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智慧城市:感于毛泽东“共产党既是坐轿者又是抬轿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39:40
2011年11月28日 11:10:02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全国解放前夕,有一次毛主席会见了司徒美堂老先生。老先生说:“共产党胜利了,现在要上台了,我们这些人是来给共产党抬轿子的。”毛泽东对老人说:“我们以后要长期一块共事,我们大家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每一个爱国的志士仁人,都可以以自己的特长,参加人民政府的工作,不但要做到尽职尽责,还要做到有职有权。”(《跟随毛泽东纪事》)
毛泽东用“坐轿者”与“抬轿者”这个生动贴切的比喻,讲出了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官老爷的哲理,同时还讲明了共产党执政“依靠谁”、“为了谁”这一大道理。虽然已经过去60年多年了,时代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今天读来,毛泽东讲的“坐轿者”与“抬轿者”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和警示意义。
“坐轿者”与“抬轿者”是两种不同身份的人,但在某些时候又可能相互调换,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王朝更迭就曾演绎无数这样的轮换大戏。“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能坐上轿者,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坐得稳、坐得久,更需要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就警醒各级领导干部,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种把做官当做老爷,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为百姓办事,甚至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必然被人民群众从轿子上“拉”下来。
对许多干部而言,对自己“坐轿者”的身份还是比较清楚的,但要说自己还是一个“抬轿者”,可能就不太明白了。事实上,说共产党人是“抬轿者”,是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在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各级领导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肩上抬的“轿子”就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不忘自己的责任,立足岗位,把作为“抬轿者”应该承担的职责履行好、落实好,那种见困难就躲、见问题就绕、见矛盾就推,偷奸耍滑、只想做官不想干事的人,不是称职的、合格的“抬轿者”,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同时,大家都知道,抬轿者要把轿子抬好并能顺利前行,就需要“抬轿者”之间的相互配合。这也启示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团结,要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战胜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才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如果只顾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各行其是,各吹各的调,抬着的“轿子”就不知道走向哪里。
重温毛泽东关于“共产党既是坐轿者又是抬轿者”的重要论述,就是想说明各级领导干部要不忘自己的身份,随时想一想“我是谁”,进而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走好从政履职的每一步。(春天的三角梅)
新华网评:新任领导干部如何才能不负众望
2011年11月20日 09:22:01
来源: 新华网
李炳孝
当前,一大批领导干部通过换届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组织要求新任干部尽快进入角色、打开局面,群众期盼新任干部能够兑现承诺、有所作为,新任干部自身也在攒足劲头、摩拳擦掌准备做点实事。说来容易做来难,新任领导干部怎么才能够不负众望,尽快度过“磨合期”,进入新角色,做出新业绩,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呢?
以学习促转变,切忌慌。磨刀不误砍柴工。干工作只有一颗红心、满腔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担当责任。要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新任领导干部首先就必须强化自己的“学生”意识,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尽快熟悉职责要求、全面掌握现实状况,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准确把握民意“脉搏”,在集中分析基层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切忌头脑发热、急功近利,烧一些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三把火”。
以实干促转变,切忌慢。一个钉子一个眼,一个萝卜一个坑。履职之初抓学习、搞调研是必须的,但也不能老牛拉破车——慢腾腾的,更不能光说不干,一年看、二年想、三年干、四年五年就等着换。新任领导干部要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做到边学边干,以学促干,以干促学,用最短的时间找到工作切入点,竭尽全力突破关键问题、难点工作,迅速打开工作局面进入工作角色,尽快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和独当一面的强将勇将。
以小事促转变,切忌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新任领导干部既要胸怀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既要谋划全局更要抓好当前,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事做起。要树立做好小事方能成就大事的理念,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抓好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的业务工作。同时,要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努力为基层做好事、办实事,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忌一心只想画大蓝图、干大工程、上大项目。
以团结促转变,切忌乱。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干部。作为领导班子中的一员,新任领导干部都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统一,珍惜难得的共事机会,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通过班子成员的互帮互助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切忌我行我素、自行其是,更不能兴风作浪,放乱药、搅窝子。当然,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讲团结并不是人云亦云,和稀泥,当老好人,而是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敢于坚持原则,努力维护班子的整体形象。
新华网评:领导干部如何培养“文化自觉”
2011年11月16日 08:46:49
来源: 新华网
侯严峰 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总编辑
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应当懂得并善于运用先进文化来浸润思想、改造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领导干部带头增强文化自觉,有利于分清良莠,坚守主流。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专业和工作,都应当跟上先进文化发展的步伐,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要求,自觉投身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潮流中。
首先,要摈弃弘扬先进文化与己无关的传统观念,自觉置身于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之中。只有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才能真正肩负起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任,也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其次,要做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文化人”,自觉与先进文化为伍。懂得一些起码的艺术鉴赏常识,就个人来说,可以加强艺术修养,提高鉴赏能力,陶冶文化品行;就工作来说,可以做好先进文化普及教育,引领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
再者,要学会构建有益精神健康的“文化圈”,自觉汲取先进文化养分。经常参与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拉动城乡文化消费,还可以让一些领导干部从五花八门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换换脑筋,养养精神,长长见识。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本来缺少文化自信,却不乏“文化自负”。他们平时很少接触高雅艺术,还自以为是地摆出一副满腹经纶的模样,指手画脚,夸夸其谈,结果常常“出丑”“闹洋相”。
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开阔的文化视野,才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按照文化建设的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华网评:领导干部如何做到“懂文化”
2011年11月08日 08:51:20  来源: 新华网
赵 琦
据新华社报道,11月2日,为期6天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在国家行政学院开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结束仅仅半月,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的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干部便齐聚北京,充分显示了从中央到地方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重视和落实力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修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文化”,更要“懂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元素,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按照文化建设规律顺势而为、改革创新,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之花在复兴之路上遍地绽放。
要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增多,文化的经济功能也愈发强大。近些年陆续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北京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数据表明,文化产业对各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这些都要求领导干部要懂得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既有特色品牌,又有拳头产品,既注重拓展外延,又注意挖掘内涵。但同时要注意,不能将文化GDP化、指标化,应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将文化功利化的倾向,从更高的层面把握文化产业的价值和功能。
文化发展要着眼于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精神享受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意义。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民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据测算,文化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着人员、经费等方面困难,影响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领导干部一方面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这样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软件建设,防止文化利民形式化。懂得如何整合文化资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从根本上提升百姓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文化管理要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子系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系统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当行政管理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各子系统就会产生强大的发展合力,反之则越走越远。所以领导干部在文化管理上要有全局化、战略化的眼光,懂得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确立文化发展的战略架构,避免短期化和表面化行为;理顺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避免条块分割的弊端,防止出现管理交叉或管理真空;转变观念,适当放权,变管理为服务,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