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bench mysql 安装:青年干部要经得起考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18:29

青年干部要经得起考验

来源:摘自《中国监察》 时间:2009-09-14 08:11

  □ 王克群

  

  近年来,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相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他们思维敏锐,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面对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也有少数青年领导干部经不起诱惑和考验,出了问题,犯了错误,有的甚至沦为人民的罪人。现实告诉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从源头预防腐败的一个重要课题。

  

  青年干部经不起考验的原因

  

  少数青年干部一旦被提拔重用后,自认为仕途光明、前程似锦,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大有“天下舍我其谁”的感觉,盛气凌人,忘乎所以。他们虽然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但智商一般较高,反应敏捷,接受新信息和新观念的速度快,并勤于分析,善于钻营,把编织关系网看做是升迁和掌权的关键手段,自认为有了后台就什么都不怕。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手中权力,经不起金钱和美色诱惑,最终跌倒在金钱下,迷失于美色中。

  青年干部经不起考验固然有多种原因,但自身的主观原因是主要的:

  一是自我意识的畸形发展。在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中,大多数人实现了稳定的主体我与客体我积极的统一,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既肯定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进取。但一些青年干部往往由于上学、就业、晋升等“一帆风顺”而形成“主体我始终先于客体我”的认识,过高地评价自己,自以为是,甚至不明是非。他们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并且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我价值就是尽可能多地赚钱。在这种极为强烈的“成就感”驱使下,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实现其“价值”,最终导致犯罪。

  二是个性心理发展不成熟。年轻人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是形成青年干部腐败的个性心理原因。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虽然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而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但由于思维能力与社会经验缺乏有机的结合,对社会上一些腐败行为暂时未受到惩罚的情况认识不清,甚至还产生对腐败行为“成功”的错觉。致使他们对腐败不排斥、不拒绝,并在可能导致腐败的条件具备时而尝试之。青年人还存在易受情景感染、易冲动的倾向,从而可能为获得某方面需求的满足而不顾其后果。特别是青年干部正处于恋爱、结婚、成家的特殊时期,物质需求十分迫切。这样,在直面金钱的强烈刺激时,往往“身不由己”。另外,青年干部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尚待时日,“富贵不能淫”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曾读过的教科书中的内容。由于缺乏抵御物质诱惑的意志品质,当现实中存在某种腐败“机会”的诱惑时,青年干部往往难以自制。

  三是法律、道德观念相对淡薄。当前一些年轻人存在着法律、道德观念相对淡薄的现象,这是青年干部腐败发生的重要认知因素。“德才兼备”一直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原则。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对某些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上往往重专业技能而轻思想道德品质要求。这就使得青年人忽视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缺乏应有的法律、道德理论,更放松了自身思想道德的内在修养。预防教育上存在“真空区”。在我国,普遍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而对年轻的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对非党员工作人员的预防教育做得很少,或者根本就是空白,忽视了对这部分人的廉政警示教育和法制教育。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他们可能因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清楚、深刻的认识而误入歧途。

  四是变形的心理预期。社会心理学中的心理预期,是指行为主体对某一行为对象产生后果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正负面影响的心理准备和期待。人们都倾向于去做那些能带来积极结果的事情,如果人们在无意中做出某种行为后得到了奖赏、获得了好处,人们以后就会倾向于多做这类行为。如果不受惩罚,这种行为就会强化。当前,我国客观存在着某些腐败行为偶然成功的强化作用,使个人对腐败的心理预期增高,青年干部在工作与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小腐败”,看到这些腐败行为并未受到惩罚,他们对腐败的心理预期就会慢慢增高,并最终由小贪而成大贪。

  五是消极心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当前存在的某些腐朽思想对青年干部影响还很大,如“当官就要光宗耀祖”、“当官就要发财”等错误观念,往往通过社会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对初涉社会的青年干部影响尤其深刻。他们对此往往并不认为是错误的,反而认为是应当努力的方向与目标。身处风气不正的团体之中难以“出污泥而不染”。青年干部有着广泛的社会交往,当他们身处腐败的小群体时,很容易被周围的气氛所感染、暗示和同化。

  

  青年干部如何经得起考验

  

  青年干部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教育事关长远。要坚持不懈、有的放矢地对青年干部进行思想教育,要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强化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滋生腐败的机会,为青年干部经受考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青年干部要加强权力观教育。首先,要弄清“权力来源于哪,是谁授予”这个认识根源问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一些党员干部很容易产生模糊认识,在权力从何而来、为谁而用等基本问题上出现偏差。比如,有的认为,权力不是人民赋予的,是个人奋斗得来的,是凭“关系”取得的,甚至认为是某上司恩赐的。于是,拉关系、找靠山,直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消极腐败现象都出现了。这说明,权力观一旦出问题,必将导致严重的恶果。作为青年干部一定要认识到是党把自己安排到领导岗位,是人民赋予了自己一定的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从而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其次,加强青年干部自身修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对不同意识形态、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激烈碰撞的现实,青年干部不能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必须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就有了方向坐标,就能做到克己奉公、一身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就能自觉抵制诱惑、拒腐防变。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监督效能。要加强对“一把手”青年干部的监督。从近几年查处的青年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与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有很大关系。也说明对“一把手”的监督是整个监督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制度上解决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以及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方面个人和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逐步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自上而下监督与自下而上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高效能的权力监督体制。要对青年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监督合而为一,要关口前移,注重事前防范性监督、事中控制性监督、事后惩戒性监督,真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保证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选拔干部要公开化。现有的考核任用制度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对新提拔的青年干部应通过固定程序进行考察,并要防止考察流于形式。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论,有朝气、有正气、有锐气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以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决定干部上下去留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优胜劣汰,使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脱颖而出。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一个地区或部门权力过分集中于一个人,往往形成专断,引发权力滥用,从而导致腐败。由此可见,在干部任职上要强化民主集中制,班子领导成员分工负责,恪尽职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兼职。

  增加腐败成本,使之不敢腐败。腐败成本是违纪违法所获得的收益与受到处罚后所要付出的政治、经济代价及人格道德方面受到谴责的比例。腐败成本决定着腐败主体的行为趋向。腐败成本低,而“盈利”高,即所谓“折腾一阵子,享受一辈子”,则客观上强化了实施腐败行为的吸引力。如果增加腐败成本,对腐败之徒,不管年龄多轻,学历多高,权力多大,一旦发现,就要使其受到严厉的党纪政纪处理,性质严重的使其锒铛入狱,身败名裂,甚至倾家荡产,迫使其正视腐败将要导致的严重后果,使之不敢腐败。

  

  作者系济南市委党校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