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最基本的职能:第一章 从海拔谈到藏东南谷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6:13:44
第一章 从海拔谈到藏东南谷地


国家中长期规划中的滇藏铁路,有专家都曾明确指出,该工程的完成有利于对沿线的经济带动,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西藏是否适合宜居呢?大家都知道西藏海拔高,气候冷,空气稀薄。这样的恶劣气候下,不适合多数人民长期久留,怎么会繁荣与昌盛呢?

  以上看法是很片面的,除去印占山南⑷以外,我们究竟还剩下多少--可以让广大中国人感觉良好的地方呢?不妨先研究青海较大型城市的适宜海拔吧.

  青海城市点主要是湟水谷地、黄河谷地、柴达木盆地。
湟水谷地:乐都(2030米)-平安(2100米)-西宁(2260米)-湟源(2640米)。
柴达木盆地:格尔木(2820米)-花土沟-茫涯镇(2980米)-德令哈(2990米)。

  上列东部人大规模拓展最高定居点为德令哈城,而德令哈城区海拔为2970-3010米,这是我们目前国内海拔最高的内地人大规模永久定居点。根据以往经验,绝多数人都可以不用严格体检,就可以到德令哈一游,在这儿虽然也有轻微的高原反应,但人体还是能够适应,不会对其造成伤害。因此,不妨把它看成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可以定位海拔3000米,以上海拔不适宜内地人,而以下海拔适宜内地人。
3000米是推出的假设多数人体适宜界限,实质上是3000-3300又是一个临界限,但东部低地人民要适应这个界限,是比较艰苦的,其中青海的西海镇、兴海县城、贵南县城就在这个范围内.所以3000以下是很适宜永久世代居住的地方.从甘南和四川滇藏地界,所谓3000米以下的边界大致为同仁--夏河--合作--迭部--九寨沟(南坪城)--松潘--茂县--理县--马尔康--金川--丹巴--道孚--新龙--雅江--九龙--木里--乡城--巴塘--德钦--察隅。
再把眼光转向海拔更高的西藏。西藏面积120万平方公里,占据中国八分之一的江山,拥有‘世界屋脊’之称,而西藏的最低海拔区域就在其东南部,通常称它为藏东南。藏东南历来都是中印争端的重心,而印度常常以其邻域压倒性优势的人口和交通虎视耽耽。藏东南的人力拓展长期受到交通制约而发展缓慢,因此移民戍边关系到中国该地区长久的稳定和和平.东部各民族历来喜欢住在平原、谷地、坝子和缓坡地上,那么藏东南中国控制区,有多少这样的海拔在3000米以下谷地、坝子和缓坡地呢?

  答案是肯定的,它们主要分布在藏东南的墨脱、察隅、波密、林芝、米林,另有其它零星地区.当然,有个别环保主义者是反对开发这些深林地带的,不过,环保主义主张不应超越国家利益,对藏东南3000米以下的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科学合理开发,不但不会破坏环境,而且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打算也是有利的。

[插图(林芝尼洋河平原/BY华一商标)]


下面列举几个藏东南低于海拔3000米的河谷,作为本篇实例。


  1、波密大河谷,波密平地是由三大谷地组成,它是由易贡藏布河谷、帕龙藏布河谷、倾多河谷组成。波密河谷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2800米以下,其中波密县城2730米,而通麦只有2030米,这个大谷地完全可以和
青海湟水谷地媲美,并且比湟水谷地更适宜东部人居住。它的海拔和湟水谷地相当,水资源比湟水富有,而且环境更清雅,气候更温和。
从易贡藏布河谷的日公卡至帕龙藏布的松宗镇,河谷测量距离约为200公里左右,相当于青海湟水谷地尽头西海镇,到东部边界甘青界线上的民和县马场恒乡距离。
[插图(波密河谷、察隅和林芝、米林河谷东部)]

  2、墨脱是最适宜内地人的地方之一,中国控制区域内最低的地方海拔不足900米,其中墨脱县城位于1000-1200的坡地之间.整个县的地形非常形似于四川盆地东部的山川地带.如果在未来滇藏铁路的基础上,再解决该地的交通条件,大规模的开发整个缓坡地带都是可能的.

[插图(海拔1000多米的墨脱背崩乡德尔贡-格林缓坡地形)]

  
3、察隅河谷,察隅河谷是西藏气候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其河谷海拔多在1300-2600之间,其中海拔2100米以下的还占有不小比例,可以预见未来的察隅,一定是一个美丽的人口聚集地.
3000米以下的加达隆巴河谷段,长度约为100公里左右,而3000米以下的贡日嘎布河谷长约130公里左右.

[插图(下察隅河谷地形)]


又不防以察隅县河谷为例,透视其3000米以下的河谷段。

贡日嘎布河谷: 下察隅镇(加达隆巴曲和贡日嘎布曲交汇处),海拔1420米;
        夏尼河湾处海拔1540米
        慈巴两河口交汇处海拔1760米
        上察隅镇海拔1890米
        荣玉两河口交汇处海拔1980米
        本堆(阿扎曲和贡日嘎布曲交汇处),海拔2060米;
        布宗(贡日嘎布曲和送玉曲隆交汇处)海拔2240米;
        贡日嘎布曲最上游扎布松(两源流河交汇处)海拔2940米
加达隆巴曲河谷:下察隅镇(加达隆巴曲和贡日嘎布曲交汇处)海拔1420米;
        比坝(加达隆巴曲与慈巴沟交汇处)海拔1600米;
        江拖(加达隆巴曲与泥曲交汇处) 海拔1830米加达隆巴;
        扎拉海拔2170米
        各孟东两河口交汇点海拔2270米
        察隅县城竹瓦根镇海拔2320米
        桌娃贡两河交汇处海拔2510米
        车因两河交汇处海拔2650米
        罗玛(沙夷隆巴河加达隆巴曲交汇处)与海拔2840米
        古玉乡东南两河交岔口海拔3010米

察隅县其他河谷海拔
    一、察隅河谷海拔:沙马力秋前哨海拔1300米;
             拉丁(察隅河与布曲拉河交汇处)海拔1400米
   
    二、独龙江上游察隅县境内河谷地.

    三、察隅怒江河谷地,从云南-察隅边界的海拔1700米沿江而上,其中昌西两河交口为1730,察瓦龙拐弯处为1780.

有许多人在谈到西藏时,多数都会说哪儿太冷、太高,不适合生存.可见当今对西藏的普及程度,怎么那么多人对西藏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拉萨、阿里和昆仑山上呢?
与云贵高原比较,我们也知道藏东南有很多地区的海拔,并非很高,如墨脱的我方控制缓坡地带,它的很多海拔和川东大山区极度相似,而中控察隅河谷南部地区和贵阳海拔相近,中部和大理保山城区一样,北部相当于丽江城.而波密河谷更相似于青海湟水谷地高度,林芝谷地比云南香格里拉县城低近200-300米,和青海德令哈接近.这样的地方绝对是中国最后未开发,但又可以大开发的、水量巨富的宜人居区域。

根据藏东南海拔实际,大致可以知道察隅河谷、波密河谷、林芝河谷、米林河谷、墨脱坡地,是藏东南最大,而且最适宜多数人热居的地域。这五个地区加起来比青海东部的宜居地少不了多少,而青海宜居地可以居住400多万人,而该五地的水源量远比青海整个省充裕,土地和气候也远比青海好,所以,未来拓展的人居数量,也不应该比青海东部一角少许多。

藏东南曾是西藏农恳师团的主要部分,也正是源于其良好的环境,后由于种种政治原因,于七八十年代被撤消。藏东南可用土地资源质量不在青海之下,青海表面上平地很多,实质上根本就谈不上大量住人和农恳,因为缺水,生态脆弱。
有人曾经反问道;“既然说藏东南那么好,为什么该地到现在都还是人烟稀少。”其实这算是无知的问题,
西藏的低海拔绿地比青海多,而且更容易生存.藏族兄弟都留恋高海拔的地方,从而留下了这一片片原始的、多雨季的、尚未开发的谷地.外部人口流入相对少的根本原因是和内地交通不畅,区域文化差距大所造成。当您亲自坐大蓬车从公路赶去,经过高原、雪山、泥石流、滑坡、深谷,就会恍然大悟了。

经济是拓展戍边成功的保障,但首先要的是便捷的交通。藏东南的开发,目前最大的制约也就是交通,没有交通的完善,一切都是空谈,而藏东南以及毗邻地区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也因为交通,尚待开发中。也因此,我的整篇都将以在规划交通完善后的设想布局。交通完善即川藏铁路、滇藏铁路、墨脱长遂公路、察隅支线铁路和新公路、中尼铁路、昌都支线矿业铁路、中印铁路、藏西铁路等⑸基础设的建成。

完善交通,这是很重要的,国家必须舍得大量投入。滇藏铁路的贯通,对波密、林芝、米林的开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墨脱、察隅,甚至其它地方呢?察隅完全有可能在滇藏铁路的基础上,修一条支线铁路,利用地势,从滇藏铁路然乌站,打一条大隧道直达察隅的古玉乡,然后向南一直延伸到察隅的沙马地区.至于墨脱建议从米林、波密修建两条高效隧道,墨波公路都采用遁构隧道式的方法,避开滑石区。只要交通完善,这些地方充裕的资源,足以撑起该地经济腾飞的重任。

通过基础设施的巩固,未来藏东南完全可以形成门类多样的产业。如:
农业----墨脱察隅亚热带经济农作物(包括经济林、特色药材和观赏植物、热带水果等等)
波密温湿气候经济农作物、果蔬产品)
林芝、米林高地农作物。
三个地带特色养殖农副类
…………
工业----木材加工基地,也包括特色木工材料、家私等等
西部矿资源冶炼基地和基本有色金属产品生产基地
藏东南矿业开采基地
高原植物、蓄类、药材深加工基地
…………
建筑业--- 建材、建筑施工…….
能源----支持城市功能和铁路的水利梯级发电
旅游业-----观光旅游业,以及附带的工艺品批零售售、餐饮、娱乐……
商贸业-----中国--南亚中转贸易市场。高原----内地中转贸易市场、城市销售商业……
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等其它第三产业。

谈到发展经济,一些环保人士又会强烈批评,有人说:“西藏是中华水塔,开发简直是环保灾难?”。实则上是,西藏多半不是中华水塔,它的大多数径流是向国外的,藏东南的的开发对中国内地环境没有影响,这是因为:一、藏东南地区海拔高,印度洋暖湿气流只能沿峡谷而上,到拉萨的时候,已经非常弱了,而通过藏东南到达内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二、藏东南河流流向的是印度,即使是因为藏东南的开发,而引起水源紧张、洪涝灾害,都和内地无关。
当然藏东南的发展,也会给藏东南、印度和孟加拉国带来一定伤害,对于藏东南的伤害主要是一定空气影响,河流受到污染,生物资源受到破坏。
对于空气污染问题。藏东南气流急,湿润程度大,雨量富裕,污浊空气一般都会更新快。不过,对藏东南上游的中国地区,的确会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拉萨、嘉黎等等,这样是否会对雪山冰川造成污染,有待考究。

对于河流污染。不会破坏藏东南饮水安全,毕竟藏东南降雨量较大,流速快,河流就更新快,且山地河流众多。不会对水生动植物造成过大伤害.又由于藏东南河流众多,不会造成引水安全问题。
对于生物资源。藏东南生物资源是非常充裕的,大开发中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也由于该地的暖湿气候,植物更新速度快,过不了多久又会重复生机,当然也要划出很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以免象内地六七十年代那样造成很多地方的生态大破坏。

加强西藏建设,就是加强国土安全的建设,历史事实非常清楚,单一民族和文化地区在国家衰弱和大混乱时期,比融合地区更容易“丢失”,这个规律永远存在。
有人说:“赋予当地人更多特权,让其有点对祖国领土的责任感。”权利还是适当赋予的好,不要超过度。不然,弄不好全国民族单一聚居区都要“赋予”这样的权利。赋予特权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的确还有很多民族在地区上高度集中居住,总不能因为某一原因而妥协吧,如果“强悍”这样的原因都能让其得到好处,全国边疆地区恐永无安宁了。

当今移民越来越向经济因素发展了,这是自然的流动,谁也挡不了的。滇藏铁路的开通,必定会造就对藏东南的开发,这个事实是无可回避的,四川人或者河南人说藏东南是个好地方,比新疆黑龙江好。“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这个道理。藏东南几乎还是一块处女地,由于交通原因和藏族同胞择高地而居的习惯,大量肥沃的平地滩涂仍荒着。总体来说,全国中四川人最了解藏东南地区的优势,而其他东部人,多数都还不了解玄机所在,以致藏东南逐渐开始四川化。藏东南的确比新疆、青海和黑龙江更适宜南方人居住。可以预测,川藏铁路如果打通,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目前内地定居于藏东南的移民,主要还是集中在林芝地区,因为交通还不发达,经济跟不上,城镇效能低。藏东南丰富的矿产资源、水电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还几乎没有开发。在中国边境地区发展经济,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随着交通逐步改善,经济日益上升,人口增加,城镇化加快,藏东南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西南的“黑龙江”。

【注释】
⑷印占山南,即通常称藏南,位于喜马拉雅山主山脉以南地区,至今为印度控制。按非严格意义讲,山南不包括藏南,藏南亦非山南。按严格意义讲,山南只是一个行政地区,另有解释为喜马拉雅山南麓,山南故谓有双重含义,独立的双意存在。又按严格意义讲,藏南还包括亚东、樟木等地,按更广的意义,藏南又指整个西藏南部。
⑸川藏铁路、滇藏铁路、中尼铁路、中印铁路、藏西铁路(新藏铁路)均见于铁道部2008年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墨脱长遂公路、察隅支线铁路和新公路、昌都支线矿业铁路为社会人士设想酝酿交通,还未进入国家铁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