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 thoughts mp3:经济危机系列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9:15:46

经济危机系列谈(二十一)谁造成了次贷危机?

2009年07月14日 9:28 铅笔经济研究社 李子旸

二十一、谁造成了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本轮经济危机最初的表现。许多人都说,次贷危机是华尔街那些贪婪狡诈的银行家造成的,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他们宁可把钱借给那些很可能无法还钱的人去买房,于是制造出不合格的、次一级的贷款——次贷。然后,他们把这些次贷卖来卖去,为此,他们绞尽脑汁,发明出复杂难辨的金融衍生品。那些次贷最终变成了呆账。由于数额巨大,众多金融机构因此一下子陷入了资金紧张,甚至是资金链断裂。这就是次贷危机。

这个过程看起来更像是愚蠢,而不是狡诈。银行家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确保资金安全,只把钱借给那些将来会准时还钱的人。如果不管能不能收得回来,银行家都冒冒失失地到处撒钱,那无论有多少钱都会很快败光的。真是这样的话,就很难想像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的历史居然长达158年。他本该早就把钱撒光了,怎么会经营了那么久?

现实情况显然并非如此。银行家可能是社会中最保守、最谨慎的一群人。他们往往宁可放弃可能的赢利机会,也不接受过分的风险。无论是银行的建筑风格,还是银行家自己的着装起居(你见过披头士式的银行家吗?),都在尽可能向社会传递老成持重、稳健可靠的印象。说银行家会为了利润而忘记风险,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如果对次贷危机做深入一些的考察,就会发现,事实基本上正好相反。次贷危机根本不是市场失灵,而是政府失灵。其根源仍然在于政府的错误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

对我们这些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的人来说,这个结论简直都令人厌倦了。怎么一点儿新鲜感都没有?每个对市场失灵的攻击,深入考察下去,都会发现其实是政府失灵,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毫无例外,毫无新意。可还是有那么多人偏执地相信政府,不相信市场。

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先来看看次贷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先从在金融危机中暴得大名的“两房”说起。“两房”的中文译名分别是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个译名不能提供任何关于这两家公司性质的信息。但如果看看他们的英文全名,所有人都会意识到一些东西。

房利美的全称是联邦全国按揭联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房地美的全称是联邦家庭贷款按揭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对,正是这样,这是两家有着政府背景和政府信用的公司。他们绝不同于市场中的其他公司。他们不会破产。如果他们出现问题,美国政府一定会出手帮助的。

当初成立这两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美国的穷人能够购买房屋。这两家公司起初完全由政府经营,后来,进行了一些私有化改革,但改革很不彻底,他们仍然规模过大,而且拥有政府信用。一些美国的经济学家早就提出拆分这两家公司,彻底把他们市场化,但政府始终没有接受这种建议。因为政府还需要这两家公司替他们做事。

做什么事呢?

从1960年代开始,美国致力于建设“伟大社会”。当时的总统林登•约翰逊颁布了平权法案,要以政府的力量来帮助那些经济上的弱势人群得到更多利益。

从此,美国陆续展开了一系列干预市场的政府管制计划。许多人认为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了美国经济从增长转为停滞,其实,石油危机没有那么大的威力,真正压制经济增长的是六七十年代以来快速增加的政府管制。自由企业受到来自政府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的管制,企业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小。经济由此陷入停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1977年,卡特总统签署了《社区再投资法》。这部法规强令银行向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社区提供住房贷款。1978年又推出了《平等信贷机会法》,要求金融机构不能因借款人种族、肤色、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国籍和身份差异有任何信贷歧视。

也许这些法律看上去问题并不大。银行确实不应该因为种族性别等因素对顾客有所歧视。但银行确实应该对贷款人进行筛选,不向那些很可能无法归还贷款的人放贷。可是,如果银行拒绝向某人发放贷款,即使完全是出于经济原因,那个不满意的贷款申请人也可以指控银行歧视他。

在法庭上,由普通人组成的陪审团往往倾向于怀疑富有的银行家,而更相信可怜的贷款申请者。一旦银行输了官司,就会受到来自政府的严厉制裁。对银行来说,这也是一种风险。权衡市场风险和来自政府的风险,显然后者更大、更无法逃避。于是,银行就只好放弃原有的风险控制机制,发放所谓的次贷。

但这些次贷毕竟信用很差,虽然一时看不出来,但银行心里有数,因此,银行就很想把这些次贷出售给其他人换来现金。这时,两房就可以发挥作用了。他们大量购买这种次贷,数量达到惊人的几万亿美元。

说到这里,事情就很清楚了。政府不忍心看穷人买不起房,于是,先让银行以次贷的方式把钱垫上,让他们能够买房,然后政府再通过两房把钱还给银行。

这个过程看上去很不错,很慈善,很感人,可惜代价是整个金融体系被搞乱了。两房买了次贷债券以后,并不是把账单直接交给华盛顿报销了事。美国政府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那么怎么办呢?两房再把这些债券重新包装成其他金融产品投到市场中去。在整体经济增长和房价上涨的情况下,再加上两房拥有政府信用,人们相信他们永远不会破产,只要包装得当,这些债券不愁卖不出去。

信用评级机构呢?他们也受到政治压力,要求对这些次贷债券不得做过低的评级,否则就是歧视弱势群体。看,市场系统再进一步被破坏,纠错能力进一步被禁止。买了这些债券的金融机构会再次包装,再卖出去,这个过程会发展到无比复杂的程度,以至于最有经验的银行家也禁不住诱惑,认为可以从中盈利。

但烂苹果再怎么清洗也不会变成好苹果。所有这些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的基础是那些很难收回的贷款,这就注定了危机迟早会爆发。

有人也许会提出疑问,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了强制贷款,为什么到2008年才爆发危机呢?这首先是因为19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高速增长,高速增长的经济掩盖了许多问题。其次,开始的时候,次贷的数量并不太多。但2000年以后,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这从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就可以看出来。低利率大大增加了愿意买房的人数,也就大大增加了次贷的数量。次贷制造出的财务窟窿迅速扩大。但同时,通胀也掩盖了这一切,延缓了危机的爆发。结果,危机终于爆发时,破坏力格外巨大。

总结起来,金融危机是由政府通过两个阶段制造出来的,首先,是政府强迫银行发放次贷,拥有政府信用的两房把次贷投放到市场中,从根本上搅乱了金融市场的秩序和自我纠错能力,然后政府又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掩盖财务窟窿。所有这些措施都在不断积累错误的经济行为,终于,人们要为所有这些错误买单了。 

二十二、金融衍生品

商业周期理论强调通胀进入经济体的入口和时间的重要性。那么,根据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美国此轮商业周期的通胀入口,主要是金融业而不是制造业。通胀制造出来的合法伪钞主要在金融业内打转转,主要形式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华尔街人士的收入。他们收入的提高,相当于资本品价格的大幅上涨。金融业的资本品就是人力资本。

前面分析生产的时候说过,不能仅仅把生产理解为制造和采掘,而应理解为把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及其辅助过程。这样理解生产,就会看出金融业也是广义生产过程的一部分。金融业承担着为其他生产环节提供资金的重要职能。

因此,如果合法伪钞通过次贷等金融环节进入经济体,企业家同样会努力建立起更加迂回的生产结构。在生产过程的其他环节没有新技术突破、无法容纳更多资金的条件下,金融业将成为大量合法伪钞投资的领域。这是众多金融衍生品滋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危机时,更多的迂回生产结构建立在复杂昂贵的信息技术投资之上。新兴的互联网科技提供了容纳密集资金生产结构的空间。互联网危机以后,信息技术虽然没有停止发展,还还没有取得像互联网那样的革命性进步,不能为投资提供广阔的空间了。传统的制造业更不用说了。于是,合法伪钞就涌向了金融业。

所谓金融衍生品,其实就是更丰富、具有盈利能力的金融服务项目。外行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复杂微妙之处,就像外行人很难理解一个复杂的机器设备一样。但原理并不复杂,通过增加金融环节的迂回程度,来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理应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一是资金的制约,二是风险的控制能力的制约。不能进行超出资金承受能力的投资,也不能进行超出风险控制能力的投资。在通胀的背景下,第一个制约被大大削弱了。那么,第二个制约力量怎么样呢?

不幸的是,第二个制约力量也被大大削弱了。

削弱的原因在于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政府管制。

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许多人批评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太松,呼吁政府加强金融管制。这种观点完全错误。实际上,危机以前的美国金融业已经承受着美国政府非常多的管制和干预。上一节对次贷危机的分析,就指出了政府对银行的种种粗暴干预。当这种粗暴干预更进一步时,国会管制高管薪酬,管制不成,气急败坏地加税等一系列闹剧上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政府管制金融机构,不但限制了金融机构管理的灵活性,还同时不可避免地把政府信用注入金融机构。公众会因为政府的管制而放松对银行推出新产品的风险防范。“在政府眼皮底下,他们不敢胡来的”。结果就是前面说过的那句话,社会防范风险的投入降低到了应有程度之下。

金融衍生品本来就非常复杂,一般人难以认清。在产品创新和过度冒险之前,本无清晰的界限。如果降低风险防范水平,必然导致风险过高的金融衍生品出现。

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是指金融机构已经从传统的投资者管理下的无限责任公司,变为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有限责任公司。银行更像是一个官僚机构,掌握在拿工资和奖金的准官僚手里,而不是由靠头脑和实干自负盈亏的企业家控制。

投资者管理,企业收益和个人收益统一,会倾向于控制风险,不会为了短期利润而承担过大的风险。但拿工资和奖金的职业经理人则会不可避免地追求短期利益,为此不惜冒过分的风险。成功了,他们腰包鼓鼓。失败了,投资人买单。

经理人往往还有一个可耻的表现。在这次美国大救市中也有表现。银行倒闭,在许多时候其实是被其他金融机构吞并了,并不是灰飞烟灭了。但负责管理的经理人更愿意让银行国有化,即使他们知道这是卖身为娼式的堕落。为什么?如果国有化,他们一般都会保留现有的职位。但如果被其他金融机构吞并了,他们多半只能卷铺盖走人。新老板应该不会留用这些把公司搞垮的笨蛋。相比之下,国家就慷慨仁慈多了。

人人都爱大政府。

制约金融衍生品的主要力量都被削弱了,因此,金融衍生品就在大量合法伪钞的推动下,发展得无比复杂和危险,远远超出了合理的风险控制范围,几乎把所有人都绕糊涂了。即使有人怀疑,看到别人在其中大把挣钱,还有几人能无动于衷呢?

根基是次贷、缺乏风险控制机制的金融衍生产品,就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到了2008年,这所大厦已经巍峨入云,令人叹为观止。而当它轰然倒地时,景象更加令人叹为观止。何止是叹为观止,简直是令人终生难忘。

看起来,所有者、管理者分离这个问题,是市场自发运转的结果。但实际上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被削弱的结果。当金融机构有了国家这个最大的支持者以后,这个体系就逐渐开始排斥真正的资本家,而更愿意接受官僚和准官僚的管理,并不断偏离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资本家努力创造真正的价值,但好大喜功的官僚和准官僚更热衷的是虚假的承诺、官样文章、超出管理能力的巨型规模、永不倒闭的宣言、空洞的社会责任。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人们就只能得到一个表面繁荣、风险过大的银行体系。

这种银行体系最终造成了经济危机,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说完美国了,接下来该说说中国了。  

二十三、贸易顺差和逆差

出口和进口,是常见的经济现象。与之相关有两个概念:贸易顺差和逆差。如果买的少,卖的多,就会得到更多的钱,这被称为顺差。反之,则是逆差。

大多数人习惯认为,顺差比逆差好。手里有更多的钱更好。这种常识完全错误。顺差和逆差并无所谓好坏之分,让大家在这里犯错的主要原因是,顺差和逆差一般都是针对国家来说的,而国家在经济上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经济上真正有意义的单元是公司和个人。这之间的错位导致对顺差逆差的错误认识。

何以如此呢?

从公司或者个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时,没人在乎顺差还是逆差。公司对供应商永远是逆差,对客户永远是顺差。根本没人在乎这个。有人想努力把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逆差变成顺差吗?或者不再谋求客户从自己这里买东西,而转而从客户那里买点儿什么?同样,个人对其工作的公司永远是顺差,每月得到货币,而对经常去的超市永远是逆差。你能卖给超市什么?

国家无非是许多公司和个人随机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只在统计上才有意义,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基本没什么意义。同一个国家的公司和个人之间并无什么整体性,他们仍然是各做各的。同属一国和同属一个公司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一个国家碰巧石油很多,但人口稀少,市场狭窄,该国就会对能源进口国形成顺差。但这不能改变该国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较低的现实。反之,另一个国家财大气粗,自身市场庞大,会吸引许多外国公司来销售商品,统计上,该国就会进口较多,有可能出现逆差。出现逆差又怎样呢?该国的消费者享受着全世界运来的商品。

重要的是,必须理解,得到货币,并不是贸易的最终目的。没人为了挣钱而挣钱,挣钱都是为了用来现在或者以后花的,以得到商品和服务。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大家都想要得到通行货币,比如美元。拿到了通行货币,才可以花出去。那些不太通行的货币是不可能用来支付国际贸易的。

参与国际贸易和参与国内贸易,人们的行为方式并无不同,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是工具。顺差或者逆差,不过是某种伴生现象。可是,由于完全多余的国际收支统计,这种伴生现象却好像成了贸易的目的。

想象一下,城市里按照分区进行贸易统计,必然是商业区贸易大顺差,而居住区贸易大逆差。如果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商业区和居住区平均分布,结果就是商业区失去了集聚效应,居住区失去了宁静祥和。得到了什么呢?得到了一个看上去不错的统计数字。

在国际贸易中对顺差的追求同样荒谬。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取消国际收支统计,这种没有意义、只能误导的统计根本就不必继续进行。

不过,有些国家确实竭力追求贸易顺差,尽可能多地去挣国际通行货币。这非常奇怪。中国就是这样的国家。原因何在,请读者思考。我在这里只说说这种做法的后果。

由于美元是国际通行货币,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就有着特殊的地位。其他国家的人在国际贸易中支付的美元,必须是他们通过另外的贸易挣到的,但美国人却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货币支付国际贸易。按道理说,即使是美国人,也必须通过贸易或者劳动挣到美元,但现在的美元可不是金币,而是纸币。这样一来,美国人就有两种手段支付国际贸易,一是用在其他地方挣来的美元,二是用多印出来的美元。

看出来了吧,和美国人做生意的外国人有一个风险。他把东西卖给美国人,美国人给他打一个欠条,这个欠条就是美元。这个欠条可能货真价实,也可能贬值。什么时候贬值呢?美国人搞通胀的时候,美元,也就是欠条,就贬值了。

那么大家为什么还把美元当作国际通行货币呢?为什么不用津巴布韦币当作国际通行货币呢?那就是因为,相对来说,美国还是世界上可信赖的国家。大家相信美元膨胀的可能性比其他货币要小。如果你卖出商品,愿意收津巴布韦币,那你可真是有一颗勇敢的心。

另外,美国人本身是大量国际贸易的直接参与者,使用美元是很自然的事情。换句话说,美元成为国际通行货币,不是某个个人或集团的安排或阴谋。没人有那么大的本事。这是美国政府的行为方式和美国庞大经济总量的结果。其他货币要想取代美元的地位,就必须在这两方面做得比美国更好。舍此别无他途。

既然美元是国际通行货币,中国竭力追求顺差的结果就是积聚了大量美元。最新的数字是2.1万亿。

怎么会积聚了这么多?前面说了,贸易的最终目的不是得到货币,货币不过是交易的工具。中国人把东西卖给美国人,得到的美元实际上是欠条,正常的情况,应该把这个欠条拿去兑换中国人喜欢的商品,可以从美国人那里,也可以从其他国家的人那里。我们不去兑换,攒下一大堆欠条干什么?

直接操作国际贸易的是中国的公司和个人。如果美元在他们手里,他们是不会在乎什么顺差逆差的,他们会正常地储蓄和消费那些美元。但现在美元都在央行手里,越攒越多。

把贸易的目的从得到商品或服务变成攒欠条,这当然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违反规律的做法,不可能不受到惩罚。惩罚是什么呢?下一节再说。  

二十四、引进通胀

中国的央行是怎么收集到那么多美元的呢?

通过一种政策组合:外汇管制和固定汇率,这个固定汇率还比较低,让美元能换到更多的人民币。这些政策组合到一起,非常之糟糕。

外汇管制是指,中国企业完成一个出口生意以后,对方把美元汇到中国企业账户内。但中国政府不允许企业保留这些美元,所有汇入的美元都自动兑换给央行,企业账户中只能保留人民币。如果企业进口需要美元,要另行向央行申请外汇指标。

按照什么比例兑换美元呢?按照官方公布的一个固定比例。这就是固定汇率制。这个数字很长时间是1美元兑换8.3元左右的人民币。近两年开始松动。人民币逐渐升值。写这些字时的美元汇率是: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一般认为,这个数值是不符合市场实际的。如果放开管制,人民币将会升值。1美元换不到6.83元那么多人民币。

固定汇率由官方制定和宣布,并且强行生效,不是市场自由调节的。即使企业认为这个汇率不合算,它也必须按照这个价格卖出和买入美元。

以前对个人实施同样的控制手段,但后来对个人的外汇管制放松,个人账户内可以保留美元。不过,企业能挣到更多的美元当然要比个人多得多。因此,绝大部分进入中国的美元都流到了央行那里。

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汇率,中国通过外贸出口,每挣到1美元,相关出口企业账户内就多出来6.83元人民币,而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多出来1美元。上一节说了,中国最新的外汇储备数字是2.1万亿美元。

这种政策组合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政府最大限度地收集美元。

为什么要这样?或许因为中国曾经严重缺乏外汇。

1974年,中国外汇结余是多少?是零!1980年,是负12.96亿美元。由于外汇紧缺,想要进口急需的机器设备什么的,就非常棘手。中国曾经有一个词,叫做“出口创汇”——现在不大说这个词了。想想很怪,难道出口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仅仅是为了挣到绿票子?

的确如此。由于外汇紧缺,中国长期都把出口当作赚取外汇,而不是赚取利润的手段。只要实现了出口,得到了美元,那就是胜利,至于价钱是否合算,生意是否有利润,那倒不重要。这当然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

2000年以前,中国外贸型的企业还不那么多,外贸发展还不算快。2000年的外汇结余仅有1655.74亿美元。这个数字和现在一个月的外汇结余差不多。2000年以后,中国外汇储备开始快速增长。2003年,超过4千亿美元;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现在则突破了2万亿。这种速度简直让人眼晕。

外汇紧缺的时候,我们总想,如果有大笔大笔的外汇该有多好啊!那时,中国人非常羡慕日本这样的外汇大国。但当中国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国时,我们却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每进来1美元,就要增发6.83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的货币发行是跟着美国走的。中国已经部分丧失了货币自主发行权。假如美元没有贬值,那还好。如果美元贬值了,那些跟着发行的人民币也就贬值了。

换个角度理解,美元没有贬值时,1美元换6.83元人民币。然后,美国政府大印钞票,玩通货膨胀的把戏,弄出好多合法伪钞来。这些合法伪钞一分不值。但合法伪钞混入真钞,无法分辨,结果必然是美元整体贬值。牛奶里掺了水,蛋白质含量必然降低。

如果中国相应调整汇率,把6.83减少,虽然出口会受到影响,但人民币就不会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美国的通胀就影响不到中国来。可是,如果为了保出口,汇率不调整,还是扛着6.83,那我们就只好祷告美国不要玩通货膨胀,如果他们玩了,我们就只好跟着一起玩,虽然我们并不愿意玩。这种政策必然将把美国的通货膨胀引入到中国来。

2000年互联网危机以后,美国一直存在通货膨胀,中国也就一直在引入这种通货膨胀。2000年以后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其中必然有美元膨胀的因素。账面上看,我们挣到的美元大大增加了,但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钞,有多少是合法伪钞,就只有天晓得了。

如果汇率是由市场自由调节的,如果美元留在出口企业手中,他们自行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那么,美元贬值被市场感知后,市场将会以最快的速度调节汇率和美元流向以应对。大量美元将在贬值以前,或贬值刚刚发生时迅速被卖回到美国。美国人自己制造的通胀,将只能危害他们自己。在这方面,市场的灵活性、有效性是政府永远望尘莫及的。

可见,外汇管制加固定汇率,同时人为维持低汇率,实际上是在做两件事,一、鼓励出口,压制进口,创造尽可能多的顺差;二、把外汇集中到政府手中,结果是中国人对美国的通货膨胀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手里的美元缩水。中国人和美国人一起承受通胀,一起制造更大的经济错误,甚至是经济灾难。

说到通胀了,商业周期理论就快要出场了。下一节,我们先看看,中国为什么要保持这种促进出口的愚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