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融资租赁登记:天涯观察第453期:谁来留住我们的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44:11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前日,我国首个《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根据调研成果撰写,调研范围涵盖了31个省、270个村庄,共获取了4794户农户的问卷信息。
  
  《报告》从农民出发,研究农民眼中的国家和社会以及农民的政治参与。这些调研报告都已呈送给了中央有关部门,还有不少报告为中央领导所批示。报告称,在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等情况下,农民的尊严感或继续下滑。过半的受访者认为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比其他人低一等。
  
  而早在2000年,湖北省监利县的李昌平怀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和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对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切忧虑,以《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为题,用扎实的数据、详尽的材料,向朱镕基总理反映“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基层情况,中央领导人动情批复,引发了湖北监利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改革,由此掀起“三农”问题关注热潮。此材料后来整理为《我向总理说实话》一书出版,李昌平本人也高票获选当年《南方周末》年度十大人物。

小车推出共和国,血汗拼出神奇经济

没有当家作主,也没分享到改革成果


  
  说起来,改革开放迄今已有足足30个年头,在这半甲子中,国家各个领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GDP去年一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老二;科技:神舟天宫放礼花般你上我下;外交:广撒金银,万国来朝;建设:高楼大厦栉次鳞比;文化:奥运大运一掷亿金……加之媒体日日鼓吹大国崛起,孔子学院遍布全球,一切的一切,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蒸蒸日上,傲视诸邦的大国气象。而这光鲜大厦的里面,则是贪污腐化,金钱至上,人口红利,犯罪攀升,农村发展等令人头疼的问题一大堆,其中,又以农村问题最严重。
  
  毛泽东时代,农民被死死绑在土地上不能流动。改革开放后,南方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于是农民进城慢慢放开,“到南方去!”成为8、90年代初最自豪的创业口号,成千上万的农民携家带口,泡着桶面,嚼着火腿,汗流满面的挤在列车的过道里,在咣当咣当的声音中做着自己的发财梦。从最初的建筑工地到摆地摊走私黄碟,许多敢吃头蟹的人幸运的捞到自己的头一桶金,让后来者羡慕不已并勇猛追进,随之形成的经济膨胀效应让中国农民陷入一阵疯狂打工潮,很多地方地荒了,村空了,只剩下一些孤老幼儿独守空巢。当年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外来妹》正是这种情景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速度”飞跃发展的几十年,当做石子枕木的劳工除了获得过一个“农民工”的光荣称号以及养家糊口外,大多数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反而要承受城市人鄙夷眼光的歧视,当时光里的春风逐渐逝去,他们不得不一步一回头离开自己为之奉献过的热土,悄然回到故乡,在晨醒酒后默默咀嚼着自己无处安放的青春。

一、农业经济持续恶化

被高速发展的城市遗忘


  
  农村问题是一个大课题,已有数千人对此著作立论,但实际解决成果寥寥。原因一句话:国家政策所致!从五十年代的粮食统筹城乡二元结构到改革开放先发展城市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农村两次错过了现代化的班车,这也是今天中国大部分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可以说农村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城市优先政策使得一些工业项目在城市中生根,城里人可以做工赚钱,而农村人只能通过廉价的出售农产品来换取工业品,中间还要经过剪刀差的剥削。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中青年都在外打工,在熟悉了城市的节奏,享受到现代化的文明后,尽管薪水微薄,但这批人执著的留在城市中。国家虽说对农村有产业扶植,如农业低息贷款,鼓励养殖畜牧业等,但受技术,天时,资金,能力,政府等影响,真正去做的人不多,真正能享受到贷款的人也不多。农村还是几千年来的那个农村,除了种地,别无选择。而种地是个赔钱买卖,遇上老天爷不顺心,收入还不够种子化肥钱,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三月。至于前一段时间CCTV报道的农民种地年收入20万云云,最后调查为亩平均500元,根本不具有代表性。现今上岁数的人还守在田里,只是一种感情的执著,而非利益的图报。毫不夸张的说,再过20年,基本没种地的人了。

二、“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

教育难以改变穷人命运


  
  随着出口经济的退潮,大规模基建的停滞,矿山牧业的国营化,很多新生代的农村学子痛苦的发现,自己想打工都无从打起!小城市公务员考试基本都是陪太子读书,名额注定是官富二代的,死皮赖脸北漂或南下的,又没父兄当年的好时机,混到最后连房租都交不起,还被美其名曰称作:蚁族,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去年的杨元元事件便是对此最好的注解。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读书就是一种投资,哪怕今日千辛万苦,也要让孩子鲤鱼跃农门,改变命运。然而一项调查表明:湖北某地57%的农户竟因子女念书而返贫。农村致富的本质出路是依靠教育,这是新闻宣传中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事实却很尴尬,农民在付出巨大的教育成本后,不但没有致富,反而为生计所困,成为文盲老粗的笑柄。曾有过这么一个笑话:记者去某贫困乡采访一个有车有楼的农民,问他致富秘诀,农民挠了半天头后将三个儿子带到记者跟前说,车房的钱都是孩子们没念书省下的……
  
  2003年温家宝主政后便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农村的政策,最重要的莫过于村官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险覆盖以及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可以说,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想通过政策惠农,调节人口流动,引导农村创业,可事实上,数十年来持续性的空心化,农村已昨是今非,即使是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也无非是修了条水泥路。至于年轻人,莫说是新生代的农村90后,即使是80后,也生疏到五谷不分,谁还会去种地。
  
  于是,很多农民子女在初高中毕业后,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背起背包,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向往,走上了打工的路。

三、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

人口矛盾接近临界点


  
  孔子曾有句名言:“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科技发达,环球一次也无非三五天,自然可以远一下。可城乡之间这个远,却是亘年累月的远,足足有三十年之久仍未填平那道沟壑。
  
  在耗尽一代打工人的青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渐成规模。青年一代继续留下打拼,虽然已机会不多。老一辈黯然退场,回农村修理地球储备养老。而新新一代,则成为社会的多余者,这些零零后生在城市中,说着普通话,住着出租屋,出生之日起,便打上了二等公民的印记。更多的新新一代,稍大点便被父母忍痛送回农村,由爷爷奶奶抚养,从小就骨肉相离,天各一方。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9.1%,且与父母分散越久,心理问题越多。这只是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方面。现今农村已空心,教育趋向集约化,再加上各家都是独生子女,有时候几个村子都凑不够一个班,学校只能裁撤,这又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有的为了子女教育而搬离。笔者曾看到好几个村崭新的希望小学空空如也,有的竟然被当做养鸡场,养猪场,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曾在杂谈看过中山水寒的人口论,以前很不以为然,现在慢慢明白到计生的局限性,在政府养老缺位的前提下,养儿防老在中国远没有过时。国家虽说对此有相关政策,如农村养老保险也已实施,但,交够15年后,可以领取每月55元……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所以,笔者在这里忠告:养儿防老,还是儿子好!至于什么医疗保险,更是扯淡。举例:未医保前,住院总共开销5000,全自己出。入医保后,国家可报销50%,同样的病,住院总共开销10000,完了还得去找相关部门报销,肯定不能空手去,这又滋生了腐败。一算账,这不扯淡嘛,最后还不是自己养自己,绕来绕去,政府还是把老百姓当二耍了。

四、中国特色农村政治

“三农”问题搞不好,维稳工作该检讨!


  
  中国农民,历来和政治扯不上瓜葛。在农村,几千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一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来则种,秋至则收,逢年过节走走亲戚看看戏,老婆孩子热炕头,三十亩地一头牛,任凭世界翻天覆地,我自巍然不动。所以当突然宣布干部要直选时,很多人显得茫然失措,甚至惶恐的连票都不敢去投,遑论参选。不参选不代表农民不需要政治上的平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权势者及城里人的歧视,深切感受到自己地位的不平等,深切体会到自己尊严不受尊重,也迫切的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但当这种机会来临时,由于自身的文化思想局限,认识不到其宝贵性,参与意识淡薄,或参与动机不纯,于是,中国农村的民主选举,便演化成为一种怪诞现象。
  
  笔者曾观察过两次农村选举,其怪现状体现在:一、党员现象。这在主体思想国家自然无话可说,要求候选人必须是党员身份,于是,好多人临阵磨枪,突击入党。二、贿选。好多候选人直言不讳,一票多少钱都明码标价,民主选举变成拍卖会,组织几乎不管。三、候选人身份。好多人都是村霸,泼皮,横行乡里的家族势力,靠威胁利诱来换取选票,很多人劣迹斑斑,当官就是为发财,否则请我都不来。四、名义是直选,实际还是上面委派,一心一意干实事的上面未必中意,最后工作没法开展只好走人。指望这些人造福百姓,为富乡里,还不如早点学凤姐移民!
  
  于是,初衷很好的农村基层选举渐渐变成了一场笑话。

结束语

  
  国家应该强烈认识到农村问题的紧迫性,实施大规模的经济扶持,扩大农村基建,扩大干部下乡培训,将农村问题提升到国家兴亡的首要位置,并鼓励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那里大有天地”,必要时候重走毛时代“上山下乡”路线,更重要是引导农村青年回流,毕竟,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农村稳定,方能全国稳定,农村的现代化,方是全国的现代化!

出品:天涯观察编辑部 策划:金波 美工:盼盼 本期责编:周零壹 主笔:那一冬的残雪 邮箱:yiwen@tiany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