤有虞氏二句:据郑玄说,当作“有虞氏之缕,夏后氏之旅”。说缕是用旎牛尾系在旗杆头上作旗子。孙治让说:“今按:有虞氏之旅,即《巾车》之‘大旅,;夏后氏之绥,即《巾车》之‘大摩’。郑互易其字,又读绥为缕,非也。”(《周礼正义·夏采)))。今按孙说是也。旅:又叫“大旅”。古代族旗之制与今不同:今之旗唯用一长方形绸布为之,而古之旗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附在旗杆上的一幅直帛,叫作渗;一是缀在缕上的狭长横幅(似飘带),这叫脖(liu流)万旅以青帛为之,有九存,其缕与库上均画有交龙。绥:通“旋”,又叫“大摩”,旗名,以黑帛为之,有四脖,其缪与存上均画有龟蛇。

⑥大白:旗名,以白帛制成,有六脖,其掺与脖上均画有熊虎。

⑦大赤:旗名,以赤帛制成,有七脖,其缕与库上均画有鸟华。

⑧骆:白身黑馥的马。

⑨蕃:王引之说“读若蟠,盖白色也。”

⑩弊(xing星)刚:赤黄色公牛。刚,通“钢”。按:夏代崇尚黑色,殷代崇尚白色,周代崇尚赤色。

【译文】

莺车,这是有虞氏祭天所乘之车;钩车,这是夏代天子祭天所乘之车;大路,这是殷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车;玉路,这是周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车。有虞氏莺车上插的是大旎,夏后氏钩车上插的是大摩,一殷代大路上插的是大白,周代玉路上插的是大赤。夏后氏驾车是用白身黑嚣的马,殷代是用黑头的白马,周代用的是黄马而白霞。夏后氏祭祀用黑色牺牲,殷代用白色公牛,周代用赤黄色公牛。

【原文】

殷周泰①,有虞氏之尊也;山罄②,夏后氏之尊也;著③,尊也;牺、象,周尊也。爵,夏后氏以残④,殷以翠⑤,

以爵。灌尊:夏后氏以鸡夷⑥,夏后氏以龙勺⑦,殷以疏勺叭殷以翠,周以黄目。其勺,周以蒲勺⑨。禽⑩,伊眷氏之乐也。扮搏、玉馨、揩击、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土鼓、赘俘、苇大琴、大瑟、中

【注释】

①泰:又叫“瓦太”,陶制盛酒器。

②山垂:画有山云图形的酒器。

③著:殷尊著地无足,故谓之著。然则泰、山罄和下文牺、象皆有足。

④残:即上文的“玉残仍雕”。

⑤翠(jia甲):酒器。有把手,三足,圆口,上有纹饰。

⑥鸡夷:即“鸡彝”,鸡形酒器。

⑦龙勺:勺头刻成龙形之勺。

⑧疏勺:勺柄刻有云气花纹的勺。

⑨蒲勺:勺头刻成鬼头形之勺。

⑩土鼓、赘俘:见《礼运》注。

⑩扮搏:古代打击乐器,以皮为之,内填以糠,形如小鼓。揩击:即祝、敲。奏乐开始时击祝,要结束时击歌。大琴:《尔雅·释乐》又谓之离。《初学记》引《乐录》曰:“大琴二十弦。”大瑟:又叫洒,形似琴,郭璞说:“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七弦。”中琴、小瑟:其制未闻。

【译文】

泰是有虞氏用的酒壶,山愚是夏后氏用的酒壶,

的酒壶,牺尊、象尊是周代用的酒壶。敬酒所用的爵

著是殷代用,夏后氏用玉线,殷人用翠,周代用爵。灌祭时所用的酒尊,夏后氏用鸡彝,殷人用翠,周人用黄目。灌祭时酌郁巴所用的勺,夏后氏用龙勺,殷人用疏勺,周人用蒲勺。垒个小土台子就当鼓,把土传成长条就当鼓褪,截一节苇子就当篱来吹,这是上古伊誊氏时代的乐器。而柑搏、玉磐、祝敲、大琴、大瑟、中琴、小瑟,这是虞、夏、商、周四代的乐器。

【原文】

鲁公之庙,文世室也①。武公之庙②,武世室也。米凛③,有虞氏之库也;序④,夏后氏之序也;警宗⑤,殷学也;频宫⑥,周学也。

【注释】

①世室:世世不毁之庙。

②武公:鲁国国君,名敖,鲁公伯禽的玄孙。

③米凛:学校。本为用以储藏祭祀谷物的地方,因为教学之所。库:学校。郑玄说:岸之言详也,在这里可以考礼详事,故名。

④序:学校。

⑤警宗:学校。本义是失明的乐工的教师。

⑥颊宫:学名。见《王制》注。

【译文】

鲁公伯禽的庙,相当于天子的文王庙,百世不毁。武公敖的庙,相当于天子的武王庙,也是百世不毁。米凛是有虞氏的学校,序是夏代的学校,警宗是殷代的学校,颊宫是周代的学校,这四代的学校,周天子都有,鲁国也都有。

【原文】

崇鼎、贯鼎、大磺、封父龟①,天子之器也。越棘、大

明堂位第十四·605,

弓②,天子之戎器也。夏后氏之鼓足③,殷楹鼓④,周县鼓⑤。垂之和钟⑥,叔之离馨⑦,女锅之笙簧⑧。夏后氏之龙翼虚⑨,殷之崇牙@,周之璧霎⑩。

【注释】

①崇鼎句:其重器,曰磺。②棘:通

郑玄说:“崇、贯、封父,皆国名。,文王伐崇。古者伐国,迁以分同姓。大磺(hu6ng皇),夏后氏之横也。”今按:半璧

“戟”

③鼓足:王念孙说当作“足鼓”,即有四条腿的鼓。王说是。

④楹鼓:鼓中央穿有木柱的鼓。

⑤县(xuan悬)鼓:鼓周围有环,系而悬之之于乐器架的鼓。⑥垂:舜时负责百物制造之官。和钟:声音和谐的钟。《世本·作》曰:“垂作钟。”

⑦叔:郑玄说“未闻”。皇侃说就是《世本》“无句作磐”的无句,叔的别名。离磐:即编馨。因为馨是一组,悬挂时磐与磐之间保持等距离。

⑧女蜗(wa蛙):传说中的女帝。《世本》说“女祸作笙簧”。笙簧,笙中之簧。

⑨翼虚(sun ju损居):悬挂钟磐的架子。横杆叫翼,竖杆叫虎。横杆上画龙为饰,故曰龙翼虚。

⑩崇牙:在翼上加一块大木板,刻为一个又一个的牙齿形。参看上注。

⑧璧霎(sha沙):翼虚的装饰物。以画有图案的增制成扇,戴小璧于扇上,垂五彩羽于其下,树于翼之两角。

【译文】

崇国的鼎、贯国的鼎、夏后氏的横,封父国的龟甲,这本来是天子拥有的重器。越国的戟、大弓,这本是天子使用的兵器。夏后氏的足鼓,殷人的楹鼓,周人的悬鼓,鲁国也都拥有。垂发明的和钟,叔发明的编磐,女蜗发明的笙簧,鲁国也都拥有。悬挂钟磐的架子,夏代还只是在架子的横杆上绘龙,殷代又在横杆上加上崇牙,周代又在横杆的两端饰以璧婴,这些东西鲁国也都有。

【原文】

有虞氏之两敦①,夏后氏之四琏,殷之六瑚②,周之八篡。姐,有虞氏以皖③,夏后氏以威④,殷以俱⑤,周以房姐⑥。夏后氏以褐豆⑦,殷玉豆,周献豆⑧。有虞氏服拔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在虞氏祭首⑩,夏后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夏后氏尚明水⑩,殷尚醒,周尚酒。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有虞氏之绥⑩,夏后氏之绸练⑩,殷之崇牙⑩,周之璧霎⑩。

【注释】

①敦(dui对):古代食器,青铜制,上盖与器身皆作半球形,各有三足(盖上有一提手),故盖可仰置于地而不侧棱,盖与身合则为一球形。

②琏、瑚:古代食器。其形制如何,郑玄说“未闻”。

③皖:见上文注。

④嵌:见上文注。

⑤俱(ju巨):沮之一种。其异于他姐之处在于四条腿是向外斜立的。

⑥房姐:姐之一种。其异于他沮之处在于两端的两足之下各有一跄作为底撑,有似于古代的室旁有房,故称。

⑦褐(qia洽)豆:古祭器。不加装饰的木制高脚盘。

⑧献(suo蓑)豆:殷之豆饰以玉而不雕,周之豆饰以玉而又雕刻其柄,故名。献,雕刻。

⑨拔:祭服上的蔽膝。参《玉藻》注。

⑩祭:谓食前之祭。祭始制饮食者。

⑧明水:以铜鉴承接的月光下的露水,用以祭祀。

⑩绥:当作“矮”,谓丧葬时族旗的装饰,即用耗牛尾注于旗杆顶端。

⑩绸练:用白的熟绢缠绕旗杆,又以素练缀于其上为存(飘带)。绸,缠绕。

⑩崇牙:刻旗脖之缘为齿形,有装饰作用。

⑩霎(sha霎):棺饰。形似扇,在路以障枢车。详《丧大记》。

【译文】

在虞氏祭祀时盛放黍樱用两敦,夏代用四琏,殷代用六瑚,周代用八篡。盛放牲体的姐,有虞氏用皖,夏后氏用威,殷人用俱,周人用房姐。盛放湿物祭品的豆,夏后氏是用木制的,上面没有任何装饰,殷代则用玉加以装饰,周代则更进一步地将玉豆雕饰一番。有虞氏祭服上的蔽膝什么图案也没有,夏代加上了一种山的图案,殷代又加上一种火的图案,周代又加上一种龙的图案、有虞氏食前之祭看重祭首,夏后氏看重祭心,殷人看重祭肝,周人看重祭肺。夏后氏祭祀时崇尚使用明水,殷人崇尚使用甜酒,周人崇尚使用清酒。参与祭祀的官员,有虞氏为五十人,夏后氏为一百人,殷为二百人,周为三百人。丧葬的时候,有虞氏把旎牛尾系在旗杆顶端作装饰,夏后氏以绸练之旗为装饰,殷人刻旗存边缘为齿形以为装饰,周人以戴璧之霎为装饰。

【原文】

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天下传之久矣。君臣未尝相拭也,礼乐、刑法、相变也。天下以为有道之国,是故天下资礼乐焉。

【译文】

总而言之,凡虞、夏、商、祭祀的官员,鲁国都兼而有之。

周四代所用的礼服、礼器、参予因此,鲁国使用的礼乐,乃是天子规格的礼乐,天下的人对此可以说是早就知道了。鲁国没有发生过君臣相互残杀的丑恶现象,礼乐、刑法、政俗也始终保持着周天子的正宗,不敢肆意改变,所以普天之下的诸侯都认为鲁国是遵循正道的国家,他们要想学习正宗的礼乐,就要到鲁国来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