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宝贝下架找不到了:公选考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考试教材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44:40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

复习提示及命题预测

针对本章,新大纲采用了一些新的提法,即有一些改变,但实际上内容基本没变。从命题角度来分析,邓小平理论近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考核内容涉及邓小平理论的方方面面,包括一些细节问题,重.奴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的论述及其意义。考生应深入仔细地复习本章内容。

知识点详述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酝酿准备阶段、提出形成阶段和完善发展阶段。

(l)酝酿准备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在这一阶段里主要有三件大事:一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次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不会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二是在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他旗帜鲜明的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有丝毫动摇。这主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三是1981年6月召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决议在系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2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的十点经验,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勾画了初步轮廓。

(2)提出形成阶段(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在这一阶段里主要有四件大事:一是在1982年9月召开了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从此,我党在这一科学命题指引下,探索并制定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基本路线。二是1984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下了理论基础。三是1986年9月召开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儿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四是1987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三大,十三大政治报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地概括和全面地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巨归纳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12条,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党的十三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

(3)发展完善阶段(党的十三大以来)。在这一阶段里主要有六件大事:一是在1990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建议不仅规划了今后5年到10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而且还科学地总结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基本实践的新鲜经验,精辟地概括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2条原则。二是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党的基本路线和12条原则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深刻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三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实践的路子。四是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重要讲话,精辟地概括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中心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五是1992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四大。十四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大会。十四大报告在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14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做出了新的概括,反映出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进人到了更加自觉的阶段。六是1997年9月召开了党的十五大,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再次重申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特别是做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

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不难看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问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6)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直主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伟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行动指南。第二次理论上的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指导下,我党在第二次革命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二次革命是在第一次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发展;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目的是要在中国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新革命和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所以,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够解决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只有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把理论运用于当代中国的实际,并同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都会丰富和发展理论。邓小平理论就是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为马克思主义宝库添加了许多崭新的内容。例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创造性构想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没有的全新的思想。还要看到,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些理论观点原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则,但是在结合新的实际运用时,做了极大的发挥和丰富,显示出更大的活力与生机。例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吸收和利用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等等。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重新提出并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

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从“破除”的方面说的,后者主要是从“确立”的方面说的。一破一立,互为前提,构成思想路线的统一整体。

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因为,解放思想是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习惯势想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路线上来,达到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相符合,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胡思乱想,更不是异想天开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这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那种把解放思想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认为解放思想就是破除已有的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观点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离开实事求是的所谓解放思想,只能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同我们讲的解放思想是根本不同的。

另一方面,实事求是也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是在一定历,而客观事物和人的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也必须随着变化发展,才能使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反之,如果思想僵化,被过时的观念束缚,只会思想落后于存在,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即便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它是正确的,也必须运用它来指导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它同变化了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它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具体化,如果采取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也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所以,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也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要求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应有之义,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直接目的和结果。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伟大意义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意义十分重大。

(1)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才能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出正确的国际战略,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争取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搞好国内的改革和建设。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更是推动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出发点、根本点。粉碎“四人帮”后,批判“两个凡是”拨乱反正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改革也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如何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又怎样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首先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思想路线不对头,就难以找到问题的实质和症结所在。所以,邓小平强调:“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要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要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根本点。

(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说明,理论上的每一重大突破,无一不是深人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经验和新时代的要求,创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说出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人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统一。社会主义制度包括: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的基本经济制度;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集中表现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意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正确方向。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巡视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二个方面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口标和最终目的。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发展,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的重大贡献。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l,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2、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前提、时代特点和现状决定的。因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缩短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才能在世界上保持应有的地位,才能使社会主义祖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公平,才能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所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1年,在邓小平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十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之后,在党的十二大报告和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做过一定的阐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起草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党的十三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强调正确认识这一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纳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再次指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基本纲领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进一步科学的论述,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情,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l)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层含义是说,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育程度来看,它还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而不是指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一级或更高级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979年1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国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重新肯定了八大的路线及有关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二大确认了这一提法,并把它载人了党章的总纲。党的十三大、十四大都继续确认了这一提法。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地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制定和通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是党在这一历史阶段一切活动的依据,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革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把改革同建立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列,称为第二次革命,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从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来看,改革要改变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从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转换在生产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方式、分配方式等方面都引起了重大变化。改革不仅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改革,它必然会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必然会触及到每个人的实际利益,引起社会各方面利益的重新调整。因此从改革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说,它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所以,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l)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的有效途径就是改革。社会主义要通过改革,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求得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建立起来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方面是相适应的,它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体制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是次要方面,不相适应的方面,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改革、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教育等具体体制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如政企职责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存在着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等等。这些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会严重脱离广大群众。如果不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所以,改革旧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从改革的性质来看,它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面对改革开放过程存在的种种困惑和疑虑,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第一,不可以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没有姓“资”姓“社”问题,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以为“社”服务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第二,不可以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的东西加以拒绝;第三,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限度内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所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适度发展。总之,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的,绝不是社会主义的。

四、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改革开放之路是强国之路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因为:

(l)改革开放首先解决了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推进了整个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从而保持了社会稳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开辟了一条中国现代化新路。

(2)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3)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扬,法制不断健全,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

(4)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并在此基础_L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我国在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和提高对外开放能力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面对世界经济、科技、信息全球化趋势,我国已经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已经开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局面,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开始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正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才使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多事之秋站稳了脚跟,渡过了难关;在亚洲金融危机之时,我自岿然不动;在国际舞台上成为威望极高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l)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立国的根本方向J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解放后至今的历史实践也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立国的根木保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

(3)共产党是我们立国的领导核心。邓小平指出,中国近现代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旗帜.是我们立国的根本指异思想。事实证明,搞革命,没有旗帜、灵魂不行,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不行;搞建设、搞改革,没有旗帜、灵魂也不行,如果离开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离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也不能成功。

3.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四项基本原则一方面是改革开放的保证,另一方面又从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都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总之,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只有在这个政治基础上,组织起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改革开放才能顺利发展。

第六节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经济面。面对这种趋势,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画地为牢、自我孤立,而必须把自身的发展同世界的普遍经济交往联系在一起,积极地利用这种联系为本国的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我国要长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开放。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一个国家要发,必须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开展积极的友好交流,注重吸取别国的先进成果。从自然资源上来看,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但可耕地并不多,按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资源,按人均占有量也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必须学会利国内外两种资源,而且应该引进国内建设需要的国外资源。从人力资源来看,我国人口众,但经济建设发展中能起关键作用的高素质人才很缺乏,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离开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仅靠利用国内的资源和市场来保持构的平衡和优化是不行的,必须在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中,在国际市场上同其他国家互通有,取长补短,吸收和引进我国急需或紧缺的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来看,必须在开放中学习国外经验,学习世界市场上的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同国际惯例接轨,借鉴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在开放中发展自。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三、对外开放的原则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了正确地坚持这一国策,必须特别注意掌握开放的原则。

实行对外开放,,一个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战后几十年相对稳定的发展,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说到底,那里的文明成果,也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社会主义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的固步自封的产物,而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在对外开放中,当然也会带进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对比,邓小平明确表示:“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既不能因噎废食,对国外的东西一概加以拒斥,从而放慢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不能对国外的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甚至以各种形式主张全盘西化。”

四、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邓小平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这也是我国开放的立足点。

(l)对外开放并不能代替自力更生,不能排斥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并不能为社会主义国家带来发展所需的全部技术、资金以及市场,因为资本士义国家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提供技术、资金和市场,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论是为了扩大国际交往,还是为了赶超目标,只能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2)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经济发展,任何国家都无法满足这种发展所需的全部资金、技术、市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要贯彻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外援为辅的方针。

(3)要实现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追求,决定的因素靠白身强人的经济实力和形成自己的先进技术,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要靠自身的力量在国际竞争中占优势地位,采取爬行、模仿,是永远不能腾飞的。

(4)自力更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的大小、民族工业水平的高低。因而,能否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民族工业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民族经济的腾飞,主要还是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聪明才智,靠自身综合国力的增强。

2.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一个国家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任何外国的控制和干涉,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不应当也不可能依靠其他国家的力量来完成,而必须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主要依靠本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奋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能闭关自守、自给自足,而是同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而对外开放可以增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必须反对闭关自二守和崇洋媚外两种倾向。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可忘掉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可放弃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绝不可放任各种腐朽的有害于人民的东西自由泛滥。

第七节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的设计,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实践的结果,第一步的目标已经基本提前实现,第二步目标到是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也提前实现。按《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日标纲要》规定,今后15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九五”时期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邓小平设计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步骤,还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他说,战略重点有三:第一是农业;第二是能源和交通;第三是教育和科学。

(l)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基础作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要把农业放在首位。这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

(2)能源和交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能源是工业生产的粮食,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能源和交通,这两个因素都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目前我国能源紧缺,交通运输落后,已严重地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此,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主要的问题是工业基础薄弱,必须保证能源和交通优先发展,集中力量在这方面高质量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迅速改变其落后面貌,并建议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

(3)教育和科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建设、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无论是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国防事业的发展,还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和科学。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强调,我们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着眼于教育和科学,加快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发展了,教育上去了,有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现代化建设有了后劲和智力支持,我们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实现。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当今,国际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掌握高新技术人才的竞争。所以,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提出:“事情成败的关键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成为全党的共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广大群众要尊重,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尊重。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话时,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个论断主要是就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而言的,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第一位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l)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同时,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领域,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它自己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比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要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管理是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指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是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指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

第八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愈益复杂,这一体制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况,迫使我们进行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不断深人,邓小平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新的认识。第一阶段,党的十二大突破了单纯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第二阶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第三阶段,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l)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包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其中经济是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内容和最新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事业的核心。改革经济体制,就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心点是市场经济。邓小平紧紧抓住市场经济这个关键环节,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以它来带动全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推动了改革,而且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最新成果。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经济理论,它除有一般的市场经济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三大特征:即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三是在宏观调控上,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这就突破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也突破了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型理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它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和生机;它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将促使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总之,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具有独到见解的伟大探索和创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

第九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丰富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

二、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民民主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相结合。历史经验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就无法得到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的权力。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正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动摇和否定党的领导。如果离开或否定党的领导,全国就没有一个领导和凝聚的中心,我们的国家就会陷入无政府状态,民主建设的进程就会打乱,国民经济就会更难发展,人民生活就更难改善。所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人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也是一项基本政治体主党派是参政党,既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党与民主党派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多党合作关系。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参加人大和政协参政议政;在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中合作共事;举行双周座谈会;举行最高国务会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协商座谈会等。这种制度在实践上是行之有效的。它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利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有利于促进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这个制度的主要特点:一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自治地方没有分离权,不能背离国家的统一;二是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不是以少数民族为单位的“白治”,也不同于一般的“地方自治”,而是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相结合;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政权机关,是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同时又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上述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必须要坚持。在改革的大潮中,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些制度。

四、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必须坚持。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必须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这种改革的必要性是:

①首要的和根本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克服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过分集中、机构庞大和臃肿、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兴利除弊,发扬人民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③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保证。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④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需要。只有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顺利前进。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有长远的总目标和近期的具体目标。邓小平说:“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党的十五大提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扩大和加强基层民主;推进机构改革。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相结合,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一个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体现。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只有在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才能确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也只有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法制,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邓小平经常把民主与法制并列,强调两者都要抓。他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法制是否完备,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和水平,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是法制完备的国家。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的思想和原则。江泽民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是实行法治。法治是相对干人治而言的,要实行法治核心是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国家。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戚而就。它需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客观条件的发展,也需要人的思想认识的主观条件的发展。

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设计图;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是保证国家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第十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和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包括高度的精神文明。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是培育“四有”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文明建设的发展。这些无疑都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

精神文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居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为:①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③通过培养和造就与现行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人,形成有利于经济建设、有利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这些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先决条件。

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方面,物质生产是基础,对精神生产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人们的物质生活好了,文化生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精神面貌就会有很大变化。另一方面,精神生产和精神文明也对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增强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创造更多的物质成果,扩大人们的活动领域和范围,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失去物质基础;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物质文明建设也就没有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此,两个文明必须一起抓,绝不能一手软,一手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如: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等等。这一系列的“两手抓”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软,一手硬的最终结果是社会的畸形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都抓好,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一方面,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等都有了很大提高,物质生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另一个效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权钱交易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西方一些腐朽生活方式也腐蚀了一些人的灵魂。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大堤有可能被冲毁。党内和社会L还存在一些严重的消极丑恶现象,需要下大力气才能消除。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充分说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也警示我们要提高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所说:“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新矛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第十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香港、澳门仍分别在英国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台湾则被国民党当局所盘踞,祖国统一大业尚未最后完成。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奋斗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积极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20世纪50年代中,我国政府多次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如果台湾和平统一,台湾可以实行高度白治,政务归蒋介石领导,共产党不派人干预等。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但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当时还未能提出“一国两制”的完整构想并付诸实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集中全党的智慧,逐步形成“一国两制”的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年1月,邓小平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的提法,只要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初步表明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以及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都标志着这一构想进人形成阶段。这次谈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肯定了这一战略构想,并确立为国策。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构想,既体现了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一个创造性的科学构想。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形成的。坚持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香港已于19只7年7月l日回归祖国,澳门也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和平稳过渡,标志着中国人民洗清了香港、澳门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成功;标志着祖国和平统一的成功示范和实践,对于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1995年1月28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问题提出了八项主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原则立场和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措施。其基本思想是: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外国势力干涉,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二是努力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这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三是继续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加速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四是倡议国民党尽早同共产党接触,举行谈判,同时欢迎拥护祖国统一的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只要是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向台湾当局再次郑重呼吁:作为统一进程第一步,海峡两岸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江泽民的这个建议是积极、可行的,它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统一大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同时也表明了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不管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还有多少艰难险阻,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和所有中华儿女,都将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携手共进,不懈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面振兴,一定能够实现。

第十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多次讲到,我们改变了多年来一直强调战争危险的观点,现在根据新的观察、新的分析,得出结论说,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邓小平认为,当代世界有许多问题,但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即和平与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这是因为和平与发展问题不仅反映了世界形势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间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现在虽然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发展问题所以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通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富差距扩大。所以,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3)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些新的科学判断,构成邓小平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两者在本质上是共同的:即都是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十涉和侵略。

(l)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互为对手,把争取核优势作为压倒对方并控制世界的主要手段,军备竞赛不断升级,使人类面临核战争毁灭性的威胁。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第三世界国家,冷战时期形成的军事集团在进一步扩大,军事同盟在继续加强,特别是超级大国急欲建立由其领导的世界新秩序,到处插手干预别国事务,引发了不少新的矛盾乃至动乱。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也是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首先,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严重制约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后贫富日趋悬殊,南北矛盾日益尖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它们的优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盘剥和掠夺。其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无休止的军事竞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资源压力。最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所引发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特别是战后以来,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多数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发生的。旷日持久的战乱以及战争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破坏了这些国家的发展环境,延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988年12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明确说:“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讨论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工作时指出,我们要积极推动国际形势朝着长期缓和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再次重申了这个观点。1999年3月27日,江泽民在访问瑞士时户再次重申我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平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应该坚持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十涉内政的原则。遵守这些原则是和平共处的应有之义和必要前提。

(2)应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国家之间的争端,地区之内的冲突,应该通过和平谈判、平等协商逐步求得公正合理的解决,而不应凭借自己的军事优势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要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和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强权行为。

(3)应坚持世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地参与世界事务的权利。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没有凌驾于国际社会之上的特权。要充分尊重和发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4)应坚持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的原则。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白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各国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上存在的差异,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成为发展正常国家关系的障碍,更不应成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

(5)应坚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相互合作、平等互利、共同发展。要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之有利于维护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任何国家都不得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和金融方面的优势,去损害别国的经济、安全和发展。

第十三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与依靠力量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团结的核心,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邓小平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因此,“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历史没有给中国提供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机遇,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的成功。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不能照抄照搬外国模式和经验。只能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探索出一条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这一重任。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实现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和保持稳定,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凝聚全国人民力量、能够真正地把握和处理国内外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领导核心。惟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具有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从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正确调节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正确调整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就要求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党,必须没有自身的狭隘私利,既能总揽全局、处理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又能在实现当前任务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共产党具备这样的素质,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的建设的关键在于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党的建设,主要抓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

加强党的建设,首要的,第一位的是思想建设,因为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都要通过组织建设来实现和反映。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不能削弱,必须加强,要求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地方服从中央,全党服从中央。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民主制的核心。既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的路线和中央的决策顺利贯彻执行。当前,还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和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邓小平曾大声疾呼:“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恢复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坚决向不正之风,腐败现象作斗争,搞好廉政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还要重视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制度、法律、党纪,使各级基层组织、个人按章办事,依法办事;还要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等体制,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总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胜利完成。

三、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还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柱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同社会主义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所以,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因而,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和创造精神,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大的历史责任。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的基本力量,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四、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我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因为:它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政治基础;它的战略日标和根本任务,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是以社会主义政治联盟为主体,统一战线成员的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所以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称为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种团结愈广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愈有利。

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有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由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组成的社会主义政治联盟,这是社会主义力量的联盟;一个是广泛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这是爱国主义力量的联盟。

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兴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各级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阵地,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的重要形式。

标准化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坚持四项基木原则的核心是( )。

A.坚持马克思主义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发展生产力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D.消除两级分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

A.经济建设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D.精神文明建设

4.在对外开放中,我们的基本立足点是( )。

A.注重独立性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防止资本主义腐朽东西的侵人D.坚持反对霸权主义

5.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解决( )。

A.香港问题而提出B.澳门问题而提出

C.台湾问题而提出D.香港、澳门问题而提出

6.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B.科技与进步

C.战争与和平D.民主与自由

7.社会主义民主是按照( )的原则组织起来的。

A.对人民负责B.接受人民监督

C.民主集中制D.群众路线

8.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 )。

A.思想领导B.政治领导

C.原则领导D.具体领导

9.邓小平所以再三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是为了( )。

A.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C.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稳定的关系

D.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10.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是在( )。

A.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B.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

C,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11.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是( )。

A,党的政治建设B.党的理论建设

C.党的组织建设D.党的制度建设

1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B.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变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D.是一场阶级斗争

13.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 )。

A.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

B.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C.以市场价格为尺度

D.以国家统一规定的价值量为尺度

14.邓小平明确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在( )。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D.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

15.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A.是治理贫困的办法B.必然造成两极分化

C.违背社会主义原则D,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16.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 )。

A.发展B.和平C.稳定D.团结

17.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

A.中国工人阶级B.中国共产党C.中国知识分子D.工农联盟

1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

A.发展经济B.发展科技C.发展教育D,发展市场经济

19.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是( )。

A.发展生产,共同富裕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实行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D.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当家作主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任何国家从资本主义进人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C.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D.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

A.我们不抓住机遇,别人就会跑到前面,我们就要落后

B.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低速度就是停步,甚至等于后退

C.抓住机遇事关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的问题

D.我们在国际上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

2.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这是( )。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决定的

B.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

C.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需要

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总的概括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的历史阶段

C.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D.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因为它( )。

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能够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D.直接体现了党的领导

5.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 )。

A.经济的昌盛B.政治的民主

C.文化的繁荣D.社会的稳定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C.在宏观上有较强的调控能力

D.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8.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 )。

A.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

B.我国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的

C.我国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的

D,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9.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的“三个有利于”(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1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因为()。

A.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B.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

C.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D.农业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要求()。

A.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2.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实现干部队伍( )。

A.革命化B.年轻化C.知识化D.专业化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 )。

A.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1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 )。

A.是突破社会主义单一模式的束缚的结果

B.是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的具体表现

C.是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出发的结果

D.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制

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有丰富内涵( )。

A.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的作用

B.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C.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D.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17.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B.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D.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观点

1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木性变革

C.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变革

19.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是( )。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B.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C.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应带动和帮助未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共同走向富裕D,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和平均富裕

2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是( )。

A.经济建设是中心B.改革开放是动力

C.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D.经济建设是目的

三、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四大。( )

2.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5.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

7.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

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9.邓小平在不同场合,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

10.“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 )

四、问答题

1·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简述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7.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0.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1.简述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12.什么是“三步走”发展战略?

13.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14.试述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5.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8.怎样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9.为什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20.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B 5.C 6.A 7.C 8.B 9.D 10.D

11.C 12.A 13.B 14.D 15.D 16.C 17.B 18.A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C 3.ABCD 4.ABC 5.ABC

6.ABC 7.ABCD 8.ABCD 9.ABC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15.ABC

16.ABCD 17.ABCD 18.ABC 19.ABCD 20.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