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容有哪些步骤图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2)》 教师教学用书 第一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11:56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的引言概括了以下三点:第一,对封建君主专制这一东、西方都曾经历过的社会现象的评价;第二,专制理论和民主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第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精神影响。在引言中列举了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是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五个要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学习建议中,不仅提示了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的具体方法,渗透着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分析特定历史时代社会思潮的方法论。
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阿奎纳的
“君权神圣”
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地位;阿奎纳的国家观及政体观。
阿奎纳的“君权神圣”,是13世纪欧洲社会矛盾的产物。
比较阿奎纳的“君权神圣”与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不同之处。
分析、比较阿奎纳的“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背景及影响。
对阿奎纳“君权神圣”的评价。
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的背景、实质。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是镇压人民反封建斗争的精神武器。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阿奎那“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的主要内容。
难点
阿奎纳的“君权神圣”与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区别。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西欧13世纪至15世纪专制主义理论发展的梗概。教材列举的两个探究的主要问题是,“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君权神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需要学生明确的概念有三个:专制主义、君权神圣、君权神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从阿奎纳的‘君权神圣’到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勾勒出西方专制主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
本课内容属于欧洲政治思想史,内容抽象,且背景涉及史实繁复。马克思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学习本课内容,同样需要抽象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应注意给学生提供、串联必要的背景史实,也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概括,把握重要概念的基本内涵。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重温历史必修1中,“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等内容,以及联系对本课引言的必要说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专制主义”的基本内涵。其次,在进行“阿奎纳的‘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与时代背景及影响的有机结合,以利于学生形成相关的历史概念。第三,鉴于本课内容抽象深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用讲述法或探究式学习方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切忌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设计。
在进行“阿奎纳的‘君权神圣’”一目的教学之前,务必使学生明确“专制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在本章教材正文中,专制是一种政体形式,与民主(多数人的意志)相对,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专制主义则是指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或理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中(不同国体)都曾出现过专制统治,如屋大维的元首制(实为开创罗马奴隶社会的帝制),秦始皇开创的封建帝制,克伦威尔、拿破仑实行的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和现代德、意、日的法西斯统治等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以个人崇拜为特点的独断专行,是一种错误,而非社会主义的一种政体形式)。以上史实,学生在以往初、高中的历史课中已经接触,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史实的比较,进而概括出“专制”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在“阿奎纳的‘君权神圣’”一目中,需要从背景和内容两个方面,明确以下五个问题:
背景:
①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的地位。
通过重温学习“欧洲宗教改革”中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位及学习本课内容,或由教师扼要讲述,使学生了解:基督教大约产生于1世纪中叶,最早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下层民众中间。以后,教会逐渐控制在有产者手中,性质发生转变。基督教在4世纪被定为国教之初,基督教会受罗马帝国皇帝的庇护和控制。进入中世纪,欧洲国家普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王权衰落,而基督教会则既拥有超越国家的宗教权力,又因拥有广阔的地产和遍布各地的教会组织,从而具有强大的经济、政治世俗权利。
②教权与王权的斗争。
教权与王权的斗争是西欧中古时期的重大事件。世俗王权虽然衰落,但不甘心屈于教权之下。在封建领主对于教会地产的征税权力以及国王对神职人员的任命权的问题上,王权同教权进行着长期的斗争。后一问题上的斗争在11世纪所谓的“世俗任命权之争”达到顶峰。此后,双方之间关于权力关系的争论一直延续。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教会虽然同王权长期斗争,但并不要求取消王权。其次,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权不同,西欧中世纪的王权,最初是建立在层层的领主与附庸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上的,没有形成类似中国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这部分内容关系到对本节教材内容的理解,建议教师用讲述法扼要介绍补充。
③13世纪的意大利,基督教正统教会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教师可向学生说明,第一,早在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献土”,教皇国(756-1870年)产生。罗马教皇不仅是欧洲基督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教皇国的世俗君主。第二,依据教材,指出在意大利,教权与王权矛盾尤其突出。第三,教师应说明,本目教材中所指的“先进思想”,是指反对基督教正统教会权威的“异端运动”,以防止学生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内容相混淆。关于异端运动,可作如下说明:早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后,其正统派利用国家政权的支持,就将不占统治地位的异己派别统统斥为异端。而异端作为一种运动出现,则是伴随市民兴起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异端运动中的派别林立,但有一条共同主张,即反对教会上层骄奢腐败,主张清贫。
内容:
教师可指出,阿奎纳的家乡洛卡塞卡位于罗马与那不勒斯之间,这一地区正好是基督教思想和世俗思想、教皇势力与国王势力激烈斗争的地方。至于阿奎纳的生平,由于涉及较多学生不了解的学术问题,不宜展开,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即可。
④阿奎纳的国家观
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归纳或直接讲清以下几点:第一,解决王权与神权之争的方法和目的。阿奎纳认为,王权与神权之争的关键是确定二者的权力界限,而不是简单地用一方去压倒另一方。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两者的矛盾,以维持相对的和谐。第二,教权高于世俗王权。与以往的基督教神学体系相比,阿奎纳更肯定了世俗国家的地位,但坚持教权高于世俗王权。他把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的关系比喻成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世俗权力服从宗教权力,犹肉体服从灵魂。阿奎纳认为,世俗王权服从教权,是实现教权和世俗王权和谐的前提。第三,王权虽然低于教权,但也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肩负着使世俗之人通过王权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对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有所助益的使命,因而也是神圣的。
⑤阿奎纳的政体观
阿奎纳继承了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把国家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六种类型,并以神学的观点和政治经验的考虑为依据,认为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幸福、公共利益的政治目的,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教材介绍了阿奎纳神学的价值判断方面的论据。关于政治经验方面的论据,阿奎纳指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是由一个人统治的城市或省份,总是因纠纷不止而陷于分裂。
本课教材设有“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探究问题,鉴于阿奎纳的神学思想是一庞杂的体系,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仅据教材内容,通过分析、归纳来完成。
在“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①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社会矛盾
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时期,王权空前强大。对此,教师应予以展开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也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对内消除封建割据,以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对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积极向外扩张。这些要求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王权的支持。在王权方面,为战胜割据势力和对抗教会,需要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支持统一的社会力量。在这一历史时期,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政治上的强化王权,经济上的重商主义,成为都铎王朝的政策特点。然而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共同利益不可能永久,随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不断增长,他们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化。
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教材选修1中“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明确英国宗教改革后,王权已合并教权于国王的名义之下。
在完成上述教学内容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得出结论:英国在都铎王朝时期,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大大加强(即教材所谓“西欧近代早期君主专制统治”)。
本课教材设有“君权神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探究问题,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据教材内容,通过与比较“君权神圣”的内容来完成。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章引言中的有关阐述以及恩格斯在谈到欧洲中世纪封建割据局面时作出“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Nation),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的论述,对教材所说“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时期,专制王权空前强大”做出评价。
②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社会矛盾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表现为压制议会、横征暴敛、迫害清教徒等方面,导致与农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激化。对清教徒的宗教迫害,是这种矛盾在宗教方面的体现。
教师可利用本目中的“资料回放”和亨利八世召集英国议会开会的插图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第一,资料中体现的思想同阿奎纳的理论是一致的,第二,议会在13世纪以及在詹姆士一世时期的不同地位,从而加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议会同国王对立的理解。
③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与阿奎纳“君权神圣”的区别
阿奎纳的“君权神圣”与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都是神化王权,但二者的内涵却大相径庭。教师可从背景、目的、作用等方面,指导学生完成这一分析。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主要通过“阿奎纳的‘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两目,介绍了西方专制主义理论方面的内容。重点需要学生掌握的是两个问题和三个概念。两个问题包括:一、“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君权神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个概念包括:专制主义、君权神圣、君权神授。其中“君权神圣”、“君权神授”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二者的区别是本课的难点。
新课的导入,可由学生关于专制制度的已有知识入手,并通过比较、抽象,形成“专制”、“专制主义”等概念。
在学习“阿奎纳的‘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两目时,要注意使学生将不同的时代背景掌握清楚,尤其是西欧中古时期基督教的地位和都铎王朝时期的阶级关系。
阿奎纳的“君权神圣”与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能否区别二者的差别,是对是否真正理解本目教学内容的检验。教师可利用表格的形式完成教学。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新课的导入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西方专制主义理论”。有谁能举出专制统治的实例?
学生:(列举实例。)
老师:有谁能根据这些实例,概括出“专制”的含义?
学生:(尝试概括。)
老师:(确认)专制是民主(多数人的意志)的反义词,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
老师:同学们刚才了举出的秦始皇开创的封建帝制,屋大维的元首制(实为开创罗马奴隶社会的帝制),克伦威尔、拿破仑实行的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和现代德、意、日的法西斯统治等实例。如果我们再用“国体”、“政体”的概念去衡量,可以进一步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尝试分析、概括。)
老师:(确认)专制是一种政体形式,在历史上曾存在于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的不同国体中。而“专制主义”,则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或理论。
案例二 比较阿奎纳的“君权神圣”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之间的异同
老师:“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三字相同,他们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学生:(尝试分析、概括。)
老师:(确认)都是神化封建王权。
老师:“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虽仅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内涵却大相径庭。让我们从背景、目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老师先出示下列表格的表头,然后指导学生逐项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并完成表格。)
背景
目的
作用
阿奎纳的
“君权神圣”
资本主义尚未萌芽。
调和封建统治内部教权与王权的矛盾。
在基督教统治的世界,确立了世俗政治的一定地位,有积极意义。
詹姆士一世的
“君权神授”
王权已合并教权。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神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镇压民众的精神武器。
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从阿奎纳“君权神圣”到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所勾勒出的西方专制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解题关键:深刻理解“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的背景和内容。
思路引领:深刻理解“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的区别。
答案提示:由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转变为王权是上帝授予的;由为调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学说转变为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精神武器。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深刻理解“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的区别。
思路引领:“君权神圣”欧洲产生于13世纪,是为调和基督教权与世俗封建王权矛盾的产物。
答案提示:王权低于教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肩负着使世俗之人通过王权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对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有所助益的使命,因而也是神圣的。
2.“君权神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深刻理解“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的区别。
思路引领:“君权神授”是17世纪英国封建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及广大民众矛盾激化的产物。
答案提示:王权是上帝授予的,国王(世俗的和宗教的首领)意志不受任何干涉。
学习延伸
思考并分析,西欧的封建统治者为什么要为自己的统治罩上一层神圣的外衣?
解题关键:把握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思路引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原理。
答案提示:就意识形态而言,西欧封建社会可以说是基督教的世界,“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治学的终结──三》)教士以外的社会成员,包括国君及其臣民,同时也都是基督教徒。为自己的统治罩上一层神圣的即宗教的外衣,可以利用人们的宗教信仰接受这种统治。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 宫理业)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注定比其他一切动物要过更多的合群生活。(第44页)
物质世界存在着天道的某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之下,所有的物体都受第一物体即天体的控制。(第45页)
蜜蜂有一个王,而在整个宇宙间有一个上帝,即造物主和万物之主。(第49页)
世俗权力之服从宗教权力,犹肉体之服从灵魂。所以,如果一位主教就世俗权力受其支配的那些事情对世俗事务发生兴趣,或对世俗权力交其处理的问题发生兴趣,那并不算是越权。(第140页)
根据既为祭司又为国王的基督的启示,教皇的权力在世俗问题和宗教问题上都是至高无上的。(第153页)
──摘自《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
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君的身份是世上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坐在神的宝座上,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做神。有三样东西可主要用来类比君的身份:……圣经把国王叫做神,因此其权力经某种联系便可与神权相比拟。国王还可比作父亲,因为国王确实是parens patriae(父亲),是其人民的政治之父。最后,国王还比为人体这个小天地的头。
──引自钱乘旦、陈晓律著《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课文注释
教皇和教皇国的由来
起初,“教皇”(Pope)一词是对基督教高级神职人员的一般尊称,从5世纪起才开始为罗马主教所专用,称罗马教皇。罗马教皇不仅是遍布各地的天主教会组织的最高首领,而且是位于亚平宁半岛的教皇国君主。
中世纪时期,教权与俗权之间始终保持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利用的关系。754年,教皇斯提芬二世为法兰克人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714~768)加冕施行敷油礼,于是法兰克国王的称呼就加上了“由上帝任命”的头衔。754年和756年,丕平为酬谢教皇而两次远征意大利,迫使伦巴德人把他们侵占的拉文那总督区和潘塔波利斯(意为“五城区”)交给教皇,从而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查理大帝继位后,在确认他的父亲“丕平献土”事实的基础,为教皇国增加新的领土。781年,他又与罗马教皇签订条约,划定了教皇国的范围。
如果说“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物质基础,那么,教皇在8世纪伪造的一份“君士坦丁赠礼”的文件则为教皇国寻找合法依据,奠定了教皇国的理论基础。这份文件说,4世纪君士坦丁皇帝在位时已经将拉特兰宫、罗马城和帝国西部的统治权交给了教皇塞尔维斯特,而自己则迁到帝国东部。
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
都铎王朝(1485~1603)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王朝,前后共有五位君主执掌王权,依次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血腥者)和伊丽莎白一世。
百年战争(1337~1453)结束后,英国陷入了一场内战。爱德华三世的后代在“玫瑰战争”(1455~1485)中相互厮杀,结果,以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为代表的旧贵族势力被消灭殆尽,最后由兰开斯特家族旁支里奇蒙伯爵都铎·亨利(Henry Tudor)夺取了王冠,由此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都铎王朝。这样,英国的地方性封建割据被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取而代之,实现了从封建等级君主制向封建君主专制的过渡。在“大一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铎王朝不仅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而且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推动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活动,使英国逐渐朝着海洋帝国的方向发展。
3.学术观点
关于英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研究
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肇始于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被推向发展的顶峰。
都铎王朝时期,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都竭力推行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统治政策,主要表现为对内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对外奉行重商主义,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从而使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起来,英国也因此进入欧洲列强的行列。
从詹姆士一世到查理一世、查理二世,再到詹姆士二世,斯图亚特诸君主往往以“君权神授”理论为借口,推行违背民意、破坏传统的专制统治。在这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英格兰民族打着“清教革命”的旗号,与专制王权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结果,爱好自由的英国人不仅将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而且将整个君主专制制度送进了历史陈列室。
17世纪的英国革命,说到底是一场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争取和捍卫民主权利的斗争。它的胜利不仅在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而且为欧美国家的反封建、反专制的斗争树立了成功范例。
4.图画说明
西欧中世纪的教堂
教堂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宗教是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支柱,人们围绕着日常生活中心教堂形成了教区。基督教堂建筑的造型艺术,一般尽可能地建造得坚固与气派,以展示耶稣基督的荣光和上帝的至尊,并体现天国的完美与生命的永恒。
早期基督教堂建筑沿用原先罗马异教的巴西利卡式(Basilica即长方形神殿),以满足炫耀国教权威的目的和举行盛大宗教仪式的需要。10~12世纪,大大小小的教遍布西欧各地,修道院附属大教堂、乡间的小教堂随处可见,而罗马式风格在基督教建筑艺术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中世纪全盛时期(13~14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在罗马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这种建筑风格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高耸入云的尖塔,斜坡屋脊的尖顶,尖削高昂的拱门,彩色透光的玻璃,雕刻富丽的大门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可谓集中世纪艺术之大成。哥特式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城市富有的市民阶级与思想上占支配地位的僧侣阶级奇妙结合的产物,兼有世俗性与宗教性,理性与非理性,神秘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多重因素。
教皇为皇帝加冕
从法兰克人矮子丕平开始,世俗君主接受教皇加冕一直是西欧的政治传统。由于历史的原因,中世纪早期的主教、修道院长等高级神职人员都是由世俗封建主扶植起来的。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随着教皇羽毛的丰满和教会地位的加强,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力逐渐形成了冲突,主要有两个焦点:一是世俗君主对罗马教皇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二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罗马教皇关于控制主教任命权的斗争。
在教权与俗权的斗争中,罗马教皇得到了教权主义者的支持,他们形成一股势力,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主张教权至上、教皇权独立并凌驾于皇权之上。教权主义运动提高了教会的国际地位,形成了一个以罗马教皇为核心的基督教大世界体系。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期(1198~1216年),罗马教廷在中世纪的权威达到了顶点。在基督教大世界统治下,万流归宗的罗马教廷和等级森严的神权教会,事实上使欧洲各世俗国家对教权处于从属地位,世俗王权屈居于宗教权力的管辖之下。
亨利八世召集英国议会
1265年,英国贵族派领袖西门·德·孟福尔在伦敦主持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 ( Parliament ),除5名伯爵和18名男爵收到会议通知外,每个郡有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有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会议,骑士和市民开始出现于政治舞台上,因而被认为是中世纪议会的开端。
英国的议会是在王权衰落中出现的,对王权起着限制的作用,由此形成了封建等级君主制的基础。作为一种咨询机构,事实上议会的作用是在不断加强的,如可以决定征税、通过法律等。都铎王朝建立后,亨利八世一方面借助于议会的支持而大力推行宗教改革,另一方面则通过对议会的控制来强化专制王权。
5.参考资料目录
1.〈意〉阿奎那著《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荷〉斯宾诺莎著《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南京师大历史系姜守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谁知道哪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课文音频下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有没有人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的全部mp3歌曲(或曲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冀教版)的课本哪里可以买到?我在广州 今年9月是不是河北省开始换新教材?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里的音乐在哪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 哪能看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磁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地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 哪里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