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提示恢复mac地址:第八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7:33:56

第八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是在已选定的场(厂)址范围内,研究生产系统、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及运输设施的乎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工程建设方案。

第一节   总图布置方案

一、总图布置及功能分区

    项目总图布置就是根据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或使用功能的需要及其相互关系,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及其外部环境条件、运输条件、安全、卫生、环保、施工、管理等因素,经多方案比较后,对项目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进行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和安排建设场地内各

功能区之间,各建、构筑物之间和各种通道之间的平面位置关系,以便便整个项目形成布置紧凑、流程顺畅、经济合理、使用方便的格局。

    建设场地按功能分区是总图布置中重要的一环,据此可确定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运输联系。例如工业企业,按其建、构筑物的功能特点和布局要求,一般可划分为厂前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动力区、仓库区、原料堆场区、给水处理区、废水处理

区、居住区等若干个功能E。一般来说,功能分区应遵循下列原则:

    (i)符合企业总体布置要求,保证工艺流程顺畅、生产系统完整。

    (2)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地形、地质条件的差异,化不利为有利。

    (3)力求外部运输、供水、供电等线路的进厂方向合理。

    (4)为通风、排水、安全、卫生、绿化、美化等的布置创造有利条件。

    (5)合理确定各功能区的边界与面秋。

    (6)圭要货流与主要人流避免交叉。

    总之,进行功能分区时,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满足工艺技术需要,又要有利于扬长避短、合理布局,发挥整体最佳效益

    二、总图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总图布置的各部分之间,包括各功能区之间,设备、建筑物和土建工程之间、厂房之间等,无论是自身特点、功能要求,还是相互联系或布局和建筑风格等,都必须通盘考虑,协调一致。功能分区系统分明,布置整齐,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美观。

(2)在符合安全的条件下,要求各种管线的走向和运输路线的走向距离最短,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的布置,科学合理。最短距离,不仅要考虑物的移动,也要、人的移动。物流和人流合理、线路短捷,方便作业,同时尽量避兔物流与人流相互交往复、迂回。动力设施要靠近用户或负荷申心,尽量采用多管、多线共架、共沟,堆仓库尽量做到堆储合一。遵循距离最短原则,不仅可以少占土地,也可减少运输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整个工厂的运转速度。

     (3)服从工艺流程走向。生产总工艺流程走向,是企业生产的主动脉。初级产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废物排放等在工厂各部的位置,能源、动力以及其设施的安排,都要从属于生产总工艺流程。

     (4)切实注重安全和环保要求。建设密度和建筑系数科学合理,既力求布置紧应根据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各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保证生产运营和消防安全。生产车间和建筑物,应考虑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避免因朝向问题使操作条件恶化,如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的生产厂房、仓库、储罐等,应布置在边缘地带,并符合(

全规程》的规定;散发粉尘、水雾、酸雾、有害气体的厂房、仓库、储罐或堆场,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厂房与厂房之间、厂房与其他建筑之间、联合厂房或多内部等,"可能产生的噪声、振动的相互干扰,都必须在总图布置时予以高度重视,

极的措施确保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5)因地制宜。根据场 (厂)址的风向、地形、地势特点及地质条件,合理确布置,减少工程土石方的填、挖工程量和运输量。

    (6)尽可能节约用地。总图布置应紧凑、合理,节约用地。在考虑企业发展余地避免过早占用大片土地。在满足生产、安全、环保、卫生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考厂房或联合厂房等合并建筑,以节约用地。

    (7)技术改造和扩建项目的总图布置方案应与原有企业的总体布置统一协调。出用原有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减少在改、扩建时对原有生产的影响,力求改善原有的布局和不良的生产条件。

三、总图布置研究内容

     (1)研究确定项目的范围和组成,场地占用的土地面积。说明可供利用的土地面。设计需要的面积。各个单项工程建、构筑物的平面尺寸和占地面积。

     (2)研究功能区 (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非生产系统)的合理划分。技造项目还要研究与现有场地功能分区的协调。

     (3)研究各功能区种各单项工程的竖向布置。按照平面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三种竖向布置形式。

    平坡式。即把场地处理成接近自然地形的一个或几个坡向的整平面,其间连著高度变化。这种形式有利于生产运输联系、管网铺设。但当场地自然地形坡度较大,土石方量很大。在有色金属工业申,冶炼厂、加工厂建筑密度相对较大,生产车间,关系密切,道路、管线较多,故要求地形较平坦,多采用平坡式布置形式。

   台阶式。即由几个标高差较大的不同整平面相连接而成。这种形式在平面连接往需设置边坡或堵墙,相对来说可节约一定的土石方量,但运输与管网铺设条件差。工艺要求地面有高差时常采用这种布置形式。如选矿厂、水泥厂、造纸厂、制酸厂和湿法冶金厂等采用这种布置形式有利于减少物料的输送,节省动力和设备,缩短管线及皮带长度有利于节省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

    混合式,即在同一场地上有的地段采用平坡式,有的地段采用台阶式。当所处越起伏较大时,为保证主体工程的建设及生产,往往对主要生产区采用平坡式,辅助生区用台阶式。这样有利于节省土建上程量。

    在进行竖向设计时应与场地外现有的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场地标高等相协,要说明场地雨水排除方式 (是明渠还是暗管);对场;厂)址处于洪水淹没地区或受山洪或胁时,应说明防洪排洪措施,填、挖土石方量和处理方法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地形,尽可能使场地的设计标高与自然地形相适应,使场地的土石方量最小,并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在满足生产、安全、运输、排水、卫生等要求的同时,竖向设计应切实注意全厂环境的立体空间美观和建、构筑物的群体岂术处理。要使其空间造形效果和谐均衡、舒展完整,在环境上优美舒适。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副产品、半成品等的名称,贮存方式 (散堆、包垛、罐贮)、装卸、搬运方式及各类物品所占面积、运输量等仓贮方案。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及易燃爆危险品的仓贮方案,应专题论述。

    合理布置场 (厂)内外运输和消防道路,专用线走向,码头和堆场的位置。

    合理确定项目的土地利用系数、建筑系数和绿化系数。

四、总图布置方案比选

    总图布置方案比选是对总图布置方案从技术经济指标和功能方面进行比选,择优推荐方案。

    (1)技术经济指标比选。圭要有场 (厂)·区占地面积、建构筑物占地面积、道路和铁路占地面积、绿化面积、建筑系数、绿化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土石方挖填工程量、地上下管线工程量、防洪措施工程量、不良地质处理工程量以及总图布置费用(土石方费用、埂基处理费用、地下管线费用、防洪抗震设施费用)等。对这些经济指标的比较可以通过表进行,如表8-1,8-2所示。

表8-1

      技术指标比较表

指    标

场(厂)'区占地面积(m')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

道路和铁路占地面积(m')

绿化面积(m')

建筑系数

绿化系数

一拎·"  一

土地利用系数

土石方挖填工程量(m')

地上地下管线工程量(m)

防洪措施工程量(m')

"        不良地质处理工程量(m')

总图布置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L方案三

@

 一"一

149

表8-2

    总图布置费用比较表

指    标

单位:元

方案一    方案二 1方案三

      用  用

 用  费  费

 费  理  线

 方  处  管

 石  基  下

 土  地  地

序号

       1     2     3     4

 

防洪抗震设施费用

    (2)功能比选。主要比选生产流程的短捷、流畅、连续程度,项目内部运输的便捷度,以及安全生产满足程度。

    总图布置各种方案经比选论证后,绘制总平面图,标明总平面边界、建构筑物平面置、比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场 (厂)内外道路 (铁路)的衔接等。技术改造项目总图布置图,应注明新建和原有建构筑物以及拆除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

    (3)拆迁方案比选。对拟建项目占用土地内的原有建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需拆除部分的建构筑物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意向,项目需支付的赔偿费用等;不同拆迁方案的比选。

第二节   场  (厂)内外运输方案

     投资项目的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都必须靠交通运输来完成,它是项目建设和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项目的交通运输分场 (厂)内运输和场 (厂)外运输两类。场 (厂)运输是企业与国家或地区交通运输干线发生联系,或企业与其原料基地、车站、码头和它协作企业之间发生的直接运输联系,场 (厂)外运输条件包括场 (厂)外运输设备和"输环节(装、运、卸、储)能力的协调与组织管理。涉及的因素包括地理环境、物资类型:

物资特性、运输量大小以及运输距离等方面。全面细致地了解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济现状;交通、运输及其设施的现况和发展趋势,根据拟建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的要求,体分析当地的交通状况,如铁路、公路、水运等进行多方案比较,那种最适宜本项目,依托量的大小,做出最优选择。使其项目的厂外运输充分依托社会力量来解决,减少不要的投资,改变过去的"小而全"或 "大而全"的做法。

    场(厂)内运输是厂区内部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库存场之间的材料、辅料、燃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的水平和垂直运输循环系统。主要涉及厂区布局、道路设计、载体型、工艺要求等因素。场 (厂)内运输安排合理,可使货物进出通畅,生产流转合理。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及电子技术的大量应用,带来了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自动化,场 (厂)内运输方式由传统的铁路、道路、架空索道、管道等运输而日趋多样化。各种各样的空申和地下的水平与垂直运输装置,不断充实与改善场 (厂)内运输条件。一个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满足生产及其经营管理要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系统,

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方便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的作用。因此,应在安排根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技术方案确定的主要投人品和产出品的品种、数量、特性、流向的上,研究提出项目内外部运输方案。

一、运输方案选择的要求

    (1)统筹规划场 (厂)内外部运输,提高运输装卸机械化程度,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运输安全,运输能力要适当留有余地。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内外部运输、装卸、贮存各个环节之间形成完整的、连续和便于组织管理的运输系统。

    (2)根据项目产品的性质特点,如运量大小、运距长短、产品类型及性质,同时考虑外部具备的运输条件,对采取的运输方式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分别选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同时具体分析所选择的运输设备与运费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求最快捷、经济的运输方式。

    (3)项目的陆运、水运和空运等外部运输,应尽量依托社会运输系统。确需自建专用铁路、公路、码头的,应有足够的运量,避免运力浪费。运输线路和车站、码头等的布置,立符合当地城镇及交通运输规划,满足工厂生产、货运、人流的要求。在进行有关交通运

输各方面的同步建设或投资时,对于靠近铁路干线的投资项目,且原材料或产品运输量大,则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编组站等;投资项目如果靠近河流或沿海,则可以修建港口、码头;投资项目所在地形复杂,运输批量小,则可以修建通到工厂的公路专用线;对于原材料来源比较固定或产品用户相对稳定的投资项目,且产地与销售地有一定地势差时,则可以铺设管道。这些同步建议和相关投资,都应进行经济评估,列人项目总投资内。

    (4)主要产出品以采用单一的运输方式为宜,应避免多次倒运,减少中转次数和损耗,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大宗原材料和燃料,宜从厂外直接运至车间或仓库,减少中转损耗。

    (5)各种运输线路设计,应符合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和各种运输方式设计规范的规定。

二、运输方案研究内容

    运输方案研究主要是计算运输量、选择运输方式、合理布置运输线路、选择运输设备和设施。

    (1)运输量的计算。计算需要运进运出的各种物料的年运量,并说明其物态和包装形式;计算场 (厂)内各个环节的物料、中间产品的运输量,并注明物料形态。

    (2)运输方式选择。根据已确定的运输量和货物特性,研究选择货物的运输方式。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现有和在建的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等运输能力,能否承担项目投人品和产出品的运输。对依托社会运输力量解决的,应研究提出与外部运输方式接轨、装卸的设施建设方案。根据物料性质、货物流向及数量、装卸货点位置等,确定项目内部管道运输、皮带运输莉各种车辆运输等运输方式和标准。

    (3)运输设备选择。运输设备的配置形式,有项目自备、向运输专业企业租赁、委托给运输专业企业、部分自备部分租赁等形式。应研究优先依托社会运力的可能性、经济性与合理性,尽量减少自备。确需自备的,应研究提出所需运输设备清单。

    项目运输方案经过比选后,提出推荐方案,并编制场 (厂)外运输量一览表和场厂)内运输量了览表,如表8-3和表8-4所示。

表8-3

序  号  物料名称  运输方式

   场(厂)外部运输鼻一览表

                    运输量

起  点  讫  点

               运    人  运

态包装形式

单位:吨/年

       备  注

 出

合计

表8-4

场(厂)内运输鼻一览表

序  号  物料名称  运输方式   装货点    卸货点

运输量

物态

  单位:吨/年

包装形式   备注

合计

三、运输方案分析的程序

    (1)估算出运到拟建项目场 (厂)址的各种投人物总量和运出工厂产出物的总量,制成一张运量平衡表,同时列出通过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出、运进的物资数量。

    (2)分析这些运输方式,按现有运输设施的条件和能力,能否保证及时运输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3)估算出项目所需要的运输费用,包括日常运输费用和需要增加运输能力所需要的投资。

    (4)结合运输费用及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出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

第三节   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方案

    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是为项目主体工程正常运转服务的配套工程。公用工程主要有给水排水、供电、通讯、供热、通风等工程。辅助工程包括维修、化验、检测、仓储等工程。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研究。对拟建项目的各单项工程设置的研究,其目的既避免漏项,又不搞 "大而全、小而全",充分依托社会力量,

节药投资,减少管理程序,加快建设速度。有些辅助材料,如化工企业需要的大宗数量酸、碱、化工原料、容器、包装材料;纺织厂的浆料、低木管;服装厂用的缝纫线、衬料;制药厂用的淀粉、胶囊;印刷厂用的装订材料等等。市场来源可靠、""采购方便,就无须再设置车间,自行加工生产。

    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的设置,应尽可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依托社会迸行广泛的专业化协作。技术改造项目应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公用辅助设施。

一、给排水设施

    1·水源选择。

    水源的选用应通过卫生、技术经济、水资源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水源的选择有如下要求:

    (1)水量充沛可靠:除保证当前生产、生活需水量外,也要满足远期发展的必须水量。

地下水源的取水量应不大于开采储量,天然河流 (无坝取水)的取水量应不大于该河流枯水的可取水量,城市供水设计流量保证率根据城市规模及工业大用户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90%~97%取水量,工业企业按部门规定一般情况下,可取水量占枯水流量15%-25%

。水源水量应以当地供水及水利部门或水文地质部门的正式文件为依据。

    (2)原水水质符合要求:水源水质应满足拟建项目对水质的要求或通过简单经济的水处理,即能达到拟建项目所需的水质标准。一般的,生产用的水源水质则随各种生产性质生产工艺而定。

    (3)按照开采和卫生条件,选择地下水源时,通常按泉水、承压水 (或层间水)潜水的顺序,对生产用水水源如取水量不大,或不影响当地生活饮用水需要也可采用地下水源,否则应取用地表水。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宜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

    (4)与农业、水利综合使用,应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正确处理与给水工程有关的经济部门如农业、水力发电、航运、木材流送、水产、旅游及排水等方面的关系以求合理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水资源。

    (5)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水源选择应结合城市远、近期规划和工业总体布局要求,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综合考虑。为维护的方便,取水点应选在城镇的上游。为便所采用的水源在水量和水质方面都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应充分考虑人类生产活动及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采取预防性的措施。

    (6)具有施工条件。如陆上交通是否方便,施工期间是否影响通航,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是否具有施工条件。

    (7)有利的水位。利用高程较高的水源 (如水库水、山泉水、深层自流地下水等)可降低经常的运行电耗,故应首先考虑采用。

    (8)符合环保要求。被确定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一定要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水源保护,在建造水厂的同时,环境保护的措施一定要同步实施。

    2.给水系统。

    城镇给水系统一般为生活、生产、消防三者合一系统,它可分为:统一系统即按生活饮用水质供水,为一般申、小城镇所采用;分质系统即由于供水水质要求不一,对于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水,单独设置给水系统,而其他用水则合并为另一统一系统,若有中水道系

统,可将清洁卫生、绿化等部分非饮用水归入申水道系统;分压系统即根据管网压力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压力的供水系统;分区系统即按地区形成不同的供水区域;区域系统即自于水源或其它因素,供水系统需同时考虑向几个城镇供水的大范围给水系统。对于规模较大的城镇以及大型联合企业的给水系统,还可能同时具有几种供水系统。例如既有分质、又有分区的系统等。

   给水系统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组成,它的任务是从天然水源取水,按照用户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输送到给水区,并向用户配水。给水系统常由下列部分组成:

     (1)取水构筑物,用以从选定的水源取水,并输往水厂。

     (2)水处理构筑物,将天然水源的水加以处理以符合用户对水质的要求。

     (3)泵站,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规定的高度。

     (4)输水管和管网,将原水送到水厂。将清水送到给水区和用水地点的管道。

     (5)调节构筑物,它是各种类型的水池(高位水池、水塔、清水池等),用以贮存和调节水量,高位水池相水塔兼有保证水压的作用。根据城镇地形特点,水塔可设在管网起点、中间或末端,分别构成网前水塔、网中水塔和对置水塔的给水系统。                   "

     项目可行性研究申研究的给水主要是确定用水量和水质,研究水源、输水、净水、(厂)内给水方案等。研究项目所在地的给水系统是属于何种类型,确定项目用水参数,按照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循环用水、化学用水消防用水,分别计算日用水量和水质要求,在计算用水负荷时,应充分注意水的回收利用和重复利用,确定水的重复利用率,编制日用水量表。

     确定给水方案,首先要依托社会解决,在不能满足需要时,应提出自建给水方案,包括水源类别、规模、取水位置,取水、输水、净水方案等,列出给水主要设施和设备,给水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建设或购置,以及现有可利用的组成部分。

     3·排水系统。

     在可行性研究中主要是确定排水量,研究排水方案,计算生产、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的年平均和日最大排水量,分析水质、污染物成分。根据排水量和污染的程度提出排水的去向。对污染严重的应考虑污水处理方案,列出排水的主要设施和设备。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及主要要求为:排水工程设计首先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其次是清污分流,即生活、生产污水与含有副毒、易燃易爆、易腐蚀和有机容物质的污水分系统排放,以减少含有害物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负荷,达到减少投资、防止水污染、;

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GBJl4?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是城镇、企业及居住区的水久性室外排水工程设计的依据。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的设计要符合GB31?9标准的规定。排水工程设计要以规范规定为依据,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坡;

镇,工业与农业之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排水系统设计具体;要求: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相协调;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污水和污泥,采用循环用水和重复用水系统,利用本厂或厂际的废水、废气或废渣,以废治废;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队系统协调;应配合生产工艺改革,减少排出废水量或改善其水质,并要按不同水质,分别回收污水或污泥中的有用物质;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排水制度 (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相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工业废水接人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要不影响城镇排水管污染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

    对排水水质的要求主要包括:污水排人城市下水道时,严禁排人腐蚀下水道设施的污水;严禁向城市下水道倾倒垃圾、积雪、粪便、工业废渣和排放易于凝集的堵塞下水道的物质;严禁向城市下水道排放剧毒物质(氰化钠、氰化钾等)、易燃、易爆物质(汽油、煤油、重油、润滑油、煤焦油、苯系物、醚类及其他有机溶剂等)和有害气体;对医疗卫生、生物制品、科学研究、肉类加工等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

    最后,画出水平衡图,列出给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厂的主要设备一览表,包括名称、规格、材质、数量、消耗定额。

二、供电及通讯设施

    1、供电。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供电工作的主要内容为:

    (1)了解并收集建设项目附近供电电源的详细资料。如国家或地方电网距,建设项目最近的区域或地方变电站的已装变压器的容量、台数、一次侧及二次侧的接线方式,该变电站的供电端的电源状况及供电可靠性,今后发展规划,目前的负荷状况和今后该地区和地方性用电发展概况。若该变电所装有三线卷变压器时,需详细收集申压和低压线卷的容量及已有负荷状况。外部供电电源首先应考虑从国家或地方电网供电,只有在附近无任何可供利用的电网,且在近期内又不可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供电时,再考虑自建自备电站。自备电站的建设应十分慎重并需经过多方案比较后确定。

    (2)收集和了解建设项目附近电网变电站的电源电压等级,以确定可作为项目供电电源的电压等级。

    (3)建设项旧距最近的电网变电站的距离,周围的地形及障碍物状况,架线和接线条件等。

    (4)收集当地电价(含基本电价X元/kV·A和电度电价X元/kW·h)、增容及电贴费(XXX元/kV·A)等资料。

    (5)若建设项目具有1级重要用电负荷时,需收集电网变电站有无两个独立供电电源及其供电的可靠性。

    (6)根据项目的用电装备及其装机容量,计算出项目最大计算负荷 (有功、无功、视在)和年用电量 (k*kW·h),提交给项目建设单位供与电力部门签定供电协议,并作为项目成本分析的依据。

     (7)根据电力部门《全国供电规则》的规定及项目自然功率因数计算值确定项目功率因数的补偿方式,功率因数应达到《规则》的要求 (0·9以上)

     (8)根据本项目的供电电源条件,负荷特点及总图布置,确定本项目的内部供电方案。作出全厂供电系统图、全厂计算负荷表K含人工补偿功率因数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含车同变电所的主要设备)。

     (9)计算主要装备需要量、主要工程量(含设备、建筑、安装及其他工程)、外部供电电贴。

     (10)厂区及建构筑物的照明设计方案。

     进行上述工作的报告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主要有:前述有关电网、变电站及供电系统等现状及发展规划等基础资料;区域或地方变电站至建设项目之间的大比例尺地形资料(1:t5O00至10000等),障碍物状况,电力部门对外部供电线路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地的主

 要气象资料,(风速、气温、风向、降雨量、结冰日、雷击日等);建设项目的各类用电设备的详细资料,如:工艺装备 (电机、电热、电炉、电镀、电解、电化等)各类设备的装机容量、工作 (运行)容量、台数、工作班次、用电设备电压等级、电机型号,公用及辅助设施 (如供水、循环水、污水处理、环境保护、机汽修、仓贮设施等)各类用电设备材料;各类电气设备销售价格,电气安装的定额以及国家和各行业的电气设备安装和主要电能消耗等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改造项目,应根据企业现有电源、规模、用电负荷,提出增加供电方案。

    项目供电方案经比选确定后,应绘制供电系统图,编制主要供电设施和设备表。

    2·通讯设施。

    研究项目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通讯设施,依据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流或使用功能的需要,设置全厂通讯用户数及通讯系统组网、申继方式和申继线以及消防系统自动报警等弱电设施。对通讯 (弱电)设置方案进行比选。列出主要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名称、型号,

规格、数量及来源。

    对有线通讯、无线通讯、光缆通讯、卫星通讯等设施,要做到尽量依托社会,减少不必要的重要建设,改变过去对项目建设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社会做法。充分说明依托社会协作的理由及依托范围。

    3·编制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及定员。

三、供热设施

    供热是以蒸汽或由蒸汽转化为热水、热风的形式供应工艺、生产、取暖及服务设施的统称。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工艺、不同的规模对供热的需求也不相同。如纺织、印染业、中药提取等都需要大量的蒸汽;而各种建筑物的取暖多以热水或热风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申研究的供热根据主要工艺过程确定蒸汽压力等级,分项列出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服务设施的蒸汽用量、压力等级;根据项目的热负荷,选择热源和供热方案。热源的选择,应尽量依托社会供热和辅助设施利用项目余热并举。

    确需自建供热设施的,应研究热源的建设方案,供热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包括上煤设施、软水设施、锅炉房规模、设备选型及台数等;还需比较燃料来源、规格、消耗量及运输、储存方式以及灰渣数量、存放和综合利用措施。

    若采用热电联供方案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单台容量lOt/h及以上,年运转400O/小时及以上的工业锅炉应采用热电联产,热电联产就是采用高温高压的电站锅炉,产生过热(高热值)蒸汽,先发电后供汽,提高热能利用率。

    供热方案经比选确定,应绘制全厂蒸汽平衡图,编制主要供热设备表,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定员及公用工程用量。

四、空分、空压、制冷设施

    研究计算项目生产所需的氧气、氮气,压缩空气及制冷的负荷,提出供应的参数,如

质量要求、使用方法、消耗定额等。并提出依托社会供应方案或自建空分、空压和制冷设施的方案。

    确定上述辅助设施规模后。编制各功能设施的主要设备一览表(名称、型号、规格、主要控制参数、来源);消耗指标、建筑物面积、占地面积、定员及公用工程用量。

对技改扩建项目,尽可能的依托原有设施。

五、维修设施

    维修设施主要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工业炉窑、运输设施等的维护和修理。企业设备的修理,一般划分为日常维护、小修、申修、大修。研究项目维修设施的任务 (维修所担负的工作量)体制、设置原则及工作制度 (说明协作关系、协作单位的能力),检修材料及备品备件供应原则,检修制度;各项维修设施组成规模及主要设备的设置。

    对拟建项目的维修设施,应首先立足于依托社会,实行广泛的专业化协作。一般项目只配备日常维护和小修能力,确需自建维修设施的,应提出建设方案。编制主要设备一览表、建筑物面积、占地面积、定员及公用工程用量。对技改扩建项目,尽可能的依托原有设施,略有变动。

六、仓储设施

    根据生产需要和合理周转次数计算主要投人品、申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仓储量和仓储面积,包括室内和露天堆场面积、占地面积。研究仓储设施方案时,尽可能依托社会设施解决。

七、中央化验室

    申央化验室是指全厂性质的化验室,主要任务是提供全厂化验室所需标准溶液和试剂如蒸馏水,标定试剂溶液等;对迸厂原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规格、成分、质量的分析;对出厂产品的质量鉴定,"三废"排放的分析监督等。

    企业化验室视拟建项目工艺过程的不同而不同的设置,一般分三级化验室:厂级、车间级、工段级,特殊工艺还需设岗位分析。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是,说明全厂化验室的设置原则,所承担的任务,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同车间化验室的分工;工段组成;设备仪器的选择、建筑面积及人员编制等。

    对化验室申的有些项目,可以依托社会提供,为蒸馏水的供应,就无需在项目中增加蒸馏水制备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