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排行97在835上面:关于包容的作文素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8:42:01
.包容
登上山顶,抬头看天,低头看海,你便觉得整个人都包容其中。
山是包容的。山啊!你高低起伏,连绵不绝。茂密的树丛是你的头发,明亮的湖泊是你的眼睛,小鸟的歌声是你的嗓音,无论是野草还是古树,无论是山雀还是百灵,无论是细泉还是瀑布,你都用宽阔的胸怀接纳它们。
父亲是山,有着山一样包容的胸怀。朱自清的父亲包容了儿子的少年轻狂;华盛顿的父亲包容了儿子的调皮捣蛋;而我的父亲,包容了我叛逆的举动,包容了我的冷眼相向,包容了我的幼稚与可笑。谢谢您,默默无闻包容我的父亲。
天是包容的。天啊!你的颜色那么温柔纯净。如纱的白云是你的衣裙,七色的彩虹是你的发带。
无论是牛毛细雨还是瓢泼大雨,无论是丝丝清风还是狂风大作,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你都用你的爱包容了它们。
母亲是天,有着天一样包容的爱。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成为残疾人后,没有弃他而去,没有打骂抱怨,有的只是满心的怜爱与坚强。是她推着儿子到地坛散步,是她鼓励儿子不要悲观失望。如果没有她,史铁生怎能从悲苦的境地解脱,怎能开始新的人生?同样,我的母亲也用她的爱包容着我的任性,包容我的喜怒无常。谢谢您,用爱包容我的母亲。
海是包容的。海啊!你广阔无边,你容纳百川。水涡是你的笑靥,浪声是你的笑声。无论是小虾还是巨鲸,无论是微波还是惊涛,无论是扁舟还是航母,你都大度地接纳了它们。
老师是海,有着海一样包容的心。老师的学问渊博似海,老师是载舟的海洋。也许我们有点笨,也许我们有点调皮,也许我们爱惹麻烦,但是老师总是诲人不倦,使我们如坐春风。谢谢您,用心包容我们的老师。
2.包容
包容,能使一种东西走向成熟。
之于自然,它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之于人类,它又是上善若水,有容乃大;之于文化,它又促成千古积孕,文化之厚重,源于其包容的一面。
长江黄河,汲取了千百条溪流,是由积累逐渐走向壮大。当它以浩瀚而吞吐一切之气势流入大海,又有谁能察觉:它在自己往复曲折的路上,面对条条汇来的小溪,不分贵贱,无论大小,以它那包容的意识兼收并取,来者不拒。最终才促成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演义了上华的那种雄浑、壮丽,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不仅使壮大,更使它成熟,当它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终点,它所流经的地方,生灵乍现。它也不再是刚形成的一条小溪——而是华夏大地上芸芸众生顶礼膜拜的母亲,更是一位以历史走来,见证生命初开的行者!
一个常人,若能享受华贵,便是有物质财富。可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当他有了包容一切的宽厚、达观,才真正称得上是有了精神财富,他的人生,才不浮泛。
米开朗基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尊重达·芬奇,总是对他的一切充满敌意。但只有当他以自己的心境容纳了达·芬奇的才能之后,他的艺术,才真正获得开朗。一个人,若不能容纳,便只能像塞紧的口袋:填充的东西再多,也不过口袋的大小而已。米开朗基罗若不是及时领悟到包容的重要,我断言,他的艺术,也仅止于“大卫”而已!
瑞士虽富,可它缺乏包容,也应缺乏了文化积累的机会。因此,数百年来,它并不被列入欧洲文化的长廊。它的首都伯尔尼不建机场,更是拒绝包容。我想,闭塞它的并不是历史,而是不包容。
相反,巴塞罗那喜爱包容——流浪者大街说明一切。也正因如此,来自世界各处的文明相互切磋,摩擦间闪出了火花,而真正成熟的文化也由此一次次诞生。我想,也由是之故,巴塞罗那闻名于世。
包容,不仅是胸襟,更是一种品性:自然界中,河纳百溪,海纳江河,所以才斑驳陆离,大象无形,它们以相互包容促成千古积蕴;人们相互包容,所以才取长补短,心灵互补;社会相互包容,所以文化衍生,文明进步。包容,你真像一座灯塔,引领着万物,走向成熟!
3. 海 纳 百 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它没有拒绝任何一滴似乎毫无作用的水;山峰之所以巍峨万丈,是因为她没有拒绝任何一块不显眼的小石块;天空之所以广阔无边,是因为它没有拒绝任何一片或美或臭的云彩。大海,山峰,天空,使他们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品质——包容。包容成就了大海,山峰,天空自己,包容也成就了李世民的“太平盛世”。是包容使李世民留下了魏征,是包容使吸取了逆耳的忠言,当李世民夺取了天下后,尽管集大权于一身,但是招贤纳士的需要,使他包容了曾出谋献策害死自己的人才。魏征是其中的一个。面对一个曾献计给哥哥杀死自己的人,李世民没有诛杀,而是留下来,并奉魏征为宰相。于是,成就了李世民一代名君的称号。同样是打天下。李世民选择了包容,而走在历史前面的三国曹操却摈弃了包容。曹操的头痛症是由于名医华佗治好的。华佗医术高超,把曹操的头剖开,又缝好,就把病治好。曹操不得不佩服华佗,但更多的是嫉妒,他容不下比他高超的人,于是,他把华佗杀死了,也失去了一个能救许多伤兵的名医。同时,从曹操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话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不容他人的人,这又怎会成就他的霸业呢?-包容使一代君王流芳后世,嫉妒没落了一代英雄,历史让我们明白,要拥有一个包容的心。纵然没有唐太宗的伟业,也需要用包容的心去待人接物。用一颗颗宽容的去理解别人,用一种博大的度量去容纳一些鸡毛蒜皮。大海可以容纳一切,我们有大海那样博大吗?没有,我们只能用比大海更大的胸怀去包容一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放飞我们心中那双天使的翅膀,向天空的更广阔处飞翔。
4. 我们再看一篇2004年的考场满分作文。
包容
——祭奠我的四合院
幼时的记忆再也不能重现了。这是当我得知故宅——四合院即将被拆迁后,心里冒出的唯一想法。
一、在四方的天空下
在我心里,天空一直是四四方方的。只因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所能看到的不过是这庭院大小的一片天。再往外望,一片片高耸的楼群,照明灯霓虹灯探照灯湮没了城市的星辰。
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会宁静如夜,我的脸上才会有天真的笑容。多美好啊,这古老的院子包容着我年轻不羁的心,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将我紧紧拥在怀里。即使在繁华与喧嚣中迷失了自我,即使摩天大厦将阴影笼罩在我的世界里,这四合院依然会静静的容纳我,容纳我心中那块纯净的土地,也容纳我历经涤荡逐渐成长的灵魂。
在这片四方的天空下,我可以安稳地睡去。
二、在粗壮的枣树上
院子里最古老的不是堂屋里的太师椅,而是南墙下那棵枣树。
枣树又高又粗,枝叶茂密。每到结枣的季节,大人们便督着我们这群嘴馋手懒的孩子上树打枣,也算是一种劳动。
于是我见到红枣噼里啪啦地下落,亦看到被打断的树枝硬生生的落地。
我为这粗暴而震惊,随即感到心疼,忍不住喊:“别打了,枣树都快要死了!”
然而大人们笑着说不会的,这枣树是越打越旺,枝断得愈多,来年枣结得愈好。
我半信半疑:谁会有这么大度量?被打了却还要结更好的枣给我们吃?
转眼到了第二年,我惊讶的发现,树上的枣竟真的比去年更多更大更红。难道它忘记了去年所遭受的摧残?还是它根本不曾记恨于我们的贪婪?
那年夏天,我坐在四方的天空下望着枣树发了一天的呆。
三、在年轻的我的心里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几乎停止了呼吸。
废墟,我的家成了废墟。记忆中的天堂已成人间地狱,断壁残垣,真就是这般景象。
我不敢相信。直到我看到那棵枣树,静静的立在曾经的南墙下,沉默着守护着我童年的记忆。
它知道我会来,它知道我不忍离去。
我无声地落着泪,轻轻的抚着树干,还是那样熟悉的粗糙。我对枣树说:我恨,真的有些恨。家没了,我以后回到哪里去?
我抬起头,突然看到枝头上又挂满了枣,还没熟,泛着青色,在风中微微晃动。
它……是的,是结枣的时候了,它没有忘记大自然的规则。它能原谅孩子们对它的身躯的摧残,自然也原谅了即将剥夺它安身立命之所的人。
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心胸,才能如此忘怀自我,包容天地?
靠在树干上,我渐渐平静下来。我想,成长不就是要我学会坦然面对失去么?四合院虽然已成废墟,但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离开前,我又一次爬上枣树,摘了一颗枣。含在嘴里,微微有些发涩,但仔细品味,竟也泛出一丝甜意。
我笑了。这味道和所有关于四合院的记忆将永不会磨灭。因为我会小心地怀抱着它们,哪怕是一时的不快,淡淡的忧伤。
在我的心里,始终留有一块四方的天空包容你。
——给我的四合院
这篇以“四合院”为素材的作文与上一篇以“海子”为素材的作文异曲同工。作者阅读、感悟的不是诗人,而是生活——生活也是一本大书。他应该是一位在四合院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同学,四合院就是他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窗口。他从四合院那里,懂得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领悟了“包容”的宏大力量:包容回忆,绝不沉湎于痛苦;包容变迁,要勇于面对未来。他从四合院里那棵枣树爷爷身上更是感悟了“以德报怨”的伟大情怀,于是有意无意地通过枣树写出了我们民族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共同情怀——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受过多少摧残,但是他们热爱祖国,回报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始终不渝。四合院和枣树感动了我们这位同学,这位同学又通过他的作文把这份感动传递给众多读者。
这位同学向众多读者传递的不只是一份感动,他还将一种独特的启示传递给我们。我们不禁会想——
如果“四合院”可以写“包容”,那故宫太和殿、天安门广场、天津的洋楼、上海的里弄、陕北的窑洞、内蒙的毡房,我们总有一块容身之地吧,那么,哪种、哪处建筑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5. 我们再到《王大绩精讲满分作文个性样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一书中信手拈几篇满分作文看一看——
《包容——话梅糖中的岁月》——如果“话梅糖”可以写“包容”,那巧克力、冰激凌、汉堡包、北京烤鸭、西安泡馍、兰州拉面,你总有一种饮食偏爱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包容——紫罗兰的芬芳》——如果“紫罗兰”可以写“包容”,那康乃馨、郁金香、陶潜的菊、陆游的梅、南国的竹、北地的松,你总熟悉其中一种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包容——柳宗元在柳州》——如果“柳宗元”可以写“包容”,那韩退之、苏东坡、毛泽东、克林顿、保尔·柯察金乃至于阿Q,你总通晓其中一位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写用来“包容”呢?
《包容——水的启示》——如果“水”可以写“包容”,那铜铁锌锡、大气海洋、植物动物,乃至化学、物理、生物各个领域,你总涉足其中一个领域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包容——西方的包容和东方的包容》——作文选材“耶路撒冷”,如果耶城都可以写“包容”,那莫斯科北京、中俄美英法,哪个城市、哪个国家、哪个社会生活领域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6.      时隔十七年,美国本土的“十七年蝉”又跃上了枝头,放声高歌。人们也许无法忍受这突如其来的躁动。而一位评论家曾说:“谁又能阻止这些在黑暗中等待了十七年的生命,在阳光下为生命欢歌呢?”
时间:美国发动的越战期间
地点:越南的某个村庄
美国大兵杰克是美军陆战队的一员,由于美国陷入越战之中无法自拔,杰克已经多年不见故土、亲人。
一次巡查之中,杰克的分队受到越军的突袭,杰克因负伤脱离了队伍,受到越军的追捕。杰克在丛林的掩护下仓皇逃窜,跑着跑着没了道路,前面只是一座已被收起的吊桥。杰克心中顿时感到了生命将尽的恐慌。此时,一个十六七岁的越南小男孩出现在吊桥的另一头。“举起枪,胁迫他放下吊桥,该死的越佬!”杰克心生一计,可在他举枪之前,小男孩却放下了吊桥。无暇多想,杰克立即冲了过去。他接近了小男孩,手中仍举着枪。小男孩瑟瑟发抖,只是在说:“我想你活着!” 杰克仿佛看到了弟弟在给自己祈祷的面庞……之后,杰克因负伤被遣送回国,正是1970年十七年蝉枝头高歌的日子,这歌声在杰克心中是如此甜美。

时间:2004年
地点:伊拉克某城市
杰克的儿子杰瑞穿上了军装巡逻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他不顾爸爸的反战情绪身临这片战争的土地,目睹了多少生命的逝去。他渐渐搞不清来时的初衷,变得迷惘不已。当他举起枪面向一位偷袭他们的伊拉克少女时,却怎么也扣不下扳机,脑中只是浮现着爸爸曾经和他说起的当年爸爸回家时的模样。瞬间,爆炸声已响,杰瑞倒在了血泊中。当杰瑞的骨灰送到杰克手中时,十七年蝉又在高唱,唱得杰克辛酸、落泪。
面对生命,十七年蝉唱出了它无比的热爱之情。人类对这种“噪声”给予了包容,是源自对生命的热爱,而人类自己却作出了最愚蠢的选择——战争。杰克因越南男孩的放生学会了对生命的包容,杰瑞却因为对生命的包容丧失了生命:一切起源于战争!十七年蝉之歌,生命之歌,反战之歌,包容之歌!
拨开战争的乌云,让包容还生命一份安宁!
简评
“十七年蝉”的生命周期之谜,引起了许多生物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浓厚兴趣。一些好事的美国人把“十七年蝉”的生命周期与美国的政坛变动联系起来,恐怕就有调侃的味道了。把这样的奇闻轶事信手拈来,写入高考作文中,令人佩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更重要的是深刻的见解和巧妙的构思:越南孩子的包容,使杰克成了坚定的反战派;受爸爸影响,杰瑞面对伊拉克少女扣不下扳机,却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两相对比,发人深思。对“十七年蝉”放声高唱,人们尚且能够宽容,为什么对自己的同类却要选择战争?
7.    [例文一]
最后一只狼
明珞
[思路导航]
文章的前半部分从一个关于西双版纳的狼群因遭到人们灭绝性的滥杀而只剩最后一只狼,孤狼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群体而不得不面对死亡这样一个故事阐述了包容的深刻含义。后半部分精彩的议论则更进一步阐明了作者对包容的深刻理解。作者这种在写文章里加以丰富联想的文风是值得推广的。文章结构简洁,但内含丰富,语言流畅。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独立存在。我们不能看到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在物质世界里活蹦乱跳,也无法听到一个乐章只重复一个音符。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要组成一个集体,才能够在这世界上生活下去。
听过一个故事,说在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群狼。狼是群居的动物,他们狩猎、迁移都在一起。狼群里有生老病死,也有弱肉强食,但是它们就是靠着这种自然规律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有那么一天,西双版纳来了一群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拼命地捕杀狼,直到还剩下一只的时候,他们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要是以后一只狼都没有了他们捕什么呢?于是他们留下了这只狼。它尽管整天衣食无忧,但是它失去所有的同伴,也没有了群居的捕狼,全都以为那是一只漂亮的狗。而它也顺其自然地和狗繁衍后代。再后来,它就死了。西双版纳最后一只纯种狼死了,西双版纳再也没有狼了。
这个故事展现着残酷的现实,带着说不尽的忧伤。
狼不可以独居,人就可以吗?尽管我们离这世界上剩一个人的日子还有很远很远,但是我们离这个世界只剩人这一种动物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因为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兄弟姐妹一个个的消失。巴巴里狮,日本狼,北美海豹,多索森林驯鹿……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容下他们呢?我们失去了他们,也会最终失去牛、猪、羊、狗。到那时,我们没有了食物,是不是要互相残杀呢?到那时,是否要让另一种新生物在讲故事的时候这样说:“于是,最后一个人死了,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了。”
万朵浪花汇成大海,万种岩石塑造青山,世间万物构成了大自然。人啊!不要再破坏自己生存的集体!不要自己毁灭自己!
[简评]
尽管我们离这世界上只剩一个人的日子还有很远很远,但是我们离这个世界上只剩人这一种动物的日子已经很近很近。
警句式的语句,把包容的内涵大大地进行了扩展,给人以遐思。
[例文二]
像大海那样
刘弈伶
[思路导航]
作者从大海包容一切的宽广胸怀得到启示,并从宽容同学的言行、宽容老师的教学方式、宽容对待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宽容对待父母等不同的方面举例探讨了宽容的必要性。文章言辞真诚,在平静的讨论中层层过度和深入,没有过多华而不实的内容,十分贴近中学生的生活。
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大海这种无限的包含力,正是启示人们要有宽大的胸怀,去包容、宽恕别人。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应该学会宽容。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阐述了宽容待人的道理。在我们身边,充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摩擦、争执;若缺乏宽容之心,对人斤斤计较,遇事锱铢必较,那我们将时时置于无谓的争吵中,安谧恬适的生活环境与安静舒适的学习条件将不复存在。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宽容又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同学们一起度过的。大家在一起上课、交谈、游戏、运动……难免会有一些小矛盾、小摩擦,这时,就需要互相体谅、互相宽容,才能和睦相片,共同进步,一起成长。“人无完人”,无论谁都会有一些缺点;而同学们朝夕相处,难免会对别人的某些不足之处不满,若不宽容视之,将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和谐、友爱。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常会抱有不同的观点,同学之间的探讨、沟通也是非常平常的事,但在讨论过程中,若大家都坚持一已之见,不能宽容接受别人的看法、见解,则有序的谈论将会变成口角和对别人观点的攻击,最终这种沟通将无法继续,而其意义也将化为乌有。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对待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恐怕正有苦恼于老师严重的口音、可笑的口头禅以及自己不习惯的教学方法的学生,甚至有些同学已放弃听该老师所讲的课。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他将耗费更多的时间补习这一科目,但仍然漏洞百出,成绩不佳。长此以往,此科的学习会因当时基础打得不牢而受到影响,努力也会付诸流水。我们应学会宽容对待老师,努力去适应老师的教学。不仅如此,我们对自己喜欢的学科,也应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在众多的必修课程中,难免有一些是自己不喜欢的,不擅长的,若因此就放弃不管,不肯加以努力,必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漏洞,而成绩也会长期不理想,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以宽容之心平等对待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兴趣,努力争取好成绩。
我们还应该学会宽容对待自己的父母。在人的一生中,与父母亲密生活的时间是非常长的。父母将我们从小扶养长大,即使有些照顾不周,考虑不全,也是尽心尽力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与父母在一起,尽管父母有时会不理解我们,可能会做些令我们不快的事,但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我们好,他们也在为我们付出着,所以我们应宽容对待他们,而不要以顶嘴、反抗来回报。
宽容是一种美德,表现一个人高尚的精神品质。宽容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宽容,正像大自然容纳万物一般,像大海那样收容每一朵浪花。
[简评]
在我们身边,充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摩擦、争执;若缺乏宽容之心,对人斤斤计较,遇事锱铢必较,那我们将时时置于无谓的争吵中,安谧恬适的生活环境与安静舒适的学习条件将不复存在。
作者从身边的细微事物切入,探讨宽容的必要性,语句诚恳,有一定的感染力。
[范文三]
包容的意义
朱明月
[思路导航]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论述了自己逐步从无知,然后到把包容片面理解为忍让甚至逃避,最终通过阅读关于鲁迅和郭沫若两个伟人之间既论战又保持胸襟来理解包容真正含义的思想发展过程,阐释了包容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文章脉络清晰,内容充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包容的诠释。
天空之大,所以包容了云朵;海洋之深,所以包容了浪花;山峦之广,所以包容了岩石。人的胸怀,就好比这天空,这海洋,这山峦,包容了万物,才显得伟大。
小时候情怀急烈,很喜欢打架,别人问“为什么要打?”,我便昂头回答:“因为不喜欢他。”有时哪怕别人做了一点不顺我心的事,都会吃上我两个拳头或挨一顿臭骂。父母总是摇着头说:“小孩子,容不得事……”我听不懂,哪管那么多,接着“用武力打天下”。
稍稍长大了点,我似乎明白“容不下事”的含义了,突然间意识到别人不同于你,不会与你有一样的思想,不可以强求于人。于是不再与人为了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甚至忍让或逃避争论原则问题。我以为这便是“包容”了,于是骄傲地对父母说:“你看,我容得人和事了吧!”然而,我没有看到他们的笑容,相反,他们失望地看着我:“你正在失去自己的原则,你丢掉了你本性中最好的东西。”我又一次迷惑了,我究竟丢掉了什么……
不久以前,我看到了一部写鲁迅先生生平的书,里面这样写道:
“鲁迅先生写了很多批评那种柔软而中性化的作家的文章,因为他认为在那种战争年代。文人的义务便是激励和警醒那些愚昧、沉睡的民众。在他批评的人中便包括郭沫若先生。而郭先生也并不示弱,同样写了文章来回击鲁迅。一时间,这文人的战争硝烟四起……”
文章又写道:“……鲁迅逝世时,上海滩云集了大批的学生、工人,还有从各地赶来的文人学者。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很多都受过鲁迅文章的批评,然而他们无不表示了巨大的悲痛。其间尤数郭沫若最为突出,他一连写出几篇文章,说道:‘我与周先生吵了一辈子架,然而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
读到这里时,我忽然非常感动,这是两位多么伟大的人啊!他们用最伟大的胸怀包容对方。这种包容使他们能够求同存异,冷静地看待对方,欣赏对方高尚的人格,在大方向一致下团结起来。
于是似乎了解了“丢掉”的含义:那是我过于片面地理解了“包容”。要知道与人友善相处并不等于妥协,强有力的见地才是包容的前提!
好像突然长大了一般,我以新的心态看待同学、朋友、亲人,和他们交流点滴思想,懂得了什么是与人为善,虚怀若谷,诚恳大方,懂得了包容的快乐。
是的,心胸开阔,能包容别人是一种思想境界,它大过群山,深过海洋,宽过天空。这种快乐犹如心灵的翅膀一般,轻轻振动使之飞向成熟的殿堂。
[简评]
是的,心胸开阔,能包容别人是一种思想境界,它大过群山,深过海洋,宽过天空。这种快乐犹如心灵的翅膀一般,轻轻振动使之飞向成熟的殿堂。
用浪漫的抒情语调总结对包容的深刻理解,证明作者思想的逐步成熟过程。
本文来自:学生无忧网(www.stu51.com)原文链接:http://www.stu51.com/zuowendaquan/gaokaozuowen/2008-06-25/2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