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网购手机怎么保修:农业订单履约难在何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20:21

截至4月上旬,池州市生态粮油购销公司已落实今年订单粮食生产面积5万余亩,按照该公司的计划,全年订单种植面积要达到10万亩以上,收购优质原粮5万吨。

  尽管目前订单面积在不断地增加,产粮区的粮农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是不论是在购销公司,还是在其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心里,都埋藏着深深的忧虑。因为他们担心如果再发生去年的那种情况,不仅10万亩订单面积犹如纸上画饼,5万吨原粮收购任务的完成也将更加艰难。

  池州市生态粮油购销公司创立于2002年10月。去年公司委托池州市农科所优质米开发公司在青阳县和贵池区的部分乡镇与粮农签订生产合同,订单面积6万多亩,走上“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因为是订单生产,在池州市生态粮油购销公司看来,这6万亩基地生产的粮食是“囊中之物”。

  但变故发生在去年年底。到了水稻收购季节,该公司发现这6万多亩的订单有90%成了“为他人做嫁衣”,所签的订单粮食履约率不到10%。造成这样后果的最直接原因是去年下半年的粮食市场行情看涨,不少农户自行毁约,通过其他渠道销售存粮。

  据了解,订单农业合同单方面毁约现象相当普遍。问题的焦点在于价格。如果市场价高于合同价,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会毁约;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一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损失也会单方面撕毁合同。而企业感到困惑的是,如果他们不遵守合同约定就会吃官司,而对于农民毁约他们却束手无策。池州市粮食局副局长笪久富说,企业没办法将农民一户一户地告上法庭。

  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影响农民增收,又确保购销企业收购?这个问题深深困扰着购销企业和涉农部门。

  今年年初以来,池州市粮食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订单落实问题,并对去年遭遇毁约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讨。在他们看来,如果企业与粮农之间有一个合作组织的纽带,双方关系就会更加容易协调。而同时,他们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作了深刻反省。池州市粮食局局长李刘保说,有些订单企业为农服务意识不强,仅仅是以签订合同为目的,解决粮农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做得不够,企业与粮农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企业实力不足也是影响订单落实的重要原因,如果购销企业能够在订单之初预付订金,将会极大地提高订单的履约率。虽然是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池州市生态粮油购销公司的注册资本却只有70万元,没有足够的实力预付几万亩订单的订金。

  针对上述问题,池州市粮食部门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难题。首先是推行“二次结算”。如果市场价高于合同价,购销企业在收购结束后将给予粮农一定比例的补偿。反之,如果市场价低于合同价,粮农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所有损失由购销企业承担。同时,抓住国务院出台粮种补贴政策的机遇,各地各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将订单与良种结合起来,以订单作为补贴的依据,以补贴作为订单的抓手,调动粮农引进良种,实施订单生产的积极性。

  [编后]农业订单生产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它遵循的是一种公平、双赢的法则。而当前农业订单生产履约率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个中原因很多,但根本的,还在于签约双方没有建立一种稳固的相互信任、相互依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管理部门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广大农民的诚信和法制意识也亟待加强。

  本篇报道所解剖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当地有关部门已及时针对问题拿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对其他存在相同问题的地区和单位能有所启迪。本报记者潘峰本报通讯员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