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orous strict:有效教学讲座三之十二(实现有效教学的若干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59:05

有效教学讲座三之十二(实现有效教学的若干途径)

1、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实现有效教学

原作者:吴江市中学   徐雪林  刘利强  时间:2006-12-7

1.1、 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2005年,随着规模浩大、组织严密,层层落实的新课改培训的全面铺开,新课程改革在江苏省全面实施。新的教材,无论从结构体系、内容主题,还是呈现方式,无不体现了新课改的的理念和思路。新课程标准的指向,要求我们全面地彻底地调整教师的教的模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⑴教师的要求。①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将教给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②变课堂的管理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③变居高临下的权威为平等交流中的“首席”,即构成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的“学习共同团体”。

⑵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主动的参与,是学习的主人,不但能选择学习的内容,而是能驾驭学习的方式,品尝学习的乐趣。归根到底,是三种方式。一是自主学习,二是合作学习,三是探究性学习。

①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与爱好进行个别化学习和选择性学习。是学生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以及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②合作学习从价值上说,不但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且是培养学生的通力合作和共同提高的合作精神以及协调发展的合作态度。从学习的任务上说,不只着重于学习方法的完善,而是培养学生学会接纳别人、欣赏别人、学会与人沟通、学会承担责任的认知品质;从学习过程来说,不仅是师生的交往,而且还是一种资源的共享过程。教师与同伴都是丰富的学习资源。

③探索学习,即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探索过程中,首先发现问题,其次研究问题,然后通过实验、调查、收集等处理信息,表达、交流、论证假设等探索活动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探索学习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升华自身的认知情感。

1.2、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我们对新课程理念实施的立足点是如何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和教学方式的推陈出新,应该让学生在参与后能真正掌握知识,掌握解题、掌握应用、掌握高考。我校采用的教材是王祖浩教授主编的苏教版教材,该教材在我们看来,优点在于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但知识体系零乱,不利于系统化的记忆,语句简短但内容丰富,往往知识点间逻辑关系不很密切,零碎不易记忆。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任务中心”教学模式的尝试。在课外,我们采取“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⑴“任务中心”教学模式基本情况。

①该模式基本按以下的结构组织教学:任务——问题——假设——实验——结论——任务解决——知识小结——巩固应用。

②例如在组织“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一节的教学时,教材中通过实验,简要小结了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间无明显关联,记忆难度较大。故此,该内容我以“认识酸雨”为中心任务,开展教学。以下是教学中的2个片段。

ⅰ片段1:任务——探究酸雨的成因。酸雨的危害→任务→亚硫酸酸性测定与资料上酸雨pH的差异引出问题→阅读信息作出假设:亚硫酸氧化为硫酸→分组实验:设计并自主实验,交流结论→得出结论,出示资料→小结二氧化硫的性质→巩固

ⅱ片断2:任务——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性质区别。共同点:酸性氧化物引入任务——实验比较,引出问题:与氢氧化钡反应无区别,如何利用化学方法区别→学生讨论,设计以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作为鉴别依据的实验→依据提供的试剂进行分组实验→小结性质差异→资料阅读→讨论鉴别的另一方法: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演示实验→二氧化硫性质总结→巩固练习:设计实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检验与除杂。

③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对于“任务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有以下认识:

ⅰ任务的选择。基于学生的好奇心和关注社会的思维取向,任务的选择应是学生所知晓的但不甚了解的社会与生活现象,并切合教学内容,这样易于提出能通过学生的努力和现有知识得以解决的问题。

ⅱ任务的作用。任务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但对于知识体系的建立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任务中可以将所教授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的记忆与应用。

ⅲ探究实验的实施。教材实验的出现稍显突兀,探究性不强,而如果在任务中出现问题,并通过教师辅助或自主设计实验,最终解决问题,能充分体现实验的探究功能,更能引发学生比验证实验中所体现的操作兴趣更高层次的探究兴趣。

ⅳ突出对学生的了解。对于任务的提出与实验的设计,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对于学生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必须了解。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实验、现象描述、表达等活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风格,如何整合学生的不同风格,优化分组,优势互补,相互学习,也必须对学生的学习风格有所了解。

ⅴ能力与知识并重的教学体系。在“任务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但教师作为指导主体的作用尤为重要。既能保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锻炼自己思维、交流、动手等各方面的能力,又能在教师在指导下,策略有序地将任务中展现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加以巩固应用。

ⅵ对教学的临场应变、掌控能力要求较高。化学实验有较大不确定性,尤其对于学生的探究实验,成败、现象有时较难预料,对于学生实验成败的评价及对学生心情的调控,在探究实验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课堂的探究实验,时间与纪律的控制也很重要,这对教师在课堂上的监控能力要求较高。

ⅶ教师的理念、习惯、风格。在开设公开课后,不少教师的反馈较好,但也有不以为然或觉得很难做到的,这其实是个理念的问题,理念是一种勇于付诸实施的思想,新课改中有形形色色的理念,摄取其中你认为最符合你的教学思想,最能体现你教学水平的理念,跨出第一步,尝试设计符合该理念的课,然后结合各方评价,逐步完善,当你觉得这样的上课方式已习以为常的时候,你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④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ⅰ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既取决于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与学习意向,又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在初中学习中,灌输式的、重复训练的、讲实验的等等传统而确实能提高中考成绩的学习,对于学生自主能力、思维能力与学习方法的影响很大,很多学生到高中也习惯于等着教师将结论告诉他们,不能主动、活跃地与教师互动,而高中的习题与初中相比,灵活度与思维度增加很多,很多学生不习惯而最终放弃了化学。所以这也是教师需要反思的,如何进行初高中的衔接,找寻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逐步转变学生陈旧的观念与学习方式。

ⅱ分组形式及合作互补仍有待研究。小组的形式,基本应为异质小组,但如何分组,以前基本按照学习风格的互补,但也存在问题,风格不同的学生交流不太通畅,合作的效率不高。而同质小组,有时或是嬉闹玩耍或是默不作声,往往合作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同样效率不高。因此,今后努力在兼顾心理与学习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小组职责培训,明确小组分工,确立合作制度,完善分组探究活动。

⑵学习小组基本情况。

①分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性别、性格、学习风格、同学关系等各方面因素,主要以异质小组形式分组,小组成员基本为6人。

②小组职责。“合作互助,和谐发展”是我们小组学习的口号,也是我们教师的期望,更是教师评价学习小组的标准,“绝不拉下一名组员”是小组成员每个学生的誓言。

③小组活动。小组活动主要有以下形式:

ⅰ课内探究的合作。实验探究课时的问题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观察和讨论,结论的推断等等,我们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但组内学生的分工必须明确,这样上课时气氛热烈而易控制。而学习小组间的交流能激发学生更多学习灵感和热情,对知识的掌握也更牢固。

ⅱ课后作业的互助。小组另一职责是要求共同进步,这样需要小组中学业成就较高的学生对部分较差的同组学生进行辅导,尽量帮助理解课堂讲述的概念和完成课后的习题。

ⅲ课后知识拓展。以研究性学生的方式,结合平时学生的内容,阅读相关资料,并在网上查找信息,通过小组的讨论研究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小课题,同时学校开放实验室,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辅助,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例如:苏教版必修Ⅰ中,专题1有小组探究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分离,把家庭中的一些混合物带到实验室进行分离;专题2 碘盐的成分测定;专题3中国矿物资源综述;专题4酸雨的研究等。

④效果。刚开展时,小组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较多,效果也不明显,但经过一学期的坚持,发现学生对这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比较感兴趣,普遍认为可以锻炼自己学习、交际、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⑤问题。

Ⅰ课堂小组活动时,一是开始由于部分组职责不清,课堂秩序较混乱,部分学生不知所措。二是外向型的学生在小组中异常活跃,而部分内向型的学生在组内却没有发挥的机会。

Ⅱ学生间学习辅导效果不是很好,部分学生表述不清,或者耐心不够,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

Ⅲ外出调研活动时,部分组效率不够高,也有小部分学生擅自离组单独活动的现象。

1.3、 初步成果的显示。

一年来,我校教师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努力构建适应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充分挖掘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⑴拓展了化学世界的知识领域。知识来源的生活,知识掌握的价值在于服务于生活。教材内容的设置,整体上注重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模块更关注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运用,由社会、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问题导入任务。通过对学生内心社会关注意识的引发,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以及探索未知识世界的强烈愿望;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走出了传统的一味追求知识的积累,关注占有知识而忽视知识应用的畸形的认知误区;转变了高分低能的尴尬的低效教学局面。

⑵ 改变了学生狭隘的知识观。随着知识领域的拓展与学习方式的调整,以前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学习观逐渐被实效性学习、终生性学习的学习观所替代。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高考,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有效地变不会学习为学会学习,变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变苦学为乐学。总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变为获取高分而学为掌握技能、提高能力而学。

⑶ 构建了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采用的“任务中心”课堂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效地重建了新课程的知识体系,启迪了学生学习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重塑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改变了价值观目标。通过摸索与完善,发现在“任务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指导地位。教师的角色成功地转轨,学生的学习目标成功地实现。学校的“任务中心”教学模式在苏州全市范围内进行交流。

⑷培育了学生高尚的生态人格。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生态危机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更是现代人自身的精神生态的危机。因此,新课程中化学学科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格。良好的生态人格,实际上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健康和谐的关系中,关爱生命,敬畏生命,使一切生命都处于良好的生存状态中的人文情怀。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实践,去感受自然中一切生命现象所蕴涵的灵性,把自然的生命规律当作个体道德实践的前提基础,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在互动的道德观,体会一切生命之间的相依相存的关系,最终养成人性的善良。

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一学期的尝试,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方式有所进步,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讨论的内容逐渐步入正轨,闲话和废话也渐渐绝迹,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也较满意。在全市统测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⑹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得到了重塑,教学智慧得到了提升。在教学情景的创设、认知冲突的设置中,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尤其是由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改变,使教师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在挑战的过程中,我校教师走出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风格。通过学案化教学的方式,对教材深入研究,创导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建构方式,引导学生能更好地领悟新课程内涵的有效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新的挑战中得以迅速成长。一位教师的论文《谈以学习风格看化学学习中学生的差异》在省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另一位教师的论文《浅谈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获苏州市教育年会一等奖。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有效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原作者:象山二中 徐国军 蒋海炳

如何更有效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以体现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这是我经常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实践和研究中,我逐步感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2。1、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加大信息容量,丰富学生的感知系统,有利于知识的形成。

  ⑴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是通过对大量事实及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而建立起来的。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也遵循这样的认知规律及研究方法,这在教学时就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积累作为依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感知周围事物的能力也不同的,要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搜索他们头脑中积累的与教学相关的内容,确实比较困难。

  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教学涉及到的一些事物、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学生积累不多的、比较贫乏的都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很好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

⑶如海市蜃楼现象,该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更何况是在实验室了。因此,在讲解海市蜃楼现象时,配以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投影显示该现象,并用动画制作出海市蜃楼的成因,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欲望,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

   2.2、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使抽象的、静态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碰到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受实验条件等影响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抽象变为具体,静态化为动态,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⑵比如在研究"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时,学生对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阻线长度变化与流过该电路的电流之间的变化比较难接受,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常常既做实验,又板演,由于不能做到同步进行,学生的认识上比较模糊,印象不深刻,效果不甚理想。

⑶如在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对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电流会变化有了感性认识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将这个实验再配以电流流向的情景展现在大屏幕上,可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只有电流流过的电阻线才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配以滑片移动时,电流移动方向的模拟动画实验,可通过层层直观的透析,不但使学生很快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而且使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初步理解了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

2.3、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⑴在一些以学生的猜测、讨论、实验探究为主的探索性实验的教学中,由于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内容较多,常常会感到时间紧迫。如能在这些课中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相关"的实验,为了保证探究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要对实验时牵涉到的实验器材的组装及实验中应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给予指导,如果采用传统边示范边讲解,既费时又使学生容易听了这忘了那,顾此失彼。

⑵在教学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先把实验装置展示在大屏幕上,接着点按鼠标,将要点的内容配以动画与变幻的文字一并定格在大屏幕上,学生在操作时,有什么问题只要抬头看一下提示,又可以继续实验了,效果相当好。

2.4、尽管运用多媒体教学有以上方面的积极因素,但同时也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⑴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物理实验。多媒体课件以其强大的组合功能,通过形、声、色、光的传播再现“现实情景”,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种高效有力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①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在教学中若利用课件代替真实实验,不管课件做得如何逼真、如何真实再现物理过程和现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毕竟是“做出来”的现象,缺乏真实感,将对科学产生信任危机,违背科学教育的本质初衷。

②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中,不能简单用它来代替实验,只能作为实验过程的再现概括、补充和模拟。只有那些抽象的实验或实验条件难于达到的或实验现象难于观察的物理实验才借用课件模拟展示代替。

⑵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老师。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更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不是依靠多媒体课件所能达到和代替的。

⑶课件制作重在创设情景、揭示问题。现代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在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问题探究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应力求能展示问题情景,给学生以悬念,能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激起探究意识和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完整性适可而止,能创设情景展示问题即可。

⑸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它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和学的多元化,提高教学的效益。要使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上真正发挥其强大的功效,必须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媒体数量选择和组合方式的合理性。

①不能认为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就一定能教好了,也不能认为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传统的教学方式可有可无了,更不能以此来排斥或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果将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盲目、无序地运用,将会使教师在上面"手忙脚乱",学生在下面"眼花缭乱",这种课看似热闹,但由于缺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情感的交流,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②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注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除此之外,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时间和选用的内容是否合理。

3、运用网络优势,实现有效教学。

原作者:义庄小学  李玉芬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网络多媒体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改变着我们的课堂。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顺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迫切需要更新,进行大胆的教学体验,更加需要呼唤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现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让这传统的“老教材”演绎出全新数学“新课堂”,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3.1、创设现实的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⑴《圆的认识》一课是传统的老教材,传统教学以展示生活中圆形的无处不在来显示“圆”,揭示课题“圆的认识”。固然,这样的教学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然而怎么让“圆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引入新知对学生更具智力的挑战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大胆尝试,运用网络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游戏场景,实现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的融合。

⑵《案例1》:课题导入。

①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玩游戏,要有游戏规则,游戏则又要体现公平。

师:今天我们来设计一个抢球游戏规则,这里有一个球,有四个同学要参加这个游戏,你觉得他们该怎样站游戏才公平。(多媒体出示一个球与四个同学)

②生:站在四个点上,球到四个点的距离相等。(媒体演示学生所站位置)师:又有四个同学也想参加这个游戏,他们又该满足什么条件?(继续演示,再多4人)。师:还有8个同学也想参加这个游戏,你们觉得可以吗?他们要怎样站才能使游戏公平。(课件演示)。师:你发现什么了吗?生:他们站成了一个圆形。

③师:如果全班同学都想参加这个游戏,你觉得可以吗?生:可以。只要他们围成圆形。(将人的图片动态演示成点的图形)。师:还可不可以有更多的人参加这个游戏?

生:可以,(只要圆周上能站足够多的人,都可参加这个游戏。)

④师:就是说,只要保证球到每个学生的距离相等都可以,而要附合这个特征他们必须围成―――  ?生:圆形。(将图定位在实线的圆上。)

⑤师:看来,圆真是一种奇妙的图形,那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特征?它包含哪些知识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⑶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经历的体验和数学理解。

①案例中,将学生最喜欢的游戏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并在设计游戏公平的前提下,多媒体动态的演示不断进行着的游戏进程,呈现随着游戏人数的增多,参与游戏者所围成的图形是圆形,媒体动态演示由具体的人抽象成点,并通过不断的设问随着游戏人数不断增多,最后围成的图形是圆形的形成过程。

②在这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变换游戏条件,学生不断思索,解决问题,学生学得积极投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热情。同时,在此情景深入中也渗透着圆知识的无尽奥秘。

③有机地渗透了圆心、半径、直径等知识,还让学生体验了圆周上的点无限增多,即可围成一个圆的无限渐近思想,也为后续学习圆的半径、直径有无数条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2、网络成为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

⑴以往教学圆的画法,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通常是教师演示,给出半径与直径的概念,然后结合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来巩固概念。这样的教学从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角度来看也未尝不可。但问题是如何通过创设学习活动,更好地由学生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概念,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创设了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法:

⑵《案例2》:圆的画法及半径、直径的概念。(在前面学生认识过要使抢球游戏公平,游戏者需圆成圆形,使每个游戏者到球的距离都相等后,教师导入圆的画法及半径、直径的概念的教学)

①师:现在有一个小组,他们准备玩抢球游戏,他们的组长早早做好了准备,把球放好,自己也站好了一个位置,你觉得其他队员该怎么站才能使这个游戏公平呢?生:他们需围成一个圆形。

②师:你会用己有的知识画出他们站的这个圆形吗?可以同桌商量,有困难可以点击网站上的探索之路,寻找一种适合的方法,画出这个圆,好吗?(网络课件显示画圆的几种不同方法:照着圆形物体画、用圆规画、在大草地上画,都有动态演示过程。)

③学生操作要求:选择两种方法画出一个圆。师:组织交流评讲:什么方法画圆较快?用什么方法画圆较好?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用圆规画圆的?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评价。

④师:同学们真聪明,另一个小组也想玩这个游戏,不过,他们只想到了要让球与学生的距离是3米,你来给他们出出主意,该怎么做?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生:先把球固定好,师:引导,球的位置决定了圆的位置。再在离球3米的地方围成一个圆。

⑤师:我们把作业纸当操场,球与同学的距离在纸上用3厘米表示,在适当位置把他们围的轨迹画出来,可以吗?生:动手操作画师:画好了吗?你怎么知道你画的圆到球的距离是3厘米。生:可以将球到圆上的一点连接起来,用尺去量一量,看是不是3厘米。

⑥师:同桌相互交换检查。师:球的位置、圆到球的距离在圆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你们想不想知道?好,让同学们点击圆的各部分名称,自学圆的半径与直径。(课件动态显示圆的半径、直径的形成与相应的概念,让学生边观察边完成:在你刚才画的圆内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⑦师:组织交流:在板演的圆内画出半径,直径,比较圆内、圆外、圆上在半径直径定义中的区别。

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现代的教师更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师教服务于学生学”的观念。

①案例中,我把握三个原则:ⅰ创设网络为辅助教学工具,在学生感觉困惑或犹疑时,给予学生动态的帮助指导。ⅱ把握学生达成教学效率的“法宝”――操作,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探究的方式是学生的动手操作。ⅲ教师做好学习活动进程的引导者,困难学生的辅导者。

②如:用圆规画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己不再是难事,只是有同学画圆的方法少规范一些或方法少一些,网络工具,为学生提供了画圆的多种方法的参考,对于会的同学而言只需与网络提供的动画演示对照一下,对于差一些的学生则可参考动画演示自学一遍,从而初步感知规范的画圆方法。并通过教师的交流来强化学生思维,多种画圆方法的展示,也拓宽了学生知识面。

③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点击网络,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边动画边文字的出现,使学生的自学方便快捷,生动形象,有效地分释了教材中抽象文字概述理解困难的难点。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收集、分析、选择资料去理解概念、解决问题。实践操作,达成体验与收获。

3.3、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⑴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强的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人机交互可以快速反馈学生学习成果,有效实现课堂效率的高效。

⑵《案例3》:探究圆的特征。

①师:圆上的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也就是说:圆的半径也都相等。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它们都相等吗?生:学生交流,动手操作:量、折。

②师:圆的直径、直径与半径也都蕴藏着很多的知识,这个知识老师想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来探究了?(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用教师引导下探究圆的半径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网络来探究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及其它方面的知识。)

③学生在操作中如果有困难,可点击探究参考,并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发表于网络之上。学生通过提交后,便可共享每个学生的交流成果。(附:网页分成半径特征、直径特征、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其它关系,让学生通过探究后填写完成特征的空行。每个特征旁边都附一块探究参考,有动态演示,文字提示,可供学生困惑时作探究的参考。)

④师:查看、交流学生探究结果。

⑶《案例4》:知识检测。

①师:请同学们点击进入在线测试,进入第一关:基础训练。生:学生结合网络交互,自主测试进行修正。

②师:有没有信心挑战第二关?进入第二关,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网络通过学生的选择及时反馈是哪个同学答错了,全班的正确率)全课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好,感觉今天学的很棒的同学,请你笑一个,并进行一个测试。

③学生进入在线测试。教师及时地利用网络统计全班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每题正确率,有重点在的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

④完成探究报告是本课的重点,生动的动画演示,研究信息的共享,完成情况的交互可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取代的。

⑷网络的共享性特性和超时空性,使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使学习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形成开放的学习空间,他们可以带着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主动去网上搜索,还可以跨时空与别人交流和探讨。

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适时的加以指点,教给学生一些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快地解决问题,他们经历着这种自主的学习过程,感受着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信息素养不断提高。

②将来,当他们走出课堂,不能再依赖教师的讲授和课本的学习时,他们就可以直接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利用创作平台进行创新活动,这些难道不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作好准备吗?

⑸讲练结合,运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新知巩固练习,每个练习环节,均设计反馈答案,便于学生完成后及时地校对,修正自己的思维,通过提交可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人机交互快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有效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地找出学生学习的差距,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