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lol经常网络不稳定:记者柴会群 :“同志”之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40:23

记者柴会群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zwy1975  个人资料 记者柴会群

 

“同志”之死

 

    高敬德之死,暴露了一个由来已久的隐忧:在保护艾滋病人隐私权的名义下,法律对公开艾滋病信息的禁止性条款及实践中的封闭性运作,正对全社会的艾滋病的防控产生负面影响,更多人可能因此受害。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实习生 刘磊

 

发自上海

 

“绝无仅有”的病人

 

    10月26日上午,在远离市区的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中国药品打假第一人”高敬德孤独离世。

    和任何一位艾滋病人的去世一样,官方起初试图低调应对此事。然而,高的公众人物身份使得这种努力失败。由于生前从事药品打假,高敬德死亡的消息传出后,媒体开始质疑其“非正常死亡”。舆论压力之下,官方最终公布了高敬德的真实病情。

    事实上,由官方通过权威媒体公布艾滋病感染者死讯,高敬德很可能是中国艾滋病防治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

    低调背后拆射出中国应对艾滋病的尴尬——根据中国5年前实施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擅自公开艾滋病病人的信息,否则将面临处罚。

    按照业内人士的通常理解,这一禁止性条款同样适用于死去的艾滋病人。

    然而,纵观高敬德之死,不难发现一个由来已久的隐忧:在保护病人隐私权名义下,法律对相关信息的禁止性条款及实践中的封闭性运作,正对全社会的艾滋病防控产生负面影响,更多人可能因此受害。

    高敬德确诊患艾滋病是在其死亡前五天。此前,身体已经出状况高敬德曾赴北京“打假”,发病之后,应其本人要求,高被上海驻京办人员送回上海。当地政府先将其送至户口所在地的一所二级医院治疗。因高对该医院不信任,又将其转至隶属海军的上海411医院。在发现高敬德高烧不退等可疑症状后,411医院呼吸科对其进行了两次HIV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在告知高敬德本人并征得同意后,遂于10月21日中午转入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5天后即告不治。

    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位于上海市传染病总院院内,属于该院的第11病区。该病区分为污染区、洁净区和半污染区,各区之间泾渭分明,医务人员与病人需分乘不同的电梯。11月11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这里时,发现尽管官方已公布消息,但医务人员对高患艾滋病一事仍讳莫如深。

    有迹象表明,高敬德似乎很早就已知晓自己身患艾滋病,他甚至成功地预测到了自己的死期。据其所居住的小区保安队长孙孝龙介绍,两年前,高敬德曾对他提到,自己患了癌症,最多能活两年。然而,高敬德并未真的患癌。有人据此猜测,高当年可能为了“面子”,以这种方式暗示自己得了艾滋病。

    中国青年报记者驻沪记者周凯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3年前,他曾从某省药监局工作人员处听说过高敬德感染艾滋病的消息,但他当时并未相信,因为高本人对此坚决否认,称是药监局对他“污蔑”。

    “我当时想,如果政府真的知道高敬德患艾滋病,怎么会由他到处乱跑?”周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某种意义上,周凯的疑惑正是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症结所在。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除非能够证明故意传播艾滋病,政府不仅无权限制艾滋病人的自由,相反有义务对其感染艾滋病的消息保密。

    疾控系统内部公认的是,即使是配偶和父母,也无权从疾病控制部门获知艾滋病人患病的信息。

某省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曾透露这样一件事:由于艾滋病人信息禁止性法律的存在,他们曾眼睁睁看着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患者结婚,不仅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其原本健康的配偶,还生下了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孩子。

北京打假之旅

 

    与其他艾滋病人有所不同的是,在死亡前的几年里,高敬德一直高调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事实上,就在死亡前半个月,他还曾专程赴北京与新京报记者李越(化名)联合“打假”。

    据李越介绍,在京期间,他与高敬德共见过三次。10月6日,李并以“中国药品打假第一人”的名义,向新京报报料,称在北京某地发现假药。

    这符合高敬德打假的一贯路数,自从出名之后,他的每次药品打假行动几乎都在记者配合下进行。高运用媒体的能力曾让上海药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杜冰感叹不已。“很值得我们这些接待媒体的人学习,”杜说,“这边正跟你拍桌子干,媒体一到,他马上就成为一个饱受我们药监迫害的人。”

    李越对南方周末记者称,3天后,他与高敬德第一次见面。当时高正在北京护国寺中医院吊盐水。按高敬德对一家法国媒体驻京工作人员的说法,他在来京之前就已在上海住过院。

    没有人知道高敬德为什么要拖着病体去北京。和以往很多时候一样,高敬德对于此行目的含糊其词。

    见高敬德身体虚弱,走路“一瘸一拐”,李越曾问他的病能否治好。高说,自己搞医的,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和对其他媒体的说法一样,他强调自己的病是在一次打假时挨打后的结果。

    后来有医界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根据高敬德后被诊断为脑梗的情况,其走路颠簸,很可能是因中风所致,与是否被打没有关系。

    高李二人约定次日一起到某药店“打假”。但事前李接到高的电话,称其发烧,“打假”遂推迟到11日。

李在配合高“打假”后认为,高敬德的“打假”技术含量不高,其基本套路是:先到一些保健品商店,主动购买一些添加有违禁药品成份的减肥药、性用品。然后到药监部门检测,认定为假药后,高按相关规定获得政府奖励。

    据李越回忆,当天“买假”之后,高敬德颇显劳累。后据其所居住的旅馆老板说,当天晚上高敬德开始大喊大叫,指称老板偷其1500元钱,老板无奈只得报警,警察遂将高带至当地的厂桥派出所。

    接到高敬德电话后,李越赶至派出所,远远听到高敬德惯有的喊叫声(李之前看到高敬德给的“打假”视频,发现他似乎很喜欢在政府人员面前这样做),这时上海驻京办人员也已在场。李在门外等待多时后,方见高敬德出来。

    他对当时眼前一幕印象深刻:上海驻办办的两人拿着高敬德的两大袋材料走在前,衣衫褴褛的高敬德在后面一步步挪动,“感觉像上刑场的英雄”。

    13日早晨,李越接到高敬德的电话,说回上海。李让其回去好好养病,回去后打个电话。

    李后来再未接到高敬德的电话。数日之后,李从网上看到他的死讯。

    后经证实,高敬德13日中午乘火车离京,次日上午抵沪。之后家也没回,相关部门就将其送至当地的“大场医院”救治。该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说,当时是接到政府通知收治高敬德,但并不知道高患艾滋病。高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并立即上了呼吸机。抢救记录本上“高敬德”名字上面,特别注明为“打假英雄”。

    在确认高敬德死于艾滋病后,一些以前曾经采访过高的记者感到恐慌,有的专门赴医院做了检查,以确认是否被高传染。

 

碧波池的“同志”们

 

    得知高敬德死于艾滋病后,南京人王瑞(化名)并未感到惊讶,这缘于他知道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高敬德是一个“同志”——男同性恋者的别称。

    众所周知,艾滋病有三个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在性传播途径中,同性性行为是最危险的一种。

    2008年,王瑞与高敬德相识于南京“碧波池”浴室。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自己在此先后与高见过四五次面。几乎每次都会看到高敬德在休息大厅与不同对象“发生关系”。高还让他为自己介绍男朋友。

    碧波池浴室位于南京升州路,是一个在圈内全国知名的“同志”聚集场所,曾多次因聚众淫乱受到警方冲击。多次出入此地高敬德,不能排除正是在此感染了艾滋病,并将身上艾滋病毒传播给更多人。

    值得注意的是,“碧波池”并非高敬德惟一光顾的浴室,据悉,高敬德生前去北京打假时,居住在护国寺中医院一带,而据王瑞称,这里也有一个著名的同志会所。事实上,比自己的家相比,高敬德似乎更喜欢住在浴室里。按照其本人的解释,这是因为他“打假”得罪了人,担心被报复才不敢住家里。然而王瑞的说法表明,背后其实另有隐情。

    根据艾滋病传播规律,艾滋病人从感染病毒到最终发病,通常要有数年的潜伏期。这意味着,近年来多次以“打假斗士”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高敬德,或许很早就是一名艾滋病毒携带者。然而,正如同无法知晓他何时染病一样,他将自己身上的艾滋病毒又传给了多少人,同样也无从查证。

    值得一提的是,碧波池对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而言并不陌生。江苏省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确认,迄今为止,仍还有已确诊的艾滋病毒携带者频繁光顾此地。

    根据法律,疾控部门不能将此信息对外公布,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委婉提醒其身边人不要与之密切接触。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位艾滋病毒感染者并不希望让他人知道自己染病,尽管已确诊,但他们仍参加疾控部门组织的HIV检测,目的是不引起别人的怀疑。

    对于高敬德这样的外来流动人员,当地疾控部门则更加难有作为。他们承认,高敬德并不在他们掌握的艾滋病人防控名单中。

    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一位工作人员说,经过几次整治,碧波池的情况已经大大好转。今年7月份,在接到举报之后,警方一度再次将碧波池关闭,有不轨行为者被罚款,原来的老板也被抓。

但现实其实并不乐观。南方周末记者日前暗访该浴室发现,换了老板之后,这里的生意仍然兴隆,而卫生条件仍然糟糕。在休息厅,记者看到不少单人床上睡着两个男人,他们赤裸着身体裹着同一条被子,偶而发出阵阵怪叫……

    11月28日,一直在调查高敬德死因的上海医生,陈晓兰,在得知高敬德曾光多次光顾“碧波池”后,先后向南京市卫生局、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反映,并建议对方在“碧波池”贴出高敬德的照片,以引起与之有密切接触者注意。

    然而,在接到陈的反映和建议后,对方明确做不到。他们认为此举在法律上“越位”。

江苏省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承认,关于艾滋病防治,一直以来面临太多的悖论。但是,现实就是如此,他们深感无力。

    工作人员建议陈晓兰向公安部门反映。但他们对此并不看好。按照该工作人员的说法,公安机关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非常忌惮。有时在办案时,通过疾控部门查证涉案人员为艾滋病患者后,会因害怕传染而立即放人。

 

被忽略的肺结核

 

    根据医院的相关记录,目前可以确认的是,除了感染艾滋病,高敬德还感染了另一种乙类传染病——肺结核。

    根据中国的传染病分类,只有鼠疫和霍乱属于甲类也就是更高级别的传染病。包括非典在内的其他一些烈性传染病均属乙类。

    但是,和高敬德身上的诸多秘密一样,外界——特别是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媒体人——对此一无所知。

事实上,在与高敬德的接触过程中,出于对其打假义举的同情,不少记者都请高敬德吃过饭。与艾滋病毒不同,结核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有证据表明,早在2008年,高敬德可能就已感染肺结核。然而阴差阳错,恰恰是有可能被高敬德传染的记者们,否定了医院的诊断,并将高敬德的药品打假事业推向高峰。

    按照当时媒体的报道, 2008年9月,高敬德在南京大学医院发现假药,然而在其打假期间,却因得罪当地卫生系统而上了医院的“黑名单”,看病时被多家医院拒绝诊治。此事一经报道,高敬德“孤独斗士”的形象愈加丰满。他成为2008年中国十大法制人物和当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然而,根据医院方面的解释,事实是高敬德是疑似患有肺结核,根据传染病的相关规定,必须要到定点医院诊断治疗,其他医院无权诊治。

    一位当年报道此事的记者回忆说,当时高敬德坚称自己没有肺结核,是医院报复,虚构他有病。

记者们轻信了高敬德的说辞。事实是,两年之后,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6月21日期间,高敬德即因肺结核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时间长达半年。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住院期间,身为传染病患者的高敬德,还从肺科医院“逃出”,至少接受了四家媒体的采访。而在其出院之后第二天就赶赴杭州,制造了另一起轰动全国的药品打假事件。

    一位疾控系统人士说,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后,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但是,究竟何为“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却并无明确规定。现实中,对于高敬德这样的结核病人,医院均不会采取强制性措施。

    有医务界人士判断,高敬德患肺结核很可能是在感染艾滋病毒之后。病毒将他的免疫系统破坏,使得结核杆菌可以轻易地侵入他的身体。

    尽管高敬德是在肺结核治愈后出院,可是从那之后,他便更加频繁地出入于各地医院。但是,一直到进上海411医院之前,高敬德就诊的其他多家医院似乎均未诊断出其患艾滋病。

    死亡之前的最后一次住院,高敬德除了确诊患艾滋病之外,还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脑梗、肺炎、乙肝等多种疾病。其中艾滋病、肺结核、乙肝均为国家乙类传染病。

    由于无法联系到其亲人,高敬德由居住地的居委会干部陪送入医院,后者在垫付医疗费后即离开。之后一直到死亡,高敬德身边再无人陪伴。

    高敬德生前曾对媒体记者声称,他曾打假得罪了人,被迫与妻子离婚。但现在看来,他究竟是否结过婚还是个谜。媒体曾报道他今年43岁,但事实上,身份证显示他出生于1959年。

一位医务人员说,作为艾滋病人,将来如为高敬德开追悼会,将不会和正常人一样举行遗体告诉仪式,亲人们通常只能向高的骨灰盒告别。

    但可能不会有人为高敬德开追悼会。高所居住的小区居委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为止,尚未联系到高敬德的任何亲属。他的遗体至今仍存放在上海传染病总医院的太平间中。

     高敬德,这位生前行事高调的“打假斗士”,或将注定带着若干无人能解的谜团,孤独而地去往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