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餐平台源码:专业设置与学生就业率挂钩 高校会越来越功利化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52:48
2011年12月06日 06:24:42
来源: 人民日报
新闻背景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就业率与专业命运挂钩,并不是个新话题,教育部此前也有类似要求。上述通知的下发,再次引发人们热议。赞成者说,有些华而不实的“误人子弟”专业,早该清退;反对者则质疑,过度强化大学的人才技能培训这一功能,势必将大学功利化。
在此背景下,近日,由南开大学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结果公布。课题组用比较翔实的调查数据揭示出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关系,认为: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能唯就业论,但是在学生就业方面也应有所作为。
一问:这是唯就业论吗?
编辑: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这会不会导致纯粹以就业率决定专业生死?对于定位不同的学校、专业是否应该区别对待?
记者: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专业设置和调整相挂钩,并不是一个新鲜提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不同场合发表过类似观点:“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
天津大学招办主任李振宇认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应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主动调整,而不是以就业率为标准进行被动调整。政策应该对综合类院校、专业院校、高职院校等进行细分。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校,应该面向社会需求,紧紧抓住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就业率的考核可以防止学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同时结合用人单位需求灵活进行专业培养方向的调整。
熊丙奇:将就业率与高校专业“生死”挂钩的做法,值得商榷。首先,如果过分强调初次就业率,大学必然狠抓毕业生就业,甚至不惜将毕业这一年变为就业年,不安排任何课程,让学生去实习或找工作,大学教育将严重缩水。
其次,不同大学有不同的办学定位,985高校、211高校这类院校,应该实施精英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教育学校则以就业为导向。如果都用就业率评价大学办学,无疑将把所有学校都变为职业培训所。而且,随着跨专业就业增多,就业率的高低其实很难与专业的好坏画等号。
再次,大学的基础学科、专业,不能仅因社会需求,而决定是否举办,反之,在社会需求不足、基础学科不受学生欢迎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特殊政策,保障这些学科的发展。以就业率定专业“生死”,不但让某些基础学科岌岌可危,还将使学校在追逐社会热门中迷失办学方向。
大学专业设置"随行就市"能缓解就业难吗
2011年11月28日 09:59:09
来源: 新华时政
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21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新京报》11月22日报道)
对大学专业的留存进行“随行就市”式的安排,这无疑从一个侧面反证出当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难。不得不说,教育部的通知有着足够的善意——毕竟,任由学生就读找不到工作的专业,在一个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昂的背景下,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不过显然的是,以专业的停办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仅举措肤浅,也恐事与愿违。
首先需要洞见的一个事实是:专业没有绝对的“热门”或者“冷门”,几年前的热门专业,在社会形势与就业供需关系的变化下,很可能在此后求职领域供给严重过剩。而一些“冷僻”的专业,也可能摇身一变,异外吃香。
不仅如此,所谓的“因就业难专业停招”举措,其实更隐藏着对社会发展动力的巨大伤害。可以想见的是,那些因为就业率低迷而需要被停招的专业,多会是一些基础性的学科,比如哲学、历史、地理等等。这些专业的社会价值虽然暂时无法“折现”,甚至就读者也不是就业浪潮中受欢迎的群体,不过学科对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助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倘若让这些基础性的学科因为就业困难而停招,它必将会造成一个时代人才的断层,这种无形的“底座损失”,远非”看得见的就业率”可以弥补的。
不妨心平气和地来分析,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追溯到更深层次,不难发现,除却极其少数专业的确在专业设置与授课方式上过于陈旧、空洞,以致其被就业市场所排斥外,大学生就业难其实基本上与专业的设置无关。大面积的就业难情境的出现,不过是此前历年来大学扩招的恶果之一,而近来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以及熟人社会里潜规则的日益盛行,更是让普通的大学生不得不承受“工作之痒”、甚至是“工作之痛”。
如果强行地将专业的设置与就业挂起钩来,很可能衍生的一个后果就是:为了专业的不被停招,高校对就业率造假与灌水。
早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大学正在“麦当劳化”,即如同麦当劳式快餐生产程序的“可计算性”一样,高校的具体教学和就业,也在追求“标准化”和“可预期性”。而将专业的停招与否与就业率挂起钩来,正是麦当劳化大学的表征之一。也许,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多方的助力与路径,不过无论如何,请为大学留下“自由呼吸的空间”——那些看似暂时冷僻的专业,其实蕴涵着大学残余的“不与世俗苟同”的气质,因为稀少,它弥足珍贵,不应被轻易叫停与“窒息”。王聃
以就业率定大学专业“生死”,太功利
2011年11月23日 09:41:01
来源: 新京报
实践证明,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生死”挂钩,并没改变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反而催生了就业率造假,况且就业率与专业好坏本就很难挂钩,也会使学校在追逐热门中迷失办学方向。
根据教育部网站11月21日公布的一份文件,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的“生死”挂钩的做法,其实早在7年前就推出了。2004年12月10日,教育部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表示,坚决调整过多、过滥甚至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科专业,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然而,这一做法并没有有效改变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反而催生了高校就业率注水与造假,一些高校从“生计”出发,不但编造就业数据,还出现大学生“被就业”和“被要求就业”的乱象。
虽然教育部此次同时要求大学“四不准”,以防止就业率造假,但由于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和发布,采取的是学校自行统计、上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方式,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因此可以预见,在进一步提高的就业率要求面前,出于利益因素,一些陷入就业困境的高校难免有注水冲动。
而且,将就业率与高校专业“生死”挂钩的做法,本身也值得商榷。在具体执行时,是以初次就业率还是半年后、一年后就业率为标准?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之后的就业率要高于初次就业率20到30个百分点,那么,以哪个就业率和专业“生死”挂钩才科学?此外,一个专业的学生未必全在本专业的岗位上就业,这样的就业率高低和该专业的好坏之间如何画等号?
其实,不同大学本应有不同的办学定位,985高校、211高校这类院校,应该实施精英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职业教育学校则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果都用就业率评价大学办学,无疑将把所有学校都变为了“职业培训所”。
更重要的是,目前大学的一些基础学科、专业,不能仅因社会需求而决定是否开办,相反,在社会需求不足、基础学科不受学生欢迎的情况下,政府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特殊政策,保障这些学科的发展。如果功利性地以就业率定专业“生死”,不但让某些基础学科岌岌可危,还将使学校在追逐社会热门中迷失办学方向。
我国有些大学专业过多过滥,不是有关部门监控不够,而是管得太多、太死。只有按照教改纲要的要求,给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大学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办学定位,也才能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开设相关专业,提高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熊丙奇)
二问:就业该由谁负责?
记者:现在的毕业生都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能否成功就业,个人能力很重要,但是也受大环境影响。除了个人努力,还有哪些主体该对大学生就业负起责任?
闫广芬:就业难或就业危机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就业问题,牵涉到多个责任主体,如个人、大学、用人单位、政府、家庭等。
南开大学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调查问卷发放学校涵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985、211和一般普通高校共120所,选取60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有99所高校的5201名学生回复了有效问卷。
调查发现,50.5%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应由个人负责,其他选项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国家(26.3%)、学校(10.5%)、其他(12.6%)。可见,一半的学生在就业压力面前,不再怨天尤人,而是把责任归于自己,认为个人能力是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应该承认,学生在就业认识上所表现出的这种主体性,不仅是就业所急需,而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特征。
大学在学生就业方面如何作为?我认为这需要大学处理好两大关系:一是理顺与政府、用人单位的关系;二是改革自身的教育模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同时,用人单位不单是人才的消费者,也是人才的培养者。用人单位的责任在于为大学发展提供支持,将人才的需求反馈给教育决策部门,并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至于政府,能否通过调整专业,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显然,问题并不如此简单。政府要赋权于大学,还需充分利用其拥有的权力与调动资源、整合信息的能力,为大学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环境,给大学以政策和财政支持并适度引导,而不是主导或控制大学的发展。
就业困难既是当前遇到的问题,也是理顺大学、用人单位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机遇。把握住这种机遇,将会在三者之间出现一种新型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任何一个主体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问:高校会变技校吗?
记者:毕业生就业压力要求学校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培养;但另一方面,高校应该是思想的殿堂,不能仅仅停留在实用层面。那么,在实际操作层面,比如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两种目标会面临一定的冲突。请问,这个矛盾应该怎么解决?
杨克欣:要解决这一矛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大学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必须明确大学不是职业学校,更不是职业培训机构或专门人才培养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在学生就业方面无所作为。相反,大学需要调整发展思路。为社会也为大学本身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首先,大学应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给学生广泛适用的技术、宽广的志趣视野,这些对任何职业都有持久价值;其次,大学应培养专业智慧。专业智慧训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再次,大学还应帮助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和批判性知识;最后,大学还应教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精神——获取知识的持续兴趣和持续学习的意愿、方法。
对大学教育目的认知,不同类型、层次学校的学生选择基本一致,依次排序为“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34.7%),“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23.4%),“以学生就业为目的”(15.5%),“专业知识学习”(14.2%),“满足人的内在精神需求”(9.9%),未作答(1.5%),“其他”(0.7%)。尽管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充满着不确定的、不尽如人意的诸多变化,但学生对大学教育目的的认知还是清晰而坚定的。
我认为“育人”仍是大学的灵魂。当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或许把在学校中所学知识统统忘掉,但剩下的却是应对未来一切变化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主体性是解决就业的前提和关键。(对话人: 本报编辑 黄碧梅 本报记者 陈 杰 赵婀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南开大学高教研究所教授 闫广芬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杨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