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5变态男跟踪崔西:语言文字的魅力与蛊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53:11
[上一篇] [下一篇] [同主题上篇] [同主题下篇] 发信人: BAOYUE (化蝶), 信区: Linguistics
标  题: 语言文字的魅力与蛊惑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Apr 19 00:09:08 2007), 站内

我不是语言专业的学生,我学热动的,有些东西可能写的不对,如有错误,请高人指教....
前言:这篇文章的想法, 一方面是我对于历史人物、山川地理等文化方面的兴趣所在,另外就是我觉得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最困难的,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开诚布公的交流与沟通,固然有个人方面的原因,然而语言文字在这方面我认为也存在着缺陷,很多东西都无法表达,心中似有万千言却无法言说,那种感觉很是压抑。
                          语言文字的魅力与蛊惑
语言和文字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语言的功用在于说,文字的功用在于写,二者也有着不同的起源。语言的产生已不可考,有着多种的猜测,像早期的神授说,启蒙时代的契约说与感叹说,以及现代流行的进化学说等,马克思主义者则更倾向于语言产生于劳动的说法,恩格斯曾在《自然辨证法》里写道“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拿动物来比较,就可以证明。动物之间,彼此要传达的东西也很少,不用分音节的语言就可以互相传达出来。”,似乎马克思主义者们研究文明进化的核心词就是劳动,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依附到其身上,这种学说其实跟进化学说的内容是相近的。而文字的起源则更晚一些,大概那时人类社会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文明,我们现在论述时也有了考古学上的成果来进行佐证,原始的文字大概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画与符号,就像我们现在在工程学上用一种专门的符号表示一种概念与意义一样,这时的文字与语言大抵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然而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新事物的逐渐增多,这种以符号为特征的文字越来愈复杂,不方便进行记忆与推广,并且文字和语言也不能关联起来,这具有很大的不便性,印欧语系拼音文字开始取代原始的苏美尔楔形文字,东方汉藏语系则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他们并没有像前者那样完全转型,而是在原有象形会意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形声字,保留了其符号文字的特色,由此管中窥豹也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与不同,西方文化不断一遍遍的推倒从来,从早期的希腊罗马文化到后来的日耳曼民族入侵带来的蛮族文化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中世纪的批判而对古典文化的弘扬,正是在这种激烈的动荡与混乱之中,最终理性精神得以延续下来,并带来了西方文化如今的强势;东方文化则更强调一种连续性与稳定性,王朝的连续,农业文明的延续,帝国统治的稳定,使得专制主义成为东方文化的代名词。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人学会了思考,有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而语言文字的作用在于能够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为人所知,在这里,语言文字起到的作用在于沟通与传播,正是这种作用,使得人类开始由单独的个体的狩猎生活进入了一种部落式的、以血缘为基础的群体农猎生活当中。我们如果说群体生活是文明社会的开端,只有在群体生活中,才会有制度、国家、阶级等文明社会独有的观念,那么,语言文字尤其是语言,就是文明社会的象征与纽带,一个文明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一定有语言,它和共同的经济生活一样共同维系着文明社会的存在而更甚于后者,伴随文明社会出现的是生产力的进步与物质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个人也开始受着诸多的限制,有生产关系的,也有精神的,文明开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漂漂兮天下,遗世而独立了。我们现在知道的是文明的产生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那么语言文字的诞生究竟是这种必然的始作俑者,还是仅仅是这种必然过程的一个工具呢,这个问题如通过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永远不可能有答案,实际情况是语言文字的诞生既使得人类得以进步,但同时又对文明本身产生了诸多的限制,他开始把人们的思维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之内,它是一把双刃剑。再远一点说,文明本身未尝不是一把双刃剑呢?一个好的社会应当有一个好的架构和与之相符的制度和信仰,它应当予以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体一种积极向上的奋进的精神,并且在这种制度下,社会能够与时俱进,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高效率地发展自己;反之,腐朽的社会里,总是充满了恐怖、窒息、沉闷与低级的趣味,个人看不到前途,沉迷于享乐,国家看不到自我,迷失了方向。而一个社会的跨掉,也总是从其内部开始的,正是因为其内部的不和谐以及不能适应外部的变化,所以注定要被淘汰,像俾格米人的灭绝,印第安的毁灭,有时候我们也会迷惑,不知道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如果是必然的话,那么真的是历史太残酷了,难道真的是适者生存吗!扯得远了,本文的主题是论述语言文字(主要是文字)本身的魅力与蛊惑以及在历史中的作用,其要点如下:
1.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在于美,一种有组织有秩序地美,通过把一个个音节与字母按约定俗成的规则组合起来,本身就是一项让人迷醉的活动,并且这种组合能够代表一个人的思想,能够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也具有了现实的意义。这种美是从他们诞生的开始就就存在的,语言的产生开创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文字在传说中则是根不应在人世间的存在,汉代纬书《春秋元命苞》上说“仓颉生而能书, 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语,山川指 掌,而创文字。” 这就是把天地间至美的东西带到人世间来了,不过这段文字虽美,却并没什么根据,上古的传说中总爱把一些事物的发明归结于某个英雄身上,这就无异与马克思主义者劳动人民创造了艺术的说法不相合了,因此,这只能说是上古一种英雄崇拜的情节,这种情节延续下来,就有了后来的传奇与各式的小说与传记了,我本身也受着小时候看的电影刀、关中刀客等里面的大侠的影响,向往一种刀光血影、黄沙飞舞的生活,我不能说这不好,也许由于古代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而使得人民渴望英雄的出现,而在现代社会中,是不需要英雄的存在的,我们需要的一种更健全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国家公民的大体上的公平与正义的存在,保障他们的权利,限制权力的僭越,英雄只是我们个人在群体化社会中的一个情结而已罢了。又扯远了,我发现自己总是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发表自己一些关于历史与社会的想法,很是离题,所幸这不是在写高考作文。我们接着说语言文字的美,历史上,创造出了各种文字美的典范,《诗经》中秋水伊人、静女其姝、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朴实清新的描述;先秦散文的孔子的理性人伦的精神,庄子的汪洋恣肆,孟子的义无反顾的热情与气势,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诡辩,韩非子为文的犀利;楚词汉赋一脉相传的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的辞藻华丽的词句;魏晋人物志怪中的优美风度;唐诗宋词元曲更传下了独特的中国文字的典范;而在明清,归有光、李贽等人雅致的小品文,还有性灵派们的文学理论等。所有的这些都给中国式的文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如今,既有传统士大夫的文字典范,戏剧里昆曲的唯美,京剧的雅俗共赏,也有小说、歌曲、电影里各色各样的语言文字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使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优美语言的世界里。
2.语言文字的蛊惑
我们说语言文字是一种规则的存在,在这种存在的基础上我们构建起我们的文明社会,但是我们质疑的是这种基础是否是真实的,稳固地,以及在此之上的文明是否是合理的,值得质疑的。每当我们创立一规则时,往往就意味着一种对自己的约束,甚至是对创立人的约束,如果能做到后者时,那是难能可贵的,像商鞅就被他自己所创立的车裂之法除死,这不能说这不是一种讽刺,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者们所注重的正是如何对自己个人权利的约束,丘吉尔被他的选民在胜利后遗弃,这些都说明,规则本身的产生是面对全体的,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具体到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所创立的规则适用于所有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规则是否能够全面合理的反映人们的意志呢,有没有被人利用的嫌疑,是不是能给人于错误的引导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我们在表达时,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感觉呢,就是语言或文字本身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能够表到出来但以是另外的意义了,另外,语言文字因为与不同民族、种族的关联或是不同阶级的差别,是不是成为了掌权手中者的工具,满清时期,曾经大搞文字狱,文革时期,那些动人的宣传口号,即使是现在,那些掌握了媒体资源的喉舌,不都在引导着我们的舆论,来自师长的教导,普天而来的灌输,真伪难辨的虚假与空虚,这种生活不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吗!一切,是谁的罪过,我们不能归咎于语言文字本身,这就是生活的本相吧!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太平年代里,我们用语言文字描述我们看到、触到、嗅到的一切的东西,沉迷在一个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自己的世界里自说自话,而以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全部,接近了真理的边缘,而忽略了我们身边最原始最本真的东西,语言文字使我们癫狂与崇拜,近似吸鸦片,看到了一种另一个世界的美丽。
3.结语
写到最后,我逐渐发觉,我讨论的不像是语言文字问题,而更接近于文明与社会问题,将错就错吧!现在我想说的是:
3.1做真实的自己。
首先,对自己要真实,引用你的话:“当我融不进那世俗的时候,我还可以选择孤独啊!”,当然这里所说的孤独,不是说去做与世隔绝的隐者,或是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一种以自己的心灵去体察这世界,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从。我觉得应当有自己的信念,坚持原则,并能用一种圆融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并且这种信念应当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我现在觉得很多人,很多事都是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从更更广阔的角度来观察历史与现实,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启示。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提倡精英而对其他人的蔑视,有知识固然好,但有知识并不意味着一定具有好的修养,事实上,很多朴素的真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人中,他们并不都具有多高深的知识。其次,对别人要真实,我总是对自己提倡一种真诚的做人态度,对别人要坦诚相待,其实这些东西,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儒家的经典里都有提及,只不过很难做到罢了,很难,真的很难,能够做到,便是圣人了!
3.2语言上的真实。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撒谎时不好的,然而我们却总是在撒着各种各样的谎言,自觉的,不自觉的,因为语言本身的缺陷,存在着虚假的特性。这种虚假有时候被放大,成为了艺术,我在看后现代小说时,总有这样一个感觉,即语言文字本身的炫技技巧代替了小说本身的主题而其存在,技巧代替了一种厚实的,人性的审思,还有现在流行的肥皂剧、爱情剧,我觉得有时候完全时语言文字与影像的无意义的堆积,对于这种耽迷于感官刺激的低级审美趣味,我不发表言论,又能如何呢,我一定是对的吗?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呢?还是做好我自己罢,不过我还是觉得应当提倡的不是这些东西,商业社会吗?钱是重要的,然而不应当成为物质的奴隶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构建。当然,我并不说技巧是不重要的,像卡夫卡的变形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卡洛斯•鲁依斯•萨丰的风之影等,在这些小说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技巧的运用,这极大地刺激着我们的感官,但他们传达的却不是技巧本身而是对人类自身的思考,是对人类原始的情感与爱恋的描述。文字总要传达一些积极的东西的,它不是快餐。现在,我很少写心情之类的东西了,我怕自己会迷醉在一种文字的华丽中而丧失了生活本来的真实,即使是写,也努力去用一种客观的角度去描述与检讨而不是一种对自我感情的文字上的发泄与无限放大,努力追求一种内在逻辑上的严格。我很佩服那些沉默的人,他们从来不刻意地表达自己,而是做一个行动家,用自己的思考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语言与文字,从来不夸夸其谈。
3.3 证明自己的存在 。
既然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不真实,那么如何证明自己是存在的,是真实的,这就需要我们来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总得去追求点什么。这里我想说一下我叔叔的故事(虚构的),我的叔叔王山山,他仿佛精力无限似的,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兴趣,很小的时候,他就脱了裤子研究邻居家的姐姐和自己的身体有何不同,为此被我那老土的爷爷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一顿;上小学的时候,他改装了一台老式了收音机,居然能收到从苏联那边来的信号,然而却没人能听得懂;到了上大学的时候,他考得很好,别人都以为他会选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专业,然而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考古学这门专业,那时学文科的人一般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而考古则根本没人选择,基本都是落榜调剂进去的。我觉得他干什么都不安分,他研究过音乐、历史、地理、人种、民族、民俗等东西,考古干了三年后又倒卖起文物来了,后来还经过商,当过大学教授等等,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句话后来变成了我的“我对美丽的异性充满了热情”而受尽了他的嘲笑,然而无论是对什么热情,总归是好的。现在他生活的很好,有房有钱有车,还有一个美丽的老婆与儿子,夫妻携子频繁旅行于山川大河之间,这让我很羡慕,也很不爽,小的时候,带着他儿子玩得时候,在没人的时候,总是偷偷地揍他一顿,说笑了,哈哈!我现在就是,常常在忙碌的空闲突然之间就感到一阵莫名的空虚,读了大量的历史,越来越有这么一种观念,人从虚无的天地中诞生出来,被教化与主动去学习这世界的一切知识,经历世事,模拟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而构建出自己的人生与价值,在这之中,常常迷失自己,进而退回到那种虚无的状态,因为人的本质是虚无,但人的价值却在于超越这虚无去发现自我的所在,在这其中发掘人的优秀品质:坚强、执著、忍受寂寞,放飞梦想!
所以最终的结语就是,我们千万不要相信语言文字这两种东西,世界上最假的东西就是他了,什么承诺阿、誓言阿,都是不可信的,看小说与电影中的一些女人们,居然因为某个男人的一句话就等了他十年甚至几十年,我觉得那些编剧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写的东西而把他仅仅视为一种商品,我们看的泪流满面,可怜,真是可怜,这就像孔老夫子相信到道德教化能代替法律统治一样可笑,更可笑的是,我们的先人居然心照不宣地用道德统治了两千年,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还是需要那些比较傻的小朋友来挑破,就像我,就比较幼稚了。我们要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去看待这个社会与人,即使他是一个好人甚至是圣人,谁也不能保证它永远都不犯错,总能找到原因的,我们不就是总能用春秋笔法替圣人们辩解吗!
3.4 最终结语。
在这种对人对己的深深质疑与怀疑中,我们小心谨慎地走着自己的道路,苛刻地寻找着那些能让生命感动的东西,从而不使自己的精神之河干涸。




“二战时期,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 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后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 因为我是亚利安人。后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人能为我说话了。” 
孟德斯鸠曾说过:“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