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新闻热点:孔子养生心法四要:《论语》心理养生要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23:49

【中华论坛】孔子养生心法四要:《论语》心理养生要义(1)

  • 发表于:2011-09-28 12:29:37
  • 作者:蒋成博

    孔子养生心法四要:《论语》心理养生要义

 

    蒋成博

 

    摘 要:本文以《论语》为本,从心态、心境、心语和心向四个方面,简要讨论了孔子关于心理养生方面的言论,归纳出孔子养生心法四要以飨读者。

 

    关键词:孔子、《论语》、中庸、养生、心法、心理养生

 

    孔子养生,以中庸为本,凡事讲究中正合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其修心养生、养生心法或心理养生思想和方法,主要记载于《论语》之中,纵而观之,该书字里行间贯穿着中庸之道,而且非常重视通过心态、心境、心语、心向等多方面综合修养,以全面实践其中庸之道。今天看来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潜心实践。鉴于此,本文对《论语》一书有关心态、心境、心语、心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分析,归纳出孔子养生心法四要——《论语》心理养生要义,以飨读者。

 

    (一)在心态方面,孔子主张宽心。

 

    宽心,即宽广、宽阔、宽大心态的简称。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宽广的心态,宽阔的心境,博大的胸怀,能够容得下天地。又如俗话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些,都是指宽广心态而言,是谓宽心。

 

    首先,不卑不亢以宽心。孔子提倡通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达到宽心。

 

    《论语·八修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一诗,欢乐而不放荡,哀思而不忧伤,给人以乐忧适中激情荡漾的优美感觉,使人保持不卑不亢的宽广心态,值得我们一诵一读一体验。

 

    其次,去愤制怒以宽心。孔子强调不要因逞一时之强,不要为泄一时之愤而不顾一切,以至于忘记了君子必须遵循的道德标准,招来不必要的祸患。

 

    《论语·颜渊篇》樊迟从游於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後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文中“□慝”今文作“修慝”,“慝(tè)”:邪恶的念头。“修慝”即除去邪念。樊迟是在请教孔子如何提高品德,除去邪念,辨别是非。孔子用反问的形式做出回答,他说道:“先做事,后获得,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攻击自己的缺点,不攻击别人的缺点,不就是去邪念吗?一时之怒,忘记自己的身家性命,以至于祸及自身的同时,殃及自己的亲人,不就是糊涂吗?”

 

    孔子在“崇德、修慝、辨惑”三方面的修心要诀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他要求我们做到三点:第一,凡事先人后己,将心比心,多为他人考虑。第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第三,善于制怒,不要因为逞一时之强,泄一时之愤而不顾一切,更不能因一时之怒而做出违法乱纪之事,以免祸及自身,殃及亲人。

 

    再次,心态适中以宽心。孔子主张通过“不怨天,不尤人”达到宽心。

 

    《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知识而能够反复温习,不也是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知道(或作不理解),我却并不生气(或作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这是君子培养良好心态的三个基本过程:善学,乐友,不责于人。从善学而心悦,到乐友之乐,再到不责于人而不愠,君子德行一点点培养而成。

 

    《论语·宪问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感慨地说道:“没有人能够理解我啊!”子贡问:“为什么没有人能够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理解我的只有上天了。”

 

    我们常说“成功者不抱怨,抱怨者不成功”,上文我们归纳的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都与孔子的“不怨天,不尤人”之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心理快乐以宽心。孔子主张通过有益的三乐达到宽心。

 

    在《论语·季氏公篇》中,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同逸)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认为:“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损的快乐有三种。把礼乐的节制当作快乐,把称道别人的长处当作快乐,把多结交贤良的朋友当作快乐,是有益的快乐。把骄纵肆意当作快乐,把安闲游荡当作快乐,把纵欲宴饮当作快乐,是有损的快乐。”      按照孔子的说法,保持有益的三乐,去除有损的三乐,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才是一种执中娱乐,乐而有节的快乐,才符合中庸之道。 

    (二)在心境方面,孔子主张诚心。

  所谓诚心,是诚心诚意的简称。凡事抱着至诚之心,虔诚之意,一心一意,全力以赴的心态去做,就是诚心。。

    首先,他主张正心以诚心。

    在孔子看来,正心,即端正心态,端正心态,就是要做到心地纯正,毫无邪念。此即《大学》所谓的“正其心”、“诚其意”。

    孔子以温、良、恭、俭、让之心潜心行道,以示自己的诚心诚意。

    《论语·学而篇》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贡称赞孔子,认为孔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礼让行道的,这才是他异于常人的地方。即使在祭祀方面,孔子的诚心也始终如一。  《论语·八修篇》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祀祖先就像祖先就在面前,祭祀百神就像百神就在面前。  因此,孔子说:“我不参与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孔子以此告诫后人祭祀要心怀虔诚,不能让人代替,否则就会因亵渎神灵而得不到祖先及百神的护佑。   《论语·为政篇》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以《诗经》为比喻,赞扬纯正无邪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同时,孔子还主张通过“五美”来端正心态。《论语·尧曰篇》子张曰:“何为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所说的君子“五美”是“给人施惠而不浪费;让人劳作而不抱怨;有欲望而不贪婪;神情泰然而不骄横;举止威严而不凶猛。”  这五种美德,修心是其中第一部分,其余则为修身与修形,可谓心身形兼修。    可见,端正心态,就是要做到让人劳作而不抱怨;有欲望而不贪婪;神情泰然而不骄横。这种心态就是中正合和的心态。
    其次,他主张内省以诚心。 

    第一,每日三省吾身以诚心。

  《论语·学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身:为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至上?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经常温习?”   曾子,名参(shēn),孔子的弟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做法,反映了孔子自省行为的一个基本方面,因此,被视为儒家为人处世的表率代代相传。这段主要让人反省的内容,不外乎从内到外三个要点:谋、交、学。   谋,即为人出谋划策,替人出主意、想办法、做策划。它是一种内在的心智活动,主要针对文人、墨客、谋士阶层而言。若不能尽心尽力,诚心诚意,忠于职守,就是“谋而不忠”,这绝不是君子的作为。    交,即与朋友交往,它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这方面,如果不讲信用,没有诚信,反而欺骗朋友,就是“交而不信”,君子是不会这样的。  学,即学习,它是一种外在的求知活动。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了知识而能够反复温习,不也是件愉快的事情吗?”曾子“传不习乎” 所反省的,与孔子所言完全一致。   当然,对我们今人来说,每日三省的,未必一定都是谋、交、学三者,我们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反省其他内容。以便使自己做到日清日进,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其效果必然显现。有诗为证:“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第二,内省不疚,无所畏惧以诚心。  《论语·颜渊篇》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说“内省而不愧疚,还有什么忧愁还有什么恐惧的呢?”此句正如俗话所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此言道出修心三要:一要多内省;二要不做亏心事;三要不留忧愁和恐惧。行此三要,心理自然坦坦荡荡,平平静静了。  《论语·宪问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之道有三,我没有能够做到一条:仁者不忧愁,智者不困惑,勇者不惧怕。”    仁者爱人,故无忧愁。智者神清,故不困惑。勇者有胆有识,故无所畏惧。因此,培养仁者、智者和勇者的心态,以不忧、不惑、不惧之心泰然处世,即可达到修心养生的目的。     第三,全面反思(“九思”)以诚心。  《论语·季氏公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nàn),见得思义。”“思”,思考、考虑、思想、思维、思路、思虑等意义的集合。此处以直译为妥。孔子说:“君子有九思:看思看明白,听思听清楚,脸色思温和,容貌思恭敬,言语思忠厚,行事思敬重,疑惑思请教,发怒思危难,见到可得思是否合理。”  “九思”以“思”为本,是孔子修心要诀,循此而行,身与形同样可以得到修炼。      《论语·子张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孔子的弟子子张说:“志士遇见危难能够舍弃生命,看见有所得则思是否合于义,祭祀时思敬养,居丧时思哀痛,就已经做得足够了。”这段主要讨论的是志士之“思”,但其内涵,与孔子“九思”本质不二。
        第四,坚定信念以诚心。      《论语·子张篇》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的弟子子张说:“秉持德行不大加弘扬,信仰大道但不笃信,怎么能说他是有道德信仰,还是无道德信仰呢?”
     在子张看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是和没有道德信仰差不多的,惟有“执德而弘,信道而笃”,才是真正的修德行道。这是我们修心养生应当奉行不二的行为法则。   《论语·子张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博闻广学而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而且深入思考,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因此,培养仁德的精神,不仅要“博学”,还要“笃志”,不仅要“切问”,还要“近思”,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三)在心语方面,孔子主张良言以净心。
       心语,是指一个人自己内心的对白之语,即一个人自己对自己所说的心里话。它存之于内即为心语,发之于外即为言语。心理学告诉我们,言语与心语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一个人的行动、习惯、性格和命运。因此,无论对自己说的话,还是对他人说的话,都应得到净化。这一点,2500年前的孔子就已经非常清楚了。孔子主张语不乱出,在他看来,良言不仅有利于净化心灵,而且具有不乱心神之效,故不可不慎。。
     《论语·述而篇》曰:“子不语怪、力、乱、神。”此句一般解释为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悖乱、鬼神四类事情。但未必是孔子本义。我们可以将此句断为“怪力、乱神”,“怪力”即非正常之力,诸如怪异、暴力;“乱神”即非正常之神,诸如妖魔鬼怪。

  可见,孔子并非不言“力”与“神”,而是不言“怪力”与“乱神”。这样,不言怪力、乱神,便可理解为:(一)不言非正常之力,不言非正常之神;(二)不谈论怪力以免扰乱心神。

    这一点,从语言与心理的角度来看,就是要使用积极语言,而不使用垃圾语言,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免心灵受到不良语言污染。

    什么是良言呢?圣人之言即为良言。在孔子看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圣人之言形成积极的语言习惯,从而达到净心的目的。

    《论语·季氏公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大敬畏之事:敬畏天命,敬畏大人物,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懂得天命因为不加敬畏,不尊重大人物,轻侮圣人之言。”

      孔子以君子和小人为例,讨论了以敬畏为主的修心养生的要点: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者为君子,不畏天命,不畏大人,不畏圣人言者为小人。

    修心养生,一方面,当学圣人之言,行君子之行。另一方面,当去小人之言,除小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