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isback安装好用不:《舍勒情感现象学概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41:06
                                                             《舍勒情感现象学概论》   *价值及价值的等级秩序作为法则是通过我们对现实的人和事物加以还原发现的,也就是说,作为本质事实,它们具有自己意义的独立性.与之相反,现实生活中具体的道德原则作为规范却依赖于具体的人和事物,也就是说,它们回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思想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一方面能使人认识到自己的可悲,另一方面又能使人在其可悲的存在中沉思。所以,真正有思想的人就是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的人。
  *如果我们把本是正当的东西当成有用的东西,就是利用精神生活获取物质利益--这是对精神的亵渎;如果我们把本是有用的东西当成正当的东西,就是利用物质享受来麻痹精神--这是彻头彻尾的拜金主义。真正的生活就在于:是正当的东西和有用的东西适得其所,也就是说,享用前者以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使用后者以满足我们的肉体需求。
  *人的存在从根本上见乃是一种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不断超越自身去追求并实现着更高等级的价值。
  *人因为认识到人生世界的真相才去欲求个体生命的解脱或完善--爱就是这种欲求的表现。

  *“他死的很孤单,一如他一贯生活在内心的孤独中,但他死时的目光还匆匆瞥向那丰富而美丽的伟大,他还本想诉说的伟大。”——舍勒如此谈论狄尔泰。

  *在日常交往中如何理解他人的自我,把握他人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感,并以此为前提与他人达成沟通的问题,就是哲学上的主体间性问题。如何把握他者之我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一是这个关系到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否能够存在的问题;二是这个问题关系到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是否可能的问题,因为只有他者之我是可知的,我们才能体验到他人对自己的道德关怀;三是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关系到人对于人是什么、能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因为只有他者之我是可知的,人和人这之间的一切交际关系才是可能的。

  *人最先体验到的是他人的自我和心理而不是自己的自我和心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当人把原始混沌一片、他我不分的心理之流加以客观化并与之拉开距离后,他才拥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并把自己和别人的情感、思想、意愿加以区分,所以,“我”能够像理解自己一样理解他人或周围世界。从中我们也可看出,人首先是社会性的人或者说集体性的人,人的自我只有以共同体或社会为依据才有可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就建立在他们彼此共同生活的基础上。
  *在舍勒看来,一个人过分的沉默寡言、畏缩胆怯或是喜欢过离群索居的生活,就可能和他童年的自慰倾向有关。
  *悔悟的新生力量是双重的:它一方面使齐恶从善,在道德上新生;另一方面又使人从亵渎走向神圣,在信仰上新生.
  *"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为酒精精神,我把这看作通往悲剧诗人心理的桥梁.不是为了摆脱恐惧的怜悯,不是为了通过猛烈的宣泄而从一种危险的激情中净化自己;而是为了超越恐惧和怜悯,为了成为生成之永恒喜悦本身--这种喜悦在自身中也包含着毁灭的喜悦。。"由此可见,对尼采而言,毁灭和痛苦本身并不是悲剧,悲剧之为悲剧乃在于,面对人生的痛苦和磨难,人依然能够热爱生命、肯定生命,把自己的全部激情注入生命,哪怕这样仍避免不了被毁灭的命运。      *悲剧和悲哀是不同的。一般意义上的悲哀,是出于自我的主观感受;而悲剧性的悲哀,是从外部而来,从本质上讲是不可避免的价值毁灭,他所能做到只是默默的承受和体验命运本身的不可预见或难以琢磨,并在悲剧体验中与特殊事件的存在达成和解。这种和解使我们对悲剧的体验充满了一种大彻大悟的安宁和平静。
   *任何受苦都不是盲目的,而是生命抑制的绝兆或反映,其目的在于对生命发出预警或劝诫,使之远离危险并更好的生存。所有的受苦都是部分为整体或者说较低价值存在为较高价值存在所做出的牺牲。在牺牲中既包含爱的欢乐又包含为所爱者承受不幸的痛苦,且,牺牲之爱要先于痛苦和欢乐,并在造就痛苦是也造就了欢乐。
  *人越是通过意志和行动有意去制造幸福,幸福的深度和持久度就越低;更何况,除了感官区域的痛苦和快乐是可以制造或逃避的外,越是深入人的精神位格核心,痛苦就越不可避免、幸福久久越不可强求。事实上,只有在人不是有意制造快乐以逃避痛苦而是出于爱去主动为他人或整体承担痛苦时,幸福作为爱的回报才会产生;只有在人不是为快乐而快乐而是追求快乐的内容及其内在价值本身时,他才能找到更深、更大的快乐与满足。
    怀着感恩之情,通过恭顺、忍耐以及谦卑的承受痛苦使人学会为爱付出牺牲,并在爱的牺牲中获得灵魂的真正幸福。这种苦行的本质不是让个体背离爱的共同体去过一种对上帝进行沉思默想的遁世生活,而是让信仰者为爱的行动做好准备,在牺牲之爱中获得救赎、享受到灵魂的安宁与福乐。   *他们存在价值的单一性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反过来只有出卖自己的这种单一性才能获得自身生活的全面性。但在把他们的思想、情感、道德行为、独特的生活方式、艺术或知识市场化的同时,这些东西原本所承载的独特的精神价值也就逐渐丧失了。事实上,与“价值的颠覆”相比,“价值的沦落”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痼疾。因为在“价值的颠覆”中,人们只是无视等级高的价值的存在而已,而在“价值的沦落”中,等级高的价值已经失去了它的高贵性,并变得“俗不可耐”。正是在价值的这种“俗不可耐”当中,当代人迷失了自己的价值方向,让存在失去了自己的本真意义。虽然我们不能说整个社会都陷入到这种“价值沦落”的状况之中,但这种状况已越来越渗入到社会的肌肤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的个性和才能越来越多样化时,它们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对象的种类也就越来越多样化。于是,当代社会给人的印象是令人眼花缭乱和目不暇接的。在这种眼花缭乱和目不暇接中,人们的注意力既容易被分散又容易迅速转移。由此,各种价值对象就其本质而言就没有了实质性的差别,因为它们都成了昙花一现的东西。既然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人用一生去追求和珍惜的。由此,不但人与物的亲密关系丧失,而且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也随之丧失。人与人、人与物的亲密感的丧失意味着人很容易滋生厌倦感。为了摆脱这种厌倦感,人又去追逐新的对象,但在这种狂热的“嗜新症”中,虽然可欲望的对象越来越多,但人从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的能力却越来越低,其发展趋势就是人的情感感受变得麻木迟钝。这也验证了舍勒的观念,那就是当代人享受快乐的能力越来越低。由上可见,原初追求永恒和普遍的理性主义,在当代社会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支配下,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它不但没有为这个世界确立普遍而又永恒的价值坐标,相反,倒让人们在每一个瞬间的价值碎片面前驻足流连。
  *人们对社会不公正的承受力正变得越来越低。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当代人价值意识的改变。如前所述,制度交往造成了人对人的冷漠,制度意识弱化了人在制度之外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价值的数量化以及对“他是什么”的重视把他人变成了实用价值的载体和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独立和平等意识的增强使人把自我的价值看的高于一切;英雄的消失和偶像的登场使牺牲之爱力我们远去--当代人价值意识的觉醒与极度增强,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人不能容忍他人或社会随意侵害自己的利益,也对社会施加于自己的不公异常敏感。因此,懂得如何约束自己那过度膨胀的自我意识,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生命的价值,懂得如何让彼此的存在共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