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兼容性博客:[民生热线]任重而道远 浅谈现今医患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30:39
』[民生热线]任重而道远 浅谈现今医患关系访问数:1808  回复数:4
楼主
回复 
作者:方小枫  发表日期:2011-12-1 16:20:28  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医疗领域在处在一个不稳定的转型期,各种难题层出不穷,而医患关系现今尤其紧张。医患冲突事件频频上演,社会各界纷纷指责,不禁使我们质疑:我们的医患之间到底怎么了?医患关系今天的局面,带着它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影响因素,医患关系的改善也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医患冲突越来越多,医患关系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普通的医患关系何以变得如此曲折和棘手?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洞察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找准改善医患关系的命门。
  
    如今的医患关系紧张,已经使患者对于医方丧失了起码的信任,以为进医院没有“熟人”就是去挨宰;而医生对于患者也十分头疼,以自己的经验及媒体的报道,一旦有了医疗纠纷,患者将采取各种不理智的行为套一个说法,甚至引发暴力冲突,所以感到中国的医疗环境很危险,医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现今医患关系失衡,似乎注定是医疗转型期必经的一个环节。
  
    一、医患近期冲突事件
  
    先不说“录音门”、“八毛门”、 “弃婴门”、“误诊门”等事件,仅今年以来,国内各地医患暴力事件就频频发生,令人寒心:
  
    9月21日,湖北武汉协和医院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一名七旬患者因病情复杂,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因不认同医院的结论,纠集数十人持械冲击医院。
  
    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一起惨烈血案,43岁的女医生徐文被一名患者连刺17刀,倒在血泊中。此后一周,又有一名眼科医生被患者打伤。
  
    8月23日,江西南昌市第一医院发生一起血腥械斗。上百人手持棍棒、渔叉、钢管到医院闹事,与保安发生冲突。
  
    8月16日,广东东莞市长安医院发生恶性伤害事件,一名男子因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持菜刀冲入诊室,致医生一死一伤。
  
    5月30日,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发生医患冲突事件,一患者家属纠集近百人封堵医院,一名医生下肢被打残。
  
    ……
  
    二、愈演愈烈谁的责任
  
    医患关系面临今天的局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极其曲折的成因,我们不能将责任单方面推在医方、患者方或社会的某一范围。理性分析医患关系所处社会环境,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下面几方面因素。
  
    1、医患之间沟通不畅
  
    医患之间沟通不畅,患者对于医疗领域充满误解,医生对患者缺乏耐心和责任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尽管现代社会医疗水平已经十分先进,但疾病治愈率并非百分之百,一些甚至是公认的不能治疗的顽疾,目前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只在70%~80%。因此,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医疗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患者对于医疗知识的欠缺,对自己病症的不完全理解,甚至将不是医疗事故的事件定为医疗事故,将医疗事故的责任一股脑全部扣在医院一方,是暴力解决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
  
    另外作为医生,是有责任对患者进行透明和耐心的讲解的,医生如果乱保证、打包票,对患者不负责,就会导致患者对于医疗事故发生后难于解决。患者的过激行为影响医生的从业积极性,治好了不领情,治不好就闹事,也使医生对于患者心有戒备,无论在服务和治疗过程中都难以对其信任,这又造成患者对于医生的更深误解,如此恶性循环,其罪魁祸首便是初始的医患沟通不畅,如不及时矫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新闻媒体不当渲染
  
    对于医疗事件的报道,某些新闻媒体为了增加收视率,在报道时容易采取“只管放大影响,不顾怎样收场”的方式,对医疗事件的严重性存在不切实际的渲染,给群众就医留下了心理疑虑,媒体的报道不仅没有起到安抚群众、稳定社会的作用,反而加深了医患之间的误解。另外对于医疗事故,媒体动不动就将责任全部推在医方的行为,也不是科学理性的。
  
    现今的医患关系已经较为紧张,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更应当担负起社会责任,客观准确地报道,瞒报和乱报都将不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
  
    3、部分医务人员医德缺失
  
    我国自古就用悬壶济世、仁心仁术、为医清廉等词语界定从医者的核心价值观,治病救人向来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也是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职业。而一旦定义为一种职业,必然带有他的谋利性。如何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凸显让人文关怀的职业道德,增加患者的信任,是医方必须谨慎对待的问题。
  
    而现在少部分医务人员将利益放在首位,滥用医权,推荐昂贵药品和不必要医疗器械,造成患者对医方好丧失信任,望而却步,纷纷叹息“太黑了”。医生面对的不是仅仅是病,他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强烈健康需求的活生生的人,行医治病如果像修理机械汽车一般不通人情,连基本的人性关怀都没有,还奢望患者能够对你感恩么?
  
    3、医疗纠纷机制欠缺
  
    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针对其特殊性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卫生法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真正起效于解决现实中的医患纠纷。目前对卫生立法的更高要求是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但建立或健全的真空期,造成了有些纠纷在处理上的无法可依、无的放矢。
  
    三、要改善任重而道远
  
    医生和患者本来便是对立统一关系。从供求关系来看,二者是对立的;从共同战胜疾病的立场上,二者又是统一的。因此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改善现有医患关系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对症下药,结合医患之间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克服难关。
  
    1、转变医疗观念 提升服务水平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拓展了临床医师的工作范围,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医务人员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不能仅限于下医嘱,开处方,要根据医学的发展,尽快由单纯的医学范围扩大到社会范围,由只注意生理变化到既要注意生理变化又要注意心理变化,只知道病人患的什么病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患病的是什么人,什么情况下容易患病,要运用系统的观念来分析研究医学的有关问题,以适应各种患者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要。同时拓宽服务职能范围,开展承诺服务、便民服务、导医服务、咨询服务等,适应患者需求,密切医患关系。
  
    2、重视人文关怀 加强医德建设
  
    医德医风同医疗技术一样,其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医德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实践表明,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大部分是由医德医风引起的。因此,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和完善制约机制,从而找寻医患关系的平衡点。
  
    一是对医务人员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敬业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医方与患者的对等关系,提高医务人员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自觉性。
  
    二是完善医德医风制约机制。根据单位实际,建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建立廉洁行医制度、社会监督制度、检查考评制度和医德奖罚制度等,通过制约措施和激励机制促进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3、发挥社会力量 建立第三方调解机构
  
    我国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耗时长、成本高、难度大,患方大多数选择“私了”。而“私了”的潜规则是“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结果,医患关系愈加复杂,甚至出“医闹”现象。因此,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调解机制,可以帮助医院从纠纷中解脱出来,有效改善医疗环境。
  
    目前,卫生部已在全国推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4、新闻传媒反思 走向理性与成熟
  
    新闻传媒对社会事件的“曝 光”与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社会氛围。然而,新闻传媒因出于新闻的轰动效应,对医患关系或多或少有不符实际的报道,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乃是天职。如果因为媒体的大肆渲染,不顾医学领域的特殊性,一味发掘所谓的医疗“内幕”,把简单的医疗事件作为新闻热点,无休止地披露,会使医务人员在急救病人时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而影响及时而准确的抢救。
  
    医疗事业是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事业,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坚信,只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思想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前进,我国的医患关系必将朝着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