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东到襄阳:菩提心网站——典故与成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53:28
【典故与成语】
佛分半座与迦叶
据《杂阿含经》卷四一、《付法藏因缘传》卷一等载,一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迦叶披粪扫衣礼佛,合掌而立,佛分其半座命就座,迦叶惶恐不敢顺旨,与众大会亦皆不解,佛乃广说迦叶大行,予以称叹。分半座表示对迦叶的器重。
郁头生非想天后为飞狸
传说郁陀罗仙在林中修定,为鱼、鸟声所扰乱,乃发恶誓,愿尽杀鱼鸟。其后得定,生非想天,寿八万劫,命终后生为飞狸,杀无量鱼鸟,堕三恶道。见《大智度论》卷十七等。
鸽隐佛影
佛住摩竭陀国瞻婆城时,有猎师追逐一鸽,鸽惶怖逃命,避至舍利弗影中,犹战栗,至佛影中则除恐怖。谓佛因多劫严持不杀戒,身影犹如是神力。见《涅槃经》卷二八、《大智度论》卷十一。(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爱屋及乌
“爱屋及乌”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由于爱某个人而连带地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非常喜爱某人,从而连带爱及和他有关的人或物。
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欲,残暴无道,西方诸侯国的首领姬昌决心推翻商朝统治,积极练兵备战,准备东进,可惜他没有实现愿望就逝世了。姬昌死后,他儿子姬发继位称王,世称周武王。周武王在军师姜尚(太公)及弟弟姬曰(周公)、姬奭(召公)的辅佐下,联合诸侯,出兵讨伐纣王。双方在牧野交兵。这时纣王已经失尽人心,军队纷纷倒戈,终于大败。商朝都城朝歌很快被周军攻克。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感到天下还没有安定。他召见姜太公,问道:
“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墙壁篱笆。这意思很明白:杀尽全部敌对分子,一个也不留下。大王你看怎么样?”太公说。
武王认为不能这样。这时召公上前说:
“我听说过:有罪的,要杀;无罪的,让他们活。应当把有罪的人都杀死,不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大王你看怎么样?”
武王认为也不行。这时周公上前说道:
“我看应当让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君王不偏爱自己旧时朋友和亲属,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听了非常高兴,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天下可以从此安定了。
后来,武王就照周公说的办,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来,民心归附,西周也更强大了。
  (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拔苗助长
古时有个农夫在田里插上了秧苗。一天天过去了,他总觉得秧苗长得太慢,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每株秧苗都拔高了一截。看着秧苗一下子长高了许多,他得意极了,赶紧回家告诉了妻子儿子。他的儿子很不放心,立刻跑到田边去察看,结果发现秧苗全都枯萎了。
【释义】把苗拔高,用以帮助秧苗快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例句】老师培养学生要有耐心,不能拔苗助长。
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毕陵慢习
佛弟子毕陵伽婆蹉(Pilindavatsa)因宿世憍慢成习,虽证阿罗汉,慢习犹在。乞食时到恒河边弹指曰:“小婢住莫流”,水即断流,得过河乞食。恒河女神以此事告佛,言毕陵骂她小婢,佛命毕陵忏谢河神,毕陵即合掌告河神:“小婢莫瞋,今忏谢汝。”大众笑之。见《大智度论》卷二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安步当车
“安步当车”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斶。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进宫来。颜斶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斶,走过来!”
不料颜斶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斶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怎么行呢?”
颜斶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斶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斶,过来!颜斶,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车)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
颜斶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
颜斶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直言的是我颜斶。”
颜斶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而去。(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牧羊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牧羊人数数少了一只羊,他再看看羊圈,哎呀,破了一个洞,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下吧,把洞堵上。”可是牧羊人却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结果第二天,他又发现少了一只羊,他很后悔没有听邻居的好心劝告,于是赶快把洞堵上,修好了羊圈。从此,牧羊人再也没有丢失过羊。
【释义】亡:丢失。牢:牲口圈。羊跑掉了,再去修补羊圈。比喻出了差错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例句】你一定要特别细心,不能出了问题再去亡羊补牢,那样损失就太大了。
  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瞿伽离堕地狱
瞿伽离(梵文Kokalika,巴利文Kokaliya)亦作俱迦离、仇伽离、俱迦利,意译牛守、恶时者,比丘名,提婆达多大弟子。《杂阿含经》《十诵律》《大智度论》等谓其于佛法无信,毁谤舍利弗、目犍连二大阿罗汉与陶家女行淫,三度遭佛诃责而不改,遂生疮死,堕于大莲花地狱。(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军队暂不行动,以待时机。也表示接受任务后不愿行动。
春秋末,晋国东部的卫国是个弱小的诸侯国。被迫与晋国结盟,实际上完全听命于晋国,不住地给晋国进贡财物。当时任国君的卫灵公不愿长久处于屈辱的地位,便与齐景公缔结盟约,从而与晋国断绝了关系。
晋国执政的卿赵鞅不能容忍卫国背叛晋国的行为,立即调集军队,打算袭击卫国的都城帝丘,以迫使卫灵公屈服。在出发前,他先派大夫史默到卫国去暗中了解情况,并命他在一个月内回国。
不料,一个月过去了。史默没有按时回国。赵鞅不知出了什么事,心神不定。有人猜测,可能史默已被卫国人拿住杀掉,又建议说,卫国是个小国,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晋国的大军一到,卫国的国君会不战自降,为此请赵鞅下令出兵。
赵鞅不同意这个建议。他认为,卫灵公既然敢于同盟国断绝往来,一定会作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坚持等史默回来再考虑出兵的问题。
过了半年,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在卫国呆了这么长时间,史默回答说:
“要想得到利益,却很可能得到害处,恐怕您还没有觉察出来吧!现在,卫国已任命受到过陷害的贤臣蘧(qú)伯为相国,这就使他在国内赢得了民心。”
接着,史默又讲述了卫灵公为了激励国人反抗晋国的情绪而采用的方法。
卫灵公派大夫王孙贾向国人宣告说,晋国已命令卫国,凡是有姐妹的女儿的人家,都要抽出一个人送到晋国去当人质。消息传开后,卫国到处是一片痛哭声和一片愤恨声。
为了使国人相信这是事实,灵公又让王孙贾抽选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儿,准备送往晋国。结果,出发那天,成千上万的百姓不让她们去晋国当人质,并愤慨地表示要和来犯的晋军打到底,宁死不屈。
史默还提供了一个动向:孔子已来到卫国,他的弟子子贡给灵公出谋划策。最后史默说:
“卫国现在的贤臣很多,民气旺盛。国君非常重视贤臣的意见,采纳他们的计谋。想用武力使卫国屈服,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赵鞅听了史默介绍的情况,认为进攻卫国的时机不够成熟,于是下令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再说。(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掩耳盗铃
晋国贵族范武子的家被打败后,好多人都去抢东西。一天,有个人在范家发现了一个大铃铛,非常高兴,就想把它背回家。可是铃铛太重了,怎么背也背不动,怎么办呢?对了,用锤子把铃铛砸成两半,分两次带回家,不就行了吗?当!当!锤子砸在铃铛上,发出巨大的声音。那人想:糟糕!别人听见这么响的声音,一定会跑来和我抢铃铛的。他急忙把耳朵捂上,再用力去砸铃铛:“哈,这下好了,别人听不见了。”
【释义】掩:捂。捂着耳朵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含贬义。
【例句】他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不过是为了欺骗自己罢了。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六牙白象

据《因果经》等载,释迦牟尼从兜率天宫降生于人间时,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昼寝,梦六牙白象来降腹中,遂生释迦。《异部宗轮论》谓“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普贤观经》等说乘六牙白象王,若观念忏悔,菩萨即乘白象为其现身。并谓六牙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或谓六牙表六通。(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
佛教的发祥地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汉代的史籍中,印度被称为“身毒”或“天竺”。“印度”这个译名,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首先提出来的:“详史天竺之称,异议纠纷……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不过,直至宋代以后,“印度”之称才被普遍使用。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它与亚洲的其它部分隔离开来,使它在地理上自成单位。古代印度人民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公元前12世纪,雅利安人的一支游牧民,从中亚地区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开柏山口,来到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区。经过激烈的战争,雅利安人用武力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在这里安居下来。雅利安人入侵以后,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恒河流域的大多数部落已经基本完成了向国家的过渡。这个时代,北印度有大大小小30多个国家。佛教就是在这个时代创立的。
半路出家
“出家”,是梵文Pravrajana的意译,又译作“林居者”,音译为“波吠尔野”,是当时“沙门系统”的一种传统——离开家庭,剃去须发,到人迹罕至的山林里面修行,这种传统被释迦牟尼沿袭,后来成为佛教徒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佛教认为,世俗家庭只能给人带来烦恼,只有离开家庭净心修行才能摆脱世俗的垢染和拖累。正如《释氏要览》里面所说的:“家者是烦恼因缘,出家者谓灭垢累。”
佛教说的“出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幼年就离开家庭,削发受“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著花鬘、不歌舞观听、不蓄金银、不非时食),先在寺庵里面做“沙弥”或“沙弥尼”,成年以后再受“具足戒”(内容全面的戒条),成为比丘、比丘尼,叫做“自幼出家”;一种是成年以后才离开家庭,削发即受“具足戒”,叫做“半路出家”。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15岁时追随父亲出家,是第一个“自幼出家”的佛教沙弥。(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滥竽充数
战国时候,齐国的宣王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有个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也混在中间充数,每次也能得到一份很好的礼物。齐宣王死后,齐泯王当了皇帝。他和齐宣王一样,也喜欢听吹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他要听一个个人单独吹。他让吹竽的人排好队,一个个轮流吹下去。南郭先生看看再也混不下去了,就找了个借口,偷偷地溜走了。
【释义】滥竽:冒充会吹竽的人。不会吹竽的人混进会吹竽的人当中凑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冒充有真才实学,也比喻以次充好。
【例句】这本论文其中有好几篇都是滥竽充数!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教典故】
诞生偈
据称释迦牟尼诞生后,即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说偈,称诞生偈。其偈上句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诸经所载皆同。下句多用“三界皆苦,我当安之。”亦有作“要度众生,生老病死”(《长阿含经》卷一)。或“今兹而往,生分已尽”(《西域记》)。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大彻大悟 ①
“悟”指“觉悟”,是佛教名词,表示领悟了真理。“悟”,是佛教的思想核心 。佛经里面说:“佛者名觉。”“佛”,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佛陀”之略,意译为“觉悟者”,意思就是“彻底觉悟了人生真谛的人”。
佛教主张:觉悟,有着不同的程度。修行者对于真理刚刚有一定的感悟,仍然是凡夫、俗人;觉悟的彻底完成阶段,叫做“彻悟”,修行者这时完全领悟了真理,已经是圣贤之辈了。释迦牟尼,就是佛教历史上实现了“彻悟”的圣人。
据说,乔答摩·悉达多出家以后,曾经四处访师求道。他请教过当时不少著名的学者,如山洞隐居者阿罗逻迦啰摩、乌陀伽罗摩子等,却感到外道修习的世间定并不能使他们获得解脱。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画蛇添足

古时候,有几个人得到了一壶酒,他们商定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最快、最好,酒就归谁。比赛开始了,有个人很快画出了一条逼真的蛇。他见别人都没完成,就拿起酒壶得意洋洋地说:“时间还多,我再给蛇加几只脚吧。”正当他画脚时,另一个人也完成了,他一把抢过酒壶说:“蛇本来没脚,你给它添上脚,那就不像了,酒该归我。”
【释义】蛇本来没有脚,画蛇时却添上几只脚,比喻多此一举。含贬义。
【例句】你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我看是画蛇添足。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
【古代成语】
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老子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佛教典故】
四门游观
《佛本行集经》等说释迦牟尼为悉达多太子时,曾出王宫游玩,于城四门见老、病、死三种苦况及沙门出家修道之乐,乃深生厌世之心,决意为断生老病死而出家修道。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大彻大悟 ②
古印度有一种修行人修“苦行”。“苦行”,是梵文Tapas的意译,原意为“热”。印度气候炎热,修习苦行的人最初把忍受热的折磨作为修行的主要手段;后来,千方百计拒绝物质福利和感官享受,进行种种自我折磨,诸如焚臂、倒悬、断食、裸形、止语、拔须发、卧刺床、一手长期高举、单脚长期独立等等,都被苦行者作为修行手段。修习苦行的人认为;肉体上的痛苦,可以换取灵魂上的快乐,获得精神上的解脱。悉达多太子来到尼连禅那河畔(“尼连禅那”是梵文Nairanjana的音译。略译为“尼连禅”或“尼连”,又译为“熙连禅”,意译为“不乐著”),在山上的树林里面“结草为庵”,每餐“一麻一米”,历尽了6年艰辛,悉达多太子已经煎熬得形同槁木,瘦削不堪,苦行使他内心扫除了种种贪欲。
在这种情况下,悉达多太子认识到他可以结束苦行了。悉达多太子艰难地走出树林,接受了牧女难陀和波罗送给他的牛奶粥,又到尼连禅那河里洗去了身上的积垢,渐渐恢复了体力。一个月以后,悉达多太子拜谢了一直用牛奶粥供养自己的两个牧女,登上尼连禅那河西岸的迦耶山(“迦耶”是梵文Gaya的音译,后被称为“菩提迦耶”或“佛陀迦耶”,在今天印度共和国的比哈尔邦南部),找到一棵枝叶茂密能够遮阳挡雨的大树,在树下面向东方坐了下来。他发誓:如果不能实现“无上正觉”,宁可粉身碎骨也不离开这个地方!——“无上大觉”,指觉悟的最高程度,可以视为“彻悟”的同义词。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滥用成语
刚上二年级的小明在爸爸出差的时候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你好! 最近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现在正在奋不顾身的学习,前天,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我听了以后沾沾自喜。您批抨我爱滥用成语,我以后一定前功尽弃,卷土重来。
祝爸爸万古长存!
您独一无二的儿子小明
◇◇◇◇◇◇◇◇◇◇◇◇◇◇◇◇◇◇◇◇◇◇◇◇◇◇◇◇◇◇◇◇◇◇◇◇◇◇◇◇◇◇◇◇◇◇◇◇◇◇◇◇◇◇◇◇◇◇◇◇◇◇◇◇
【古代成语】
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子高的人,非常喜欢龙,屋顶、墙壁上画着龙;房门窗户上雕着龙;酒杯、衣带钩上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非常高兴,就来看望叶子高。这天晚上,又是闪电又是打雷。真龙来了。叶子高一看:天啊,一条巨龙把头伸进了窗户里,长长的尾巴还拖在院子里呢。叶子高吓得浑身发抖,跌跌撞撞逃走了。真龙非常生气:原来,他喜欢的并不是真正的龙,而只是像龙的东西。
【释义】好:喜爱。比喻看起来爱好某些事物,但真正面临该事物时反而惧怕畏缩。
【例句】我很喜欢狗,可看见真狗,我却吓得哇哇大叫,妈妈说我是叶公好龙。(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教典故】
初转法轮
指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首次说法,宣讲四谛。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大彻大悟 ③
经过7天7夜的冥思苦索,悉达多太子对于社会和人生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他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纵欲的享乐生活是堕落,禁欲的苦行生活是痛苦,只有避开这两个极端,奉行不苦不乐的“中道”,才能获得清净之心,正确认识人生。他认为:世界是变化的,人生是无常的,种种痛苦和烦恼都来源于“贪欲”、“激忿”和“愚痴”;只有抛弃对于外在物质的追求,断除一切欲念,努力修行正道,才能够跳出生死轮回,获得解脱。就这样,在第7天的黎明,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乔答摩·悉达多感到自己的思想就像灿烂的天空一样豁然开朗了。于是,他宣布:自己已觉悟了人生的道理,成了一个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大彻大悟”,原为佛教用语,表示达到了“彻悟”的境界。作为一条成语,“大彻大悟”也用来形容:彻底觉悟了,完全明白了。(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安然无恙
“安然无恙”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意思是:
“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
“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
“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古代成语】
守株待兔

有一天,一个农民在田里干活,突然一只兔子飞快地跑来,不小心撞在大树上,折断了脖子,死了。农民赶紧放下锄头,拾起兔子,高高兴兴地回了家,吃了一顿兔子肉。农民心想:我干嘛种地呢,天天到这儿来拾死兔子,就够我过日子了。第二天,他坐在那棵大树下面,等兔子来撞树。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他的田里长出了野草,而他却连兔子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释义】株:树桩;待:等待。原意为守在树旁等待兔子跑来撞死。比喻坐等意外收获的侥幸心理或死守过时的经验不知变通。
【例句】蜘蛛用蛛网捕食,是一种类似于守株待兔的猎食方法。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教典故】
雪山大士为半偈舍身
释迦本生故事。谓其前世曾在雪山修行,称雪山大士或雪山童子,终日食果坐禅。天帝释为试其道心,化作罗刹,诵过去诸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之欢喜,求说余半偈,罗刹言:“我今饥逼,实不能说。”大士问其以何为食,罗刹答言唯食人之暖肉热血。大士闻言,断然宣布:“但能具足说是偈竟,我当以身奉施供养!”即脱鹿皮衣为罗刹敷座,罗刹于是宣说下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士深思其义,书偈于石壁、树上,然后登树,投身于地,其时罗刹还复为帝释身,接住大士,安置平地,忏悔顶礼而去。大士因此为半偈舍身因缘,超十二劫成佛。见《涅槃经·圣行品》等。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混世魔王
“魔”,是梵文Mara的音译“魔罗”之略,意译为“扰乱”、“破坏”、“障碍”、“夺命”等,是“扰乱身心,破坏好事,障碍善法,夺人生命”的意思。正如《大智度论》卷5里面所解释的:“问曰:何以名魔罗?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罗。”《正字通·鬼部》所引的《译经论》里面说:旧译佛经中作“磨”字,是南朝梁武帝把它改为“魔”字的。佛教所说的“魔”是个很庞大的队伍,有“四魔”、“八魔”、“十魔”以及4种“凡夫魔”、4种“三乘魔”等等很多说法。在古印度的神话传说中,魔界之主的名字叫做“波旬”——意译为“罪恶”或“恶者”、“杀者”。据说,波旬平时住在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经常率领众魔到各处去,进行破坏善事、阻碍善法的活动。佛教采用了这种古老的传统说法,也以“波旬”为魔界之主。
佛教传入汉地以后,人们称波旬为“混世魔王”,意思是“扰乱世界的众魔之王”。作为一条成语,“混世魔王”常用来比喻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或造成很大麻烦的人。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安如泰山 ①
“安如泰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像泰山一样安稳,不可动摇。形容十分稳固。
吴国是西汉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惊弓之鸟

魏国有个射箭能手,名字叫更赢。一天他陪魏王到野外游玩,看到空中飞来一只大雁,更赢说:“我只要拉一下弓,不用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魏王不相信,更赢就瞄准大雁一拉弓弦,大雁立刻从天上掉了下来。魏王夸奖他本领大,更赢解释说:“这只大雁飞得很慢,叫声又很悲伤,肯定被箭射过,受过惊吓,所以听见弓弦响,它就以为被箭射中了,吓得昏过去啦。”
【释义】被弓箭吓破胆的鸟。比喻受到惊吓而恐惶不安的人。
【例句】犯罪分子如惊弓之鸟,纷纷落入法网。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教典故】
龙女成佛
出《法华经·提婆品》谓智积菩萨问文殊: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有速得成佛者否?文殊答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得陀罗尼,悉能受持佛法秘藏,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智积不信此女能速成佛,言论未讫,龙女忽然出现,以一宝珠供佛,忽然间变为男子,具菩萨行,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群魔乱舞
佛教传说:当乔答摩·悉达多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曾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骚扰。他先派出“爱欲”魔、“乐欲”魔、“贪欲”魔,变化为窈窕婀娜的少女,向悉达多展示绝顶的美貌和无限的柔情;又让一群魔变化为阴森可怖的毒蛇、怪兽,挥舞着刀枪,放射着毒箭,呼啸着扑向悉达多太子。面对这一切,悉达多太子目不斜视,端坐在菩提树下,不为美色所惑,也不为暴力所动。波旬又派出四个魔,其中两个魔变化为首图驮那国王和波阇波提王妃,流着眼泪向悉达多太子倾诉思念之情;另外两个魔变化为耶输陀罗公主,拉着悉达多的儿子罗睺罗,深情地凝视着他。最后,波旬亲自出马,装扮成天神,出现在迦耶山上,企图把悉达多太子引入歧途。可是,乔答摩·悉达多仍然静静地端坐着,不为这一切假相所迷惑。波旬终于无计可施了,只好率领众魔悄然而退。
这一佛教传说,反映了佛教的如下主张:要想达到觉悟成佛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这一佛教传说也曲折地反映出:释迦牟尼出家以后,经历了极大的艰辛和激烈的思想斗争。然而,释迦牟尼确实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努力探寻解脱之路,终于成为一个“觉悟者”。
作为一条成语,“群魔乱舞”形容很多妖魔纷乱地活动,多用来比喻各种邪恶势力的猖獗活动。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安如泰山 ②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
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死于途中。
(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胸有成竹

文与可是北宋著名画家,他最喜欢画竹,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竹子。不管刮风下雨,他每天都要去看竹子,把竹子的各种样子都记在心里。时间久了,他熟悉竹子就像熟悉自己一样,随便画几笔,就能把竹子活灵活现地画出来,大家都赞美他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释义】成竹:现成的、完整的竹子形象。原指画竹子前心中早有了完整的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有成熟的计划和打算。
【例句】明明平时读书很用功,每次考试他总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皮纸骨笔
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谓其前生曾为最胜仙人,生于无佛之世,时有天魔化为婆罗门,向仙人诡称他有佛所说一偈,若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此偈,当为说偈。仙人闻言,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刺血、析骨,合掌向天,请说佛偈。天魔见状,隐身逃遁。仙人恳切大呼:我今为法不惜身命,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时东方普无垢国净名王佛鉴其精诚,放大光明照耀仙人,仙人痛苦即除,身体平复。佛为之说经,仙人闻法豁悟,获无碍辩才,广为众生宣讲妙法。见《集一切福德三昧经》等。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五蕴皆空
释迦牟尼曾经把他宣讲的教义理论概括为3条不可移易的根本义理:其一,“诸行无常”;其二,“诸法无我”;其三,“涅槃寂静”。
“无我”,又译作“非我”,指不执著于“我”——“五蕴”构成的人体。
佛教所说的“我”,指“五蕴”构成的人体。“蕴”是“积聚”、“类别”的意思,旧时意译为“阴”,是“覆蔽”的意思。“五蕴”包括“色蕴”(指身体的形相)、“受蕴”(指种种情欲)、“想蕴”(指种种意念)、“行蕴”(指行为活动)、“识蕴”(指认识分析)。释迦牟尼认为:人体不过是形相、情欲、意念、行为活动、认识分析这“五蕴”集合在一起罢了,并没有实在的人体,而“五蕴”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这就叫做“无我”。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是:只有清楚地认识到“五蕴皆空”的道理,才能够从人生诸苦中得到解脱。
“五蕴皆空”这个佛教用语后来成为一条成语,用来形容一切都是空的。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沧海桑田
传说从前有位仙女,号称麻姑,有一次她遇见了另一位仙人王方平。她对仙人说:“我已经三次看见过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到蓬莱去,我看见那里的海水又比从前减少了一半,难道又要变成陆地吗?”
“沧海桑田”原来的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后来人们用“沧海桑田”,也简作“沧桑”,比喻人世间事物变迁极大,或者变化极快。
例句:这个地方过去是一片荒地,现在街道繁华,绿树成荫,真是沧海桑田,日新月异。
(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编)
◇◇◇◇◇◇◇◇◇◇◇◇◇◇◇◇◇◇◇◇◇◇◇◇◇◇◇◇◇◇◇◇◇◇◇◇◇◇◇◇◇◇◇◇◇◇◇◇◇◇◇◇◇◇◇◇◇◇◇◇◇◇◇◇
【古代成语】
完 璧 归 赵

从前,赵国有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说他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宝璧。秦王是个讲话不算数的人,怎么办呢?赵国的大臣蔺相如说:“我带宝璧去秦国,秦王交城我交璧,他不交,我也会把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蔺相如来到秦国,秦王拿到宝璧却不提交城的事。蔺相如说:“宝璧有点毛病,我来指给大王看。”蔺相如拿过璧后退到柱子旁说:“谁来抢,我就和宝璧一起撞到柱子上。”晚上,他派人偷偷地把宝璧送回了赵国。
【释 义】完:完好;璧: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例 句】你放心好了,我借用半天,保证完璧归赵。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毒龙输皮全蚁
佛本生故事。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毒龙,其眼视人或所吐毒气,能令人死。此龙受戒出家,入林静思,疲懈而睡。时有一猎人见龙身绚丽多采,欲取皮献王,以杖按龙头,用刀割取龙皮。毒龙痛醒,自忖以其力倾覆此国,虽易如反掌,然为持戒,当不计自身,乃闭目止息,忍受剧痛,任猎人取其皮。皮剥光后,毒龙酷热难忍,欲趋水饮之,这时又有许多虫蚁竞相噬食龙肉。毒龙忍耐不动,自念以身施虫,后成佛时,当以法施利益其心。毒龙肉尽而亡,因持戒舍身的功德,得转生于忉利天上。见《大智度论》卷十四等。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皈依三宝
当年,国王首图驮那得知了悉达多太子“逾城出家”的消息以后,曾经派出5名亲信侍臣去寻找太子,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把悉达多太子找回王宫。这5名亲信侍臣,第一名是“阿若憍陈如”,第二名是“阿舍婆誓”,第三名是“摩诃跋提”,第四名是“十力迦叶”,第5名是“摩诃男俱利”。这5名侍臣四处寻找,终于在尼连禅那河畔的树林里面找到了正在独修苦行的悉达多太子。不过,乔达摩·悉达多寻求人生真谛的巨大决心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于是,他们也留在树林里,追随太子修起苦行来了。6年以后,当悉达多太子结束苦行生活、重新开始进食的时候,这5名亲信侍臣产生了误解,以为悉达多太子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努力。他们很失望,就离开了悉达多太子,到别的地方修行去了。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寻找这些曾经跟随自己苦修了6年之久的侍臣们。经过一番周折,释迦牟尼终于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找到了阿若憍陈如等5个人,向他们讲说了自己在迦耶山菩提树下面所彻悟的道理。这就是佛教通常所说的“初转法轮”。
佛教认为:“轮具二义,一者转义,二摧辗义。”意思是说:佛总是不停地讲说佛法,犹如转轮圣王手中的宝轮不停地转动;佛法能够息灭烦恼,犹如转轮圣王手中的宝轮能够摧毁高山巨石。所以,佛教把佛法称之为“法轮”。“初转法轮”,指的就是释迦牟尼第一次宣讲佛法。阿若憍陈如等5个人被释迦牟尼的说教所折服,皈依了释迦牟尼(“皈依”是“归顺、依附”的意思),成为他的第一批弟子。
阿若憍陈如等人皈依以后,佛、法、僧“三宝”齐备,佛教由此正式问世了。“佛”,意译为“觉悟者”,指释迦牟尼;“法”,指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法,是教化、开悟众生的理论学说;“僧”,意译为“众”、“和合”等,是“众多比丘和合一处”的意思,指僧人。正如《过去现在因果经》卷3里面所说的:“佛阿罗汉,是为佛宝;四谛法轮,是为法宝;五百阿罗汉,是为僧宝。”(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贤臣,一位是文官蔺相如。另一位是武将廉颇。由于蔺相如多次立功,被赵王封为相国,官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决心要给蔺相如点颜色看看,蔺相如听说后却处处避开廉颇。有人问蔺相如:“你官比廉颇大,难道还怕他吗?”蔺相如说:“别国之所以不敢轻视赵国,就是因为我和廉颇能齐心协力,如果我们闹矛盾,那怎么行呢?”这话传到廉颇耳中,他十分惭愧,背着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
【释 义】负:背着;荆:荆条,打人用的刑具。背着荆条请求对方责罚。表示主动向人赔罪认错。含褒义。
【例 句】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历代被传为佳话。(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赞佛超九劫
出《佛本行经》等。谓释迦牟尼夙世曾与弥勒同修菩萨行,弥勒应先成佛,而释迦以七日七夜翘一足一偈赞弗沙佛,因此功德,超越九劫而先于弥勒成佛。
贫母施灯
《阿阇世王授决经》、《贤愚经》载,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已,以百斛麻油燃灯供佛。有贫穷老母难陀见而信乐,乞得两钱买麻油燃灯供佛,并自誓言:“若我后世得道如佛,膏当通夕光明不消。”王所燃诸灯,或灭或尽,而老母所燃一灯,通夕不灭,油亦不尽,目连以神力扇之而更明。佛告目连:“此当来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能毁灭。”并记言此女却后三十劫当成须弥灯光佛。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恭敬顶礼
“佛”、“法”、“僧”三者,包含了佛教的信仰目标、信仰理论和信仰徒众,是构成佛教的三个要素。佛教信徒经常念诵的“南无”,又译作“南膜”、“南谟”、“南摩”、“那谟”、“纳莫”等,意译为“归命”、“归礼”、“敬礼”、“致敬”等,是表示至心归依“三宝”的一个专用语。
“顶礼”,也叫“顶礼佛足”或“头面礼足”,是佛教最高的敬礼——跪伏在地上,用头顶去触及受礼者的脚。《释门归敬仪》卷下里面是这样解释的:“盖我所尊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因此,这种敬礼的对象通常只限于佛。
成语“恭敬顶礼”由“恭敬”与“顶礼”这两个佛教礼敬用语构成,用来形容极为崇敬地礼拜。(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狐假虎威
有只老虎在山上找食,它抓了只狐狸,正准备咬,狐狸叫了起来:“我是上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要是吃了我,那就违背了上帝的意志。”看到老虎半信半疑,狐狸又说:“不信你跟我去走走,看动物们怕不怕我?”于是老虎跟在狐狸身后向森林中走去。
果然,兔子、梅花鹿,连凶野的狗熊见了狐狸都逃跑了。其实老虎不知道,那些动物真正害怕的是它啊!
【释 义】假:借。威:威风。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含贬义。
【例 句】这个家伙当了汉奸走狗就狐假虎威起来,仗着日本人的势力欺压百姓。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古代成语】
夸父追日
传说在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字叫夸父的神人。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有一个伟大的志向:追赶太阳,和太阳赛跑!于是,他就朝着太阳运行的方向赶去。追了很久,眼看就要追上了。可是,灼热的太阳烤得他非常口渴。到哪里去找点水喝呢?有了!他看见了波涛滚滚的黄河和渭河,心中大喜,急忙跑去喝水。他一下子就把黄河和渭河里的水都喝干了,但是还觉得不解渴。于是,他又朝北奔去,打算到北方的大湖里喝水。可是非常不幸,他没有走到那里,就在半路上渴死了。他临死的时候,丢开了手中的手杖,这支手杖居然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桃林。
后来,人们就用“夸父追日”这句成语比喻人们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坚定信念。
(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编)
【佛经典故】
贫女施二钱成王后
《杂宝藏经》卷五云,有贫女以粪中拾得的两钱供养僧众,上座维那为其咒愿。女后来被立为王后,欲报前恩,车载饮食珍宝至山供养僧众,上座不起,谓佛法中不贵珍宝,唯贵善心,彼女先施两钱时,善心极胜,后虽施珍宝,有骄慢意,故上座不为她咒愿。
睒子孝亲
《菩萨睒子经》所说。谓释迦牟尼前生曾为一切妙见菩萨,愍念一对盲夫妻,生为其子,名睒摩(新译商莫迦),至孝仁慈。十岁与父母入山,被迦夷国王射死,盲父母祷之于神,天神为灌药拔箭,乃活。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善男信女 ①
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以后,就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的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历时45年,建立了一个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佛教僧团。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对代表大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婆罗门教”持否定态度,属于“沙门系统”。佛教主张“四姓平等”、“众生平等”,宣传“因果报应”,以此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代表“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商业奴隶主、高利贷者的利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传播。
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僧团,以他本人为首,由“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人众组成。
“比丘”,又译作“苾刍”,意译为“乞士”、“乞士男”,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徒,因以乞食为生而得名。“苾刍”本是西域的一种草名。它有5种长处,可以用来比喻僧人的品格,正如《尊胜陀罗尼经》中所说的:“苾刍生不背日,冬夏长青,体性柔韧,香气远腾,引蔓旁布,故比丘曰苾刍。”《翻译名义集》中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苾刍含五义:一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粗犷故;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传法度人,连延不绝故;三馨香远闻,喻出家人戒德芬馥,为众所闻故;四能疗疼痛,喻出家人能断烦恼毒害故;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向佛日故。”而且“苾刍”二字又与“比丘”二字谐音,因此被佛教采用。
“比丘尼”,又译作“苾刍尼”,意译为“乞女”、“乞士女”,指出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徒。
“优婆塞”,又译作“乌波索迦”等,意译为“清信士”、“宿善男”、“近善男”、“近住男”、“近事男”等,指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徒。
“优婆夷”,又译作“邬波斯迦”,意译为“清信女”、“宿善女”、“近住女”、“近事女”等,指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徒。
佛教把这四部分人,合称为“四众”,正如《药师经》里面所说的:“若有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之中,比丘、比丘尼必须受过“具足戒”(也叫“大戒”,因戒条数目极多,无所不具,所以名为“具足”),优婆塞、优婆夷只须持守“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5条“根本戒”)。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愚公移山
传说有个叫愚公的老人,家门口有两座大山,进进出出很不方便。愚公决心带领一家人把这两座山搬掉。他们又是砸又是运,忙个不停。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对愚公说:“你真傻,你都这么老了,还能把大山搬走吗?愚公说:“你才傻呢,我死了,有儿子,有孙子;孙子还会有儿子,有孙子,子子孙孙一直搬下去,怎么会搬不掉呢?”山神知道这事后,非常感动,就派了两个大力士,把两座大山背走了。
【释 义】比喻有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含褒义。
【例 句】我们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慈力王血施
载《贤愚经》卷二。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慈力王,以十善教民,民皆持戒,鬼神无食,有五夜叉来见王,王以身血施之令饱,发愿将来成佛时令五夜叉等得法食,先行度脱,夜叉后身即释迦先度之五比丘。
须达七贫
须达即佛世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本名,《杂宝藏经》卷二等称其七次极贫,最后一次最穷,偶于粪壤中得一旃檀木,卖之得米四斗,连炊三次,皆尽施迦叶,第四次施佛,佛为咒愿罪灭福生,须臾,珍宝谷帛自然涌出,须达更请佛及僧而尽为供养。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善男信女 ②
后来,佛教的出家信徒除了“比丘”与“比丘尼”之外,又增加了“沙弥”、“沙弥尼”两部人众。“沙弥”,意译为“勤策男”,意思是“需要成年僧尼勤加策励的男孩子”,指7岁以上、20岁以下的男性出家者。其中,7岁至13岁的叫做“驱乌沙弥”,表示能驱逐放置食物之处的乌鸦;14岁至19岁的叫做“应法沙弥”,表示年龄已适合学习佛法。“沙弥尼”,意译为“勤策女”,意思是“需要成年僧尼勤加策励的女孩子”,指7岁以上、20岁以下的女性出家者。
“沙弥”与“沙弥尼”尚未受持“具足戒”,只须受持“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观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食非时之食、不蓄金银财宝)。原因就在于他们尚未成年,忍受能力较差,正如《四分律》卷34里面所说的:“不应受年未满二十者具足戒。何以故?若年未满二十,不堪忍受寒热饥渴风雨蚊虻毒虫,及不忍恶言。”
年满20岁以后,“沙弥”可以直接受具足戒升级为“比丘”,“沙弥尼”却要再做两年“式叉摩那”(意译为“学法女”、“正学女”、“学戒女”等),进一步修习“正学六法”(不邪淫、不偷盗、不杀生、不饮酒、不虚诳语、不非时食),然后才能受具足戒,取得“比丘尼”的身份。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县令叫张乖崖。一天,他在官府周围散步,忽然看见一个小官慌慌张张从库房里溜出来。张乖崖觉得奇怪,就叫住小官,经过盘问,小官交代他从库房里偷了一枚钱。张乖崖大怒,把小官押回大堂痛打一顿。小官不服,说:“我又没多偷,一枚钱有什么了不起!”张乖崖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把木头锯断,水能把石头滴穿,你的罪难道不严重吗?”
【释 义】原意为水一滴一滴落下,能把石头滴穿,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够成功。含褒义。
【例 句】学习的关键是有毅力,坚持下去,水滴石穿,就会取得成功。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古代成语】
害群之马 ①
据传,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他是少典的儿子。炎帝扰乱各部落,黄帝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以后蚩尤作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省境内)击杀蚩尤。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领袖。他有许多创造,如养蚕、舟船、车辆、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这些都创始于黄帝时期。
(摘自《编成语故事》徐苑林编)
【佛经典故】
宾头卢住世因缘
宾头卢为十六大阿罗汉之首,据《杂阿含经》卷二三、《十诵律》卷三七等述,因其为未受戒人现神通力,被释迦佛所呵责,驱摈于西瞿耶尼洲,并命不许入涅槃,常住此世界,为众生福田。据传阿育王犹见之,头发皓白,白眉特长。印度西域小乘寺中以宾头卢为上座,中国禅寺僧堂中央多安置宾头卢像。有宋慧简译《请宾头卢法》述祈请宾头卢降临之法。
善来比丘
据经律载,释迦佛在世时,愿出家为佛弟子者来佛所求为沙门,佛对之说:“善来比丘!”该人即便成沙门,得具足戒。如《增一阿含经》卷十五载迦叶及其五百弟子初来礼佛,佛称“善来比丘”,迦叶及其弟子众“所着衣服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已经七日。”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善男信女 ③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统称为佛教的出家“五众”。释迦牟尼的庶母波阇波提夫人,追随其子出家,是佛教僧团中的第一个比丘尼。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追随其父出家,是佛教僧团中的第一个沙弥。
原始佛教时期,“吠舍”种姓中的工商业富人,有很多是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优婆塞、优婆夷。在佛教后来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存在着“出家”与“在家”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信徒。
汉传佛教把持守“五戒”在家修行的信徒称为“善士”或“信士”。“善士”,指行善的人;“信士”,指信奉佛、法、僧“三宝”的人。据此,“优婆塞”在汉地被称为“善男”,“优婆夷”在汉地被称为“信女”。
从狭义说,“善男信女”指在家修行的男女佛教信徒。从广义说,泛指一切信奉佛教的人们。作为一条成语,“善男信女”也用来形容信仰某种宗教或崇信某个人物、某种思想的男男女女,意义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杞人忧天
从前,杞国有个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他天天想这个问题,弄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人也一天一天瘦下去。
他的朋友看他整天愁眉苦脸,就劝他说:“老兄,你千万不要胡思乱想。你想,我们就生活在天的中间,为什么还怕天会塌下来呢?”
杞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这才放下心来。
【释 义】杞:周代国名。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比喻不必要地忧虑。含贬义。
【例 句】这件事你一定会办成的,不要杞人忧天了。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古代成语】
害群之马 ②
有一次,轩辕黄帝要到具茨山(今河南省境内)会见大隗,到了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一带),他迷了路,恰巧遇见一个放马的男孩。轩辕问道:“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儿吗?”男孩答道:“知道。”他又问道:“你知道大隗住在哪儿吗?”男孩回答:“知道。”黄帝很高兴,说道:“小孩,你真不简单,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的住处。让我再问问你,你可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吗?”男孩回答说:“治理天下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前几年自己游历天下,当时还生着病,有位长辈告诫我说:'你游览襄城野外,要注意日出而游,日入而息。’我现在身体好多了,我打算游历更远的地方。所谓治理天下,只不过如此而已。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黄帝见男孩十分聪明,坚持问他到底如何治理天下,小孩无奈,便回答说:“所谓治理天下的人,难道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只不过把危害马群的坏马驱逐出去而已。”黄帝对牧童的回答非常满意,他称牧童为“天师”,恭敬地向牧童拜了几拜,然后离去。(摘自《编成语故事》徐苑林编)
【佛经典故】
舍利弗说法颠倒
舍利弗在波罗奈国教二弟子,一令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多年各不得定,乃生邪见,疑无涅槃之法。佛唤舍利弗而呵责之,谓其说法颠倒,二弟子者,其性各异,一为浣衣师,应教白骨观,一为金师,应教数息,以其错教,令二人生邪见。佛乃为二人说法,俱证阿罗汉果。见《涅槃经》卷二六。
阿难遭摩邓伽女难
据《摩登伽经》《有部鼻奈耶》等载,阿难入城乞食,路上焦渴,向一摩登伽(贱种姓)少女钵吉帝乞水,女悦阿难,求其母以阿难为夫,其母乃设坛诵摩登伽咒,摄阿难至其家,将行淫事,佛以咒摄阿难返回,女随逐而至,佛为说法,得阿罗汉果。大乘《楞严经》所说与此大同小异。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沿门托钵
“比丘”意译为“乞士”,“比丘尼”意译为“乞女”,表明他们是靠乞食为生的。同时,“乞食”还是释迦牟尼所提倡的一种修行方法。
佛教认为,“乞食”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可以“破一切憍慢”——破除一切骄傲、轻慢之心;其二、简便省事,有利于出家信徒集中精力修行;其三,给在家信徒提供行布施、积功德的机会。后来成为僧人标志物之一的锡杖,又译作“声杖”或“鸣杖”,就是为便于乞食而制作的。《毗奈耶杂事》里面记载:当年,比丘上门乞食时,用拳头敲门,常引起主人不满,责怪比丘打坏了门扇。释迦牟尼说:“不应打门,可作锡杖。”这种“杖头安环”,“摇动作声”的锡杖,不仅可以代替敲门,还可以防牛犬伤害。
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僧团的组织是比较松散的,僧人们按地区组成一个个小团体进行活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两天,都要集会“自恣”,又译作“随意”——请别的僧人随顺自己的意愿,尽情揭发自己的过失;自己也随顺别的僧人的意愿,尽情揭发别的僧人的过失。“自恣”的目的是检查僧人们是否有违反戒律的言行,以维护僧团的纪律。集会的日子叫“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除了集会的日子,平时主要是个人托钵修行。
“钵”又译作“钵和罗”、“波多罗”等,意译为“盂”,梵汉并举可以译作“钵盂”,是僧人盛放食物的容器,也叫做“应器”或“应量器”,扁圆形,平底,沿口略向内收(可防止汤水泼洒)。
钵多是铁制或陶制的,使用时用厚纸折叠的“钵单”为垫藉物。《象器笺》里面说,“钵单”是用柿汁粘合厚纸制成的,先横三折再竖三折,状如“乙”字。《日用轨范》里面说,僧人乞食时,“先展钵单”,然后“仰左手取钵安单上”,这就叫做“托钵”。
对于印度佛教来说,“托钵”是“乞食”的同义语。佛教传入汉地以后,“托钵”不仅指僧人乞食,也泛指其他人的乞讨或求助行为。“沿门托钵”,就是用来比喻挨家挨户地乞讨或求助的一条成语。
至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南传佛教”国家,僧人们仍沿用乞食的传统。在汉地,僧人乞食却不多见,尤其在唐代的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以后,僧人劳作自养,更摆脱了乞食这一生存手段。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两个人同时拜著名的棋手弈秋为师。上课时,其中一个学生聚精会神,听得非常认真,而另一个却东张西望,思想很不集中。秋弈上完课后让两人对弈,认真听讲的学生从容不迫,进退自如,而开小差的学生却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付。见此情景,弈秋说:“你们两人一起听我讲课,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却心不在焉。”
【释义】专心:集中精力;致:极,尽;志:意志。形容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含褒义。
【例 句】他读书专心致志,连有人跟他说话都没听到。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叩髑髅知生处
《五分律》卷二十载耆域能叩髑髅而知其生处,佛示一髑髅令叩之,三叩而不知,佛言此为罗汉髑髅,无有生处。又《增一阿含经》卷二十载鹿头梵志叩阿罗汉髑髅不见生断往来的故事。
金口
对佛的口舌之美称。谓佛身相金色,或其口业如金刚坚固不坏,称“金刚口”,略称金口。常言佛经乃“金口所宣”。佛之言语,称为“金言”。
甘露
梵文Amrta(阿密哩多)的意译。为印度传说的诸天之食及长生不死药。常用以喻佛法。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无事不登三宝殿
古代印度的各教派出家人,一般都在人迹罕至的树林里面修行,原始佛教的比丘们也不例外。因此,最早的佛教僧园,叫做“阿兰若”,又译作“阿练若”、“阿兰若迦”等,意译为“丛林”、“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无诤处”、“空家”等,指远离村落的树林中寂静的空地。《大智度论》里面说:“僧聚处得名丛林。”有了“竹林精舍”和“祇园精舍”以后,一部分僧人开始迁入屋舍,佛教僧园才有了“伽蓝”之称,意思是“僧众所居住的园林”,梵汉并举可以译作“僧园”或“僧院”,就是后来汉地人所说的佛教寺院。
供养佛像的佛殿,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由于佛、法、僧“三宝”是构成佛教的三个要素,所以“三宝殿”成为佛殿的代称。
印度佛教的寺院,以佛塔为中心,围绕佛塔建造佛殿和僧房。汉地早期佛寺的平面布局,仿照印度佛教的样式,结合汉地沿中轴线布置主要建筑的传统,佛塔与佛殿并重,在佛塔后面建造佛殿。隋唐时代,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布局形式,设置中轴线,以佛殿为佛寺的主体建筑,形成了院落式的格局,佛塔常建造在佛寺旁边,另成“塔院”。
在汉地佛教信徒的心目中,“三宝殿”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不能随意出出入入。成语“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
不看僧面看佛面
在佛、法、僧“三宝”之中,“佛宝”居于为首的位置,因此又有“大宝”之称,最初指创立了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后来泛指三世十方的一切佛。“僧”,又译作“僧加”、“僧企那”等,意译为“众”、“合”、“和合众”、“法众”等,梵汉并举可以译作“和合僧”,是“众多比丘和合一处”的意思,最初指释迦牟尼所建立的佛教僧团,后来泛指一切信奉和弘传佛教教法的僧众。
由于“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
东汉初年,大将耿弇奉命去平定地方豪强张步的叛乱。交战中,耿弇不小心腿部中了一箭,他咬咬牙,挥刀砍断箭杆,冲入敌阵继续战斗。第二天,部将劝耿弇停战养伤,被他拒绝了,在耿弇的激励下,众将士经过又一天苦战,终于打败了张步。皇帝刘秀看望耿弇时说:“耿将军,你胜利了,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释义】志:志向、志气;竟:终于。有志气的人,事情终能成功。含褒义。
【例 句】他终于考上了研究生,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呀!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那伽
梵文Naga音译。意译龙、象、无罪、不来。龙是一种据称能变化、有大力的畜类,“天龙八部”之一。佛典中以那伽、摩诃那伽喻阿罗汉、佛,谓其无罪、不生、有大力。《大智度论》卷三云:“摩诃那伽,名阿罗汉。”《大日经疏》卷五云:“摩诃那伽,是如来别号,以况不思议无方大用也。”
师子乳
狮乳,喻菩提心能坏灭烦恼。《华严经》卷七八云:“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聚盈于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著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邪魔外道 ①
“邪魔”,指扰乱佛法的邪恶的魔罗。
“外道”,原来是婆罗门教用语,指婆罗门以外的教派。原始佛教借用了这个名词,最初指的是当时沙门系统中的“阿耆伏迦教”,原始佛教认为这个教派“心行理外”,所以称之为“外道”。后来,原始佛教用这个名词泛指一切“不受佛法,别行邪法”的教派。
作为沙门系统中的一个教派,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与沙门系统中的其他教派,诸如“顺世论”派、“耆那教”等等,既有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至上”的共同之处,又存在很多对社会、人生认识方面的分歧。“顺世论”派认为世界由地、水、火、风4种元素构成,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客观存在。他们否认灵魂的存在,因此也否认解脱,否认因果报应。“顺世论”派被认为是古印度最早的唯物主义学派,同以唯心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佛教是大不相同的。“耆那”,意译为“胜利者”或“完成了修行的人”,是“耆那教”创立者筏驮摩那的称号。“耆那教”虽然承认灵魂的存在,主张通过“五戒”、“苦行”等修行方法求得解脱,但同时又肯定物质世界的存在,与佛教也有很多不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朝三暮四
春秋时代,有个人喜欢猴子,还在家里养了一大群。一天,他和猴子们商量说:“我每天早晨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给你们四个橡子,好不好?”猴子们一听都露出气愤的样子。他马上改口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个橡子,晚上给你们三个橡子,这下行了吗?”猴子们想,早上的橡子从三个增加到四个,都高兴的叫起好来。
【释义】原指善于使用手段捉弄欺骗别人,后来用来比喻反复无常。
【例句】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朝三暮四。
(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编)
◇◇◇◇◇◇◇◇◇◇◇◇◇◇◇◇◇◇◇◇◇◇◇◇◇◇◇◇◇◇◇◇◇◇◇◇◇◇◇◇◇◇◇◇◇◇◇◇◇◇◇◇◇◇◇◇◇◇◇◇◇◇◇◇
【古代成语】
叱石成羊
传说从前有姓黄的兄弟两个,哥哥叫黄初起,弟弟叫黄初平。黄初平十四岁那年,有一天在山上放羊,遇见一位道士。道士要收他作门徒,把他领到金华山的一个石屋里,传授给他一些神奇的本事。一晃就过了四十多年。
弟弟四十多年不回家,哥哥黄初起出来四处寻找。找了很多的地方,走了许多路,他才在山上找到弟弟。他问弟弟说:“你放的羊哪里去啦?”弟弟用手一指:“在东面山上呢!”黄初起赶忙去东山找羊。可是他走到那里一看,一只羊也没有,只见一片白石头。他又气又急,心里埋怨弟弟太粗心,把羊放丢了。弟弟黄初平又跟哥哥来到东山,他朝那片白石头吆喝一声:“羊起来!”白石头眨眼间变成几万只绵羊。
后来人们就用“叱石成羊”,比喻神奇。
“叱”,读chì,呼喊的意思。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佛寿四喻
《金光明经》卷一载王舍城中信相菩萨因释迦佛寿方八十而疑惑,四方四佛现于其室,以偈说佛所得寿量,谓一切诸水可知几滴,释尊之寿命无有数(海滴喻);诸须弥山能知其斤两,释尊之寿命无有量(山斤喻);一切之大地能知其尘数,释尊之寿命无有算(地尘喻);虚空之分界尚可尽边,释尊之寿命无有计(虚空界喻)。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邪魔外道 ②
佛经里面经常提到“六师外道”或“九十六种外道”。“六师”,指当时沙门系统中六个有影响的领袖人物: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梨·拘舍梨子、三、删阇耶·毗罗胝子、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六、尼乾陀·若提子。这六个领袖的旗帜下面,各有十五个不同的派别,加上“六师”本身,合为九十六种。正如《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里面所说的:“一师出十五种异见,师则有法与弟子不同,师与弟子通为十六种,如是六师有九十六种。”这许多“外道”虽然反对婆罗门教的《吠陀》权威,但是也不相信释迦牟尼的说教,经常与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争辩。佛教认为,“六师外道”、“九十六种外道”是一群邪恶的魔鬼,所以把他们称为“邪魔外道”。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闻鸡起舞
晋代有个爱国志士名叫祖逖,他年轻时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十分要好。白天他们一起去官府做事,晚上就在一张床上睡觉。为了报效国家,他们两人决心练好本领。于是每天一听到鸡叫,祖逖就叫醒刘琨,一起来到庭院里舞剑练功,为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释义】鸡:以鸡鸣报晓;舞:习练剑术。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机不懈努力。
【例句】小明每天早起背英语单词,真的是闻鸡起舞,令人钦佩。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
【古代成语】
按图索骥
“按图索骥”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索:寻找,觅求。骥:好马。按图像寻求好马,比喻做事拘泥于成法,不能灵活变通。现在也用于按照线索去寻找人或事物。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着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
“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佛经典故】
佛葬送父母
《净饭王般涅槃经》载,佛父净饭王卒,佛亲为担棺送葬。《增一阿含经》卷五十等载,佛养母大爱道身亡,佛舁其葬床送至冢间,以作孝养父母之示范。
头北面西
据传释迦牟尼入涅槃时,头枕北方,面向西方,右胁而卧,以示其教法将久住于北方。见《长阿含经》《涅槃经》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邪魔外道 ③
原始佛教认为,“外道”对于“过去”与“未来”共有六十二种错误见解,是“末劫末见”。其中,对于“过去”的错误见解有“自我和世界常住论”四种、“自我和世界亦常亦非常论”四种、“世界有道和无道论”四种、“诡辩论”四种、“自我和世界的无因论”二种,共十八种;对于“未来”的错误见解有“死后有想论”十六种、“死后无想论”八种、“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断灭论”七种、“现在涅槃论”五种,共四十四种。其实,对于“因果报应”说的不同认识和态度,是原始佛教与“外道”的主要分歧。“因果报应”说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而“外道”却大多对于“因果报应”说持怀疑与否定的态度。例如:富兰那·迦叶主张,宇宙万有“不生不灭”、“无因无缘”;末伽梨·拘舍梨子主张,“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无天无化;删阇耶·毗罗胝子主张,“此事实,此事异,此事非异非不异”;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主张,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死后“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尼乾陀·若提子虽然承认因果业报,但是他提出的解脱方法却与原始佛教格格不入。
作为一条成语,“邪魔外道”用来泛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等,也用来比喻不端的行为或行为不端的人,还可以用作妖魔鬼怪的代称。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宾至如归
春秋时期,有一次郑国的子产去访问晋国。晋国国君晋平公借口有事,不出来见子产。子产就叫人拆了旅馆的大门,连人带马进了旅馆。晋国大夫士文伯听说后立刻赶到旅馆,责怪子产不该这样做。子产回答说:“我们带了许多东西来送给你们国君,可你们国君一直不肯见我们。我听说晋公对待客人非常热情周到,客人来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呢?”晋平公听说后,知道自己错了,就热情地接待了子产。
【释义】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形容主人待客周到、热情。
【例句】旅客服务员十分热情,真叫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
【古代成语】
八面威风
“八面威风”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
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继续南下。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从长江北岸渡过长江。船主是一对老夫妻,船夫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便高声喊着号子向他庆贺说:“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朱元璋明白这是祝贺帝王的话,心里非常高兴,便和徐达轻轻地踢着脚,互相表达庆贺之意。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了明朝,他成为历史上闻名的皇帝明太祖。明太祖找到当年的船夫,给了他封赏,又将他那只小船涂上朱红颜色,表示有功。(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佛经典故】
和香丸
以各种香末和为一丸,喻佛法众味皆具,不可割裂,一法中即具其余一切法。见《首楞严三昧经》等。
众圣点记
据《历代三宝记》《开元释教录》载,释迦灭度后,优波离结集律藏讫,于其年七月十五日夏安居之后,以香花供养律藏,于律后记一点。从此成为定制,年年供养记点。南朝齐永明六年(488),来华的印僧僧伽跋陀罗译《善见毗婆沙律》为汉文,于永明七年(489)夏安居结束后依制供养律藏,记点,到这年共得九百七十五点。此称“众圣点记”。据此,则释迦卒年应为前四百八十五年。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聚沙成塔 聚沙之塔
“塔”是一种佛教建筑。最早的塔,是用土石堆叠起来埋葬释迦牟尼遗体骨烬的坟墓。
“塔”,在梵文中叫做“浮图”、“浮屠”,是“聚集”、“高显”的意思——把土石聚集成堆,即“坟”、“冢”。
后来,塔的作用扩大了:不仅为佛舍利建塔,还在一些佛教重地建立纪念性的塔;不仅为释迦牟尼建塔,还为其他高僧建塔;不仅在塔中收藏舍利,还收藏头发、衣物、佛像、经卷等等 。其中,有舍利的叫做“塔”,没有舍利的叫做“支提”。
到了阿育王统治时期,古印度的建塔活动达到了空前的高潮。
阿育王(?—公元前232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公元前268—公元前232年)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本来是一个暴虐嗜杀的国王,但是,在征服羯陵伽国的大屠杀(杀死10万人、俘虏15万人)之后,他放弃了战争政策,宣布皈依佛教,“以法胜,是为最胜”,要依靠佛法的力量来征服世界。他立佛教为国教,巡礼佛迹,广建塔寺,起立佛柱,把大量土地捐赠给佛寺;他向全国推荐七部佛经,并向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派遣传教团;为了肃清“外道”的影响,他还倡导了重新确认佛教教义的规模宏大的集会。阿育王对于佛教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被后世佛教信徒尊为“护法大王”,史书上称他为“印度的佛教皇帝”。
在阿育王执政时期,“孔雀王朝”统领的八万四千个小邦国,国国都建造佛塔,以至于出现了《法华经·方便品》里所描述的局面:“乃至童子戏,聚沙成佛塔。”——甚至连小孩子们做游戏,都用沙子堆积佛塔。
阿育王统治时期所建造的大量佛塔中,以“桑奇大塔”和“八大灵塔”最为著名。
作为一条成语,“聚沙成塔”不是对于儿童游戏的描述,也不是对于建塔高潮的记录,而是对于“积少成多”这一道理的极为形象的比喻——把沙子一粒一粒地聚积起来,可以建成高大的佛塔。
“聚沙之塔”,则比喻积少而成的规模可观的事物。(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听说隐居在隆中茅庐里的诸葛亮是个奇才,就带着关、张二人去请他出山。可是诸葛亮不在家,他们白跑了一趟。过了几天,刘备又去拜访,但诸葛亮仍不在家。直到第三次去,刘备才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见刘备十分诚恳,就答应出山相助,从此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释义】顾:拜访;茅庐:茅草房。原意为三次到茅屋来拜访,比喻真诚地一再邀请或求教。
【例句】为了请出远近闻名的老太极家吴老,体委主任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吴老。(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坚誓狮子念袈裟舍身
佛本生故事。谓佛昔为坚誓狮子,常礼一辟支佛,亲近闻经。猎师见其身毛金色,欲剥其皮以奉国王,乃披袈裟入山坐,狮子见而礼舔其足,猎师以毒箭射之,狮子哮吼欲搏杀之,忽念此人披袈裟为三世诸佛贤圣标帜,不可起恶心,即说偈言:“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坏色服;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出家人。”说已命终。见《报恩经》卷七、《贤愚经》卷十三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作为一种佛教建筑形式,塔的形制不断地发展、变化。
最早的佛塔形制很简陋,只不过是一个半圆形的土石堆而已。在阿育王统治时期,塔的规模扩大了,装饰性增加了,但是塔的主体仍然是半圆形的土石堆。到了迦腻色王统治时期(约为公元二世纪初),佛塔的形制出现了重大突破——不仅规模更大、装饰更华丽,而且塔体由“覆钵式”改为“五层楼式”。例如,都城弗楼沙(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区)附近的“离雀大塔”,五层楼的塔体总高达四十余丈,以众宝装饰,极为壮丽威严,是当时最壮观的一座佛塔。东晋僧人法显西行时曾亲眼见过这座塔,并将它写入《佛国记》。
东汉、魏晋时期,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汉地,与我国固有的亭、台、楼、阁等建筑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能够更好地表现“聚集”、“高显”之意的中国佛塔。由于强大的寺院经济和封建王权的支持、保护,汉地佛教不必依赖乞食与接受施舍为生存条件,这就为佛塔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充裕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中国佛塔尽洗印度佛塔的寒酸气,以其辉煌多彩的形式,成为汉地佛教的一大景观。
中国佛塔一般分为“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个部分。“地宫”即存放舍利的地下陵墓;“塔基”是塔的基础,即塔的根脚、地下部分;“塔身”是佛塔的主体,有空心、实心两种;“塔刹”也叫“相轮”,是佛塔顶部的装饰,本身就像一个小塔,由刹座、刹身、刹顶构成。
在各种形制的塔中,形体最高大的楼阁式塔是汉地佛塔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汉地的佛教信徒认为,塔是极为神圣的,应该采用高贵的建筑形式。因此,楼阁式塔在中国佛塔中出现得最早,保存下来的也最多。
“七级浮屠”,就是塔身为七层的楼阁式塔。建造一座塔身为七层的楼阁式塔,在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条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被佛教信徒认为是极大的功德。成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意思就是:救人性命是极大的功德,甚至超过建造七层楼阁式佛塔的功德。(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得心应手
一天,齐桓公在看书,木匠在做车轮。木匠问:“请问你看的是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说的话。”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说:“那你看的不过是一堆垃圾。”桓公很生气:“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木匠说:“就拿我做车轮来说吧,做慢了不结实,做快了又太粗糙。要做得不快不慢,只能心里怎么想,手上就怎么做。这里面有很多窍门,我又没办法传给我的儿子,古人不能传下来的窍门已经死了,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堆垃圾。”。
【释义】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怎么做。形容做事顺手,也形容功夫到家,运用自如。
【例句】哥哥从十岁开始学习印章,现在,他刻起印章来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了。(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借花献佛
佛本生故事。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载,释迦牟尼前世曾为善慧仙人,闻普光如来出世,心大欢喜,欲行供养。时灯照国王礼请普光佛入城供养,将国内名花搜寻一空。善慧觅花献佛,遇青衣人密藏七茎莲花而过,青衣人谓此花当送宫内献佛,不卖。善慧乃求以五百钱买五茎花供佛。青衣人感动,赠以五茎莲,愿结生死之缘,又托以二花献佛,善慧至普光佛所,散五茎花,花于空中化为花台,后散二茎花,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授记善慧,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经成语】 象牙之塔
在古代印度,佛塔已经有越来越高大的趋势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建造的桑奇大塔高达16.5米,而公园一世纪迦腻色加王时期的雀离大塔高达40余丈(130米以上)。汉地佛教更注重表现佛塔的“高显”,佛塔就愈发高大了。
由于佛塔的高大,“塔”字在汉语中的意义得到引申,很多高大建筑物也被称为塔,如贮水的水塔、起重的吊塔、航海的灯塔以及蒸馏塔、填充塔等等。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都是由于高大而被译为“塔”的。
“象牙之塔”指用象牙建造的高大建筑物,比喻超越现实、脱离实际的美满境地。19世纪,法国作家戈蒂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一时在文艺界形成了一股潮流——忽视现实生活中各种丑恶、悲惨的现象,沉溺在主观幻想的美满境地之中从事创作。英国诗人丁尼生称这种理想境地为“艺术之宫”,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则把这种理想境地比喻为“象牙之塔”(又译做“象牙的殿堂”)。鲁迅先生在《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中曾经这样批评:“要为艺术而艺术,住在'象牙之塔’里,目下自然要比别处平安。”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拔山举鼎
“拔山举鼎”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力强气壮。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二十四岁开始,奋战了八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古代成语】 黔驴技穷
黔(就是贵州)原来没有驴子,有个人到外地去,买了一头驴子回来,可是,贵州都是山路,驴子不能派用场,他只好把驴子放进山里。山里有一只大老虎,它从来没看见过驴子,以为是个怪物,就躲得远远地观察。忽然,驴子大叫一声,老虎吓得赶快逃命,可是看看驴子并不来追自己,老虎就壮起胆子,慢慢靠近驴子,驴子呢,只是抬起后腿踢两下,老虎想:哈哈,原来它没有什么本事啊!于是扑上去,把驴子吃了。
【释义】黔:地名,今贵州;穷:尽。黔地的驴子本领用完了。比喻本领有限,没有别的办法了。含贬义。
【例句】看来对手已黔驴技穷,这场比赛我们赢定了。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香城破骨
佛本生故事。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萨陀波仑,居于香城,家境贫寒,思卖身供养昙无竭菩萨。天帝释为试其诚意,化为婆罗门,告之言:“我今欲祀天,当须人心、人血、人髓,汝能卖与我不?”萨陀波仑应诺,以右手执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复欲破骨出髓。帝释知其虔诚,以实相告之,萨陀波仑身即平复。有长者女见之感动,布施了许多珍宝,与萨陀波仑共往香城,供养昙无竭菩萨。见《大般若经·萨陀波仑品》。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经成语】 与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
有关的成语 ①
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即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所彻悟的道理,可以归结为“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
“谛”,意译为“真理”,本是婆罗门教用语,原始佛教借用了这个名词。“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原始佛教最基本的教义理论。因佛教认为“四谛”是神圣的真理,所以又称之为“四圣谛”或“四真谛”。据说,释迦牟尼“初转法轮”时,对“四谛”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强调了3遍,佛经中称做“三转法轮”:第一遍是讲解“四谛”的具体内容,佛经中称为“示相转”或“示转”;第二遍是强调“四谛”在修行实践中的意义,佛经中称为“劝相转”或“劝转”;第三遍是申明自己已经达到了“四谛”的要求,佛经中称为“证相转”或“证转”。
释迦牟尼创立的“四谛”理沦,一直为后来的佛教学者们所承认和继承,是佛教各宗派共同信奉的根本教义。(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精卫填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叫女娃,她经常到东海去游泳,后来不幸被大海淹死了。女娃死后并未向大海屈服,她决心要报这深仇大恨,她变成了一只精卫鸟(也叫“冤禽”)。精卫鸟嘴白脚红,头上有花纹,经常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好像在呼喊着自己的名字。精卫鸟顽强不息,每天都从西山叼回石头和木棍,投入东海。它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一直坚持不懈,决心要把东海填平。
晋代诗人陶渊明写过一首诗,诗中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编)
◇◇◇◇◇◇◇◇◇◇◇◇◇◇◇◇◇◇◇◇◇◇◇◇◇◇◇◇◇◇◇◇◇◇◇◇◇◇◇◇◇◇◇◇◇◇◇◇◇◇◇◇◇◇◇◇◇◇◇◇◇◇◇◇
【古代成语】 百发百中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的神箭手。一次,晋国和楚国交战,楚共王被晋将魏锜射中了眼睛,于是他交给养由基两支箭,叫他为自己报仇,结果养由基只一箭就射死了魏锜。一个叫潘党的人箭法也很好,他提出要和养由基比试箭法,看谁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杨柳树,养由基二话没说,在百步之外选了三片杨柳叶做靶子,连发三箭,箭箭命中。潘党不由惊呼:“真是百发百中。”
【释义】射一百次箭,中一百次。形容射箭或枪法准确每次都射中目标。
【例句】在马塞罗那奥运会上,张山被人们称赞为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普明王实语
普明王,梵文名须陀须摩,晨朝欲入园游戏,有一婆罗门来乞施,王应诺出园后施予。入园游戏时被飞行鬼王鹿足捉至山中,王涕零如雨,鬼王问何以啼如小儿,王答言:我不畏死,唯畏失信于婆罗门,并语其所以,鬼王乃放还,约七日后来。王还国布施婆罗门,传位于太子,欲还鬼所,说偈云:“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为大人,妄语入地狱。我今守实语,宁弃身寿命,心无有悔恨。”鬼王见之称叹,放还王及同系九十九王。见《大智度论》卷四。《仁王经》所说普明王为班足王所捉事与此相类。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与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
有关的成语 ②
“八正道”,又译作“八直道”、“八圣道”、“八直圣道”、“八支正道”等,指8种断灭世俗诸苦、达到解脱境界的修行方法。原始佛教认为:这8种修行方法远离邪非,所以称之为“正”,是通向解脱境界的途径,所以称之为“道”。由干按照“八正道”修行可以从迷界此岸到达悟界彼岸,正如《同性经·上》里面所说的:“勤行八圣道者,似正疾风吹于船舶。”所以又被佛教喻称为“八船”或“八筏”。释迦牟尼既反对大奴隶主的享乐生活,也反对自伤自残的苦行生活,主张“不苦不乐”的“中道”,这八种方法就是合乎“中道”的修行万法。宋代来华僧人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早期佛教经典《杂阿含经》第28卷里面有一部《八正道经》,对于“八正道”理论进行了专门论述。东汉来华僧人安世高也曾另译过一部《八正道经》。
“十二因缘”,又译作“十二缘生”。这个理论是释迦牟尼对于世界成因的解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依赖一定条件而存在的;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叫做“因”,事物生灭的辅助条件叫做“缘”,“因”与“缘”和合之时事物就生起,“因”与“缘”离散之时事物就坏灭;人是世界万有之一,也是“因”与“缘”和合的产物。根据“十二因缘”的根本理论,释迦牟尼沿用婆罗门教关于轮回的说法,并加以发展,建立了佛教的“轮回说”——全称是“沦回”、“轮转”、“流转”或“生死轮回”、“轮回转生”等。佛教认为,众生一直在“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旋转不停,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所说的:“有情轮回升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
“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囊括了原始佛教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全部认识。(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铁杵磨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有一天,他又偷偷地溜出学堂去玩。在小河边,他看见一位老奶奶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棍,就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呀?”老奶奶一边磨一边说:“我在磨针。”李白说:“这么粗的棍子,要磨到哪天才能变成针啊!”老奶奶说:“孩子,只要天天磨,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觉得老奶奶的话很有道理,就跑回学堂,认认真真读起书来。
【释义】杵:一头粗一头细的棒子。把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坚毅不拔,一定能获得成功。含褒义。
【例句】爸爸常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铁杵磨针的耐心和毅力。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四蛇一箧
喻地水火风四大集成人身,使人有病厄生死等苦。《金光明经》谓地水火风集成人身,如四毒蛇居于一箧,地水二蛇性多沉下,风火二蛇性多轻举,四蛇互相违害,出生种种疾病。《涅槃经·德王品》谓如有一王以四毒蛇盛于一箧,令人喂养,若使一蛇生瞋恚者,当戮之于市,其人闻王切令,心生惶怖,舍箧而逃,谓当“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如四毒蛇”,“若为四蛇之所杀者,终不至于三恶道中;若为四大之所杀害者,必至三恶道无有疑。是四蛇虽复赡养,亦欲杀人;四大亦尔,虽常供给,亦常牵人造作众恶。”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生老病死 ①
“苦谛”理论居于“四谛”之首,是“四谛”的核心内容。这一理论主张:世俗世界的一切,其本质都是一个“苦”字,整个人生过程中充满了苦。这是原始佛教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人生的价值判断。
对于人生之苦,佛教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等很多说法。
“二苦”,包括“内苦”和“外苦”。“内苦”,指身体的生理病痛以及感情、思想、意志中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所造成的苦恼;“外苦”,指来自外界的各种灾难祸殃。
“三苦”,包括“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指寒热饥渴等坏事所引起的苦;“坏苦”,指荣华富贵等乐事不能持久所造成的苦;“行苦”,指人世言行与生活环境变幻无常所带来的苦。
“四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生苦”,指出生时所经受的苦;“老苦”,指衰老时所经受的苦;“病苦”,指疾病时所经受的苦;“死苦”,指死亡时所经受的苦。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古代成语】 白头如新
“白头如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虽是白头之交,却并不知己,形容交情不深。
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死。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所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做为贵宾接待。
(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古代成语】 熟能生巧
从前有个神射手,总觉得自己的本领很了不起。一天,他正在给大家表演射箭,箭全射中靶心。忽然听见一个卖油的老头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法熟练些罢了。”射手很生气,就请老头露一手。老头取出一只葫芦,在葫芦口上放了一枚铜钱,然后打了一勺油,高高举起往葫芦里倒,只见油像一条线似的,穿过铜钱上的小孔流进了葫芦。等油倒完,铜钱没沾上一点油。大家全看呆了。老头笑着说:“其实,这也没啥,事情做熟了,窍门也就有了。”
【释义】熟:熟练。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含褒义。
【例句】要经常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人命在呼吸间
极言人命之短促危脆。《四十二章经》载:“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何间?’对曰:'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得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何间?’对曰:'在饭食间。’佛言:'子未能得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何间?’对曰:'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道者矣!’”《大智度论》卷二二也有类似之说:佛问诸比丘望几时活,或答“不望过七岁活”,或答“不望过七日活”、“不望过一日活”,佛皆斥之为“放逸之流”。最后一位比丘答言:“我于出气不望入,入气不望出。”佛乃称赞他:“真是修死想,为不放逸比丘。”谓修行者应常念无常,观“出息不来即是后世”,将分分秒秒皆用于修道。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生老病死 ②
“五苦”,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五苦章句经》里面的解释是:“五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和“犯罪枷锁苦”。《观经妙宗钞》里面的解释是:“五苦”指“五道”之苦:在“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等“五道”中“俱不免苦”。其中,“人道之苦、“饿鬼道”之苦、“畜生道”之苦、“地狱道”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天道”虽然是一个快乐的地方,但不能永住,一经轮回,难免进入其它四道,难逃一个“苦”字。
“八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以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爱别离苦”,指与所喜爱的人或事物分离所造成的苦。“怨憎会苦”,指与所憎恶的人或事物相遇所造成的苦。“求不得苦”,《大涅槃经》第12中指出,“求不得苦”有两种情况:一是渺茫的希望不能实现,“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是徒然的努力没有结果,“多役功力,不得果报”。“五蕴盛苦”,指身心都充满了苦。佛教认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构成身心的5种因素,而这5种因素都被苦所覆蔽着;换言之,人生就是苦的集合体。因此,“五蕴盛苦”囊括了前7种苦,正如《大涅槃经》里面所说的:“何等名为五阴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在“八苦”之中,“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都是自然生理现象,说明了“生命就是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都是社会生活现象,说明了“生存就是苦”。因此,“八苦”之说最全面地体现了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都是茫茫苦海的佛教理论。
《法苑珠林·八苦部》中,将第八苦规定为“忧悲苦”。这大约是出于逻辑方面的考虑:“忧悲苦”可以与前面的七种苦并列,“五蕴盛苦”却是前面七种苦的概括。
佛教关于“苦”的各种说法中,“四苦”之说最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作为一条成语,“生老病死”指出生、衰老、疾病、死亡,但已经没有“苦”的意思在其中了。(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雪中送炭
传说宋太宗很关心穷人。有一年,天下大雨,又下大雪,天气非常寒冷。宋太宗在皇宫里想起了穷人,就派人拿出米和木炭,送给那些没人照顾的老人。
【释义】在严寒的大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及时给以帮助。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龙华三会
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四、《弥勒下生经》说,未来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生人间,坐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分别度九十六亿人、九十四亿人、九十二亿人成阿罗汉,称龙华三会、龙华会。后世佛寺中于四月初八浴佛,以迎弥勒下生,亦称龙华会。龙华树梵文名奔那伽,谓其“枝如宝龙,吐百宝华”(《弥勒大成佛经》),其花为龙所尚。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愁眉苦脸 ①
“苦谛”学说,是释迦牟尼佛教理论的基石。为了说明世界的本质就是一个“苦”字,佛教还在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把苦扩大化,主张“三界无安”、“三世皆苦”。
佛教采用古印度的传说说法,把众生所生存的世界按空间分为高下3个层次,叫做“三界”——最下面一层叫“欲界”,是食欲与淫欲极旺盛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中间一层叫“色界”,是已经脱离了粗俗的欲望但没有离开物质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最上面一层叫“无色界,是离开了物质而只有精神存在于定心状态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佛教认为:不论是“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都充满了苦而没有安乐可言,这就叫做“三界无安”。
佛教又把人生按时间分为先后3个阶段,叫做“三世”,包括“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正如《增一阿含经》卷48中所说的:“云何为三?所谓过去、将来、现在。”佛教认为:不论在“过去世”、“现在世”还是“未来世”,都充满了苦,这就叫做“三世皆苦”。(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口蜜腹剑
唐朝玄宗时,李林甫为宰相。此人能写会画,颇有些才气。但他的品德却十分恶劣。他惯于溜须、谄媚,竭力吹捧唐玄宗,采取种种手段讨好玄宗的心腹宦官和皇后妃子,博得他们的欢心,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他靠这种手段,在朝廷高居相位十九年。在职期间,他利用权势干尽了坏事。他嫉贤妒能,对比自己强的人,或者受到皇帝信任的,与他地位接近的人,他千方百计地加以排挤、诽谤,甚至除掉。他对底下的人表面上也总是装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甜言蜜语,使人以为他是一个难得的良相忠臣,实际上他是一个阴险恶毒的家伙。人们认清了他的真面目后,都在背后骂他“口有蜜,腹有剑”。
后世用“口蜜腹剑”来比喻那些口是心非,阴险狡诈的伪君子。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不耻下问
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被人们尊称为“圣人”。虽然他学识渊博,但仍然虚心地向别人学习。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不停地向人问这问那,旁边一个人说:“孔子不是圣人吗?怎么还要问别人?”孔子听了回答道:“不懂就问,这有什么不好?”有弟子问孔子为什么孔圉死后被人们称为“孔文”?孔子说:“因为他不耻下问、聪明好学呀!”
【释义】不耻:不以为可耻。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含褒义。
【例句】李老师虽是全校公认的最有学问的老师之一,但仍然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令人钦佩。(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爪上土与大地土
爪上土亦作甲上土,即指甲缝里的一点点土,与大地土并举,用以喻比例悬殊。如《杂阿含经》佛谓于人中命终,生于人中者如爪上土,生于三恶道者如大地土;于天中命终还生天、人中者如爪上土,堕于三恶道者如大地土;成道者如爪上土,流转者如大地土,等等。《大毗婆沙论》卷九九谓“性愚钝者如大地土,性聪慧者如爪上土”;聪慧者中具正见者如爪上土,邪见者如大地土。《涅槃经》称“为善清升,譬同爪土;为恶沉滞,喻等地尘。”《方等般涅槃经》谓佛言其所度众生入涅槃者如爪上土,从魔波旬之教者如大地土。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愁眉苦脸 ②
可以这样说,佛教的人生哲学就是“苦”的哲学。佛教传入汉地以后,这种“苦”的哲学深入了汉地佛教信徒的思想意识。为了说明“苦”是与生俱来的,汉地僧人甚至附会说:人的脸就是一个天生而成的“苦”字——双眉是上面的“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了中间的“十”字,嘴是下面的“口”字。这就是佛教所谓的“苦脸”。
至于“愁眉”,原本是另古代女子的一种化妆方法。《后汉书·梁冀传》以及它所注引的《风俗通》中,都有这样的记载:东汉时代,有一个名叫孙寿的美女,化妆时,“作愁眉、啼妆”——把眉毛描得“细而曲折”,显得很娇柔,并且用胭脂“薄拭目下”,宛如刚刚哭过的样子,是很惹人爱怜的。她的丈夫梁冀,是东汉顺帝梁皇后的哥哥,以凶暴著称;但是,他在惹人爱怜的妻子面前却表现得十分温顺。京都妇女看出“愁眉、啼妆”的好处,纷纷仿效。
到了南北朝时代,南朝的陈后主写了一首乐府《有所思》,其中有这样两句:“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将“泪脸”与“愁眉”并称,“愁眉”一词开始向形容神色愁苦过渡。后来,僧人们杜撰的“苦脸”取代了“泪脸”,产生了梵汉合壁的成语“愁眉苦脸”,用来形容愁苦的神色。(完)(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魏征,是唐太宗时的宰相,他敢于直言不讳地劝谏唐太宗,使太宗获益不浅。有一次,太宗问魏征:“君王怎样做才能是贤明的,又是因为什么过失使他变得糊涂的。”魏征答道:“贤明的君王之所以贤明,是因为能广泛听取意见。而有些君王之所以糊涂是因为只喜欢听少数人的意见。”他列举了历史上帝王由于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战胜危难,使国家繁荣昌盛,而偏听偏信导致国家灭亡的许多例子。太宗听了很赞同。
后世用“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来说明在处理问题时,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地了解情况,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非常喜欢弹琴,他经常和好朋友钟子期在一起,一个弹,一个听。有一天,俞伯牙一边弹琴,一边想着高山,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我好像看见一座泰山!”俞伯牙又一边弹琴,一边想着流水,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我好像听见奔腾的流水声!”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伤心地说:“能听懂我琴声的知音不在了,我还弹什么琴!”就把琴摔掉了。
【释义】高山流水:琴曲,内容是讲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含褒义。
【例句】百万家财易得,高山流水知音难寻。(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快目王施眼
谓昔有快目王,以仁慈治世,依佛法修行布施。敌国之王使盲目婆罗门来乞王眼,王喜,剜两眼着掌中,立誓若当成佛道,应令此盲人因安我眼而得视。即以眼安盲人眼眶中,果见光明。时天帝来问王有悔恨不,王言不悔,并誓曰:我剜眼布施,毫无悔恨,以求佛道,若当成者,使我两眼平复如故,誓已,两眼复明,倍胜于前。(见《贤愚经》卷六)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指点迷津
“集谛”,又译作“习谛”,是探究造成世俗诸苦的原因的理论。《杂集论》卷6里说:由于这个理论“集起生死苦”,所以叫做“集谛”。
原始佛教认为:造成世俗诸苦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激忿”和“愚痴”。释迦牟尼认为这三者“通摄三界一切烦恼,能害众生,犹如毒蛇毒龙”,把它们比喻为“三毒”。正是由于“三毒”的危害,使众生沉沦于生死轮回的“迷津”之中而不能自拔;而进入了生死轮回,就要经受与生俱来的各种苦。
“迷津”,是一个佛教名词。“津”,指渡口;“迷津”,是使人迷妄的渡口,佛教用来比喻迷妄的境界。《红楼梦》第5回中,对“迷津”做过这样形象的描述:“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行,迎面一条黑溪阻路”,“深有万丈,遥亘千里”,“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真是一个令人十分恐怖的地方!
原始佛教的“集谛”理论的要旨,就在于使众生认识陷于迷妄境界的原因,努力修行,克服“贪欲”、“激忿”和“愚痴”,跳出生死轮回。这个要旨,就是《<大唐西域记>序》里面所说的“启妙觉于迷津”,即“指点迷津”。
作为一条成语,“指点迷津”用来比喻:指出迷惑不解之处或错误之所在。
这条成语又叫“指破迷津”。(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一暴十寒 齐王昏庸不智,有人责怪孟子没有帮助他。孟子辩解说:“齐王不聪明不足为怪。即使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放在太阳下晒它一天,然后又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它十天,那还是长不好的。我平时和齐王相见很少,我不见齐王的时候,他总是被那些谄媚逢迎的人包围着,这就好比植物大部分时间放在阴寒的地方一样。他虽有善良的心,我又有什么办法使他明智起来呢?”
后世用“一暴十寒”比喻工作或学习没有恒心,努力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茅塞顿开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交子的人。他虽然聪明,也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他学习不下功夫,总也成不了有用的人。于是孟子想个办法教育他。一天,孟子带交子到郊区的山上散步。孟子故意带他走一条长满茅草的小路,孟子问交子:“你知道这条路是怎么来的吗?”交子说:“是人走出来的。”孟子说:“对呀,假如这条小路,很长时间没有去走,那么这条路就会被茅草堵塞。我看,茅草不仅堵塞了小路,你的心也快被茅草堵塞了。”交子听了直点头,他一下子明白了勤奋读书的道理,就好像拔掉了塞在脑子里的茅草。
【释义】顿:立刻,忽然;茅:茅草;塞:堵塞。一下子打开了被茅草堵塞的路。比喻受到启发一下子思想开窍,明白了道理或解除了疑团。
【例句】老师一指点,我是茅塞顿开,这几题一下做出来了。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作鸽救饥
释迦本生故事之一。谓其前世曾为一鸽,在雪山中,时大雪,见一人迷路,为饥寒所迫,命在须臾,鸽乃求取火种,集薪燃之,以身投火,施此饥人。见《大智度论》卷十一等。
流水救鱼
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见《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谓释迦前世曾为长者子,名流水。时国内疾疫流行,流水向其父求得医方,外出治病。一日至一空泽,池水干涸,池中十千鱼在烈日曝晒下,宛转将死。流水先取树叶遮荫,向国王借了二十头大象,至上流驮水,泻入池中,并施以食物,为鱼说十二因缘等法。十千鱼命终后,均得生天。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佛出世,佛涅槃 ①
“灭谛”,这个理论主张:经过宗教修持,众生可以断灭世俗诸苦,从生死轮回中得到解脱,进入没有苦的“涅槃”境界。
释迦牟尼自信:从他在迦耶山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那一时刻开始,他已经断灭了一切烦恼,跳出了生死轮回,进入了寂静无扰的“涅槃”境界。
释迦牟尼宣称:“涅槃”是无限圆满、无限美好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概念表述的最高存在;正因为“涅槃”无法用语言、概念表述,所以,不要徒劳地讨论它、描述它,而要把它作为修行的最终目标,身体力行地去实现它。
随着佛教的发展,“涅槃”后来又被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大智度论》卷31里面说:“有余涅槃”指虽然断除了贪欲、断灭了烦恼,但肉体仍然生存在人世间,仍然有思虑活动,是一种不彻底的涅槃;“无余涅槃”指不仅断除了贪欲、断灭了烦恼,而且连肉体也不复存在了,思虑活动也消失了,所谓“身灰智灭”,生死的因果都没有了,因此不再进入轮回、不再受生,这才是彻底的涅槃。这两种“涅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无余涅槃”是“有余涅槃”的继续和发展,先修得“有余涅槃”,再修得“无余涅槃”。汉地佛教所说的“涅槃”,通常指“无余涅槃”。(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大材小用
东汉末年,有个叫边让的,从小能言善辩,颇有才华。当时的大将军知道了边让的才名,想收留他,又怕他不从。便以征兵名义将他招来,委任他当了个令史小官。有个议郎也钦佩边让,认为将军屈才,便推荐说:“用煮牛的大鼎来煮鸡,水加多了就淡而无味,加少了就容易煮干,还不容易煮熟。这是大器小用,本来就不合适啊。我现在忧虑的是煮牛的大鼎没有用来煮牛,希望将军三思。”后来,将军把边让推荐给了朝廷。
后世用“大材小用”来比喻使用不当或浪费人才。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战国时,赵国有个人叫赵括,他虽然熟读兵书,但是却没有实战经验。一次,秦国攻打赵国,被赵国老将廉颇打得节节败退。于是秦将白起使用反间计,说秦国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王果然上当了,不顾众人反对,改派赵括前去指挥作战。赵括一到前线,就生搬硬套兵书上的条文,改变了廉颇的布置,结果赵军大败,赵括自己的性命也丢了。
【释义】兵:用兵,指作战。比喻只是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含贬义。
【例句】这个方案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火宅
喻三界生死之城,诸苦逼迫,不得安宁,有如起火之屋宅。《法华经·譬喻品》描述火宅之危险,以喻“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教人发出离三界心。
虫恋故尸
见《贤愚经》。谓昔舍卫城中有一美妇人,整日揽镜自照,娇慢自爱。一日渡海,遇到风浪,船破没水而死,转生为飞虫,恋其故身,从尸体口鼻眼中出入,恋着不去。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佛出世,佛涅槃 ②
释迦牟尼的去世,被佛教信徒们认为是肉体与思维都归于消灭而进入了彻底的“涅槃”境界,所以,“涅槃”一词成为佛去世的代称(后来也泛指高僧去世)。佛教认为:佛出现于世界以后,最终将归于涅槃。
纪念释迦牟尼逝世的佛教节日,就叫做“涅槃节”。汉地佛教以农历2月15日为“涅槃节”。《百丈清规》卷2里面规定:这一天,佛教寺院要举行“涅槃法会”,悬挂释迦牟尼涅槃图像,念诵《遗教经》(释迦牟尼弥留时所说的话),用“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供养释迦牟尼。
早期佛教主张:只有释迦牟尼这个唯一的佛。后来的大乘佛教却主张:在一个世界的一个时期内,只有一个佛来教化众生;然而,空间是无限的,时间也是元始无终的。无限的空间包含了众多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一个佛,因此有众多的佛;对于一个世界来说,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里,一个佛的教化时期终结后,就有另一个佛来继续教化众生。也就是说,一个佛“涅槃”后,必有另一个佛“出世”。对于“娑婆世界”来说,燃灯佛涅槃以后,释迦牟尼佛就出世了;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弥勒佛就出世了。 (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阴谋篡夺王位,但又唯恐群臣不服,便想先测一下众人的心。他把一只鹿献给秦二世,并当着群臣的面指着鹿对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赵高又转向左右大臣问道:“这到底是鹿还是马?”大臣们惧怕赵高,所以有的人沉默不语;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跟着说是马;只有少数人说了实话。后来赵高便借故暗中杀掉了敢于讲实话的人。
后世用“指鹿为马”来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有一次,项羽带领楚军去救被秦军包围的赵国。大军刚渡过漳河,项羽突然传下命令:“每人带上三天的干粮,把饭锅打破,帐篷烧掉,渡船凿沉。”士兵们大叫:“这不是让我们去拼命吗?”项羽说:“对!我们只有跟秦军决一死战,才能取胜!”
果然,楚军士兵像猛虎一样,猛冲猛杀,打败了秦军,解救了赵国。
【释义】釜:锅。打破锅,沉掉船。表示决一死战。也比喻不留退路,不顾一切干到底。
【例句】事情已经迫在眉睫,是到了破釜沉舟、下决心的时候了。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箭 喻
出《中阿含经·箭喻品》。谓有一外道鬘童子,(一译结发童子)以世间常、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十四个玄学问题问佛,佛不予置答,而为说喻曰:譬如有人身中毒箭,应先亟求名医,拔箭治伤,而不应先考究箭(金丁)、箭杆之质地用料如何、箭羽为何种鸟的羽毛制成等问题。喻人应先确实自己生命的根本问题,着力解决出离生死的问题,而不应在无关紧要、也不大可能由思辨所能解决的哲学问题上虚耗心力。这表明了佛教的根本哲学立场。(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一尘不染
根据“四谛”理论,佛教要求修行者做到“一尘不染”。
“尘”,是一个佛教名词,有“质点”、“因素”的意思,因为能污染清净之心,所以叫做“尘”。正如《净心诫观》下里面所说的:“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里面也说:“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清净,故通名为尘也。”
佛教把“色”、“香”、“味”、“声”、“触”、“法”统称为“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使人迷妄,所以又叫做“六妄”;能够使善心衰灭,所以又叫做“六衰”;能够“劫持一切善法”,所以又叫做“六贼”;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所以又叫做“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叫做“一尘不染”。
作为一条成语,“一尘不染”用来形容环境或物品十分洁净;也用来形容人品清高、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这条成语又作“纤尘不染”。 (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焦头烂额
从前有户人家建了一栋新房子。亲朋好友们前来祝贺,大家都称赞这房子建得好。房主听了十分高兴。但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指出:“您厨房里的烟囱最好改一改,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否则会引起火灾。另外您在灶门口堆那么多柴草,这也很危险,应该搬远一点儿。”房主听了,认为这个客人故意出他的洋相,心里很不痛快,更不用说听从劝告了。过了几天,这栋新房子果然由于厨房的毛病着火了。邻居们赶来帮助扑灭了火。房主为了酬谢救火的人,特意摆了桌酒席,并把救火中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席间有人提醒房主说:“如果您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您怎么能光请在救火中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而不请那位对您提出过忠告的人呢?”房主听了很惭愧,连忙把那位客人请来。
后世用“焦头烂额”来比喻狼狈窘迫的景状和境遇。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宋朝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去京城考试。邻居吴人的儿子也跟他一起去。没想到公布成绩时,孙山考取了,名字排在红榜的最后一名。吴人的儿子连最后一名也没有考上。吴人的儿子只能留下来,准备参加下一次考试。孙山回到家,吴人跑来问自己儿子的情况。孙山风趣地说:“榜上最后一名是我孙山,您儿子的名字么,落在孙山的后面哪。”
【释义】落:落后;孙山:人名,名次落后于孙山。指应考试或比赛等落选,未被录取。
【例句】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高考名落孙山是理所当然的。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药王烧臂
出《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谓药王菩萨往昔为喜见菩萨,乐修苦行,发愿以身体供养佛,于日月灯明佛前,以愿力烧身,“其火燃千二百岁,其身乃尽”。命终后转生于日月净明德佛国,值佛入灭,喜见收取舍利,造八万四千塔,又于大众前燃臂,于七万二千岁中,供养八万四千塔。后两臂还复如故。
萨埵饲虎
出《金光明经》《贤愚经》等。谓释迦牟尼过去世曾为摩诃萨埵王子,与二兄游山林,见一牝虎产七子,为饥渴所迫,萨埵生大悲悯,以干竹刺颈出血以饲饿虎,以此功德超越十一劫成佛。(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回头】
“道谛”,这是论述断灭世俗诸苦、达到“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径的理论。
佛教宣称: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都是无边无际的茫茫苦海。正如《法华经·寿量品》中说的:“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只有按照释迦牟尼的说教进行修持,才能断灭“贪欲”、“激忿”和“愚痴”,超出生死轮回,达到彼岸的涅槃理想境界。这就叫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是一个佛教名词,用来比喻世俗世界的苦无边无际。佛教又有“此岸”与“彼岸”的比喻,世俗世界叫做“此岸”,涅槃理想境界叫做“彼岸”——正如《维摩诘经·佛国品》注所做的解释:“彼岸,涅槃岸也。”
佛教传入汉地以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佛教说教几乎达到了脍炙人口的程度,意思是:世俗世界就像无边无际的苦海,只有努力修行,才能脱离苦海、到达彼岸。作为一条成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用来比喻:虽然错误或罪过很大,但只要能够悔改,就有出路。
单说“苦海无边”,可用来形容巨大的痛苦。单说“回头是岸”,则用来比喻:知错能改,就有出路。
说“苦海回头”,原指立意修行,以达到脱离世俗诸苦的目的;也可以用来比喻决心改正错误。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锲而不舍
战国末期,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况,又称荀子。他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一个人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他勤奋博学,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荀子曾写了一篇《劝学》,用“骏马一跳最多不过十步,劣马坚持着跑也能走很远的路。刀刻东西刻一会儿就放下不干,即便是块烂木头也刻不出什么来;如果坚持着刻,那么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雕刻出精美的东西来”等作比喻,说明了坚持不懈地学习的重要性。
后世用“锲而不舍”比喻在学习、工作上有毅力,有恒心。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一次,秦国的名将白起带领秦军进攻魏国的首都大梁。谋士苏厉听说这消息,赶紧来到大梁向周赫王献计说:“秦军连战连胜,如果大梁再被攻占,周朝就非常危险了!我们应该派人带着金银财宝,悄悄去见白起,对他说:'白将军英勇无敌,战功赫赫,可是如果您攻打大梁失败,那么您以前的功劳就全部白费了。所以您最好假装生病,放弃攻城的计划。’”
【释义】以前的努力或功绩全部白费无用了。
【例句】这次考试最后一关如果过不了,我就前功尽弃了。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居士死为鼻虫
有居士持戒精进,因命将终时其妻在旁大哭,增其爱恋,死后神识生为其妻鼻中虫。啼泣虫出,其妻欲以足踏之,居士生前友僧告以实情,为虫说法,虫得以生天。见《经律异相》卷三七引《居士物故为妇鼻中虫经》。
歌利王害忍辱仙
佛本生故事。谓佛昔为忍辱仙人,在城外修定,国王歌利(亦译戈利、羯利)性暴恶,见其宫女听忍辱仙说法而生恶心,乃割截其身体,忍辱仙色无少变,并发心度此恶王。见《涅槃经》卷三一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勇猛精进 ①
原始佛教的“八正道”,是对于“道谛”理论的具体发挥,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8种脱离世俗诸苦、断灭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的修行方法。
“正见”,是“八正道”的主体,指具有合乎“四谛”佛理的正确见解,远离各种妄见,正如《华严经》里面所说的:“正见牢固,离诸妄见。”“正思”,又译作“正思维”或“正志”,指按照“四谛”佛理进行正确的、纯真的、符合佛教智慧的思维,远离邪妄迷谬。“正语”,指纯正净善、合乎佛法的言论,不说一切不合佛教义理的话语。“正业”,指合乎佛教戒律的行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做一切恶行。“正命”,指符合佛法的正当的生活,按照佛教标准谋求衣、食、住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正精进”,又译作“正方便”,指按照佛教标准辨别善恶,努力修善止恶,向解脱境界胜进。“正念”,指明记“四谛”佛理,远离一切邪念。“正定”,意思是“正确的禅定”,指正身端坐,专心一念,深虑沉思,以佛教智慧观察世界和人生,从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车水马龙
东汉伏波大将军的小女儿十三岁被选入宫,明帝继位后先封她为贵人,不久又立为皇后,章帝继位被尊为皇太后。有一年,皇帝准备对她的兄弟们封爵,皇太后不同意。次年夏天,发生了旱灾,有人认为是不封外戚的缘故。太后指出,这样说的人都是想谄媚皇帝以挣得自己的高官厚禄。并说:“我身为太后,衣食简朴可我娘家的人却过得非常奢侈,前几天我路过我娘家濯龙园,看到来家里请安问好的人多得不行,车子像水流一样,马匹像龙在游动。他们只知道享乐而不为国家分忧,怎么能对他们加封呢?”
后世用“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有一个老裁缝,他能够为不同的人裁剪出合身的衣服,生意特别好。一次,店里来了一个顾客,很神气地说:“给我做套衣服!”老裁缝给他量尺寸,却把衣服的前面裁得比后面长。顾客一看,急得叫起来:“这种衣服怎么穿?”老裁缝不理睬他。等衣服做好了,顾客一穿,前后正好一样长!老裁缝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刚做了大官,走路一定挺胸凸肚,所以要做得前长后短。”
【释义】量:计量。根据身体的高矮胖瘦来裁剪衣服。比喻根据不同的客观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例句】张伯伯根据树根的形状,量体裁衣,雕刻出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须大拿善施
释迦本生故事。谓其前世曾为须大拿(亦作须达拿、须提梨拿,意译善与、善施等)太子,以父王大象及二子、妻施婆罗门。见《太子须大拿经》等。
须摩提买花供佛
释迦本生故事。谓其曾为须摩提(意译妙意)菩萨,以五百金钱向须罗婆女买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女不肯与,要之言:愿生生世世常为夫妻,方与。菩萨为供佛故,乃许之。见《大智度论》卷三五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勇猛精进 ②
佛教传入汉地以后,“八正道”之中的“正精进”最为深入人心。这是因为,“精,谓精纯无恶杂也;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它的内涵与汉地固有的文化心态是一致的——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一致,与“锲而不舍”、“磨穿铁砚”的精神一致,与“朝乾夕惕”、“闻鸡起舞”的精神一致,与“踔厉风发”、“义无反顾”的精神一致……因此,汉地人顺理成章地接受了“正精进”。
“精进”,是一个佛教名词,又译作“勤”,音译为“毗棃耶”,表示“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勇’表胜进”,“'悍'表精纯”,所以,佛教有“勇猛精进”的说法,意思是:勤奋修行,努力修善止恶——努力防止恶心生起并断除已经生起的恶心,努力使善心生起并发展已经生起的善心,反对懈怠与昏沉,向解脱境界胜进。正如《无量寿经》里所说的:“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懈怠”,是与“精进”意义相对的一个佛教名词,略作“怠”,指不努力止恶修善,正如《俱舍论》卷4里面指出的:“怠谓懈怠,心不勇悍。”可见,修“正精进”的人必须反对懈怠。“昏沉”,略作“昏”,指昏沉蒙昧的精神状况,正如《大乘广五蕴论》中所说的:“云何昏沉?谓心不调畅,无所堪任,蒙昧为性,是痴之分。”因此,修“正精进”的人也必须反对昏沉。
作为一条成语,“勇猛精进”用来表示力求进步,也用来形容进步极快。 (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泥牛入海
有一天,洞山和尚到潭州龙山去拜访龙山和尚,龙山和尚热情接见了他,并设素宴相待。在宴席上,洞山问龙山:“请问禅师,你住在山上多少年了?”龙山回答说:“不知有多少年了,因为我从不关心春去秋来。”洞山又问:“你为何住到这山上来的呢?”龙山毫不在意地随便回答说:“我看见两个泥牛相斗入海,想看看结果,至今还未得到消息。”
后世用“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复返。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春秋时期,息国和郑国因为一点小事闹翻了。息国国王召集群臣,要对郑国开战。有的大臣认为息国和郑国是同姓诸侯,向来关系很好,不应为了一点小事动 武;还有的大臣认为息国力量不如郑国,打起仗来一定会吃亏的。但是息国国王不听劝告,下令兵马进攻郑国。结果兵强马壮的郑国一下就把息国打败了。
【释义】量:估量。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地估计自己。
【例句】当别人笑他不自量力的时候,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项实验做成功。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文殊出不得女子定
禅宗公案。谓文殊菩萨至佛所,见一女子近佛而坐,入于三昧。文殊问佛,此女人何得近佛坐?佛言:你且令此女子出定,去问她吧。文殊绕女子三匝,鸣指一下,尽其神力,不能使女子出定。佛言:“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谓下方有罔明菩萨,能令此女子出定。须臾间,罔明菩萨从地涌出,至女人前鸣指一下,女人乃出定而立。(见《五灯会元》卷一)此说依据《诸佛要集经》文殊不能令离意女出定之事。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香象渡河 ①
为了说明“正精进”的道理,佛教使用了“香象渡河”的比喻。
佛教常以象、马、兔这三种动物渡河的情况来比喻人们悟道的不同程度。例如,《涅槃经》里面说:“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优婆塞戒经》里面说:“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至底。”汉地佛书《景德传灯录》里面也说:“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彻底截流。”意思是:悟道肤浅,就好像兔子渡河一样,只是漂浮在水面上;悟道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就好像马渡河一样,只能达到水深的一半;只有悟道精深,才如同大象渡河一样,能够彻底截断水流。(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百川归海
“百川归海”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众多的事物汇集一处,也用来比喻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淮南子》中有一篇《汜论训》,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宫室,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个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现在的,如果适合使用,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但最后都会归流入大海一样,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求得更好地治理社会,过更美好的生活。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战,最后赵国被打败了,越王勾践不得不向吴王夫差称臣并在吴王宫中喂马当差。一晃八年过去了,勾践终于骗得夫差信任,被放回了越国。他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耻辱,他睡草屋、尝苦胆,每天操练军队,终于使越国国力大盛,一举打败了吴国。
【释义】薪:柴草;胆:苦胆。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例句】他卧薪尝胆,刻苦练习,五年后终于打败了对手。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罗汉驱龙
出《大毗婆沙论》卷四四等。谓昔日迦湿弥罗国有毒龙常扰恼一寺中五百罗汉,五百罗汉共议入定,以神通力驱龙而不能,有一外来罗汉至龙住处,弹指而言,龙闻声即远去,自言非用定力、神通力,唯因护戒之力,使恶龙惊怖而去。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香象渡河 ②
佛教为什么把象叫做“香象”呢?追根溯源,这一称呼来自古代印度人对于象的喜爱和崇拜,象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
印度地处热带,芳香的气息可以使苦于酷热的人们感到清新、舒适。诞生于古印度的佛教,自然也把芳香的气息视为美好的事物。佛教不仅用芳香的花朵供佛,还用香料调成的“香水”供佛;佛经里面不仅有名为“众香”的佛国,还有号称“香积”的佛陀。对于人们喜爱与崇拜的象,就美称为“香象”了。
宋代的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里面,用“香象渡河”来比喻文字精辟、透彻:“李杜诸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意思是: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其高雅美妙,好像金鳷飞掠大海;其精辟透彻,好像香象渡过江河。
作为一条成语,“香象渡河”既可以用来比喻领悟道理的深刻,也可以用来比喻文字的精辟、透彻。(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百感交集
“百感交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无数感触交融汇集在一起,形容心情复杂,感慨无比。交:一齐,同时。
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玠决心把家迁往南方。他的哥哥卫璪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璪分离,卫玠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永嘉四年,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起南下。
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步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
“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
由于社会动荡,卫玠南迁也没有能够安居乐业。过江不久,妻子不幸亡故。他辗转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于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病逝,年仅二十七岁。
(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古代成语】齐威王整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大臣们非常着急。一天,一位大臣请齐威王猜个谜语:“齐国有只大鸟,停在宫中已三年了,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呢?”齐威王一听就知道是在说自己,回答道:“这只鸟不飞时没什么,一飞就会飞到天上去;不叫时没什么,一叫就会吓人一大跳——一鸣惊人。”后来,齐威王真的努力管理国家大事,齐国越来越强大了。
【释义】鸣:鸟叫;惊人:使人震惊,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不为人知,突然作出惊人之举。
【例句】小强平时成绩一般,这次竟考了全校第一 ,真是一鸣惊人。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沙弥救蚁
出《杂宝藏经》等。有罗汉以神通观知其沙弥弟子将于七日后死,令归家省亲。沙弥归途见蚁穴被水所淹,以土救之,七日后还至师处。师怪而问之,以救蚁事告,罗汉谓其一慈心而得延寿。
慈济微命
据《毗奈耶杂事》卷五载,有南方二比丘欲往室罗伐礼佛,中途热渴,观水有虫,大者以慈不饮而丧身,直生于三十三天,以胜妙身礼佛,得见道。小者饮水而赶路,后至,为佛呵责。(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根据“正精进”的道理,佛教告诫修行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里“道”指“道行”,即修行的功夫;“魔”指“魔障”,即魔罗所设置的障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思是:修行的功夫每增高一尺,魔罗所设置的障碍就会增高一丈。佛教有“十种魔障”乃至“四十五种魔障”之说。修行者几乎时时、处处都有可能遇到魔罗所设置的障碍,必须提高警惕。
佛教把由生死此岸进入涅槃彼岸的6种修行法门叫做“六度”,又译作“六到彼岸”,梵汉并译为“六波罗蜜多”,略作“六波罗蜜”,意思是“六种通往彼岸的法门”。《大智度论》卷33里面说:“六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障碍修行的意识、行为,佛教称之为“六蔽”,包括“悭贪”、“破戒”、“嗔忿”、“懈怠”、“散乱”、“愚痴”。佛教认为每当修行者在修持“六度”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种种蔽覆“六度”的意识、行为就会出现,使人难以成道见佛。这是建立在“正精进”理论基础上的佛教说教,是对修行者的告诫,要修行者警惕各种诱惑。
作为一条成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多用来比喻一种势力胜过了与之对立的另一种势力。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幸灾乐祸
有年冬天,秦国因天灾缺粮受到饥饿的严重威胁,于是派人向晋国买粮。晋惠公夷吾却不愿卖。夷吾是靠秦国的帮助夺取君位的。他曾向秦许诺。“如果能帮他掌权,他就把五个城给秦国。”但他并没有履行这个诺言。后来因天灾曾向秦国购粮,秦国把粮食卖给了晋国;而现在秦国来买粮他却不肯卖,所以庆郑劝晋惠公:“背弃恩惠就没有亲人,对人家有灾难表示庆幸,是不仁的。”
后世用“幸灾乐祸”表示看见别人遭受灾难、祸害,反而高兴。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从前,有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很好,是个有名的琴师。一天他带着琴到郊外去,看见一头牛正在吃草,就对着它弹了一首曲子。可是,牛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是低着头吃草。公明仪发现牛并不是听不见自己的琴声,而是听不懂自己弹的曲子,所以跟没听见一样,就又弹了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就像蚊子、小牛在轻轻地呼唤。结果,公明仪看见牛抬起了头,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来听音乐了。
【释义】比喻对一窍不通的人讲高深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讲内行话。也比喻说话不看对象。
【例句】这伙强盗心狠手辣,跟他们讲仁义道德无疑是对牛弹琴。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善事太子恕弟
佛本生故事。谓昔宝镜王有二子,兄名善事,弟名恶事。二人一起入海求宝,弟窃刺瞎兄眼,夺其财宝而归。后来其兄亦还国,眼目已愈。其父王闻之大怒,欲治罚弟,兄恳请而免。兄即释迦佛前身,弟即提婆达多前身。
劫初光音天下生
《增一阿含经》卷三三等说劫初光音天(二禅第三层天)下至阎浮提,食地味而失神足,不能再还天上,为人类形成之始。将来火灾起时,人们将复返光音天。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竿头进步】【竿头直上】
根据“正精进”的理论,佛教经常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来劝勉修行者。
唐代柳曾写过一首题为《险竿行》的诗,描述古代艺人在竹竿顶端表演杂技的情况,其中有这样两句:“奈何平地不肯立,走上百尺高竿头”。由此,产生了成语“百尺竿头”,原指极高的地方,后来也比喻道行、修养、学问、技艺等的极高境界。
宋代僧人景岑禅师曾经编写过这样一首劝勉人勤奋修行的偈:“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说:虽然已经有了极高的道行修养,但是还没有到最高境界,应该再接再厉,以求达到成佛的境界,能够在“十方世界”(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等10个方面“无量无边”的世界)自由往来。
成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出自景岑禅师这首偈,通常用来比喻:虽然有了很大的成绩或很高的成就,但是不能就此止步,而应该继续努力,进一步发展、提高,求得更大的成绩、更高的成就。
说“竿头进步”,表示在已有成绩或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说“竿头直上”,意思是向着竿头径直而上,用来比喻进步极快。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寸步难行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的秋天,长安一带阴雨连绵,淹没农田。这时杜甫的好友岑参,已辞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职务,返回长安。岑参请杜甫到他家去玩,可杜甫想去而没去成。他出了门又回来,回来再出门,雨一直不停。路上呢,水塘多得很,泥烂得很。想去会会老朋友,真是心急如焚。杜甫只好坐在家里感叹,连吃饭也错过了时间。到岑参住的曲江头,路程很短,可谓是天地寸步,然而就是去不成。
后世用“寸步难行”形容走路和办事非常困难。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三国时,魏武王曹操率领一支军队,在大荒原上行军。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的,每个人的背上好像都背了一口滚烫的大锅子。大家口渴得要命,真想喝杯水呀,哪怕只喝一口水也好。可是,一滴水都没有!士兵们连脚也抬不动了,怎么办呢?忽然,曹操大声叫起来:“前面有片梅子林,快走啊!”啊,梅子又甜又酸,可解渴啦。士兵们嘴里直流口水,再不觉得那么渴了,鼓起勇气,加快行军速度,终于走出了大荒原。
【释义】盼望吃到梅子,口里流酸水而暂时解了渴。比喻用空想或空话来自我安慰。
【例句】望梅止渴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罽腻吒王
又译名为栴檀罽呢吒,月支国王,约生公元一世纪时。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等载,曾伐中天竺,获马鸣比丘及佛钵、一慈心鸡而还。后与安息国战,杀九亿人。悔惧,马鸣为说消罪之法,尚征伐不已,为臣民所弑。死后生大海中,为千头鱼,剑轮斫头,痛苦不堪,有罗汉为鸣犍椎,苦痛止息,因请罗汉长打犍椎。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香火因缘】
佛教传入汉土以后,“因缘”一词被用做梵文Hetu-Pratyaya的意译,又译作“缘起”或“所因”,原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后来专指起主要作用的原因。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依赖一定重要条件而存在的,正如《五分律》里面所说的:“诸法由因缘生。”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叫做“因”,事物生灭的辅助条件叫做“缘”。《维摩诘经·佛国品》鸠摩罗什注里面解释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因”与“缘”和合的时候事物就生起,“因”与“缘”离散的时候事物就坏灭,正如《佛说老女人经》中所说的:“因缘合乃成,因缘离散即灭。”
“香火因缘”是一个佛教用语,意思是:“能够像香和灯烛一样,由于供佛而遇合在一起”,形容彼此契合,有如结盟于宿世。这里,“因缘”是“缘分”的意思。
作为一条成语,“香火因缘”用来表示互相投合,好像前世结下了缘分。
《烟草谱》里面说:自清代开始,随着烟草的普及,“香火因缘”也用来戏称吸烟人的烟瘾。(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得过且过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飞翔。
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得意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它每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
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读后:目光短浅的人,面对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去就不努力。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垂头丧气,消极悲观。
为了将来的美好,对成功和失败进行正确地分析,作个计划,现在就努力工作,成功一定是属于勤奋者。(摘自《故事中国网》)
◇◇◇◇◇◇◇◇◇◇◇◇◇◇◇◇◇◇◇◇◇◇◇◇◇◇◇◇◇◇◇◇◇◇◇◇◇◇◇◇◇◇◇◇◇◇◇◇◇◇◇◇◇◇◇◇◇◇◇◇◇◇◇◇
【古代成语】有一天,张良在桥上碰到一位老人,老人脱下鞋子扔到桥下,叫张良去捡,张良很不高兴,但还是捡了上来。老人又说:“给我穿上!”张良更加不高兴了,但想到要尊敬老人,就替他穿上了。老人说:“孺子可教!五天后一早到桥上等我。”五天后张良赶来,老人已经先到了,他让张良五天后再来。这一次,张良鸡叫就赶去,结果还是比老人晚到。第三次他半夜就去等,终于等到了老人。老人送给他一本兵书,说:“好好读这本书,将来一定有出息!”后来,张良果然成为汉朝的大功臣。
【释义】孺子:儿童、青年。这个青年可以教育。指年轻人有培养前途。
【例句】小明在幼儿园就能用笔算进行三位数加法运算,真是孺子可教啊!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念佛免摩竭难
出《大悲经》《譬喻经》等。谓有五百商人入海采宝,入摩竭鱼(巨鲸)之口,有优婆塞劝令众人同声念“南无佛”,得脱厄难。
三人梦淫女开悟
有三人闻庵罗婆利等三淫女美丽无比,昼夜思念,便梦与淫女玩乐。醒后思淫女不来,我亦不往,悟一切法悉皆如是,诣跋陀婆罗菩萨所问此事,答言诸法皆从念生,念性本空,三人即得不退转菩萨位。见《大智度论》卷七等。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无明业火】【无明火起】①
释迦牟尼提出的“十二因缘”说,把整个人生划分为12个彼此互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一.“无明”,指愚痴无知。二.“行”,指意志活动。三.“识”,指精神活动。四.“名色”,指胎中的精神和形体。五.“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6种认识器官。六.“触”,指触觉。七.“受”,指感受。八.“爱”,指渴望与贪欲。九.“取”,指追求、执取。十.“有”,指思想和行为。十一.“生”,指来世再生。十二.“老死”,指来世的衰老与死亡。《翻译名义集》中解释说:“是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故曰‘缘’”。意思是说:这“十二因缘”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上一个环节而产生的,又都是造成下一个环节的原因。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商代最后一个君主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甚至无故危害百姓,寻欢作乐。传说他手下有个大臣,名叫姜尚,又叫姜子牙,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逃,隐居在渭水之滨。此处是诸侯姬昌的势力范围。
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渴求人才,就在渭水边“钓鱼”。一般人钓鱼用的弯钩,弯钩上面挂着鱼饵,然后把鱼钩放入水中,诱骗鱼儿上钩。可是姜子牙钓鱼却不是这样,他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边高举钓竿,一边自言自语说:“不愿活的鱼儿,你要找死就自己上钩吧!”他这种奇怪的钓鱼方法,很快传到姬昌那里。
姬昌觉得这个人很古怪,就派士兵去叫他。姜子牙见士兵前来,根本不理,边钓鱼边说道:“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瞎胡闹!”当官的见此情形,赶快回去报告姬昌。姬昌觉得这个人一定是个非凡的人才。于是,他带上厚礼,亲自去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见他求贤确实是诚心诚意,便答应替他出力。
姜子牙入朝后,被姬昌封为太公,作自己的军师,以后又提升为丞相。
后来,姜子牙辅佐文王、武王讨伐纣王,终于消灭了纣王,建立了周朝。
(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编)
◇◇◇◇◇◇◇◇◇◇◇◇◇◇◇◇◇◇◇◇◇◇◇◇◇◇◇◇◇◇◇◇◇◇◇◇◇◇◇◇◇◇◇◇◇◇◇◇◇◇◇◇◇◇◇◇◇◇◇◇◇◇◇◇
【古代成语】战国时代,孟尝君是齐国的大官,一次,他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到了薛地以后,把债据都烧了,还说:“孟尝君不要大家还债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很生气。后来,孟尝君被免去官职,回到薛地,老百姓都出来欢迎他,他这时才明白冯谖做得对。后来,冯谖又帮助孟尝君做了许多好事,还修了宗庙,他对孟尝君说:“现在,你可以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没有忧虑地睡大觉啦!”
【释义】枕:枕头;无忧:没有忧虑。高高地垫起枕头无忧无虑的睡大觉。表示没有任何顾虑。也形容思想上麻痹大意,失去警惕。
【例句】我们班这次虽然取得了第一名,但不能高枕无忧,还要继续努力。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聚沙为塔
《生经》卷四说,昔有五百幼童,在江边游戏,“聚沙兴塔”。时降骤雨,江水暴涨,五百童子被淹死,生兜率天,皆同发心修菩萨行。
《法句喻经》载五百猕猴负石作塔而礼拜之事,与此相类。《法华经·方便品》云: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无明业火】【无明火起】②
释迦牟尼主张:这12个环节,“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按顺序组成了生死循环的链条──由“无明”生“行”(由于愚痴无知而产生了种种世俗的意志活动),由“行”生“识”(以世俗的意志活动为牵引力,托胎投生,有了相应的精神活动),由“识”生“名色”(投生以后,身心在胎中得到了发展),由“名色”生“六处”(由于胎儿发育,生长出各种认识器官),由“六处”生“触”,(出生后,认识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从婴儿发育为幼儿),由“触”生“受”(由于接触外界事物,产生了“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发育为儿童),由“受”生“爱”(由于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产生了渴望与贪欲,进入青年时期),由“爱”生“取”(由于渴望与贪欲,追求外界可以享受的一切,执着不放,进入成年时期),由“取”生“有”(由于追求、执取,产生了种种思想、行为,这是决定来世的善恶业),由“有”生“生”,(由于善恶业,导致了来世的再生),由“生”生“老死”(再生以后,又衰老、死亡)。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佛教修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挣脱“十二因缘”链条的束缚,跳出生死轮回。
显然,在构成生死循环链条的12个环节之中,“无明”是第一个环节,是引起一系列烦恼行为、导致无涯生死苦海的根源。
“无明”,又译作“痴”,是“无知”、“愚痴”的意思。后来,佛教又把“无明”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两类。《大乘起信论》里面说:愚痴无知,不明“四谛”佛理,叫做“根本无明”;由于“根本无明”而产生的种种“惑业”(烦恼),诸如喜、怒、哀、乐等等,叫做“枝末无明”。
“业火”,指“惑业”中的怒火,是由“根本无明”而产生的“枝末无明”之一,所以叫做“无明业火”。作为一条成语,“无明业火”用来形容怒火。
这条成语又作“无明怒火”,也可以简作“无明火”或“无明”。
如果说“无明火起”,则用来表示发怒。(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三国时期,吴将吕蒙,一直在军队里生活,没有认真读书。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应当读书,增加点学问。”吕蒙说:“我在军队里事情太多,没机会。”孙权说:“难道比我事情还多?我还常看史书、兵书呢。”从那以后吕蒙发愤读书,研究兵法史书。一次,吴国都督鲁肃去看望吕蒙,发现吕蒙进步很大,他说:“想不到你刻苦学习,已经不是以前的阿蒙了。”吕蒙说:“一个人分别三天,就该对他另眼看待了。”
【释义】刮:擦拭。改变旧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例句】这两年李波进步确实很大,我们对他当刮目相看了。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广额升天
据北凉译《涅槃经·梵行品》载:“波罗捺国有屠人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后来由此发挥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
剜灯供养
佛本生故事。谓佛宿世曾为虔阇尼梨王,为欲闻劳度差婆罗门所得佛法,刳身燃千灯以供养。见《贤愚经》卷一、《报恩经》卷二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无缘无故
我国传统语汇中,有“元由”、“元起”、“元来”、“元故”、“元旧”等词。《宋书·王景文传》:“臣遣李武之问俨元由”。清郝懿行在《晋宋书故·元由》中写道:“元,始初也;由,萌蘖也。论事所起,或言元起,或言元来,或言元故,或言元旧,皆是也。今人为书,元俱作原字……盖起于前明初造,事涉元朝,文字簿书率皆易‘元’为原。”可见这里“元”是始的意思。
佛教所说的“因缘”,用来表示事物的起因,与“论事所起”的意义相同,因此“原故”也被写为“缘故”。
成语“无缘无故”就是由于这一写法而产生的,用来表示:没有什么起因。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东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
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地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摘自《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
【古代成语】梁姑姊带着儿子和侄子,住在一间草房子里。一天早上,她去街上买东西,刚走到村口,忽然房子着火了!想到儿子和侄子正在睡觉,她赶紧奔回去,冲进大火想先抢救侄子,可是把孩子抱出来一看,却是自己的儿子。她大声说:“我怎么能够‘户告人晓’,让人家骂我自私呢?”说完,又冲进大火中去抢救侄子,结果不幸被烧死了。
【释义】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例句】我们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党的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僧伽罗杀鬼女
释迦牟尼前世曾为大商主子僧伽罗,率五百商人入海采宝,遇风浪漂流至罗刹女国,被罗刹女诱入铁城中,后悟其为鬼,精诚祈祷,感一天马来,与其同伴乘之脱险。罗刹女追至,诱惑未成,乃媚杀其国王。国人立僧伽罗为王,率兵至海岛罗刹女国,尽杀鬼女,名其国为僧伽罗,即今锡兰岛。见《大唐西域记》卷十一等。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一面之缘
“诸法由因缘生”,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理论之一。当年,印度佛塔的塔基里面以及佛像里面,都放置着一份《缘起偈》,强调“诸法缘起”是释迦牟尼的教诲:“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此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缘起论”是佛教区别于其它教派的基本思想特征。后来,佛教内部各个不同派别的出现,就是由于对这个理论的不同理解而形成的。
佛教传入汉地后,“缘”字的意义扩大了,用来表示“缘分”、“机缘”,产生了“结缘”、“化缘”等佛教用语──僧人向施主乞讨,行布施者因此与佛结下了缘分。
成语“一面之缘”,指有见一面的缘分或机缘。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过门不入
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相传我国在尧、舜时代,曾经出现过洪水泛滥,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鲧负责治理洪水,可是治了九年却不见成效。到了舜当政的时候,禹接替父亲鲧的职务,带领百姓治水。
禹总结了鲧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依据山势地形开凿水道,将水引向大海,终于驯服了洪水。
禹为了治水,吃了许多苦头,他四处踏查、勘测,跋山涉水,风雨不停,手掌、脚底长满了厚茧,皮肤晒得黝黑,人累得精瘦。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治水的工作上,连自己的家都不回去,怕耽误了时间。有好几次他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有进家看看,甚至他听见家中的孩子在哭喊,也没住下来,狠了狠心,还是继续往前走。在他的鼓舞下,百姓们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终于战胜了洪水,防止了灾害。
大禹治水获得成功以后,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舜看到他是个很贤德很有才能的人,威信很高,因此就要把首领的职位传让给他。舜对禹说:“禹啊,你是贤能的人,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在舜的再三坚持下,禹终于接替舜,当了首领。
禹的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在人们中流传,成为一种佳话,受到人们的赞美。孔子也赞扬禹说:“三过其门而不入。”(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编)
◇◇◇◇◇◇◇◇◇◇◇◇◇◇◇◇◇◇◇◇◇◇◇◇◇◇◇◇◇◇◇◇◇◇◇◇◇◇◇◇◇◇◇◇◇◇◇◇◇◇◇◇◇◇◇◇◇◇◇◇◇◇◇◇
【古代成语】晋朝时代,皇帝有个警卫官叫嵇绍。一次,他跟着皇帝出征打仗,结果被敌人包围了,其他人都只顾自己逃命,只有嵇绍保护皇帝勇敢地杀出了包围圈。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英雄。嵇绍的身材很高,一次,他上朝时走在人群里,有人称赞他:“他是那样的高大神气,就像一只鹤立在一大群鸡中间。”
【释义】鹤站在鸡群中间。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中间显得非常突出。
【例句】篮球运动员真高啊,站在我们中间,简直就是鹤立鸡群。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鹅珠
谓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人家,珠师入舍为其取食,时有一鹅来吞食其珠,珠师疑为比丘所偷,缚而棒打出血,比丘为护鹅命,忍而不言。鹅来食血,被珠师打死,比丘方说偈以明其事,珠师破鹅腹,见珠宛在,出声号哭。见《大庄严经论》卷十一等。
四仙避死
出《增一阿含经》卷二三、《出曜经》卷二等。谓有四梵志兄弟,各证五神通,自知七日后当死,商议以神通力逃避之。老大隐于大海中,老二隐藏于须弥山腹,老三隐形于虚空,老四隐藏于闹市人众中,结果都未能免死。佛陀以天眼观见,乃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痴心妄想
“痴”,指愚痴无知,是“无明”的另一种说法。
“妄想”,也是一个佛教名词,指由于不明“四谛”佛理而产生的虚妄的思想。佛教认为,“妄想”是导致生死轮回的直接原因,正如《楞严经》里面所说的:“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作为一条成语,“痴心妄想”用来形容一心想着无法实现的事情。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探骊得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
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编)
◇◇◇◇◇◇◇◇◇◇◇◇◇◇◇◇◇◇◇◇◇◇◇◇◇◇◇◇◇◇◇◇◇◇◇◇◇◇◇◇◇◇◇◇◇◇◇◇◇◇◇◇◇◇◇◇◇◇◇◇◇◇◇◇
【古代成语】 生花妙笔
李白是中国古代很著名的大诗人,传说他少年时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用的笔,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释义】生:生出;妙:神妙。原意为能生长出花儿来的奇妙的笔。比喻才华出众。
【例句】文学创作要以生活为基础,光凭作者的生花妙笔,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化 城
《法华经》七喻之一。谓有众人欲求珍宝,然至宝所,须经充满险恶的漫长路程。有一导师率众前往,大众行至中途,疲极欲归,导师乃以方便神通,在不远处化现一座城池,教大众入城休息,众人入城,甚感安适,不想再前进。导师乃灭掉化城,告大众言:宝藏就在前面,城池仅是方便化现,供大家休息,应继续前进,求得珍宝。宝所喻究竟涅槃,大众喻众生,导师喻佛,化城喻小乘涅槃,说明小乘涅槃只是成佛长途上所设的暂时休息之所。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三生有幸
佛教传入汉地以后,“三生”之说流传很广。
据说,唐代有一个名叫李源的人,与惠林寺的圆通和尚关系很好,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吟诗赏月、游山玩水。一次,他们同游三峡的时候,圆通和尚指着一个正在汲水的孕妇对李源说:“这就是我要去投生的地方。十二年以后的中秋月夜,我们在杭州天竺寺外面相见吧。”当天晚上,圆通和尚就去世了。12年后的中秋之夜,李源如约来到杭州。在天竺寺后山的一块大石头旁边,他看见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牧童唱了一首《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原来,这个牧童就是圆通和尚的转生之身。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人们讹传:天竺寺后山有一块大石头,就是当年牧童唱歌的地方,叫做“三生石”。
长篇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也是前生在“三生石”旁结下的因缘──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化成了赤霞宫的神瑛侍者,“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神瑛侍者转生为贾宝玉,绛珠仙草转生为林黛玉,以泪水报还前生的甘露之恩。
作为一条成语,“三生有幸”的意思是:在前生、今生和来生都是幸运的。这条成语用来形容非常幸运。(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大器晚成
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少年时就开始发愤苦读,但是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成绩。亲属们都瞧不起他,只有他的堂哥崔琰器重他,并且常在别人面前说:“能干大事的人往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大器晚成’。像崔林这样的人才,尽管眼下没有什么名望,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的。”果然后来崔林真的被封为安阳侯,成了魏国的鼎足之臣。
后世用“大器晚成”来比喻成名较晚,又用作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悬梁刺股
汉朝时候,孙敬学习很用功,很晚了还在灯下读书,读着就打起了瞌睡。他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用绳子的一头系住自己的头发,另一头系在屋子的梁上,只要一打瞌睡,绳子就会拉痛头发使自己醒过来。战国时代,苏秦晚上读书时,手里总要拿一只锥子,感到要打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大腿,让自己清醒过来。
【释义】悬:悬系;梁:房梁;刺:扎;股:大腿。把头发悬系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形容刻苦学习。含褒义。
【例句】古人学习尚能悬梁刺股,我们也应有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师子身中虫
以狮子不会被他兽所食,唯被自身中所生之虫所食,喻佛法不能被外人外道所破坏,唯由佛教内部的恶僧所坏。略称“狮虫”。
三兽渡河
见《优婆塞戒经 ·三种菩提品》:“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喻十二因缘,兔喻声闻,马喻缘觉,象喻佛,说明唯佛才能“尽法源底”。“香象渡河”的典故,即出于此。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两世为人
这里所说的“两世”,指“三世”之中的“前世”和“今世”。曾在“前世”做人,又到“今世”做人,就叫做“两世为人”,表示重新来到了人世间。
作为一条成语,“两世为人”多用来形容:经过非常危险的境况而幸存下来。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不可救药
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西周。西周初期,奴隶制度经济获得了发展,农业和手工业都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但是到了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他们不断发动战争,给百姓加重了负担。周厉王即位后,政局更加危机,他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放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人们的言行,谁若是不满意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周厉王。
眼看西周的政权摇摇欲坠,关心国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当时朝廷上有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名叫凡伯。他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国家。可是周厉王哪里肯听,朝廷上的一些权臣都嘲笑凡伯,说他昏庸无能、不识时务。凡伯因此十分气愤,他挥笔写成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凡伯写的这首诗,题目称作《板》,诗中有一节写道:
老天正在行暴虐,不要这样来喜乐。
老夫谆谆将你劝,小子骄傲意轻薄。
说话非我老昏了,是你有意来戏谑。
你的气焰如此盛,真是不可再救药。
凡伯的意思是劝说周厉王和那些权臣,千万别把忧患当儿戏,现在趁它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尽力防止它,若是忧患越积越多,就无法子治疗了。
果然不出凡伯的预料,西周在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平民和奴隶手拿武器,打进王宫,周厉王仓皇而逃。西周从此就衰落下去了,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后来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也就是历史上的“东周”。(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 编)
◇◇◇◇◇◇◇◇◇◇◇◇◇◇◇◇◇◇◇◇◇◇◇◇◇◇◇◇◇◇◇◇◇◇◇◇◇◇◇◇◇◇◇◇◇◇◇◇◇◇◇◇◇◇◇◇◇◇◇◇◇◇◇◇
【古代成语】 才尽江郎
南朝时期,梁代有个文学家名叫江淹(官文通),济阳考城人。他少处孤贫,十分好学,年轻时便以文章著名。他曾在宋、齐、梁为官,做到金紫光禄大夫,还被封为醴陵侯。他到晚年时才思衰退,诗文佳作较少,而且再也闪现不出当年的文采。
【释义】江郎:指江淹。年轻时写诗文很有才气,晚年的诗文大不如从前,人们说他才尽了。比喻人的文思枯竭。
【例句】他现在写诗怎么这么糟,大概是才尽江郎了!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如涂毒鼓
喻佛性常住之说,能坏灭众生烦恼业障。《涅槃经》卷九云:“譬如有人以杂毒药用药大鼓,于大众中击之发声,虽无心欲闻,闻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在在处处,诸行众中有闻声者,所有贪欲瞋恚愚痴悉皆灭尽。”亦用以喻即心即佛等说有大威力,能坏无明愚暗。(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生生世世
在我国传统语汇中,“生生”本来是一个哲学名词,指变化与新事物的产生。佛教传入汉地以后,“生生”这个词被赋予新的意义,成为一个佛教名词,指今生、来生乃至永生。
“世世”也是一个佛教用语,指今世、来世乃至永世,与“生生”的意思相同。
成语“生生世世”的意思就是今生今世、来生来世乃至永生永世。
“今生今世”、“来生来世”、“永生永世”也都是成语。“今生今世”用来表示这一辈子。“来生来世”用来表示下辈子。“永生永世”用来表示永远。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惩前毖后
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姬诵继位,称周成王。因为成王年龄很小,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便由周公姬旦辅佐,处理政务。周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是野心家,他们很想篡位夺权,但又惧怕周公,于是就合谋陷害周公,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说周公要谋害成王。夺取王位。年幼的成王不断地听到这些流言,对周公就不太信任了。周公本来一心辅佐成王,却遭到诽谤,为了躲避嫌疑,让成王认清事实真相,他便辞离京城长安,到了洛阳。后来成王明白了事实真相,悔恨自己听信谗言,于是用隆重的礼仪把周公请了回来。
管叔、蔡叔贼心不死,他们与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发动叛乱,阴谋夺权。成王命周公率兵镇压叛乱。周公领兵很快就讨伐平定了管叔、蔡叔和武庚发动的反叛。
成王长大以后,周公就把政权归还给成王,使他亲理国政。成王正式接管朝政那天,前往祖庙祭告祖先。在祭礼仪式上,成王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很有感慨地对文武百官说:“我一定要从以前的惩戒中吸取教训,以防止后患。”
(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 编)
◇◇◇◇◇◇◇◇◇◇◇◇◇◇◇◇◇◇◇◇◇◇◇◇◇◇◇◇◇◇◇◇◇◇◇◇◇◇◇◇◇◇◇◇◇◇◇◇◇◇◇◇◇◇◇◇◇◇◇◇◇◇◇◇
【古代成语】 四面楚歌
秦朝灭亡以后,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约以鸿沟为界,东面归楚,西面归汉,互不侵犯。不久,刘邦手下的张良、陈平听说项羽因为兵疲粮缺,急于东归,便劝刘邦出兵攻楚。汉军一路追杀,将楚军逼到一个叫“垓下”的地方,团团包围起来。为了瓦解楚军斗志,汉军唱起了楚地民歌,楚军士兵听到乡音,顿生思乡之情,纷纷离开了楚营。
【释义】楚歌:楚国人的歌声。原为四面八方传来楚国的歌声。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困境。
【例句】经过三天三夜的战斗,敌人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三车
出《法华经 ·譬喻品》。谓有一豪富长者,其家宅遭大火灾,长者早在宅外,见诸子对火宅不觉不知,不惊不怖,耽于戏乐,无脱险出离之意,乃设方便,告诸子言:“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予汝。”诸子听后才踊跃争出火宅。出宅后诸子觅求三车,长者乃各赐一大白牛车,高广华饰,行走如风,诸子喜出望外。火宅喻三界,三车喻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大白牛车喻佛乘。总以喻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以度众生超出生死,而三乘终归于一佛乘。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恍如隔世
“隔世”,是“隔了一世”的意思,指从“前世”到了“今世”。
宋代的范成大,是一位与陆游、杨万里齐名的大文学家。在佛教盛行的宋代,范成大与同时代的很多文人一样,对于佛教有很高的热情。他晚年退居故乡石湖(今属江苏省)以后,即以“石湖居士”自号。
《吴船录》,是范成大的主要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以日记形式写他取水路赴临安(今浙江杭州)的沿途见闻,其中对于很多名胜古迹都有详尽的描述,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吴船录》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意思是:从常州出发后,平江地方的亲友们陆续来到路途上迎接,自己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成语“恍如隔世”就是由此产生的,意思是:好像隔了一世。多用来表示对于事物、景况巨大变化的感慨。
成语“隔世之感”的意思是好像隔了一世的感觉,与“恍如隔世”意义相近;由于“隔世之感”是偏正词组,“恍如隔世”是主谓词组,使用时有不同的造句方法。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宋人疑邻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韩非《韩非子·说难》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摘自《新编成语故事》徐苑林 编)
◇◇◇◇◇◇◇◇◇◇◇◇◇◇◇◇◇◇◇◇◇◇◇◇◇◇◇◇◇◇◇◇◇◇◇◇◇◇◇◇◇◇◇◇◇◇◇◇◇◇◇◇◇◇◇◇◇◇◇◇◇◇◇◇
【古代成语】 夜郎自大
汉朝时,我国西南方有些很小很小的国家,其中一个是夜郎国。一次,汉朝派人到那儿去,夜郎国的国王自以为可以和汉朝比,就说:“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谁大呀?”其实,“夜郎国”同汉朝比,就像花生米同西瓜相比。
【释义】比喻见识少,妄自尊大。含贬义。
【例句】小王只发表了一篇文章,就以著名学者自居,真是夜郎自大。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佛经典故】
空拳诳小儿
喻佛以无所得智方便说法,引导众生由修行而自证涅槃,而涅槃实为无所得的空法,佛说法亦实无一法与人,有如以空拳诳小儿,令其欢喜。《宝积经》卷九十云:“如以空拳诱小儿,示言有物令欢喜,开手掌空无所见,小儿于此复号啼。如是诸佛难思议,善巧调伏众生类,了知法性无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间。”
髻珠喻
出《法华经》《方等陀罗尼经》等。谓国王髻中明珠,为其最珍贵之物,不肯轻易付人,临终时方授于所爱之子。喻《法华》等经在诸经中“最为甚深”,最为珍贵。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三灾八难 ①
佛教认为,世界总是在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坏灭。每个世界从生成到坏灭,所经历的时间正好是一个“劫”。每一个“劫”中,都包括了四个时期──世界生成的时期,叫做“成劫”;世界暂存的时期,叫做“住劫”;世界发生毁灭性灾难的时期,叫做“坏劫”;世界归于毁灭的时期,叫做“空劫”。
可见,造成世界毁灭的原因,是“坏劫”时期发生的毁灭性灾难。佛教宣称:每到“坏劫”时期,都会出现不可抵御的火灾、水灾和风灾。从天上同时出现七个太阳而引发的第一次火灾开始,连续发生七次火灾,然后是一场由于大雨引起的水灾,所谓“七火一水”;经历7次“七火一水”之后,再经历一次“七火一风”,总共有64度大灾厄,世界终于归于毁灭。
佛教把“坏劫”时期所发生的火灾、水灾、风灾全称为“大三灾”。在“大三灾”中,最多的是火灾。64度大灾厄中,有56度火灾。可以说,火灾是造成世界毁灭的主要原因,正如《仁王经》里面所说的:“劫火洞燃,大千俱坏。”(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百折不挠
桥玄是东汉时期一位性情刚毅、嫉恶如仇的人。汉灵帝时,桥玄担任尚书令。那时太中大夫盖升仗着自己与灵帝有私交,而大肆收受贿赂、搜刮民财。桥玄于是上奏汉灵帝,要求免去盖升之职,并抄没他的家产。然而,灵帝非但没有查办盖升,反而升了盖升的职。桥玄非常气愤,便以生病为由,辞职回了老家。
桥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他十岁的小儿子在家门口玩耍。三个强盗劫持了孩子,并想以此勒索桥玄的财物。消息传出去后,校尉阳球同河南府尹、洛阳县令马上率兵将桥玄的家包围起来,但是却不敢进攻,担心把强盗逼急了他们会伤害孩子。桥玄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难道要为了我的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并催促阳球率人进攻。结果,强盗全部被捕获,但他的小儿子却因此死去。他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道。故东汉蔡邕为他写下了《太尉桥玄碑》,赞扬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词义】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无论遭遇多少次挫折都不动摇,不退缩。
【用法】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坚强,气节刚毅高尚。也作“百折不屈”、“百折不回”。(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1)战国时候,燕国发生内乱,一度被齐国打败。燕昭王继承王位后,收拾残局,招纳贤士,重振旗鼓,准备向齐国报仇。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阿伽陀药
阿伽陀为梵文Agada音译,一作阿竭陀,意译普去、无价、无病、不死药、丸药。一种据称普去众病、价值无量的丸药。常用以喻佛法。
新旧二医
出《涅槃经》卷二。谓有一庸医为国王治病,唯用乳药,后来一客医而得宠,遂斥旧医,劝国王今后勿用乳药,于病有害,国王乃号令国中治病不得用乳药。后国王病,客医以乳药治之,王怪而问之,客医谓其先斥乳药者,为大妄语,今王有热病,正宜用乳药。先斥乳药,是为否定旧医不别诸病、悉用乳药之误。是乳药亦是甘露,亦是毒药,用之当否,唯在是否对症。以喻佛初对小乘人说无常无我,后对大乘人说涅槃是常是我,并非前后相违。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三灾八难 ②
《高僧传·竺法兰》里面记载:西汉时代,汉武帝为训练水军和解决长安水源不足,于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开凿昆明池(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斗门镇附近)。开凿时,曾挖掘出很多黑灰。当时,人们都不知道这些黑灰是什么东西,连以学识渊博着称的东方朔也不认识,只能建议:“可问西域胡人。”直至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中天竺僧人竺法兰来到汉土,这才揭开了谜底:“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原来,这是上一个“劫”的“坏劫”时期中,劫火遍烧世界而残留的灰烬。
佛教还宣称:即使在世界暂存的“住劫”时期,也并非天下太平,“刀兵灾”(战争)、“疾疫灾”(瘟疫)、“饥馑灾”(饥荒)时有发生,合称为“小三灾”。佛教宣称:每个“住劫”时期都会出现“小三灾”──“刀兵灾”历时七日,“疾疫灾”历时七月七日,“饥馑灾”历时七年七月七日。(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潜,又名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创作了许多以田园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为背景的诗作。他为人性情高雅,淡泊名利,不贪慕荣华富贵,因此生活得十分清苦。
公元405年秋天,他来到家乡附近的彭泽县当县令。这年冬天,郡太守督邮到彭泽县督察民情。这位督邮是一个粗俗傲慢的势利小人,一到彭泽县便命县令前去见他,想借此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但县令陶渊明素来不畏权势,秉性清高,绝对不是那种趋炎附势、奴颜婢膝的人。他很看不起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作威作福的小人,但又不得不去见一见。正当陶渊明准备动身出发时,县吏却拦住他说:“大人,拜见督邮须穿官服,并束上腰带,否则有失体统,督邮会趁机大作文章,恐怕会不利于大人。”陶渊明一听十分气愤,无奈地叹道:“我怎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拿出官印,又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彭泽县回家了。他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因为当时县令的俸禄是五斗米,所以陶渊明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词义】折:弯。这则成语是指不为获得五斗米而失去自己的骨气。
【用法】比喻品性清高,有骨气。(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2)为此,燕昭王亲自向极有才能和声望的郭隗求教说:“目前燕国处境困难,你看怎样才能找到有才能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以实现报仇的愿望呢?”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黄叶止啼
出《涅槃经》卷二十:“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喻佛以方便说法度众生。
医子喻
《法华经》七喻之一。谓有良医因事他往,其诸子饮毒药闷绝,父还,与好药草疗之,诸子中未失心者服之皆愈,而失心者不敢服。父因至他国,诈言死,诸子闻讯,悲哀之余,乃醒悟而服药,病毒悉除。父复归家相见,欢喜无比。喻佛以方便力对三乘人说灭度,实则寿命无量,未尝灭度。(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三灾八难 ③
除了“大三灾”和“小三灾”的说法之外,佛教还有“八难”之说,指障碍见佛闻法的八种情况: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郁单越”;五、“长寿天”;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在这八种情况中,“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都是因作恶多端而坠入的“恶道“,自然不利于见佛闻法;“郁单越”即四大部洲中最优胜的北俱卢洲,“长寿天”指“色界”、“无色界”这些安稳、长寿的地方,这两处的环境过于优越,容易使人沉湎于安逸享受,也不利于佛闻法;“聋盲喑哑”指耳聋、眼瞎、口哑,是身体方面的残疾,“世智辨聪”指自恃智慧、聪明,是精神方面的缺欠,这些都不利于修行,也影响见佛闻法;“佛前佛后”指的是前一个佛已经涅槃而后一个佛尚未出世之际,没有佛的教化,众生如何能够见佛闻法?
作为一条成语,“三灾八难”泛指各种灾难,常用来形容人多灾多病,也用来形容事情的波折多、故障多。(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不拘一格
清代的龚自珍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从小勤奋好学,尤其擅长写诗,二十岁时就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富于想象力,语言浪漫瑰丽,充满爱国热情。龚自珍先后在二十七岁和二十八岁时中了举人和进士,在清政府为官二十余年。但他嫉恶如仇,不满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四十八岁时毅然辞官回家。回家途中,龚自珍路过镇江。当地正在祭神,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抬着各位天神进行祭拜。一个道士听说当朝著名文豪龚自珍也在这儿,便上前请龚自珍写篇祭文来祭祀天神。龚自珍欣然应允,挥笔写下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的意思是:中国应当充满生气,展开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世人都缄口不言,这实在是可悲啊!我奉劝天公抖擞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不局限于常规,使有用的人才降生到世间来。后来这首诗中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就精简成“不拘一格”这则成语,流传至今。
【词义】拘:局限于、拘泥于。格:风格、方式。这则成语指不受一种规格或
方式局限。
【用法】比喻不拘泥于一种方式的作法。(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3)郭隗没有直接回答燕昭王提出的问题,却给他讲了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说从前有个国君,想得到一匹千里马,于是在关口要道,贴出布告,说愿出一千两黄金,购买一匹好马。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如意宝珠
梵文Cintamani意译,亦作“如意珠”、“摩尼宝”。一种据称能映现一切、随意出生种种所求的宝珠,出自龙王或摩竭鱼之脑中,或为金翅鸟心所变,或为佛舍利所变,常用以喻心性、佛性。
醍醐喻
《涅槃经》卷十四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皆入其中。”以喻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后天台宗依此喻,喻第五时之《法华》《涅槃》等经为醍醐,其它诸宗亦各喻自家所宗经典为醍醐。俗言“醍醐灌顶”,醍醐原喻智慧,转为清凉舒适之喻。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三灾八难 ④
另一种说法是:“八难”即“八灾患”,指妨害禅定的八种情况:第一,“忧”;第二,“喜”;第三,“苦”;第四,“乐”;第五,“寻”;第六,“伺”;第七,“出息”;第八,“入息”。其中,“忧”、“喜”、“苦”、“乐”统称“四受”,指随感官而生起的各种感情,佛教认为它们是构成人身、产生贪欲的成分;“寻”指追求,“伺”指等待,二者都是“有所执”的表现;“出息”指呼出的气息大于吸入的气息,“入息”指吸入的气息大于呼出的气息,二者都是精神散乱的表现。因为这八种情况妨害禅定,所以叫做“八灾患”。佛教把“大三灾”称为“外灾”(发生于外部环境的灾害),把“八灾患”称为“内灾”(发生于主观我体的灾害)。“外灾”与“内灾”合在一起,岂不包罗了各种灾难?(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乘风破浪
南北朝时期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便有雄心壮志,喜读兵书战策,舞枪弄剑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他哥哥结婚那天,家里高朋满座,热闹万分。谁料十几个盗贼冒充客人,乘机混了进来。正当人们在前厅高高兴兴地喝酒时,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进行抢劫。有个仆人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他们,惊叫着跑进客厅。
在场的人都吓呆了。只见宗悫站了起来,拔出佩剑,向库房直奔而去。盗贼见到他,便挥舞着刀剑吓唬他,不让他接近。宗悫根本就不害怕,举剑直刺盗贼。在家人的呐喊助威下,他将盗贼打得落荒而逃。客人们纷纷赞扬宗悫机智勇敢,年少有为。人们问他长大想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几年以后,宗悫被任命为振武将军,为国家打了不少胜仗,频频立下战功,后来被封为洮阳侯,终于实现了少年时的志向。而成语“乘风破浪”亦被后人传记至今。
【词义】乘:驾。破:劈开。这则成语是指帆船顺风,借着风势冲开浪前进。
【用法】比喻不怕艰险,奋勇向前。用来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也可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与“勇往直前”近义。(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4)三年过去了,千里马仍没有买到,国君闷闷不乐。有个亲信侍臣请求国君让他带上千金,出去寻求千里马。国君同意了。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饥遇王膳
出《法华经 ·授记品》:“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喻小乘人闻说自己将来成佛而心怀疑惧。
衣里之珠
略称衣珠。出《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楞严经》卷四云:“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喻众生不识本具佛性,流转生死,虽流转生死而佛性未失,遇佛指示,始能识得自心宝藏。(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三灾八难 ⑤
也有人认为,“三灾八难”是典型的梵汉合壁的成语:“三灾”是佛教名词,“八难”是道教名词──《灵宝真一自然经诀》中说:修道成仙要经历八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难,合称“八难”。要托生为人,必须“舍女作男”,这是第一难;托生成男人了,还必须“才智明远,形容端伟”,这是第二难;成为聪明、端伟的男人了,还必须托生到“有道之国”,这是第三难;托生到好地方了,还必须“贫穷而好道”,这是第四难;经历过贫穷了,还必须“能受人之恶,而不与较”,这是第六难;有了“受人之恶”的修养了,还必须“得见三洞宝经而勤诵供养”,这是第七难;见到道经、读过道经了,还必须“值见仙真说法教化之时而同志相遇”,这是第八难。《云笈七籤》中说:修道成仙有八个难关,叫做“八难”。“不废道心”是第一难,“不就明师”是第二难,“不托闲居”是第三难,“不舍世务”是第四难,“不割恩爱”是第五难,“不弃利欲”是第六难,“不除喜怒”是第七难,“不断色欲”是第八难。 (完)(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初生之犊不怕虎
东汉末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并在此称王,下令关羽北取襄阳,进兵樊城。关羽部将廖化、关平率军攻打襄阳,曹操部将曹仁领兵抵抗,结果大败,退守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为征南将军,以勇将庞德为先锋,领兵前往樊城救援。
庞德率领先锋部队来到樊城,让兵士们抬着一口棺材,走在队伍的前面,表示誓与关羽决一死战。庞德耀武扬威,指名要关羽与他决战。关羽出战,两人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两军各自鸣金收兵。关羽回到营寨,对关平说:“庞德的刀法非常娴熟,真不愧为曹营勇将啊。”关平说:“俗话说:‘刚生下来的小牛犊连老虎都不害怕。’对他不能轻视啊!”
关羽觉得靠武力一时难以战胜庞德,于是想出一条计谋。当时正值秋雨连绵,汉水猛涨,魏军营寨却扎在低洼之处,关羽掘开汉水大堤,水淹于禁七军,俘虏了于禁、庞德。于禁投降,而庞德却立而不跪,不肯屈服。关羽劝他投降,庞德反而出口大骂。于是,关羽下令杀了庞德。
【词义】犊:小牛。这则成语指刚生下的小牛犊不怕老虎,因为不知道老虎的厉害。
【用法】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之犊”。一般用来形容年轻人初入社会不知危险或做事大胆,无所畏惧。(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5)侍臣四出奔走,化了三个月时间,才找到一点线索。可是一问,原来那匹千里马已死。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贫女宝藏
贫女家有埋藏之财宝而不知,困穷潦倒,智者教令发掘,乃得大安乐,喻众生不知自心佛性宝藏而沉沦于生死,由佛教诫,见性成佛。出《涅槃经》卷七、卷二七。
穷子喻
《法华经》七子喻之一。出该经《信解品》。大略谓有一豪富长者之子,幼年流浪在外,贫穷困顿。后至父所,见父豪贵,惊怖而走。其父识之,遣人捉来,而穷子惊惧闷绝。其父乃巧设方便,雇穷子除粪,渐予安慰信任,命掌管仓库,至临终前,乃广集众人,宣布穷子乃其亲生,一切财产皆属子有。以喻众生不知自心宝藏(佛性),流转生死,佛以方便摄化,终而授与未来成佛之记,令知其本有佛性。(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在劫难逃
由于每一个“劫”都以毁灭性的灾难而告终,所以“劫”这个时间名词后来被讹释为“劫数”──厄运,注定的灾难。
“在劫难逃”就是由于“劫”的讹义而产生的一条成语,用来表示:命中注定要遭受祸殃,逃也逃不掉,躲也躲不开。(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东山再起
东晋时期的谢安,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
谢安年轻时不愿意做官,任著作郎不久便以有病为借口辞官归家。隐居在浙江会稽的东山,经常与王羲之、许询等一起游山玩水,写诗作文。朝廷知道他很有才干,征召他做吏部侍郎,也被他拒绝了。
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安做司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这时有位中丞名叫高菘,同他开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来了!”谢安听了这话,感到很羞愧。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很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
谢安后来官至宰相。桓温死后,他接替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在前秦国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他派弟弟和侄子为大将,领兵迎敌,击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
【词义】再起:再次起来做官。从隐居的东山出来再次做官。喻指被重新启用。
【用法】原用来比喻辞官隐退后再度任职。现在多用来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或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与“卷土重来”近义。(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6)侍臣却拿出五百两黄金,把那匹千里马的骨头买了回来。国君见了怒不可遏,训斥说:“我所要的是一匹活的千里马;一堆死马骨头有什么用?白白浪费了五百两黄金!” (7)侍臣回答说:“你不是要买千里马吗?可是几年来没能买到。其实并非世上没有千里马,而是人们不相信你会出重金购买。如今我出五百两黄金给你买了堆死马骨头,消息传开去,很快就会有人把活马给你牵来了。”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乳中杀人
出《涅槃经》卷二七等。谓将一种毒药置于乳中,乳、酪、酥时毒若未发,虽不能毒死人,至乳变醍醐时毒亦成熟,食之便能毒死人。喻前世曾听佛法,虽未解脱,今生再见佛闻法,便能断惑而出生死。亦喻所造业未成熟时不见受报,至成熟时必然受报。又谓置毒乳中,乳能杀人,酪酥醍醐亦能杀人,喻听闻佛说《提谓经》等小乘经,亦可得大乘之益,此为天台宗判教说所用。
水乳
水、乳为极易混和者。《长阿含经》卷二佛教诫众比丘当于佛法中“和同孝顺,勿生争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谓“上下和穆,犹如水乳”。《涅槃经》谓有一牧牛女为贪利故,在牛乳中掺两分水卖与他人,他人再掺水,如此几度转手,乳味极淡,然犹胜苦味千倍。以喻佛灭度后有恶比丘篡改大乘经,前后错位,饰以无义之语。尽管如此,此大乘经仍胜小乘、外道经典千倍。(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劫后余生
这里“劫”的意思是“浩劫”。
“浩劫”这个词是梵汉合璧的产物,“浩”是浩大、繁多的意思,“劫”即“劫波”──“远大时节”。“浩劫”本用来表示长而又长的时间。随着“劫”被讹释为“劫数”,“浩劫“也被讹释为“巨大的灾难”。
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后侥幸保全了生命,就叫做“劫后余生”。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肝脑涂地
汉高祖五年,刘邦身经百战,建立西汉王朝。为了大展宏图,开创基业,他决定在洛阳建都,以继承周氏的礼乐大业。
这时,一位叫娄敬的人前来投奔刘邦。他一见到刘邦,就毫不掩饰地说:“你想在洛阳建都,是不是想和周朝一比盛况呢?”
刘邦点了点头,说:“我正是这样想,建立一个同往昔的周朝一样强盛的国家。”
“陛下,你错了!”娄敬直言不讳地说,“你怎么能和周朝相比呢?周朝以德行治理天下,而你是从丰沛起兵,发动的战争大的有七十场,小的也不下四十场。天下百姓的肝脑涂染了土地,荒郊野外到处都是男人们的尸骨,数目多得数也数不过来。生者的哭声还没有停止,受伤的人还没有养好伤,你又怎能与周朝相比呢!在洛阳建都,我认为不合适,还是把国都建在秦地的长安比较好。那里环山傍水,易守难攻,可以容纳百万之众,真可谓是‘天府’之地。”
刘邦听了娄敬的话,并没有生气,又问军师张良,张良也赞同娄敬的意见。刘邦很是高兴,于是封娄敬为郎中,号称奉春君,并赐姓“刘”,娄敬从此变成刘敬。
【词义】涂:涂抹,沾染。成语的原意是指死得凄惨,肝血脑浆涂抹满地。
【用法】封建时代,此语常用作臣下对君主表示忠诚效劳的套语。后用以比喻竭尽忠诚,不怕牺牲。也作“肝胆涂地”。(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8)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到了国君手中。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筏喻
以筏用以渡河,渡到彼岸,筏则应舍,喻佛说法为度众生,除诸执着,指示修行,若达涅槃,法亦应舍。《金刚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拔舌地狱
佛教宣称:如果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就会进入“地狱道”,依罪恶不同而堕入不同的地狱之中,去遭受利刃宰割、虫兽咬噬、烈炎焚烧、滚油烹煮……种种酷刑。
初唐以后,通俗、生动的“变文”(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说唱艺术话本)、“变相”(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绘画)等文艺形式就开始宣传关于地狱的佛教神话了。《历代名画记》卷3里面记载,著名画家张孝师、吴道子、卢棱迦、陈静眼等,都曾画过“地狱变相”。宋代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里说:吴道子在长安景云寺画的“地狱变相”,虽然画面上没有鬼怪,却阴气袭人,“都人咸观,惧罪修善”,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一幅“地狱变相”。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和重庆大足、四川资中、安岳等处的石窟,至今还保存有古代的“地狱变相”。其中,重庆大足宝顶大佛湾的大幅“地狱变相”浮雕,保存得最为完整。这幅浮雕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正中是经常现身地狱来救众生脱苦的地藏菩萨,左右分列着十殿阎王;下层是“刀山”、“剑树”、“镬汤”、“寒冰”、“拔舌”、“截膝”、“洗脑”等16座地狱。
“拔舌地狱”,是佛教为毁谤佛法者准备的地狱。《瑜珈师地论·四》里面说:生前毁谤佛法,死后就会堕入拔舌地狱,被狱卒“从其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铁铁钉而张之”。
后来“拔舌地狱“泛指因口舌罪过而堕入的地狱。《红楼梦》第29回里,王熙凤拿张道士开玩笑,贾母就批评她:”猴儿、猴儿,你不怕下拔舌地狱?“
作为一条成语,“拔舌地狱”是对于说话尖酸、刻薄、恶毒、粗俗者的一种诅咒。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高屋建瓴
刘邦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有人向他报告楚王韩信暗地里正准备选择。他马上召集文武近臣商议对策。这时,谋士陈平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说:“陛下假说到云梦泽去巡视,并在陈地会见各个诸侯。陈是楚的西界,韩信得到陛下巡视的消息,一定会去陈地迎接的。当韩信拜见陛下的时候,只要有一位武士就可以把韩信捉住。”刘邦按照陈平的计策,果然轻易就捉住了韩信。刘邦非常高兴,于是在当天颁布了大赦令。大夫田肯乘着道贺的机会,对刘邦说:“您捉住了韩信,又在关中建都,这是我们应当庆贺的大事。关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胜于他国;土地广阔,有千里之远;兵员众多,占天下百分之二十。由于地势优越,如果派兵去攻打诸侯,真好比是站在高屋顶上往下倾倒瓶里的水,由上而下,势不可挡。”刘邦听罢,心中大悦,随即赏赐了田肯五百斤黄金。
【词义】建:倾倒,倒水。瓴:盛水的瓶子。在高屋上面用瓴倒水,形容其向下之优势明显。还有一种说法,瓴:仰瓦,即瓦沟。成语的意思是指顺着瓦沟往下流水,有不可遏止之势。
【用法】又作“屋上建瓶”。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形势。古今用法基本一致。(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9)郭隗讲完这个故事后说:“大王真想招贤纳士,可以先从我开始,人家看到像我郭隗这样的人也被重用,更不消说比我更有才能的人了。这样不愁远隔千里,人才都会主动找到这儿来。”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三草二木
《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五喻,以譬五类根机:闻佛说法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独处山林常行禅定,证缘觉果,得六通三明,为中药草;修菩萨行而求佛果,是上药草;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决定成佛,名为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众生,名为大树。
明珠
明月珠之略,亦称“明月摩尼”,一种光如明月的宝珠,据称有澄清浊水的作用。《涅槃经》卷九云:“譬如明珠置浊水中,以珠威德,水即为清。”常以喻阿弥陀佛的名号,能使乱心、浊心澄净寂定。又用以喻大乘经典之珍贵,《涅槃经》卷三以国王髻中明珠喻大乘经,略称“髻珠”。又用以喻佛教戒律,《法华经 ·序品》云:“持净戒犹护明珠。”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如影随形
佛教主张:“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只要造下了“因”,必有后来的“果”。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涅槃经·憍陈如品》中有这样的话:“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意思是:“善报”与“恶报”总是随着“善业”与“恶业”而来,就像影子总是随着形体一样;前世的业因后面跟随着今世的果报,今世的业因后面跟随着来世的果报,已经造下的业不会没有结果。
成语“如影随形”就是由此产生的,多用来比喻居于从属地位的人离不开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苟延残喘
春秋后期,晋国的大夫赵简子有一次在中山狩猎,突然发现一只狼从林中窜出,便猛射一箭。狼中箭后带箭拼命奔逃,赵简子驱车追赶。
这时,有一个叫东郭先生的人正在往北走。他赶着一头驴,驴驮着一袋书。他走着走着,正好迎面碰到了那只正在逃命的狼。
这只狼见了东郭先生,就说:“先生不是专门济困扶危吗?从前毛宝曾买一只乌龟放生,后来他在战争中逃命,乌龟载他过江;一个叫隋侯的,救活了一条蛇,后来蛇就衔来名贵的珠子报答。您让我躲在书袋里,勉强维持这一线生命吧。您今天能救我一命,我日后一定会像龟蛇那样报答您!”东郭先生在狼的苦苦哀求下,只好把狼装在书袋里,把书盖在上面。当赵简子追上来时,向东郭先生打听狼的下落,东郭先生说不知道。骗走了赵简子一行后,东郭先生把狼放了出来。而此时狼说自己饿了,要吃掉东郭先生。
正在这时,一个农夫恰巧路过。农夫问明原因后,把狼骗回东郭先生装书的口袋,抡起锄头,几下就把它打死了。
【词义】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拖延一口没断的气,维持一线生机。
【用法】比喻事物勉强存在下去。也作“苟延残息”。(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10)燕昭王认为郭隗说得有理,便首先重用他,为他修筑府邸,并拜他为师。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七子喻
出《涅槃经 ·梵行品》:“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大王,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不放逸者,心则放舍。”谓佛对于罪深障重的众生特别慈悲。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牛头马面
在地狱的鬼卒之中,马头鬼与牛头鬼一样也是一个著名的恶鬼。佛经里面经常把它们相提并论。《楞严经》里就有这样一段经文:“亡者……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持枪矛,驱入城门。”
这段经文里所说的“罗刹”,是梵文音译,原本是南亚次大陆土著民族的名称。雅利安人征服古印度以后,出于种族的偏见,对当地的土著民族十分藐视,凡遇到恶人恶事,都叫做“罗刹”。久而久之,“罗刹”在梵语中竟然成了恶鬼的代称。
《楞严经》中所说的“马头罗刹”,即“马头恶鬼”。汉地佛教多称为“马面鬼”。
作为一条成语,“牛头马面”用来泛指各种鬼怪,也用来比喻各种丑恶的人或凶恶的人。(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统治者残暴无道,对百姓百般搜刮和欺压。农民不仅要交纳大量的赋税,还要建造宫殿、皇陵,修筑长城。而且秦朝的法律也很严酷,一个人犯了死罪,要株连到很多亲朋好友一块儿被处死。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位出身贫贱的雇工名叫陈胜(即陈涉)。他看到秦朝的苛政让百姓吃了不少苦头,便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一天,陈胜和其他的雇工一起在地里劳动。吃饭的时候,他们谈起了目前过的苦日子,心中愤恨无比,但又毫无办法。陈胜对大家说:“假如今后谁能够享受荣华富贵,一定不要忘记别人!”雇工们笑着说:“我们都是受人雇用的农民,哪里来的富贵?”陈胜又说:“燕子和麻雀又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意思是说:目光短浅的人,怎么知道志向远大之人的抱负呢?后来,陈胜在大泽乡领导农民起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袖。
【词义】鸿鹄:天鹅,叫声洪亮,飞翔甚高。成语的意思是指天鹅凌空飞翔,比喻远大的志向。
【用法】比喻具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古今用法大体一致,与“老骥伏枥”近义。(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11)消息传开,吸引了大批有才能的人。名将乐毅自魏国起程,辩士邹衍从齐国出发,谋士剧辛由赵国动身,一时,大批贤能之士,云集燕京。(12)燕昭王依靠这些人治理国家,经过二十八年努力,燕国富强起来,联合秦、楚等国一起攻打齐国,终于将齐国打败,收复了全部失地。(完)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佛经典故】
指月
指喻经教的语言文字,月喻语言文字所指归的真如、心性。《楞严经》卷二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教人不可认文字为佛法,而须依文字所说法则修心,见证文字所指归的心性。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牛鬼蛇神
这条成语也是梵汉文化合璧的一个典型。“牛鬼”,即佛经里面所说的牛头鬼;“蛇神”,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蛇精。牛头鬼牛头人身,蛇精人头蛇身,形象都非常奇特。
唐代的李贺,是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三李”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而奇特,形成了险峭幽僻、意新境异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长吉体”,在诗歌史上影响很大。晚唐诗人杜牧曾经这样评论李贺的诗:“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意思是:张开大嘴的巨鲸、跳跃起来的大龟以及牛头鬼、蛇身怪,都比不上李贺的诗虚幻怪诞。
作为一条成语,“牛鬼蛇神”原用来泛指虚幻怪诞的人或事物,后多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和丑恶的东西。(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巾帼英雄

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头巾和发饰,想以此激怒司马懿出兵应战。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出祁山,攻打魏国。魏军统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渭南。由于诸葛亮远道而来,利于急战,司马懿采取了相持战术。蜀军多次挑战,屡次辱骂,司马懿都不肯出战。诸葛亮深知,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而发动强攻,北魏军深沟高垒,很难取胜,可是又怎能甘心退兵?于是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派人大张旗鼓地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了一份“厚礼”: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钗环、及脂粉等),还写了一封信,说司马懿太胆小了,一个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将,竟然不敢前来应战。如果他领兵出战,就是男子汉大英雄;如果不敢出战,干脆就用妇女的头巾包上头,再用脂粉化妆,证明他这个所谓的英雄只是个一般妇女!司马懿非常生气,却依然没有中计。所以后世说司马懿不怕被人称为巾帼,不失其英雄本色。
【词义】巾帼:女性用的头巾与头饰。这则成语用来称赞勇敢的女子。泛指女性英雄。
【用法】初时是贬义,说男子汉还不如个妇女,渐渐演为褒义。可用来赞扬有头脑、有本领的女性。与“女中豪杰”近义。(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白头如新

(1)邹阳是西汉时齐人,一次,他出游到梁地,因受人陷害,被梁孝王关进监狱,准备处死。(2)邹阳在狱中怀着十分激愤的心情,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有名的《于狱中上书自明》。信中列举许多事例说明:他原来深信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现在看来这只是空话而已。
(编 吴添汗 绘 胡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