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m下载快吗:歷代聯邦(1901年-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51:01

歷代聯邦(1901年- )


在20世紀,聯邦制傳播到世界多個角落。在當代,聯邦制成為某些多民族的前殖民地國家的選擇。不過,在20 世紀亦出現一些「另類」的聯邦制國家,這些國家的聯邦制由於該國的專權實質而名存實亡。正如政治學上很多術語一樣,歷史上某些以「聯邦」(英文為Federation或Union)為名的國家或「政治實體」,其政制實質並非聯邦制,「聯邦」一名只表示該「政治實體」乃由多個地區合併而成。例如1910-1961年間的「南非聯邦」 Union of South Africa,其實質為單一制國家。此外,某些殖民宗主國也曾將其殖民地拼湊成「殖民地聯邦」,例如法蘭西的「印度支那聯邦」、不列顛的「英屬西印度群島聯邦」等,這些「殖民地聯邦」不包括在本網頁記述範圍內。


澳大利亞聯合體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澳大利亞原為不列顛屬地,1901年1月1日不列顛把其在澳大利亞的六個殖民地聯合成立澳大利亞聯合體 ,成為其自治領,實行聯邦制。1931年12月11日澳大利亞正式取得獨立。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州、昆士蘭Queensland州、南澳大利亞South Australia州、塔斯曼尼亞 Tasmania州、維多利亞Victoria州、西澳大利亞Western Australia州1901聯邦首都地區Federal Capital Territory (1938年改稱澳大利亞首都Australian Capital地區)、北部 Northern地區(1927年分為北澳大利亞和中澳大利亞)1911北澳大利亞North Australia地區(1931年與中澳大利亞重新合併)、中澳大利亞Central Australia地區 (1931年與北澳大利亞重新合併)1927北部Northern地區1931珊瑚海群島Coral Sea Islands地區1969阿什莫爾和卡地爾群島Ashmore and Cartier Islands地區1978

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
Democratic Federative Republic of Transcaucasia-
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Transcauca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

外高加索地區(包括今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三國)原為俄羅斯屬地,1917年俄羅斯革命後,本地區興起獨立運動。1918年4月22日阿塞拜疆平等黨、格魯吉亞社會民主工人黨和亞美尼亞革命聯盟聯合成立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實行聯邦制。但該聯邦於同年5月26日分裂為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三國。其後共產黨先後在上述三國奪取政權,並成立蘇維埃共和國。1922年3月12日三個蘇維埃共和國仿照俄羅斯的形式,成立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名為實行聯邦制,實際上是俄羅斯的附庸國。同年 12月30日外高加索再與其他三個蘇維埃共和國合併為「蘇聯」。1936年蘇聯撤銷「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其轄下三國遂升格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1918年外高加索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格魯吉亞Georgia、阿塞拜疆Azerbaijan、亞美尼亞Armenia1918
1922年外高加索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格魯吉亞Georgia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塞拜疆Azerbaijan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亞美尼亞Armenia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Russian Socialist Federative Soviet Republic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國家,1917年布爾什維克Bolshevik黨(即後來的「共產黨」)發動「十月革命」奪權後,於 11月8日成立「蘇維埃政府」。1918年7月19日成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實行聯邦制,在共和國以下設有多個「自治共和國」、「州」、「自治州」、「聯邦直轄市」等。但由於俄羅斯實際由共產黨實行一黨專政,聯邦制徒具形式。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合併為蘇聯。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突厥斯坦Turkestan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彼得格勒Petrograd聯邦直轄市、莫斯科Moscow聯邦直轄市1918巴什基爾Bashkir蘇維埃共和國(1920年改稱巴什基爾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19韃靼Tatar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吉爾吉斯Kirghiz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楚瓦什Chuvash自治州、卡爾梅克Kalmyk自治州、卡累利亞工人公社Karelian Worker's Commune自治州、馬里Mari自治州、伏特亞克Votyak自治州、庫賓-切爾諾莫爾斯克Kuban-Chernomorsk州、頓斯克Donsk州1920達吉斯坦Dagestan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布里亞特-蒙古Buryat-Mongol自治州、卡巴爾達Kabardin 自治州(1922年改稱卡巴爾達-巴爾卡爾Kabardin-Balkar自治州)、科米Komi自治州1921雅庫特Yakut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車臣Chechen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Khabarovsk州、阿穆爾Amur 州、阿迪格Adygey自治州、奧伊羅特Oyrot自治州、卡拉恰伊-切爾克斯Karachay-Cherkess自治州1922

奧地利共和國 Republic of Austria-
奧地利聯邦 Federal State of Austria

奧地利原是中歐地區的多民族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分裂為多個民族國家,其中以德意志民族為主體的地區在1919年成立了奧地利共和國。1920年10月1日奧地利實施新憲法,實行聯邦制(1934年7月1日該國改國名為奧地利聯邦)。可是從1934年起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Dollfuss實行一黨專政。1938年德意志扶植「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奪權,並於同年併吞奧地利,奧地利的聯邦制名存實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盟國集團重建「奧地利共和國」,並恢復其聯邦制。從1955年盟國結束軍管起,奧地利遂恢復成為主權獨立的聯邦制國家。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克恩頓Karnten州、下奧地利Niederosterreich州(1938-1945年間改稱下多瑙Niederdonau州)、上奧地利 Oberosterreich州(1938-1945年間改稱上多瑙Oberdonau州)、薩爾茨堡Salzburg州、施泰爾馬克Steiermark州、提羅爾Tyrol州、福拉爾貝格Vorarlberg州(1940-1945年間併歸提羅爾)1920布爾根蘭Burgenland州(1938年撤銷,1945年重新設置)、維也納Vienna州1922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後,共產黨先後在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建立蘇維埃共和國,其中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實際上成為俄羅斯的附庸國。1922年12月30日上述四國正式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簡稱「蘇聯」),四國成為蘇聯轄下的「加盟共和國」(Union Republic)。蘇聯名義上雖實行聯邦制,但由於其政權實質為共產黨一黨專政,它的聯邦制只是徒具形式(有些政治學者稱這種聯邦制為「準聯邦制」Quasi-Federalism)。蘇聯成立後,繼續在中亞、波羅的海地區等地擴張勢力,使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數目從最初的四個最終增加至15個,而蘇聯亦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國力猛增,成為堪與美國爭霸的「超級大國」。可是隨著1980年代末的「蘇聯東歐和平演變」,共產黨的權力日益衰落,各個「加盟共和國」離心傾向日漸增強。1991年「八.一九政變」後,蘇聯最終免不了土崩瓦解的厄運,各個「加盟共和國」相繼宣佈獨立。同年12月21日大部分加盟共和國自行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以取代蘇聯(參見「歷代主要聯盟和國際組織(1961年- )」),25日蘇聯乃正式宣佈解體。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俄羅斯Russia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Ukraine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 Byelorussia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外高加索Transcaucasus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36年撤銷) 1922土庫曼Turkmen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茲別克Uzbek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5塔吉克Tajik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9哈薩克Kazakh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改稱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共和國)、吉爾吉斯Kirghiz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吉爾吉斯斯坦Kyrgyzstan共和國)、格魯吉亞Georgia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 年改稱格魯吉亞共和國)、阿塞拜疆Azerbaijan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阿塞拜疆共和國)、亞美尼亞 Armenia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亞美尼亞共和國)1936卡累利亞-芬蘭Karelia-Finland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56年併歸俄羅斯)、摩爾達維亞Moldavia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41-1944年間併歸羅馬尼亞;1990年改稱摩爾多瓦Moldova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改稱摩爾多瓦共和國)、立陶宛Lithuania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獨立)、拉脫維亞Latvia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拉脫維亞共和國)、愛沙尼亞Estonia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愛沙尼亞共和國) 1940

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Federative People's Republic of Yugoslavia-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Socialist Federative Republic of Yugoslavia-
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南斯拉夫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成立的多民族國家,1941年被「軸心國集團」肢解。在抗戰期間,共產黨在1943年建立「南斯拉夫民主聯邦共和國」,當時構想戰後的南斯拉夫應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共產黨在1945年12月2日正式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46年1月31日通過憲法,仿照蘇聯模式實行聯邦制,由六個共和國組成。1963年4月7日把國名改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此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自治制度」,將權力下放至各加盟共和國。進入1980年代後,由於民族矛盾加劇,各加盟共和國日漸離心。1991-1992年間多個加盟共和國相繼宣佈獨立,南斯拉夫陷入分裂和內戰。1992年4月27 日兩個僅餘的加盟共和國-塞爾維亞和蒙特尼格羅把南斯拉夫重組為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仍然實行聯邦制。可是,由於南斯拉夫在「波斯尼亞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策略失敗,國家陷入國際孤立和政治動盪,蒙特尼格羅亦逐漸出現離心傾向。為安撫蒙特尼格羅,南斯拉夫在2003年2月4日改組為邦聯式國家,改稱「塞爾維亞和蒙特尼格羅」(參見「歷代邦聯」)。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塞爾維亞Serbia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塞爾維亞共和國)、蒙特尼格羅Montenegro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蒙特尼格羅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改稱蒙特尼格羅共和國)、斯洛文尼亞Slovenia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斯洛文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斯洛文尼亞共和國,1991年獨立)、克羅地亞Croatia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克羅地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克羅地亞共和國,1991年獨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cegovina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1992年獨立)、馬其頓Macedonia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改稱馬其頓共和國並獨立)1946

緬甸聯邦 Union of Burma

緬甸原為不列顛屬地,境內有眾多少數民族。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不列顛獨立,成立緬甸聯邦,實行聯邦制。1962年3月2日軍人奈溫Ne Win政變奪權,宣佈取消各組成邦的自治權。其後更組建「社會主義綱領黨」,實行一黨專政。因此此後緬甸的國名雖仍包含「聯邦」Union一詞,但其聯邦制實際已被廢除。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曼德勒Mandalay省、馬圭Magway省、實階Sagaing省、伊洛瓦底Irrawaddy省、勃固Pegu省、丹拿沙林 Tenasserim省、阿拉干Arakan省、欽Chin特別省、克倫Karen邦、克倫尼Karenni邦(1952年改稱克耶Kayah邦)、克欽Kachin邦、撣Shan邦1948

印度尼西亞合眾共和國 Republic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亞原為尼德蘭的殖民地,稱荷屬東印度群島Dutch East Indies。1945年八月革命後,單方面宣佈獨立,並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尼德蘭殖民勢力迅即捲土重來,重新統治荷屬東印度群島部分地區,並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爆發殖民戰爭(史稱「警衛行動」)。為抗衡獨立勢力,尼德蘭在荷屬東印度群島扶植成立多個傀儡土邦。經過數年戰爭後,雙方最終達成和議,於1949年12月27日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與各土邦合併成立印度尼西亞合眾共和國,實行聯邦制,並且與尼德蘭組成「尼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參見「歷代邦聯」)。但民族統一在印度尼西亞已成為人心所向,和議達成不久,印度尼西亞各地即興起統一運動,各土邦陸續併歸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合眾共和國最終於1950年8月17日解散,印度尼西亞亦廢除聯邦制。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印度尼西亞Indonesia共和國、東印度尼西亞East Indonesia國、巴巽丹Pasundan國、東蘇門答臘East Sumatra國、馬都拉Madura國、南蘇門答臘South Sumatra國、東爪哇East Java國1949


印度共和國 Republic of India

印度原為不列顛殖民地,境內民族、宗教問題複雜,而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矛盾尤為嚴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獨立運動高漲,1947年不列顛提出《蒙巴頓Mountbatten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部分,各自建立獨立國家。同年印度獨立,成為不列顛的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印度實施新憲法,把國名定為印度共和國,實行聯邦制。印度是今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聯邦制國家。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阿薩姆Assam邦、比哈爾Bihar邦、海得拉巴Hyderabad邦(1956年併歸安德拉)、德里Delhi邦(1956年改稱德里中央直轄區)、庫奇Kutch邦(1956年併歸孟買)、須叻他Saurashtra邦(1956年併歸孟買)、喜瑪偕爾Himachal 邦(1956年改稱喜瑪偕爾中央直轄區,1971年復稱喜瑪偕爾邦)、比拉斯普爾Bilaspur邦(1954年併歸喜瑪偕爾) 、查謨和克什米爾Jammu and Kashmir邦、邁索爾Mysore邦(1973年改稱卡納塔克Karnataka邦)、庫爾格Coorg邦 (1956年併歸邁索爾)、特拉凡哥爾-科欽Travancore-Cochin邦(1956年改稱喀拉拉Kerala邦)、中央婆羅多 Madhya Bharat邦(1956年併歸中央邦)、博帕爾Bhopal邦(1956年併歸中央邦)、文迪亞Vindhya邦(1956年併歸中央邦)、孟買Bombay邦(1960年分為馬哈拉施特拉和古吉拉特)、曼尼普爾Manipur邦(1956年改稱曼尼普爾中央直轄區,1972年復稱曼尼普爾邦)、奧里薩Orissa邦、旁遮普Punjab邦、伯蒂亞拉和東旁遮普諸邦聯盟Patiala and East Punjab States Union (1956年併歸併歸旁遮普)、大拉賈斯坦Greater Rajasthan聯合邦(1956年改稱拉賈斯坦Rajasthan邦)、阿傑默爾Ajmer邦(1956年併歸拉賈斯坦)、馬德拉斯Madras邦(1969年改稱泰米爾.納德 Tamil Nadu邦)、特里普拉Tripura邦(1956年改稱特里普拉中央直轄區,1972年復稱特里普拉邦)、北方Uttar邦、西孟加拉West Bengal邦1950安德拉Andhra邦1953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中央直轄區、拉克戴弗、米尼科伊和阿明迪維群島 Laccadive, Minicoy, and Amindivi Islands中央直轄區(1973年改稱拉克沙群島Lakshadweep中央直轄區)、中央Madhya邦1956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邦、古吉拉特Gujarat邦1960達德拉和納加爾.哈維利Dadra and Nagar Haveli中央直轄區1961果阿、達曼和第烏Goa, Daman and Diu中央直轄區(1987年分為果阿和達曼和第烏)1962那加蘭Nagaland邦、本地治里Pondicherry中央直轄區1963昌迪加爾Chandigarh中央直轄區、哈里亞納Haryana邦1966阿魯納恰爾Arunachal中央直轄區(1987年改稱阿魯納恰爾邦)、梅加拉亞Meghalaya邦、米佐拉姆Mizoram中央直轄區(1987年改稱米佐拉姆邦)1972錫金Sikkim邦1975果阿Goa邦、達曼和第烏Daman and Diu中央直轄區1987查蒂斯加爾Chhatisgarh邦、加爾克漢德Jharkhand邦、北安查爾Uttaranchal邦(2007年改稱北阿坎德 Uttarakhand邦)2000

埃塞俄比亞帝國 Empire of Ethiopia-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埃塞俄比亞帝國是非洲歷史上維時最長的政權,立國於1117年。1936-1941年間曾被意大利侵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埃塞俄比亞的國際影響力上升。1952年聯合國把意大利殖民地厄立特里亞交給埃塞俄比亞管轄,並規定厄立特里亞須以自治邦的地位與埃塞俄比亞組成聯邦。但從1961年起,厄立特里亞爆發爭取獨立的戰爭(史稱「厄立特里亞戰爭」),從此戰禍連綿。埃塞俄比亞於1962年廢除聯邦制,並取消厄立特里亞的自治邦地位,但並未能遏止厄立特里亞的獨立運動。1974年埃塞俄比亞的王朝政府被推翻後,埃塞俄比亞陷入更大的政治動盪。此後埃塞俄比亞經歷軍政府統治和工人黨的一黨專政。1989年更爆發全面內戰。厄立特里亞遂於1991年建立獨立政權。1991年工人黨政府被推翻後,政局逐漸恢復穩定。1995年8月22日正式成立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從此成為一個聯邦制國家。

1952-1962年間埃塞俄比亞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埃塞俄比亞Ethiopia本部、厄立特里亞Eritrea自治邦1952
1995年以來埃塞俄比亞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阿法爾Afar州、阿姆哈拉Amhara州、賓香古爾Binshangul Gumuz州、甘貝拉各族Gambela Hizboch州、哈拉里民族Harari Hizb州、奧羅米亞Oromiya州、索馬里Somali州、南方各族YeDebub Biheroch Bihere-seboch na Hizboch州、提格雷Tigre州、阿的斯.阿貝巴Addis Ababa特別市1995德雷.達瓦Dire Dawa特別市1998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巴基斯坦原為不列顛殖民地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不列顛提出《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部分,各自建立獨立國家。同年巴基斯坦獨立,成為不列顛的自治領。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實施新憲法,把國名定為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實行聯邦制。由1958年起,巴基斯坦交替由文人和軍人統治,未能穩固建立民主制度,因而其聯邦制亦徒具形式。1971年更發生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獨立的事件,令巴基斯坦喪失東部的國土。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西巴基斯坦West Pakistan省(1970年分為俾路支斯坦、西北邊境、旁遮普和信德)、東巴基斯坦East Pakistan省(1971年獨立)、聯邦首都區Federal Capital Territory (原來位於卡拉奇Karachi,1960年遷往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1961年併歸西巴基斯坦)1956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省、西北邊境North-West Frontier省、旁遮普Punjab省、信德Sind省、伊斯蘭堡 Islamabad首都區、北部地區Northern Areas直轄區1970聯邦直轄部落地區Federally Administered Tribal Areas1975

馬來亞聯邦 Federation of Malaya-
馬來西亞聯邦 Federation of Malaysia

馬來亞原為不列顛屬地,分為「海峽殖民地」Strait Settlements、「馬來聯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和「馬來屬邦」Unfederated Malay States三部分。1946年不列顛把馬來亞各邦(新加坡除外)合組為「馬來聯合」 Malay Union,1948年又改組為「馬來亞聯邦」。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邦脫離不列顛獨立,成為獨立的聯邦制國家。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與新獨立的新加坡、沙巴、沙撈越合併成立馬來西亞聯邦,成為更大的聯邦。但其後新加坡在1965年退出馬來西亞。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柔佛Johore州、吉打Kedah州、吉蘭丹Kelantan州、馬六甲Malecca州、森美蘭Sembilan州、彭亨Pahang州、檳榔嶼Pulau Pinang州、霹靂Perak州、玻璃市Perlis州、雪蘭莪Selangor州、丁加奴Trengganu州1957沙巴Sabah州、沙撈越Sarawak州、新加坡Singapore州(1965年獨立)1963吉.隆坡Kuala Lumpur聯邦直轄區1974納閩Labuan聯邦直轄區1984布特拉再也Putrajaya聯邦直轄區2001

馬里聯邦 Mali Federation

今之馬里(原稱法屬蘇丹French Sudan)和塞內加爾原為法蘭西殖民地,1958年先後成為法蘭西的「自治共和國」,分別稱「蘇丹共和國」([西]蘇丹)和「塞內加爾共和國」。1959年4月4日[西]蘇丹與塞內加爾合併為馬里聯邦,實行聯邦制。1960年6月20日「馬里聯邦」脫離法蘭西獨立。但在同年8月20日塞內加爾宣佈脫離聯邦,「馬里聯邦」遂分裂為[西]蘇丹和塞內加爾兩國。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西]蘇丹[Western] Sudan、塞內加爾Senegal1959

尼日利亞聯邦 Federation of Nigeria-
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尼日利亞原為不列顛殖民地,境內有眾多土邦和部族。1954年不列顛把尼日利亞改組為尼日利亞聯邦,實行內部自治。1960年10月1日尼日利亞聯邦成為不列顛的自治領,為獨立的聯邦制國家。1963年10月1日尼日利亞結束自治領地位,成立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獨立後尼日利亞國內民族問題嚴重,不斷發生民族沖突,導致政局不穩。1966年軍隊發動政變奪權,此後尼日利亞政局動盪,曾發生多場政變,在當年曾一度廢除聯邦制。1967年更曾發生「東區」和「中西區」的分離主義運動。此後尼日利亞交替出現文人和軍人統治。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北Northern區(1967年分為貝努埃-高原、卡諾、西中部、北中部、東北部和西北部等州)、東Eastern區 (1967年分為東中部、河流和東南部等州)、西Western區(1967年分為拉各斯和西部州)1960中西Midwest區(1967年改稱中西部Mid-Western州,1976年改稱本德爾Bendel州,1991年改稱埃多Edo州) 1963貝努埃-高原Benue-Plateau州(1976年分為貝努埃和高原兩州)、東南部South-Eastern州(1976年改稱十字河流Cross River州)、東中部East Central州(1976年分為阿南布拉和伊莫)、北中部North Central州(1976年改稱卡杜納Kaduna州)、卡諾Kano州、西中部West Central州(1976年改稱夸拉Kwara州)、拉各斯Lagos州、東北部North-Eastern州(1976年分為博爾諾、巴烏奇和貢戈拉)、西北部North-Western州(1976年分為尼日爾和索科托)、河流Rivers州、西部Western州(1976年分為奧貢、翁多和奧約)1967貢戈拉Gongola州(1991年改稱阿達馬瓦Adamawa州)、阿南布拉Anambra州、巴烏奇Bauchi州、貝努埃Benue 州、博爾諾Borno州、伊莫Imo州、尼日爾Niger州、奧貢Ogun州、翁多Ondo州、奧約Oyo州、高原Plateau州、索科托Sokoto州、聯邦首都區Federal Capital Territory1976阿夸.伊博姆Akwa Ibom州、卡齊納Katsina州1987阿比亞Abia州、三角洲Delta州、埃努古Enugu州、吉加瓦Jigawa州、克比Kebbi州、科吉Kogi州、奧遜Osun 州、塔拉巴Taraba州、約比Yobe州1991巴耶爾薩Bayelsa州、埃邦伊Ebonyi州、埃基蒂Ekiti州、貢貝Gombe州、納薩拉瓦Nassarawa州、贊法臘 Zamfara州1996

喀麥隆聯邦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Cameroon

喀麥隆原分為東、西兩部分,分屬法蘭西和不列顛。1959年東喀麥隆East Cameroon成為法蘭西之自治共和國,建立「喀麥隆共和國」,1960年脫離法蘭西獨立。1961年10月1日西喀麥隆West Cameroon南部與喀麥隆共和國合併(北部則併歸尼日利亞),並成立喀麥隆聯邦共和國,實行聯邦制。但由1966年起「民族聯盟」實行一黨專政,聯邦制名存實亡。1972年6月2日喀麥隆實施新憲法,改行單一制,並把國名改為「喀麥隆聯合共和國」。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東喀麥隆East Cameroon邦、西喀麥隆West Cameroon邦1961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Czechoslovak Socialist Republic-
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 Czechoslovak Federal Republic-
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 Czech and Slovak Federal Republic

捷克(又稱波希米亞Bohemia)和斯洛伐克原來分別為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屬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合併為一個國家。1939年德意志滅亡捷克斯洛伐克,把該國重新分割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部分,各自成為德意志的附庸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捷克和斯洛伐克重新合併為統一國家,其後共產黨奪權,成為蘇聯的「衛星國」,1960 年正式定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推行自由化改革(史稱「布拉格之春」),為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干涉,導致執政黨領導層更迭。新執政者為平定國內的不滿情緒,在1969年1 月1日把捷克斯洛伐克改組為聯邦制國家,由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共和國組成。1980年代末的「蘇聯東歐和平演變」導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下台,斯洛伐克地區的民族主義亦乘機冒起。為安撫斯洛伐克地區的民族情緒,捷克斯洛伐克在1990年3月29日和4月20日兩度更改國名(先後稱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以突出該國的聯邦制性質和斯洛伐克的獨特性。但無奈冷戰後民族主義勢力強大,捷克與斯洛伐克分離成為大勢所趨,兩個共和國最終在1993年1月1日分為兩個獨立國家。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捷克Czech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Slovakia社會主義共和國(1990年改稱斯洛伐克共和國)1969

科摩羅伊斯蘭聯邦共和國 Federal and Islamic Republic of Comoros-
科摩羅聯邦 Union of Comoros

科摩羅群島包括馬約特Mayotte島、昂儒昂島、莫埃利島和大科摩羅島,原為法蘭西屬地。1975年昂儒昂島、莫埃利島和大科摩羅島脫離法蘭西獨立,成立「科摩羅共和國」,馬約特島則繼續為法蘭西屬地。1978年5月24日科摩羅實行聯邦制,把國名改為科摩羅伊斯蘭聯邦共和國。科摩羅獨立後政局動盪,政變頻繁。1997 年昂儒昂島和莫埃利島更爆發獨立運動。2001年12月23日科摩羅把國名更改為科摩羅聯邦,繼續實行聯邦制,其後逐漸平息各地的獨立運動。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恩加齊賈Ngazidja島(又稱大科摩羅Grande Comore島)、恩祖瓦尼Ndzuwani島(又稱昂儒昂Anjouan島)(1997 年單方面宣佈獨立,2002年重新加入)、姆瓦利Mwali島(又稱莫埃利Moheli島)(1997年單方面宣佈獨立,1998年重新加入)1978

阿拉伯聯合王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今阿拉伯聯合王國原稱「特魯西爾阿曼Trucial Oman」或「麥什哈特阿曼Mujahat Oman」。境內有七個王國,俱為不列顛保護領。1971年12月2日其中六個王國脫離不列顛獨立,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王國,成為一個由六個傳統專制君主國組成的鬆散聯邦制國家,各個君主國保留頗大自主權,其中以阿布.扎比和迪拜最為重要,該兩邦的君主長期分別佔據總統和總理兩個職位。1972年最後一個王國亦獨立並加入本聯邦,令本聯邦的組成邦數目增加至七個。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阿布扎比Abu Dhabi王國、迪拜Dubai王國、沙迦Sharjah王國、阿治曼Ajman王國、烏姆.蓋萬Umm al-Qaiwain王國、富查伊拉Fujairah王國1971哈伊馬角Ras al-Khaimah王國1972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卡羅林Caroline群島原為美國之託管地,1979年5月10日美國將卡羅林群島中之科斯雷、波納佩、特魯克和雅浦合併為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實行聯邦制。1990年12月22日密克羅尼西亞脫離美國獨立。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特魯克Truk州(1989年改稱楚克Chuuk州)、科斯雷Kosrae州、波納佩Ponape州(1984年改稱波恩佩Pohnpei 州)、雅浦Yap州1979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Russian Socialist Federative Soviet Republic-
俄羅斯聯邦
Russian Federation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原為蘇聯轄下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本身也實行聯邦制,轄下有多個「自治共和國」和其他地方行政單位(包括州、自治州、邊疆區、自治區、聯邦直轄市)。1991年12月21日脫離蘇聯獨立,並於同月25日正式更名為俄羅斯聯邦。俄羅斯的獨立使其各地方行政單位升格為獨立國家的「聯邦主體」,而各「自治共和國」亦因此而改稱「共和國」。可是,在俄羅斯獨立前後,多個共和國出現離心傾向,紛紛發表主權宣言。為穩定國內局勢,俄羅斯聯邦政府在1992年與轄下各共和國簽訂《俄羅斯聯邦條約》,確定聯邦與各共和國間之關係。在2000年俄羅斯聯邦政府又把全國分為設置七個「聯邦區」,以統轄各「聯邦主體」,「聯邦區」實際成為一種凌駕各「聯邦主體」的「超級行政區」。透過設立「聯邦區」,聯邦政府削弱了各「聯邦主體」的自主性。此後,各「聯邦主體」的行政長官不再由選舉產生,而是改由聯邦政府任命。俄羅斯聯邦政府的上述措施雖然加強了對聯邦政府地方的控制,但其代價則是違背了聯邦制的精神。

俄羅斯的聯邦主體 組成邦名稱成為聯邦主體的年份阿迪格Adygey共和國、戈爾諾-阿爾泰Gorno-Altay自治州(1992年改稱阿爾泰Altaj共和國)、巴什基爾 Bashkir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巴什科爾托斯坦Bashkortostan共和國)、布里亞特Buryat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布里亞特共和國)、楚瓦什Chuvash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楚瓦什共和國)、達吉斯坦Dagestan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達吉斯坦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Kabardin-Balkar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Kalmyk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卡爾梅克-哈爾姆.唐奇Kalmyk-Khalmg Tangch共和國,1996年改稱卡爾梅克共和國)、卡拉恰伊-切爾克斯Karachay-Cherkess自治州(1992年改稱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 Karelia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卡累利阿共和國)、哈卡斯Khakass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2 年改稱哈卡斯共和國)、科米Komi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科米共和國)、馬里Mari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馬里-埃爾Mariy-El共和國)、莫爾多瓦Mordovia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3年改稱莫爾多瓦共和國)、北奧塞梯North Ossetia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北奧塞梯共和國,1994 年改稱北奧塞梯-阿蘭North Ossetia-Alan共和國)、雅庫特-薩哈Yakut-Sakha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 年改稱薩哈共和國)、韃靼斯坦Tatarstan共和國(1992年單方面宣佈獨立,1994年重新加入)、圖瓦Tuva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Udmurt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2年改稱烏德穆爾特共和國)、阿爾泰Altaj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Khabarovsk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Krasnodar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Krasnoyarsk邊疆區、濱海Primorye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Stavropol邊疆區、阿穆爾Amur州、阿爾漢格爾斯克Archangelsk州、阿斯特拉罕Astrakan州、別爾哥羅德Belgorod州、布良斯克Bryansk州、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州、赤塔Chita州(2008年與阿加.布里亞特合併為外貝加爾邊疆區)、伊爾庫茨克Irkutsk州、伊萬諾沃Ivanovo州、加里寧格勒Kalinigrad州、卡盧加Kaluga州、堪察加Kamchatka州(2007年與科里亞克合併為堪察加邊疆區)、克麥羅沃Kemerovo州、基洛夫Kirov州、科斯特羅馬Kostroma州、庫爾干Kurgan州、庫爾斯克Kursk州、列寧格勒Leningrad州、利佩茨克Lipetsk州、馬加丹Magadan州、莫斯科Moscow州、摩爾曼斯克 Murmansk州、高爾基Gorkiy(1990年改稱下諾夫哥羅德Nizhniy Novgorod州)、諾夫哥羅德Novgorod州、新西伯利亞Novosibirsk州、鄂木斯克Omsk州、奧倫堡Orenburg州、奧廖爾Orel州、奔薩Penza州、彼爾姆Perm州(2005 年與科米-彼爾米亞克合併為彼爾姆邊疆區)、普斯科夫Pskov州、羅斯托夫Rostov州、梁贊Riazan州、薩哈林 Sakhalin州、古比雪夫Kuybyshev州(1990年改稱薩馬拉Samara州)、薩拉托夫Saratov州、斯摩棱斯克Smolensk 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Sverdlovsk州、坦波夫Tambov州、托木斯克Tomsk州、圖拉Tula州、加里寧Kalinin州 (1990年改稱特維爾Tver州)、秋明Tyumen州、烏里揚諾夫斯克Ulyanovsk州、弗拉基米爾Vladimir州、伏爾加格勒Volgograd州、沃洛格達Vologda州、沃羅涅什Voronezh州、雅羅斯拉夫爾Yaroslavl州、猶太Yevrej自治州、阿加.布里亞特Aga Buryat自治區(2008年與赤塔合併為外貝加爾邊疆區)、楚科奇Chukot自治區、埃文基Evenk 自治區(2007年併歸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漢特-曼西Khanty-Mansiy自治區、科米-彼爾米亞克Komi-Permyak自治區(2005年與彼爾姆合併為彼爾姆邊疆區)、科里亞克Koryak自治區(2007年與堪察加合併為堪察加邊疆區)、涅涅茨Nenets自治區、泰梅爾Taymyr自治區(2007年併歸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烏斯季-奧爾達.布里亞特Ust-Orda Buryat自治區(2008年併歸伊爾庫茨克)、亞馬爾-涅涅茨Yamal-Nenets自治區、莫斯科Moscow聯邦直轄市、聖. 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聯邦直轄市1991印古什Ingush共和國1992車臣Chechen共和國註12000彼爾姆Perm邊疆區2005堪察加Kamchatka邊疆區2007外貝加爾Zabaykalsky邊疆區2008註1:「車臣-印古什Chechen-Ingush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原隸屬俄羅斯,1991年在俄羅斯獨立前便已單方面宣佈脫離俄羅斯獨立,並成立「車臣共和國」。1992年印古什脫離車臣,重新併歸俄羅斯。此後車臣與俄羅斯處於對峙狀態,並曾爆發兩次「車臣戰爭」。直至2000年俄羅斯軍攻陷車臣首都格羅茲尼Grozny,推翻車臣獨立政府,俄羅斯始重新控制車臣。此後車臣以「共和國」的地位成為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
俄羅斯的聯邦區 組成邦名稱成為聯邦區的年份西北Severo-Zapadnyy聯邦區、中央Tsentralnyy聯邦區、南方Yuzhnyy聯邦區、伏爾加Privolzhskiy聯邦區、烏拉爾Uralskiy聯邦區、西伯利亞Sibirskiy聯邦區、遠東Dalnevostochnyy聯邦區2000

比利時王國 Kingdom of Belgium

比利時王國建國於1831年,原為單一制國家,主要由兩大語言族群(尼德蘭語的佛拉芒Flemish人和法蘭西語的瓦隆Walloon人)組成。由1968年起兩大族群矛盾激化,屢起沖突。1993年7月14日比利時修改憲法,改行聯邦制,將全國分為佛拉芒、瓦隆和布魯塞爾三個「大區」,作為「超級行政區」。而在「大區」下則再設有省。

比利時的聯邦大區 大區名稱成為聯邦大區的年份佛拉芒Vlaanderen大區、瓦隆Wallonie大區、布魯塞爾首都Brussels-hoofdstad大區1993 註1註1:比利時其實早在1970年已設置上述三個「大區」,不過其時這些「大區」只是地理上的劃分,並無行政職能。後來在1980年佛拉芒和瓦隆大區成立「大區」政府,布魯塞爾也在1989年成立「大區」政府。不過,由於比利時至1993年始實行聯邦制,本表把這三個地區成為「聯邦大區」的年份繫於1993年。
比利時的省 省名稱成為聯邦下省的年份安特衛普Antwerp省、西佛蘭德爾West-Vlaanderen省、東佛蘭德爾Oost-Vlaanderen省、林堡Limburg省、布拉邦特Brabant省(1995年分為佛拉芒-布拉邦特和布拉邦特-瓦隆)、列日Liege省、埃諾Hainaut省、那慕爾 Namur省、盧森堡Luxembourg省1993佛拉芒-布拉邦特Vlaams-Brabant省、布拉邦特-瓦隆Brabant-Wallone省1995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
Federation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原為南斯拉夫的加盟共和國,境內主要由穆斯林族(又稱波什尼亞克Bosniac族)、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地亞族三大族群組成。1991年南斯拉夫的三個加盟共和國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和馬其頓相繼脫離南斯拉夫,以穆斯林族佔多數的波斯尼亞議會亦開始討論波斯尼亞的獨立問題,引起境內塞爾維亞族的不滿,從而引發各族之間的矛盾。1992年波斯尼亞脫離南斯拉夫獨立後,「波斯尼亞戰爭」正式爆發。此後波斯尼亞分裂為由三大族群佔據的勢力範圍。其後,穆斯林族與克羅地亞族為聯合對抗在軍力上佔優的塞爾維亞族,逐漸走向融合,並在1994年5月31日合併成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俗稱「穆斯林-克羅地亞 Muslim-Croat聯邦」),形成「穆斯林-克羅地亞聯邦」與「塞爾維亞族邦」拉鋸對峙之勢。後來,在西方各國的斡旋下,雙方在1995年簽訂《代頓Dayton協議》,協議雙方重新組成波斯尼亞國家。1996年10月5日「穆斯林-克羅地亞聯邦」與「塞爾維亞族邦」聯合組成「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參見「歷代邦聯」,但新政權的性質為一個邦聯式國家,兩個「政治實體」保留自主地位。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中波斯尼亞Srednjo-Bosanski州、波薩維納Posavski州、澤尼察-多博伊Zenicko-Dobojski州、薩拉熱窩 Sarajevo州、西波斯尼亞Hercegovacko-Bosanski州、圖茲拉-波德里涅Tuzlanski-Podrinjski州、黑塞哥維那 -涅雷特瓦Hercegovacko-Neretvanski州、烏納-薩納Unsko-Sanski州、波斯尼亞-波德里涅 Bosansko-Podrinjski州、西黑塞哥維那Zapadno-Hercegovacki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