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库房及办公用品:製油的原料─花生油的原料—落花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34:09
 

●花生油的原料—落花生

*花生種植的概況
  花生又稱為落花生,俗稱土豆,又有稱地豆,或是泥豆335,北方稱長生果,日本人稱為南京豆。《諸羅縣志》描述花生如下:「土豆,即落花生,出西國;蔓生,花微黃,花有心絲,謝入地,結實一房可二、三粒。用充果品,或以榨油。形如莢豆,一莢三、四子,惟宜沙土。…澎人植此尤多;其渣為粕,可糞田;籐可為薪,可飼牛羊,利由溥焉。」336花生適合種植在沙質土壤,故澎湖種植花生特別多;清領時期,台民將花生仁炒熟當零食,也用來榨油,而花生藤當柴薪,新鮮的藤葉也可飼養牛、羊。

  吾人可進一步從《台海使槎錄》了解花生使用的情形,志書載稱:「田中藝稻之外,閒種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實,充衢陳列。居民非口嚼檳榔,即啖落花生。童樨將炒熟者用紙包裹,鬻於街頭,名落花生包。」337由上述推知,康熙年間臺民以花生間作種植,有如現在種植油菜當綠肥一樣,以保持地力;當時採收花生用於炒熟後販賣,充為零食。從《台灣縣志》記載發現,「土豆…,止於燃火之用,不堪食用也。」當時種植花生作為食用並不普遍,主要用途是榨油,油並不是用於調理食用,大多作為點燈的燃料。

  《台灣志略》〈物產篇〉有關貨品的記載:「油出於落花生」,又在「蔬」類中提及:「落花生為最」338,當時花生的種植面積逐漸增多,到嘉慶年間種植普遍,而且壓榨花生油已極興盛,產量頗多,故說「落花生為最」。
  1970年代,花生種植普及全省,面積達3萬3千甲,採收量約55萬石。339

*本鎮花生種植概況

  清領時期,雖然本鎮種植花生尚未發現有記錄,但據台灣各方志推論,肯定花生種植的年代甚早,應可推至清領時期。日治時代,本鎮已有花生種植的文獻記載,1927年(昭和2年,民國16年)鄉土史料記載,「沙鹿庄販賣肥料消費,落花生使用堆肥購買23斤,價格80圓(丹)」340,從這段話確定當地已有種植花生。1934年(民國23年,昭和9年)調查更清楚,本鎮種植落花生面積有121.62甲,生產數量1673石,價格約8365圓341,其栽種面積約佔全鎮旱田面積的6.5﹪,可見日治時代本鎮種植落花生還不普遍。因此,本鎮油車間所需花生原料,除來自本鎮產量外,必須要採購其他地區的花生,才能維持正常的營運。

  從表6-6可知本鎮種植落花生的面積增減的趨勢和台中縣不太相同。本鎮落花生種植面積佔本縣地區花生種植面積之百分比,民國41年佔57.2%,民國45年佔9.9%,民國50年約佔10.4%,民國55年約佔9.4%,民國60年約佔14.5%,民國65年約佔19.9%。民國52年以前而言,本縣種植落花生的面積,本鎮大多居第三位,民國53年以後,本鎮種植落花生的面積有時居全縣的第一位到第三位不等342

  從表中數量分析,本縣種植花生於1965年後逐年減少,但是本鎮種植花生作物面積反而從1965年後逐年增加,到1975年種植面積達674公頃,之後逐年減少,到1986年耕種面積漸增加,到1991年耕種面積約100公頃左右。仍有種植花生作物但產量不多,採收後自運到街上油車間製花生油,供應自個家庭的食用油。所以,本鎮至今仍有數家油車間生存的空間,即是因應當地和鄰近鄉鎮花生作物代工榨油的之需。

*花生的引進、特性及其種類

  花生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祕魯等地,明神宗萬曆年間傳入我國,到了清朝就栽種的很普遍。漢人入墾台灣,也帶入台灣栽種,成為本省主要雜糧作物之一,亦提供製油的主要原料。

  《辭海》云:「落花生(Arachis hypgaea)植物名,略名花生,豆科。栽培於沙地,一年生草本。莖蔓延於地上,業為羽狀複業,小葉四片。夏秋間開花,花小,蝶形花冠,黃色。花落時,子房入於地中,生長結實,種子可供食用,又可榨油。」花生為豆科植物,為維持土地地力,應採輪作栽種較適宜,善為運作,頗為有效343

  《台灣通史》〈農業志〉篇記載:「土豆:落花生。有數種:曰大花,曰二花,曰鴛鴦,曰鈕仔。蔓生,花黃,結實土中,故名。種於沙園。澎湖最多,嘉、彰近海次之。用以榨油,銷用甚廣。或佐食,或以子煮糖充茶品,臺人莫不嗜之。」344花生,本省俗稱「土豆」,是因它的種子在土裡生成的,所以又稱為「落花生」。其品種數種,有大花、二花、鴛鴦、鈕仔等,適合種在沙土的旱田。

  有句俗語:「頂開花,下結籽」,這是描述落花生特殊的生長特性,開花授精後子房柄向下伸入土而後結實。《本草綱目紀拾遺》說:「花生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痰之功效,有此功效,又稱為『長生果』」。

  本鎮土壤有二種:一是紅壤,分布於大肚山台地,肥力低。二是砂頁岩石灰性新沖積土,分布於大肚山台地山麓和海岸平原。落花生適合在砂頁岩石灰性新沖積土壤生長。而紅壤,肥力低,但本鎮花生大多種在大肚山台地上的旱田,花生莢果特別大,製造的油特別香醇。

*花生的用途、應用及其營養價值

  花生除榨油外,帶殼莢果可煮成鹹水花生,或將熟花生冷凍為冷凍花生,美味可口;乾燥後的莢果可烘培加工成各種花生食品;例如製成蒜茸花生、鹽酥花生、香酥花生、紅土花生等。脫殼後的花生仁應用更廣,可加工或調製成各種花生食品,有花生貢糖、花生糖、香脆花生仁、花生醬等。許多食品添加些花生粉或花生仁,可增添口感,特別的好吃,例如麻薯沾花生粉、虎咬豬包花生粉、剉冰加花生仁、仙草加些花生仁等,這些食品加些花生後格外的香醇,別有一番風味。年俗節慶,必備供品紅龜粿,傳統作法是包花生餡或綠豆餡。現在開發出許多有關花生食物的烹調,美食當前令人垂涎三尺、讚不絕口,譬如花生蹄膀、花生粽子、銀耳花生、花生桂圓湯、花生春捲、花生果凍、花生四神湯、花生炒小魚干等小菜,深受老饕們的喜愛。

  花生籽粒為一高能量、高營養的食品,含有25-3 0﹪蛋白質,44-56﹪的油分,其中80-85﹪為不飽和人體必須脂肪酸,且含豐富的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E。花生加工製品,可焙炒、水煮乾燥、蒸煮及冷凍花生等多種食品,或可製成花生醬等,具傳統獨特風味,身受大家喜愛。本草綱目謂:「落花生炒熟辛香,辛能潤肺,香能舒脾進食,為人所好,誠果中之佳品也。」昔日主要用途為壓製花生油居多,具有特殊的香味,適於烹調之用。

*花生栽培及其環境

  花生播種以春、秋兩季為主,近幾年來本省栽種面積維持在30000-35000公頃(黃內山,1889)。如果以中部地方來說,春作時為二月上旬至三月上旬;秋作為六月上旬至八月上旬。本鎮花生栽培大多以春作為主。每當農曆十一、十二月開始挑堆肥糞土到園裡堆放;並且在過年期間,全家動員剝花生種仁,等待春雨過後,即可播種;花生栽培過程與芝麻栽種過程大致一樣。現將花生種植的過程詳述如下(參考陳國川〈台灣聚落史〉及個人經驗而成):

  1. 1.挑堆肥、剝種子:昔日鄉下農家屋外設有「土糞坑」,製造有機肥料;在未栽種之前,先將家中的糞土挑到田裡,準備施肥。事先估計種植的面積,再購買花生莢果,有的大戶農家,會從前一年的收成留下少部份花生做種子,然後利用農閒或過年休憩的時間剝種仁。
  2. 落土糞、犁平;把堆肥(俗稱土糞)均勻撒布,然後犁平,將土糞覆蓋在土裡。
  3. 犁土:犁成小溝畦,犁溝淺且不寬,每隔約二、三十公分犁一條溝。
  4. 播種:在犁溝中以手抓二、三粒種子插入翻鬆泥土中,然後以腳掌撥左右的土覆蓋,並順著以腳踏壓,因凹陷以防下大雨時沖刷土壤,種子裸露地面,也可貯存雨水或露水,以利發芽生長。大致一個腳印接著一個腳印的間隔播種。
  5. 篩叢、貼堀、剷草:花生長到約十公分左右時,必要巡視各稜花生的疏密情形。有的地方長得很密,有些地方沒有長出來,生長分佈不均勻,影響往後的生長與收穫,因此,數株長在一起而太密,必須拔除,俗稱「篩(洗)叢」;把拔除的植珠,種在未長出的空位,俗稱「貼堀」。有雜草必須以鋤頭除草,大致要除草二次以上,並順便鋤鬆植株周圍的土壤,有利於花生開花子房順利插入土中結莢果。
  6. 蓋壟(kam liong)、剷草:篩叢、貼堀後十天左右,以鋤頭把壟間的土壤,撥翻到植株犁溝上,使株苗有更多的土壤成長,並順便鋤草。
  7. 採收、曝曬:花生採收也是「厚工」,採收時,通常以雙手拔花生叢;當土質堅硬乾燥,只好使用牛犁或鋤頭剷除,這種方式有個缺點就是莢果容易斷在土塊裡,但效率高、速度快;種植面積多的農家,大多使用牛力犁掉花生叢。在園裡摘生莢果,當然也可以運回到院埕採摘。花生莖葉放置在田裡任其腐爛當綠肥,新鮮的藤葉給牛、羊啃食。花生莢果曝曬幾天直到乾燥後,然後再運到油車間榨油。

  五、六十年代,漫長的暑假,盛行打工賺取零用錢,刮樹薯皮、搬磚塊、做會社工345、摘花生莢果等。採摘花生莢果以斗計算工資,按斗計價,一斗大約5至15元不等。使用牛犁花生園的採收方式,等下雨過後,再去撿拾,運氣好的話,幾小時下來可拾獲滿多的花生,是加菜的來源之一,因為收成的花生幾乎用去榨油,很少留下來食用。故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炒一盤花生仁配稀飯,可是心滿意足了。

*落花生飄香的季節

  花生春作為二月至三月間,而七、八月是採收的季節。現摘錄「落花生飄香的季節」一文,讓我們重溫昔日採收花生,那種辛苦、有趣的情景吧!346

  艷陽高照,熱浪襲人的盛夏,是家鄉採收花生的季節。

  童年的印象,放暑假不久。天剛矇矇亮,父親會催喚孩子們起床。我常揉著惺忪的睡眼,望向窗外,鳥兒在枝椏上啁啾唱著跳著;葉兒、草兒迎迓晨嵐搖曳弄姿;群雞在後院唧唧地叫著;鴨、鵝兒不甘示弱地伸長脖子引吭高歌,喚醒大地,迎接黎明的來臨。這時的清晨顯得格外的安詳、美好,我趕緊掀開被單,不敢賴床,趕緊到園裡採收花生,趁著晨曦未起、舒爽宜人的時分,全家總動員,荷著鋤頭、提著竹簍、背著水壺、挑著籮筐,精神抖擻的前往田園工作。

  家鄉村落,地處大肚山台地的半山腰,散布其間紅土的田園,下覆大大小小石礫,屬於貧瘠劣等的土地,這種「看天田」,只適合種植耐旱的作物,如地瓜、落花生、玉米、甘蔗等雜糧。尤其是乾硬的紅土所孕育的花生,粒粒飽滿,榨出來的油特別濃郁香醇。雖然,我們只擁有二分多的旱田,父親極為珍惜重視它。因為這塊微薄的旱地曾有二次典給親耕種,是父親夜以繼日的工作,經過數次的波折才將旱田再贖回來,保住了這塊祖產。父親充分利用空閒的日子,開墾那塊旱地,挖深一、二十公分,把大大小小的石礫挑揀乾淨,堆放在田埂旁,竟然疊成一石堆,不知流下多少血汗的換來的,才得以驅牛犁田翻土深耕,種植作物。

  猶記得,落花生的收成相當厚工(麻煩)的。父親負責拔花生叢,我們摘花生莢果,在烈日當空,好不麻煩的把一粒粒的莢果放入竹簍裡;我們一邊摘採,一邊聊天,為打發無聊單調的時光,母親也常常說說故事、找話題,連謎語都出籠了,「頂開花,下結籽,大人囝子興甲死」,這則謎語耳熟能詳,大家聽了好多次了,毫不思索地異口同聲:「土豆」;母親也常說到一則有關朱元璋開金口,因為「頂開花,下結籽,毋通砧著我的粒仔疪。」,「使得落花生的果實,原在枝椏上轉入根部」的神話傳說,這則故事比較有趣,吸引我們,即使聽過好多次,卻有百聽不厭的感覺,它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

  當朝陽升起,漸漸炙熱起來,我們有點受不了,就藉口要休息,丟下「土豆叢」,躲到樹蔭下休息。父親看到就說:「大家都像你們這麼怕熱,誰來耕作?從剝花生種子開始,等春雨來臨,立即犁田翻土、施肥、播下種子,接著除草,望到收成、晒乾、榨油,這一連串的工作,是非常的辛苦的;無法忍受被烤被晒的話,什麼都別想做了。」

  當時,幾個小蘿蔔頭似懂非懂的呆立那兒,母親趕緊叫大家移至蔭涼的地方摘莢果,化解了窘態。是啊!落花生從播種到收成,需經過漫長辛苦的耕耘,到了收成的時期,天氣最為炙熱,而父親不畏溽暑,在艷陽當空下揮汗拔花生,難怪他的皮膚那麼黝黑,雙手那樣粗糙,結著厚厚的繭,從來也沒聽過他喊累。

  歲月流逝,物換星移,二分多的旱地早已改種荔枝了,不再為落花生收成而忙碌。每當蟬兒鳴叫的時分,總讓人喚起兒時採收落花生的情景,有如昨日,歷歷在目,特別是父親那雙結著厚繭的手不停的揮動著……。


335《重修台灣府志》,前引書,p.250。336《諸羅縣志》,前引書,p.193。337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前引書,p.53。338《台灣志略》編撰者李元春,不知確切年代,根據書中引述資料以及序文,推測該書完成於嘉慶11年左右。339《台灣省通志》〈經濟志〉,前引書,p. 42。340《沙轆公學校鄉土資料調查手抄本》,前引史料。341同前引史料。342張勝彥主編,《台中縣志˙卷四˙經濟志》,前引書,p.88-89。343連橫,《台灣通史》,前引書,p.659。344同前引書,p. 659。345糖廠俗稱會社,通常是種植甘蔗、施肥等工作。346〈落花生飄香的季節〉一文採自87年10月號中縣青溪月刊第三版,現引述拙著作為食用油製造原料—花生,從播種到採收辛苦情景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