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ire汉语意思:越南与金平县接壤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简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49:58

越南与金平县接壤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简况

发布时间: 2005-12-31


  
   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部,北部与中国云南、广西接壤,西部和西南部与老挝和柬埔寨为邻,东部和南面临海。陆地边界线长3920公里,其中中越边界线长1347公里。总面积329000平方公里,人口8200万人。辖59个省和5个中央直辖市。主体民族是京族,官方语言是京族语,京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8%。2003年,gdp为574.9115万亿越盾,比增7.24%(1998年比增5.76%、1999年比增4.77%、2000年比增6.79%、2001年比增6.89%、2002年比增7.04%),为亚洲增速第二,仅次于中国,其中工业比增16.1%,农业比增4.9%,服务业比增增7.2%。全社会投资总额217万亿越盾,比增18%,占gdp的35.6%。国家财政收入138.0492万亿越盾,比增11.3%。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52个,协议投资金额19.4亿美元,比增35.66%,企业到海外投资项目25个,协议金额为2800万美元。出口总额198.7亿美元,比增18.9%,进口总额249.45亿美元,比增26.4%,贸易逆差50.7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5.5%。越南与金平接壤的是老街省的坝洒县和莱州省的孟德县、清河县、封土县。与金平接壤边境线 502公里。
   一、接壤边境省省情概况
   (一)老街省情
   老街省于1991年10月从越南黄连山省分离而成立。属越南北部边境山区省份,总面积805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4%。其省府老街市距离越南首都河内铁路里程296公里,陆路里程345公里。世居民族有27种,总人口 100余万人。主体民族京族占总人口的33%,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在少数民族中,蒙族占21%,栽族占14%,瑶族占13%,傣族占14%,罗哈族占1%,罗志族占2%,布依族占2%。 2003年,人均纯收入为610元,人均有粮224公斤。老街省气候多样,热带和温带气候特征明显,旱季和雨季分明,其中旱季占8个月,雨季占4个月。老街省经济的发展分为快慢两带,以省会老街市为核心的沙灞、巴察、蒙姜、北河、麻街、文盘、炭渊、宝烟、宝胜等九县为经济发展快区,其他为相对滞后区。老街省的主要资源是矿藏资源,主要有磷灰石、铜矿、铁矿、石墨稀土元素、水晶、陶瓷等。
   (二)莱州省情(数据为未分出奠边府省前)
   莱州省位于越南西北部,边境线长673公里,分别与中国的金平县和绿春县及老挝的丰沙里省接壤,其中与中国接壤边境线311公里,与老挝接壤边境线362公里。总面积16991平方公里,是越南第二大省。辖10个直属行政区,即奠边县、东奠边县、孟德县、勐莱县、清河县、封土县、巡教县、朵卓县8县和莱州、奠边府2市。共有156个乡镇。世居民族21个,其中傣族占56%,苗族占22%,京族占20%,其他民族占2%,总人口62万人。越南国会2003年12月4日第十届第四次会议将莱州省划分为莱州省和奠边府两省后,莱州省省会从原奠边府市定为现在的三塘县封土镇,距越南首都河内550公里,距中国金水河口岸45公里,距老挝西庄口岸75公里。莱州省属于季风热带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自越南实施革新开放以来,莱州省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1996年至2000年全省人均gdp平均增速为6.5%,人均135美元。2003年gdp比增6%,人均144美元。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二、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所占比重大,一产业比重逐步减少。2003年一产业比重为40.98%,二产业比重为18.92%,三产业比重为39.1%。2003年人均纯收入580元,人均有粮210公斤。出口总额300万美元。莱州省属高山省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缓慢,但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1、森林资源丰富。全省现有林地面积142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0.5%,蕴藏着柏木、花纹椴树、铁刀木、柚木、西楠桦等珍贵林木。有草果、沙仁、黄草(又名石斛)等30余种珍贵林产品,具有开发林业和林副产品加工出口的优势和潜力。
   2、土地资源广阔。全省可种植耕地面积17万公顷,土地肥沃,面积宽广,气候湿热,宜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茶叶、咖啡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还有大量丘陵荒地适合发展牛、马、羊等畜牧业。
   3、矿产资源蕴藏量大。莱州省是越南矿产资源较丰富的省份,煤、稀土、铜、铅、金、锑、锡等矿产储量大,易开采,投资小,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4、社会文化底蕴厚实。莱州省是民风民俗较具特色的省份,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底蕴厚实,旅游资源丰富。孟潘森林、马香洞(奠边)、平庐洞(封土)、孟伦塔(东奠边)、孟叶原始森林(孟德)等是较好的生态旅游景点。莱州省美丽、生动、自然的景色,与著名的越南北部历史文化名城——奠边府相结合,构成了一条不可多得的、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线,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和旅游观光胜地。
   5、口岸优势明显。莱州省与中国、老挝两国接壤,边境长673公里,有2个口岸(与中国金平接壤的口岸是马鹿塘口岸,与老挝丰沙里省接壤的是西庄口岸),2个边民互市通道(与中国金平交界的是石庄边民互市点,与中国绿春交界的是李仙江互市贸易点)。莱州省作为与中国云南、老挝北部扩大经济、文化、旅游交流的枢纽,与河内、海防、广宁经济区形成了一个三角经济带,并可通过6a国道进入越南南部及东南亚。
   6、人力资源充裕。莱州省约有31.7万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约9000人。劳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完全可以满足省内各项投资计划的需求。
   7、交通便捷。航空方面,奠边府市70年代就修建有小型旅客飞机场,现在每天均有飞往河内、万象、曼谷等地航班。公路方面,以奠边府市为中心枢纽的公路延伸至各市县,客货车辆不停穿梭各地,极大地带动了人流和物流。莱州省人民委员会已投入大量资金,将通往口岸等的主干道改造为油路。
   二、越方边境边民经济发展现状
   越南对中国开放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就设有口岸。1963年越南一区二省(西北自治区、老街省、河江省)代表团与中国云南省代表团与签订《关于双方边境工作配合问题的会议记录》后,先后建立了马鹿塘、十二楼两个边境小额贸易口岸和迤底、乌马独洪两个便道。并在贸易点设立海关、货币兑换所。随着中越关系逐步改善, 1993年越南马鹿塘口岸与中国金水河口岸复通。1998年开通越南封土县至中国金平国际公路货运和客运线。双方互访不断,互通有无,积极开拓互利合作新领域、新渠道,在商品流通、商贸旅游、农业科技、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成果丰硕。
   (一)越南边境经济情况
  2003年底,越南两省四县生活在越中边境一线的边民共有20余万人,其中京族有10万人,傣族有5万人,苗族有2万人,瑶族有2万人,蒙族有1万人,栽族有1 万人。这些民族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木薯、香芭蕉和部分林副产品。还有部分边民靠互市贸易增加收入。2003年人均纯收入为595元,人均有粮食217公斤。
   (二)越南政府对促进边境经济发展增加边民收入的主要措施
   1、边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全面推动边境农业,确保任何情况下边境地区粮食保障。迅速增加食品、蔬菜、瓜果货源,改善边民饮食质量,降低营养不良率。转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有效开发边境生态农业和发展边境经济。扩大边境农村市场。农、林产品加工业与出口业紧密结合,逐步提高边民收入。
   2、边境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革新边境企业工艺技术。迅速发展边境经济优势领域。加大粮食食品加工业力度。加大开采和原料生产加工业力度。逐渐形成边境地区工业带(包括出口加工区和经济特区),为边境新工业区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和城市郊区工业。
   3、发展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结构的主要措施是:新建和改造提升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将具备条件的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边境公路、铁路、河运和民航业。保证交通命脉、公路干线和通往边境山区的公路畅通。改善边境山区、农村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和医疗卫生设施。2006年前建成和平省至山罗省至莱州省至奠边省至老挝西庄口岸的高等级公路。边境地区的水电项目国家完全无偿全额投资,不搞集资和摊配。在2015年建成越南北部最大的投资总额为37万亿越盾(约合23.88亿美元)山罗水电站。
   4、发展边境科技环保的主要措施是:努力发展边境科技事业,加大边境地区的科普力度,提高对世界科学技术成就的认知和熟练掌握程度。适时更新各经济行业的工艺技术。发展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完善和切实贯彻实施《工业产权保护法》。生态环保工作有明显的转变。
   5、发展边境经济服务业的主要措施是:扩大各种类型服务领域,开发新型服务模式,满足边民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保证服务业形成健康的竞争。保持边境物价稳定,特别是边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业的价格。大力发展边境商业,增加国家储备,必要时国家予以干预。实施边境旅游发展规划及其他形式的服务行业。
   6、外贸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提高加工业产品出口比重,保持占出口总额80%目标,其中精加工产品占50%。扩大出口市场,改革出口产品结构,增加出口高价值新产品。进口总额年均增长24%,主要进口为工业化、现代化所需要的原材料及技术设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并鼓励外商外资直接发展优先领域。
   7、边境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全民智力素质,普及边境地区中等教育,保证具备必要的知识使每个边民能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今后更迅猛的发展作人才准备。大力培训边境地区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从1995年至2010年,劳力培训人数比重占50%。重视发掘、培养和重用人才。在边境地区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工作一年计一年半的工龄。对边境地区边民子女入学,实行全免费教育。在边境地区工作的县乡机关干部子女,国家保送到大学毕业。
   8、解决边境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促进边境文化、新闻、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活动,提高全民族物质、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质量,逐步与越南发达地区平衡。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社会发展和解决社会迫切问题方面争取巨大的转变,消除边境地区消极、不公平等的种种弊端。在边境地区工作的国家机关干部,国家无偿划拨个人建房用地。
   9、对口支援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和潜力,为各地区同步发展创造条件。各地区要转变和发展合理的经济结构,使国家的南部和北部社会经济整体迅猛发展。实行重点经济发达地区与边境困难地区结对帮扶制度,为边境地区的同步发展创造条件。
   10、边境山区和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开掘各地潜力,发挥全国力量,发展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山区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必须快速发展,并带动边境地区共同发展。边境困难地区应充分利用各自的潜力奋发图强,用足用实外来援助。边境经济增长必须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机结合,逐渐减少边境地区在社会进步方面的差距。
   11、大力实施消饥减贫项目:越南全国贫困户1996年占全国总户数的25%,到 2000年必须下降至10%。1996年——2000年五年计划的第2至第3年,实现基本消除持续多年的饥饿现象,特别是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及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必须加大扶贫力度。边境地区的贫困户,国家每户无偿补助一头耕牛。边境地区农户实施异地搬迁扶贫的,国家每户补助8000元人民币。边境地区的贫困户国家无偿供应食盐和煤油。国家对边境地区无偿发放所需农作物籽种、石棉瓦、食盐等。
   三、越南马鹿塘口岸建设及外经贸发展情况
   (一)马鹿塘口岸规划与建设
  越方高度重视口岸规划、建设和发展。2001年末,越副总理阮功山两次到马鹿塘口岸视察后,对口岸发展提出了新规划。将马鹿塘口岸批准为国家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42公顷,分别规划为七大功能区,即文化娱乐、国家机关、互市贸易、国际贸易等区。并于2003年一次性投入8000万元人民币将经济开发区段界河河堤治理完毕。今后五年内每年投资2亿盾(折合人民币2000万元),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每年组织搬迁200户个体户增加口岸常驻人口,活跃口岸市场。目前马鹿塘口岸至封土县城至奠边府的油路已改造完毕。封土县城已迁至距口岸18公里处,这对口岸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口岸采用自由贸易区模式管理,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特别在外资管理、土地使用权转让及税费上给予减免。此外,2003年12月4日,越南第四届国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将莱州省划分为莱州省和奠边省,莱州省省会设在三塘县,距口岸仅50公里。马鹿塘口岸规划的扩大和开放水平的提高,将给金水河口岸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越南注重与中国的交往
   1999年至2003年五年来,请进派出团队70个779人次,其中中方组团出访33个团队497人次,越方组团来访37个团队282人。五年出入境人员达682970人次,其中中方出入境人员达346873人次,越方入出境人员达336079人次;出入境车辆8793辆次,其中中方出入境车辆3568辆次,越方入出境车辆5135辆次。通过多次互访接触与交流,在诸多领域达成了合作共识,双方在拓展边贸及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三)越南与金平接壤边境地区进出口总额不断上升
   2000年完成边境贸易总额7595万元,其中小额贸易额为1491万元,边民互市额为6004万元;2001年完成边境贸易总额完成9380万元,其中小额贸易额为3350万元,边民互市额为6029万元);2002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呈现进出口结构优化、品种显增、互市活跃、大贸稳健、经合项目有突破等特点。完成边贸总额1.5亿元(进出口、互市产品总量16961吨值),比增59.9%,其中出口1082万元(出口产品总量2570吨值),比减17.4%。进口1606万元(进口产品总量3035吨值),比减21.3%。边民互市1.23亿元(互市产品总量11356吨值),比增104.2%。主要进口产品有面粉、酒曲、啤酒、饲料、棉布、毛线、日用百货、石棉瓦、水泥、电池、缝纫机、家用电器等。主要出口产品有玉米、水果、木材、草果、扫把花、山草、药材、矿产品、鱿鱼、咸鱼、腰果、绿豆糕、槐籽、橡筋等。
   (四)越南出台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
   主要有《马鹿塘口岸经济区管理制度和优惠政策》、《2003年越南五种税收优惠调整》、《越南外商投资政策》等。从鼓励投资领域、土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极大地吸引了外商外资。(部分优惠政策附后)
   四、越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一)最大的障碍是交通“瓶径”制约
  交通不便,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从口岸到奠边府到近200公里的公路九曲十八弯,通行能力极其低下,已成为边境地区与越南内地沟通的“瓶径”。另一方面,越南莱州、老街两省大部分边境地区尚未通公路,一部分通公路的地方其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运价高,运输时间长,贸易成本高,竞争能力弱,给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困难。
   (二)边境及口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口岸功能发挥乏力
  目前越南虽然对口岸和边境地区作了新规划,也制定了投资计划,但因建设期短,边境及口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口岸功能发挥乏力。主要表现在国门联检楼、货场、加工区等基础设施至今尚未建成,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功能薄弱,对外开放的范围狭小、类型单一。
   (三)作为主体人的思想观念落后,致使口岸开放程度低,水平不高
  越南边境一线经济落后,贫困人口比重大。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人流物流小。开放程度和意识较差,市场化程度低,关卡多,各种税费繁杂,加之戒备心很强,怕吃亏的思想严重,诚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下,在一些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与之合作有一定的难度。另外,越南边境地区外经贸企业整体实力弱,缺乏管理人才,缺少周转资金,加之一部分人主观意识上认识不足,认为开展边贸无发展前途,把经营目标转入国内削弱边贸实力。不认真去探索发展边贸的新路子、新方法。
   五、越南今后发展外经贸的战略思路和措施
   (一)发展思路
  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二)发展目标
  实现开放式经济同国际接轨。
   (三)发展措施
   1、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通过扩大出口带动物资、原料、燃料、设备、日用消费口进口,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
   2、改变出口商品结构。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提高越南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高质量加工口逐步替代初级产品。
   3、扩大出口市场。通过外交实现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贸易。
   4、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技术含量,发展环保产品。注重诚信报务,提高竞争能力。
   5、更加鼓励外国直接投资。
   6、转变无政府服务职能,减少干预,减化审批手续,积极主动服务。
   7、政府加大对口岸等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六、中方针对越方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一)政策方面
   1、应扩大金水河口岸互市产品及额度范围,并且可在金水河口岸就地加工后视为国内产品正常流通。
   2、设法确保中越边民畅通。允许越方边民持证可在云南省范围内享受中国公民待遇自由流通。允许中方边民持证可在莱州省范围内享受越方公民待遇自由流通。
   3、应给予更多的橡胶、大米、精锡、聚脂、切片、钢材等证管商品指标,以扶持金水河口岸边境贸易。
   4、应减免部分口岸外经贸企业的税收,以扶持外经贸企业。
   5、应将部分海关关税留用于金水河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
   6、国家、省、州应每年预算部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应将内地至金水河口岸公路列入加快云南边贸发展,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项目盘子,改造成高等级公路。
   2、应加大金水河口岸界河治理的投入,通过界河环境治理,提升口岸景观特色,树立金水河口岸国家形象。
   3、应加大金水河口岸互市贸易场的建设。
   4、应加大对金水河口岸二期规划和开发的奖金投入力度。
   5、应补助部分拓展国外市场基金。
  越南鼓励外商投资部分优惠政策
   一、四种税收调整以吸引外资外商
   2003年越政府对4种税收进行改革:
   (一)增值税下调。
   (二)扩大特别消费税征收对象,降低税率。
   (三)取消对国内企业征收的企业补充收入税。取消对外国投资商扩大再投资完税。取消利润转同境外税。
   (四)下调个人收入所得税应税和征税等级,从现行的50—60%的税率降为20%。
   二、外商投资政策
   (一)在越全外资企业兼并收购其它合资外企的,可直接转用符合越劳动法规定的越劳动力,技术投资可超出总投资额的20%(原规定在20%以内),由投资各方自行确定。
   (二)土地租赁审批权下放至省、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原规定都市5公顷以上、其它地方50公顷以上必须由总理审批)。
   (三)生产机械、电子、电器等零、配件的企业,5年内免税进 口生产原料。
   (四)在加工区的企业,可享受15%的营业税率(原规定50%)。
   三、马鹿塘口岸经济区政策
   (一)在口岸经济区可从事的经济活动:生产、制造、商贸经营、进出口经营业务、暂进再出、转口贸易、货物过境贸、关外库、免税货物商店、展销会、产品推销、口岸集市、国内外公司的分支机构、办事处、各种产品加工、半成品组装、再制、质量提升、各类货物运输、货物保管、租赁、旅游、宾馆、餐饮、外币兑现、保险等。
   (二)与莱州省接壤的中国公民,具备以下条件可在口岸经济区进行生产、经营、服务和买卖活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通行 证。
   2、马鹿塘口岸经济区经营登记证。
   (三)与莱州省接壤的中国公民,凭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通行证到达口岸经济区后,如需到莱州省内其他地方,由莱州省公安厅驻口岸经济区办事处出具《许可证》均可,但期限不超过十五天。
   (四)持有护照但不属于免签证对象的中国公民或第三国人员,可以免签证入境留住口岸经济区,留住时间不超过十五天。如果由国际旅行社和越南企业组织到越南的其它地方旅游的,由出入境机关在口岸审批、签证即可。如果只到莱州省内的其它地方,就地办理《许可证》即可,时间不超过十五天。
   (五)中越双方经营实体签定经营合同的,中国的运输工具可进入口岸经济区。
   (六)与中国有经营关系的越南货主和运输工具,凭身份证和通行证可到中国交货。
   (七)属莱州省籍的越南公民,允许进入中国云南省金平县的边境市场。非莱州省籍的越南公民到口岸经济区后,如需要到中国云南省金平县的边境市场,在莱州省公安厅驻口岸经济区进出口管理站出示身份证并登记即可,时间从早上6点至21点。
   (八)不在口岸经济区留住的中国公民,在口岸经济区的停留时间为早上6点至次日零晨2点。
   (九)在口岸经济区长期经营的中国公民,可以在口岸经济区登记暂住,领取暂住证,每次不超过6个月。
   (十)在越南马鹿塘口岸经济区的国内外投资高,符合越南法律规定的,可享受下列优惠:
   1、土地使用权时间延长到50年。
   2、租地建设宾馆、餐厅等的组织、企业和个人租地期限可延长到25年。
   3、用作农业生产和公共住宅建设的企业、个人优先批给土地,并免土地租用费。
   4、地价国家规定的50%—25%收取。
   5、进出口税减免:(1)企业用来投资建厂,越南不能生产或生产满足不了需求的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免征进口税; (2)用来生产出口货物的原料,免征进口税;(3)计税价格按市价的50%计算。
   6、增值税减免:(1)企业用来建设的固定财产如物资、货物、设备等,越南不能生产或满足不了需求的,免征增值税;(2)用来生产出口产品的进口原料,免征增值税。
   7、营业所得税减免:(1)税率下调为10%;(2)从经营盈利之日起,头四年免征营业所得税,后三年减免50%;(3)企业用所得利润扩大投资,导致固定资产增加的,全部退还已缴纳的营业所得税;(4)所得利润转往国外税率下调为30%;(5)出口奖励按国2002年1月2日第2号决定执行。
   (十一)办理投资许可证实行“一条龙”服务制度
   1、审批时间不超过十五天。
   2、考察投资户时间不超过十天。
   3、审定方案时间不超过十五天。
   4、颁布许可证时间不超过五天。
   (十二)根据国家银行2001年8月31日第7号通知规定,在口岸经济区的银行允许在区内从事外币兑换和外币清算。
   四、越南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规划简介
   (一)革新开放10多年来,越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工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号召全国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减免税收,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流动,拨款3.5万亿越盾(1美元约合15482越盾)等。越政府希望到2005年,少数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贫困户减至13%。此外,政府还给予当地优惠的引资政策,包括降低土地租金和税收、减少利润汇出限制等,以吸引更多外资参与资源开发。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成效。少数民族地区目前经济作物已初步形成规模生产区,如咖啡、橡胶、甘蔗、茶叶、腰果、桑树和棉花等。1996—2000年,少数民族地区农林产值年均增长12%,经济年均增长达9—12%,人均收入也增加了4.85倍。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步缩小。
   (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农林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出品产品单一、工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低的实际。最近,越南政府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又专门作了研讨,强调今后将集中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扶贫力度,并制订有效计划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定居问题。为此,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最近也制订了一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把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成重要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实现农产品年出品11亿美元到12亿美元。这项规划把咖啡、橡胶、腰果、茶叶和胡椒等作为重要的战略产品,把玉米、甘蔗和棉花视为产品多样化的替代产品。到2005年,橡胶种植面积将达到12万公顷,茶叶达2.3万公顷,腰果3.1公顷,棉花2.5万公顷。
   (三)越南政府正式批准投资建设北部最大的山萝水电站工程,以缓解国内日益紧缺的电力能源。由越南电力总公司承建。山萝水电站总投资约37万亿越盾(约合23.88亿美元),水坝高215米,总功率为240万千瓦,发电量约93亿千瓦时,共由8台单机功率为30万千瓦的机组组成。项目定于2005年动工,首批机组于2012年投入运行,整个工程将于2015年竣工。山萝水电站位于越南西北地区的山萝省和莱州省之间,距首都河内市约200公里。工程波及1.8万户9.1万人搬迁。大规模的搬迁预计在2005~2010年期间进行。为了实施此项目,越共中央在越南第11届国会4次会议决议通过,将莱州省划分为莱州省和奠边省,莱州省省府在山塘县城,奠边省省府在奠边府市。
   (四)奠边省正围绕奠边府战役遗址打造旅游业,将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支柱来培植,投资3000亿越盾(约1.5亿人民币)进行景点修复和道路改造,投资3200亿越盾(约1.6亿人民币)进行机场扩建、改造以及市区街道的建设。目前新中心广场已竣工,主要街道已浇灌,新候机楼已启用,每日有往返于河内的航班3趟(小型客机、68人座、豪华舒适),武元甲指程所d1高地已塑一高13米的纪念铜像,所有景点已竣工投入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