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46:11

            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作者:钟彬  

  摘要:当今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
  
  感恩,《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我们通常所说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感恩。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也可以说,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一、思想品德课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 感恩教育是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需要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由于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定位的偏误,使当今的学生过多地关注自我,不在意和别人的交流,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本位意识,对父母、老师、他人和社会、自然都缺乏感恩之心。而感恩意识的缺失,各种消极的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腐蚀中学生纯洁的心灵,让学生做出许多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事情,甚至使学生走上歧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父母心存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觉履行义务;对社会心存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学会奉献社会……通过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感恩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知恩图报”“饮水思源”“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的传统美德,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3. 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由于感恩教育的长期缺失,造成师生之间情感对立、师道难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原因很多,但没有一种基本的感激之情,则是产生情绪对立的重要原因。进行感恩教育,能让学生以感恩的心态与老师、同学相处,减少摩擦和冲突,防范各种尖锐矛盾的发生和发展,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二、感恩教育包含的内容
  感恩教育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几个方面。从对象上看,包含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三、思想品德课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肩负的责任更是重大。思想品德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 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值得感恩的世界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是最可信的“榜样”,所以,进行感恩教育,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水平,使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人文”意识,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淡化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式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尊重信任学生。学生会因为受到尊重信任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乐意进行感情上的交流,接受教师的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也才有教育环境基础。
  2. 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把握教材中感恩的具体内容
  纵观教科书,其包含的感恩教育因素不仅丰富多彩、具体生动,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什么恩,为什么要感恩,领悟感恩的具体内容。如感恩父母,要懂得父母养育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感恩老师,要知道老师交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感恩祖国,要明白祖国繁荣昌盛是个人幸福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感恩自然,要清楚大自然赋予万类生灵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授知识,这一切都是恩情。把握教材中感恩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展开联系,将感恩知识升华为感恩情感并进一步转化为感恩行动。
  3.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体验感恩的情感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教师授课时,可以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结合起来,以情激情、以景激情、以理激情、以美冶情,做到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最终使感恩的情感成为道德认识的动力而转向指导感恩行为。例如,我在讲授“孝敬父母”这一课时,一边通过多媒体播放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一边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并让学生谈谈感想,使学生在深情的歌声中领悟父母对子女最伟大、最无私的爱,然后让学生讲述一件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令人感动的事。有了前面的情境做铺垫,很多学生在讲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时都情不自禁地哭了。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描绘出书中人物或事件所处的情境,表达出感恩内容所蕴涵的感情色彩,使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这就要求把教师的感情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还应注意与其他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
  4. 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在体验生活中知恩图报,实践感恩行动
  假若感恩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上,而没有付诸行动,那么感恩教育最终是失败的,因而在培养感恩意识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实践感恩行动。
  首先,以相关部门、媒体组织的感恩活动及诸如父亲节、教师节等感恩节日为契机,开展感恩行动,让学生体验感恩的真实情感。如开展唱感恩歌曲比赛,制作感恩手抄报、小卡片,母亲节和父亲节帮父母分担家务,或给父母写一封信,教师节说一声“老师节日快乐”等。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探究”“活动”“感悟”“反思”“体验”等系列活动,指导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在这种“感悟”“反思”“体验”的活动中,不断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否定与自我生成,从而自我提升人格境界,树立感恩意识,养成感恩习惯。再次,教育学生从小事中践行感恩行动。进行感恩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还包括精神上的回报。教育学生感恩从小事做起,接受他人的帮助说声“谢谢”,培养责任感从认真完成作业,完成值日工作开始,保护环境,从不乱扔垃圾做起……逐渐养成感恩的习惯,使感恩从内在的情感转化为外在的行动,从外界的强求转化为内心的自觉的行动。
  总之,思想品德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在进行感恩教育中做有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