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工程管理流程:小学低段语文课文导入十法 - jiajiastudent@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4:38:11

小学低段语文课文导入十法

默认分类 2009-12-28 16:20:38 阅读488 评论0   字号: 订阅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语文教育心理学》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们常说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称此现象为“心向”,这种“心向”既强烈又短暂。因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入设计,他们往往能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动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导入所用的时间不长,多则几分钟,少则几秒钟,但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就是这个道理。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达到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一、猜谜语导入法。猜谜语是低段孩子很喜欢的活动,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把课文的题目或内容编成谜语或收集恰当的谜语,学生动动脑筋,活跃思维又能很快引领孩子进入课文学习。如在教学《菜园里》一文时,我们可这样引入:

师:(把一个纸盒放在讲桌上,指着纸盒)前几天,老师到农民伯伯的菜园去参观,看见了一些蔬菜。我还采了一些带回来,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看之前,你们得猜猜我会从盒子里拿出什么蔬菜。我来出谜语,你们猜。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再逐个出示根据课文儿歌内容改编的谜语。)

  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身穿绿衣裳?什么高高打灯笼?什么地下捉迷藏?什么长个尖尖嘴?什么越老皮越黄?)

生:(抢答)豆角。(黄瓜、茄子、萝卜、辣椒、南瓜)

  (学生说出答案,教师就拿出相应的实物给学生观察。)

师:菜园里,多有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好吗?

  (朗读儿歌,进入课文的学习。)

又如在教《称象》一课时可出示谜语:“腿粗似柱头,身子像面墙,耳朵大又大,鼻子长又长 。”学生猜出谜底是“大象”,教师导:大象又大又重,怎么才能称出它的重量呢?

二、 儿歌导入法。儿歌生动有趣,形象鲜明,琅琅上口,容易记忆,深受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借助儿歌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教者搜集或编写儿歌进行导入。学习《雪娃娃》可用儿歌引入: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背背“雪娃娃”这首儿歌吧。

生齐背:门口有个雪娃娃,张着嘴巴不说话,我拿苹果去喂他,叫他不要想妈妈。

师:今天呀,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它的名字也叫“雪娃娃”,看看它都写了些什么呢?

又如背诵儿歌《好朋友》:

狗儿和猫儿是对好朋友,

不打架来,不骂人,不抓人来,不咬人,

做做游戏唱唱歌,大家玩得笑呵呵。

可以作为课文《称赞》和《纸船和风筝》的引入。

三、动画导入法。儿童是借助形象思维的。优美、逼真的画面不仅能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而且也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荷叶圆圆》的导入就是把课文内容通过色彩、画面演化成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使学生既见其形,又闻其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之初,老师微笑着说:“小朋友,你们很喜欢看电视,对吧。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观看录像,好吗?”

  生:好!(学生立刻兴奋地回答,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怀期待。)

  (播放荷塘、荷叶、荷花、青蛙、鱼儿、小蜻蜓的画面。)

  师: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春天刚刚过去,快乐的夏天又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了。你们看:樱桃红了,荷花露出了花骨朵,知了在树上唱起了歌,正是出去郊游的好时候。走吧!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夏天!谁能在画面上找到夏天?

  生:我找到了。荷花开了,有的雪白,有的粉红,漂亮极了!

  生:荷叶绿绿的、圆圆的,小青蛙蹲在像个大圆盘的荷叶上呱呱地唱歌!

  生:小蜻蜓立在碧绿的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好美丽啊!

  生: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水花。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从圆圆的荷叶上找到了夏天。那让我们就从圆圆荷叶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吧!

  (教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又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我们可这样导入:播放雪花飞舞,晶莹剔透的白雪世界,并配以音乐,师: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雪)你们想在这么美的雪景中做些什么?(堆雪人、打雪仗)同学们都想在美丽的雪景中尽情的玩耍。谁能用雪字组词?(雪人、下雪、雪花)冬天这么美,它美在哪里?(冬天的雪美、冰美、树美)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小鸡、小狗、小马、小鸭)你们想知道它们在雪地里画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十六单元的第二课《雪地里的小画家》。出示课题

四、故事导入法。洛克说:“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注意。”故事导入法的魅力正在于此。一个鲜为人知、充满悬念而又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导入新课,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如在学习《从现在开始》一文时,可这样引入:

据说狮子当上“万兽之王”之后,得意极了,每天都有小动物伺候着,再也不用自己出去寻食,连出去活动活动都有其他动物跟着,没过多久就厌倦了,便想从动物中找一个能接替自己的,但他又不想草率指定,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于是,森林里一下热闹起来了,许多小动物都尝试了当“王”,那么它们当得怎样呢?最后谁是“万兽之王”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五、直接解题法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与文章的立意有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解题入手,自然导入,一定能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理解。这种方法一般在成语故事、童话、寓言故事一类的课文运用。

     如《狐狸和乌鸦》的导入。同学们,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有一天,它看见树上一只乌鸦嘴里叼有一块肉,于是直流口水,很想得到这块肉,就骗起乌鸦。狐狸是如何骗乌鸦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故事。

    又如《小马过河》的导入。小马能过河吗,是如何过河的?认真读读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六、质疑设悬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巧妙的导语如果蕴藏着丰富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着急之态。只有通过学习之后才能弄清问题。如在学习《活化石》时,这样导入就很精彩。

师板书:化石

  谁说说什么是化石?你在哪里见过化石?

  生:学生有的举手,有的思考,师指名回答。

  生1:化石就是石头。

  生2:化石就是动物的遗体。师引导学生发言,然后师小结:

  化石就是古代动物的遗体,埋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师接着引导提问同学们:同学们,你们谁见过化石?

  生1:我在博物馆见过许多化石标本。导游阿姨向我们介绍了恐龙化石……

  生2:我读课外书时读到过介绍化石的文章。里面也列举了大量的古代的生物化石……

  师小结:不管是我们见过的许许多多的化石,还是我们从书中了解的化石,他们对生物学家做生物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师接着用粉笔在“化石”前面加上一个“活”字,并且用红色粉笔在活字的下面点上圆点,再找读。引起思考:你们见过活化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活化石》一课,看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生兴趣盎然,马上认真读书找答案。

七、音乐、歌曲导入法。  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学习《坐井观天》前欣赏歌曲〈井底的小青蛙〉,学习《春雨的色彩》时听听《春雨沙沙》。

八、图画导入法  。一张或几张精美的图画或随手勾画的几笔,会给孩子带来一个异常纷呈的世界,让许多事物在孩子的心中“活”起来,从而迅速进入课文的天地。如《四个太阳》的学习,就可以以图画四个季节不同的太阳引入。又如《两个鸟蛋》《小柳树和小枣树》等课文,教师可采用简笔画的形式吸引学生,从而进入文本学习。

九、介绍相关知识导入。从第一册开始,课本中就出现了许多介绍科普知识的课文,这些课文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对大自然中的奥妙充满了神秘之感。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在学习新课之前,可先介绍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趣的或最新的知识。如教学《地球爷爷的手》《回声》前,可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地球、回声的知识。这样做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关注自然,了解科学的意识,无形中激发了学生课外去探索自然奥秘和追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十、介绍背景导入法。凡是时代背景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课文,可以考虑用简介背景的方导入新课,使学生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体会到文章所表现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二年级的课文也有这样的课文,如《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难忘的一天》等,这些文章就需要让孩子了解时代背景。

课文的类型多种多样,导入课文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把教材分析透彻,根据课文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带进角色。尤其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切不可导入深不可测,应符合低段儿童年龄特征:浅显易懂,活泼有趣而又紧扣文本。

        总之,导入绝非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归根结底,设计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