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漫生活:“被包围”的中国,路在何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5 01:13:36
“被包围”的中国,路在何方  

近来,美国在亚洲可谓是“用心良苦”,从奥巴马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举行的东亚峰会,再到希拉里访问菲律宾。当然,奥巴马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和增兵也应归纳进来。

  想做“亚洲总统”就要“包围”中国

  那么,美国究竟要做什么呢?其实早在2010年9月,奥巴马在纽约举行的第二次美国—东盟峰会上致词时提出要做“亚洲领袖”的想法,他表示,“作为(美国)总统,我已经清楚地表明,美国有意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他的话外之音是,我不仅要当“美国总统”,还要当“亚洲总统”。好,这个目标不错,但该怎么做呢?

-
  既然是“亚洲总统”,对中国的“围剿”就势在必行,毕竟中国是亚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大的、武力值最强的、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够“缴械”,乖乖地遵守美国的“规矩”,则大事可成。

  那么如何做到呢?笔者以为,美国采取的,或者说通过利用或影响其同盟国采取的,是一种“包围”策略。如何包围?笔者以为不必详说,仅仅列举一些实例即可:1、日本政要登陆受争议岛屿,甚至准备对一些岛屿正式命名;2、韩国多次逮捕中国渔民;3、国务卿希拉里正式访问菲律宾,并称南海为西菲律宾海;4、加大澳大利亚驻军数量;5、把“理查德·伯德”号补给舰派往越南金兰湾海军基地;6、派国务卿希拉里下个月访问缅甸……

  当然,这里不能不说有些不是美国所主导的,但美国显然很好的利用了这些,从而进一步包围中国。

  平衡还是遏制

  美国崛起于二战之后,又经历了冷战的洗礼,几乎已经走到一个大国能够走到的顶峰,而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已经开始走入下坡路,或许笔者这样说可能有人认为过于绝对,但美国国内的经济不断滑向泥潭和近日“减赤特别委员会”谈判陷入僵局无疑很好证明了笔者的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大选又进一步临近,而对“红色中国”的压制又是历来的投票热点来源,那么“动一动”中国无疑是很好的一步棋了。

  但这个“动一动”十分需要技巧,不能将中国真的惹毛了,如果中国真的和美国打起来,那必将引发一场世界大战,是灾难性的,是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全世界国家都不愿看到的。同时,缺少大量低端制造业的美国也需要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和劳动力(说到这里,笔者很想感慨一下,前几天和别人聊天说到了这个话题,最终我接受这个观点,即美国将低端制造业全部转移出去,虽然降低了人力成本,获得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并发展了大量的高端产业,但也缺少了相当的低端工作岗位,这无疑加剧了美国的失业危机,增加了“泡沫”,一旦出现“泡沫”破碎,那么危机就会随之而来。),当然,中国庞大的市场空间无疑更是美国所需要的。反过来,中国同样需要美国,经济发展被作为中国的根本任务以来,中国几乎没有很深入地参与任何对外战争,为的就是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来发展经济,美国是中国的一个主要市场,中国不能失去。

  既然如此,这个“动一动”就必须掌握一个“度”了,这个“度”就是尽可能的让中国和美国处于一个平衡,或者均势上。这种战略也就是承认对手存在甚至繁荣的权利,只要对手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这种战略是19世纪欧洲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国家相互竞争,时而追求上风和战略优势,时而交战。但它们总是努力维护国家体系的基本形式,确保享有稳定、和平以及对各自合法利益的认可。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快速而恒定,军事力量的发展也不可谓不迅速,对比美国的缓慢衰退(或许有些夸张,但不为过)实在是让美国十分担心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利益受到损失。而亚洲诸国也在担心,他们担心的是中国的过快增长会进一步挤压生存空间。既然这样,双方的合作就水到渠成了。美国利用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矛盾,一方面打压,一方面扶持,使中国在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存在各种顾虑(就好像这次美国在达尔文增兵一事,如果在达尔文部署B-52,那么将直接威胁中国的南海安全和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即使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攻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从而做出一系列让步(就像“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一样,让笔者相当不爽),继而像奥巴马所说的“遵守”规则。至于这个规则由谁制定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中国的路在何方?

  既然美国一定不希望中国安定的发展,周边国家又忌惮与中国的持续崛起,中国的未来之路又在那里呢?

  笔者认为,首先,中国应坚定目前的国家体制(当然,这正是目前国内所做的),为什么要特别指出这个几乎没有意义的一点呢?因为笔者发现,国内很多年轻人都负有极大的“欧美崇拜症”,认为欧美国家的自由和民主是最好的,是真正的发展之路。但殊不知中国拥有中国特性,中国的发展时间短,很多地区连最基本的教育问题都不能得到保证,甚至一些地区的孩子仍然吃不上饭,试问这些问题都不能解决要绝对的民主和自由有用么?再说,中国就没有民主么?无论是对网络言论的自由,还是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政务公开制度,都反映出中国的民主进程正在向前走,但这必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点一点来。

  其次,应该警惕网络中的“带路党”。正像笔者刚刚所说,现在一些年轻人患有“欧美崇拜症”,而一些严重的“患者”已经发展成为了“带路党”,这些“带路党”极有可能成为国内的不可控因素。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日前在一次竞选总统的辩论中说:“我们应当依靠我们在中国内部的同盟军,他们被称为年轻人,被称为网络一代。中国有5亿网民和8000万博主,而他们将引导中国的变革,这意味着将扳倒中国(take China down),这样我们将有机会重新崛起,赢回美国制造业的强大,这将是我作为总统想做的。”显然洪博培所说的“希望”就来自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带路党”。

  再次,中国应该突破封锁,安抚周边国家。美国对中国的包围之势已成,突破其封锁是必须之事,这就必然要对周边国家(重要的是与中国无领土争端的国家)进行安抚,并在更大范围内加强合作。但是,这种安抚也必须坚守一个底线,那就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那么何为中国之根本利益呢?笔者认为这个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以南海问题为例,中国应坚定的维护自身利益,领土或领海的问题不谈,不能谈也不必谈,像“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是一条好路。为此甚至应该不惜一战。其实,笔者一直认为中国应该有一战,当然,这一战的规模应该严格控制,毕竟安定的发展经济是最主要的任务,但不能因此变得软弱,甚至懦弱,在应该强硬的时候必须要坚挺起来,让所有的周边国家在知道中国仁善的同时,知道中国的坚持。(或许这一点有些矛盾,但笔者毕竟在军队待了一段时间,有些可笑的军旅情节在所难免,请谅)。

  第四,在其他领域加强与美国的对话和接触。正像笔者之前所说,美国需要中国,那么何不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和美国现在的弱点(比如贸易、金融、汇率等)联系起来呢?如果美国继续玩儿所谓的平衡和制约,那么不妨让美国在其他领域摔个跟头吧。

  第五,加强软实力的建设。虽然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现在有很多种说法,但基本相同的一点就是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但真的是这样么?笔者认为不然。中国的问题很多,虽然经济总量十分强大,但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十分巨大,仍有很多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这必将致使中国存在相当的国内矛盾,而这些矛盾显然不能被忽略掉。所以,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而应该在软实力上下功夫,并以此为依托冲出美国的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