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新款玫瑰水: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三单元(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54:28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的原因。

  难点

  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下简称“大危机”)的爆发及其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德日法西斯乘机掌握了政权。由于本课的部分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重要方式。

  本课的引言很有特色,采用的“引而不问,问在其中”的方式。引文摘自美国总统柯立芝1928年发表的国情咨文,其中充满了洋洋得意的味道,不仅对现实十分满意,而且对未来也充满信心。其背景当然是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美国经济也是一片看好,所以被称为“柯立芝繁荣”。然而,这一切却在1929年10月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从这时起,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陷入大危机之中。在读完这段引言之后,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这到底是为什么?”的遐想之中,特别是那些没有预习过的学生。建议教师此时稍加指点,即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主要简单地介绍了大危机从美国爆发、大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以及大危机波及的范围。

  1.大危机的爆发。大危机由1929年10月美国股票行情猛跌而引发,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暗的十月”,由此导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带动了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到260亿美元。股票市场的变化,冲击了美国的金融体系,银行出现挤兑风潮,这又动摇了企业界的信心,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状态。1929~1932年,银行破产达到100多家,企业破产达到约11万家。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53.8%。

  2.大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课文点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导致了因美国国内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购买力受到限制。还有股票市场的投机狂热,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市场的虚假繁荣。对这几点,教师可以再将其细化为:虽然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现了经济繁荣,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使经济发展之中潜伏着危机。首先,美国20年代的经济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之上,一些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衡和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用。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的总收入中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了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其次,分期付款及其带来的银行信贷的膨胀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上盛行分期付款的购货方式,以此来刺激消费,但也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局面。这种繁荣并没有反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鼓励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但资本家为了追逐眼前的利润,仍盲目扩大生产,致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再次,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十分普遍,不少普通人也参与其中,将它作为迅速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股市,还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这一投机的结果是导致股票价格被不合理地抬高,有些股票以其账面价格3~20倍的价格卖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体系的崩溃准备了条件。因此,以1929年10月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3.大危机波及的范围。这次危机之所以被形容为“大萧条”、“大恐慌”,是因为它具有波及的范围特别广、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和造成的破坏特别大的三大特点。所谓“波及范围广”,是指在经济领域,大危机期间出现了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并发,相互交织;还指从地理范围上看,危机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不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德、日、英、法等国未能幸免,就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也受到影响。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未受冲击。所谓“持续时间长”,是指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长达4年之久。所谓“破坏性大”,是指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减少2/3,甚至在危机结束后也不见经济迅速复苏。

  第二目“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主要介绍了大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大危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世界市场的影响以及为了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道路。

  1.大危机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以美国为例,大危机期间,由于工业、农业、商业的萎缩,到1933年3月,美国的完全失业和半失业工人达到1700万,还有大约102万农民破产,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8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402亿美元;1933年的商品消费额,下降到1929年的67%。也是在危机期间,出现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为了应付生产过剩、商品积压,销毁了大量农产品和牲畜,以保持利润;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缺衣少食。据1932年9月的《幸福》杂志估计,在美国有3400万人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无法维持生计。有200万人到处流浪,栖息于破烂的“胡佛村”中。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工人罢工和失业者的游行示威;法西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2.大危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世界市场的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致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造成这些地区人民生活的进一步贫困。此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将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拼命争夺世界市场,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空前的经济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关税战。1930年,美国提高了近900种商品的关税,以期阻止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其他国家则采取报复性措施,提高自己的关税壁垒。这种为争夺世界市场而展开的经济战愈演愈烈。

  3.为了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道路。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危机的情况下,那些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比较稳固的国家采用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做法,以缓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缓和社会矛盾。如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大危机造成的破坏。但在那些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那么稳固、资产阶级革命未能完全消除封建势力影响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建立起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内镇压广大劳动人民、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的道路。这些国家走上不同道路的结果,最终对世界形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特别是这两类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对抗,成为维护与破坏世界和平的两种对立力量。

  第三目“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包括德国法西斯取得政权的背景、希特勒的上台及其德国的扩军备战。本目结束后,有一“学思之窗”,对大危机影响下美德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做分析和评价。

  1.德国法西斯能够取得政权的最大背景是大危机的影响,但也包括其他原因。第一,德国在一次大战中的失败,导致德国在战后处于相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加不利的地位,如德国在战后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国内市场相对狭小;虽然在20年代鲁尔事件后得到了主要来自美国、英国的贷款,但经济发展也严重依赖于外资。于是,从美国开始的大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比其他国家更大一些,德国的危机也更严重一些。第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严重。危机期间,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农业下降30%,大批小农破产;1932年,全国有2/3的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境地。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面对着经济的大萧条和动荡的社会形势,德国魏玛政府却显得软弱无力,无法应对复杂的局面。德国的上层统治者和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越来越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以便对内稳定统治秩序、对外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以纳粹党为代表的德国极右势力趁机抬头。

  2.希特勒的上台及其主张。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即所谓“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局面大肆活动。第一,他们一方面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以获得广泛的支持。纳粹党向工人保证要实行社会主义,让工人分享政治权利,保证工人的经济利益;向农民许诺取缔土地投机,并给农民以经济援助。另一方面,纳粹党又利用德国人普遍存在的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谴责《凡尔赛和约》是国耻,并宣传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挑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这些宣传蒙骗了许多在经济危机中陷于绝境的中下层民众。纳粹党的党员人数到1932年猛增到近百万,在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第二,纳粹党还争取得到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希特勒曾经公开宣传,纳粹党执政后,将大大扩充国防军,还要彻底摆脱强加给德国的《凡尔赛和约》。这使得青年军官中同情纳粹党的人数开始增加。同时,希特勒不仅四处活动,与大资本家进行私下会谈,而且还在有垄断资本家参加的会议上发表演说,攻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攻击布尔什维主义,鼓吹种族优越论,叫嚣扩充军队。希特勒的主张得到了垄断资本家的青睐。1932年11月,20名金融家、工业家和大地主上书总统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

  3.希特勒的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1933年1月,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开始建立。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为了对外扩张的需要,纳粹党要先在国内确立自己的法西斯统治。在政治上,首先是建立纳粹党一党的独裁统治。为此,纳粹党在上台不久,就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因为德国共产党的力量当时正在逐步壮大,所以成为纳粹党建立独裁统治的最大威胁。“国会纵火案”发生后,纳粹党乘机取缔德国共产党,把一大批德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投入监狱,包括著名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接着,纳粹党政权又下令取缔了除纳粹党之外的所有政党。1934年,在兴登堡总统死后,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在经济上,希特勒政府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与其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在思想方面,严格控制文化教育领域,用纳粹党的说教钳制人们的思想。在军事上,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充军备。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入莱茵非军事区。由于英国和法国对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的行动没有采取任何反击措施,致使希特勒的军事冒险行动得逞,更助长了其扩军备战和对外侵略的嚣张气焰。

  第四目“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包括的内容有: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特点是以军部法西斯为首;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军事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在对外侵略的方向上日本军部确定了“南进”的目标。

  1.大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比较大。在大危机影响下,世界市场出现了萎缩,使日本的出口受到严重打击。1930、1931年,日本的出口分别比前一年下降了32%和53%,进口也下降了30%和57%。由于日本资源缺乏,外贸的缩减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经济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阶级矛盾尖锐,更多的工人农民为了求得生存展开了大规模的罢工和反对地主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猖獗。1931年,在日本军部的策划下,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进一步霸占中国东北。

  2.日本的法西斯势力的特点是以军部为首。在形形色色的日本法西斯组织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军部是指当时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包括政府中的陆军省、海军省以及陆军最高指挥部──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最高指挥部──海军军令部等机构。军部法西斯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势力,是与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有关。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而政府无权过问。相反,军部却可以利用陆相、海相等在政府中任职的现役军官有力地影响政府。在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中又分为“统制派”和“皇道派”两大派别。前者以高级军官为主,后者以少壮派军官为主。两派在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外侵略扩张方面虽然是一致的,但在如何控制政权的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皇道派”比较激进,主张利用日本社会对当时政党政治的不满,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为此,“皇道派”制造了一系列暗杀事件,杀死与他们意见不一致的人,甚至几度发动军事政变,以夺取政权。但这几次政变接连失败。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皇道派”的力量被镇压,“统制派”在军部占据绝对优势,开始逐步推行他们的计划。

  3.“二二六政变”后,1936年3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标志着日本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广田组阁后不久,就恢复了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为军部控制政权提供了合法手段。军部的权力急剧膨胀,可以操纵内阁。广田内阁对内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的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紧扩军备战。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

  4.在对外侵略的主要方向上,日本军部确定了“南进”的目标。在掌握政权之后,日本军部内部在对外侵略的目标上存在分歧。陆军以对抗远东苏军为目标,主张联合德国夹击苏联,被称为“北进派”;而海军以对抗美国、确保控制太平洋为目标,被称为“南进派”。后来,“南进派”占据上风,在广田内阁制定的《基本国策纲要》中,明确把“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基本国策。1937年,近卫内阁上台。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教学建议: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有关知识,提出看法和问题。教师也采用层层递进的提问法,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关这段历史的不同问题。例如:“为什么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会引发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你对罗斯福新政了解多少?”“希特勒能够在德国上台,究竟是什么原因?”“日本的军部法西斯势力为什么这样猖狂?”等等。或巩固原有知识,或启发思考,或引导思路,一切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对本课中的“学思之窗”,也可以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或安排在第三目结尾,或安排在全课讲完后,引发学生拓展思维,从比较深的层次上去分析历史现象。这样做既有利于巩固以前所学,又有利于深入地思考本课的主题,将大危机及其影响归纳其中,并加以全面的分析。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学习新课前,教师在书写本课标题后,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本课引言,然后指出本课探究的主要内容有两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德、日两国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以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问题。要说明,本课的重要概念有“法西斯专政”、“纳粹党”以及“日本军部”,以加深印象。还要说明,在本课中还有一个“学思之窗”,它是一个需要深入分析的重要问题。当然,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导入方法,如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怎样发生的?”“你们知道这场大危机带来哪些后果吗?”等等,以启发学生回忆以前在历史必修课中所学的内容或在初高中政治课中所学到的内容,利用原来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记忆,但要将其引导到进行深一步的历史学习的轨道上来,而不是就事论事。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学习第一目“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时,教师同样要注意学生已经了解的史实,要促使他们从新的视野和新的高度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做重新认识;对那些比较理性化的内容,也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建议教师:

  1.关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引发危机的三个具体原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间的联系。(补充材料见“案例一”)

  2.关于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课文主要从美国开始和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影响两个角度来分别叙述。教师可补充一句:这次危机没有波及社会主义苏联。

  第二目“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教师除了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外,还需要适当补充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巩固在初中阶段或高中历史必修课中所学到的有关内容。(补充材料见“案例二”)本目的“历史纵横”不做要求。

  第三目“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建议教师在分析纳粹党夺取政权的原因时,可以先以20年代纳粹党“啤酒馆暴动”的失败为引子,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纳粹党在30年代能够取得政权。(补充材料见“案例三”)

  第四目“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建议教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先让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补充的办法,分析德日法西斯夺取政权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包括它们都利用了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状况。不同点:在德国,纳粹党通过欺骗宣传和拉拢社会各阶层,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取得政权;而在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依靠现存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来实现政权的法西斯化,通过由军部控制内阁来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而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

  对本课的“学思之窗”的讨论,由教师根据情况安排在第三目或第四目结束后进行。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讲到导致经济危机的三个原因和根本原因时,可以说明:第一个原因是美国国内贫富悬殊的扩大、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这一因素导致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不出去,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了。第二个原因强调了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下,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地扩大生产,又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个原因是股票的投机活动最初掩盖了这种矛盾,但当矛盾积累到一个阶段,又促使矛盾最后激化直至总爆发,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了。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可以反映国民经济的状况。但由于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大幅度地抬高了股价,使其无法真实地反映生产和市场的情况。只有当工业生产恶化的实际情况被充分暴露出来,并通过股价暴跌反映出来,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虽然当时一些美国的银行巨头也出手企图救市,但根本无济于事,根本阻止不了股市的崩溃。以上这三个原因,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它们之间紧密相联,但其总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点希望教师务必讲清。

  案例二

  在回顾罗斯福新政时,教师可以点明: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的形势下,对生产关系做出的必要调整。而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即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既是罗斯福新政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放任自流政策的做法,又对二战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极大影响。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让学生梳理一下原有的知识,二是为本课的“学思之窗”做一铺垫,并且为学生以后学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历史打好基础。

  案例三

  在谈到纳粹党能够夺取政权的原因时,教师可以指出这既包括现实原因,也包括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就是在大危机的冲击下德国社会的状况。而历史原因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一战后建立的魏玛共和国基础薄弱,也是一个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共和国。第二,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凡尔赛和约》,又导致了德意志民族的强烈不满。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采取新政的途径来摆脱危机,而德国则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你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历史原因。

  思路引领: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比较稳固;在危机面前,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以逐步克服危机带来的种种问题和最终摆脱危机。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稳固;由于在国家统一时采取了王朝战争的方式,封建势力在国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遇到大危机,在国内面临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了扩军备战和对外侵略的方式,以摆脱危机。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原因:社会的贫富悬殊造成社会购买力的下降;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与市场矛盾的激化;股票投机制造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股市的崩溃成为大危机来临的信号。(2)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将危机转嫁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关税战等经济战;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影响到世界的发展。

  2.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有何异同?

  答案提示:见本课“教学设计”第四目有关部分。

  二、学习延伸

  作者从哪些方面为日本侵略中国进行辩护?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为侵略行径辩护的荒谬之处。

  答案提示:(1)作者认为,由于美国、苏联等国都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侵占中国东北等地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有许多具体原因,因此,不能认为这一事件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2)按照作者的逻辑,似乎日本侵略中国十分有理。这是一种强盗逻辑,也是一种十分荒谬的逻辑。日本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建立在牺牲别国利益的基础上,不能通过侵略扩张达到自己的目的。日本过去这样做是错误的,今后如果还这样做仍然是错误的。坚持这一强盗逻辑的人,在今天的日本还有市场,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剧。这也是造成在历史观问题上,日本某些人与亚洲其他国家、国际社会共认的观点截然不同的原因之一。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希特勒上台后第一次对德国将军们的讲话

  总政策的惟一目标:重新获得政治权力。整个国家的行政必须适应这一目标(所有部门!)。

  1.国内政策:彻底扭转德国目前的国内政治局面。不能容忍有悖于这一目标的任何态度(和平主义!)。那些转变不了的人必须搞掉。彻底根除马克思主义。使青年人和全体人民适应这样的观念:只有斗争才能拯救我们,其他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一观念(参加纳粹运动的成千上万的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它将继续发展)。训练年轻人,强化用一切手段进行战斗的意志。严重叛国罪处死刑。最严格的集权国家领导,清除民主癌症!

  2.对外政策:为反对凡尔赛体系而战。在日内瓦的权利平等;但是如果人民没有战斗的意志,那就毫无用处。关心盟国。

  3.经济:必须拯救农民。移居政策!进一步增加商品出口是无益的。世界的吸收能力有限,到处都在推动生产的增长。使部分失业大军重新就业的惟一可能性在于移居。但是既然德国人民的生存空间太小,那就需要时间,不能期望情形有根本的改变。

  4.武装部队的建设:实现重新取得政治权力的目标的最重要的前提。必须重新建立国家兵役制。但是,国家领导必须预先确保可以服兵役的人──甚至在他们入伍之前──不受和平主义、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毒害,或确保他们退役之后不成为这种毒素的受害者。

  当取得政治权力之后,应如何使用?这还不可能回答。或者用于为新的出口机会而战,或者──可能更好些──在东方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并无情地使之德国化。肯定只有通过政治权力和斗争才能改变目前的经济状况。目前可能出现的惟一事态发展──移居──权宜之计。

  武装力量是最重要的和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机构。它必须摆脱政治并公平无私。内部斗争不是军队的事而是纳粹组织的事。同意大利相反,我们不想把军队和党卫军混在一起──最危险的时期是军队的重建时期。要看法国是否有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如果有,法国就不会给我们时间,而要进攻我们(可能是和它的东方卫星国一起)。

  消除人民与国家痛苦法(即授权法)(1933年3月23日)(节录)

  第1条国家法律亦由德国政府按照德国宪法规定的程序制定。

  ……

  第2条德国政府所制定的国家法律如不以国会和参议院的组织本身为对象,不得与德国宪法相异。德国总统的权力不变。

  第3条德国政府所制定的国家法律由内阁总理发布并在国家法律公报中发表。如无其他规定,法律于发表之次日起生效。

  ……

  第4条德国与外国所订涉及国家立法事务的条约,无需获得参与立法工作的团体的同意。德国政府发布履行此项条约的必要的规定。

  ……

  德国国防法(1935年3月16日)

  (1)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

  (2)德国和平陆军包括业已并入的警察部队在内,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

  (3)有关普遍兵役的补充法律将由德国国防部长拟定后请德国政府决定。

  德国兵役法(1935年5月21日)(节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条兵役是德国人民应尽的光荣职责。

  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在战时,除兵役以外,每一个德国男子和每一个德国女子都有为祖国效劳的义务。

  第二条国防军是德国人民的武装的训练军人的学校……

  第三条国防军的最高统帅是元首兼国务总理。

  在他领导下,德国国防部长作为国防军的总司令实施对国防军的指挥权。

  ……

  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1931年7月)

  为了使满洲张学良政权的排日方针缓和下来,要和外务当局紧密配合,努力实现之。至于要关东军慎重行事的问题,陆军中央部门要充分加强领导。

  虽然作了以上的努力,如果排日行动再发展下去,也许终于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

  要解决满洲问题,完全有必要取得国内外的谅解。因此,陆军大臣应该努力通过内阁会议使各大臣都能知悉当地的情况。

  让全国国民,特别是新闻界了解满洲的实际情况,这项工作主要由陆军省军务局负责和参谋本部情报部予以协助。

  陆军省军务局和参谋本部情报部要密切和外务省有关局、课联系,使有关各国都能知道满洲的排日活动的实际情况;万一出现我军有必要采取军事行动的事态,要使各国都能谅解日本的决心,不至于对我们采取无理反对或压迫的行动。为此,需要预先制定一个周密的工作方案,并取得上级批准,以便顺利执行。

  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哪些兵力,与关东军协商后由参谋本部作战部提出计划,请上级长官批准。

  为争取国内外的谅解,采取措施,约以一年为期,即到明春为止,要求切实实施。

  尽力使关东军首脑部熟悉中央的方针和意图,要他们在今后一年里隐忍持重,避免卷入因排日活动而产生的纠纷,万一发生纠纷时,只限于在局部范围内处理,不扩大其范围。

  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处理满蒙问题方针纲要(1932年3月12日)

  一、对于满蒙,力求在帝国的支援之下,使该地在政治、经济、国防、交通、通讯等各种关系上,体现作为帝国生存的重要因素的作用。

  二、由于满蒙的现状可以脱离中国本部政权而独立,成为一个政权统治下的地区,应逐步诱导,使它具有作为一个国家的实质。

  三、现在主要由帝国担任维持满蒙的治安。将来,维持满蒙的治安及保护南满铁路以外的铁路,主要由新国家的警察或形式上类似警察的军队来担任。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应设法建立或改革新国家维持治安的机关,特别要使日本人成为领导骨干。

  四、将满蒙地区作为帝国对俄对华的国防第一线,不允许有外来的捣乱行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应增加帝国陆军驻满洲的兵力,以适应这种情况,也应进行必要的海军设施。不允许新国家的正规陆军存在。

  五、恢复我国在满蒙的权益,并加以扩充,应以新国家为谈判的对方。

  六、在实行以上各项措施时,竭力避免与国际法或国际条约相抵触;其中,关于满蒙政权问题的措施,由于《九国公约》等的关系,尽量可以采取由新国家方面自动提议的形式。

  七、为了贯彻帝国有关满蒙的政策,必须迅速设置统制机关。但目前应维持现状。

  日本《基本国策纲要》(1936年8月7日)

  (一)国家大政的根本,在于根据大义名分,内则巩固国家基础,外求发展国运,使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的安定势力,确保东方和平,为世界人类的安宁和福利作出贡献,以体现建国的理想。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

  1.排除列强在东亚的霸道政策,根据真正的共存共荣的主张,共享幸福,这就是皇道精神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我国在对外发展政策上应予经常贯彻的指导精神。

  2.为希求国家的安泰,并拥护国家的发展,以确保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安定势力的地位,应充实所必要的国防军备。

  3.对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消除北方苏联的威胁,同时防范英美,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执行时,应注意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4.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对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并与满洲国的建成相配合,力求国力的充实和加强。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