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spss卡方检验:恒山美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9:13:49

  

北岳恒山


 

 


北岳寝宫

  恒山风景名胜区北距大同市70公里,南距五台山110公里,现存佛、道、儒祭祀庙宇等殿阁30多座(处),总面积147.51平方公里。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恒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齐名天下。恒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层峦叠嶂

  恒山发脉于管涔山,沿东北向西南,山峦蜿蜒起伏,群峰险峻挺拔,为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恒山西衔雁门,东连太行,南障三晋,北瞰云代,海拔2000米左右的群山并肩而立,号称108峰,东西绵延500里。恒山主峰天峰岭和其西面的翠屏峰对峙,浑水从中奔腾而下,峡幽谷深,石夹青天,形成扼关带水的绝塞天险;两峰遥望,断崖绿带,层次分明,描绘出雄伟壮观的北岳恒山水墨画卷。以恒山主峰天峰岭和翠屏峰为中心所在的地区即是恒山风景名胜区。

  恒山是有着5亿年岩龄的由寒武纪奥陶系石灰岩构成的断层山,自然风貌千姿百态,峰峦多成尖形。天峰岭阴坡尤为突出,酷似积木构垒而成的山峰,相对落差达1000米以上,举目仰望,岩层、峰峦等景色奇美,恒山顶四周的茫茫林海也颇为壮观。从浑源城至天峰岭景区12公里处,素有十八胜景之称,名为:磁峡烟雨、云阁虹桥、幽窟飞石、龙泉甘苦、茅窟烟火、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紫峪云花、石洞流云、脂图文锦、仙人醉月、弈台鸣琴、岳顶松风。

恒山古建筑群

  恒山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备受中国历代帝王推崇。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北巡,遥望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遂叩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据史书记载,秦时奉恒山,汉武帝也来恒山祭祀,北魏太武帝亲登恒山顶朝祀,唐玄宗、宋真宗奉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有尊五岳为神。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35岁的“诗仙”李白游恒山,挥毫题写“壮观”。贾岛、元好问等游恒山留有墨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恒山、悬空寺后作游记,称之为“天下巨观”。作为绝塞天险、兵家要地的恒山,历代名将也曾驻守于此,演出过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战国时期赵国李牧以及秦国的蒙恬,两汉的周勃、卫青、霍去病、李广、马武、吴汉,唐朝的尉迟恭、薛仁贵,宋朝的杨业、杨延昭,明朝的徐达、常遇春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将领为抵御外来侵略都曾在恒山地区作战。

夕阳返照

  北岳恒山是重要的道教发祥地之一。恒山,又名玄岳。恒山又是道教的“第五洞天”。早在汉代,恒山就建有寺庙,辽金时期,恒山已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留下翠屏、恒麓等书院学舍、摩崖石刻和楹联碑碣。因为恒山山耸风大,故建筑多依悬崖峭壁或开凿石窟而建,形成了独特的悬、奇、险、隐的建筑风格。到清乾隆年间已建寺庙60多处,有“一里一亭,一步一松,三寺四祠七亭阁,九宫八洞十五庙”之说。现存文物古迹及祭祀庙宇20多座(群)。尤其是建在金龙峡峭壁上的悬空寺,融美学、力学和宗教于一体,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恒山自古也为兵家必争之地。景区内现有保存较好的长城遗址4段,最长的一段有10公里,古城寨堡4个,烽火台36个,尤以落子洼烽火台群(人称穆桂英点将台)保存最好。

  ·资源优势

  1、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悬空寺

  恒山早在四千年前就被舜帝封为北岳;秦时奉天山名山十二,恒山为“天下第二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恒山被道家尊为“第五小洞天”(东、西、南、中分别为第二、三、四、六小洞天),据传为八仙之一张果老和道教重要人物“三茅真君”等长期修行之地,至今还留存着大量珍贵的道教文化遗产。景区范围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悬空寺、永安寺、大云寺、栗毓美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恒山古建筑群、圆觉寺、麻庄汉墓群、古磁窑瓷窑遗址、界庄瓷窑遗址、文庙),是全省文物重点县和旅游重点县。

九天宫

  古建精美,艺术绝伦,特色鲜明,名人辈出是恒山人文荟萃的真实写照。“恒山十八景”、“神川八景”、“龙山三老”、“刘门八进士”、“雷门三杰”等自古声名远播。

  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以建筑奇巧、“三教合一”,被誉为“中华之最”、“世界一绝”,在海内外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远远望去,神楼仙阁,凌空危挂,丹廓朱户,傍崖飞栖,仿佛是玲珑剔透的木雕,镶嵌在翠屏峰的万仞峭壁间,又象是精细入微的剪纸画屏,高悬在恒山的北大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唐代诗仙李白观后难以言表,醉书“壮观”两个大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专家顾问郑孝燮老先生称“悬空寺奇、巧、险、绝,百来百看不厌”;我国文物界泰斗宿白、罗哲文、意大利考古专家尼诺、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泰王国公主诗琳通等观后都给予了悬空寺极高的评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内近180平米的巨幅元代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中的精品,可与著名的芮城永乐宫壁画媲美,曾作为山西省和中国古代壁画的代表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展会中巡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栗毓美墓全套的仿皇陵汉白玉石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墓主人是清道光年间的河东河道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衔,他发明的抛砖筑坝法在中国水利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时与林则徐齐名的廉吏、能吏,其墓志铭为林则徐撰并书,至今河南省沿黄河的开封等地还把栗毓美尊为“栗大王”,建祠供奉,这座陵墓是全省乃至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同级别封建官吏陵墓。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浑源县城西南部李峪村出土的数十件春秋青铜古彝器,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全世界的轰动,现在上海博物馆存有6件,其中的“牺尊”为该馆镇馆之宝,法国、美国等博物馆也有收藏。2004年,在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中,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牺尊”(代表黄河文化)、法国博物馆收藏的“象尊”(代表长江文化)作为两馆镇馆之宝,在中法两国分别巡展达4个月之久。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撰文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界庄古瓷窑遗址考古发掘也被列为当年全国文物考古十大成果之一。

  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代大诗人李白、贾岛、元好问、大旅行家徐霞客都曾留下了讴歌赞叹北岳恒山的千古绝唱;金代首科状元刘扌为,,著名文学家刘祁、刘郁,尚书右丞苏保衡,元代制铠专家、行工部尚书孙威,清代治黄名臣、太子太保栗毓美,民初山西大学校长田应璜等历史名人名重一时,万古流芳。至今,在恒山天峰岭主峰下,还保存着早在明代就已形成的“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的庞大古道教建筑群,保存着数百幅古摩崖石刻碑刻、大量精美的宗教造像和壁画,还有300多首恒山古诗和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的古《恒岳志》。

  2、风光雄秀,民俗独特。

恒山雪景

  北岳恒山,东西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零八峰,气势磅礴,横亘塞上,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为五岳中第二高峰。宋代大画家郭熙曾用“东岳泰山如坐,中岳嵩山如卧,西岳华山如立,北岳恒山如行,南岳衡山如飞”来勾勒五岳的特点,而“恒山如行”四个字确实形象地道出了北岳群峰林立、奔腾起伏的磅然大气,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美誉。春来山桃烂漫,夏至姹紫嫣红,秋到层林尽染,冬临银装素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胜是其突出的特点。按照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恒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恒山景区划分为特色不同、功能各异的15个小区,其中,既有悬空寺、恒山古建筑群这样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核心景区,也有像恒荫景区、千佛岭景区、龙山自然保护区这样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重要景区(辟有恒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像浑源县城这样集两处国保单位、两处省保单位为一镇,具有大量明清古民居遗存,以古文化艺术群珍吸引世人的特色文化景区。尤其是景区内汤头温泉旅游度假区,水质优势更是得天独厚。

  汤头温泉早在东汉即被发现,北魏曾建皇家温泉行宫,魏孝文帝等多位帝王曾在此驻跸,水质在全国2008个温泉中排名第六,号称华北第一泉,据北魏《水经注》记载:“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病”,明嘉靖四十二年“重建温泉碑”有对各种疾病“润之神效,洗之即愈”的描述。该温泉分布范围约1公顷,为地质断裂形成的裂系型,水温63C°,单孔昼夜涌水量656m3,含有钾钠钙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矿化度0.86 g/L,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型,是国内少有的氡泉(8.25马歇),长期研究和实践证明,该温泉对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轻度的心血管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都确有明显的疗效,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像恒山风景名胜区这样集名山(北岳恒山)、名寺(悬空寺)、名泉(汤头温泉)、名城(大同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浑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人、名产(浑源为中国黄芪之乡、正北芪主产地)、名吃(浑源小媳妇凉粉、黄芪羊)为一身,可谓物华天宝、人文荟萃,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应县木塔图片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属中国第一,世界无双。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建筑技艺及建筑材料角度讲,它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法国的艾非尔铁塔并列为世界三大名塔。佛宫寺坐北朝南,占地25000平方米。院南100米的入口处是一座三楼四柱悬山顶的牌坊,明间横额上刻有“浮图宝刹”四字,横额之上立匾题“佛宫寺”三字。佛宫寺院整个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释迦塔、大雄宝殿。寺院前部东西两侧还有钟楼和鼓楼,后有东西配殿、厢房。佛宫寺内除释迦塔为辽代原物外,其余为明清建筑。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即北宋至和三年,至今已有949年的历史。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7400吨。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平面亦为八角形,塔高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外观为五层六檐。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组成,直插云霄。

    木塔在设计和施工上匠心独具,结构上采用双层环形套筒空间框架。上层柱脚插在下层柱头的枋上,并向内递收,形成一层比一层小的优美轮廓。全塔在结构上没用一个铁钉子,全靠构件互相铆榫咬合。塔的暗层,内外槽柱之间的梁用斜撑连接,成八角筒式内外槽框架,增强了构件的整体性。全塔共使用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种类之多,国内罕见,被世人称为“斗拱博物馆”。因此,应县木塔被古人誉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一层南北开门,四周设有回廊。塔内各层装有木制楼梯,游人可拾级而上。二层以上都设有平座栏杆,形成回廊,供游人凭眺……详情>>

  

雄伟壮观的应县木塔


  

木塔门户木牌坊


  

塔影公园


  

辽代街远眺木塔


  

明成祖御题匾额


  

仰观木塔


  

木塔及钟鼓楼


  

塔内11米高的释迦牟尼金身泥塑


  

塔旁大雄宝殿


  

蓝天白云映木塔


  

木塔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药师琉璃光佛纸面


  

木塔夏景


  

鲜花秀木塔


  

白雪衬木塔


  

大雄宝殿金身塑像


  

明武宗朱厚照御题匾额


  

鲜花绿树映木塔


  

状如莲花的木塔斗拱


  

绿树成阴的木塔景区


  

错综复杂的木塔内部结构


  

木塔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妙法莲花经卷卷首


  

莲花状木塔斗拱


  

辽代文化城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