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管理 英文翻译:老上海纪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2:50:46

老上海纪事

1846年西方人在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之间修筑马路,称为bund,中文翻译为外滩、黄埔滩。上海辟为商埠以后,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英、法分别在其北端、南端设立领事馆,外商洋行、银行、报馆也云集中段地区经过约一个世纪的营建,在这个仅有三里长的一条弧线上,鳞次栉比地矗立起52幢各种风格的大厦,有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巴洛克式、 哥特式、爱奥尼克式、东印度式、近代西方式、折衷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等。从建筑上看,外滩这些具有西方复古主义建筑风格的大楼,虽然不是出自一个设计师,也不是建造于一个时期,但它们的建筑格调基本是统一的,整个建筑轮廓线的处理也是协调的,因此成为上海具有“万国建筑博览”标志性的建筑群之一。 外滩是上海近代大都市的最初轮廓线,荟萃着世界各国重要的建筑样式. 目前的外滩大楼大多改建过2~3次,在改建过程中, 有的重新设计,有的扩大规模, 有的提高层次,有的部分改变造型。 外滩一条街的建设,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初创时期(1843年~1885年) 这一时期的建筑一般为二层楼房, 布局和造型大多脱胎于欧洲中世纪宫殿、 府邸的通用形式。其中的英国驻沪领事署, 有宽大内长廊式阳台, 属东印度式。 唯一一幢中国式建筑是1857年建造的江海北关, 形似中国南方之庙宇。

繁荣时期(1885年~1908年) 上海开埠四十年后,洋行资本有了重大的发展, 亟需拓展经营场所。鉴于外滩地价飞涨, 遂将二层建筑翻建为三层以上的建筑。 江海北关也因房屋破旧等原因, 由中国南方庙宇式改成略似教堂的西洋式。这一时期的建筑, 以后大都被20世纪20年代至40 年代的建筑所替代。保留至今只有三处, 一是招商局大楼(今上海海监局所在地), 二是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今长江航运公司下属单位所在地),三是华胜大楼(今上海市航天局所在地)。

鼎盛时期(1908年~1937年) 这一时期由于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的采用及世界“现代主义”建筑潮流(其特征是追求高度与实用)的影响,进一步向高空发展。 五层以上的建筑有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今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房地产局所在地)、皇家总会(今东风饭店)、 有利银行大楼(今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所在地)、 汇丰银行大楼(原上海市政府所在地)、 日清公司大楼(今上海市海运局所在地)、海关大楼、交通银行大楼(原上海市总工会所在地)、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字林西报》馆(今桂林大楼)、 麦加利银行大楼(今春江大楼)、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今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所在地)、 扬子保险公司大楼(今申富餐厅)、 怡和洋行大楼(今上海市对外贸易局所在地)、 格林邮船大楼(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所在地)、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今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所在地)。 十层以上的建筑有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北楼)、 中国银行(今中国人民银行等所在地)、 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 以上这些大楼奠定了今日外滩的雄姿。

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12 原为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大楼,又称怡泰大楼,建筑高7层,局部8层,总高度27.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进口处有一半圆形大厅,用黑色和白色大理石装饰。楼上各层是办公室,顶层原为公司经理寓室。建筑形式属折衷主义式。

[英]通和洋行设计 1901 原名大利大楼,是清北洋大臣、洋务派领袖李鸿章所创招商局的办公楼。高3层,砖木结构。建筑外貌为仿文艺复兴式,各层间有明显的腰线。底层石砌外墙,拱形木门窗。第2、3层正面原为双柱式外廊,分别为塔斯干式柱和克林斯式柱。其余墙面为清水红砖,后曾经改造而呈现状。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23 [设计图] 原为英商汇丰银行行屋。汇丰银行于1864年创设于香港,1865年在上海设分行。1874年于外滩现址建屋。原楼3层,砖木结构,1888年曾局部改建,是一座局部带有巴洛克式的文艺复兴式的建筑。1921年拆除旧屋建新楼,即现有大楼。大楼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5层(底层上方有一天层),另有地下室一层。中部又高出2层,冠以钢结构穹顶。大楼平面近方形。正门入口内,相当穹顶之位置处,有一圆形进厅,近年在重新装修时,发现了被掩盖的非常精美的壁画。进厅再内即为营业大厅。大楼西南部位,面向福州路原有一为华人服务的营业厅。大楼外立面处建为严谨的新古典主义手法。
全楼横向五段划分,中部有贯穿2、3、4层的仿古罗马克林斯式双柱。竖向划分亦案古罗马柱式比例。顶部穹顶使人联想起古罗马的万神庙。外墙面石砌,入口处有铜狮一对。营业厅内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大利大理石雕琢的爱奥尼式柱廊。大楼建成时,英国人曾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岭海峡的一座最讲究的建筑。”改建筑于50年代后至1995年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楼,现为浦东发展银行。

上海海关大楼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27 上海海关所在地,1864年清政府于现址设江海北关,关署是一座中国衙门式的木构房屋。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被毁,1857年修复,大体原样。此后,中国海关实际上被英美法三国领事馆参与的税务委员会所控制。1891年拆除旧屋,于1893年建成一座英国建筑师设计、浦东川沙匠人杨斯盛主持建造的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哥特式楼房。1925年又拆除旧屋重建,于1927年底落成,即现大楼。 大楼面临外滩的一端高8层,上冠三层高的四面钟楼,西部5层,均为钢架结构。东部墙面用花岗石砌筑,西部1、2层石砌,3、4层镶褐色面砖。正面1、2层处理似底座,粗石墙面,入口处为典型的希腊多立安柱门廊。7层上方又挑出的高大檐口。入口大厅藻井以彩色马赛克相拼的帆影海事图案为饰,甚为精美。建筑上部具有装饰艺术拍建筑特色。钟楼旗杆位置北纬31度14’20.38”,东经121度29’0.02”,为上海地理位置的标志点,同时也外滩建筑中上最气派最大者。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德]倍高洋行设计 1901 原为华俄道胜银行行址。沙皇俄国商人于1896年设华俄道胜银行分行于上海,1926年倒闭。该行屋1928年后曾用作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银 行行址。屋3层,砖墙承重,钢梁楼层,基础用沉砂垫层代替打桩。建筑平面规整,当中有贯通三层的玻璃天棚覆盖的中庭式中央大厅,内有对 称布置的通向大层的白色大理石扶梯。 外墙底层石筑,入口门廊二侧为塔司干式双柱。2、3层是黄色面砖,正面中部冠以仿爱奥尼式石柱和壁 柱。立面构图具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特色。入口门廊上原有一对雕像,正面壁柱上原亦有人面雕刻,今皆已不存。该楼为国内最早安装电梯的房屋。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31 原日商台湾银行行址。该行上海分行设立于1911年。现该建筑为上海工艺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的办公楼。外观近似古典复兴式,正面是四根圆柱, 其余三面为方壁柱,均为混合柱式。建筑原高三层,后夹层为4层,立面比例受到破坏。

桂林大楼 [英]德和洋行 1924原为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报馆。《字林西报》的前身《北华捷报》,是上海最早的英文报纸。现大楼外观8层,连同顶层下的夹层、顶部的塔 楼与地下室实为11层,钢筋水泥结构,是上海最早的10层以上的建筑物。面临外滩的钱部为花岗石墙面,后部为水泥粉刷墙面。正面底部2层做 基座式处理,粗石墙面,入口处饰有罗马多立安式柱和大理石门额。顶层有多立安式双柱廊。整个立面作古典式三段处理,冠以巴洛克式塔楼, 具有折衷主义建筑特色。

春江大楼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23 原为英商麦加利银行(又称渣打银行)行屋。该行上海分行设立于1858年,是上海最早的外国银行之一,也是旧上海最大的银行之一。现为上 海市水产局和中波轮船服务公司等单位使用。楼高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式的立面构图,横竖面都有严格的三段式划分,下部为粗石 基座层,中间有贯通2层的爱奥尼式柱。

和平饭店南楼 [英]马礼逊洋行司各特设计 1906 原名汇中饭店。汇中饭店创设于上世纪60年代,1966年在现址曾建有一座文艺复兴式的三层房屋。现存饭店大楼6楼,主结构体系为砖木结构, 部分采用钢骨混凝土,是上海最早装设电梯的多层建筑之一。面向南京路的入口厅内设有宽阔的木制楼梯,扶手栏杆雕工精细。底层东侧有可 容300座的大餐厅,厅内四壁有柚木护壁,平顶饰石膏花纹。外墙底层石砌,以上各层镶白色面砖,楼层间和最上两层窗间墙上有红砖饰带,部分窗口上檐有三角形或弧形楣饰,外贸具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屋顶上原有屋顶花园。面临黄浦江外滩的一边有两座巴洛克风格的亭子,现已不存.

和平饭店北楼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29 [设计图] 原名沙逊大厦,英籍犹太人维克多.沙逊经营的沙逊洋行房产之一。建筑平面呈“A”字形,面临外滩的东部塔楼部分高12层,西部9层(底层有 一部分夹层),钢架结构。建成时,一部分做沙逊洋行办公之用,一部分用来开设旅馆为华懋饭店。底层原设有供出租用的穿过式购物廊。2层 至3层为出租办公室,4层即为沙逊洋行办公室。5层至7层为旅馆部,其中设有中国式、英国式、美国式、法国式、德国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印度式和日本式等不同风格的客房。第8层设有大酒吧和舞厅,其旁有休息廊。8层中部为中国式餐厅,9层有夜总会小餐厅。第10层原为沙逊本人住所,内为英国式木装修。建筑外部用花岗石贴面,处理简洁,具有装饰艺术派风格。塔楼顶部冠以高约10米的墨绿色红背金字塔形铜皮屋顶。现大楼除作和平饭店北楼外,底层有商店、邮电局等。格式风格的客房仍然存在,但装修已经更新。

中国银行大楼 [英]陆谦受与公和洋行设计 1936 原为中国银行总行行址。中国银行是辛亥革命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改组清政府的国家银行--大清银行后所设。1928年,南京政府将总行由北京移至上海,行址即在现址原德国总会大楼内。1934年拆除总会旧屋另建新楼。新楼原设计最高处为34层,因相邻的沙逊大厦业主作更改为17层。建筑屋前部作塔楼状,即17楼部分,钢架结构;后部4层,局部6层或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另有地下室保险库。 这幢大厦的建设是经历了一场风波的。这幢建筑原来计划建造三十四层,可惜在施工单位打好了三十四层的地基后,它的隔壁邻居跷脚沙逊却因为将建的大厦比他的沙逊大厦高而心怀不满,说此处是英租界,周围建房不许超过它的"金字塔",沙逊的后台公共租界工部局也乘机诽谤中国人的建造水平,中国银行据理力争,官司一直打到英国伦敦,最后英方依据"中英天津条约"迫使中国银行做出让步,于是,三十四层的大厦不得不变成了十七层,其中地上十五层,地下两层,比隔壁的"金字塔"低了30公分。它的门前台阶共九级,象征九九归一,天花板两侧有八仙过海的图案,取了神通广大的意思,再加上它的楼顶用平缓的四方钻尖,给人以四平八稳、福禄无边的感觉。大楼形体属装饰艺术派,外墙青石饰面,强调垂直线条和几何图案装饰,顶部两侧呈台阶状,塔楼部分冠以蓝色四方攒尖屋顶,檐下有斗拱装饰,正面两侧配以镂空花格窗,是外滩唯一的一座具有中国传统装饰的早期现代高层建筑,也是30年代外滩唯一的一座由中国建筑师设计并经外国建筑师参与工作的大型建筑。

扬子大楼 中山东一路26号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20 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办公楼。楼高7层,1、2层砌墙面,处理粗旷,3至5层为磨石对缝墙面,其上有挑出之檐口。第6层当中3间为爱奥尼式双柱廊,顶层处理成孟莎式屋顶形式。外貌属折衷主义式。

外贸大楼 中山东一路27号[英]思九生洋行设计 1922 原为英商怡和洋行办公楼。该行由英国人渣甸和马地臣于1828年创设于广州。1843年在上海设分行。1845年于外滩现址建房,原为两层四坡顶 砖木结构房屋。1920年左右拆除旧屋重建,即现大楼。大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原为五层,后加建一层,1983年又加建一层。平面布局平整,外墙面花岗石砌筑。立面做三段式处理,1、2层粗石墙面,3、4、5层石墙面磨琢较细,正面中部5间,北面中部4间,均贯以类似科林斯式的石柱。建筑外貌具有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英]通和洋行设计 1911 原为法商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设于1892年,建筑高3层(不包括夹层)。正面2、3层中部有两根通贯两层的爱奥尼式柱,两侧是较实的墙面。他的顶部出檐较深,并有精致的雕饰。下两层的门窗被处理城高大的拱券,正门上方的拱券下重点饰有卷涡状的断山花。立面比例严谨,建筑形 成为带有巴洛克装饰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英]格罗斯曼与鲍伊斯设计 1872 原为英总领事馆馆址。英国于1842年在上海设总领事馆,1852年在现址建馆屋,1870年毁于火灾,1872年重建。草地西面为领事馆主屋,高两层,砖木结构,平面略呈“H”形,四坡顶,主入口朝南。面向草地的东面,中部有王孔券廊,其内原为大厅。窗洞平券或半圆券,装有硬百叶。 外墙原为清水砖墙,后改成水泥粉刷。建筑外貌具英国殖民地建筑风格。主屋北侧有一幢两层砖木结构房屋,建于1872年,原为领事住宅,有廊与主屋相联系。

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英]公和洋行设计 1916 原为英商有利银行行址,于1916年就址拆除前天祥洋行旧屋后新建,是上海第一座采用钢框架结构的建筑,也是公和洋行在上海最早的作品,公和洋行早期的设计室亦设于此。楼高6层,转角处顶部有一小塔楼。使用变形的古典柱式,标准层部分处理较为简化,整个建筑布有丰富的雕刻装饰。建筑外貌为带有巴洛克装饰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上海海运公安局 [英]德和洋行设计 1921原为日商日清轮船公司办公楼,50年代后改为现用途。楼高6层,1、2层为基座,第5层和第6层之间有较深挑檐。第6层作为屋顶层,装饰较丰富。

 

秒   临 catong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