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p rocky主理的潮牌:金融竞争——东西方的对决与融合--郑焜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1:18:49

金融竞争——东西方的对决与融合--郑焜今

作者:潜灵  发表日期:2008-5-21 18:38:00

 


    首先,在此强调:此文系我转载,非原创,我自认目前尚无法写出如此深刻强悍精辟之文。
   其次,我说说转此文之目的:天涯的国观我经常来,但说实话,这里人气虽然旺盛,但总体的帖子水平却实在不堪,因此,几乎都是用几分钟扫描一下标题,值得点开的实在不多。最近看到论坛上被各种“奸”搞得乌烟瘴气,不少白丁也纷纷起哄,特此转载一位高人的国际分析强文,希能起到一定的正气之效,让部分尚可救药的国际关系fans能够得窥“大道”。
  最后,由于原文很长,我会渐次转来,看看天涯国观上众看官的表现吧,如还是清醒的明白人多,我会尽量转完,若不值得与之讨论的人过于沸反盈天,我觉得就没必要再浪费精力了,望大家共勉之。
  
一.金融大战是历史的宿命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生产总值占全球的25%,相当接近于今天的美国,今天的美国生产总值占全球的28%,但比重不断下降。鸦片战争是中国由盛而衰的每一个转折点,后来一连串的战争,如英法联军、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国运直线下降。在这一个甲子之内,中国一直想师夷之长,但却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得招架乏力,变法革新和国民革命想扭转厄运,但功效不大,整个国家始终在激烈振荡中,直到“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之后,举国才惊然梦觉。在国共合力抗敌的前提下,终于打败日军。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凭着马克思主义和革命实践经验的融合,合中国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西方帝国主义的阴影。因此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次大转折是鸦片战争,第二次大转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如果有第三次大转折的话,那将是什么?笔者认为第三次大转折很可能是全球的金融大战。
  
  这个全球性的金融大战,其初期的面貌将是金融竞赛,例如汇率磋商、定价权之争,但这个局面可能进一步演化为金融大战之模式,到时美元崩盘,人为的金融危机都会出现。由金融竞赛转变为金融大战有两大原因,一是金融全球化,二是国际资本的泛滥。金融全球化与国际流动性过剩将是一体两面,纵使美国把基准利率从目前的5.25%提升到8%,国际热钱仍然会不断寻求高获利的机会,而不甘于坐享利息收入而已。G8是热钱的主要来源,如果G8会议提不出有效的方法来限制国际资本的兴风作浪,那么一场国际的金融资本大战可能就要引爆。到时候G8和金砖四国等11国(因俄罗斯重复)将是主要的参与者,哪一个国家在最后胜出,将是人类未来的下一个真正强权。
  
  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大爆炸将会呈现本质的蜕变。资本主义从西方兴起以后,从荷兰的鹿特丹到英国伦敦,再转移到美国纽约,一路走来有一个内在的命运交响曲,那就是不断地向外膨胀,从殖民膨胀到金融膨胀,外表的形式虽有所转变,但膨胀的本质不变。荷兰和英国走的是殖民膨胀的旧模式。美国走的是金融膨胀的新模式。美国的金融膨胀是从1971年放弃金本位以后就开始无止境地膨胀,加上衍生性金融工具的推出,膨胀的速度一直在加速,目前正处在高速运行的阶段中,只要有一个金融政策的小环节失当,就有可能引爆下一个金融大爆炸,大爆炸结束之后,美元资产在全球的比重将从目前的60%降到30%,以符合其经济生产力的比生28%。
  
  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原材料大涨的内在共同原因,就是美国的金融力必须不断地膨胀,利用金融力的膨胀来维持其全球统治地位,军事手段只是维持美元霸权的手段而已,在金融力的膨胀中,维持获利仍是最主要的关键,因此在打伊拉克战争的同时,原材料的战争也就同时进行,不少原材料的价格在短短三年内暴涨5-10倍(铜和锌),少说也有2-3倍(石油、黄金),这一场原材料的战争,就是以中印两国的需求大增为引爆点,配合全球资金的大泛滥,才能把价格拉得这么高。未来如果美国从伊拉克战争撤军成功,那么原材料的大牛市就会逐步走软,至少也有一个中期回调。在伊拉克战争中花大钱,在原材料战争中赚大钱,两相平衡,美元霸权才能维持下去。因此,原材料的大涨可说是第一阶段的金融大战,第二阶段的金融大战可能是美元的崩盘,因为美国刚打赢原材料的战争,美元的地位会巩固一阵子,不会立即引爆第二阶段的金融大战,依照景气循环的十年节拍来看,2020年前后引爆第二阶段的金融大战比较可能,但快一点亦有可能。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十年内,美国会不断催促世界各国打开金融资本的大门,以方便其进一步掠夺与充实己力,为下一次的金融大战培养实力。下一阶段的金融大战将更为惊心动魄,那就是美元的保卫战。
  
  因为美国的政治魅力逐步消失,美元的魅力也跟着逐步消失,继中国、俄罗斯、科威特相继抛弃盯住美元,改用一篮子货币的外汇政策以后,美元的地位正在逐步下滑,目前中日两国的庞大外汇美元皆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一旦持有者逐步抛售美国国债,美元的地位就会面临严峻的挑战,此时美国政府会作出何种反应?一是听任美元的快速贬值,引发一次全球性的股市和原材料大崩盘,从大崩盘中获取投机暴利。表面上美元崩盘是损失,但在股市和原材料的大崩盘中赚大钱,这是另一种苦肉计。另外一个反应模式,就是发动战争来挽救美元的崩溃。利用战争来挽救经济是帝国主义的本质之一,只是到时候会用哪一场战争来挽救美元,就值得各国深加警惕。
  
  依照持有外汇美元最多的地区来看,在怀璧其罪的原则下,东亚地区是美国最可能引发战争的地方。因为西亚刚打完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再打下去已捞不到利益,反而战争成本会愈来愈高。依照战争成本来看,在西亚地区再发动新战争已不划算,但东亚地区就不一样,东亚地区是富庶地区,各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存底。如果在东亚地区制造紧张,可以先卖军火,等军火卖到相当程度,局部冲突可能升级为区域战争时,美国只要轻轻一点火,局部战争就会引爆,东亚一旦陷入战火,美国可以暗中进行干预,把战火进一步扩大。等到交战双方元气大伤之后,美国再出面安排和解。经过这一番折腾,东亚国家想跟美国抗衡的机会就会消失了,美元的地位就会再度提升。当然以上的推演,跟现实有点背离,笔者不希望这惨剧的出现,但是一旦美国陷入困境之后,依照帝国主义的本质,也是有可能发出些狠招,宜事先预防或化解。
  
  如果制造战争妨碍了经贸的发展,那么另外一招就是人为地制造金融危机。回顾历史,1990年的日本金融风暴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有人为设计的痕迹。只是其人为设计到实际发生效果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所以因果关系看起来不直接,就是因为不直接才显出其高明之处。此种金融大战的间接路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会不断出现。只要哪个国家变成美国的潜在威胁者,或者对外推动防范心,都有可能变成被设计的对象。
  
  英国的衰退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出现,美国的衰退将伴随着金融大战而出现,只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明显的军事大战,而金融大战是不明显但时间较长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也许有人会问,既然美国是金融大战的主导者,应该是获利的一方,为何反而造成美国的衰退?原因是美国的金融大战是防止美元崩溃。虽然美国会动用货币、金融、财经等各种手段来防止美元的崩溃,但在碰撞的火花中,意外点燃金融大爆炸,让西方在大爆炸中结束其历史使命,可能是西方的宿命。只有西方国,尤其是G8,在大爆炸中自我引爆,金砖四国才能登上历史的新舞台。工业革命的这一出大戏结束之后,资源革命的新纪元才会正式展开。
  
  附:郑焜今,1949年生,台湾台南人,毕业于台大法律系。历任台湾《产经日报》总编辑、《财星周刊》主编等职。1967年踏入台湾证券业,1990年转战美国、香港股市,2002年秋来到上海,征战沪深股市,战绩显赫。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很深。

二.中国未来的三大挑战  
  中国在完成社会主义基础建设以及科教兴国的历史性任务以后,将面临三大挑战:资源革命、金融竞赛、文化创新。
  
  因为中国人口多,对资源的消费必然十分庞大,但目前全球的重要资源皆掌握在欧、美、日等强权手中,中国又不能走帝国主义的路线来抢夺资源。如此一来,必然引发全球更大的动乱与战争,因此中国的资源战略只能采取不争的蓝海战略,先从欧美日力所不及的地区,例如苏丹等进行能源的共同开发,如此可以避开在资源丰富的地区作激烈的竞赛,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同时中国对外的矿产采购尽量签订50年的长期合约,避开欧美日集团肆意拉高价格套牢中国的阴谋,中国的资源布局一开始就有了好的起步,一方面采取不争的蓝海战略,一方面签订长期合约或合作计划,这个布局基本上跟“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是相吻合的。不过,资源革命的重头戏应在新能源与新材料的开发上。欧美日的利益集团因为已掌握了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只想拉高价格牟取暴利,例如埃克森美孚每日赚一亿美元即是最佳的例子,所以对于开发新能源不会太积极。中国则不然。中国是个资源稀缺的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提升,对于资源的需求只会愈来愈大。而主要的原材料皆掌握在欧美日手中,定价权完全在欧美日手中,中国变成非常被动的局面。要扭转这个局面,除了努力探勘能源与矿产之外,首要之图是全力加速对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不断地对材料科学、新能源进行科技研发的突破,甚至于从别个星球引进新能源与新材料业都要积极进行。也许地球的原材料在未来五十年内将面临真正紧缺的局面,只有到别个星球才能找出根本解决之道。因此,中国的星际计划应该以解决全人类的资源危机,作为最主要的着眼点。
  
  除了资源革命这一个迫在眉睫的历史性挑战,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那就是全球一体化之后所引发的金融竞赛。这一个金融竞赛将在未来20年内热烈演出,也许它是一场兵不血刃的金融大战。G8和金砖四国的权力交接过程中所引发的,不是军事战争,而是金融战争。这场金融战争的挑战方是维护既得利益的八国集团,而被迫应战的是金砖四国,这两者中只有俄罗斯具有重叠性,但俄罗斯尚未形成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在金融大战不是掠夺的一方而是被掠夺的对象,所以严格来讲是G7与金砖四国的对抗赛。只不过G7目前已改为G8,所以只好用G8来做代表。
  
  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巨大财富显然被G8列为第一目标,第二目标是印度,第三目标是俄罗斯,第四目标是巴西。因此,金融大战的序幕应该发生在中国,1998年的香港汇率大战可视为一次遭遇战,而不是正式大战的开端。正式大战是中国股改以后,开始引进QFII。美国财政部一方面督促中国汇率升值,一方面要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就是想早一点引发这一场金融大战,并且愈早进场愈容易吃到廉价的筹码,不管是上市公司的股权,或者企业的并购,外资对于中国已是垂涎三尺。欧美日集团一方面在QFII的直接投资做有限度的介入,一方面希望能在中国的金融资本市场大开大阖中谋取更大的暴利。其实回顾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可以看出外资的掠夺手法其实相当高明的,警觉心不够的政府很容易变成国际大资本的俎上肉。目前全球流动的热钱,专门在打家劫舍的,据专家估计,至少有5-7万亿美元。这股庞大的力量一旦合谋之后,很多政府都不是其对手。观察2006年5月15日之前铜价的轧空游戏,就可以看出这些国际性的热钱是会合谋起来共同对付一个“冤大头”,在铜价的轧空游戏,从每吨3000美元轧空到每吨8800美元,中国就是标准的“冤大头”,最后不得不认赔出场。因此,金融大战并且危言耸听,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以及印度等金矿四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要做好迎战的准备。 

  面对这么庞大的挑战,我们是不能挂出免战牌的。因为全球产业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是一体的两面,中国既然接受了全球产业一体化的布局,变成世界工厂,就要同时直接面对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挑战。可是西方的金融历练有四百年的历史,从荷兰的鹿特丹开始,一进到华尔街的全盛时期,其所培育出来的金融高手可说数不胜数,例如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江恩等都有非常杰出的战绩,而中国的股市在1990年底才开放,为时不过17年,以17年挑战400年,是一件相当大的挑战。2006年年中中国在期货铜上打了一次大败仗,显示我们的投资水平落后西方太多。但是西方对于进入中国的金融资本市场又有迫不及待的感觉,所以政府如何拿捏资本开放的尺度至关重要,但再拖也拖不了多久,美国的耐心似乎愈来愈有限,再不开放资本市场,其他的报复性措施又会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出笼。例如美国国会提出的惩罚性关税27.5%,以及要求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10%,都说明了美国已逐渐推动耐心,美国国会和财政部分别扮演黑白脸,说明局势不会短期恶化,但要求开放的呼声只会愈来愈高,金融大战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在迎战之前,中国首先要做大股市、期市、债市、汇市的规模,如此外资一进来可减少其冲击力,其中股市的规模扩增得最快,从2005年6月股改以来的两年内,股市总市值已从3万亿元人民币提升为18万亿元人民币。其实中国股市的暴涨,就战略而言,也是有其必然性,至少在开放之前先拉高基期,让外资历进来吃不到便宜货,同时也可以避免贱卖国家资产。
  
  一个国家的金融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规模实力,一个是操作能力。中国股市规模扩大六倍之后,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操作能力,如何正式迎接外资的挑战。欧美日投资机构挟着资金实力大、操作能力高的双重优势,叩关任何开发中国家,都可长驱直入,一路过关斩将。中国只有以国家资本的实力才能与之抗衡,但是纵使实力相当,能力也落后一截,如何在短期内弥补这差距,应是政府深入思考的课题,因为外资把中国作为金融掠夺的对象,就不可能把家底的本事全盘教你,多少总会留几手,这几手都是致命的杀手锏,也都是胜负的关键。因此,中国除了认真学习外资的金融资本的理论,揣摩其操作心得之外,更应自行发展出一套金融绝学,才能与有四百年功力的外资决一高下。这套金融绝学绝对不在外资的投资理论中,而在中国文化的的深厚底蕴。中国文化的本体论和气数论就是中国的金融绝学,这一套功夫西方想学都学不来。《道德经》说:绝学无忧。只要中国把本体论和气数论应用在金融资本市场,就能以自己的看家本事迎接外资的金融掠夺。因为中国的本体论和气数论已发展了两千多年,比西方400年的金融历练更加深厚,至少打成平手不成问题。如果一味学习西方理论,一味对外投资的大机构马首是瞻,那么金融大战中国肯定要输得很惨,国储铜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中国要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应用在21世纪的挑战,就只能靠文化创新。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天可汗的称号就是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佛教在东汉开始传入中国,而在南背朝时佛学大量涌入中土,这其中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凉州文化的出现。南北朝时凉州是河西走廊的经济文化中心,佛学传入中国,先去凉州做基本的消化与融合,完成佛学的中国化,经过中国化以后,佛学更容易深入人心,变成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修道人口一下子大增,过去的士人不少人转换成得道高僧,这是一次文化深度的大跃进。在士人阶段,要成为圣贤相当困难,佛学输入以后,要变成得道高僧相对可能,因为佛学的修行过程相当严密,如实修行,变成得道高僧是有可能的,所以中国历代出了不少曾僧大德,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绝非一般俗人所能及。但是这些得道高僧无法阻止强权和异族的入侵,因为得道者不悄于去把道落实于“术”和“器”的层次。所以得道高僧虽多,国运却一直不振,一有外族入侵就被征服。轻此,中国传承两千多年的唯心论,将人民的心智落实到国力建设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的生产力有了实质的飞跃,加上改革开放接受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以后,中国的国力与财富直追全球第四位,很快就会变成第二位,甚至于超越美国,变成全球性的国家都已有雏形。但是中国的财富快速积累之后,却又变成欧美日金融掠夺的对象。金融大战似乎已逐步拉开序幕。生产力之外还需辅之以金融力,中国才可能变成世界性的强权,而不会停留于区域性强权,因为全球性强权和区域性强权最大的差异不在于其生产力,而在于其金融力,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都是最好的例子。但是金融力和生产力最大的差别在于两者的虚拟性和实体性,金融力以虚拟为主,生产力以实体为主,一虚一实相互辉映。一般人说金融资本市场为虚拟经济,而生产事业为实体经济,显示了两者的差异性。如今虚拟经济的崛起,又再度呼唤以唯物为基础的心物合一的文化创新,以道的虚拟能力和唯物的实华丽能力两者互相配合,中国才能同时提升金融力和生产力。
  
  能过道的虚拟能力,中国才能以虚受物,才能“治大国其居下流”,才能创造“和谐世界”。在道的本体观中,才能视万物为一体,才能民胞物与,把非洲的贫穷人口视为自己的同胞与家人,尽力去扶持他,而不像殖民地去掠夺它。通过道的气数观,才能洞悉中国人口的“规模效应”所产生的数学演变过程。目前全世界的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很大的盲点,那就是对于“规模效应”缺乏深刻的认知。因为规模效应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中印两国的庞大人口所形成的“规模效应”尚未进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所以欧美的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测屡屡失误,而规模效应在中国的气数论中却已经做了十分完整的研究,可惜这些研究一直停留于命运之说,未获得充分的重视。如果要充分解读中印两国的规模效应与经济演变,除气数率,没有更佳的途径。因此,中国的经济学家不防在这方面多做深入的研究,才能超越西方的经济学范畴,这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全人类的最大危机来自领导全球的西方文化已陷入了“文化困境”,解决不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诸如恐怖主义、资源危机等最重要的危机,如果这些危机持续恶化下去,人类的整体生存就会面临更大的威胁,而这些危机也都是西方文化所造成的。西方文化所积累的问题,因为自身文化的潜力已走尽头,自然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只有等待东方文化经过文化创新之后才能解决它,才能对于全球的几大问题与危机,做一个根本性的解决之道。因此,中国在文化创新方面,必须以道的虚拟能力、包容能力来统筹全球的实体性问题。通过金融力和生产力的双重结合,化解全人类的共同危机。未来中国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打赢金融大战,在打赢金融大战之后才有实力解决全人类资源长期短缺的问题,因此中国未来的挑战就是资源革命、金融竞赛、文化创新。


三.生命的伟大觉醒  
  一个民族在崛起的过程中,都会分阶段地出现生命的伟大觉醒。从鸦片战争以后,抗日战争以及随后的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次伟大的觉醒;改革开放与金融改革是第二次伟大的觉醒,第一次的伟大觉醒是以革命战争为模式,第二次的伟大觉醒是以企业修道和金融修道为模式。
  
  企业修道始于1978年的莫干山会议,它确定价格双轨制的新运行模式:存量采取计划价格,增量采取市场价格的双轨制。这就让中国提前释放了企业的活力,才能迎接1985年以后的经济全球化运动。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分工变成可能,劳动密集的国家虽然技术创新落后,但仍可以在商品的价值链中分享一杯羹,发展中国家找到增加就业和积累财富的有效途径,经济繁荣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不断加速。25年后,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已面临一个新的瓶颈,必然加以突破,那就是资本市场的改革。任何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都是建立有效的生产和管理,第二阶段必须通过资本运作来加速企业成长,在提升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完成做强做大的双重目标。尤其是原材料大涨之后国才猛然发现,自己是许多原材料的最大消费国,但定价权都不在自己手上,要想改变此种命运,只有一个方法,做大资本市场,让股市、期市、汇市、债市的规模同时做大,最好跻身全球三名以内,才有话语权。在此种前提下,沪深股市在短短两年内,总市值从股改初期的3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5月底的18万亿元,增速全球第一,上海逐渐变成全球的金融中心之一。
  
  沪深股市从2005年6月的998点(上证指数)涨到2007年5月底的4335点,其涨幅是同期全球第一。如果说此次大涨是资金过剩,企业盈余大增所造成,不如说是全民的金融大觉醒,大家发现股票市场是分享国家经济及企业盈余快速成长最快速且最有效的方法。全民过去25的经济拼搏终于要开始金融收割了,不参加收割的人,财富水平可能大幅落后。2007年第一季沪深两市的平均每股盈余高达0.125元,比往年增长一倍,难怪沪深股市在2007年第一季中,不少个股大幅上涨,在3个月内大涨2倍者比比皆是。大家发觉要分享企业的快速成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买股票。
  
   但是伟大的觉醒都是曲折和反复的,虽然股市大涨造成每天开户数一度高达38万户,但是一旦散户撑不住上涨的格局开始进行多杀多,大幅拉回仍不可避免。但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在大幅回调中能否全身而退,而在于QFII额度一旦大幅放宽后,真正大获利者是否转移到外资,就应严肃地思考。
  
   如果所有的投资理论都来看西方,那么不管你如何聪明与勤奋,都追不上西的投资高手。一个伟大的觉醒必然是一种创新,欧洲的文艺复兴如此,美国的信息革命也是如此。中国今天的金融改革也是如此。学业习西方的投资理论,但以西方的投资理论为满足,那就不是创新,而只是一种抄袭。历史从没出现过一个国家因为抄袭而变得伟大,只有创新才能变得伟大。因此,在金融改革的今天,中国如何在金融投资上和投资理论上进行创新,才是觉醒的关键。
  
  中华民族是个善于修道的民族,不管是企业修道也好,金融修道也好,它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因为中华民族有求道的精神,汉朝儒学才会大兴,唐朝大乘佛学才会大放光明,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才会落实于中国的崛起中。但中国的崛起,不能只靠生产力,还必须靠金融力,只有生产力和金融力同时俱足,才是真正的世界级强国,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都是如此,日本和德国因为只重生产力,不重金融力,所以最后都沦为二流的强国。
  
   为了提升金融力,必须把西的投资理论和中国的求道精神融为一体,中国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在未来的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基本于超越西方。在科技创新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很难速成,但在虚拟经济的金融创新方面,迅速超越西方却是完全有可能,只是要先找到金融创新的神秘钥匙。
  
  在超越的过程中,第一阶段要先学会理论,第二阶段要深入心法,第三阶段要发现自然法则与密码。学校的教育处于第一阶段,毕业后个人的长期历练处于第二阶段,只有极少数的特殊天分者才能发现自然法则与密码的存在,并把它用在实际操作中。
  
  在金融操作中,技术性的落实是很重要的,但技术性的思考是有其局限性与矛盾性,此时必须发展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统合所有的技术,并且给予技术性的东西一些标准与规范,因此系统的背后必须蕴藏着深厚的哲理或核心理念,才能指导所有的技术和构筑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是为什么笔者要提出华胜金融操作系统的背景原因。
  
   在一个系统中,它必须具备生命的伟大觉醒才具有生命力。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系统只是一个理念构架,它没有自我实现的可能。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具备实践性和真理性之后,会自行持续下去,直到它开花结果。 

四.完美的泡沫——通胀交响曲  
  楼市从2001年开始趋向繁荣,国际股市从2003年走向多头市场,期市因商口的不同,有的底部出现在2001年,有的底部出现在2003年,不过高潮出现在2006年5月中旬。利率的低点出现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后的两年内,似乎楼市、股市、期市、利率都处在同一个大节拍中,如果2001年算是大节拍的起点、2006年5月中旬是大节拍的中期高点,那么这一出戏的完美的结局必然有个主题。
  
  2001年“9*11事件”之后,流动性开始过剩。“9*11事件”以后,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2%之间,长达两年之久。结果因为利率偏低的原因,资金不再存在银行体系内,开始大量流动,在资金泛滥的前提下,第一个冲击波是房地产,造成全球房地产的繁荣引发固定资产投资过剩以后,利率开始缓步上升,尤其是铜价在突破每吨3000美元以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轧空行情,在短短的3个月内铜墙铁壁价从每吨4600美元一口气暴涨到8800美元,这时的主题曲是原材料的暴涨行情。暴涨之后,铜价进行了8个月的中段大整理,不过小金属的锡、镍、锌等却一路高歌猛进,后来才拉回。
  
  到了2007年2月27日,新的情况又出现了,沪深股市一天暴跌9%,欧美等国际股市亦跟着重挫,似乎沪深股市的蝴蝶效应引发了一次大型全球股灾。不过真正幕后的原因,是日元的套利交易才引发全球股市的大跌。因为日元的利率只有1%,而国债的利息有4%,借日元买国债或买股票,其资金成本最低。一旦日元从一美金兑122日元升到115日元,加上日本调升利率的可能性大增时,借用日元炒股者,就急于卖出股票来偿还日元的借款,结果造成2月27日以后全球股市的连锁大跌。日元套利交易事件显示全球将脱离低利率时代,开始谱出另一个主题曲:通货膨胀。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通货膨胀将是全球的共同挑战,全球泡沫已开始形成。
  
  通货膨胀这一主题曲将如何完成?首先玉米的价格是一大关键。因为大量的玉米转为生产乙醇之用,造成玉米价格居高不下。2001年5月的玉米价格是每蒲式耳189美分,近日(2007年7月)的价格是410美分。观察玉米的长期走势图可以发现,玉米长期在200-400美分之间来回震荡,一旦超过400美分就尖头反转自动拉会400美分大关。但是最近的玉米走势却已经连续两个月收在400美分以上,这是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现象,虽然乙醇的生产可以解释部分原因,但是另一个原因是玉米期货多单大增。由于玉米和大豆有一定比例关系,玉米贵了,动物的饲料可以改为大豆,如果玉米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显示大豆的价格亦有可能跟进,造成谷物价格的大涨,一旦谷物价格大涨,引发通货膨胀就更加容易了。
  
  从利率的长期走势亦可以推演出通胀的可能性已大增。就美国基准利率来看,2%是属于低利率的时代,5%是属于中利率的时代,8%是属于高利率的时代。目前停留在5.25%,虽然可能小幅回调,但长期趋势是向上的。依照历史的长期走势图来看,8%是长期走势的均衡价位,13%以上是严重通胀时的利率水平。因此,只要谷物价格以及原材料的石油、黄金走势不断向上,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挑战8%应是可预期的。
  
  未来利率的高低亦可以从黄金价格获得印证。2007年7月,黄金的走势在每盎司640美圆上下,从黄金的长期走势图来看,未来挑战800美圆以上的可能性很高,只要短期黄金价格不要跌破630美圆的上升趋势,多头的趋势将一直持续下去。黄金从2006年5月份的730美圆下跌以后,底部已不断提高,第一次低点在544美圆,第二次低点在559美圆,第三次低点在602美圆,也可以看出其多头趋势。如果短线跌破630美圆,只要迅速拉上来,其多头趋势仍然有效。从玉米价格、利率趋势、黄金价格来综合观察,加上日本可能是最后一个脱离低利率的国家来看,全球将告别低利率、低通胀的几率已大增,如果全球泡沫要追求完美化,那么未来几年内各种商品之间将合力演奏出通胀交响曲,值得密切关注。 

五.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金融力  
  世界历史上一般有三种民族:农业民族、游牧民族、海上冒险民族。中国和印度等是属于农业民族,历史上的匈奴、突厥、蒙古和今天的俄罗斯、日耳曼等是属于游牧民族,荷兰、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属于海上冒险民族。
  
  农业民族能够养活众多的人口,所以中印两国都是人口的超级大国。而农业民族最怕战乱,一旦战乱农民无法及时播种,全民就要挨饿,饥民就要造反,所以农业大国最怕战乱,希望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相反地,游牧民族则是必须靠掠夺与战争来维持生存,因此游牧民族一向比较能征善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在游牧民族是派不上用场的。古代中国汉族的兵法有四千多种,但每次遇到异族入侵,大部分都打了败仗,最后被异族征服,例如元朝、清朝。到了清朝末年,游牧民族和海上冒险民族两路夹攻,中国这个以农业民族为主的国家,最后招架无力而败落,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才扭转了此一路败退的命运,谱写出中国崛起这一新乐章。(这里潜灵保留异议)
  
  从历史来看,汉族在对内统一的战争中,出了不少名将,例如韩信、李靖等,但对外战争则乏善可陈,只有卫青、侯君集等远征成功,其余都挡不住异族的侵略。从这个角度来看,汉人在军事上不是善战的民族,这也许是农业民族的宿命。但是农业民族却酝酿着另外一种发财意识,自古以来,个人成功的标准就是升官发财。升官机会有限,发财机会在农业社会也相对有限。在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中,远地贸易业不发达,靠经商致富的机会相当有限,因此发财机会只局限于地主。地主一多社会贫富不均就加剧,最后演变成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始终无法长期长治久安。在一治一乱的改朝换代中,老百姓心底深处的发财愿望却愈来愈强烈,只是苦于没有发财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发财机会逐步涌现,有国际贸易经商致富的机会,有民营企业的致富机会。目前民营企业的财富已约占全国财富的一半,并且这比重正在不断加大中。但不管贸易经商或民营企业,对于庞大的劳动阶级而言,只能分享到劳力所得,劳动阶级因为缺乏资金,很难真正发财。直到股改以后,任何劳动者只要有基本存款,都可以参与股市投资,过一过三个月赚数倍的暴富感,这为全民的投资热情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中国金融力的崛起。
  
  中国的金融力可以跟犹太人媲美。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在西方工商社会中颠沛流离,磨练出杰出的理财智慧和能力。中国老百姓的普遍愿望是发财,但因农业社会中发财机会相对有限,一般农民只能靠劳力来糊口,至于发财的愿望只能埋在心底。改革开放以后,家业社会逐渐转型为工商社会和金融社会。在工商社会中,劳动阶级只能赚取劳力所得,离开发财仍有一段距离,直到股改以后,中国第一次出现完整的金融社会会,股市、债市、汇市、期市、形成一个新的赚钱机会。在这个领域中,中国人虽然起步晚,但有望逐步追上犹太人。
  
  西方社会从城邦社会转型为工商社会,再衍生出金融社会,但因金融的虚拟性秀,对实证为主的西方人而言,很难适应此种变动不居的虚拟职业。只有犹太人是例外,所以犹太人能在西方金融社会中一枝独秀。
  
  中国从农业社会逐步转型为工商社会和金融社会,这两个社会中国人都很容易适应。对于工商社会的实证性而言,有儒家的“实事求是”精神与之相呼应。对于金融社会的虚拟性而言,有道家的“虚静为本”与之相呼应。儒道两家正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核心,就像太极图的两个核心一样,这两大核心不断互动、互相推演生生不息。因此,中国在工商生产方面可以摇身一变,变成世界工厂,在金融方面也可以摇身一变成金融强权。在可预期的将来,全球十大银行总市值的前五名,可能依序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前三名都是中国的银行。因此,中国继“世界工厂”之后,要变成“世界办公室”比较慢,但要变成“世界银行”会很快。
  
  人类历史以来,只出现过两个超级强权,即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这两个国家是生产力和金融力都很强的国家,其国家生产总值在高峰时皆达到全球的一半。如果只靠生产力而缺乏金融力,会沦为二流国家,如日本、德国、法国等。中国的崛起,一定要生产力和金融力同时发达,才有办法变成21世纪的真正超级强国。根据专家的预估,在2020年前后,中国的生产总值即可超越美国,同时金砖四国会取代G8变成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如果中国单凭生产力要追上美国比较慢,但如果配合金融力,要追上美国会比较快。全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民族,农业民族、游牧民族、海上冒险民族的包容力,以农业民族最强,同时家业民族比较强调和平。在恐怖主义兴起,西方社会穷于应付之际,农业民族的包容力和和谐本性正是世界大同的济世良方。但是和谐世界的大前提要有头要在庞大的实力,否则只是一种愿望而已。中国只有能过生产力和金融力在2020年之前崛起,才能及时挽救全人类的大危机,把人类从恐怖主义和资源短缺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六.金融文化的建立  
  中国要建立金融文化,不妨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发展。在清末洋务运动阶段,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获得当时朝廷的重视,但因洋务运动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一蹶不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渐渐为人所淡忘。事隔100多年,在金融领域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为中国的金融文化建立一个最完整的体系。
  
  首先就“西学为用”来看,到目前为止,金融的创新几乎是西方人的天下。自从1761年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一直到今天,一共有246年。在这246年的历史中,西方因为资本主义的高度发达,发展了庞大的资本市场和众多的金融工具,虚拟经济的总值已超过实体经济。在美国,股市的总市值已是GDP的1.6倍,而在中国只有80%,可见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美国的国力,与其说它是全球最大的军火制造商,或者说它是高科技的全球研发中心,倒不如说它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目前美国的GDP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8%,但是全世界的商品贸易和金融操作有60%都是用美圆来完成交易,而欧元则不到它的一半,日圆更小。美国通过资本市场,把它原有的28%影响力扩大到60%,整整膨胀了一倍,西方的金融文化几乎完全浓缩到美国资本市场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几乎是美国人的天下。中国要建立自己的金融文化,一定要先到美国取经,把美国的政经分析、产业分析、企业分析、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完全学会,对金融工程完全熟悉,把最先进的金融理论都完全消化了,才可以算做到了“西学为用”。但是只有“西学为用”还不够,必须“中学为体”,才能超越西方。就象唐三藏到印度取经以后,中国加上了固有的“道”的大乘思想,才有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等诸多思想,使佛教文化获得最高的成就。今天,中国的金融文化必须建立在《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华严经》、《金刚经》的本体思想上,才能建立以“中学为体”的金融文化。

  《易经》是讲求变化之道的伟大思想。变化之道分为简易、变易和不易,而阐明这思想的是《周易》。《周易》又分为《易经》、《易传》、《易数》三部分。《易经》是讲卦辞和彖辞,《易传》是透过系辞传等十翼讲哲学思考,《易数》是讲符号逻辑和宇宙演化和数理哲学。从《易经》进入《易传》,才能明白变化的根本大批量和自然法则,但是只有进一步通过《易经》数学才能进入《易经》的奥妙之处。打个比方,《易经》是外表,《易传》是骨肉,《易数》是神髓。中国不少大学问家如程、朱等,都在易理上下过很深的功夫,但是《易数》方面则只有邵康节的《皇极经世》集大成。一般人的理解是,《易经》数学是用在山医命卜相等五术上面,只对中国的农业社会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到了21世纪的今天,《易数》将在全球金融市场激起新的智慧火花,为未来中国人与犹太人的金融大竞赛,奠定胜利的基础。如果不通过《易数》的发扬光大,中国人恐非犹太人的对手。
  
  《易经》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讲本体,后天八卦讲现象,先天讲根本结构,后天讲动力系统,先天和后天必须融合成功,才能有效运作。只懂先天,不懂后天,只是有骨无肉;只懂后天,不懂先天,撑不起大格局。两者完全融合以后,就能把卦爻的动力系统和河洛的根本结构整合成功。《河图》和《洛书》是《易经》数学的基础,但是其中的奥妙很难深究。
  
  《易经》和《易数》的运用,背后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思考,这一套系统思考就是《道德经》。其实《道德经》就是得道经,在宇宙的千变万化中,如何掌握变化之道,是一门很深的功夫,因为它的变化不是封闭的单元系统,而是开放的多元系统。各变数之间彼此互相交感,构成无比复杂的动力系统,《道德经》就是教人如何去掌握这众多变化背后的第一因、第一体、每一物。只有掌握第一因、第一体、第一物,才能了达变化的根源,才不会陷入目迷五色的困境。所以说,《道德经》是讲求本体的大学问。中国历代的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都是在《道德经》上获得他们独自领悟的无上心法,才能立言、立德、立功。
  
  有了本体,还要大用。真正的大用,就是兵法。兵法不一定只适用于军事战场,可以用在企业管理上、金融操作上,也可以用在政治外交上,即所谓伐谋、伐交、伐兵、攻城,无一不可。如果没办法谋定而后动,那么遇到重大变化一定应变无方;如果分不清利害,就无法掌握趋势。《孙子兵法》说:“利计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就是要先明白利害的关键在哪里,只有明白利害,才能趋利避害。在趋利避害的过程中,通过间接路线,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达到奇袭歼敌之后,才能掌握利害,成为社会资源的权威分配者。
  
  在心法方面,只有提升心法的层次,才能达到行动上的圆融无碍与超越相对现象的真下在心灵自由。要达到行动上的圆融无碍,就要进入华严的一真法界,从理无碍,进入到事无碍,再进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但是进入法界无碍之前,可能要先面对现象界的诸多矛盾,如涨跌、快慢、大小、得失等都是相对的,只有超越相对,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而要超越相对的现象就要以金刚心来断烦恼,也只有金刚心才能断除根本烦恼,这时《金刚经》就是一本无上心法了。
  
  通过西方的金融工具与金融理论,可以做到“西学为用”,但是要提升内在的功力,只有“中学为体”,建立一个完整性的本体性思考,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西学的奥妙。中国未来的金融文化,已经呼之欲出,大家不妨一起来努力,共创金融世界的新领域、新天地!

  作者:疯狂的寂寞
  去我的博客看看吧,也许有你喜欢的:
http://peton7777.bokee.com/

 

作者:潜灵 回复日期:2008-05-25 18:09:56 

 

七.新道家精神与文化核心价值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个盛世,那就是汉唐盛世。这两个盛世的开端,都是以道家思想来打开文化的新格局,等到新格局创造成功之后,汉朝才改用儒家来持盈保泰,唐朝用当时的佛教思想来安定人心。因此,道家在历史往往具有开创新局之功。中国文化至今已形成儒、释、道三者的综合体。打个比方,一个人的生存,需要吃米饭,这米饭就是儒家思想;身体生病时需要吃药,这药就是道家思想;心理生病时需要心理治疗,这心理治疗就是佛家思想。因为这三者是同时需要,所以儒、释、道在中国社会中并存而不害,并且已融为一体。当然在历史的某个转折阶段,排队佛与打倒孔家店偶尔会出现,但长期而言,基本上是融合的。
  
  任何思想的崛起都跟时代大环境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在农业文明中需要知识分子的有效统治,所以儒家思想者符合当时的需求,而农业体制相对简单,只要从礼教下手就能维持体制的运转。到了工业时代,农夫从田里被赶到工厂,变成无产阶级,新的社会体制重新塑造出来,进而在西方形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国因为社会主义与本有的道家的道体思想、儒家的大同思想、佛教的慈悲思想暗合道妙,最后选择了社会主义作为建国的基本原则。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体制的建设方面与科技创新方面已有了初步成就,并且 有望在2020年基本上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但目前已碰到一个新问题:中国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如何去建立新的文化核心价值?如果新的文化核心价值无法建立,要想长治久安就会十分困难。我们都知道,儒家的核心价值,依照孔子的说法是一个“仁”字;佛教的核心价值,依照释迦牟尼的说法是一个“觉”字;道家的核心价值,依照老子的说法是一个“道”字,宋明理学曾尝试把这三大核心思想融为一体,这个新东西就是以理体为主的一个“理”字。理性主义传到西方的伏乐泰等,形成理性主义的兴起,变成西文艺复兴的理念来源。同时这理性刚好与希腊的理性主义暗合道妙,再加上西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形成西文化的两大原动力,至于后来工业革命的兴起,只是新文化力量在物资历上的一次大展现。到了1990年以后,信息革命使电脑从386升级到586,加上网络的建设,全球一体化逐步形成,从产业的全球一体化逐步演变成金融的全球一体化。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和谐理论,利用“和”的理念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通过“和”的理念使人类在一体化的融合过程中,能够更回良性互动,避免在全球融合过程中激发更激烈的矛盾与对抗。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最大的变化是虚拟经济的迅速崛起,通过虚拟经济的巨大容量,全球的巨大资金才找到一个消化的去处。当这股庞大的虚拟经济达到实体经济的数十倍时,人类社会就会展现出新的面貌,那就是金融社会的形成。过去只有工商社会、信息社会的形成,如今金融社会的形成,将使社会的面貌产生“量变到质变”的大变化。如果虚拟经济所吸纳的庞大资金流往全球,到处泛滥,到处流窜,那么全球的金融风险就会大为提升,许多人一辈子的积累在一次金融危机之后就会大幅缩水。如果是发达国家,其财富缩水还不会引起生活水平的降低,要恢复也比较快;但如果是发展中国家,一次金融危机就可能让经济倒退好几年。因此,对于新国际金融社会的形成,随时要提高警惕,是否人为九俎,我为鱼肉?
  
  面对金融社会的形成,就要有新的文化观与之呼应。在实体经济中,儒家文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升;在虚拟经济中,道家思想亦有利于金融力的提升。不过,就像儒家思想必须与时俱进,演进为新儒家思想一样,道家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演进为新道家思想。
  
  为了迎接金融资本社会的挑战,道家思想要如何创新才能胜任这个新的挑战?笔者认为新道家思想之形成,应包括拨乱反正、逆取顺守、明数达用、察乎时变、天人合一、虚静为本、不积转化、燮理阴阳、无为而治。以上这些基本修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在全球的挑战中,它是制胜的重要法宝,如能善用以上的法则,中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才能出奇制胜,超越西方。 

八.文化与金融力  
  金融力与生产力两者相辅相成,在强大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如果辅之以强大的金融力,国力会更上一层楼,但如果只有强大的生产力,缺乏强大的金融力,那么国力的上升就会面临瓶颈。前者如大英帝国和美国,后者如日耳曼、日本、苏联。为什么有些国家生产力发达之后,金融力能跟进,而有些国家却跟不上?这里面有许多原因,包括历史、地理、产业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却是文化的包容力。如果大英帝国缺乏不同文化的包容力,美利坚不是民族的熔炉,那这两大强权就无法发展出强大的金融力。但是包容力到了某一个阶段,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瓶颈,这个瓶颈在大英帝国来讲是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对美利坚而言则是面临恐怖主义的兴起。在产业和金融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已逐步陷入了文化困境,美国不断地利用人权和民主来干涉别国内政,但骨子里却是好胜争强,采取主宰一切的红海战略。这种好胜争强的个性本来就是霸权主义的特征之一。但新的全球化最需要的是“不争”的蓝海战略。“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对于美国而言是相当陌生的概念。“治大国若居下流”,对美国的国际政治而言也是不可思议的。美国基于主权国家的强势作为已让美国在中东面临更大的困境与挑战,美国的一连串强势作为往往破坏了联合国的调停努力,例如以巴冲突无法缓和就跟美国在中东的一连串强势作为有关:伊拉克的局势一直在恶化中,也跟美国的强势作为有关。不管对付大国或小国,美国一向是争强好胜,结果反而让美国的国力不断地虚耗掉,而症状国的基本情况却在逐步恶化中。
  
  换句话说,美国的强势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已陷入某种文化困境,而恐怖主义的兴起只是让美国的文化困境提早明朗化而已。此种文化困境是很难自拔的,因为文化代表一国的心态,而大国心态的调整是最困难的。例如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朝政府就始终无法把心态调整好,一直到后来被推翻为止,民初的五四运动就是调整民族心态的重要里程碑之一,直到建立新中国,这心态才完全调整好。
  
  如果美国继续实施争强好胜的红海战略,而中国一直实施不争的和谐世界,那么两者的文化劣势将逐步明朗化。中国的包容力在非洲已获得初步的成功,在其他的局部冲突中,中国的调停也是局势缓和的主要关键之一,这主要来自文化的优势,而此种文化的优势是很难被模仿的。
  
  一旦美国的包容力逐步缩小,那么美元就不再被广泛接受与应用,加上膨胀已久的金融力收缩,美元将面临巨大的调整。从产值来看,美国的生产总值占全球的28%左右,但全球的金融市场美元的比重却高达60%,足足膨胀了一倍,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美元回归30%的全球占有率是可预见的,从60%降到30%,不管是快是慢,美元霸权都要崩溃。一般的崩溃初期都是缓慢而不易察觉的。等到突然明朗化时才急转直下,如果以正常的时间来看,美元在2020年之前可能是缓慢衰退阶段,而在2020年以后急速崩溃,但如果有其他金融危机出现,则时间可能进一步提前。 

九.股市反映国力的大小  
  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5%,印度大约15%,合占40%;与当今中印两国的人口占全球近40%非常一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力急剧衰退,生产总值急速下降,降低到全球的4%以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恢复生产力,目前生产总值已超过全球的7%以上,但如以购买力平价理论来看,中国的生产总值已高达美国的80%。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生产总值目前占全球的28%,因此,中国的国力到底是7%或20%,都说得通,但两者的差距确实太大了。如果股市是一国国力的反映,那么沪深股市的目前总市值18万亿元到底是偏大或偏小,就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以市盈率来看,也有不同的标准。以2006年每股盈余的静态市盈率来看,高达60倍以上,但如以第一季或未来的半年报的动态市盈率来看,可能又降到30倍上下,两者相差一倍,可见上市公司的盈余成长率是维持目前股价上涨的最大原动力。如以60倍的市盈率来看,那已经是处在泡沫的边缘,但如以30倍的市盈率来看,股价仍在合理的范围内,但如以国力的反映来看,那又有一个崭新的看法。根据混沌理论,转换度量的尺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所以我们不妨从国力的角度来看沪深股市的新面貌。
  
  人类的近代史,已经历两大革命,即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还将发生的是资源革命。因为工业革命大量消耗原材料的资源,必然引发全球资源的紧缺,为了突破紧缺这困境必然引发资源革命。工业革命是由欧、美、日所领导,资源革命将由中印两国来主导。因为中印两国未来需求的资源最大,而且目前主要的原材料都掌握在欧美日集团的手中。中印如何突破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只有在新材料新能源方面进行大力开发,才能扭转这局面,因此资源革命必然由中印来主导,而欧美日集团因为掌控了目前全球的大部分资源,只想提高价格来坐享其成,对于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的迫切性比不上中印两国,所以说资源革命不可能发生在科技先进的欧美日国集团,而将发生在需求最殷切的中印两国。
  
  从资源革命的角度来看,沪深股市还处在少年期的高速茁壮阶段,18万亿元人民币的总市值在全球来看,规模太小了,只胜过港股,而远远落后于纽约股市、东京股市。规模太小就无法争取定价权。为了争取原材料的定价权,沪深股市的规模只能不断扩大,配合期货市场的不断壮大,在资源革命的初期才能逐步取得定价的主动权。如果定价的主动权消失,而自己又是最大的买方,那岂不是哑巴吃黄连。有一句话:巴西生产大豆,中国消费大豆,美国决定大豆的价格,就显示了定价权的扭曲性。
  
  以资源革命的阶段性而言,第一阶段必然是急取定价的主动权,第二阶段才是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第三阶段是恢复资源宽裕的局面,不过要完成这三大阶段至少要60年,在2020年之前争取资源的定价主动权,到了2040年之前在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创新获取重大成就,在2060年之前恢复资源宽裕的局面。为了恢复资源的宽裕,向别个星球或海底寻找新能源和新材料是很难避免的。在资源革命的布局上,中国一方面要做大金融市场,包括股市和期货市场的规模,一方面要在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上采取积极的策略,一方面要做好探海和探月等星际计划;三管齐下,必然在资源革命上取得最大的成功,而目前做大沪深股市的规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这个角度来看,泡沫论只是短期的特殊观点,从中长期来看,沪深股市必然反映出中国崛起的巨大国力。 

十.知识经济的核心技术——转识成智    
  知识经济主要表现在高科技和金融操作,目前全球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全球两个最有钱的人分别是代表高科技的比尔·盖茨与代表金融操做的巴菲特。知识经济从信息革命而来,信息革命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另一次大革命。公元2000年的网络泡沫就是提前透支了信息革命的未来收益,不少个股大涨100倍又跌回了起涨点,只有及少数个股能从本梦比回归本益比。知识经济是一种高度虚拟的行业,它跟传统行业的最大差别在于其务虚的一面。传统产业是讲求务实的,两者差异不小,所以在生产事业做的很好的大企业,很少能够同时把金融事业做得很好,反之亦然,因为务实和务虚要同时兼顾相当困难,并且管理风格也不一样,很难共用。
    
  回顾历史,从公元1800年到2000年,这两百年内,中华民族在工业革命方面几乎没有什么重大贡献,一直处在模仿与学习的阶段。如果从GDP总值来看,182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前20年,中国的GDP占全球的25%,但因为工业革命没跟上节拍,财富被西方国家大副超越。直到200年后的今天,科技水平和国家财富才逐步跟上西方国家,位居全球第四位。幸运的是,经过两百多年的煎熬和追赶,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有利于东方文化的新局面——知识经济的诞生,只不过它的诞生是用网络泡沫来惊醒大众。信息革命加上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已正式成为全球的主流经济活动。
    
  知识经济的第一个现象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这指的是高科技的知识垄断。第二个现象将是:全球数字化、数字心智化、心智本体化,指的是金融操作的未来新挑战。在知识被数字化以后,数字还要进一步心智化。换句话说,知识必须转换为智慧才、能在金融市场成为长期的竞争力,如何“转识成智“变成各民族之间另一次大竞赛。在这方面,中国文化有着显著的优势。因为西方的专长在现象的分析,东方的专长在本体的融合,两者各领风骚两百年。
  在未来的两百年内,也许缩短到20年内,全球性的金融竞赛将正式展开。生产力所积累的庞大财富,将在全球性的金融竞赛中再度重新分配一次,穷富的转折不止是看生产力,还要看金融里。因为金融是虚拟经济的核心,而虚拟经济又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因此想在知识经济方面胜出的话有一个大前提:必须能够转识成智。
    
  知识是愈积累愈多,形成“为学日益”的现象,智慧是愈深沉愈单纯,形成“为道日益”的现象。如何把知识的加法和智慧的减法融为一体,就是要转识成智。巴菲特的长线投资可说是转识成智的典范之一。
    
  要想转识成智,必须先进入空性,无法进入空性的人,很难进行转识成智。转识成智成功以后自然能做到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未见性之前,仍处在有为法的阶段。换句话说,知识经济的核心技术在于转识成智,转得成功,烦恼大减,信心与定力大增,操作绩效也会大幅提升。 
 十一.华严的圆融无碍哲学    
  《华严经》共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第一会“世主妙严品”,即把宗教的根本教义——毗庐遮那佛请出来,在梵文里面,毗庐遮那即光明普照的意思。在最后一品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提出善财童子,他通过五十三种的生命体验之后,才达到无上菩提的境界。
    
  入法界的善财童子,一共经历五十三种善知识的磨练,最后遇到佛母摩耶夫人,才渐渐圆满。等到种人生的艰难困苦都阅历了之后,他再回到文殊菩萨面前,接受文殊的印证。不过,文殊还是觉得不放心,虽然善财童子已阅历了许多境界,但是还不够,应该再去找普贤菩萨印证,最后普贤也认可了。于是,他再回到文殊那里去,文殊便在一弹指间现出了一个庄严的楼阁来,这个楼阁便是弥勒楼阁。在弥勒楼阁宝殿中,善财童子看到了帝王的宝珠,这个宝珠无比光明莹洁,整个弥勒楼阁都含摄在这颗宝珠上面,连弥勒菩萨也映在里面,善财童也映在里面。同时在弥勒楼阁的宫殿四面,都是帝王宝珠,从第一颗宝珠所产生的影像反射到第二颗,第二颗反射到第三颗,第三颗反射到第四颗……交光相网,现出了无比庄严的境界,一个弥勒变成无量的弥勒,一个善财童子变成无量的善财童子。一切器世界、有情世界,一一转化成正觉世间,成就庄严的精神世界。
    
  为什么文殊菩萨一定要善财童子去接受普贤菩萨的印证呢?在《华严经》第八会里面有一品叫“离世间品”,世间就是现实世界,包括俗界和色界。在俗界里面会产生许多愿望、许多感情、许多痛苦,有时会把人逼成疯狂。普贤菩萨拿他的大创造力去脱离现实世界,把人的生命一层层往上提升,通过十地品,从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一直到法云地,把精神提高到接近圆满的阶段。
    
  但是要达到圆满的高贵生命,谈何容易?所以在“离世间品”里面,就由普慧菩萨一口气提出200个问题,把如何提升精神以及提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严重问题,一一提问,这就是“普慧云兴两百问”。普贤菩萨针对这200个问题,一口气回答2000个答案,也就是2000个生活方式和高贵行动。这就是“普贤瓶泻两千酬”。通过这2000个高贵行动,把人生差别世界提升到圆满菩提的境界,把一切人格都提升到精神世界的最高成就。
    
  通过善财童子的信解行证,人生才有圆满的归宿。但是如果一个人已经升到菩提的光明境界,而其他人仍处在黑暗中、罪恶中、痛苦中、烦恼中,这世界仍然不圆满,所以在回向菩提之后,一定要回向人间。一个获得最高智慧的人,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他一定要赤裸裸的面对现实世界,以拯救世界的雄心和毅力,去拯救黑暗中的人类,如此才能把秽土变成净土,共同圆满菩提。
    
  华严思想是融合中国儒、释、道思想的伟大思想。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先跟道家融合,到了宋明又跟理学思想进一步融合,形成中国文化之新主流。就儒家而论,要做一个人,一定要先把普通人变成士,士再变成贤,贤再变成圣,到达圣贤就是大人,这个大人是与天地合其德,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楚辞·问天》中,是问天如何变成人,或者人如何变成天?如何把天的创造力,把握在人的手里?就向李白所说:“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墨子实行“天志”,也是因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创造力的本身来自人本身,天人是可以合一的,因此佛传入中国,转变成各种大乘教,逐渐从渐教变成顿教,从顿教变成终教,从终变成圆教,圆教能把小乘吸收进来,甚至大乘各派也都吸收进来。例如《法华经》、《涅磐经》都是圆教,只有《华严经》称为别教,别教就是特别的宗教,小乘佛教无法达到根本信仰之境界,缘觉也无法达到,甚至菩萨,如果不是大菩萨,而只是普通的菩萨,或者假名菩萨,都无法进入华严的境界。只有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才能承受这种信仰,才能承受其最高的哲学智慧,才能直接进入一真法界。

  如何进入一真法界?就要先了解华严的圆融无碍观。在西方的哲学中,很多关系,如果次第相生,是不可逆转的,没办法互为因缘,所以它是有碍的。在华严的圆融无碍哲学中,实体的存在本身可以转位渗透到A里面,也可以转位渗透到B里面,而A与B又可以互相渗透,也可以共同渗透,更可以共同渗透到C里面。此种互相摄入的关系,说明了宇宙是一个互动的系统,一切的关系都不是单向,而是可以互相因缘、互为平等、互为条件、互为相应的。因此也可以说,这些关系互相依持,互相涉联,表现出他们的互相平等性、互相依存性、互相作用性、互相无碍性,最后才得出圆融无碍性。不管彼此的作用如何宽广、如何无限,彼此都是互为平等、互为因缘,而且不能互为障碍,这就是事事无碍法界。再从事事无碍的周偏含容观中,进一步得出一乘十玄门、六相圆融等究竟妙境。
    
  华严经之“大方广”,是什么含义?这“大方广”三个字,是佛陀证得真如的心境,具有“体相用三大”。在七地菩萨前,缘理的根本智现前,而缘事的后得智不现前,只能称为方广;到了八地菩萨,能让根本智和后得智同时现前,理事双照,才能称为大方广。基本上,大乘法都是体大,相大,用大。体相互相依存而彰显相大,称性所起之功用可悟入绝对境界,而彰显用大,而真如心本身就是体大,因为心能含摄一切世法,出世法,一心具有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分别统摄出世法和世间法。
    
  由“体相用三大”可以揭开宇宙的秘密。真如的根本性,显现在人类的领域中便为人性,显现在万物便成为物性。真如门以绝对理性,生灭门以相对事物,彼此互为表里,两者相互圆融无碍,形成帝网交辉而无尽。
  法藏大师在《华严经探玄记》一书中,将华严十玄缘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他将十玄门的圆融无碍说得很透彻。
    
  第一、诸缘各异。不管本体的系统、现象的系统、作用的系统都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才能产生差别的世界。换句话说,诸缘相望,但体用各别,不相和杂,方成缘起。
    
  第二、互遍相资。一缘遍应多缘,各与彼多全为一,此一即具多个一也。若此一缘,不具多一,即资应不遍,不成缘起。换句话说,一生二,二生三,但二是二个一,三是三个一,共同具有一,如果失去一的成分,数字就无法推演,数学关系就无法建立起来。
    
  第三、俱存无碍。一切万有的存在,都是和谐的系统,假使有矛盾,有冲突,都可以消解掉,变成和谐的系统。不管是举体全住的唯一或举体遍应的多一,或俱存,或双泯,或总和,或全离,如此在千差万别中才能形成和谐的系统,以上三个根本法门,在混沌理论中可互为印证。诸缘各异就是自我模仿性,互遍相资就是惊讶化原理,俱存无碍就是可变性原理。
    
  有了以上三大原理,十玄门可以次第展开。一是同时具足相应门:无穷的千差万别世界可以统摄起来,形成互摄互融,普遍和谐,圆融无碍的妙境。二是因陀罗网境界门:就像弥勒楼阁的帝网之珠一样,一颗宝珠可以映象无穷的差别世界,构成重重无尽的事象,一多不异。三是秘密显稳俱成门:感性的显与理性的陷,可以互相含摄,感性之事可以转换为知性之理,而知性也可以含摄感性,如此才能理事无碍。四是微细相容安立门:一毛孔中见无量佛刹,就像波浪理论,小波浪和超级大波浪的形态可以完全一样。五是十世隔法异成门:把过去三世,现在三世,未来三世的九世差别时间,组成一个完整的时间印象,先把时间的差别化解掉,再把时间浓缩为一点。六是诸藏纯杂具德门:一行具足万行,真正的智慧必须六度同时具修才算圆满。因此真正的智慧要同时显现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上面,才能纯杂具得。七是一多相容不同门:一即多,多即一,一中容多,多中摄一,一多彼此互相摄入,但仍然不失一多之本位,故能一多并存而不悖。八是诸法相即自在门:诸法之间具有无穷的关系,各种关系可以含摄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大系统,但每个关系又不一样。九是唯心回转善成门:在天台宗中,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其枢纽在一心。心能造天堂,心能造地狱,心能造三千大千世界,就看心如何回转了,其实十玄门的枢纽就是心。十是托事显法生解门:说明一切事互为缘起,便能彰显一切事法,就是所谓的“一华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就逻辑实证论来看,一切的理,都要在感性世界的一切事中找到印证。
    
  十玄门可以说是华严宗里面最高超的哲学智慧,它分成十个门径去发展,能把一切事、一切理都概括进去,形成一个无穷理网、无穷事相的无碍世界。最后谈到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任何一法,都同时具有六相。如此才能做到一法可了一切法,一行具足一切行。
    
  华严的圆融无碍哲学在虚拟经济特别是在股市中特别管用,只要能深入其义,就能对千差万别的同时变化,获得一个圆满的解释,也才能在变化中获得大自在。 

十二.伟大的自然哲学——《易传》
  《周易》共分为三部分:《易经》《易传》《易数》。《易经》以卦辞爻辞为主,但是不易理解,因此有阐明《易经》哲理的《易传》,加上推演气数的《易数》,构成象、理、数的完整体系。从伏羲划卦到邵康节的《皇极经世》,前后发展了数千年,也是中国最有深度的自然哲学、数理哲学。
  
  《易传》也就是十翼: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传、系辞下传、说卦、序卦、杂卦。作者不是一人,可以推定出于儒家之手,写作时期大约在战国后期到汉初。《易传》是充满自然哲理和数理哲理的作品,对于金融操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性,其中以系辞传的自然哲理,最值得细细品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知大始这一句话,说明了时机是投资成败的最主要因素,时机对就成功了一半,时机错就失败了一半,但是一般人的眼光都放在价位上,放在赢亏上,而忽略了时机的绝对重要性。坤作成物,成交量也是一般人最难懂的关键性因素,量小都出现在底部,量大都出现在头部,这是必然的现象,也是反市场操作为什么会成功的原因所在。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这一句话,说明了时机是凶吉的根源,也是失得的关键。有失得才有忧虞,有变化才有进退。忧虞就是心理分析,心动之后才有行动,所以时机是第一个变数,心理是第二个变数,行动是第三变数。不过,一般人只重视行动,而对于前面的时机与心理,往往都忽略了。纯粹看行动所引起的线型变化是不够的,还要深入时机与心理,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自由行动者。“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一段话中的“不违”、“不过”、“不忧”、“能爱”就是投资心理学。在贪心与恐惧之阴影下,想在投资过程中自得其乐,一定要有相当的定力。这定力来自系统思考。因为范围天地与曲成万物就是一种系统思考。但是这种系统思考不是僵硬的框框,而是与不可见的根本结构相吻合的精神,这精神会反映在乐天知命与安土敦仁上面,它是无方无体的形而上,并非有方有体的形布下。乐天知命的人善于选择时机,安土敦仁的人善于选取股,选时与选取股是投资成败的两大关键。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这一段话,把投资的艺术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它强调了多空循环的必然性,就像一阴一阳的循环一样。推动循环的动力是善,善就是宇宙精神,但让循环落实到现象,主要靠人性,所以说“成之者性也”。股市就是人性的集体反映场所。这人性是每人每天都在反映,但不自知,所以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因为人性很容易迷失,尤其是贪心、恐惧作祟时,人性是很容易迷失的。这股宇宙精神或人性,能鼓动万物,却不和圣人共同忧虑。它生长万物,丰富万物,叫做大业;变化随时在更新,每日都有新的变化,而不是模仿过去,叫做盛德。让万物生生不息,变易无穷。在天成象的时机叫做乾,在地效法的形势叫做坤。用数字来代表几率,用几率来代表可能性,通晓成败的几率之后,才是真正能成大事的人。至于不可测的一面,我们在市场面前宜保持谦卑,像敬尊神明一般,不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要知道人一旦变成上帝的化身,离开狂妄与毁灭已不远了。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乾,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这一段话把时空的特性完全说出来了。时间的循环有其规律性,就像春夏秋冬一样,它是不可逆的,这一个循环错过,就要等待下一个循环。空间的特性是时机未成熟时,它是关闭门户的,时机一成熟,它就千门万户开,变化无穷。天地、四时、日月都在说明乾坤的本有特性,而乾之易知,坤之简能,是其最根本的德性和功能。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这一段话,说明圣人因为看到天下事物的复杂,而用卦象、爻动来了解其变化。卦爻是一种穷尽所有可能的动力系统,就像指数和个股的互动一样,形成一个很复杂的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可以用“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来形容,也可以用“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来形容,通过这动力系统,万物各自发挥它的本性,保存万物的存在,形成道并行而不悖的和谐现象。
  
  在八卦相荡的过程中,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以天地定位开始,后天八卦以水火之用为开始,前者注重先天的本体,后者注重后天的应用。在先天八卦中,天地定位是最大的关键,一旦天地无法定位,整个先天八卦就无法展开。天地定位就是时空的先天格局,有了时空的先天格局,后天水火的用才能展开,整个大格局的压缩与膨胀的动力系统才能运做,最后永续发展的黄金螺旋线才能进行下去。
  
  以上的系辞传,是整个《易经》的自然哲学,它跟《道德经》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吻合的。至于它的妙用则在《易数》上面,《易数》的千变万化是真正的“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易传》深入的探讨了力空时三者的复杂变化,并且把体相用融为一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根源之一,它跟佛经的体相用可互为印证。  

十三.金融修道的步骤  
  金融修道是一个艰巨的工作,它跟一般的投资学习有很大的差异性。投资学习是“为学日益”,金融修道是“为道日损”,两者完全相反。正是因为相反,一般人都不晓得如何去修,虽然听过很多高僧大德修道成功的故事,但很少听说金融也可以修道。
  
  金融市场包括股市、期市、汇市、债市都具有一个很特殊的属性——虚拟性,它是虚拟经济的主要市场,它同时是高度知识密集、高度心理密集的特殊市场。正因为它的高度虚拟性、高度知识性、高度心理性,使得修道变成有可能,如果缺乏以上三种特性,要列入修道的范围就会十分困难。
  
  也许有人会问,金融市场来自西方世界,到目前已有400年的历史,西方人为何不修道?事实上西方人不用“修道”的名词,但是所锻炼的过程大同小异,只是过程是否精细,结果是否杰出,步骤是否可以复制,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西方的投资高手如巴非特、彼得·林奇、罗杰斯、索罗斯等都在内心世界里进行自我修炼、自我提升,只是没有把修炼过程标准化而已。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修道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印度的佛教也是一种伟大的修行,并且有一套严谨的过程和方法,但修道人口比例极低,只有少数人参与佛教的艰苦修行。中国则不然,自从佛教在东晋时期传入中国以后,中国把印度佛教中国化,建立适合中国人修行的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等宗派。把印度的佛教和中国的求道心结为一体之后,修道人口大增,儒、释、道都有大量人士在进行修道,也有许多大成就者,但是这些大成就者除了教化众生普渡众生之外,没有一个更为具体的修炼标的。如果全球金融一体化之后,修道除了可以教化众生之外,也可以进入虚拟经济的金融市场作为修行的地方。道是高度虚拟性、高度知识性、高度心理性的精神修养,只有金融市场能具有这些特性,实体经济因为变化慢要修炼比较困难,但是金融市场一旦修道成功要证实比较容易。但因为金融市场变数多,变化快,真的要在金融修道也不容易,除非你晓得修道的步骤。
  
  金融市场是一个知识密集的市场,但是这些平常所学的知识,在修道过程中却是一种“所知障”,加上金融市场起伏很快,得失心强的人,很容易产生“烦恼障”,所知障加上烦恼障如果克服不了,道就修不进去了。因此,修道的第一个步骤是培养“空性”,通过空性来净化所知障和烦恼障。如果过不了空性这一关,学习愈多,障碍愈多,离修道就愈远。
  
  如果过了空性这一关,还要进一步。进入玄关,只有见性之后,才算进入本体的境界。既然大家都晓得本体和自性很重要,但是为什么修不成功?关键是过不了玄关,因为玄关不过,就进不了本体,本体就是自性。只有见性之后,才算进入本体的境界。只有深入明了玄的真正意义并体验深刻之后,才能进入本体的大自在世界。
  
  玄这一关是最难过的一关。《道德经》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见入玄非常困难。兵法上的奇正虚实,都是一种玄的初步境界。过了奇正虚实,做到无实无虚,才算真正过了玄关。
  
  如果空性和玄关都过了,那么原来的知识就可以转为智慧,那就是“转识成智” ,离修道成功已不远了。最后再参透无智亦无得就大功告成了。因此,简要而言,金融修道的第一关是从理入空,第二关是从空入玄,第三关是转识成智,第四关是无智无得,如果前一关过不了,直接修后面的关,那也是盲修瞎炼,很难有大成就。 

十四.金融修道的可能性    
  修道就是寻求真正的开悟,发现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股市可以修道,那么股市的真相是什么?股市从表面看起来变数多、变化快,但长期来看,却有相当的规律性;它的规律性就像历史的规律一样,在不断地重复中不断地有创新性。也许有人会说,股市不外乎是基本面、产业面、政经面以及技术面的综合体现,它体现的方式是混沌的,有规律的一面,也有不规律的一面,因此运气变成股市获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是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他们的操作绩效也有起伏高低,只不过国际投资大师能把运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让绩效起伏太大。但仔细观察他们的投资风格、投资心法却会发现差异很大,要把不同的风格与心法做到融会贯通似乎十分困难。最后你只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套,形成自己的风格。但形成风格是否就是修道的开始?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你就很难走进股市修道的大门。因此,股市修道有可能的,只是看你如何修道而已。
    
  道要如何修?《道德经》讲得最简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道必须一步一步修,如果人道都修不好,要进入地道和天道就会很困难。等到天、地、人都修好,你已经给修道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但从天、地、人跃入道的领域,不但要逆水行舟,并且要像鲤鱼跃龙门一样做一个实质的飞跃,在逆水行舟和飞跃中必须通过苦行和无我才能进入道的领域。如果不修苦行,不修无我法,入道是十分困难的,纵使你把天地人融会贯通,你也是在道的门外,还没登堂入室。但能到道门外的广场也算是不错了,总比在荒郊野外流浪强很多。
    
  融会贯通之后就会有一个内在的答案,这一个内在的答案可以统筹所有的现象,并且不会受外在答案的影响,虽然有时候也会参考外在的答案,但内在答案是有其连贯性与一致性的。这个内在答案具有虚静的本质,而非一味地执著,因此这个内在的答案应具有定慧等持的特色,既不偏有,也不偏空。因此,笔者认为培养融会贯通的空性是修道的第一门槛,过了这门槛,才能从形化的世界走进气化的世界。
  第二关走进气化的世界,就能明白事物的本源,晓得如何触类旁通,晓得彼此之间的脉络关系,心才能开始放大,对于外在变化的随度愈来愈大,心理的明亮度也跟着提升,而非麻木的随而已。因此,从气化走向量化才是成就的开始,这时才进入第三关。
    
  第三关是体相用合一的大用阶段,它是以第一阶段的内在答案与第二阶段的气化阶段为基础。气化阶段就是把内在答案与外在现象作一个内在的联系,只有这内外的联系十分可靠之后,体相用才能融为一体。如果内外联系时常失误,那就表示第二阶段的气化还没畅通。只有底气十足之后,才能达用。
    
  通过形化、气化与体相合为一体之后,股市修道才算有了初步的成果。但这个成果还需通过理气数象的不断融会贯通,才能把境界提升上来,透过心量、心法、心境的互相提升,初果就会不断提升到二果、三果、四果,而达到自行圆满的上限。如果心量不大,心法不好,心境不高,要进一步提升就十分困难。
    
  因此,股市修道的步骤是首先超越形化,形成内在的答案。这内在答案通过气化阶段,形成内外的有效联系,然后再进一步升级到体相用合一的达用阶段。最后再通过心量的扩大,心法与心境的提升,就可以达到修道的高等果位。 

十五.如何培养本体观  
  问:有哪些书对于本体观的培养帮助最大?
  答: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一个字——道。道的本来面貌就是本体观,本体就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代表时间,地代表空间,万物代表力量。本体观就是把宇宙的时间、空间、力量融为一体的至高境界。牛顿在《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万有引力的定律,使人类对于力量有一崭新的观点,西方文化开始利用自然的力量来追求“无穷的窨”,通过科学的新力量不断向外扩张,从殖民主义、工业革命、外太空的征服与交响乐的风格,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力量来不断向外征服与扩张,表达出西方文化对于“无穷的空间”的永恒追求。
  
  中国的本体观讲求和谐社会与和谐社世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必须“治大国若居下流”,这一点是西方文化所无法接受的。西方文化只会高高在上地玩国际制衡,不可能做到“治大国若居下流”的广阔胸襟,所以西方文化的包容力是相当有限的,因为包容力不够全球才纷乱不断。从“治大国若居下流”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道德经》是探讨本体观的书。如果要进一步深入本体观,《庄子》一书则是最佳的参考书。庄子通过一连串的比喻来透露本体的境界,让人逐步从有限的个体变成无限的本体。在儒家的系统中,《中庸》与《易经》则是探讨本体观最深入者,里面亦有不少珍贵的本体思想。 

十六.股票长线投资的心法  
  问:股票长线投资很困难,其关键在于心态,有好的心态才敢低价大买,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培养好的心态?
  
  答:长线投资的心法主要是三忍:智慧性的忍耐、无生法忍、寂灭忍。长线投资简单地讲就是忍耐的比赛,不过这种忍耐是一种很特殊的忍耐。那是一种信心的忍耐,也是一种超越信心的忍耐。信心的忍耐一般人比较容易理解,超越信心的忍耐,一般人很难理解。
  
  长线投资的第一阶段是智慧性的忍耐,是有信心的忍耐。这个阶段只要对产业远景多加思考,对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对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有一个合理的预估,就可以进行长线投资。但这种投资的能见度大概在三年左右,要达到五年就很困难,因此这种方法还是有其局限性的。
  
  长线投资的第二阶段是无生法忍。这是一种相当高的境界,它已经不拘泥眼前观察的现象与数据,而是对社会及国际现象的变动做一个较深入的观察,然后做一个长期的玄妙思维。这个长期的玄性思维已非理性思维,而是另一种微妙玄通的玄妙思维,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从理性思维的有限性进入到玄妙思维的深远性,这是一种高度的直觉,所以能够正确运用这方法者,只限于极少数人,但这种玄妙思维并非仅凭一时的灵感,而是通过“反闻闻自性”之后所产生的内在广大灵感。它已经从现象的变化中走进了本体的大自在,因此它的玄妙境界并非不可捉摸的,而是要通过一连串的修持,才能进入无生法忍的阶段。天生法忍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忍,对众生有完整的洞察力;第二阶段是法忍,对事物有深入的觉察力;第三阶段是无生法忍,把生忍和法忍完全消化掉,就会进入无生法忍。在十地菩萨中,它代表第七地的远行地,第八地的不动地和第九地的善慧地。再往上升级就进入了寂灭忍的最高境界,那就是第十地的法云地,第十一地的等觉菩萨和第十二地的妙觉菩萨,妙觉菩萨就成佛了。
  
  在寂灭忍的阶段,已进入不可思维、不可言语的至高境界。它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阶段,只能以寂照的功夫来心心相印,光光相照,它已经超越思维与语言,所以进入这个境界是极其困难的。寂灭是一种什么境界呢?简单地讲,那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至高境界,它能把一切时空在刹那间完全感应出来,它不只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是超越所有的生灭法才能进入的寂来境界。寂照两者互为体用,寂而常照,照而长寂,在如如不动中,了然所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变化。它能超越时间回到过去的历史情节,也能看到未来的所有变化,没有通达无生法忍的人是绝对进入不了寂灭忍的。在《道德经》中也在类似的说法,但说得太过简约,一般人不容易领悟出来,那就是“玄雌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根就是时空的来源,只有超越时空的变化才能进入其源头。
  
  为了深入寂灭忍的境界,法藏大师在《华严经探玄记》一书中,将华严十玄缘起做了一个深入的说明。虽然寂灭忍是不可能用语言来形容,但通过十玄门,却能比较容易进入这一个十分神秘的领域。在提出十玄门的圆融无碍之前,要先理解三大原理。第一个原理是诸缘各异。不管是本体的系统、现象的系统、作用的系统,都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才能产生差别的世界。换句话说,诸缘相互对待,但体用各别,不相合杂,才能生出缘起法。第二个原理是互遍相资。一缘遍应多缘,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才能互相渗入。例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但是二不仅是独立的二,还是二个一,三不仅是独立的三,还是三个一,共同具有一,所有的数目都是有共通性,才能互相推演,形成一个万象森然的世界。第三个原理是俱存无碍,一切万有的存在,都是和谐的系统,假使有矛盾、有冲突,最后都会被消解掉。通过诸缘各异,互遍相资和俱存无碍,才能展开十玄门的推演。
  十玄门依次是,第一玄是同时具足相应门,第二玄是因陀罗网境界门,第三玄是秘密显隐俱成门,第四玄是微细相容安立门,第五玄是十世隔法异成门,第六玄是诸藏纯杂具德门,第七玄是一多相容不同门,第八玄是诸法相即自在门,第九玄是唯心回转善成门,第十玄是托事显法生解门。
  
  以上十玄门是进入寂灭境界的十种方法,它是华严宗里面最高超的哲学智慧,把一切事、一切理都概括进去,形成一个无穷理网,无穷事相的无碍世界。通过这个无碍世界才能由“理无碍”进入“事无碍”,再进入“理事无碍”与“事事无碍”。
  
  无生法忍和寂灭忍都是对于有限世界的解脱,一般人受限于现象性的思维是很难进入这个领域的,但是对于长投资者而言,进入这个神秘领域,你才能真正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最高“性相融通”的境界。这也是长线投资的最高修养。

十七.全球大投机行情  
  产业全球化带动网络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但金融全球化反而后来居上,主导着未来全球的政经发展。
  
  目前全球资金处于严重过剩的阶段,必然有好几波大的资金行情。第一波掀起房地产的大行情,第二波掀起原材料的大行情,第三波将掀起股市的大行情。等到这三波大行情结束,全球资金才会进入另外一个冬眠期。目前的流动资金是由美圆来主导,下一个大循环将由其他货币体制取代美圆的地位。但美圆要从世界货币下台之前,必然掀起一连串的大投机行情,这个大投机行情就是美圆的谢幕行情。所以说目前看淡美圆还太早,双赤问题不是美圆的致命伤,只有美国失去世界经济主导权,美圆才会崩溃。
  
  为什么资金严重过剩,而又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主要原因是虚拟经济吸纳了大部分资金,这虚拟经济包括股市、期市、汇市、债市等。目前货币市场的每日交易是全球贸易额的20倍,可见其吸纳能力之强。一旦虚拟经济无法吸纳那么多的过剩资金,只有一条路——金融危机。为了避免金融大震荡,美联储要很有技巧的不断提高利率,同时,在必要时,美国还会强迫其他国家提高利率。利率是资金的国内成本,汇率是资金的国外成本,只要把利率和汇率操纵好,资金成本就可以有效控制,经济循环就可以自由运做下去。
  
  当美国的平均房价达到每户20万美圆时,联邦储备局就不断提升利率,诱导房地产价格逐步软着陆。一旦房地产不再上涨,资金就转移战场,转移到原材料上面。因为原材料具有不可再生性,加上未来的稀缺性,全面上涨是正常的。依照中国和印度的人口结构看,目前已逐步进入消费的高峰期,所以对原材料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价格的长期上涨乃势所必然。
  
  我们首先从石油来看,石油是战略物资,具有特殊的战略含义,所以油价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工具。要探讨石油问题不能单纯从供需关系来探讨,必须深入战略层面,才能把握其未来趋势。
  
  油价的高涨对中国是不利的,因为中国每年必须进口1.2亿吨石油,油价一提高,必须多付巨额外汇,并且石化产品价格跟着水涨船高,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威胁。如果由国家来吸收涨价的部分,一方面无法持久,另一方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经济的无效率,所以油价一提高,就可以抑制中国的国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被美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如果中国因为高油价而降低竞争力,对美国而言,是可以缓解其压力的。在此前提下,拉高油价合乎美国的战略利益。同时,英美的石油公司还可以从高油价中获取暴利,一家石油公司单季盈余居然高达100亿美圆,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从石油的长期走势可以看出,石油从10美圆到40美圆是一个长达30年的大箱体,一旦突破至少会挑战70美圆,可是为什么不继续往上拉,以谋求更大的暴利和更大的战略效果呢?原因是,油价上了70美圆,美国的庞大消费者开始抗议汽油的大涨,布什政府基于群众的抗议,不得不释放战备石油,以压抑油价。另外,油价抬高也会降低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和提高通货膨胀率。
  
  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美国终于把油价从每桶70美圆压回到每桶五六十美圆,构筑了一个中期整理的技术形态。中期整理结束后还会创历史新高,不过也不能高到如一般机构所预测每桶200美圆以上甚至是300美圆。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如果油价长期保持在60美圆以上或者高达100美圆,伊朗和俄罗斯就更有本钱来对抗美国,使美国的中东战略加速失败。目前美国在中东已是进退维谷,实施大中东民主计划,使得伊拉克、巴勒斯坦、伊朗的大选结果都是宗教派系获得大胜,而不是美国所支持的政治党派获胜,可见美国的中东战略是大有问题的。当初假借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动武,也是子虚乌有,政治信用破产。但是更深层的理由就是美国必须控制中东的石油,一旦美国控制了中东石油,美圆就可以从软通货变成硬通货,继续保持美国的强势地位。如果美圆大幅度贬值,美国的强势地位可能一落千丈,类似1991年苏联的大解体一样,所以美国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伊动武,也不愿美圆提前崩溃。用军事力量来支撑美圆,这是很多经济学家未曾预料到的新方案,许多经济学家喜欢单纯的用经济数据来判断美圆的走势,最后落得不灵光,乃是必然的。
  
  如果以上的战略推理成立,油价未来的高点可能在每桶85美圆上下,考虑到美圆贬值,100美圆应是头部区,而不是少数经济学家所预言的200美圆。太高的油价会伤害经济成长,并且会让美国眼中的恐怖国家如伊朗、苏丹获得更多的本钱来对抗美国。同时,俄罗斯也会在高油价的情况下如虎添翼,妨害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
  
  如果说原材料的大泡沫是从石油大涨揭开序幕,铜的轧空和黄金大涨就是中场好戏,那么最后的压轴好戏必然是谷物的大涨。
  
  美国的外汇储备中,黄金占了60%,德国、法国的外汇储备,黄金也占了50%,可见黄金大涨对欧美来讲是有利的。
  
  从黄金的长期走势可以看出,黄金的大涨跟美国的策略息息相关,而非单纯的供需关系而已。1979年底,黄金涨到每盎司870美圆,主要作用是,通过黄金大涨,把石油美圆从中东国家捞回来。从1973年石油禁运产生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第一次涨到每桶40美圆,到了1979年两伊战争产生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再次挑战每桶40美圆,阿拉伯产油国家在两次石油大涨中,获得大量的石油美圆,如何让这么庞大的石油美圆回流到美国手里?美国就是利用1979年的黄金大投机行情来达成的。当时黄金冲上800美圆以上,最主要的买方就是阿拉伯国家,结果三年后在1982年又跌到每盎司300美圆,让阿拉伯的石油美圆大量吐出来。到了1999年,金价还进一步跌到每盎司250美圆的新低点才正式止跌,黄金的空头市场一共长达20年,对中东的石油美圆来了一次大换手。
  
  2003年金价重新站上每盎司400美圆大关,暗示另一波的多头行情正式启动。虽然2006年5月在730美圆产生大幅震荡,但只要不破500美圆的重要支撑区,美国又会重施故技,让金价再涨一次,使石油美圆大量回流美国手中。如果以上情况成立,那么金价一定会有一波惊人的诱多行情,而最佳的诱多策略,就是把金价拉到870美圆以上,创下历史新高,其诱多效果才会显著,到时候舆论一片乐观,上看1500美圆甚至2000美圆者会大有人在。因此,金价未来是否大涨,供需关系只是推波助澜的表面理由,真正的理由是“美国策略”。
  
  至于铜价的轧空行情更是美国策略的杰作。铜价在每吨3100美圆与1100美圆之间构筑了一个长达30年以上的大箱体。中国的国储铜调节中心以及一些铜矿企业,在3200美圆开始大量放空,并且还是招朋引伴的集体放空,引起欧美大基金的关注。因为中国是铜的最大买家,居然放空,就被基金逮到机会,一路轧空,直到2006年春节,政府明令禁止国储铜进入期货市场,以免亏损扩大。后来,铜的轧空游戏直到每吨8800美圆的高价才告一段落,部分大型基金大获全胜,国储铜惨败出场。
  
  我们拿铝价来对比,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1996年时,铝价和铜价都是每吨1100美圆,但事是隔六年,价格居然相差两倍多,2006年7月铝价是每吨2500美圆,铜价是7400美圆。其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中国国储铜进行轧空,才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

  在了解全球投机大行情的过程中,“美国策略”是个关键的主导因素。只有从“上兵伐谋”和“攻心为上”的角度来理解“美国策略”,才能深入掌握未来全球行情的大变化,也只有了解“美国策略”,金融操作才能深入未来。至于原材料大行情之后,是否出现美国股市的大投机,留待下文分晓。 

十八.全球股市大泡沫  
  目前全球大部分股市的市盈率在20倍上下,依照历史经验,每次股市的大泡沫,其市盈率都会升到60倍。换句话说,一旦全球股市产生大泡沫,其涨幅应可达3倍。问题是,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全球股市大泡沫?其前提是什么?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大泡沫都跟资金行情有关,每次资金泛滥的时候,都会造成股市的大泡沫。例如1989年的日本资金大泡沫就是伴随着资金泛滥一起出现,当时日本因为日币大幅升值,从1美圆兑换240日圆升值到1美圆只能兑80日圆,涨了3倍,加上低利率的原因,资金不愿意在银行,都跑到股市和房地产,才造成资产大泡沫。后来泡沫崩溃,银行产生巨额呆帐,消化了14年才逐步恢复正常。
  
  资金泛滥的情节是否会在美国股市重演?如果美股形成大泡沫,全球股市可能追随美股的节拍,同样形成大泡沫。因此,全球股市是否形成大泡沫,关键在美国。
  
  格林斯潘在2006年1月31日卸任,继任者伯南克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美圆软着陆。为什么这么说呢?2006年7月,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已提高到5.25%,和国外的利差高达3%,一旦美国停止升息,其他国家逐步升息,利差就会缩小,资金就会从美国流出。因此,不少人担心美国一旦停止升息,美圆会继续看贬。
  
  美国金融形势已变得十分复杂,远非一般经济理论所能分析,纯经济的推理往往太单纯化了,不足以窥其全貌。事实上,美国正在进行一次资金的大回流,把海外的美圆吸回美国本土,吸金的方法包括本土投资法和原材料的大投机行情。本土投资法就是海外的美国企业将所得汇回美国本土进行投资,其所得税从35%降到5.5%。在2005年,美国企业汇回美国本土的资金单月就高达800亿美圆,远超过贸易逆差的数额。这一股美圆回流运动正在不断加强,但是本土投资法的时效只有一年,接下来怎么办?接下来就是通过原材料大涨,让资金继续回流到美国。因为在原材料的大投机行情中,美国拥有定价权,价格高低可以控制,任何国家都完不过美国,尤其是大型基金操纵原材料价格,获取暴利之后,资金自然回流美国本土。基金表现良好,参与基金的人更多,也是一种间接吸收资金的方法。
  
  原材料价格一旦涨完,美国靠什么方法来继续吸金?那就是默许股市大涨,让美国股市变成全球资金的最大吸纳者。股市的获利动辄30%或数倍,比起利差的3%大得太多了,纵使美圆跟其他货币的利差缩小,只要股市大涨,资金照样会大量回流美国。所以美国为了避免美圆崩盘,已经走上了不归路,明知股市上涨会演变成大泡沫,但是为了避免美圆崩盘,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股市泡沫崩溃之后,修生养息十余年,照样能恢复正常的经济运行,就象日本的资产大泡沫一样。可是一旦美圆崩溃,全球经济秩序会整个瓦解,美国将长期衰退,因此美圆只能进行软着陆,让新的货币体制有时间来取代美圆角色。
  
  美圆一旦崩盘,不但全球受到巨大伤害,美国也将面临类似苏联解体的厄运。美国的GDP只占全球的20%,但全球的金融及贸易交易有60%是通过美圆来进行的,所以美圆一旦崩盘,全球的交易秩序必然大乱,造成国际贸易及金融往来的无序现象。但是美圆要想不崩盘,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尽各种不同手段不断吸金,让过多的境外美圆不断回流美国。
  
  也许大家会想,美国的资金情况会造成资金泛滥吗?答案是可能性很高。首先,美国为了维持美圆的强势,只有不断的把海外美圆吸回美国本土;其次,房地产的投资资金正在进行转向,从房地产转移到其他商品;再次,升息一旦达到极限,债市资金会大量转移到股市。原材料的大涨跟美国资金转向有关,一旦原材料涨太高,会造成经济衰退与通胀加剧,政府会出面干预,所以这股庞大的投机资金,会进一步从原材料转向股市,因为只有股市的吸纳资金能力最强。据一般专家的估计,全球的投机热钱大约有7万亿美圆,而美国股市的总市值高达10万亿美圆以上,足以完全吸纳这股投机热钱,只有大海才能容纳大鲸鱼的翻滚。
  
  全球美圆过剩加上美圆回流,会引暴一波资金行情。目前道琼斯指数在11000点上下盘整,虽然有人担心这里可能在进行头部震荡,后市下挫的几率不小,但如果从资金泛滥的角度来看,11000点可能只是大投机行情的起步阶段而已。日本股市从10000点涨到38900点,香港股市从6500多点涨到18000多点,这两者几乎都上涨3倍左右,都可以做、为美股未来走势的参考。一旦美股进行超长线第五大浪的最后冲刺,泡沫肯定会出现。如果美股的市盈率提升到60倍,那么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会涨到哪里,读者朋友不妨自己猜猜看。从英美股市的超级大周期可以看出,未来的大涨肯定是300年来的第一个大头部,其杀伤力不可小看。
  
  美国一旦出现泡沫式大涨,东亚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等股市也都会同时百花齐放。最近3年半,巴西股市已经从2002年的8300点涨到2006年初的38000多点。
  
  印度股市从2001年的2700点涨到2006年初的10000点,韩国股市从2003年的512点涨到2006年初的1425点,这几个国家可能是全球股市的领先指标,只有把全球股市的上涨作一个完整的比较,才会发现另一个大多头市场正在蓄势待发。大量资金没有出路,只好挤到股市,这是一种全球普遍的现象。只不过等到美股大涨以后,大家才会恍然大悟。
  
  如果全球股市都大涨,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地方,它能不大涨吗?
  
  就全球大投机行情而言,从200年底开始的原材料大涨行情,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主升段结束,大量美圆回流美国本土。这么庞大的美圆一旦回流美国,势必会造成美圆股市的另一个大泡沫,因此,尽管道琼斯指数目前在11000点上下整理,但是一旦大量美圆回流,美国股市的最后大投机行情就会出现。届时,美股的大泡沫将十分惊人,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会涨到哪里,将很难预料,也可能象日本股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疯狂大涨一样,去挑战不可思议的高位。
  1989年的日本房地产大泡沫对于后来的经济发展并无贡献,但是美国在2000年3月的网络大泡沫对于后来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建设却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同样是大泡沫,其后果却完全不一样。现在全球已经出现的原材料大泡沫又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呢?值得进一步深思。
  
  原材料大涨行情一旦钝化之后,美国可能掀起另一波的股市大泡沫,然后在原材料大泡沫与股市大泡沫的同时崩溃中,发生美国式的长期通货紧缩,就象日本在1990~2003年的长期通缩一样。当美国陷入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中印两国因为国内需求不断上升,反而能避开此劫。

 

作者:潜灵 回复日期:2008-07-13 20:40:21 
回复 

    经典文章 谢谢潜灵    
    有全文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阁下去大一点的书店应该可以买到这两本书:《选股攻略》和《选股攻略实战应用》。  
  这篇是节选,已经上传2/3了。

 

作者:潜灵 回复日期:2008-07-14 20:18:36 
回复 

十九.全球一盘棋
  计划经济的灵魂是全国一盘棋,市场黄金经济的灵魂是全球一盘棋。全国一盘棋比较好下,因为政府具有充分的主导权;全球一盘棋就比较难下,因为主动权操纵在美国手中。中国跟美国下全球一盘棋的过程中,上半场以守为主,过了2015年可以转守为攻,因为10年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必然大幅成长,除非中国进入经济或金融的危机中。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应严加预防资源泡沫对中国经济的伤害力,这个伤害在目前尚未明朗化,但是过了2008年,资源价格如果持续大涨,对中国经济的杀伤力就会愈来愈大。回顾历史,1985年的广场协议,也是到了1989年其杀伤力才明朗化。同样的道理,如果资源的价格在高位一直维持3年,那么中国将很难消化其巨大压力。目前全球资金泛滥,不少投资人担心美圆趋贬,就拿原材料来当避险工具。因此从2003年开始,原材料价格就一路趋坚,直到2006年5月份,铜价涨到每吨8800美圆,喷出效果才开始明朗化,如果喷出之后出现一次大幅的回调,那么中国所受的冲击回比较小;如果喷出之后只是宽幅震荡,一直维持高位整理,那么中国经济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也许有人认为,2006年之后中国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阶段,过去3年盖了大量的新工厂,如钢铁厂、电解铝厂、水泥厂、汽车厂,这些产能都会逐步释放出来,因此物价在产品过剩的前提下,会不断下跌,造成通货紧缩的现象。具体的例子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可能在2008年深幅回调,造成全面通缩的现象,大可不必担心原材料大涨之后所带来的通涨威胁。问题是,一旦产能大量释放,需求的原材料会更多,原材料的价格会进一步上涨,而社会对商品的总体需求增加有限,供过于求的局面必然造成成品价格下跌。结果是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而成品价格不断下跌,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可能进一步造成全行业亏本经营。如此一来,大面积亏损一旦发生,整个产业必然要重新洗牌,造成国外公司并购的良机。届时民营企业因为已经受伤,想并购亦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跨国公司挟其资金实力,大量进行并购,刚好大拣便宜货。届时中国经济也会因为产业的大面积亏损,而使经济增长率巨幅震荡,世界工厂的地位可能被其他发展中国家逐步接手,中国的生产力可能面临长期衰退,想进一步自主创新就会更加困难。

  虽然中国想抢回原材料的定价权,但因为全球资金泛滥的请况始终得不到改善,加上原材料很多属于非再生资源,开采愈来愈难,不会因为价格大涨而增加产量,所以中国想让原材料价格下跌,将是困难重重。例如国储糖在2006年4月和5月不断释放白糖,希望调控糖价,但是国际糖价依然不为所动,可见调控原材料的价格十分困难。全球过剩资金涌向原材料市场的基本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是不会改变的。在铜价大涨的过程中,中国国储铜于2005年下半年亦试图通过抛售现货铜来调控铜价,结果后来造成巨额亏损。可见中国在原材料的价格调控上,是处于逆水行舟的境地,除非中美两国联手调控,原材料价格才会大幅度回调。但美国并没有此种意愿。相反的,美国似乎想用原材料价格的大涨来遏止中国国力的发展,除了油价大涨对美国经济不利以外,其他原材料的大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皆十分有限,因为美国是个高科技国家,对原材料的依赖度相对有限。所以美国只会打压油价,不会打压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中国想单独挑控原材料价格,必然十分吃力并且效果有限。 


二十.从根本处看经济全球化
  从一颗种子不同的品种。可以看出一颗树的不同的未来成长过程。同样的道理,从根本结构,也可以看出全球未来的复杂变化。混沌理论指出,复杂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十分简单的根本结构。《易经》在理气数象的变化过程中,可以把复杂的现象还原成简单的理,只不过在还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气数的激荡与变化。

  过去的大部分经济理论、政治理论都以国家为出发点,把国家视为一个封闭自足的系统。1985年以后,资金、技术、市场、商品开始跨越国界,以全球为运做平台,因此价格供给曲线必须把数据范围从全国扩张到整个区域,甚至于全球,才有分析的客观性。对于利率、就业率的传统描述,以解释不了目前的低通胀、低失业率并存的现象,全球新经济学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由于技术的进步,许多作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货比三家,找出最佳的选择。旧金山、班加洛、大连三地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同一时间,共同完成一款软件的作业流程。全球的商机不再局限于发达地区,品牌加上委外代工可以由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人来共同完成。只要踏上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快速发展起来,仍然可以赚到大钱。在此前提下,区域经济愈来愈发达,东京区域、大阪区域、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环渤海湾区域都可以拥抱全世界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只要走在时代的尖端,提出未来的愿景,芬兰、爱尔兰可以变成经济全球化数一数二的国家。这种巨大的变化,已经使过去的经济版图完全改变,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巨人美国和中国的影响力仍然是最大的。

  就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态势来看,美国在2015年之前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家,但过了2015年之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可能直追美国,只要中国在未来十年内完成体制改革,不断追求技术的自主创新。创新的原动力——体制,非常重要,只有好的体制,才能把全民的创新能力完全解放出来。专利的保护与发明的激励,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体制和法制作基础。同时,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充分授权也是一个制度的问题,如果事事都听命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想进行经济全球化的吸收资金与技术,将失去许多先机。中国在1998年为振兴国有企业,放权给地方政府,结果带来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巨大繁荣,可见授权的重要性。

  就自主创新的能力来说,一个民族的崛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时机性。就欧洲的创新与崛起来看,如果欧洲人没有函数的智慧种子,想发明内燃机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函数的变数是可以伸缩的,跟内燃机的活塞可以伸缩是同样的道理。在动力机械的领域里,欧洲民族一枝独秀,后来的美国是欧洲文明的集大成者。欧洲人创造了以动力机械为基础的欧洲文明。到了20世纪,电子高科技在美国诞生。开启了另一个新文明——信息工业。信息工业的出现让中国人潜在的智慧种子有了发芽茁壮的一天,只要体制改革成功,中华民族的智慧种子必然大放异彩。因为中国是全球唯一具有二进制思维方式的民族,这一点在世界其他各民族皆找不到。《易经》的二进位思维方式与电脑的二进位系统完全一样。中国尘封5000年的大智慧到了信息工业时代,才找到它的大舞台。所以只要体制改革成功,人才有所激励,智慧财产权有所保障,电脑软硬件的发明潜力就会以惊人的速度释放出来。目前我们还处在学习阶段,加上体制的束缚,自主创新被大打折扣,一旦学习成熟加上体制上的开放,中华民族在信息工业和知识经济的领域必然大放异彩。

  知识经济以人力资本为本,而中国的长处就在人力资源。中国只有走上知识经济的道路才能真正发挥所长,而知识经济就是以信息工业为基础,通过信息的网络建设,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运用搜索引擎上的庞大资迅,既不需要储存,也不需要归纳整理,只要一上搜索引擎,全球的各种知识皆唾手可得,十分方便。在这种环境下,智慧是决胜的关键。在过去,只有出国留学才能接触到全球第一流的知识宝库,现在则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并且能赚天下财。因此网络把全球变成一个作业平台,只有具备高度智慧的民族,才能充分运用这个平台。

  从全球化格局看,中华民族正面临一个空前的大机遇。但是任何大机遇的出现,都会有一些考验,例如中国威胁论、资源价格高涨、贸易摩擦、汇率上升等。如果经不住这些考验,那么后面的大机遇也就很难把握了。

  中华文化是个十分推崇智慧的文化,《孙子兵法》所说的“上兵伐谋”就是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但智慧如果只是片段式的,那么其威力尚属有限;如果智慧是系统性的,则威力就会十分惊人。我们知道《旧约》是犹太人的宗教经典,充满高度的智慧,所罗门王更是智慧的象征。犹太人在不断迁徙中,不断接受新文化,所以犹太人的智慧系统是在颠沛流离中逐步锻炼出来的。中国则不然,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经发展出一个非常完整的心智系统。在春秋战国时代,“九流十家”争鸣的结果,最后沉淀于儒家的系统——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系统跟当时的农业文明是互相呼应的。到了隋唐时代,佛教传入中国,跟中国的“道”相结合,于是禅宗、天台宗等思想应运而生。这个心智系统也扩展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但是缺乏社会的物质基础来落实它。就象伟大的太阳,如果没有你照耀的大地,你的光芒又有什么用?中国的伟大智慧在宋、明展开了理、气、数、象的大融合,最后是理气数象的心智系统沉淀在理学中。

  我们知道儒学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一套的心智系统,而这一套心智系统的开花结果则展现在秦汗的盛世。第二套心智系统更为精深庞杂,由成佛到理气数象的落实,唐朝的盛世刚好与之相呼应。但应后来因为唯心论的发展,缺乏科学技术的基础,最后演变成“礼教吃人”的心灵束缚,直到马克思主义与唯物论进入,心智系统才第三度获得大解放。

  中华民族能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不断改善全人类的生活,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结束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弱肉强食的乱世局面。 


二十一.经济全球化的新兴力量——BRICs    
  高盛公司《与BRICs共同梦想——通往2050年的路》的报告,不仅论调合时,论据有力,而且结论新颖,刻画了一个全新的经济画面——有潜力改变未来世界局势的BRICs。这篇研究究一发表,立即引起轰动。自2003年10月以来,国际学术界和媒体经常会提到一个概念——BRICs,认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四国”的发展将改变未来世界。根据高盛公司的报告,如以美圆计算,中国的经济实力将在2005年超越英国,2007年超越德国,2015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到了2041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虽然报告中强调BRICs的崛起是全球的新机遇而不是威胁,但是把中国拿来跟美国相提并论,是今天的美国所不能容忍的。因此,高盛公司的报告可说是“中国威胁论”的奏曲。
    
  就金砖四国来看,各有其内在的严重问题。中国近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完成金融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印度的困难是如何解决基础建设的落后,巴西是如何解决境外债务和公共债务的不断扩张,俄罗斯则是改变过分依赖资源的增长模式。
    
  俄罗斯作为金砖四国中当年唯一的超级大国,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5543亿美圆,人均国民所得约4000美圆,外贸顺差逾1000亿美圆,黄金与外汇储备超过1200亿美圆;到了2010年,GDP将实现成功翻番,达到10000亿美圆;到了2015年,人均所得将超过10000美圆,达到经济强国的水平。俄罗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普京指正执政以来,已打下中兴的基础,境外不存在明显的敌国。俄罗斯作为未来世界政治地图上的独立一极,已轮廓初现。
    
  金砖四国的崛起,第一道冲击是原材料的价格。在中印需求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原材料价格将维持在历史的高价区,未来即使出现深幅回调,也不会太深。第二道冲击是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等将大量增加。第三道冲击比较晚,那就是全球资本的大移动。前两道冲击,已经可以从中国看出来,一旦中国的金融改革和股市改革提前完成,第三道冲击也会提早来临。所以金砖四国中,对全球冲击力比较大的,不是前超级大国俄罗斯,而是脱胎换骨中的中国。
    
  印度除了基础建设落后外,还缺乏农业领域的改革,以及中央对各邦缺少调控。但是印度在信息软件、制药、生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加上年轻人口多,到2025年之前,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8%的水平;未来的50年内,成为尽次于美国、中国的第三大经济体是很有可能的。
    
  巴西是“未来之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巴西经济连续7年高速增长,被称为“巴西经济奇迹”。整个70年代,巴西外贸增长10倍;到了80年代初,巴西经济已挤身世界8强,全世界都看好巴西。但因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失误,过度依赖外资,结果外资一撤退,巴西经济就出现了大衰退,暴露出巴西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尽管如此,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工业基础雄厚,制度和法律体系健全,国土辽阔,人口适量,气候好,灾害少,拥有全球最多样的生物,生物能源前景诱人。只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储蓄率,加上经济政策正确,“未来之国”还有可能再度变成明日之星。
    
  从经济规模来看,四国的国内生产规模尽及G6的1/8(去掉产值较小的加拿大),用40年的时间来追赶这么庞大的差距,似乎有点太乐观了,连高盛系的经济学家都承认,四国在未来发展中,仍充满变数与不可预知的风险。 

二十二.全球理财出现新的起跑点    
  如前所述,国储铜在国际铜价调控上打了一次大败仗。无独有偶,英国汇丰银行和美国高盛公司也都在铜价大涨期间,蒙受巨大损失。如果说国储铜是因为国际历练不足而失败,那么汇丰银行和高盛公司都是全球最顶尖的理财机构,人才济济,照理不应该亏大钱才对。可是他们还是亏了,这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已经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财世界,权威机构对这个全新的理财世界也同样在摸索中,并不具有任何的优势。既有的思维和既有的操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一个全新的理财世界,因此高盛和汇丰才会打败仗,表现出水平和国储铜差不多。
    
  面对这么一个全新的理财世界,西方金融理论显然已经无法胜任,否则以高盛和汇丰这样顶尖的公司,不应该吃败仗。西方的金融理论不够用,还有其他佐证,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所经营的长期资本公司一度面临破产,幸亏美联储的格林斯潘出手相救,才避免了一次金融危机。由此可以看出,最顶尖的理论权威面对全新的理财世界也会犯下致命的错误。换句话说,金融理论和金融操作源于西方,盛于西方,但时至今日,最权威的机构和最权威的大师照样会犯下大错,说明金融市场的风险是防不胜防的。
    
  过去的理财世界一直是美国一元主导,目前则是多元主导,所以变数增加很多,更加难以掌握。过去的金融理论也都偏向复杂度较低的领域,对于高复杂度的新现象一直还在摸索中。如果过去的经验不管用,那么一个全新的起跑点就出现了,这一点对于中国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相当有利。不象科技创新有赖于旧有的基础,没有过去的基础就没有后面的自主创新,金融领域有了旧的经验,说不定反而是一种束缚和累赘。中国在没有旧经验和旧理论的束缚下,金融创新反而比较容易,但是金融创新也要有所依据,总不能无中生有,这依据在那里?
    
  笔者认为,金融创新的依据主要在心智模式的创新,对《易经》的理、气、数、象的融合和体、相、用的深入领悟,都能开创新的心智模式。西方的金融理论,其专长在于现象分析和理论系统,对于理和象有深入的探讨,但对于气和数就比较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理和象是西方的长处,气和数是西方的短处,相反的,气和数刚好是东方的长处。《易经》主要是讲卦气、卦体、卦象,其中卦气是其根本处,不懂卦气的升沉,就无法解释卦体和卦象的成型。气化是形化的基础,先有气化后有形化,而一般西方的数学分析都是形化之后才能着手计算分析。但东方的气数理论却是走在形化之前,比形化理论快半拍,这快半拍就是在金融市场制胜的关键。
    
  气化理论刚好把本体和现象做一个完美的连接。在本体论方面,中国的《道德经》已做了充分的说明,例如天地根、玄牡、窍妙、谷神、天门、致虚守静、抱一得一、上善若水、甘露、天网、天道、张弓、守柔、为道日损、不争等,都在说明道体的存在及其作用。如果对于道的本体论没有深入的体会,那么气数论就失去了它的理论基础。本体存在之后,气数进行激烈的震荡与复杂的变化,才能演绎出千差万别的现象界。换句话说,体、相之间需要有气数之用,才能把体、相、用三者融为一体。金融领域的政经分析和基本分析是属于“体”的研究,但并不能代表体的全貌;波浪理论和技术指标是属于“用”的研究,但也不能代表“用”的全貌;市场分析是属于“相”的研究,但也不是相的全部,因为体、相、用三者都是融为一体的,互摄互溶,就象一颗宝珠可以映照出其他宝珠一样。在全球多元互变的新体系中,一个全新的理财世界突然出现在眼前,同时一个全新的理财观也正在形成中,单靠西方的金融理论无法适应未来的巨大变化,只有加上东方的本体论和气数论才会完整。

二十三.全球系统工程的建立  
  美国的全球系统工程,是一种全球经济的垂直整合。美国站在知识经济的最高位置,日本和欧洲作为技术提供者站在第二层,中国和新兴工业国家作为生产者站在第三层,资源型国家作为资源提供者站在第四层,被边缘化的国家则站在最底层。依照这套全球系统工程,美国是全球资源的权威分配者,也是价值的决定者,如果不接受美国的价值标准,美国就要强加干预,直到他认为情势稳定或价值理念已被接受为止。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发展出这么庞大的全球系统工程,并且这套全球系统工程从1985年就开始实施,至今已达20年。换句话说,全球化的主动权完全操纵在美国的手中,其他各国毕竟实力相差太远,无法与之竞争。过去的20年正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阶段,但是这套全球系统工程运行了20年之后,已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全球投机力量的崛起。过去的投机热钱都只在局部地区或部分商品上进行投机操作,目前却已弥漫全球,并且对所有商品,包括石油、铜价、房价都可以兴风做浪。其力量之大,甚至于可以跟国家对抗。这股投机力量所掀起的全球大投机狂潮,只有G8,G13或G20联手才能抑制,可见其力量之庞大。
  
  全球投机力量的崛起跟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过去的投机狂潮都是昙花一现,就跌回以前的低价位,投机力量很容易受伤,所以其规模无法不断扩大。但是自从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开始上升以后,投机力量变的有恃无恐,因为需求是最有效的支撑,投机炒高的价位不会回归原位,未来商品价格纵有回调,也是底部越垫越高。何况中印两国的需求还在起步阶段,需求只会越来越大,纵有政府的调控,趋势还是向上的。所以中印两国的和平崛起,给全球投机力量吃了一颗定心丸。另外还有一颗更大的定心丸,那就是美国的“伐谋”计划。
  美国为了维持它那不可挑战的霸权,对于任何的威胁者,都会施以“伐谋”。20世纪80年代,“日本第一”的舆论甚嚣尘上,日本的经济力很可能超越美国,直接挑战美国的经济霸权,于是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伐谋”。1985年通过广场协议,逼迫日圆巨幅升值;1987年又通过卢浮宫协议,逼迫日本采取低利率政策。在这两大绝招之后,不出3年,即显示出惊人的效果。日本的大投机泡沫终于终于在1990年引爆。遭到重创的日本经济,用了十几年时间才逐步恢复元气。在这十几年内,美国的高科技突飞猛进,把日本甩的远远的,造成美国今日在知识经济领域一枝独秀的局面,美国的全球系统工程终于建立起来。日本被定位为第二层的国家,第一层只有掌握知识经济的美国,高高在上。
  
  2004年,全球投机力量看出了美国新的“伐谋”计划——对中国的“伐谋”。由于巨额的贸易逆差,美国开始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这几乎同1985年要求日圆升值一样。但因为中国的经济力无法跟1985年的日本相比,所以只能在2005年7月21日实施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小幅升值2%。通过中美两国的汇率磋商,人民币升值步调缓慢,但时间可能拖的更久,不象日本在3年内就被美国摆平。如果在汇率上无法得逞,那么提高原材料价格,对于世界工厂的中国而言,也是很厉害的一招。因为原材料价格提高之后,世界工厂的生产成本势必提高,毛利必然降低,出口竞争力也跟着将下来,所以全球大投机力量看清了这一点,充分加以利用。提高原材料的价格,符合美国对中国的“伐谋”计划,是美国政府所默许的行为。直到卡特里娜飓风重创了美国经济,油价才被挡在每桶70美圆,因为每桶70美圆以上的价格不仅伤害中国,也会伤害美国本身。依照美国的“伐谋”计划,油价要维持在一定的高位,这个高位伤不了美国经济,但可以使中国经济受伤。因为美国经济是以高科技为主流,单位能耗小,而中国经济是以重化工业为主,需要大量的能源,特别是高油价符合美英石油商的利益,如BP和埃克森美孚皆因高油价,2005年一季获利即高达50~90亿美圆。这是非常巨大的暴利,依次美国政府的“伐谋”与全球大投机力量可说是狼狈为奸,互相利用。依照三方博弈理论来看,中国、美国、投机力量三方都有可能变成输的一方,只是目前还看不出最后的输家。
  
  一旦投机力量继续扩大规模,把全球的能源和原材料拉到相当投机的高价位,第一个伤害的对象是中国,因为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必然大幅下降,出口一萎缩内需又不振,加上投资衰退,中国经济可能面临一个大调整期。但因为中国政府已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所以伤害不会太深,时间也不会太久,不会变成日本衰退的翻版。美国要重伤中国的“伐谋”无法得逞。
  
  任何投机力量一旦背离需求太远,必然是怎么上去,怎么下来。只不过有需求支撑的话,下来的价位会比原来的起涨点高一些。投机力量本身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投机狂潮衰退,价格必然大幅回调,也会伤到投机力量的本身。所以投机力量最后也会变成输家,赚取暴利扬长而去的只可能是极少数人。
  
  一旦中国受伤,投机力量也受伤,美国经济会在股市、房市、期市三者同时做头反转的情况下造成大幅衰退,甚至于衰退幅度远大于中国。因为中国经济已提前刹车,而美国经济在过去20年是最长的繁荣期,靠美联储的调控艺术维持高位震荡,一旦头部震荡结束,或者最后的泡沫崩溃,必然是长线修正的开始,而非仅仅是中短线的调整,所以到头来伤害最重的可能是美国。如果未来演变成这种局面,那么美国的“伐谋”就会变成自食其果,后悔莫及。到那时侯,美国的全球系统工程就要面临巨大的调整。
  
  美国因为高科技发达,加上经济、军事力量独一无二,是全球系统工程的主宰者,如果美国经济陷入长期修正的话,中国在全球系统工程的位置必然会大幅提升。只不过美国的全球系统工程是自上而下的操作系统,而中国的全球系统工程是自下而上的操作系统。美国的系统追求速效,中国的系统是慢工出细活。一旦美国的全球操作系统出现大问题,中国的全球操作系统就会派上用场,所以中国政府宜做好这种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 

二十四.金融巨兽与驯兽师  
  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金融资产必定大幅膨胀,大量的货币流向虚拟经济的股市、期市、汇市与债市,并且正已惊人的速度在膨胀,所以一个新的现象就要发生:全球金融巨兽的出现。当全球金融投机势力不断膨胀时,政府很容易沦为金融投机势力的工具,俯首听命于金融投机势力。虽然目前来看,这种现象还不显著,但随着虚拟经济的发达,财力不足的政府很容易沦为金融投机势力的工具,尤其是国债余额偏高的国家都有这种危机。全球金融投机势力正在谋划一次全球性的霸业,财力脆弱的国家很容易被征服。
  
  美国是虚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全球最大的金融投机势力都设在美国华尔街金融中心。美国政府如何跟全球金融投机势力较劲,将是未来10年关注的重点。如果金融投机势力征服了美国,那么欧洲、日本也会一一沦陷,最后只剩中国来跟金融投机势力做最后的对决,如果中国政府赢了,那么中国政府就会成为驯服金融巨兽的驯兽师。
  
  中国政府跟金融势力的第一次交锋是在1998年的香港股市和汇市,结果金融投机势力铩羽而归,中国获得胜利。但是金融投机势力对于中国的叩关不会只有一次,必然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经过数次的较量之后,才会分出最后的胜负。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从2005年6月揭开序幕,中国股市正式跟国际接轨。虽然到2006年初QFII 的核准额度只有100亿美圆,对中国股市其不了多大作用,但是QFII试探出国内股市的深浅与特征之后,必然会通过不同的渠道,不断增加资金,最后取得主导权。外资进入中国股市肯定志在长远。
  
  因为中国股市只是有限度的开放,而汇率的浮动范围目前是每日0.3%,纵使浮动范围扩大到1%~1.5%,外资兴风作浪的空间仍然有限。外资通过股市和汇市来兴风作浪,主宰中国金融起伏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美国因为开放程度较高,是高度自由化的金融市场,金融投机势力要想兴风作浪完全有可能,只要条件成熟就会掀起千层浪。因此,金融投机势力的第一个目标肯定是美国,第二个目标是西欧,第三个是日本,最后才是中国,届时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了,外资比较有挥洒的空间。
  
  现在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资金规模就高达4000亿到5000亿美圆,几乎可以买下中国股市大部分股票,包括非流通股,可见其规模多么惊人。未来大型基金公司的资金规模还会进一步提升,因为在1989年,美国家庭只有30%拥有金融资产,到了2000年网络泡沫时,这一比率提高到50%,未来肯定会超过70%。所以未来的大型基金公司的资金规模肯定大幅提升,上万亿美圆都有可能,如果一家基金公司就有如此大的规模,那么所有的基金公司加在一起,其能量就更加惊人。2005年中国的GDP首度达到22000亿美圆,变成全球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如果一家基金公司规模也达到10000亿美圆,那就真的富可敌国了。一旦这种大型基金联手起来,其影响力会有多大可想而知。所以说,金融巨兽的出现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就是因为这些金融巨兽的兴风作浪,原材料价格才会暴涨暴跌,未来转移阵地到美国股市,也照样会掀起美股的暴涨暴跌大投机格局。目前美国股市已经有点蠢蠢欲动的味道,上市公司大量回购自己的股票,就已表明公司看好自身的未来前景,一旦资金狂潮进入股市,美国股市出现一波疯狂的大投机行情应可预料。在这一波大投机行情中,金融投机势力会更加茁壮,为进军全球打好基础。现在的问题是美股何时出现大投机行情,而不是会不会出现大投机行情。
  
  中国经过体制改革之后,经济力会大幅成长,对于全球调控的能力也会大幅增强,全球金融投机势力的过度投机行为,必然会受到遏制。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既然追求公平,就不希望资本主义的暴利投机行为影响到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性,一定会出面干预,届时驯兽师能否驯服这一匹金融巨兽就会明朗化。

二十五.美圆的全球霸权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在双挂钩上面,即美圆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圆挂钩,这一安排既保证了货币的价值基础,又保证了国际范围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在于该体系最终不能保证货币对黄金的兑换。牙买加体系则是以自然秩序为基础,而自然秩序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因此它是弱肉强食的丛林体系。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了巨额垄断利益。但是,缺乏公正性已成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
    
  汇率制度就是各国之间财富的再分配。仅凭汇率制度本身,就能直接给美国带来巨大利益,而不必依靠产品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当美国于1971年8月宣布停止美圆兑换黄金时,虚拟经济就开始建立起来,美国作为金融霸主,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由于历史的惯性,美圆停止兑换黄金之后,仍然是世界货币,美国可以不用黄金而仅凭所谓的信用就能保证货币价值,即美国可以用自己的信用去交换所有的实体商品和实体资源。换句话说,美国是用印刷机来支付全球的商品。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美圆的走势始终是符合美国的利益的。
    
  美国拥有世界货币美圆的发行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汇率水平,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具有明显的不公正性,进而导致效率低下,金融危机频发。现行汇率制度的财富效应,使得美国成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最大障碍。
    
  根据目前十分流行的最优货币区的思想,应该建立货币的多极均势,对各国的金融实力进行整合。货币区的建设范围要广泛,只有这样,公正原则才能获得最大的体现,才能打破美圆一超独大的局面。
    
  美国通过美圆的发行,向中国交换消费商品,向印度交换信息软件,唯一的代价是美圆贬值与美国国债的增加。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35美圆兑换1盎司黄金,到而今600多美圆兑换1盎司黄金的变化来看,30年间美国的债务已经缩水10多倍。
    
  曾有人形象的喻言:19世纪的英国教导全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的美国教导全世界如何去消费。美国的消费是建立在美圆霸权之上的,但这种不断大量消费、美圆不断贬值的循环,总会面临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美国的信用被动摇的那一天。
    
  为了增强美国的信用,出兵伊拉克控制中东石油,掌握石油这一硬通货,就成了美国维持其霸主地位的十分必要的战略行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运做下,美圆霸权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而全球经济的失衡将一直保持下去。

二十六.国际化的三大阶段
  沪深股市国际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目前处于第一阶段,如果要走完三大阶段,估计要10~20年。因此,未来沪深股市走上长牛之几率很大。

  在国际化的三大阶段中,第一阶段是让社会主流资金进入股市,第二阶段是大量绩优大盘股回到A股上市,第三阶段是自主创新开花结果,大量的高科技绩优股大涨。只有走完这三阶段,这一波的大牛市才会告一段落。因此,目前担心牛市走不远,真是杞人忧天。
  目前处于第一阶段的前半段——股改阶段,只有完成股改,社会主流资金才敢进入股市,否则社会主流资金不是躲在储蓄存款,就是躲在房地产。沪市每天成交保持在300亿元以上,表示社会主流资金的先头部队已开始进军股市,未来还会加大进军的力度,成交量不断的放大。这些先头部队就是保险资金,目前保险资金只是试探性的进场,依照规定,目前买进的比例只有1/5,还有4/5的加码空间。保险资金才是真正的长线资金,美国股市能够走长牛的格局,跟退休基金的大量买进有关。目前社保基金已不断加码,保险资金亦在逐步加码中,所以股市的资金结构正在大幅改善中。基金公司因为有赎回的压力,无法进行长线操作,所以过去的股市基本上没有长线资金,只有中短线的投机资金。

  社会主流资金包括15万亿元的储蓄存款。如果有10%进入股市,股市就要大涨特涨,因此必须增加绩优大盘股的供应,让海外上市的中行、中石油、建行、神华能源等回到A股上市,扩大规模之后,才能正式国际化。绩优大盘股上市之后,要让民营企业为主的高科技公司也大量上市,才能进行科技的自主创新。目前的科技股只是处在萌芽阶段,离大规模创新还有一大段距离。

  资本市场是中国财富大膨胀的关键,也是财富分配的最有效手段,更是退休金、养老金以钱滚钱的最佳途径,而股市正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只有股市走上温和上涨的长牛,中国的资本市场才能稳健的发展下去。 

二十七.易经与金融修道    
  《易经》是中国第一部探讨自然法则的书,《道德经》是把《易经》的自然法则哲理化的第一本书,《孙子兵法》是把《易经》的自然法则艺术化的第一本书,所以现代的政治人物、科技人物、金融人物如果想修道,一定要深入学习研究这三本书。这三本书其实是对自然法则的不同变化、不同描述而已。
    
  中国探讨《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的书,可说汗牛充栋,并且深入浅出、传神入化者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只是从修道的角度来探讨它,并且是以政治人物、科技人物、金融人物为出发点,希望能触动他们对道的追求。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闻道是很困难、很珍贵的。以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都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学易是相当不容易的。其实所有的修道都是以《易经》为基础,搞懂《易经》,天机就懂了一半,自然可以无大过。
    
  整部《易经》都是在说明,大自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调控的原理是哪些。简而言之,大自然的调控是通过理、气、数、象四者来进行,一般经济学家只能根据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数据来进行研究。但是《易经》的调控,不但包括象数,还要依靠气数。气数是微观和预调的基础,但大前提是必须先了解气数是如何发展、如何演变的,才不会调控失当。
    
  笔者的心得是,象树通过经济现象和经济数据即可获得,气数却要通过无形的自然之数才能演算,它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懂得气数,才能快半拍,也只有快半拍才能预调。目前有许多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国内调控和全球调控已是一体的两面,只是国内调控有主动权,而全球调控除了美国有主动权之外,大部分国家都只有被动权。虽然只有被动权,但要做好适者生存的必要调整,才不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J金融人物的修道,中国还只是在起步和启蒙的阶段,离真正的金融修道还有一大断距离;美国出了一个大投机家巴菲特,中国连个影子都还没有。中国的金融力因为历史的因素,刚刚走出第一步——股权分置改革,不过走完第一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愈走就愈接近道的要求。
    
  金融修道有一定的困难度。因为它跟一般人的思考习惯差距非常大。一般的学校教育,都是用线形来处理所有的现象,可是金融因为牵涉到人性与预期心理,它的发展是非线性的。企业生产只要做好线性分析就会成功,但金融操作,如果用线性分析的话,可能愈用功,成绩愈差,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亏了大钱也说不定。
    
  毕竟金融操作是半虚半实的东西,并且虚实的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很难拿捏其分寸,所以无论是谁,在金融操作中都会有起伏,只是起伏的大小不同而已。
    
  金融修道的第一难关在于艺术的涵养,有规律的变化可以用技术来克服,但不规则的变化只能用艺术的涵养来克服;所谓因敌变化而取胜,就是一种艺术的涵养。古时候,不少人为了求道到深山拜师学艺,而不说拜师学技,因为只有学艺之后才能进入道之大门。技、术、艺、道是逐级而进,不可能跳过中间任何一个过程。
    
  战争是一门艺术,金融操作也是一门艺术,不懂奇正虚实的人,就不懂得战争和金融操作的艺术。艺术要有几分天分,单凭技术还不够。深入艺术之后,才会逐步体验道的境界。
    
  在技术中可以发现制造方圆的方法,在艺术中可以发挥个性的创造力,在道中可以发现大自然的伟大作用。只有把制造方圆的能力提升为个性的创造力,再把个性融入大自然,才能体验修道是何等风光的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