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正常值:100年前的四川老照片PART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12:31

 

    



悠悠李渡河   
     中唐以后,因北方战乱,不少文人学士入蜀到过渠县。民国县志载:诗仙李白曾留寓宕渠,泛舟渠江,驻足南阳寺。有诗为证“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潭清。西晖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明代镌刻为碑,渠人广为传诵。(“李渡河”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诗仙醉酒渠江行,意爽南阳爱恋深,
          雅韵高风扬碧水,喧腾后浪涌千层。

         ——碑在李馥乡天鹅村南阳碥寺




李渡河寺庙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渠县往顺庆府(南充)的路上

渠县往顺庆府(南充)的路上,轿夫


顺庆府,嘉陵江畔


顺庆府,乡下石桥


顺庆白塔

 

    蓬溪县,清晨田野


蓬溪,丘陵地带梯田



蓬溪西部,山峦



蓬溪县西部盐井


      四川井盐的最早开发和利用,过去的盐业史研究者多根据文献记载,将其推定在战国末期的成都平原。例如四川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四川省志?盐业志》说:“早在先秦时代,巴蜀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盐泉和裸露在第面的岩盐。2300余年前秦统一巴蜀后,随着铁工具的大量使用和大批移民入蜀,带来了中原的凿井技术和人才,西蜀地区经济逐渐有了长足的发展。公元前311年,秦以张若为蜀守时,由于盐铁商业已具规模,故于成都‘置盐铁市官并长丞’,管理盐铁交易。战国末年,在今双流地区开凿了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生产的序幕。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灭后,秦孝文王(公元前250~公元前247 年)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今四川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蜀于是有养生之饶焉。’”(四川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5)钟长勇《中国盐业历史》在叙述井盐的发现和井盐工业的起源时也据《华阳国志?蜀志》说:“井盐以凿井取卤制盐而区别于海盐、池盐和湖盐。中国井盐生产始于战国末年李冰穿广都盐井。”只是钟先生认为李冰为蜀守、穿广都盐井的年代在周灭后的秦昭王51年以后的公元前255~前251年之间(钟长勇2001)。可见迄今为止,流行的认识都认为中国的井盐业发端于战国后期,最早采用凿井制盐的地区是四川西部的成都平原。

射洪,家族墓地

 

    射洪,牌坊(上面有个简体字“动”?)


射洪,富裕家庭厅堂


     射洪县建置是在南北朝西魏时期,始置射江县,于北周(557)改名射洪县,故称“西魏置县,北周正名”。
     射洪县因其射洪县境内有射江(射江今称梓江,又名梓潼江),县得名源于射江,古“江”与“洪”同音,古人将“射江”讹为“射洪”,后北周从俗,遂改为射洪。《元和郡县图志》载射洪)“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射洪,私塾


观音庙



观音庙内

 

    射洪太和镇牌坊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射洪太和镇,水车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三国时代发明的翻车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梯田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水牛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玛莉帽(是摄影师本人?)



肩扛稻草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稻草堆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稻草堆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桑树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山坡民居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四川,民居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石桥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小村外当地民众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剃头匠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中江县兴隆镇附近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中江县,梯田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中江县,三国蜀始置伍城县,隋开皇3年改为玄武县,13年在东南部(今仓山镇)增设飞乌县,唐调露元年又在中部(今广福镇)增设铜山县,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改玄武为中江县,元初飞乌、铜山县入并中江县沿袭至今

中江石桥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寺庙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往成都府途中景色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驿道

路上的牌坊-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村民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村民-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早餐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四川的阿尔俾斯山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山顶农田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山间棚屋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四川阿尔俾斯山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中江县境内的老牛坡和次高峰西眉山,海拔均在1,000m以上,其余山峦,大多在700~900m以上。

四川,山区景色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四川,山区景色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四川,山区景色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四川,山区农家小院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四川,山区景色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民居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民居和墓地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安澜索桥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二王庙前的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桥。最早称绳桥或竹滕桥,这与它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何先生修的桥因无栏杆所以一人摔下水摔死,被官员处死,妻子为了为丈夫雪冤想尽办法修了栏杆。全长约500米,在鱼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桥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乘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也缩为240米。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岷江滔滔恶浪,没有修建索桥前,民谣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说。
  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俩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清嘉庆九年五月带领四乡百姓动工建桥。桥尚未完工时,两个樵夫不顾劝阻,顶风过桥,落水丧生。渡口“把头”买通官府,诬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还有一种说法是桥上没有栏杆,有人掉下去了,痛恨何的官府将其逮捕处死。)何妻强压悲愤,继承夫志,完成了索桥的修建。桥上横铺木板,竹缆为栏,行走平安,故名“安栏桥”,后改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然过江之意。人们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称“夫妻桥”。
灌县,都江堰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附近平原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附近油菜田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即今都江堰市。因灌江得名。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合并为灌州,明降州置灌县。1988年,撤县设都江堰市。1994年,获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城区靠近都江堰渠首,分布着许多文物古迹和传统名居,有二王庙、安澜索桥、城隍庙、伏龙观、灵岩寺、千佛塔等重点文物。

灌县,二王庙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二王庙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玉磊山牌楼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二王庙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城门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TOP

 

 

 灌县,伏龙观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清兵护卫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对面山脉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路上独轮车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灌县上游岷江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平原,路上景色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路旁沟渠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旅行装束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科考队的中国雇员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旅程中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平原,旅程中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平原,旅行者,建筑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郫县,古塔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郫县古称"郫",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秦灭巴蜀之后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设蜀郡,挪作为该郡的属县,正式称为郫县。

郫县,路旁墓地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清兵护卫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滑杆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当地人旅行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村民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赶集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独轮车途中休息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妇人的大帽子和小鞋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围观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城区俯瞰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Chéngdū)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成都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1921年设市。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超过了苏州,成为中国未变遗址最长久的城市。
历史沿革

  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但在21世纪出土的金沙遗址把成都的建制历史提前到(约前1200~前650)。已经超过苏州的建城时间。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其他手工业如巢丝、织绸、煮盐、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业也很发达。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商店、货摊栉比。此外,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扬雄、王褒是为时全国最有名的文学家,成都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画象石,绘画精美,内容广泛。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发展很快,经济地位有所谓“扬一益二”(即扬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绣”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产量全国第一。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唐代后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外,还有“草市”,即分布在邻近地区的乡镇集市。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开发了开摩河池、百花潭等旅游胜地,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间改名为昭觉寺,称“川西第一丛林”。
  宋朝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每年成都上交丝绸商品,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成都造纸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规定,国家图书馆的书必须用成都造的麻纸来抄写。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

  宋元以后,成都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设立布政使司,设所在成都。公元1654年,清顺治将四川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历史上正式出现。辛亥革命后的1914年,北京政府通令废除成都府设治所,改称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 31县,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筹备处,处以下设总处、文牍、法治、会计、调查、庶务六科。1922年,市政筹备处改名为市政公所。1928年,设市政公所为市政府,国民政府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和四川省省会。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

成都,城区俯瞰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从城墙看城区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从城墙看城外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从城墙看到的南城门



成都,东大街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东大街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



成都,街道景色 - 一百年前的四川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