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ret doing的区别:中华名山大全 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2:41:03

中华名山大全 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1

福建青云山
青云山方圆五十五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AAAA旅游区,青云山得名于南宋间,永泰书生萧国梁在这里山间之中苦读,二十一岁中举夺魁,高中状元,乡民为纪念他将此山取名“青云直上”之意命名,并将主峰命名为状元峰。状元峰山势雄伟挺拔,峡谷崎岖险峻,自古以来游人到此莫不称赞“青峰初云海,巍峨连天来”!青云山以大峡谷为特征,以瀑布群为特色,具有岩雄、水魅、峡险、顶旷的奇观,吸引着八方游客。北京地质大学陈安泽教授高度评价说:“青云山是中国南方典型的火山岩地貌”。
走进青云山,走近大峡谷,称奇的景点主要有:云天石廊、青龙瀑布、水帘宫。

云天石廊:山势雄伟挺拔,峡谷奇曲险峻,以一道云龙穿崖、横断绝壁的千米千年风化石廊而名闻遐耳。山中飞岩兀立、古木参天、流瀑喧腾不绝。主要景点有:雄师吼天、状元晒靴、镇山大钟、三潭飞瀑、鹿鸣谷、羚洋洞、天门洞等数百处美景奇观。

青龙瀑布:为青云山核心景区,景区内还有形态各异、落差不同的六条峡谷飞流,随处可见奇岩怪洞,相叠互依,古藤老树,蝶飞鸟鸣,潺潺流水,主要景点有龙潭峡谷、龙潭瀑布、刺桫椤、鲤鱼潭、石门、悟空岩、将军山、狮岩、石像、凤尾瀑布、兴福湖瀑布、天狗望月、神龟戏水、平底幽谷、新月瀑布,“根抱石”被誉为天下第一盆景。尤其是青龙峡谷、青龙瀑布、青龙碧潭为青云山品牌景观,潭中泛舟,令人心旷神怡。

水帘宫:为青云山特级景区,九天瀑布,一泻千里!588米高!是什么概念。是195层楼左右高度的概念。一大股水幕就从195层楼高处经无数叠次尽情泻下,其景观可想而之。这就是最为观的“亚洲第一阶梯瀑布” 沿途有雄狮出洞、石龙三重门、观音石、金猴抱桃、钓鱼潭、吉祥瀑布、御景小区、仙潭小区、水帘长廊、水帘宫等景观。其中:九天瀑布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九级迭宕,令人称奇;九山书院立于悬崖断壁,数百米石城环绕,峡谷儒风,依稀可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福建青云山_neo_img.jpg

福建清源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福建清源山_neo_img.jpg

福建太姥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福建太姥山_neo_img.jpg

福建武夷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福建武夷山_neo_img.jpg

甘肃崆峒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甘肃崆峒山_neo_img.jpg

广东白云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广东白云山_neo_img.jpg

广东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丹霞山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

  丹霞山现有佛教别传禅寺以及80多处石窟寺遗址,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诗词和摩崖石刻,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广东丹霞山_neo_img.jpg

广东罗浮山
罗浮山又名东樵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又是我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福地。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
罗浮山位于惠州市西北45多公里处,距广州90公里,广汕公路穿越其境,横跨博罗、龙门、增城三县(市),方圆250多平方公里。罗浮山共有大小峰峦432座,名泉瀑布980多处,石室幽岩72个,洞天奇景18处。山势雄伟奇特,层峦叠,景色秀丽,气候适宜,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罗浮山形成始于中生代的白 纪。它是罗山和浮山合成。大约在8000万年前,这一带的地壳发生断层,巨大的花岗岩体受挤压而隆起,再经过几千万年的风雨侵蚀,才逐渐形成奇峰突兀的罗浮山。而《后汉书郡县志》载:“博罗有罗山,以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之,故名罗浮”。因而民间有浮山泛海嫁罗山的传说。有诗记之:“浮山泛海自东来,嫁与罗山不用媒。合体真同夫与妇,生儿尽作小蓬莱”。

奇峰怪石,是罗浮山的一大特色。在罗浮山大小400多个峰峦中,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像玉女,像罗汉,像狮子,像骆驼真是“满山皆奇石”,“峰峰有灵境”。主峰飞去顶又名飞云峰,海拔1296米,为罗浮山最高峰,因常有彩云飞渡而得名。从广(州)汕(头)公路望去宛如倚天宝剑,起码插支霄。登上顶峰远眺,博罗、惠州、东莞、增城、广州、龙门各县市的广土地尽收眼底。

飞瀑名泉是罗浮山的第二大特色。罗浮山“满山皆甘泉”,“无泉不成瀑”,瀑布近千处,数量之多为国内名山之冠。其中最著名的有白水滴、黄龙洞、白水门、流杯池等瀑布。而罗浮山的泉水丰富,终年不竭,入口清凉甘甜,有口皆碑。冲虚古观内的“长生井”泉水,宝积寺背后的“卓锡泉”,酥醪观旁“酿泉”为罗浮山三大名泉。冲虚古观内的“长生井”,相传是葛洪当年取水炼丹用的,近年已通过地质和卫生部门鉴定,确认为“含锌的重碳酸钙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

洞天奇景是罗浮山的第三大特色。全山有大洞天18个,小洞天几百个。这里指的洞并非洞穴,而是洞天,“洞中别有天地”之意。洞景最佳的有朱明、华首、白鹤、黄龙、酥醪等洞。

罗浮山不但是山水绮丽,风兴优美,而且神话、传厅、古迹繁多,素有“神仙洞府”之称。山上寺观遍立,原有九观、十八寺、三十二庵等宗教建筑。较为出名的五观五寺是:冲虚观、酥醪观、白鹤观、九天观、黄龙观;华首寺、宝积寺、延祥寺、明月寺、拔去寺。除冲虚观古观、延祥寺保存较为完整外,其余寺观已湮没。
罗浮山不仅是道家修炼的神仙洞府、佛家的胜地,也是群贤举集之所。自古以来,不知多少诗人墨客,英雄豪杰为罗浮仙山所倾倒,神游造访者络绎不绝,欲扬之词汗牛充栋,史大公司马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韩愈、苏轼、杨万里、刘禹锡、朱熹、屈大均、汤显祖等都有咏题罗浮山的名篇佳作。民国时期,到过罗浮山的名人有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陈济棠、蒋介石等。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亲临罗浮山,对其建设作过具体批示批准用20两金箔对三清神像刷新。“文革”期间,周恩来明确批示要保护好冲虚古观。陈毅、林彪等7位元帅也曾来罗浮山旅游度假。

罗浮山地理位置特殊,北回归线刚好在此经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适宜多科植物生长。尤其在峰峦峪地、洞溪山涧,生长着上千种的草本药物和各种中时佳果,造就了独具一格的罗浮山特产。主要特产有:罗浮山百草油、甜茶、酥醪菜干、凉果、矿泉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广东罗浮山_neo_img.jpg

广东西樵山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南海市的西南部,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汽车1内小时即可抵达。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自然清以来,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丽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
西樵山自然风光美仑美色,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葱葱,洞壁岩缝,储水丰富,古人赞之为“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今人称之是:“绿色翡翠”,“固体水库”。正是因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游资源,国务院、国家林业部才相继授予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两顶桂冠。

西樵山素有“珠江文明的灯塔”的美誉,早在6000多年前,勤劳聪慧的西樵山人,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化;明清时期,以湛若水、何白云、康有为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学子隐居西樵山,探求理学,锤炼心性,使西樵山获得了“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的宗教文化特色鲜明,她不仅以佛、儒、道三教融合为其特色,更以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雅的观音文化令人瞩目,耸立于西樵第二高峰大仙峰上的世界第一观音座像已成为人们研究观音文化的必到之所;西樵山还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百多年前诞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就是这个门派的代表,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武术为已任,因其崇高的武德医德,深受人们爱戴,以他为题材编写的图书、拍摄的电影、电视剧林林总总,蔚然大观,他那种匡扶正义、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家喻户晓、妇孺皆如,英雄黄飞鸿及其“南拳文化”,已成为当今我国旅游文化层面上的一大热点;作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西樵山,其绿色文化更为突出,西樵山以其美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被称为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成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逐步走向“都市化”的南粤民众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一块福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广东西樵山_neo_img.jpg

广西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是我国著名的七大西山之一,又称思灵山。因在桂平县城西1公里而得名。从南梁王朝设桂平郡治于西山起,渐成为游览胜地。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之称。山上古树参天,清泉甘例,怪石嶙峋,石径曲幽。
  桂平西山向以“石奇、树秀、泉甘、茶香”著称,峰峦嵯峨,数十乃百余立方米的巨石纵横林立,加之绿荫遍地,古树参天,形成壮丽景色。西山人文历史悠久,有李公词、洗石庵、龙华寺、乳泉亭、飞阁等建筑物,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广西佛教建筑“洗石庵”,历代文人墨客赞赏西山诗词对联四千余首。
  西山茶名闻遐迩,清香可口,远销各地。泉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近年来,人们利用优质的乳泉水,酿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琼浆,有被誉为“广西茅台”的乳泉酒,有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矿物元素的“罗汉果露”等饮料,甘冽爽口。每值盛夏,乳泉边备有竹筒,供过往行人取水畅饮,舀一筒子泉水,慢慢啜饮,诚是一大乐事,被誉为西山一绝,桂平有一首采荼调,就是赞美乳泉的:“花罅石,花罅石,乳泉水,西山茶。此话不与俗人讲,俗人听了要出家。
  以桂平西山为主体,包括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太平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紫荆山壮村瑶寨风情,天南福地洞天罗丛岩及白石洞天、麻洞荔枝之乡和浔州古城风光,北回归线标志等在内的众多景点景观组成了桂平西山集锦式大型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广西桂平西山_neo_img.jpg

河南鸡公山
从信阳市乘车,沿107国道南行38公里,便到了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鸡公山。鸡公山雄踞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之间,是大别山的余脉,西与桐柏山相接,南距武汉174公里,北距郑州340公里,面积达27平方公里。鸡公山主峰海拔811米,报晓峰海拔744.4米。鸡公山素有“青分楚豫”之称,是我国南北方天然分界线。
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就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古人“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的诗句,就是鸡公山清凉宜人的生动描绘。鸡公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峭石嵯峨。山间夏季清畅凉爽,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与初冬。它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山上主峰突兀,酷似雄鸡,乘云驾雾,翩翩起舞,山里溪流泉涌,林木深秀,珍禽竞奔,百鸟争鸣,天然美景如画!鸡公山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区内莽莽林海中遍布着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藤翠竹、幽谷碧潭等迷人的自然影观,加之以瞬息万变的云海、神秘莫测的佛光、绚丽多姿的朝阳晚霞、水晶般的雾淞,共同构成了一幅变幻无穷、令人陶醉的自然画卷,真可谓人间仙境!

鸡公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以降,见于史载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就有60多次,黄帝、蚩尤、孙武、伍子胥、岳飞、李自成、洪秀全等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曾率领千军万马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气吞山河、影响深远的战争场景,并留下了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传说故事和众多价值较高的历史遗迹。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上,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5.2°C,极端最高气温40.9°C,极端最低气温-20°C;山顶年平均气温12°C,7月份平均气温为23.5°C。它是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植被丰茂,种类繁多,1700多种植物在这里安家落户,针叶树、阔叶树、山花、异草争繁斗茂,参差相杂。山上可入药的植物有600多种,珍贵的有灵芝、九死还阳草、马蹬草、何首乌、七叶一枝花等。鸡公山种类繁多的森林植被为各种珍禽异兽提供了繁衍栖息的天然场所,仅野生鸟类就有17目、109种之多,野兽类有豹、鹿、野羊、赤狐、豹猫、花面狸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9种,如金钱豹、小灵猫、大鲵、白冠长尾雉、环颈雉等。

鸡公山的石,具有怪、美、巧、奇的特点。报晓峰突兀拔起,酷似引颈欲啼的雄鸡。骆驼峰、狮子峰、狮头崖、狼牙山、将军石、恋爱石、宝剑石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游览鸡公山有两条路线,一为登山栈道,一为盘山公路。登山栈道修于清朝末年,有1221条石级。沿着弯弯曲曲的山径向上攀登,不仅可以体会到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情趣,沿途还可以欣赏到众多的景观。主要景点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的石刻、“甘泉”二字的石刻、落落石、垒垒石、陡石崖、笼子口、大深沟,登山古栈道、灵化仙境、自然博物馆、珍稀动物观赏园、东沟瀑布群、波尔登亭等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河南鸡公山_neo_img.jpg

河南林虑山
太行山绵延千里,象一条青色的巨龙,盘踞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辽阔的大地上。位于林州市西部的一段,被称为南太行林虑山。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构筑在大山的悬崖峭壁中。因此,该风景区定名为“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这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主要景区面积有100平方公里,我国锦绣山河素有“北雄南秀”之称,而林虑山是北雄风光最胜处。 林虑山属暖温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它的最高山峰海拔1675米,形成独特山区气候特征。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左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暖少雨,秋凉气爽,平均气温12.7℃。林虑山历史悠久,汇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景区内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1处,旅游资源丰厚。
  从南北朝时期起,这里就已成为众所瞩目的旅游胜地。这里曾留下了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的足迹,也有他们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故事。商朝第22代国王武丁,少年时被其父送往王相岩与平民奴隶生活在一起,在此结识了奴隶傅说,发现其很有才华,他即位后三年不语,方把朝臣说服,请傅说出山并拜为宰相,而武丁得傅说辅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殷道复兴”。

  东汉时期,朝中官宦夏馥迫于皇官之祸,隐性埋名避难于此,现遗迹尚存。明嘉靖年间游方道人赵得秀居山不舍,依崖筑景,苦练仙丹,现仍存其师徒墓塔。景区气势磅礴,风光独秀。

  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人工天河”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太行之魂王相岩、冬夏倒置桃花谷、北雄风光天平山、翠柏园林龙凤山、石门涌泉万泉山、龙洞天桥五龙洞等景观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太行大峡谷起林州市任村镇回山角,南至山西省平顺县井底村,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00米,最窄处60米。群山环绕,山峦重迭,奇峰突兀,台壁交错,形态万千,森林覆盖,郁郁葱葱,青山流水,悬崖栈道,景色“雄、险、奇、秀”。站在高处眺望,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左看是景,右看是景,景色迷人。

主要景区有:

山前景区、王相岩景区、仙台山景区、桃花谷景区、太行平湖景区、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等。那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和林虑山风景游览区三伏酷暑洞结冰的冬夏倒置奇观,更是令人游人神秘莫测、赞口不绝。太行大峡谷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四方游客。每年接待观光野营、休疗养生、滑翔攀岩等大批游客。现在北京、河南、上海、广州等多家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来此作外境地,拍摄电视、电影片,著名的电影片《李双双》和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等就在这里拍摄的。每年迎来大批美术院校师生,来此写生作画,创作了无数优秀美术作品。 为了实现“把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山青水秀的新林州带入21世纪”的奋斗目标,林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加快林虑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步伐,繁荣我市旅游事业 。要求全市干部群众,继续发扬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创业精神,克服困难,苦干五年,进行景区设施配套和景点美化,为培育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成全国知名度较高的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而努力奋斗!不久的将来,林州的山更美,水更美,将成为游客向往和云集的旅游胜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河南林虑山_neo_img.jpg

河南石人山
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至此刘姓起源。主峰玉皇顶(蛤蟆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至此刘姓起源。战国时,伟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翟降世于尧山脚下,现有墨子故里遗址。
大山壁立,异峰如塑,怪石纷呈,是石人山自然风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顶上,千岩万壑,飞龙走凤,远近高低,景色迥异,构成了一幅幅美不尽收的图画。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两次登上石人山,并为石人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独秀”的墨宝。

石人山古称尧山、大龙山,是尧的裔孙刘累立尧祠纪念先祖的地方,为天下刘姓发源地,又因山上众多石峰酷似人形,后史称之为石人垛、石人山。

石人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温泉、 湖面、云海、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及人文景观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现已命名的景观有240多处;60-200米高的瀑布17处,高的石柱40多处,石人、将军峰、千丈岩、和合峰、白牛城口、王母轿、通天河、九曲瀑布、鬼门关、南天门、报晓峰、猴子拜观音等景点遍布景区。

石人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湿带分界线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石人山四季风光别致,春天鸟语花香,绿映溪吟;秋日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林海雪原。初夏时节使人领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清新景象。盛夏,当平原大地上“赤日炎炎似火烧”,气温达35-38度,这里只有23-26度,凉爽宜人。

整个石人山,几乎全部被绿林浓荫所覆盖。春风荡漾,团团簇簇的杜鹃花点缀于绿叶林莽之中,把山色妆扮得更加俏丽。夏日炎炎,时而碧天晴空,瞬间云遮雾障,忽而荡入云海,忽而托入蓝天。秋高气爽,枫叶满山遍野,核桃、猕猴桃、柿子、山梨、山葡萄等山果,串串累累,信手可取。冬雪降临,石人山银装素裹,48尊将军石,身披皑皑征袍;苍松翠竹,根根冰柱悬挂。石人山真可谓四季皆佳景,无时不诱人。

尤其迷人的是那些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萧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低处,水珠飘洒,浪花飞溅;高处,云水烟雾,弥漫凌。潭中游鱼,忽隐忽现,忽聚忽散,没浮自若。

石人山还是禽兽的乐园。金钱豹、艾叶豹、金雕、大鲵、糜鹿、羚羊、水獭、獐子等二十余种珍贵动物,在这里怡然自乐。近年来,八方游人络绎不绝,无不为她的天然景色所倾倒。她是画,是诗,是歌。她幽得天然,奇得自然,险得飘然,雄得浑然,秀得怡然。她不染红尘,甘于寂寞。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天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石人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传。然三十六处名胜,七十二个景点,处处绮丽如画,每处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话传说。

山是风景画,石是园林诗。石人山山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花岗岩的节理发育,在大自然数千万年的雕塑下,使山体的脊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石峰林立,绝壁层层,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景区内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近百座,遥望诸峰,出于云烟之表,近睹山势,宛若秦宫汉阙。千丈崖大气磅礴,凤凰台壮美飘逸,姐妹峰洒脱舒展,白牛城雄浑苍郁,而冠领风景区大名的“石人”,则横空出世,俯瞰万象,令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瑰伟神奇。

石,是山的筋骨,水是山的血脉,这筋骨与血脉,造就了石人山的锦绣风光。山中许多山峰,奇石,神气珍秀,浑然天成。已命名的240多处自然景观中,大小40座山峰,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主峰玉皇顶2153米,真是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石人山,山峰多,石多,名也多。有的相形而起,有的取自优美的神话传说。登北观景台,远望主峰玉皇顶,只见玉皇顶如出水芙蓉,云遮雾绕,若隐若现。石人峰、老君峰、仙人峰,如西天飞灵。凤凰台翘首远望,大金龟窥日望月;青龙背如巨龙腾空昂首。矗立蛤蟆石,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和合峰、象鼻峰、报晓峰,美不胜收。

石人山,山高松奇,由于高寒、光照、山峰、岩石与雾的影响,有许多松树,造型奇异多样,有的盘根错节,玲珑吐翠,有的根似龙爪,破石而立:还有的似松还似字,似画又似松,真乃奇松也。

山无雨不雾,山无水不秀,石人山就拥有奇异众多的溪流、瀑布。黑龙潭、白龙潭、东龙潭,潭潭之上倾泻,瀑瀑之下,清水奔涌,有的如龙腾虎跃,声震峡谷;有的如思君淑女,水帘挂壁;还有的天地一线,齐秀无比。白龙潭瀑布,大雨过后,数不尽的涓涓细流,汇成一道从天而降的银色巨流,狂妄不羁,轰然而坠,巨大的冲撞力,激起无数细小水珠,动天撼地,如风雷之势。

清晨,太阳象橘红色的火球从广阔无垠的迷雾中迸出,由柔和渐趋强烈,给万水千山洒下了金色的辉晕。夕阳西下时,西方天际象罩上红色的帘幕,云蒸霞蔚,满天辉映,山恋犹如披上了红色的婚纱,呈现出玫瑰色的绚丽。石人山最绝妙的道路乃号称天下第一滑的石人山滑道,俗称滑滑梯,两千多米的花岗岩滑道,在密林中区区折折,顺山而下,真可谓天下第一滑。在这里,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可以尽情尽兴地滑,无拘无束地滑,置身其中那欢声和笑语,早已将登山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那童年的欢乐又在大山中再现。石凤索道,在石人沟口至凤凰台南侧,全长999米,垂直341米,装有70个吊篮,一字拉开,循环转动,每小时可单线运客320人。这70个黄色吊篮,好似两串灯笼,在绿色的山谷中,缓缓上下飘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它不仅减轻了游人登山的疲劳,又给景区增添了一道风景。大将军峰处,可沿将军谷拾级而上,经红枫谷至银线瀑,乘1200米红枫谷索道,达南观景台或鸭嘴峰。赏红叶,观猴子拜观音;过飞云三谷,直达玉皇顶,一览众山小。

“飞瀑挂绝壁,幽泉石上流。”石人山有无数迷人的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潇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石人山地理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植物种类繁多,建群种、优势种明显,区系复杂。据初步调查,石人山仅种子植物就有1211种,加之根生植物、蕨类植物等总计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多种已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景区中现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稀世古杜鹃林,千年古木15万株以上。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众多的珍禽异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该区有陆栖脊椎动物125种以上,还有大量水生动物及非脊椎动物。走进景区,随处可见松鼠穿梭,鸟雀啁啾,猴子攀树,锦鸡起舞,如同置身天然动物园。

“阴晴雾奇变,景随四时移。”由于石人山气候湿润,加之地形作用,每年雾日较多。浓雾弥漫时,山峰时隐时现,如大海中飘荡的小舟,薄雾缭绕时,如轻纱、缕烟,悠悠往来,或呈现云海波涛滚涌,隐现荡漾。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还会出现佛光,彩虹等气象景观,神奇缥缈,变幻无穷,宛若梦幻仙境。

饱览了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后,你还可以在景区内洗洗温泉。在石人山脚下,沿沙河谷地一线,有上汤、中汤、下汤等五处天然温泉群。水温高达60多度,温泉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此外,石人山景区内还分布着原始古朴的百瀑峡民俗风情谷、千年古刹文殊寺、鲜为人知的秘洞山庄、亚洲最大的航空博览中心等景点。

大自然钟情于石人山,赋予她优美的风景和无尽的魅力。1980年后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200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级4A级旅游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河南石人山_neo_img.jpg

河南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地处中原,故称中岳。
全山有七十二峰,主峰峻极峰海拔1492米,雄伟挺拔。嵩山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寺”之说。嵩山自古就是一座名山,古迹很多。

中岳庙

中岳庙是最嵩山著名的古迹,位于嵩山南麓,始建于秦,以后历代都有修建,逐渐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中岳庙的建筑制式和布局,是清高宗弘历依照北京紫禁城的形式设计重建的,现存的殿、阁、宫、楼、亭、台等建筑四百余间,石刻碑碣百余座,占地达37万平方米,前后长达600余米。中岳庙建筑雄伟,布局严谨,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群之一,像这样大的庙宇,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著名学者都曾来此讲过学,现在书院的建筑多已破残,而院内两株参天古柏却成了珍贵的文物,分别命名为“大将军”、“二将军”。据说,当年汉武帝领群臣前来祭祀中岳,在这里看到一株柏树极为高大,便封为“大将军”;随后见到更大的一株,但因“大将军”已封过,只好封之为“二将军”。“大将军”树身歪斜,说是因被封为“大将军”,高兴得前仰后合,结果笑歪了身子;“二将军”树干开裂,说是受封后,非常生气,把肚子气破了。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建于北魏(52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角形塔,15层,高40多米,塔形独特,呈十二角形,建筑极为精巧。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嵩山主峰地区的玉寨山、峻极峰、五指岭、尖山等,多为石英岩组成,加之构造运动所致,使诸峰在400m标高上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险峻清秀,奇峰异谷遍布全区,形成独特的地形、地貌。

  区内清晰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3亿年(命名为嵩阳运动)、18.5亿年(中岳运动)和5.7亿年(少林运动)三次前寒武纪全球性地壳运动形成的沉积间断和地层角度不整合界面遗迹,中岳运动塑造了嵩山构造地质体的雏形,为风化剥蚀作用提供了原始条件;燕山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局为现今嵩山面貌提供原形。喜马拉雅运动使嵩山在不断隆升中经受剥蚀,断层碎裂带成为隘口;破碎的节理、裂隙形成形状大小、深浅不同的峡谷;产状直立的石英岩被剥蚀为簇林地貌或壁立千仞的悬崖。形成隆、陷、褶、断等地壳表面构造类型与环、线、块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是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缩影,是研究前寒武系沉积建造受运动影响挤压变质、褶皱造山、剥蚀夷平等过程乃至地壳演化规律的天然实验场,是对游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宝库。

公园区内居住有汉、回、普米、白、彝、苗、维吾尔、蒙古八个民族,形成了多民

族的大家庭,在各少数民族节庆之日,地方政府与汉族同胞共同庆贺,充分展示其民习、民风等民族文化,享受少数民族的习俗乐趣。

  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岳”,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闻名于世的少林寺便深藏于嵩山的怀抱,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珍稀的地质遗迹相互辉映,构成了嵩山地质公园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河南嵩山_neo_img.jpg

河南王屋山
王屋山-黛眉山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和洛阳市新安县北部,由王屋山、黛眉山和黄河谷地三个地貌但愿组成,分为天坛山、封门口和黄河三峡三个园区,公园总面积98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73平方公里。是一座以典型地质剖面,地质地貌景观为主,以古生物化石、水体景观和地质工程景观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性地质公园。由一系列具有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能够代表本地区地质历史和地质事件的地质遗迹组成。
其中王屋山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65平方公里,分7个景区,125个景点。 区内峰峦叠翠,气壮势雄;宫观林立,人文荟萃;泉瀑争流,树古石奇.誉满中外的《愚公移山》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汉魏时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为“天下第一洞天”。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银杏树,郁郁葱葱,被称为“世界植物活化石”.有长年涓涓细流的“不老泉”,久旱不竭,清凉宜人……森林覆盖率98%以上,珍稀动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春天山花烂漫,夏日群山叠翠,秋采万山红遍,冬到银装素裹,是一处有万年文化积淀、千年道教文化传统的融人文、自然于一体的品位极高的山岳风景名胜区。

王屋山风景名胜区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服务优良。旅游项目有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以及红叶观赏游,王屋山道教游,珍稀动物游等专项旅游,或乘车,或步游,或泛舟,或攀登,无限乐趣,尽在其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河南王屋山-云台山_neo_img.jpg

中华名山大全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2

湖北大洪山
名山佳气郁重重,横亘西南压万峰。襟汉带陨蟠伯围,兴云出雨镇侯封。”这就是清朝诗人储喜珩眼中的大洪山。
大洪山又名绿林山,位于湖北省北部,横亘京山、钟祥、随州交界处。西汉末年著名的绿林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它主要以一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为主体,群峰耸立,层峦叠翠,面积350 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55米,素有“楚北第一峰”之称。因其山经常会制造洪水而得名。

大洪山雄伟灵秀,景色壮观幽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古森参天,森木覆率达80%以上,满山遍野都是奇花异草和名贵树木。松栎林、楠木随处可见。各类兰花、杜鹃比比皆是。其中松柏最多,有“苍松翠柏生长地”之说。此外还有被称之为世界活化石的树种“千年银杏”。

山上有洞,洞中有泉,有“九洞十八泉”。黄仙洞、仙人洞、双门洞、小泉洞、两王洞等群洞奇异,琳琅满目。黄仙洞是大洪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有“不到黄仙洞,就没去大洪山”之说。位于钟祥市境内的黄仙洞,全长两千米,洞口高一百米,宽七十米。洞内蜿蜒曲折,跌宕起伏,钟乳石处处皆是,形态各异。石针、石笋、石柱、石塔、石瀑,分别呈红、黄、白、褐等色,五彩缤纷。洞内景点有“洞口避风”、“济公仰天”、“屈子行吟”、“仙鹤顶月”、“大鹏展翅”等数十处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仙人洞是大洪山溶洞中最大的一个洞,洞内有可容一千多人的大会场和停车场,有宽敞的舞台,侧洞建有一百五十套房间。洞内流水潺潺,冬暖夏凉。进洞五百米处有风洞,凉风飒飒,刺人肌骨;另有一“火洞”,热气扑面,周身暖烘烘,奇妙无比。

大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横卧江汉, 蜿蜒荆襄,气势磅礴,风光秀丽,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的气候特点。座落在风景区内的小泉湾度假村,是绝妙的避暑胜地。

峰俊

  群峰鼎立,突兀耸峙,层峦叠翠,绵亘百里。大洪山色主峰宝珠 峰,海拔一千零五十五米 ,相对高差八百多米,四周悬崖峭壁,与近在咫尺的悬钩岩、笔架山环峙鼎立,十分壮观。

林幽

  在大洪山,有一片原始森林,成片的楠木 ,名贵的千年银  杏 ,古木参天,奇花异草,百鸟欢歌,把整个景区点缀得格外瑰丽,还有许多珍稀动物珍贵的药材树种,堪称“动物王国”和“绿色宝库”。

洞奇

  大洪山有溶洞群,已开发的仙人洞,洞内建房150多间,能容数万人,最深的双门洞和钟乳石最繁奇的两王洞,奇中藏奇,妙中蕴妙,幽深无底,飘飘渺渺,彩色斑丽,琳琅满目,造工奇特,举世称绝。

湖美

  大洪山巅藏“瑶池”,山腰流飞瀑,山脚吐温泉。在宝珠峰、悬钩岩、笔架山之间,海拔八百米的湖泊 “白龙池”镶嵌其中;山水交融,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被誉为“鄂中瑶池”。白龙池的富水源头顺流而下,进入峡谷,形成落差一百多米的四叠飞瀑,为华中地区罕见,令人心旷神怡。

泉醇

  大洪山泉眼九十九处,常年在摄氏37度左右的新阳温泉,是天然的温泉疗养院,隐藏在峰峦之中的十瀑四十湖,百泉五十溪,更是美不胜收。度假村地处大洪山风景名胜区腹部,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5度,最高气温26度,最低气温 2.4度,冬季偏暖,夏季凉爽,水源丰富,气候宜人,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 地。

  度假村建筑群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林楼相间,疏密有致。室内装饰典雅,功能齐全,设备考究,富丽堂皇。度假村交通方便,通讯迅速,有如一颗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璀璨明珠,又如一群抛撒在白云林海间的玉池琼阁,以无限的魅力向人们展示着极大的诱惑!

  大洪山风景区,有大小溶洞100多个,已考察具有开发价值的27个。两王 洞、仙人洞、双门洞、黄岩洞,洞洞奇观。洞内景象瑰丽多彩,山水并存,厅堂宽广。洞顶石笋,参差危耸,将坠不坠,粒粒珍珠滴。洞壁嶙嶙然,类似朝中 塑,都成鸟状人鬼形。灯光四起,烟霞散彩,日月摇光,玲珑剃透,足下彩云生万道,身边瑞气护千层,一片福地洞天。其中主要景观有:龙宫、八仙过海、莲花宝塔。

大洪山不仅有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和自然资料,而且还有丰富的人文胜迹。东麓有冷皮垭新石器时代遗址;西汉绿林军首领王匡、王凤曾屯兵山中,在两王洞中留下壁书;唐慈恩禅师结庐于此,建有洪山寺,现尚遗有清净堂和宋、明、清碑石和古塔等遗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湖北大洪山_neo_img.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湖北九宫山_neo_img.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湖北武当山_neo_img.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湖南衡山_neo_img.jpg

湖南崀山
湖南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湘西南新宁县境内,东邻东安县,西靠城步,北距新宁县城11公里,南接广西全州、资源县。2001年12月,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5月,国务院批准崀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景区由北向南依次由紫霞峒、扶夷江、骆驼峰、牛鼻寨等5个相互联系的景区组成,宽约4-8公里,长约18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崀山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大丹霞地貌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其间有气势恢弘的丹霞峰林,纵横交错的赤壁峡谷,刀削斧劈的一线天落,惟妙惟肖的象形景观,清澈碧透的扶夷江水。

崀山丹霞地貌类型多,共有60余处主要地质地貌景点,分别有条带式楔状、分割式的块状、边坡式的墙状、交切式的线状、零散式的柱状和拱状,以及嵌镂其间的凹槽、蜂孔罅穴和崖壁溜纹等。其中又以层叠成列的楔状地貌和突起其间的寨峰地貌显目。不仅如此,丹霞地貌的“身陡、麓缓、顶平”的基本特征及典型结构(如“一线天”、天生桥)在此表现相当突出,而且规模大,群体明显,出现频率高。崀山丹霞地貌从青(幼)年期、壮年期至老年期的遗迹均有发育。

构成崀山丹霞地貌的岩层是形成于距今9000至6500万年间的晚白垩世的陆相红色碎屑岩系(砾岩、砂砾岩),岩石中北北东向与北北西——近南北向网格状垂直节理极为发育,这些是构成崀山地区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与空间条件。由于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雨充沛,地表径流发育,流水侵蚀作用及其诱发的重力作用,是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外营力条件。崀山地区重力堆积发育,它们常构成个景的坡面,有的巨石还形成有观赏价值的景点(如蛤蟆石、美女梳妆等形象石)。然而,不少个景由于垂直节理发育加上单斜岩层层理,而出现临空危岩,有的顺层理方向临空,有的顺节理方向临空,如斗篷寨、将军石、蜡烛峰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湖南崀山_neo_img.jpg
湖南桃花源
桃花源位于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四周山环水绕,桃红竹翠,景色秀丽。相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名作《桃花源诗并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即指此地。故国内外游人慕名而来者四季不绝,成为湖南省著名风景区。  
游桃花源景区,最好沿桃花溪前进。这条路线经行的有:穷林桥、菊圃、方竹亭、碑廊、缆船洲、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豁然轩、千丘田、千丘池、御碑亭、延至馆、摩顶松。摩顶松生于山顶,由此下行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经桃花观、集贤祠返回菊圃;另一条路经塘口、即出亭、问路桥返回菊圃。在这些景点中,以缆船洲、秦人古洞最有来历。

缆船洲又称烂船洲,相传当年武陵渔夫即于此靠岸缆船。又相传他离开桃花源时所缆小舟已腐烂。这后一传说,实际暗示桃花源是神仙洞府,因为道教中流行两句名言,即“山中方七日,人间已千年”。  

秦人古洞极狭窄,如两人并行,皆须侧身向前。相传当年武陵渔夫即由此进入桃花源。走出此洞。豁然开朗,一如陶渊明的诗与记所展现之情景,真不亚于瑶池仙境,令人有远隔尘世之感。

桃源县北的石灰岩溶洞,古朴自然,是当地著名景区。游罢桃花源,不妨至灵岩洞、高灵洞、龙洞等一游。

桃仙岭景区

面积1.5平方公里,景区内巍峨的牌坊,灿烂的桃花,构成一幅美妙的意境。其景点有:

桃花源牌坊

高16.8米,宽26.8米,中空净跨12米,气势磅礴,横跨于319国道。

陶渊明塑像

在巨大的《桃花源记》碑上方,陶渊明席地而坐之塑像,凝神远上,神情恬淡,栩栩如生。

刘禹锡草堂

唐代诗人刘禹锡任朗州司马10年,常寓居此,故建草堂5间以为纪念。内刻有其千古名文《陋室铭》。

咏归亭

传为刘禹锡咏归之处,亭居桃花湖半岛上,三面环水,与桃花湖相映成趣。

桃花湖

水面4公顷余,湖周桃红柳绿,湖水凝翠溢彩。

双星亭

居亭以观,俯赏碧水湖塘,仰望浮云高阁,近品田园幽趣、远目苍岭逶迤,桃源仙境尽收眼底。

花影池

池周高坡峻岭,松杉涌翠。特别是山坡上,杉树间由桃树组成的“桃花源”3个巨字,倒映其间,鲜艳夺目,神妙之至。

桃花山景区

桃花山景区堪称洞天福地,是保存最完好的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有30多个景点。有千年古松、万秆翠竹;有幽涧鸣泉、碧湖波光;有小桥流水、古道斜阳;有观阁争奇,亭轩竟美等。是桃花源的精华部分。

桃花溪

由桃花山飞潭流泉而汇成的山涧细流,在秦人洞前注入桃花溪,然后顺峭壁蜿蜒在而下,经菊圃、过穷林桥出源,以下即入伏流,约经1500米复出地面注入沅江。

穷林桥

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命名。桥跨桃花溪上,桃花山东西二涧至此汇流,溪两岸为桃花林,桥头立有唐代张旭《桃花溪》诗牌,石刻上彩绘山水,雕镂精工。

遇仙桥

传为渔郎遇仙之处。原是横卧涧上的自然岩构成的天然桥,后因“危石倾仄、岌岌欲动”,于明天启年间改建为石拱桥,清时于桥上建遇仙亭。

桃花观

为湖南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唐初,明万历年重建。正厅两侧,各有罗汉松1株,粗约三人合抱,古色古香,堪称极品,左右建有蹑风亭的玩月亭。

缘溪亭

因《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句而得名。亭外两溪汇流处,集桃花、松涛、竹风、溪泉于一景,令人陶醉。

菊圃

因陶渊明先生爱菊,古人于此建菊圃,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菊圃为园林建筑群,在桃花源别具一格。目前有寒菊、万寿菊等300多个品种。

白云轩

原名别有洞天。建于群山之中、古林之旁。“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

御碑亭

碑刻清乾隆皇帝诗二首。

方竹亭

原名桃川八方亭,系桃花源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明万历年修建。为八方形三门四窗的砖石结构亭,亭围方竹万竿,猗丽滴翠,溪涧流水,淙淙悦耳。

集贤祠

又名靖节祠,内塑陶渊明立像,为纪念陶渊明先生而修。

佳致碑

为桃花源现存最早的石碑,由唐刘禹锡题“桃源佳致”四字。此碑历尽人间沧桑,几经毁建,是桃花源历史的见证。

高举阁

于桃花源最高峰障山上,因陶渊明“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而得名。因其高而闻名。刘禹锡有“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及“遂登最高顶,纵目还楚泽,平湖见青草,远举连霞赤”之句。

五柳湖

面积8公顷,五柳先生于湖边植柳五棵而得名,现有垂柳百株,桃花千树,湖有九曲。静景二桥,有“两山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奇观。

秦人村景区

位于桃花山景区的尽头。“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忽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物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便是被人们誉为“世外桃源”的秦人村景区。秦人村是一个封闭的山村,景区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秦时明月,照耀古今;晨钟暮鼓,传递着苍凉;良田美池,流淌着自由;黄发垂髫,共享着怡乐。那古朴的秦居、芳香的擂茶,深巷的犬吠、桑颠的鸡鸣,牧童的悠笛,油榨的沉重、水车的轻摇,枯藤老树、谷风幽泉,堪称天下一绝。主要景点有10多处。

秦人古洞

相传为武陵渔郎入口处,洞长67米,洞口奇石怪松,古色苍然,曲径通幽,恰合陶记意境,出洞便进入秦人村景区。

秦人居

“花下常迷楚客船,洞中时见秦人宅”。秦人居为秦人村村民居所,均为秦时建筑风格。村民热情好客,用擂茶迎待。

秦人作坊

为仿秦代建筑,内有石碾、碓、石摩、油榨、犁、锹、斧、刀、剑、戈、箭、弓、桔槔、渔网、弹弓、车轮、纺车、织机等。这些秦物可供操作或观赏。

豁然台

因《桃花源记》“豁然开朗”句得名。但见古坛浮空、竹廊通幽,土地平旷,物舍俨然,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竹廊

长1168米,廊腰亭阁,似一座竹文化的博物馆。内悬历代名诗佳画,两旁栽有40多个品种的世界各类名竹,生机盎然,堪称天下一绝。

公议堂

为回廊型斗式结构,是秦人议事的地方。凡秦人的祭祀、婚丧、营造、狩猎等大事,均在此公议处理。

奉先祠

为秦人奉祀祖先的祠堂。每逢盛会佳节,婚丧嫁娶,秦人都在此祭祀祖先。建筑古朴典雅,室内陈设一切仿秦,祠旁田园桑竹,古意苍然,恍入秦代。

傩坛

秦人村村民全姓秦,至今不改姓氏。秦氏世传巫教、奉祀傩王,离此不远,有傩王湾。坛址四面环山,高入云霄,秦人村诸景尽收眼底。坛前有钟楼、鼓楼各一座,晨钟暮鼓,响彻全村。

桃源山景区

桃源山景区为道都胜地,唐宋时闻名天下的“桃川香火”均在于此。景区面积2.5平方公里。景点十余个。这里滨临沅江,与桃花山遥相呼应,给人一种神圣肃穆和自然的情趣。

水府阁

位于沅江岸边黄闻山。相传为晋真人道真闻道处,又名黄闻阁。阁耸峙山巅,下临沅水,登阁远眺,只见江天辽阔,气势雄壮,客帆渔船,往来如织。四周古木参天,绿树荫茏,风景优美。特别是每当夕阳西下,江红似火,渔船如梭,江天一色,壮美如画。这就是驰名中外潇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美景。

问津亭

“问津亭已历千载,欲辩有无宁非遇”。相传为武陵渔朗问津处,是古代到达桃花源的水陆码头。周围古木参天,风景秀丽。

桃川万寿宫

自古以来,“桃川香火”闻名海内外,宫名为宋徽宗真迹。古来即为道宫,分上中下三宫。“四十八层庵,跑马关山门”、“千根柱头落地”是桃川宫历史的写照。毁于近代。现在在原址上修复桃川宫上宫,重燃香火,再现昔日的庄严盛况。

天宁碑院

天宁碑院是桃花源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整个碑院全部用玉石雕砌而成。分为百寿图巨碑,历代碑廊,书画堂、功德碑廊等。游览其中,品味历史沧桑。

登仙径

传为黄道人成仙之路。仙径临江依山,松杉蔽日,环境清幽。唐诗云“紫气南来第一关”。明诗云:“幽亭曲径接云衢,千古仙踪半绿芜。唯有桃花千万树,行人错认是玄都”。

中日友谊亭

桃源县与日本滋和县结为友好县,近十年来日本友人每年两次来桃花源观光考察,并建樱花、榉树、茶树各一园,以为纪念。

沅江风景线

沅江是一条文化河,源远流长,澄碧清澈。从桃源到五强溪一百公里水路,既有三峡险,又有漓江秀。两岸峰峦叠翠,怪石耸立。伏波洞,藏一洞战争的风云;穿石山,穿一山张果下凡的神话;悬棺崖,悬着祖先安祥的梦;鸡公山,凝固一支啼血的歌。更有水溪、沉溪、清香溪、夷望溪,千回百转,令人心旷神怡,梦绕情牵。更有沅江两岸独有湘西风情的吊脚楼,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湖南桃花源_neo_img.jpg

黄龙寺—九寨沟
黄龙寺风景名胜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面积700平方公里。与毗邻而居的九寨沟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以湖、溪、潭、泊为主,山水树石并茂的风景区,其中尤以高山彩湖、叠瀑为主的石灰华岩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景区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而蜚声中外,被誉为“人间瑶池”。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产。
黄龙寺风景名胜区自沟口的涪源桥起,至黄龙寺的转花玉池,全长3.7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景区由黄龙寺、单尼沟、雪山梁、雪宝顶、丹云峡等景点组成,主要景点有:迎宾彩池、飞瀑流辉、洗身洞、盆景池、明镜倒映池、杜鹃映彩池、争艳彩池、龙背流金瀑、玉树漫银瀑、中寺、马蹄海、黄龙洞、黄龙寺、石塔镇海池、五彩池、转花玉池等,其中尤以盆景池、石塔镇海池和转花玉池最为奇妙。

乳黄色的长坡上,薜萝丛生,花木竞秀,碧水清泉,漫台滚泻,形成千百块迂回周折、层层嵌砌的彩池。彩池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深浅不一,澄净无尘,随周围景色变化和阳光反射角度的不同,呈现出各种奇幻的色彩,艳丽奇绝。区内有迎宾池、飞瀑流辉、洗身洞、金沙铺地等景点。

洗身洞是一座位于崖壁中的石灰岩溶洞,它隐身于飞流直下的瀑布之中,以往香客去黄龙寺皆要在此淋浴净身,故名。

盆景池与洗身池相邻,共有10多个彩池,池壁和池底都由乳黄色石灰华凝聚而成,池中分别长有各种小而苍老的古树,花木倒映池中,妩媚动人,形如一盆盆争妍斗艳的盆景。

石塔镇海池位于黄龙沟顶部石塔附近,这里三面环山,谷地开阔,在平坦宽阔的溪谷中分布着上百个玲珑剔透的彩池,高低错落,连环相系。不同水池呈现出不同的水色,池水盈盈,溢滴而出。彩波交织,相映成辉,身临其境,似是神话世界。

转花玉池在黄龙沟顶端,玉翠峰下,是个圆形小池。泉水从地下涌出,形成旋涡,落花于水面,先在水面上旋转几圈,然后顺着水流流去。

除主景区外,还有单尼沟景区。主要景点有二道海、扎嘎瀑布等,以原始森林、飞瀑流泉为特色。雪山梁是去黄龙寺途中的一处重要景点;雪宝顶是全景区的最高峰,海拔5588米,山中有四大海子,是登山滑雪的场所;丹云峡集中表现峡谷风光,植被极好。

黄龙寺背倚玉翠峰,面向黄龙谷,是一座古朴大方的木结构建筑,寺后有一黄龙洞,洞中的龙、佛、床、灯全由石灰华凝聚经人工雕凿而成,洞深不见底,在洞的深处有暗流的流水声。

每年农历6月15日,在黄龙后寺举办庙会,各方民众聚集,热闹非凡,有“帐篷分布如连营,羌歌氐舞杂喧嗔”的描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黄龙寺—九寨沟_neo_img.jpg

黄山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理位置

  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具体位于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

黄山名称由来

  黄山古代秦时称黟山,相传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道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玄宗赦改黟山为黄山。

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 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气候

  黄山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摄氏度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C,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生态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 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黄山风景

  黄山千峰竞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气候温和,四季都有奇丽的景色。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黄山景观集中在东到黄狮党、西至小岭脚、北起二龙桥、南及汤口镇的面积15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著名胜景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主要旅游区有温泉、玉屏楼、北海、云谷寺、松谷庵、钓桥庵六个风景区。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黄山是一处全天候、四季可看的理想景观。四季景色各异,晨昏晴雨,瞬息万变,黄山日出、晚霞、云彩、佛光和雾凇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
  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
  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
  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  等自然景色;
  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松。在黄山晴赏奇松怪石,阴观云海变换,雨觅流泉飞瀑,雪看玉树琼枝,风听空谷松涛。
  尤以冬季景观更为奇特。冬日黄山玉砌冰雕、银妆素裹,不仅有冰挂、雾凇等奇景,更有云海、佛光等幻像。据资料记载,冬季是黄山云海生成最多的季节,有时茫茫云海,一连数日竟不消散。正因如此,国内外旅游者对黄山冬游的兴趣颇浓。
黄山四绝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1奇松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位于玉屏楼的石狮前面),送客松(位于玉屏楼的右边),蒲团松(位于莲花溪谷),凤凰松(位于天海),棋盘松(位于平田石桥),接引松(位于始信峰),麒麟松(位于北海宾馆和清凉台之间),黑虎松(位于北海宾馆和始信峰之间),探海松或叫舞松(位于天都峰的鲫鱼背旁边)──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过去还曾有人编了《名松谱》,收录了许多黄山松,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每颗都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
2怪石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黄山千岩万壑,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黄山石“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金鸡叫天门”,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故,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黄山峰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于北海的梦笔生花、以及“喜鹊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药、苏武牧羊、飞来石等,据说黄山有名可数的石头的就达1200多块,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欣赏时不妨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可获更高的审美享受。

3云海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大凡高山,可以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辽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宕稍纵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时为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如大河奔腾,又似白色的壶口瀑布,轻柔与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望北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鹅岭赏东海,螯鱼峰眺天海。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时西海云遮雾罩,白鹅岭上却青烟飘渺,道道金光染出层层彩叶,北海竟晴空万里,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4温泉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黄山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初,与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经游黄山大门进入黄山的第一站。温泉每天的出水量约400吨左右,常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属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肤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黄山三瀑
  黄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飞瀑、2湖、1池。黄山之水,除了温泉之外,尚有飞瀑、明荃、碧潭、清溪,每逢雨后,到处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瀑布响似奔雷,泉水鸣如琴弦,一派鼓乐之声。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并称为黄山三大名瀑,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流出,危岩百丈,石挺岩腹,清泉分左右走壁下泻,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观赏地点在温泉区的“观瀑楼”;九龙瀑,源于天都、玉屏、炼丹、仙掌诸峰,自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分九叠倾泻而下,每叠有一潭,称九龙潭。古人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是黄山最为壮丽的瀑布。百丈瀑在黄山青潭、紫云峰之

 

中华名山大全 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3

黄山第五绝
——冬雪
  黄山的冬雪可称得上是大自然的上乘之作,是精品中的极品,是当之无愧的黄山第五绝
  黄山冬雪不同于北国的冬雪,它不是那种厚重严实,并且持久不化的雪,黄山的冬雪,妙就妙在与黄山的松、石、云、泉巧妙而完美的结合。
  雄伟壮丽的黄山,挺拔秀丽,冰雪又给她增添了无限的风采。劈地摩天的天都峰,宛如银妆素裹的神女;隔壑相望的莲花峰,如同一朵盛开的雪莲;九龙峰也变成了一条蜿蜒腾飞的玉龙,飞舞在黄山的云海之上;西海群峰奇异的石林,像一尊尊身着素服的神仙,聚集在峰头之上。冰雪覆盖的狮子林,银峦相拥的玉屏峰,构成了一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绝妙画图。黄山自古云成海,云赋于黄山冬景无穷的魅力——奇妙的雾松、雪松、树挂,把黄山妆扮得如同一个珊瑚盛开的世界。
  飞雪、冰挂、雾凇堪称黄山奇景。
冰挂
  黄山的冰,千姿百态。泉有多宽,冰有多宽;瀑有多高,冰有多高;著名的人字瀑、九龙瀑一改往日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珠溅玉、声响如雷的气势,将一匹匹好似半透明的汉白玉挂在悬崖上,银光闪烁,洁白无瑕,这就是黄山冬景中著名的冰挂奇观。与冰挂并称双绝的是雪帘。桃花峰麓的水帘洞冰挂如钟乳石般地悬挂着,洞顶突出的部位雪上加雪又冻成冰盔,并呈下垂状;在黝黑石壁的衬托下,就像人工织成的图案,故被人誉为雪帘
雾凇
  当气温降到零下时,浓重的雾气凝结在树木、石块、草丛等物体上,立即冻结成了白色固体冰晶。当雾凇出现时,整个黄山便变成了一座冰山,棵棵树木变成了丛丛珊瑚,真是奇松佩玉,怪石披银,山峰闪光,花草晶莹。微风拂来,树动枝摇,冰挂荡漾,叮当作响。
古建筑
  黄山自古闻名,许多文人前来游历并留下名诗吟诵。另外还有寺庙亭台,为黄山增色。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明嘉靖年间,玄阳道士居此。明万历年间曾盛极一时。原址尚存部分楼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为宾馆。1965年董必武笔书慈光阁。海拔1340米的半山寺在黄山南部的老人峰与朱砂峰间,原寺已圮,1957年重修,有刘伯承所题匾额。上下山游人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另外还有玉屏楼、云谷寺、松谷庵、翠微寺等。
道教黄山
  秦代称黟山,因传说黄帝曾在山中修身炼丹,故唐天宝元年(公元747年)诏改黄山。方圆250公里,自古为道教名山,山中以道教命名的名胜有朱砂峰、炼丹峰、天都峰、轩辕峰、仙人峰、丹井、试剑石、蒲团松、仙人晒靴石、仙女绣花石、望仙台、炼丹台、炼丹源、神仙洞等等,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和山北部叠障峰下的松谷庵均为道教庙宇。
游览指引
温泉景区
——桃源仙境
  黄山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主要接待宾馆包括桃源宾馆、温泉酒店、黄山宾馆等。由此到通常所说的前山(慈光阁)登山口,公路里程为1500米,步行仅需25分钟,到后山(云谷寺)登山口,公路里程为7公里,有多班公交车可以抵达。
  位列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朱砂泉,有两个出露口,据宋景佑《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折消除,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被称为灵泉,温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汤泉溪北岸,海拔650米,温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温度为42.5度,副泉泉口水温为41.1度,水温还随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温泉的流量原池昼夜最大流量为219.51吨,最小流量为145.23吨。因其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又被称为灵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效果。温泉区现建有独立的温泉浴室和游泳池,游客也可在下山后到此沐浴,舒缓登山疲劳。
  温泉区的主要景点有人字瀑、三叠泉、鸣弦泉,丹井、醉石、慈光阁等。人字瀑位于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海拔660米,瀑布一瀑两流,以26度夹角相交,形如字。瀑长50米,宛如两条白龙飞奔岩下,声震山谷,溅珠喷玉,气势磅礴。瀑布中间的岩壁上,有明代登山石级,游人拾级而上,有如罗汉升天,故名罗汉级。桃花峰办的观瀑楼,为观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慈光阁,原为慈光寺,古称朱砂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普门和上改名为法海禅院,名声渐大,传入宫廷,并于万历三十八年钦赐护国慈光寺。现为黄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旅游提示:温泉区从黄山大门上行约3公里,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须在黄山大门处换车上行,有中巴车和小面的可以乘坐。如果您抵达黄山市区的时间是在晚上,建议不要预订温泉住宿,此时到温泉已经没有公共交通工具了,除非选择包车,从市区到温泉约80公里。温泉区停车不住酒店的贵些。
玉屏景区
  黄山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通常人们所说的前山,就是指的这一景区。沿途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新一线天鳌鱼洞等奇妙景观。
  玉屏楼地处天都、莲花之间,这里几乎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驰名中外的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楼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峰石上刻有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楼东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帅的风景如画和刘伯承元帅所做的《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古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上天都之路极为险峻,近些年来,经过建设者们的不断开拓,使登峰道路有惊无险。天都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使人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
  莲花峰,位于玉屏楼北,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故名。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1.5公里,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置身峰顶,遥望四方,千峰竞秀、万壑生烟,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雨后,纵观八面云海,更为壮观。
  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来到鳌鱼峰。此峰高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下鳌鱼峰便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在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长着众多国内外罕见的植物物种,黄山园林部门利用天海独特的气候条件,创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园。天海近旁有海心亭、凤凰松等著名景点。
北海景区
  黄山北海景区是黄山景区的腹地,在光明顶与始信峰、狮子峰、白鹅峰之间,东连云谷景区,南接玉屏景区,北近松谷景区。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开阔地带,面积1316公顷。北海景区以峰为体,汇集了峰、石、矼、坞、台和松、云奇景,以伟、奇、险、幻为特色,天工的奇妙布局,琉璃色彩变幻,构成一幅幅伟、奇、幻、险的天然画卷,是黄山的风景窗。狮子峰、清凉台、猴子观海、仙人背宝、梦笔生花、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等令游人目不暇接。北海群峰荟萃,石门峰、贡阳山,都属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形如屏障,隔开南北。海拔1690米的狮子峰却头东尾西的横卧在景区之中。始信峰虽不如天都、莲花峰高,也不在36大峰之列,但雄踞险壑,竖立如削,三面临壑,悬崖千丈,峰顶拳拳之地,近揽远眺,面面受奇,古有黄山之雄甲宇内,幽秀灵齐聚后海之句,更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誉。狮子峰上的清凉台是观赏云海和日出的最佳之处。
  北海是黄山高山主景区和游览接待区,以北海宾馆为中心。登黄山自古形成四条路,即从温泉经慈光阁、玉屏楼、天海至北海的南路(修建有玉屏索道);从焦村经钓桥、天海至北海的西路;从苦竹溪经云谷寺至白鹅岭、北海的东路(修建有云谷索道);从芙蓉岭经松谷庵、十八道弯登山到北海的北路(修建有太平索道);北海地处黄山中心,东西南北四条磴道都至北海,北海另有游览小道与各景点相连,形成网络,北海便自然成为人流汇集的景区。
白云景区
  黄山白云景区位于黄山西部,面积1655公倾,南起云门溪上的续古桥,北至伏牛岭,东起云际、石人二峰,西至双河口畔。景区以钓桥庵为中心,钓桥庵位于石人峰下,白云、白门两溪汇合处,海拔610米,钓桥庵又名白云庵,明前为道院,清康熙间改为佛庵,后沿用地名至今。庵周围景致清幽,峰峦叠峙,松石争奇,层竹铺翠,溪流环绕。白云景区集松、石、泉于一体,独具黄山山水之胜。白云溪水流充沛,瀑潭相接,溪畔有悬瀑10余处,潺潺流水,如同琴音;雨后水涌,急流奔腾,声震山谷;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
  为将白云景区、松谷景区和北海景区联为一体,黄山管委会组织开发了新景区——西海大峡谷。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的黄山西海大峡谷是黄山又一绝胜处,她将伟、奇、险、幽兼容并蓄,景区内从美纷呈——奇松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拥,谷底幽深,云雾缭绕,溪水叮咚。大峡谷位于西海群峰中,北起西海排云亭,南至白云景区步仙桥,景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这一景区是游人仰视黄山的理想场所。
松谷景区
  黄山素有前山险,后山秀之说,后山就是指黄山北大门的松谷景区。
  黄山松谷景区地处松谷景区位于黄山北坡,是狮子峰、骆驼峰、书箱峰、宝塔峰之间的山谷合称。游客抵达黄山的北大门--太平后,选择从北大门芙蓉岭进山是最佳的游览方案。
  由芙蓉岭徒步上山,需蹬爬6500余级石阶,海拔高差1100米,一路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巧石名潭尤为佳妙。景区山高林密,千峰滴翠,飞瀑流泉,寺庵幽古。奇花异木,气候宜人。溪、池、潭是景区的独特景致,谷内千峰叠翠,万木葱茏,四季常青,苍松翠竹隐现其中,该区清幽秀丽,溪水淙淙,池、潭、泉、瀑共同构成了松谷景区独特的景色。而散处谷中的"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则给这静谧的幽谷凭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松谷摩崖石刻值得游客赏玩。梅雨季节游览此景区,更有"松谷听涛"著名景观。
  游览松谷景区可以观赏到芙蓉峰、丹霞峰、松林峰、双笋峰等著名的山峰,仙人观海、仙人铺路、老虎驮羊、关公挡曹、卧虎石等怪石巧石,翡翠池、五龙潭等水景,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
游览注意事项
 ①高山风大,寒冷,以着羽绒衣戴风雪帽为好。
 ②冬季雨雪多,路滑,宜穿旅游鞋,如套上草鞋更好,同时别忘了带手杖与手套。
 ③如体力不支,可至云谷寺坐缆车登山,既舒适又安全。
 ④晚餐可适量饮酒,以御寒气,尤以在北海、玉屏楼等高山宾馆住者更宜。
旅游提示
  1、如果选择步行登山的话,建议大家从后山(云谷寺)开始登山,比从前山要相对省力,如果您乘坐缆车,建议您从慈光阁上山,旺季时后山的缆车排队时间较长。前山上山,缆车需要10分钟左右,大约可在中午抵达天海(近光明顶),中餐后下午游览西海飞来石、排云亭等景点,可至北海(方便次日看日出)住宿。
  2、玉屏楼有宾馆可供下榻,因为玉屏索道修好后上山很方便,如果您只在黄山住一个晚上,建议住到北海或西海景区,如果在山上住两个晚上,可在此地或者天海景区留宿一晚。
最佳旅游时间
  黄山风景绮丽,四季宜游,316—1115日为旺季,1116次年315日为淡季。
  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7.8℃,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在海拔630米的温泉区,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黄山四季景色可餐。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   等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松。在黄山晴赏奇松怪石,阴观云海变换,雨觅流泉飞瀑,雪看玉树琼枝,风听空谷松涛。任何天气您都不会空手而归。
  黄山游客最多的季节是夏季,特别是七八月间。但许多游客称冬季为黄山最美的季节,冬季还是云海出现最多的季节,有时云海可持续三天不散。不过冬季,天都峰、白云溪封山,翡翠谷也无可观之处。(注:天都峰2001年全年实行保护性封山。)
  黄山四季皆胜景,惟有冬季景更佳。黄山的冬季比较长,每年10月下旬左右就要飘雪了,11月至翌年3月全山飘雪,12月至翌年2月为最旺雪期,也是冬游的最佳季节。总之,10月下旬便可看到雪景,即使不下雪也能看到美丽的雾凇”(又称雾挂),它和雪一样给树木、岩石、屋舍披上一层晶莹的白色,且比雪更白、更透明、更瑰丽,因而也更富有韵味。
 
黄山住宿
  游览黄山,应该在山上住一晚。理由么,一是夏天昼长,到晚上7点多,天色还是亮的,在山上有了个窝,就可以尽情在山上转悠;二是黄山越往高处越神奇,越在夜里越神秘,山脚和山顶,天上人间,迥然不同;三是夏天黄山多雾,只有在清晨7点以前,雾还来不及上来的时候,才能看清周围的景致,而且,清晨游人也少,清幽更添山色,这段时间的享受,只有住在山顶的人才能享受了。
  山上的宾馆有不少。就算是略有点不尽人意,想想在山顶寒冷的夜里,冻得发冷,也能舒服地洗个热水澡,享受空调,报着棉被享受睡眠的乐趣。若是要省钱,也不必去住山上不上星级的宾馆。可以在宾馆门口的场上支个帐篷,分文不花。当然喽,要是碰到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种痛苦,可不是常人能受得了。然而,如果是想拍几张好照片,看足黄山胜景,那还是带个帐篷的格算。夏季黄山的云海平均一个月才两次,撞上的几率还真不高。是要舒服还是省钱,背包族真得掂量掂量。

黄山景点传说

1、猴子观海的传说: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2、梦笔生花的传说: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长老急忙盛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别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手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梦笔生花
3、仙人晒鞋的传说: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两座道宫中间隔着一道 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便到一起谈心,渐渐地砍的柴就少了。担的水也少了。这样,事情不久都 被双方师父发现,他俩都受到师父的严厉斥责。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一次,趁双方师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来幽会。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师父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仙人晒鞋
4、飞来石的传说 :相传,宋代有个叫单福的石匠,一生给人家造成了不少桥,心想也在自己家乡门口的江山建造一座,但叹息没有帮手。他膝下只有一女叫小姣,长得聪明美丽。小娇知道父亲的心思,便要求参加帮助干。但那深山采石,百里运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么受得了,所以单福就是不答应。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单福没奈何,才含泪点头。他还把三个徒弟找来帮忙,不久就干起来了。由于开山运石的苦和累实在难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后悄悄地溜了。单福和女儿,三徒弟为修桥铁了心,继续风里雨里苦干着。但好几年过去了,运到江边的石头只有一小堆,这样累死苦死,桥也建不起来。小姣一咬牙,请人写了捐身修桥四个大字,插了个草标,坐到江边石堆旁。一连三天,来看的人无数,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这天,忽然来了个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标,问小姣愿愿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说:什么时候把大山里的开采的石头全运到江边,就什么时候跟你走。这瘸子原来是八仙中的铁拐李。他挤出人群,腾云驾雾,很快来到百里外的大山,从背上拿下扇子,对着单福和三徒弟开出的石头就扇。石头竟都飞了起来,又纷纷都落在江边。单福和三徒弟也被从山上扇到造桥工地。铁拐李还怕不够,又对身下立着的一块巨石扇了三扇子, 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飞到江边。只见底下尽人,未敢让巨石落下。又听单福大声说:石头够了他便驾起云头,飘游起来,游到黄山,见黄山风景秀丽,便将石头落下。从此,这飞来石就给黄山增添了绝妙的一景。另外还有两处飞来石,一在翠微峰侧,一在古颖林庵前小峰上。
5、仙人指路的传说:位于云谷寺到皮篷路口。一怪石屹立峰巅,其状似身着道袍的仙人,他一手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入皮篷之路,故名仙人指路,又名仙人指路峰。它之所以颇名盛名,不仅仅在于外形酷似,而且因为有一段对世人颇有启发作用的故事。相传很前,有一位两岁能文 、四岁会武的神童,只因后来科场失意,擂台负伤,改行经商后又把老本蚀光,在走投无路的时就奔赴黄山来寻师访仙。哪知跑遍了千峰万壑,连一个药农、樵夫的踪影也没见到。干粮吃光了就吞野果,衣服穿烂了就披树皮、树叶。渐渐地变得骨瘦如柴,一天终于昏倒路旁,奄奄一息。不知过了多久,来了一位身背篾篓,脚着山袜芒鞋的老人,把神童救醒过来,问明情况后,老人哈哈一笑说:你怎么聪明反被 聪明误呢?哪里有什么神仙,你快回家去找人力气活干干,免得把一条命丢在这荒山野岭白白喂了豺狼虎豹。说完还送些野果给神童路上吃。神童心想老人的话是对的,就千恩万谢地辞别了老人。没走多远,猛一下醒悟过来,我跑遍全山连个人影也没见过,那老汉分明就是仙人。他回头就追,追上老人后就双膝跪地,苦苦哀求老人给指引一条成仙得道之路。老人说::我哪里是什么神仙。实有相瞒,我前半生被名利二字害得家破人亡,这才看破红尘,隐匿在此。神童半信半疑,但见老汉风度不凡,气宇若仙,决心拜老人为师,苦苦哀求不止。谁知等他抬头再看时,这老人却变成了一块高大魁伟的仙人指路石。神童又在石头前百拜千叩,忽然石头人肚里发出声音:踏遍黄山没见仙,只怪名利藏心间,劝君改走勤奋路,包你余生赛神仙。神童最终还是听信了仙人的话,后半生不但成家立业,而且日子过得很火红。难怪清人曹来复以诗记之:世事多乖错,投足皆模糊。请君(仙人指路石)出山去,到处指迷途。在入胜亭北行一公里的石板桥仰视,仙人指路的形状又变成了喜鹊。旁有一棵青松,状古梅,松石相配成景,人称喜鹊登梅。今人有诗 曰:摩崖千尺乱云堆,古杆苍松破石栽,喜鹊昂头迎过客,声声唱得老梅开。
6、仙人翻桌的传说:从白鹅岭向右远眺,有峰如柱,峰顶有石如桌,四腿向上,似有意翻倒,故名仙人翻桌。相传古时,黄山是一片汪洋大海,有黄、黑、白、青、赤五条龙,分别住在黄山的前海,后海、东海、后海、西海、和天海,号称五海龙王。一天,黄山东海龙王做寿,前海、后海、东第、后海、西海和天海的龙王、龙妃带着龙子、龙女、龙孙、一起到东海龙宫为东海龙王祝寿。一时间,东海龙宫里云腾雾涌,仙乐盈空,香烟缭绕,热闹非凡。隆重的祝寿仪式完毕后,一百多桌的御宴开始。御酒佳酿、珍肴美味,应有尽有。酒宴从午时三刻,一直延续到天黑。龙王们仍不肯散席,还在狂饮。后海和西海的两位龙王-黑龙和青龙,喝得酩酊大醉。醉后失态,青龙忽地跳到桌子上,用起一脚,碗碟横飞,黑龙也不示弱,甩起一脚,干脆把一张八仙桌踢到了高空,比天都峰还高出四十八丈。八仙桌在空中翻了几个筋斗,打了几个转转,仍旧落在原来的地方,只是翻了人身,四只桌脚朝天。这一来,把宾客们吓得魂不附体,纷纷走散。有诗咏其事曰:四海游龙聚一堂,为王庆寿喜飞觞。沉欢喝得酩酊醉,心血来潮闹一场。这东海龙王做寿,龙王们酒醉闹事,不知已经过了几万载,可是当时被黑龙踢翻的桌子,至今依然四脚朝天,它为黄山东海风景区增添了一处天然名胜。
7、蓬莱三岛的传说:相传,唐代玄宗爱妃杨玉环缢死于马嵬坡后,一缕芳魂即游到此处,岛上金童玉女,仙子神姑,将她迎宫玉妃太真院。不久,奉玄宗之命,四处寻觅贵妃阴魂的道士亦风尘仆仆地赶到,并受贵妃之托请玄宗早日来此聚会。玄宗得知杨贵妃的行踪后,很快一命归天,魂魄来到这蓬莱三岛。同贵妃相见如故。从此,两人又在此过上恩爱的夫妻生活,终于实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今人有诗云:传说神奇信有无,太真曾此作仙居。唐皇遗使蓬莱境,钿盆情深盛泪珠。
黄山历史文化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中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黄山市位于皖浙赣三省结合部,群山环抱之中,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每当中原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藏龙卧虎之地,它既是乱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辞海》的单列条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国各州府之首。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中进士542人,举人多达1513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并不鲜见。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贾而好儒,官、贾、儒三位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学术研究异彩纷呈。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曹振镛(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机、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李少微,新安画派的创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渐江、黄宾虹,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珠算大师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音乐家张曙,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现已发现地面文物49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45处。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rc="http://bbs.lotour.com/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黄山_neo_img.jpg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tyle="width: 670px" src="http://bbs.lotour.com/UploadFile/2008-6/20086419521367754.jpg"<吉林仙景台
仙景台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部和龙市境内,距延吉市100公里,风景区面积499平方公里。海拔920米高的主峰,由于多组裂隙和球状风化塑造了非常奇特的花岗岩地貌景观。
奇峰有三兄峰,高丽峰,骆驼峰,金龟峰等,奇岩有象鼻岩蘑菇岩。神仙宫,一线天,扇子岩,以及新生代多期喷发的玄武岩熔流状,彩柱状,拱棚状,长寿洞。财神洞等,奇水有图们江上游146公里中朝过境界河,图们江源头和园地;奇松有仙丽松,甲丽松,盘龙松,弓龙松,卧树包石的等林海景观。此外还有金达菜花野菊共,云海日出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历史悠久的唐朝时期渤海过第三代文王大钦茂游渡旧址,七星寺遗址及图们讲上游南坪口岸,朝鲜茂山钢城市容,崇善口岸等300多处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仙人岩是经过数千年的风雨、阳光的理化作用和花岗岩自身的裂隙、层状风化雕塑形成的造型完美、形象逼真的仙人侧脸轮廓,因而得名为仙人岩。仙人岩的形成意味着大自然具有神奇的天然雕塑才能。
仙耳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雕塑工艺奇观。传说中远古时期仙景台住着天王委派的白发苍苍的神仙老翁,叫天福。他在仙景台尽情游览,享受着人间朝仙拜佛的乐趣,陶醉在人间美满幸福的欢笑声时,接到天王圣旨,它不敢违抗天王的圣旨,要离开人间天堂之时,把自己的耳朵留在千姿岩11米高的绝壁上,以表达仙景台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美好的故乡之恋。
仙景台群峰雄伟壮观,直插云霄,千姿百态,横看成岭侧成峰,奇秀壮观,自古就有天下第一仙景之称,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旅游胜。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rc="http://bbs.lotour.com/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吉林仙景台_neo_img.jpg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tyle="width: 670px" src="http://bbs.lotour.com/UploadFile/2008-6/20086419523774835.jpg"<江苏三山
三山在吴县市洞庭东山西南太湖中。为一大二小的山岛,一为主岛三山,余名泽山、厥山。主峰海拔812米。相传因春秋末期有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而名。唐威通十三年(872年)建有三峰寺。明曹熙《三峰寺庄田记)云:三峰古刹也,四面皆平湖,……是山屹乎其中,孤绝而巧,世人呼为小蓬莱,胜概甲吴中。
  山上旧有十景之胜。现存者有姑亭,传为梳妆台;板壁峰,人称行山.石峭陡立,恰以一天然的水石盆景;叠石,以石着胜,传为吴王爱女之别官所在;十二生肖石,石临太湖,玲珑嵌空,似十二生肖之动物形状;其余尚有香炉石、牛背岩等。岛上家家培植盆景。堪称水碧山翠小蓬莱。
  此处还有距今一万余年被称为三山文化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存。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rc="http://bbs.lotour.com/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江苏三山_neo_img.jpg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tyle="width: 670px" src="http://bbs.lotour.com/UploadFile/2008-6/2008641953516327.jpg"<
江西龟峰
龟峰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位于江西省弋阳县城区西南部,总面积136平方公里。
  龟峰风景名胜区有三奇:一景区为独步天下的龟形丹山之奇,有中华丹霞精品,东方神龟乐园之美誉,奇峰处处,美不胜收;二景区为天造地设的洞穴佛龛之奇,碧水丹册,奇洞成群,中华第一佛洞南岩、禅宗古寺双岩、飞来禹迹龙门岩,象三颗明珠镶嵌在清丽、柔媚的龙门湖畔,古代洞穴文明遗迹随处可见;三景区为千古流传的志士仁人之奇,叠山书院折射出铁脊忠魂谢叠山的爱国丹心,方志敏纪念馆展示红土地的无尚光荣与骄傲,千古名曲弋阳腔唱不尽弋阳奇人的千古风流。
  龟峰,集自然精华,纳人文风采,聚天下名山之雄、奇、俊、秀为一体融五千年历史、宗教、养生、民俗文化于一炉,是一处不可多见的人间胜境,一个魅力无穷的旅游区,使历代名人接踵而来,赢得江上龟峰天下稀(明。李梦明)0殊照长城壮汉关(明。高明)、大地文章集龟峰(江西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和龟峰峦嶂之奇,雁荡所无(明。徐霞客)的由衷赞叹。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rc="http://bbs.lotour.com/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江西龟峰_neo_img.jpg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tyle="width: 670px" src="http://bbs.lotour.com/UploadFile/2008-6/20086419533532362.jpg"<
江西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地区包括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酃县、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
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峻。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而井冈山被称为革命摇篮。山中现存有30多处革命遗址,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遗址有10处。
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其中珍稀树种30多种,稀有动物20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国家在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1982年,井冈山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rc="http://bbs.lotour.com/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江西井冈山_neo_img.jpg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class="restrictImg" style="width: 670px" src="http://bbs.lotour.com/UploadFile/2008-6/2008641954285761.jpg"<
江西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 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览道教仙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神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中华名山大全 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4

江西三百山
三百山是安远县东南边境诸山峰的合称,地处赣、粤、闽三省交界处,属武夷山南端西坡余脉与南岭东端北坡余脉绵延交错地带,是长江水系这贡江与珠江水系这宽敞江的分水岭,是东江的源头,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唯一对香港同胞具有饮水思源特殊意义的旅游胜地。
三百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00余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0余万亩。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8%,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116科2500余种木本植物在其中争奇斗妍,400余种野生动物在林内栖息繁衍。三百山集火山熔岩、奇峰幽壑、清溪碧湖、飞瀑深潭、密林古树、珍禽异兽、怪石险滩、温泉诸奇景于珍本,熔清幽、奇秀、雄险、古朴、野趣等特色于一炉,是一处纯天然、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其中清澈秀丽的东江源,壮观密集的潭瀑群,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无可挑剔的环境质量,堪称三百山“四绝”。空气中含菌量极少,含菌量最大的龙潭为2.2X103个/CM3,也只有南昌市八一广场的1/74。负氧离子浓度极高,最高达68543个/CM3,为安远县城的156倍,是一处真正的纯天然的“氧吧”。三百山可集登山、野营、涉水、探险、溯源、攀崖、荡舟、狩猎、科考、森林浴、温泉浴(温泉出水温度高达790C,泉水中含有医疗价值很高的钠、硅、氯、钙、鍶、镁、硼、硫等化学成分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对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骨质性疾病均有良好的辅助疗效)等多种旅游项目为一体,其外围还可领略客家民俗风情、农业观光、历史文化考察等,游览内容十分丰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江西三百山_neo_img.jpg

江西三清山——有“小黄山”之称
三清山坐落于江西上饶东北部。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殊誉。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因玉京、玉华、玉虚三座山峰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群山之巅,故名。三清山经历了14亿年的地质变化运动,风雨沧桑,形成了举世无双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自然四绝。三清山以自然山岳风光称绝,以道教人文景观为特色,已开发的奇峰有48座,怪石有52处,景物景观500余处。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229平方公里,最高峰玉京峰海1816.9米。1997年8月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主席保罗等访华团慕名来三清山考察后惊叹道:“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类的瑰宝”。三清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自晋朝葛洪开山以后,便渐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唐僖宗时(873-888年)信州太守王鉴奉旨抚民,到达三清山北麓,见到此山风光秀丽,景色清幽,卸任后即携家归隐在此。到宋朝时,其后裔王霖捐资兴建道观,三清山开始成为道家洞天福地。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王霖后裔王祜对三清山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并请全真道士詹碧云协助其事。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内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景观布局“东险、西奇、南绝、北秀”。我国著名散文家秦牧赞之为“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著名风景名胜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朱畅中高度赞颂三清山“看罢三清和黄岳,三清定将胜黄岳”。历代名臣名家王安石、朱熹、苏东坡等都在这里留下足迹。

  三清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自晋朝葛云、葛洪来山以后,便渐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观的为唐朝信州太守王鉴的后裔。唐僖宗时(873~888年)王鉴奉旨抚民,到达三清山北麓,见到此山风光秀丽,景色清幽,卸任后即携家归隐在此。

 到宋朝时,其后裔王霖捐资兴建道观,成为道家洞天福地。延至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王霖后裔王祜又在三清山大兴土木,重建三清宫。从登山处步云桥直至天门三清福地,共兴建宫观、亭阁、石刻、石雕、山门、桥梁等200余处,使道教建筑遍布全山,其规模与气势,可与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

  三清山风景名胜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规模宏大,景点众多。

  金沙镇在三清山东北方向,是三清山的东大门,亦是三清山东部景区的起点。东部景区以水和远眺景色见胜。自金沙镇向西,即为冰玉洞、冰玉洞瀑布。沿山路向南,小龙潭、玉帘、石门、吊桥等奇伟幽险,各具风姿的瀑布,排列其间。此处向上眺望,可见玉京、玉华、玉虚三峰峻拔而立。向南则可远见玉台女神、三排尖、巨蟒出山、三龙峰诸景。

  从东部一条古老的磴道步上4公里,即到中部景区的风门(又名玄关)。中部景区以石、松、云及古建筑、古石雕著称。在风门抬头东望,银瓶石顶端有天生石指,称为神仙指路,由此上山2.5公里,经千步门、百步门,到天门。一路可观赏清都吊桥、桂冠岭、结须岩、天宝石、神仙晒银、醉罗汉、望天蛤蟆、仙果石等怪石奇景。

  登上天门,即进入三清福地。三清福地为三清山的中心,海拔1460米,三清宫建于此。周围有风雷石塔、灵济庙、龙虎殿、飞仙台、方士羽化坛等古建筑。三清宫有路直达最高峰玉京峰,相距仅2公里,为观日出最佳处。三清宫附近为平顶松荟萃之地,形态各异。如虬龙飞腾、华盖张开、凤凰展翅、连理同根。云雾时飘时散,似在天上仙镜。

  由三清福地的飞仙台而下,沿水乐坑石磴西下,便到了西部景区。西部景区以山峰、瀑布、古树称奇。有形象逼真的石峰,如雄狮滚球、百鸟朝凤、墨熊石、夜莺石、鹿角石、鸡冠石、合欢峰等;有宽约40多米、落差20余米,宛如白玉屏风的八磴龙潭瀑布;有高达30多米、似红锦高悬、艳丽无比的二桥墩红瀑;有罕见的华东黄杉、福建铁杉等名贵树木。真是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从坪溪沿南清溪而上,抵梯云浦,是为南部景区。南部景区以峰峦造型奇特、形象生动逼真闻名。在梯云浦,可观看山景,形似观音听琵琶,沿梯云岭上攀约2.5公里,到达梯云岩,近有观景台,四周山景尽收眼底。如鸽峰、猫峰、猿峰、狐峰、魔头峰、韦驮峰、朝天峰、火炬峰、跃鱼峰、双龙峰、龙门峰等。

  由此再上行1.5公里,过了栈道,登上玉台,即见高达80多米的三清女神峰。它端坐于玉台之下,形象逼真,实为天工造物之奇迹。越过游云峡,到达玉皇顶,奇峰林立,峰下有三龙出海峰,玉京峰亦高耸可见。最奇特的是东北有高达100多米的巨蟒出山峰,引伸头部,高昂而视。其形其景,令游人驻足观赏。南部景区集三清山风景的精华,切莫遗漏。

  三清山近年来开发北部景区,并新建南北景区的通道,并大量建有各种旅游设施。从玉山县上山,可很方便的通游全山。然三清山地广人稀,以参加旅行社或结伴同游为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江西三清山_neo_img.jpg

九寨沟
九寨沟,因沟内有九个寨子而得名。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尽融于瀑、河、滩、缀成一串串宛若从天而降的珍珠;篝火、烤羊、锅庄和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展现出藏羌人热情强悍的民族风情。九寨沟,一个五彩斑谰、绚丽奇绝的瑶池玉盆,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一个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她以神妙奇幻的翠海、飞瀑、彩林、雪峰等无法尽览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
这里藏胞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与四邻的藏胞有着明显的差异。

据考证,他们的祖先原来生活在甘肃的玛曲,属阿尼卿山脚下的一个强悍的部落,随松赞干布东征松州时留在了白水江畔。唐书吐蕃传>>中记载了唐初叶蕃东征时,松赞干布以勇悍善战的河曲部为先锋,一举占领松州,后部分人马被留在了弓杠岭下。他们将原河曲的俄洛女神山的传说及部落出生传说均带到了九寨沟内。九寨沟的色嫫山名及蛾洛色莫的传说都源于河曲。

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一条支沟,海拔2000-4300米。九寨沟一年四季均可旅游,犹以秋季为最佳,过去人们都已为九寨沟的冬季不能旅游,但是随着成都-九寨沟旅游公路的开通,才发现九寨沟冬季之美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自98年首推九寨沟冬之旅以来,一年比一年火爆,特别是春节期间,若不提前订房,根本就不能保证旅游团队的住房。

九寨沟已开树正、日则、则查洼、扎如4条旅游风景线,长60余公里,景观分布在树正、诺日朗、剑岩、长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区,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要景点,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四季景色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十多种稀有和珍贵野生动物。远望雪峰林立,高耸云天,终年白雪皑皑,加上藏家木楼、晾架经幡、栈桥、磨房、传统习俗及神话传说构成的人文景观,被誉为“美丽的童话世界”。


【九寨四季】

春:

春日来临,九寨沟冰雪消融、春水泛涨,山花烂漫,远山的白雪映衬着童话世界,温柔而慵懒的春阳吻接湖面,吻接春芽,吻接你感动自然的心境...... 这是多么美丽的季节,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


夏:

夏日,九寨沟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阴之中,五色的海子,流水梳理着翠绿的树技与水草,银帘般的瀑布抒发四季中最为恣意的激情,温柔的风吹拂经幡,吹拂树梢,吹拂你流水一样自由的心绪。


秋:

秋天是九寨沟最为灿烂的季节,五彩斑谰的红叶,彩林倒映在明丽的湖水中。缤纷的落英在湖光流韵间漂浮。悠远的晴空湛蓝而碧净,自然自造化中最美丽的景致充盈眼底。


冬:

冬日,九寨沟变得尤为宁静,尤为充满诗情画意,山峦与树林银装素裹,瀑布与湖泊冰清玉洁、蓝色湖面的冰层在日出日落的温差中,变幻着奇妙的冰纹,冰凝的瀑布间、细细的水流发出沁人心脾的乐音。


九寨四时,景色名异,春之花草,夏之流瀑,秋之红叶,冬之白雪,无不今人为之叫绝,而这一切,又深居于远离尘世的的高原深处,在那片宁静得能够听见见人的心跳的净土融入春夏秋生产方式的绝美景色之中,其感受是任何人间语言都难以表白的。


【景观】

九寨沟的主要观景点包括:宝镜岩、盆景滩、芦苇海、五彩池、镜海、屡牛海、诺日朗瀑布、火花海和长海等。

九寨沟景观五绝之一的雪峰,在蓝天的映衬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像英勇的武士,整个冬季守候在九寨沟的身旁。站在远处凝望,巍巍雪峰,尖峭峻拔,白雪皑皑,银峰玉柱,直指蓝天,景色极其壮美。

五花海是九寨沟的骄傲,从老虎嘴俯瞰,颜色好夸张,是谁打翻了阿拉伯神话中的藏宝箱?铺张出一地豪华,亦或是孔雀翎织就的羽衣,拿是拿不走的,只好塞在记忆里。

犀牛海水下的色彩宁静了许多,好象大自然进入了哲理状态的思考,绵软的水草只需轻轻抖动几下腰身,就让那蓝和绿幻化出无限神秘;海拔最高的长海,已是一片冰封,壮美得肃穆。珍珠滩上的激流破冰而出,水流白中泛蓝,银中凝绿,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

夕阳照在海拔较低的芦苇海上,摇曳出满地金黄,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不时有水鸟从沼泽中扑簌簌飞起,原来,故事中的情节永远都不会完结。


日则沟区段

日则沟区段是从诺日朗瀑布至日则沟招待所,全长9公里。该区段有珍珠滩瀑布、五花海、高瀑布、熊猫海、箭竹海等,其中以珍珠滩瀑布、高瀑布和五花海最为有名。

珍珠滩瀑布犹如一面巨大晶莹的珠帘,从陡峭的断层垂挂而下,置身于这流球飞玉的滩中,真有“滚滚银花足下踩,万顷珍珠涌入怀”的感受。

高瀑布是九寨沟最高的瀑布。

五花海的底部景观妙不可言,湖水一边是翠绿色的,一边是湖绿色的,湖底的枯树,由于钙化,变成一丛丛灿烂的珊瑚,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非常迷人。五花海有着“九寨精华”及“九寨一绝”的美名,站在五花海最高点,即老虎石上俯视,可一览五花海全景。此处也是九寨沟最佳取景点之一。金秋时节,四周山坡上的彩叶纷纷坠落在池水中,倒影、水波、阳光、落叶的完美结合,将人间最绚烂的颜色糅合在五花海水中。


树正沟区段

树正沟区段为主沟,主要景点有盆景滩、芦苇海、火花海、树正瀑布、犀牛海和诺日朗瀑布。

盆景滩在荷叶寨前方,该处是一个地势低平的浅滩,整个景点犹如一座巨大的盆景。

火花海神奇莫测,风吹浪生,显出朵朵“火花”,奇光闪闪,但此景多出现在清晨日出时分。

树正瀑布在树正寨附近,是九寨沟内第一个瀑布群,一连串40多个海子绵延7公里形成多层台阶。上层台阶海子里的水,从海子边缘全线溢出,形成瀑布,注入下一层台阶的海子,有多少层海子,便有多少层瀑布。落差最小的只有一二米,最大的可达30米。诺日朗瀑布呈多级下跌,宽达140米的水帘从两山间飞出,直泻百尺山崖,形成罕见的森林瀑布。

犀牛海是树正沟内最大的海子,是九寨沟内景色变化最多的海子,其倒影似幻似真,与天地、树林连成一体。

诺日郎瀑布的特点在于雄伟。宽达300米,落差20米的瀑布呈多级下跌趋势,是旅客们最钟爱的取景点之一。


则查洼沟段

则查洼沟段,从诺日朗宾馆开始至长海子,长约17公里,景点集中在沟的尽头,这里有季节海、五彩池和长海。

长海南北长7.5公里,宽500米,水深80多米,是九寨沟内最大的海。它汇集南面雪峰的雪山和四水的流泉,没有出水口,排水靠蒸发和地下渗透。夏秋纵遇暴雨,海水也不溢堤,冬春长时无雨,海水也不干涸。长海沿岸山峦叠彩,绿权幽深。隆冬季节,冰冻雪封,一片银白,冰厚可达2尺。

五彩池水上半部呈碧蓝色,下半部则呈橙红色,色彩之斑斓,与日则沟的五花海不相上下。

季节海的水则随干旱季节而时盈时涸。


【气候】

12月平均气温2~3度,1月平均气温-1℃,2月平均气温2~5℃,3月平均气温3~9℃。


冬季的白天九寨气温平均为1.3摄氏度左右,景区也会在冬季时节向游人优惠。而从5月1日开始,九寨沟将逐渐进入旺季旅游时节。


【特产】

川贝母、虫草、麝香、花椒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九寨沟-1.jpg

庐山
庐山(Lu Mountain)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以南星子县境内,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庐山山体呈椭圆形,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国内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


庐山简况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她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上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确立……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国人民厚爱及世界的肯定,获一系列殊荣: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文化遗产地--我国首批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地理位置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位于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清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其长约29公里,宽约15公里,周围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育。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森林覆盖率达 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概括说来,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如此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气候状况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摄氏度,最低在-16.8摄氏度,全年平均为15摄氏度,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摄氏度,夏季为22.6摄氏度,秋季则为17.4摄氏度,冬季常在1摄氏度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汉阳峰海拔达1474米,且山上树林密布,山下江湖环绕,加上常年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气温差异较大。每年盛夏,鄱阳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间。从挥汗如雨的山下来到凉爽宜人的山上,真是两重世界两重天,正如白居易所赞:“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



庐山的来历

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大约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纪),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即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 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 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邬,xiao音肖;邬阳为今都阳县一部分),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庐山文化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科学家们对庐山进行科学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谛。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又由此而引发中外学者对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学术论争,从而演奏出一部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世纪交响曲……


宗教文化

在祖国的大地上,一说起四大佛教名山,几乎妇孺皆知,而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宗教文化则更引人入胜。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这座云雾缭绕的灵山中,释道两教从互争雄长走向携手共勉;在这座缥缈的仙山中,移植来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四颗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它们在庐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庐山变成了宗教的荟萃地,神灵的伊甸园,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极为显著的。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东林寺
  谈起了庐山的宗教文化,引人注目的佛教场所当数庐山东林寺,东林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由江州刺史桓伊资助,慧远兴建,该寺曾为全国八大道场之一,一度成为全国佛教第二中心,寺中现有“唐经幢”、“护法力士”、“柳公权东林寺残碑”、“李北海东林寺残碑”、“王阳明游东林寺碑”等珍贵文物。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学者,诸如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柳公权、苏轼、黄庭坚、岳飞、陆游、康有为等相继来过东林寺,并在此留下了许多宝贵墨迹和诗篇,堪称江西佛教丛林之冠。使得佛教在庐山出现“钟声长鸣,香烟缭绕”的昌盛时期。
  正当佛教在庐山蓬勃兴盛的时候,南朝名道陆修静也来庐山开辟道场,庐山道教由此而迅速发展。同时也开始了佛、道两家在庐山共争共荣的局面。说起庐山道教的福地洞天,当数庐山仙人洞,其实庐山仙人洞只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逐渐形成的天然洞窟,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祀吕洞宾,将此洞窟更名为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李聃骑牛雕像。
  庐山历史上有寺庙360所,道观200余处,使得庐山成为南方的宗教中心。在释、道两教在庐山争雄之际,随着1858年九江被强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入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为外国传教士进入九江打开了方便之门。美以、美会、圣公会都属基督教教派,来华始自19世纪初叶,登临庐山牯岭则在1886年,始作俑者是一位来自英国肯特郡的传教士李德立。1886年刚到中国,时住汉口的李德立听闻驻汉口的宗教团体涉足庐山,以金钱和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霸占庐山长冲一带,开始了开辟牯岭,传教布道的活动,1895年至1920年间,以李德立为首的基督教势力一时甚嚣尘上,泛滥起来,庐山上仅教堂就有13座,教会派别16个。每年夏季,基督教传教士云集庐山,常达数百人。这些教会组织或举办讨论会,或开办培训班,或商议教会事宜,或传输宗教信义,或创立学校、医院和慈善机关,将宗教的触角延伸到庐山的每一个角落。
  当以李德立为首的基督教势力开始经营牯岭的时候,天主教、东正教势力也接踵而至,闻风而动。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俄国东正教牧师尼娑盗买到庐山约之塔寺地产——芦林地区,后转租星洲地区,这样,沙俄东正教在星洲租借地区“建房一切布置”随意进行起来,据《庐山志》记载:“俄东正教堂历来侵占界外之地甚多”。东正教在庐山势力甚嚣一时,1917年俄国 十月革命胜利,苏俄政府一再努力,迫使北洋军阀政府在1924年5月31日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自此,沙俄在华势力灰飞烟灭,庐山东正教势力消弭无形。
  法国传教士见英、俄宗教势力蜂拥上山,也迫不及待,加紧涉透,1914年9月,时任统领江西北境六府五教的樊体爱签订租约,在庐山强租土地,获得77亩新地,成为樊体爱为首的天主教在庐山扩张的巢穴,期间,天主教在山教会组织不少,有安息会、循道会、伦敦会、雅礼会等9个教派,他们以租借地为营地,以教堂为中心,与基督教、东正教势力互为呼应,广为活动,此时的庐山处处游荡着外国宗教势力的幽灵。
  与西方宗教势力称盛庐山不同的是,伊斯兰教悄然而来,默默无闻。1925年,少许穆斯林在庐山建起了唯一一座供他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圣所——清真寺,力量弱小而单薄,在林立的教堂中黯然失色,毫不起眼,长期占据庐山的佛道两教也在西方宗教势力的冲击和排挤下,而失去了市场,日落西山,风光不再。
  物换星移,星斗变换,无论是经历过兴盛与衰败的佛道两教,还是近代介入庐山的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而今都以崭新的姿态,焕发了生机和活力,风格各异的宗教建筑,芸芸的宗教徒,袅袅的香火,清悦的梵音,构成了庐山神秘而具魅力的宗教世界,一山兼具六教,庐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道永远让人追溯的课题,从而受到海内外宗教人士的注目。
做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胜地,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胜地游,东林寺、西林寺、黄龙寺、诺那塔寺院、仙人洞道院、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等宗教遗迹场所一道道玄秘深邃、斑驳陆离的风景献给来山朝圣的海内外游人。
旅游景点
主体旅游景点主有:美庐别墅、庐山会议会址、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石门涧、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芦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园、大口瀑布、三叠泉、五老峰。

南麓旅游景点:秀峰、白鹿洞书院、观音桥、大汉阳峰、桃花源(康王谷)、小天池、爱莲池、落星墩。
辐射景点有:狮子洞、鞋山、千岛湖、龙宫洞、石钟山、观音岛、鲁溪洞、九宫山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庐山_neo_img.jpg

中华名山大全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5

辽宁鞍山
鞍山座落在美丽富饶的辽东半岛,东依千山山脉,西连辽河平原,南临港口城市大连,北接省会城市沈阳。总面积9251平方公里,人口343万。
鞍山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素有“钢都”之称,同时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是融自然风光、宗教文化、温泉康复、冶铁历史和满族风情为一处的旅游胜地。

鞍山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境内有辽河、浑河、太子河等大小河流300余条。西部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部群山起伏,盛产各类山珍果品200多种,其中特产南果梨有“梨中皇后”之称。

鞍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东北明珠”之称的千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有中国最大的温泉康复中心汤岗子温泉,有堪称"世界之最"的七彩玉佛,还有东山城市森林公园、岫岩药山风景区、海城白云山风景区等;以鞍山国际大酒店为代表的一大批高中档酒店可以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海城西柳服装市场、南台箱包市场、岫岩玉器市场及遍布鞍山城区的各大商场,也将为来鞍游人提供理想的购物场所。


鞍山概览及主要游览胜地:

从站前徒步最多20分钟,就可到圆形中心广场。广场上有鞍山宾馆、市公安局及其他机关单位。由此向南胜利街走,右侧可看见当年炼钢厂的员工宿舍。街尽头的小山上,高高矗立著革命烈士纪念碑。从山顶上眺望可看到烈士山的全貌,全市尽收眼底。向车站方向望去,炼钢厂高耸的烟囱,显出一片勃勃生机。

千山:

千山风景区位往鞍山市东南约25公里处,从站前坐8路公车4O分钟到达,有明代的禅寺等许多古迹。有多座山峰,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708公尺;景致则是以天上天最佳,有如水墨般美丽。假日游人多,最好避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辽宁鞍山_neo_img.jpg

辽宁凤凰山
凤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凤城东南3公里处。凤城是沈丹线上大站,每天有几次列车停靠,由沈阳或丹东乘火车去凤城,皆异常便捷。如由丹东乘汽车去凤凰山,沿公路向西北行50公里,即至山脚。


凤凰山系长白山支脉,主峰攒云峰海拔840米,现已列为国家级风景区,素以险中含奇、秀里藏幽著称,与千山、医巫闾山、药山合称为本省"四大名山"。山势突兀峥嵘,如凤凰展翅,故以"凤凰"命名。全山分西山、东山、庙沟、古城四大景区。其中,西山景区景点最集中,也是具奇险的特点。


由紫阳观出发游西山景区,眼前展现3条登山路,即中路、东路和西路。中路经斗母宫、碧霞宫、观音洞、凤凰洞、蚕娘柞、凤泪、灵仙洞、腊柞连理等主要景点至罗汉峰。由罗汉峰西行,即可去箭眼。东路经朝真桥、三教堂、一品洞天、诵经台、观音阁、聚仙台、双龙背、仙人座等主要景点至烽火台。由烽火台西行,即可去箭眼。西路经斗母宫、忽必烈塔、裂石松、点将台、甬洞、凤舞松等主要景点至将军峰。由将军峰西行,即可去箭眼。一般说,以取中路为最佳,东路次之,西路又次之。由罗汉峰西去箭眼,沿途的主要景点有:仙人过、凤舞松、将军峰、兔耳峰、参娘望夫、参娘洞、叠翠峰、姐妹松、老牛背、百步紧、三云台、天下绝。这与由烽火台西去箭眼,其主要景点完全相同。而与由将军峰西去箭眼比,所经行的主要景点还多一个"仙人过"。至箭眼,西山景区的主要景点基本游毕,穿过箭眼,即可循路下山了。当然,如时间和体力允许的话,还可继续攀登,经怪石凌空、棋盘顶、神圣灵龟、通天桥、汇峰口等主要景点,至进云峰,再折回原路,于汇峰口循路下山。


凤凰山高度虽远逊于华山,但奇险相似。如老牛背上的岭脊,尽管光滑难行,却不凿-个台级,全靠手拉铁栏杆攀登。倘逢冬日结冰积雪,它便成了绝路。其奇险之情景,绝不亚于华山的苍龙岭。如天下绝的栈道,开凿在上凸下凹的悬崖腰上,且向下倾斜,倘无铁栏杆保护,即使不结冰积雪,也成了绝路。其奇险之情景,也绝不亚于华山的长空栈道。


凤凰山的山路,常时断时续,这种“绝处逢生”之妙,却是华山所无。如遇此情景,一戒焦灼不安,二须仔细搜寻。当发现石隙内有铁环或石把手时,即使仅可容身,也要攀援而进,待到尽头,便可充分品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有时,由此石跃上彼石,竟会突然发现脚下有路,这同样能品味到“绝处逢生”的意境。


凤凰山箭眼大若城门洞,相传是唐初大将薛仁贵征东时一箭射成的。这虽类似神话,但足以说明它的雄奇,远远望去,它仿佛天上悬挂的一轮明月,神秘诱人,不亚于阳朔的月亮山。


凤凰山不仅山势雄伟险峻,而且泉洞清幽。如凤凰洞、三教堂、一品洞天等古洞,曲折幽深;凤泪等主泉,清澄甘洌,都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游人至此,皆依恋不已。


凤凰山的古建筑,多建于明清,且寺观并重,反映了佛道合一的趋势。三官庙、紫阳观、观音阁等著名寺观,黄顶红墙,飞檐翘角,点缀在山腰间,格外醒目。


自清初起,即将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定为凤凰山药王庙会。后来,此庙会又改为山会。每逢凤凰山山会,游者如潮,比肩接踵,笑话连天,真是热闹非凡。凤城附近的东汤、五龙背温汤在当地颇有名气,可作为游凤凰山的余兴节目。


相传,凤凰山八大美景的闻名,始于晋代,游人登临览胜形成名山,修筑庙宇,成为焚烧香火之地,是兴盛于明清时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题词镌刻,使凤凰山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炉,成为世人瞩目的十大美景。凤凰山融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山之秀美。可谓引游人观赏入胜,游人进山一游便展现“壑岩丹青千尺画,海云仙阁一溪诗”的胜境。


石棚避暑


游览凤凰山,首先映人眼帘的天然名胜的大石棚。大石棚高约太半、欹嵌前撑,石面朝南,坐地而憩。石棚上刻有“振衣千仞”,直上青云”八个大字,苍犹刚劲,十分醒目。石棚之上有一青松,枝干舒展意在迎客,故称为“迎客松”。石棚前面绿林虚掩,背悬崖遮日,流水潺潺悦耳,鸟儿雾里啼鸣。时若坐在石棚之中,顿觉山风送爽,心旷神怡,游人故多在此摄影留念,并留下一首赞诗:


天然石棚遮穹窿,

厦外炎炎厦内风。

习爽凉意沁心扉,

叮冬悦耳溪流声。



涧水飞涛

凤凰山的入口处是两个悬崖形成的峡谷,从峡谷深处,流淌出一条山涧溪水见底,急湍蜿蜒流出山外,两侧翠柳拂岸,草木丛生,溪中有一巨石屹然而立,上刻“中流砥柱”的赞美词,时值盛夏,阴雨霏霏,山泉喷涌而下,溅飞似雪,涛声悦耳,沁人心肺,此时来到溪水旁,真是满目飞瀑,银珠垂落,满山泉涌喷雾来,如此胜景吸引很多游人冒雨上山,观赏涤草木秀,佳木一葱茏。有诗赞日:凤凰展翅扶白云,涧水蟋龙戏凤吟。日照浪花涛飞雪,拥拥滚滚出山门。


斗母圣境


“斗母”则说的是“斗母宫”。斗母宫位居“解放纪念塔”左上二百多步远的“斗母岩”上。宫旁有一巨石,呈片状竖立,南面刻有康德峻的诗:“划开天险,盘亘金甄”北面是陈济清所镶刻古魏书四字“出类拔翠”。宫后有一大圆石,四周铁栏围护,石上长有一株青松,游人可以登岩纵览胜景,故称此岩为“观胜台”。立台环顾,向东侧可视“紫阳观”全貌,远处东山遥迤,连亘绵绵。向西望去,则是“观音阁”,飞峙凌空。向南望去,则是当年凤凰向唐太宗李世民点头三礼的“拜祖石”。真乃是胜景尽改眼底。若立在“观音阁”上鸟瞰“斗母宫”就更有一番趣味,则是巨石相托,群崖拱围,峰峦相叠,绿树簇拥其间,云雾缭绕,虚无飘渺,幅幅天地会萃山水日月之秀,花卉草木之香,轩亭斋台之丽,人们故称此景为“斗母圣境”。


山云铺海


霏雨初晴阳光柔,茫茫云海漫山流。

烟雾飘霭古刹里,登峰踏进玉皇楼。

每当雨后初雯或大雾曦云雨迷漫,山雾腾腾,似烟似云,一缕缕一片片平铺山谷,烟琐峰峦,时隐时现,松柏露里,微风拂面,此时登山,脚踏浮云,犹如来到九霄之巅,浮云缭绕像嫦娥翩舞,时而轻絮涌深谷,时而惊涛翻山顶,山峦类似赢海之仙岛。如遇细雨后的夕阳,必有彩虹横空出世,五光十色,就像一座架在太空的通天桥,更难得的是还会出现罕见的“佛光折影”。人立山顶之上,脚下烟云滚滚,而自己的影子却映射到云海之上,并有两层式一层光环镶嵌在影子上。如能身临其境,似乎是脱离了凡尘世界,身居于虚幻漂渺的仙境之中,此即“山云铺海”之奇观。


苍松伫月



游观音阁,需登高逾险,爬地近百米长的凤凰洞,此乃游山者必到之地,风景奇妙,别具一格,每逢阴历八月十五月圆时,就会饱尝“听泉赏月,把酒问天,立地成仙”之味道。每当夜幕降临,月出东山,跃上古刹之顶,爬上古松之尖,朦胧之中的月亮便给这庙宇镶上银辉,古松翠柏枝头似玉似玉的缠绕着青纱,疏密婆娑的泻影,分外迷人,此时如临至此把酒咏志,抚琴抒怀,聆泉赏月,可谓享受一番古仙之乐。古人吟诗今人颂:

崖边巨石扶老松,直插青云戏晚风。

明月冉冉泻银影,恰似古刹挂山中。


怪石凌空


由凤凰洞迂回攀登罗汉峰,山风送爽,松涛阵阵,疲倦之感,随风消失,爬上“神马峰”,古藤扶崖缠绕,古松顽强生长在石缝间,再向西望,则见一怪石,突兀反起,象一猛勇骑在神马之背上,有凌空而起,直冲霄汉之势,每当云雾从山谷腾起,飘逸在石下时,巨石犹如凌驾浮云之上,云石相衬,欲欲而有动感,直往上太空,故日“怪石凌空”。此景独特,有人吟诗一首,可见一斑。 山光绚丽景物奇, 峻峰峥嵘云雾里。凝似猛虎欲腾势, 凌空眈视万仞低。


松径寻秋

每逢仲秋之际登上凤凰山顶峰,俯视群山是别有一番景色。秋高气爽,满山枫叶红似火,艳若云霞一层层一片片间而青松配绿,真是点点青松配霜花,可谓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桦枫相间,五色缤纷,站在“免耳峰”上,四处眺望,迎面山坡赤、橙、绿、青、兰、紫交织而成一幅万紫千红美丽彩绢,故乐“锦绣坡”。凤凰山的秋景是浓郁而迷人的,恰似“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境。每逢金秋时节,许多美术、摄影爱好者都来凤凰山写生和拍照刊登各种报刊的佳作层出不穷。也有的幸誉获奖。


天池在望


从烽火台到箭眼峰,山路曲折受高低山峰所限,很难广开眼界,只有登上“神马峰”,“天下绝”,才能极目远瞠,使人心旷神怡。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脚下群山绵亘,蜿蜒起伏,重峦叠翠,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由南望去可见“黄海”犹如一条白带,天水相连犹如水晶宫。大小鹿岛依晰可见,故日:“天池在望”。曾有游人对此景吟诗:
秋高气爽夕阳沉,攀岩牵藤上天门。天海碧波极目处,心随帆影尽消魂。


垒障留云

过老牛背再盘旋而上,就到了凤凰山的第二高峰——箭眼峰,箭眼峰高入云端,时有云雾停留笼罩峰顶,山上望去,淡若炊烟,滚犹霭暮,时有缕缕轻雾。从高处的“箭眼”中穿过,人们将这种自然景观称为“山戴帽”。若逢久旱无,人们常盼望“凤凰山戴帽”。这是降雨的予兆,当地农民就喜感大雨快来了。这里流传一句民谣:“凤山戴帽大雨就到。”所以“垒障留云”就成了当地群众观察天气能否降雨的象征。


东地瀛洲


一提到“瀛洲”人们便会油然而生地联想到古人所称道的“三仙”之一的神仙造化之地,故而令人神往。凤凰山上的“瀛洲”虽非“三仙”中的瀛洲,但也确有“瀛洲”流传之佳境,这就是古人之所赞的“东地瀛洲”。从雄狮啸涧的古城墙,石笋峰,经杜鹃坡到小石林,立之远眺另有一小天地显出漓江石林,黄山之险峻景色,果有传说中的“瀛洲”之境。汇峰口北坡,多生“天女木兰”称“木兰峪”,西坡多生杜鹃化,故称“杜鹃坡”,每置春季,杜鹃满山红烂漫时,山雾弥漫中,石笋类似仙岛,时隐时露,凌空飞舞的彩练,五光十色,令人眼花舞。这时,东地瀛洲的景致更加多娇如画,分外壮观而迷人!
辽宁凤凰山

凤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凤城东南3公里处。凤城是沈丹线上大站,每天有几次列车停靠,由沈阳或丹东乘火车去凤城,皆异常便捷。如由丹东乘汽车去凤凰山,沿公路向西北行50公里,即至山脚。


凤凰山系长白山支脉,主峰攒云峰海拔840米,现已列为国家级风景区,素以险中含奇、秀里藏幽著称,与千山、医巫闾山、药山合称为本省"四大名山"。山势突兀峥嵘,如凤凰展翅,故以"凤凰"命名。全山分西山、东山、庙沟、古城四大景区。其中,西山景区景点最集中,也是具奇险的特点。


由紫阳观出发游西山景区,眼前展现3条登山路,即中路、东路和西路。中路经斗母宫、碧霞宫、观音洞、凤凰洞、蚕娘柞、凤泪、灵仙洞、腊柞连理等主要景点至罗汉峰。由罗汉峰西行,即可去箭眼。东路经朝真桥、三教堂、一品洞天、诵经台、观音阁、聚仙台、双龙背、仙人座等主要景点至烽火台。由烽火台西行,即可去箭眼。西路经斗母宫、忽必烈塔、裂石松、点将台、甬洞、凤舞松等主要景点至将军峰。由将军峰西行,即可去箭眼。一般说,以取中路为最佳,东路次之,西路又次之。由罗汉峰西去箭眼,沿途的主要景点有:仙人过、凤舞松、将军峰、兔耳峰、参娘望夫、参娘洞、叠翠峰、姐妹松、老牛背、百步紧、三云台、天下绝。这与由烽火台西去箭眼,其主要景点完全相同。而与由将军峰西去箭眼比,所经行的主要景点还多一个"仙人过"。至箭眼,西山景区的主要景点基本游毕,穿过箭眼,即可循路下山了。当然,如时间和体力允许的话,还可继续攀登,经怪石凌空、棋盘顶、神圣灵龟、通天桥、汇峰口等主要景点,至进云峰,再折回原路,于汇峰口循路下山。


凤凰山高度虽远逊于华山,但奇险相似。如老牛背上的岭脊,尽管光滑难行,却不凿-个台级,全靠手拉铁栏杆攀登。倘逢冬日结冰积雪,它便成了绝路。其奇险之情景,绝不亚于华山的苍龙岭。如天下绝的栈道,开凿在上凸下凹的悬崖腰上,且向下倾斜,倘无铁栏杆保护,即使不结冰积雪,也成了绝路。其奇险之情景,也绝不亚于华山的长空栈道。


凤凰山的山路,常时断时续,这种“绝处逢生”之妙,却是华山所无。如遇此情景,一戒焦灼不安,二须仔细搜寻。当发现石隙内有铁环或石把手时,即使仅可容身,也要攀援而进,待到尽头,便可充分品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有时,由此石跃上彼石,竟会突然发现脚下有路,这同样能品味到“绝处逢生”的意境。


凤凰山箭眼大若城门洞,相传是唐初大将薛仁贵征东时一箭射成的。这虽类似神话,但足以说明它的雄奇,远远望去,它仿佛天上悬挂的一轮明月,神秘诱人,不亚于阳朔的月亮山。


凤凰山不仅山势雄伟险峻,而且泉洞清幽。如凤凰洞、三教堂、一品洞天等古洞,曲折幽深;凤泪等主泉,清澄甘洌,都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游人至此,皆依恋不已。


凤凰山的古建筑,多建于明清,且寺观并重,反映了佛道合一的趋势。三官庙、紫阳观、观音阁等著名寺观,黄顶红墙,飞檐翘角,点缀在山腰间,格外醒目。


自清初起,即将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定为凤凰山药王庙会。后来,此庙会又改为山会。每逢凤凰山山会,游者如潮,比肩接踵,笑话连天,真是热闹非凡。凤城附近的东汤、五龙背温汤在当地颇有名气,可作为游凤凰山的余兴节目。


相传,凤凰山八大美景的闻名,始于晋代,游人登临览胜形成名山,修筑庙宇,成为焚烧香火之地,是兴盛于明清时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题词镌刻,使凤凰山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炉,成为世人瞩目的十大美景。凤凰山融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山之秀美。可谓引游人观赏入胜,游人进山一游便展现“壑岩丹青千尺画,海云仙阁一溪诗”的胜境。


石棚避暑


游览凤凰山,首先映人眼帘的天然名胜的大石棚。大石棚高约太半、欹嵌前撑,石面朝南,坐地而憩。石棚上刻有“振衣千仞”,直上青云”八个大字,苍犹刚劲,十分醒目。石棚之上有一青松,枝干舒展意在迎客,故称为“迎客松”。石棚前面绿林虚掩,背悬崖遮日,流水潺潺悦耳,鸟儿雾里啼鸣。时若坐在石棚之中,顿觉山风送爽,心旷神怡,游人故多在此摄影留念,并留下一首赞诗:


天然石棚遮穹窿,

厦外炎炎厦内风。

习爽凉意沁心扉,

叮冬悦耳溪流声。



涧水飞涛

凤凰山的入口处是两个悬崖形成的峡谷,从峡谷深处,流淌出一条山涧溪水见底,急湍蜿蜒流出山外,两侧翠柳拂岸,草木丛生,溪中有一巨石屹然而立,上刻“中流砥柱”的赞美词,时值盛夏,阴雨霏霏,山泉喷涌而下,溅飞似雪,涛声悦耳,沁人心肺,此时来到溪水旁,真是满目飞瀑,银珠垂落,满山泉涌喷雾来,如此胜景吸引很多游人冒雨上山,观赏涤草木秀,佳木一葱茏。有诗赞日:凤凰展翅扶白云,涧水蟋龙戏凤吟。日照浪花涛飞雪,拥拥滚滚出山门。


斗母圣境


“斗母”则说的是“斗母宫”。斗母宫位居“解放纪念塔”左上二百多步远的“斗母岩”上。宫旁有一巨石,呈片状竖立,南面刻有康德峻的诗:“划开天险,盘亘金甄”北面是陈济清所镶刻古魏书四字“出类拔翠”。宫后有一大圆石,四周铁栏围护,石上长有一株青松,游人可以登岩纵览胜景,故称此岩为“观胜台”。立台环顾,向东侧可视“紫阳观”全貌,远处东山遥迤,连亘绵绵。向西望去,则是“观音阁”,飞峙凌空。向南望去,则是当年凤凰向唐太宗李世民点头三礼的“拜祖石”。真乃是胜景尽改眼底。若立在“观音阁”上鸟瞰“斗母宫”就更有一番趣味,则是巨石相托,群崖拱围,峰峦相叠,绿树簇拥其间,云雾缭绕,虚无飘渺,幅幅天地会萃山水日月之秀,花卉草木之香,轩亭斋台之丽,人们故称此景为“斗母圣境”。


山云铺海


霏雨初晴阳光柔,茫茫云海漫山流。

烟雾飘霭古刹里,登峰踏进玉皇楼。

每当雨后初雯或大雾曦云雨迷漫,山雾腾腾,似烟似云,一缕缕一片片平铺山谷,烟琐峰峦,时隐时现,松柏露里,微风拂面,此时登山,脚踏浮云,犹如来到九霄之巅,浮云缭绕像嫦娥翩舞,时而轻絮涌深谷,时而惊涛翻山顶,山峦类似赢海之仙岛。如遇细雨后的夕阳,必有彩虹横空出世,五光十色,就像一座架在太空的通天桥,更难得的是还会出现罕见的“佛光折影”。人立山顶之上,脚下烟云滚滚,而自己的影子却映射到云海之上,并有两层式一层光环镶嵌在影子上。如能身临其境,似乎是脱离了凡尘世界,身居于虚幻漂渺的仙境之中,此即“山云铺海”之奇观。


苍松伫月



游观音阁,需登高逾险,爬地近百米长的凤凰洞,此乃游山者必到之地,风景奇妙,别具一格,每逢阴历八月十五月圆时,就会饱尝“听泉赏月,把酒问天,立地成仙”之味道。每当夜幕降临,月出东山,跃上古刹之顶,爬上古松之尖,朦胧之中的月亮便给这庙宇镶上银辉,古松翠柏枝头似玉似玉的缠绕着青纱,疏密婆娑的泻影,分外迷人,此时如临至此把酒咏志,抚琴抒怀,聆泉赏月,可谓享受一番古仙之乐。古人吟诗今人颂:

崖边巨石扶老松,直插青云戏晚风。

明月冉冉泻银影,恰似古刹挂山中。


怪石凌空


由凤凰洞迂回攀登罗汉峰,山风送爽,松涛阵阵,疲倦之感,随风消失,爬上“神马峰”,古藤扶崖缠绕,古松顽强生长在石缝间,再向西望,则见一怪石,突兀反起,象一猛勇骑在神马之背上,有凌空而起,直冲霄汉之势,每当云雾从山谷腾起,飘逸在石下时,巨石犹如凌驾浮云之上,云石相衬,欲欲而有动感,直往上太空,故日“怪石凌空”。此景独特,有人吟诗一首,可见一斑。 山光绚丽景物奇, 峻峰峥嵘云雾里。凝似猛虎欲腾势, 凌空眈视万仞低。


松径寻秋

每逢仲秋之际登上凤凰山顶峰,俯视群山是别有一番景色。秋高气爽,满山枫叶红似火,艳若云霞一层层一片片间而青松配绿,真是点点青松配霜花,可谓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桦枫相间,五色缤纷,站在“免耳峰”上,四处眺望,迎面山坡赤、橙、绿、青、兰、紫交织而成一幅万紫千红美丽彩绢,故乐“锦绣坡”。凤凰山的秋景是浓郁而迷人的,恰似“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境。每逢金秋时节,许多美术、摄影爱好者都来凤凰山写生和拍照刊登各种报刊的佳作层出不穷。也有的幸誉获奖。


天池在望


从烽火台到箭眼峰,山路曲折受高低山峰所限,很难广开眼界,只有登上“神马峰”,“天下绝”,才能极目远瞠,使人心旷神怡。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脚下群山绵亘,蜿蜒起伏,重峦叠翠,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由南望去可见“黄海”犹如一条白带,天水相连犹如水晶宫。大小鹿岛依晰可见,故日:“天池在望”。曾有游人对此景吟诗:
秋高气爽夕阳沉,攀岩牵藤上天门。天海碧波极目处,心随帆影尽消魂。


垒障留云

过老牛背再盘旋而上,就到了凤凰山的第二高峰——箭眼峰,箭眼峰高入云端,时有云雾停留笼罩峰顶,山上望去,淡若炊烟,滚犹霭暮,时有缕缕轻雾。从高处的“箭眼”中穿过,人们将这种自然景观称为“山戴帽”。若逢久旱无,人们常盼望“凤凰山戴帽”。这是降雨的予兆,当地农民就喜感大雨快来了。这里流传一句民谣:“凤山戴帽大雨就到。”所以“垒障留云”就成了当地群众观察天气能否降雨的象征。


东地瀛洲


一提到“瀛洲”人们便会油然而生地联想到古人所称道的“三仙”之一的神仙造化之地,故而令人神往。凤凰山上的“瀛洲”虽非“三仙”中的瀛洲,但也确有“瀛洲”流传之佳境,这就是古人之所赞的“东地瀛洲”。从雄狮啸涧的古城墙,石笋峰,经杜鹃坡到小石林,立之远眺另有一小天地显出漓江石林,黄山之险峻景色,果有传说中的“瀛洲”之境。汇峰口北坡,多生“天女木兰”称“木兰峪”,西坡多生杜鹃化,故称“杜鹃坡”,每置春季,杜鹃满山红烂漫时,山雾弥漫中,石笋类似仙岛,时隐时露,凌空飞舞的彩练,五光十色,令人眼花舞。这时,东地瀛洲的景致更加多娇如画,分外壮观而迷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辽宁凤凰山_neo_img.jpg

辽宁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又称六山或广宁大山,简称闾山。在辽宁北镇县城西北5公里处。据《周礼·职方》记载,医巫闾山从古代起就是幽州的镇山。随代封四大镇山,以此为北镇,唐代为五镇之一。南北绵亘45公里,周围约120公里。山形掩抱六重,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在东北三大名山中最负胜名。
辽、金以来,在山上修筑了很多建筑物,皆废。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重建,著名的风景区在观音阁一带,有大石棚、圣水盆、旷观亭、望海寺、老爷阁、古佛龛、万年松等。

1979年重建会仙亭和新建圣水桥,在山的入口处又修建了山门,每当春日,杏花盛开,梨花竞放。山上碑碣和摩崖题字甚多。据《辽史》记载,山中有辽东丹王读书处“望海堂”和他死后埋葬的显陵,辽景宗的乾陵,以及辽世宗和天祚帝的陵墓等,近年在龙岗一带发现有陪葬墓冢。

1981年建立的医巫闾山
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义县和北镇县交界处,总面积11351公顷。保护区属于阴山山系的余脉,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00-800米之间,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地貌为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形成阳坡大面积基石裸露,山势陡峻,阴坡土层较厚,植被完整。该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酷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60-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水资源较丰富,除冬季冰雪封山外,其它季节溪流不断。
该区属华北植物区,也是蒙古、长白、华北3个植物区系过渡带,植物类型多样,区内有高等植物786种,华北植物区系代表树种油松是闾山乡土树种,适应性强,耐瘠薄干旱,生长较快。闾山是我国天然侧柏分布的北限,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锦带花在我国史料上少有记载,而在这个保护区却有广泛的分布,每逢盛花季节,各种山花齐开怒放,争芳斗妍,甚为美丽。区内还生长着珍贵植物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香椿、文冠果等,反映了闾山植物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大面积的天然油松林和完整的松栎混交林,郁郁葱葱,极为茂盛,绿浪潘滚,松涛作响,更令人心旷神怡。森林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全区脊椎动物达229种,其中鸟类159种,仅是候鸟达11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2种,如大鸨、鸳鸯、大天鹅、苍鹰、秃鹫、金雕等。石鸡是辽宁唯一的分布区。

医巫闾山在历史上就是"五岳五镇"十大名山之一,历代王朝在此留下的名胜古迹较多,如辽代的望海寺,琉璃寺,金代的悬崖寺、览胜亭、玉泉寺,元代的耶律楚材读书堂,明代的清安寺、三清观,清代的旷观亭、观世亭等,虽几经破坏,但现仍有保留,因而吸引了大量游人。

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大面积油松林,类型复杂多样的植物群及丰富的
旅游资源,使这个保护区成为辽西重要的野生生物基因库和旅游胜地。
医巫闾山雄峻多姿,山奇水秀,是阴山山脉余脉,屹立于辽宁省北宁市境内。山势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纵长四十五公里,横宽十四公里,面积为六百三十平方公里。有名峰五十余座,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

医巫闾山历史悠久,以其特有的姿质屹立在东北一方。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曾对闾山抒发情怀“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历代帝王多视闾山为风水宝地,加封进爵。辽代,有六位皇帝先后四十多次来闾山狩猎、祭山、祭祖。这里埋葬着辽的三代皇帝和几十位皇妃,二十几位大臣,其中有皇太后萧燕燕、贤臣韩德让等历史上重要的人物,闾山成了辽代帝王的生命之山。明代帝王名臣都称道闾山可与泰山、华山一并称雄。清代对闾山更加尊崇倍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五帝先后十几次来闾山祭祀揽胜,留下御制诗文五十余首,特别是乾隆帝四来北镇、三登闾山,填词作赋,名垂青史。从北魏文成帝开始,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庆典,都来闾山告祭。隋开皇十四年,诏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名山”,并就山立祠,建庙设祖。唐天宝十年封为广宁公,宋、辽、金、皆封为广宁王,元封为贞德广宁王。明洪武三年改封为“医巫闾山之神”,清代沿用此神号。“医巫闾山之神”至今仍陈列在北京地坛公园陈列馆内,扬名四海。


医巫闾山风景名胜资源丰富,大自然化育的奇伟山体、峰峦和着林海、果园,构成了一副副自然奇景,一座座古刹殿堂、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组成了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显示了医巫闾山独特神韵。

1986年闾山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省首批建立的、国务院第一批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医巫闾山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跻身于全国风景名胜区行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辽宁医巫闾山_neo_img.jpg
医巫闾山又称六山或广宁大山,简称闾山。在辽宁北镇县城西北5公里处。据《周礼·职方》记载,医巫闾山从古代起就是幽州的镇山。随代封四大镇山,以此为北镇,唐代为五镇之一。南北绵亘45公里,周围约120公里。山形掩抱六重,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在东北三大名山中最负胜名。
辽、金以来,在山上修筑了很多建筑物,皆废。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重建,著名的风景区在观音阁一带,有大石棚、圣水盆、旷观亭、望海寺、老爷阁、古佛龛、万年松等。

1979年重建会仙亭和新建圣水桥,在山的入口处又修建了山门,每当春日,杏花盛开,梨花竞放。山上碑碣和摩崖题字甚多。据《辽史》记载,山中有辽东丹王读书处“望海堂”和他死后埋葬的显陵,辽景宗的乾陵,以及辽世宗和天祚帝的陵墓等,近年在龙岗一带发现有陪葬墓冢。

1981年建立的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义县和北镇县交界处,总面积11351公顷。保护区属于阴山山系的余脉,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00-800米之间,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地貌为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形成阳坡大面积基石裸露,山势陡峻,阴坡土层较厚,植被完整。该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酷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60-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水资源较丰富,除冬季冰雪封山外,其它季节溪流不断。

该区属华北植物区,也是蒙古、长白、华北3个植物区系过渡带,植物类型多样,区内有高等植物786种,华北植物区系代表树种油松是闾山乡土树种,适应性强,耐瘠薄干旱,生长较快。闾山是我国天然侧柏分布的北限,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锦带花在我国史料上少有记载,而在这个保护区却有广泛的分布,每逢盛花季节,各种山花齐开怒放,争芳斗妍,甚为美丽。区内还生长着珍贵植物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香椿、文冠果等,反映了闾山植物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大面积的天然油松林和完整的松栎混交林,郁郁葱葱,极为茂盛,绿浪潘滚,松涛作响,更令人心旷神怡。森林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全区脊椎动物达229种,其中鸟类159种,仅是候鸟达11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2种,如大鸨、鸳鸯、大天鹅、苍鹰、秃鹫、金雕等。石鸡是辽宁唯一的分布区。

医巫闾山在历史上就是"五岳五镇"十大名山之一,历代王朝在此留下的名胜古迹较多,如辽代的望海寺,琉璃寺,金代的悬崖寺、览胜亭、玉泉寺,元代的耶律楚材读书堂,明代的清安寺、三清观,清代的旷观亭、观世亭等,虽几经破坏,但现仍有保留,因而吸引了大量游人。

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大面积油松林,类型复杂多样的植物群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使这个保护区成为辽西重要的野生生物基因库和旅游胜地。

医巫闾山雄峻多姿,山奇水秀,是阴山山脉余脉,屹立于辽宁省北宁市境内。山势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纵长四十五公里,横宽十四公里,面积为六百三十平方公里。有名峰五十余座,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

医巫闾山历史悠久,以其特有的姿质屹立在东北一方。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曾对闾山抒发情怀“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历代帝王多视闾山为风水宝地,加封进爵。辽代,有六位皇帝先后四十多次来闾山狩猎、祭山、祭祖。这里埋葬着辽的三代皇帝和几十位皇妃,二十几位大臣,其中有皇太后萧燕燕、贤臣韩德让等历史上重要的人物,闾山成了辽代帝王的生命之山。明代帝王名臣都称道闾山可与泰山、华山一并称雄。清代对闾山更加尊崇倍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五帝先后十几次来闾山祭祀揽胜,留下御制诗文五十余首,特别是乾隆帝四来北镇、三登闾山,填词作赋,名垂青史。从北魏文成帝开始,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庆典,都来闾山告祭。隋开皇十四年,诏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名山”,并就山立祠,建庙设祖。唐天宝十年封为广宁公,宋、辽、金、皆封为广宁王,元封为贞德广宁王。明洪武三年改封为“医巫闾山之神”,清代沿用此神号。“医巫闾山之神”至今仍陈列在北京地坛公园陈列馆内,扬名四海。


医巫闾山风景名胜资源丰富,大自然化育的奇伟山体、峰峦和着林海、果园,构成了一副副自然奇景,一座座古刹殿堂、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组成了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显示了医巫闾山独特神韵。

1986年闾山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省首批建立的、国务院第一批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医巫闾山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跻身于全国风景名胜区行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辽宁医巫闾山_neo_img.jpg

中华名山大全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6

路南石林
位于距昆明市100公里的路南县境内。该县是我国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比较集中的地区,全县共有石林面积400平方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其中石林的像生石,数量多,景观价值高,举世罕见。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内主要旅游景点:

石林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在亩不等。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石林四周的彝、汉等各族群众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石林欢庆佳节。人们在白天举行摔跤、爬杆、斗牛等比赛活动,夜晚则燃起熊熊篝火,耍龙、舞狮、表演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大三弦舞则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外石林

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围风景区。这片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在野岭荒山,鲜花绿树丛中,又有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这些异石个体庞大,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也较为开阔,游览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处,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占地5000多亩,新辟游路6公里多。与“石林”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种特色和风格。

进入乃古石林,只见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地下天宫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

 

大叠水瀑布

大叠水瀑布位于路南县城西南20公里,有公路相通至叠水电站,舍车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达。瀑布的水源系南盘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达150立方米/秒。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飞瀑则分两股下泻,有如银链垂空,纤秀柔美。

 

长湖

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

 

芝云洞

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约5公里处,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

 

奇风洞

奇风洞位于李子箐石林东北5公里处。它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于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儿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分钟后又再次喷风。雨季间隔15至30分钟喷一次风,旱季约隔一小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路南石林-1_neo_img.jpg

盘山
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又因她雄 踞北京之东,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 山旧名无终、徐无、 四正、盘龙。相传东汉末年,无终名士田畴不受献帝封赏、隐居 于此,因此人称田盘山,简称盘山
  盘山是燕山山脉南缘的一段,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0公里, 雄伟多姿,景色幽古,久负盛 名,曾入中国15大名山之列。远在 初唐时,太宗东征凯旋途中到此游赏,就曾赞口不绝。到明清两 代,这里建起寺庙72座、宝塔13座,行宫、楼台比比皆是,景况 空前。清乾隆第一次巡游盘山时赞叹说:“早知有盘山,何必下 江南。”命人在山东部兴建行宫“静寄山庄”,此后又27次到此巡游。但时至本世纪上半叶,由于战乱破坏、年久失修,建筑多不复存。近10余年,这座名山得到了很好的整修和开发,再次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游览胜地。

盘山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有“五峰”、“八石”、“三盘” 之胜,还有天成寺、万松寺、云罩寺、舍利塔等古代建筑。五峰为挂月峰、紫盖峰、自来峰、九华峰、舞剑峰,与山西五台山相 呼应,号称“东五台”。主峰挂月峰,海拔864米。五峰攒簇,引人入胜。 由西路登山,山势呈上、中、下三盘之状。三盘景致各具特色, 上盘松、中盘石、下盘水,人称“三盘之胜”。

  盘山天成寺

  盘山天成寺 又名福善寺、天成法界。在翠屏峰南,俯瞰林壑,天成图画,故名。始建于唐,辽、明、清扩建重修。主要建筑有大殿、配殿、三间殿、江山一览阁等。正殿东侧配殿前立清乾隆帝御制《游盘山记》碑,新建40多米长的画廊。

  从莲花岭进山,转过刻有“入胜”两个巨字的大石,经过四正门径、元宝石、迎客松,便到了下盘。下盘以秀水著称,有水质凛冽甘美的涓涓泉、名曰滴水濑的流瀑和被誉作“立沛甘露 ”的红 龙池。盘山第一大寺天成寺也建在这里,此寺始建于唐代,后经重修,现庙门匾额上的“天成寺”三字出自乾隆亲手笔。寺仙正殿 “江山一鉴阁”面涧背崖,雕梁画栋,古朴雅致。阁西有座8角13 层浅黄色舍利塔,它结构精巧,风姿绰然。 继续上行,过万人悉,登欢喜岭,即达中盘。中盘奇石嶙峋,或险或怪,千姿百态。


“八石”中的悬空石、摇动石、天井石、将 军石等都在这里,摇动石是一块状似寿桃的巨石,但伸手一推它即晃动起来,令人叫绝。登临上盘,这里松木苍翠,林翳蔽天,而且长势怪异,有的似 卧龙、飞鹰,有的像凤翅、伞盖,难怪有“上盘松”之说。攀上盘 山顶峰挂月峰,真如刻在石壁上的杜甫名句,给人“一览众山小” 的感受。峰上有座建于唐代的定光佛舍利塔,塔高12米,传说每年 除夕,塔上便有佛光闪射。

  盘山独乐寺

  在盘山脚下的蓟县城内,有著名的千年古刹独乐寺。据说安禄 山叛唐,就是在此处誓师,他喜独乐,故以“独乐”二字名寺。寺 内主体建筑山门和观音阁,为辽统和二年重修。 观音阁高23米, 木质,集我国木结构建筑之大成,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 阁内有一座高达16.27米的观音菩萨像,是辽代泥塑艺术珍品,又是国内最大的观音塑像。古老雄伟的独乐寺与苍翠雄奇的田盘山映成辉,使这一风景名胜区更加绚丽多彩。


盘山“三盘”“五峰”“八石”

  盘山“三盘”,自来峰为上盘,上盘松胜,劲松苍翠,蟠曲翳天;古中盘为中盘,中盘石胜,巨石嵯峨,千姿百态;晾甲石为下盘,下盘水胜,巨泉响涧,溅玉喷珠。

  盘山“五峰”,挂月峰、自来峰、紫盖峰、九华峰、舞剑峰。挂月峰,上锐下削,形似竹笋,峰巅有塔,名定光佛舍利塔,塔旁摩崖上镌该有“去天五尺”,“一揽众山小”等题记。挂月峰南有紫盖峰,因峰形如伞盖,故名。北有自来峰,为盘山第二高峰,海拔857米,又名北台,旧时峰上有黄龙祖师殿。东为九华峰,山峰陡峭如削,又名削玉峰、东台、莲花峰。西侧为舞剑峰,相传唐将李靖曾在此舞剑,故名,又称西台,上有石刻“李从简曾游李靖舞剑台”10个字,字径5寸。此五峰号称“东五台”。


盘山“八石”,多为花岗岩“球状风化”的巨大石块,据外形予以命名。其中著名的有悬空石、摇动石、晾甲石、将军石、夹木石、天井石、蛤蟆石、蟒石,俗称“八石”。由“三盘”、“五峰”、“八石”等组成的奇丽景色,形成“山秀石多怪,林深路转奇,三盘无限意,幽绝少人知”的人间仙境。


自魏武帝曹操始,历代皇帝在盘山辟山建寺,大兴土木,修寺庙塔院160多处,最著名的佛寺庙宇有72座,玲珑宝塔13座。

盘山云罩寺

地邻盘山绝顶,海拔达800多米,是盘山地势最高的庙宇。因位邻巅峰,云掩雾罩而得名。曾被清乾隆帝誉为“殊胜”。建于唐代,毁于近代战乱,1992年8月重建,对外开放。云罩寺由五开间大殿,三开间配殿,藏经殿及山门、平台等建筑组成。主殿有3尊通高4米的金身千叶宝莲佛,四壁有千佛龛等。位于此处可观云海,望日出,听松涛,撞古钟,其钟击之时,声闻于天波震三县。云罩寺东倚盘山绝顶挂月峰。挂月峰上矗立的定光佛舍利塔,其奇险之状与云罩寺相映生辉。


盘山万松寺

盘山最大的寺庙。清以前称李靖庵,因唐初名将李靖曾居于此,故名。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年间重修。万历四年(1576),普照禅师来此住持。明神宗为写“清心”二字。清初改称卫公庵。因寺周围有大片古松,故康熙帝赐额称“万松寺”,又为正殿书“乐天真”匾。乾隆帝为殿檐题“慈育万物”额。日本侵华时,该寺毁于战火,现仅存佛殿石基和《重修李靖庵碑》。

盘山静寄山庄

又名盘山行宫,在盘山南麓,占地约40公顷,清乾隆九年(1744)动工,十九年(1754)竣工。山庄围墙石灰石块砌成,周长7.6公里。山庄由前宫、中宫、后宫、石佛阁、步云楼、捉云亭以及外八景、内八景有静寄山庄、太古云岚、层岩飞翠、清虚玉宇、镜园常照、众音松吹、四面芙蓉、贞观遗踪。新六景有半天楼、池上居、农乐轩、雨花室、会然阁、小普陀。1926年,胡景翼部为筹集军饷,伐松拆屋,静寄山庄遭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又遭日军扫荡,山庄被夷为一片瓦砾。1966年,石佛殿三尊佛像及乾隆御书碑被砸毁,现仅存建筑基址和六、七里宫墙。


全称定光佛舍利塔,在挂月峰顶,因智源禅师曾藏佛舍利60颗、佛牙一具于塔内而得名。塔为唐睿宗延和元年(712),智源禅师所建。辽、明、清各代重修。塔呈八角,三层砖筑,由台基、须弥座、塔身、相轮和塔刹构成,1985年重修。古佛舍利塔在天成寺西侧,是盘山古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八角十三层,通高22.63米,塔身淡黄色。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出檐为仿木砖雕斗拱,角上出密檐,挂有104个铜铎,沟纹大砖砌筑。


  盘山石刻、碑刻、古树

历代皇帝及文人墨客游山逛景,在盘山镌刻题记,渲集其秀丽。佛像石刻有千像寺周围崖壁上,镌刻站佛、坐佛数百尊。寺后摇动石浅刻如来佛像。此外,静寄山庄、土方寺、古中盘亦有佛雕,书法石刻。静寄山庄以及天成寺、万松寺等寺庙中著名书法石刻不下60处。碑刻有千像寺前辽统和五年立《千像祐唐寺创建讲堂碑》,碑高9尺,宽3尺,正面铭文1600多字,记录盘山胜景和建寺经过。其他碑刻24通。古树有天成寺内树龄800年的两株雌性银杏树,古舍利塔前千年古柏,入胜口至天成寺路上的迎客松,树龄800年。


万佛寺位于盘山石趣园景区内,依山而建,气势恢宏。万佛寺内供奉着全国最大的西方三圣石雕立佛,10960尊栩栩如生的小佛,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盘山_neo_img.jpg

山东博山
博山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博山风景名胜区是山东省1985年批准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由颜山公园景区、白石洞景区、石门景区、樵岭前景区、五阳山景区、泉河头景区、鲁山景区以及金牛山景区八大景区组成,大小景点200余处,景区面积73平方公里。近几年,全区先后投资3亿多元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进行建设,形成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鲁山森林公园、开元溶洞、博山溶洞等省内外知名景点。三年来,全区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亿多元。

鲁山系博山与沂源之界山,其海拔1108.3米的主峰雄居于重峦叠嶂之中.突兀挺拔。该山脉绵延百里,巍然如屏,怪石嶙峋,嵯峨奇异。林海茫茫,树种繁多,水松、银杏等珍贵品种,遍布山中,实为天然植物园:金雕、鸳鸯、游隼、环颈雉等属国家一、二类珍禽.亦在此繁衍生息。夏季,这里气温和湿度与江西庐山一样,实为避暑胜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山东博山_neo_img.jpg


山东青州
A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海拔421米。群峰突起,象座千仞高山。山顶上有石洞南北相通,远望象一方明镜高悬太空。每到夏秋时节,云门内云雾缭绕,缥缈绕如仙境,人称“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得名。山阳有隋唐时代造像5窟,石佛272尊,最早的雕刻于隋开皇年间。历代文人墨客,如欧阳修、富弼、王世贞、钟羽正等,给云门山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摩崖题刻。山阴摩崖镌有中国古代最大的摩崖汉字云门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山东青州_neo_img.jpg

山西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古称龙王山,位于方山县境内,吕梁山脉中段,南距离石市32公里,东北离太原 216公里。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由72峰、36崖、24涧组成,主峰香炉峰,海拔2254米,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吕梁山的一颗明珠,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系我国北方道教圣地之一。
  北武当山主峰四周几乎都是陡壁悬崖,只有一条人造“天梯”可攀。来到山脚下,过五里黄土、五里沙路,便是1400余级就山凿筑的石阶,凡险峻之处,设有铁索扶手。石阶一线叠置,从下仰视,宛如“天梯”。游人攀登,每一步都可听到悠扬顿挫的“石音”,形成独特的“石乐”绝景。沿着石阶,奇松异石、庙宇石刻,掩没在葱郁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间点缀,相映成趣。主要的山石景观有:古猿望日、石猪受难、九龙出洞、石象守山、天壶倾露、石羊朝圣、石龟下蛋、石虎、石蛤蟆、龟蛇斗智等。最令人称奇的是“龟蛇斗智”奇观,相传神龟和青蛇不安心修道,互相格斗,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麈战,神龟节节败退,青蛇步步紧逼。其时,恰逢真武大帝返宫,见状,轻轻用手指一点,龟蛇便动弹不得,从此永久停留在这里,成千古一绝——“蛇石”虎视眈眈,“龟石”尾临悬崖,万斤重石,峭立崖畔,用力一推或经风一吹,便摇摇欲坠,令人心悬,所以又称风动石,为我国罕见的景观之一。主要的奇松景观有:鸳鸯松、迎客松、托天松、母子松等。最使人叹为观止的是“擎天探海松”,其松立于石阶半道,树身技分两杈,一直刺青天,一枝瞰群峰。近金顶登南天门石阶,旁边陡崖上刻有“乔松”二字,据载为清代道光年间永宁州牧王继贤手迹。现存乔松树桩直径近一米,可以想见其昔日雄姿。主要的悬崖峭壁有:千仞壁、舍身崖、鹰嘴崖等。还有呈垂直分布的植被,其色彩和花期随季节变化,给北武当山披上了“春粉、夏艳、秋红、冬白”的盛装。登临武当之巅,一览众山,但见远山苍茫,近日含黛,松风扑面,白云飘逸;只闻松涛阵阵,山泉潺潺,鸟语唧唧,似琴弦轻拨;夏秋之季,如晴空万里,金顶之下,丛林景观相间,似七彩织锦;白云远处,群山连绵,犹如万龙翻腾,极为壮观。
  北武当山不仅自然风光绝妙,而且渊源悠久。据对现存的《永宁州志》考证,北武当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处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圣地,山顶建有玄天大殿。至于唐之前何时而建,尚待稽考。以后随着岁月嬗递,多数庙观都经过多次毁坏和修葺。其中仅明万历年间,就曾进行过两次大修,当时汾州府庆成王尤敬真武祖师,不惜花费巨金将登山道路改造成石阶,并将早已圮毁的玄天大殿修复一新,龙王山遂改称北武当山,一时鼎盛。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五月四日,玄天大殿被毁。雍正二、三年(1724——1725),在山头建无梁砖窑一眼(即正殿)。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事修葺,两年内山上玄天庙、老母殿、龙王庙、灵宫庙和山下太和宫相继落成。道光二十八年(1849),金顶南天门修整一新,并在大门上刻了“武当山”三字。以后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又数次修葺。由此可见,北武当山的道教庙现建筑群,是经历了长达一千余年风雨变化遗存下来的,尽管现有建筑多系明清或近代遗物,但其表现了古老的历史渊源。其主要建筑有:对万神庙、灵宫庙、山神土地庙、二龙庙、乔松室、三官庙、火神庙、龙王庙、黑虎庙、玄天大殿和太和宫等。1984年 5月,方山县人民政府为开发武当胜景,保护文物古迹,着手开发建设。1990年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1994年公布为国家第三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上级有关单位多次拨款,社会各界纷纷募捐,北武当山的制高点和道教活动的中心玄天大殿已修葺一新,檐牙高琢,铁瓦覆顶,新铸真武铜像威严端坐。此外,对万神庙等庙宇与石阶进行了维修,重塑神像,并新开辟了一条循环小路,入山口新建了一石牌坊。目前北武当山建筑群已初具规模。
  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开放以来,先后有许德珩、启功、周而复、方毅、臧克家、溥杰、冯其庸、王朝闻、吴冠中等名人学者,题词作画,纂述作文,留下千古佳作,更添武当风采。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为北武当山古庙会期。其时,玄天殿前,香烟缭绕,风景区内,游人如云。据史载,唐朝时就“朝山进香者年复一年,久盛不衰”。近年来,随着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山西北武当山_neo_img.jpg


山西恒山
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五千米处,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常山,相传四千年前舜帝狩猎至此,因见其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
恒山分为东、西峰,最高峰东峰天峰岭,海拔2190米,西峰名为翠屏山,两峰对峙,以金龙峡分开,地势险要,自古为军事要害,相传为古杨家将征战之处。

恒山风景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著称。天峰、翠屏两山怪石嶙峋,古树参天,苍松翠柏间散布着楼台殿宇。古有恒山十八胜景,现在只存有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处,另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景区。在悬崖峭壁上面,还留有很多名人题咏。

悬空寺

悬空寺坐落在金龙峡的绝壁上,是一组红绿相映的建筑群,玲珑别致,像是一幅彩画贴于大石壁上,又像无形的线把几座小房子系在半空。该寺始建于北魏王朝后期,经金、明、清三代重修,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山门依山势朝南而建,全寺大小40间殿宇台阁紧贴岩壁一字排开,南北长如蟠龙,东西窄如衣带。外观上高低错落有致,内部相连,有的用栈桥相连,有的以暗道相通,有的在石级上攀登而过,有时使人好像已面临绝境,几经回转,又豁然开朗。

全寺建筑分为三组。先是三宫殿,这是道教的天地。几座泥塑像都是浓眉黑脸,衣袖飘飘。继而是三圣殿,这是佛家的世界,佛像体态丰满,端坐莲席,目光微启。最后是三教殿,殿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右是圣人孔子,左是道祖老子,他们神态各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山西恒山_neo_img.jpg


山西五老峰
元代初年做官做到嘉善大夫的诗人王恽曾经过一首《五老歌》,诗的开头两句即是:“晓披五老峰上云,晚钓五姓湖中鲤。”湖光山色,写得美极自然,立即把人吸引到了一个心向往之的大天地中去。五老峰,最初时人称五老山,位于古虞乡县(今属永济市)城以南约近10公里处,属中条山脉。因为它所处地理位置正好隔黄河与陕西省境内的西岳华山遥相对峙,所以古来在晋、陕、豫三省交界这一带民间人们就又称五老峰为“东华山”。在山西诸多历史文化名山中,无论从其开发历史的久远悠古,还是风景景观的壮美以及传统文化积淀的丰厚哪一个方面去讲,五老峰都是特别值得给予介绍的一处。追本溯源,五老峰在东汉至两晋时期应该已有相当名声,至少在公元10世纪前后时,在中国道教的所谓“洞天福地”列中,事实上就早已有了中条五老山的位置。两晋时期,有张僧鉴者撰写有《浔阳记》,文中即称江西庐山的“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河中虞乡县五老山。”这里的河中虞乡县即今天永济市的虞乡镇,浔阳则指现在庐山脚下的江西省九江市。以庐山的五老峰与远在北方山西的五老山相类比,可知早在约1600余年前,当庐山五老峰初有名声时,永济的五老山即已得名在前了。
  从古到今许多人都对永济五老峰为什么要以“五老”命名而发生兴趣,有人还将五老峰的五个主峰与所谓的“五老”相比附。但历史传说却认为是“尧升首山观河渚,有五老人飞为流星上入昴,因号其山为五老山”。原来中条山西端又称首山,传说远古时尧登上首山观察黄河水势时,突然遇到五位老人化作流星升腾上天,而且进入昴星星座,故而此山有“五老”之名。真是既传神又神秘,但是仍然没有走出道教原始的神仙窠臼。凡神话,当然都有它们的十分离奇之处,但像永济五老峰这样的神话情节则不应产生太迟。江西庐山的五老峰就没有这样的神话,而仅以山峰组合排列的造型作为命名依据。
  作为中国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六一福地,永济五老峰据说曾经是“八仙”中那位倒骑毛驴的张果老的布道之地。《旧唐书》中一百九十一卷记载:“张果者,不知何许人也。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晋间,时人传其有长年秘术,自云年数百岁矣。”活数百岁看来极不可能,所以历来人大多认为这纯属古人编造的虚假神仙之事。然而《旧唐书》和《新唐书》却又都肯定张里是真有其人,说不但他在中条山隐居过,而且还曾来往于北岳恒山;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时恒州剌史韦济亲见过张果,而且唐玄宗还亲派通事舍人裴晤和中书舍人徐峤终究将张果接到了当时的东都洛阳;还有不但唐玄宗亲自召见了张果其人,甚至还要把自己的御妹玉真公主下嫁给这位张果先生。然而张果老毕竟是神仙,说什么也不愿领皇帝的情,最后还是恳辞逃走了事。《旧唐书》中说,为此玄宗还又给张果在隐居之地造了一座栖霞观。史书中讲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崇尚道教,不知是否与她和张果的这段未成姻缘有关系。永济五老峰山中原有一眼龙井,唐玄宗就曾敕命玉真公主把一具精制的金龙模型投进五老峰的龙井之中,随后又将这眼龙井敕封为玉真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山西五老峰_neo_img.jpg
永济五老峰在宋金以前堪称为一座道地的道教名山,但清以后直至民国初年时,五老峰却已不再单单是中国传统道教系统的一个“福地”形象。这时,佛教、儒教连同一般民间泛神的世俗宗教派系,在这座已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名山中几乎都有了一席之地。根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以后南同蒲铁路通车不久由陕西潼关道士马葆阳绘制的木刻《新绘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景全图》和其它一些书籍记录,此时五老峰山中的人文宗教造景中较著名的已有五老殿、吕祖行宫、石佛寺、五龙宫、观音行宫、灵官庙、铁楼山庙、棋盘山庙、三圣宫和山神庙、灵峰观五仙祠等等。用刻印在那件《五老峰胜景全图》上的原话说,即是“庵观寺院吕,大小一共上下六十四处,神像不一样。而这时的五老峰自然景观则起码已有所谓“大小三十六峰、十二仙洞、九个泉源。”如玉柱峰、紫霄峰、祥云峰、笔架峰、芙蓉峰、玉莲峰、文明峰、笔尖峰、羽仙峰、天官峰、新峰、灵人沟、甘露泉、雷公洞、紫微峰、莲花台、天乙峰、会仙崖和天竺峰等等。其中玉柱峰是五老峰最主要的一处风景名胜景观,也是五座主峰(即玉柱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棋盘峰和太乙峰)中的第一主峰,海拔近2000米,四面陡峭如削,拔地通天,直剌云天,古时登山者皆凭借一条铁链才能登上峰顶。玉柱峰上至今保留着多处古建筑遗存,如南天门、黑虎殿等,遍地可见唐砖宋瓦和历代碑碣,最令人意外的是80年代中叶在此还发现了几百具明代制作的木雕神像。在五老峰景区东侧,又有大型石灰岩溶洞黄蛇洞,在洞中很深的地方,至今仍保存着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一位名叫胡思益的游洞人所题留的诗句,其中有“千古黄蛇洞,唯予始探之”和“应将壶中景,说于外人知”这样的内容。由此可见此洞古时也很少有人身临其中。
  五老峰目前已是山西省内五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五台山、北岳恒山、壶口瀑布、五老峰和北武当山)中的一个,其面积广约150平方公里以上(太原道注:相关内容参见本站山西名胜)。随着近年来旅游业在当地的蓬勃发展,五老峰将会重新成为晋、陕、豫毗邻地区倍受人们喜爱的一处旅游胜地。

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自东汉明帝以来,五台山就成为佛教圣地,五峰内外佛寺最多时达300所,僧民达万人之众,成为我国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大智慧的五台山融汇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不同的佛教派别,在这里还能看到喇嘛庙。

镇山菩萨:五台山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传说它是“大智”的文殊菩萨说法显灵的道场。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他的坐骑是一头青狮,表示智慧、威猛。连坐骑都是智慧的象征,可见到五台山参拜说不定真能向菩萨求得慧心呢。


五台佛事:五台山是我国保存寺庙最多的佛教名山,现存寺庙39所,其中最著名的是“五大禅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文殊寺)、殊像寺和罗目侯寺。


既然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那么文殊菩萨自然就在所有的场合被供奉着。大文殊殿里供奉着7尊文殊菩萨塑像,正中是骑着雄狮的大智文殊,背后是甘露文殊,左右按照五台方向分布着五方文殊:东台顶聪明文殊、南台顶智慧文殊、西台顶狮子吼文殊、北台顶无垢文殊、中台顶儒童文殊。


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叫菩萨顶,是座喇嘛寺,寺内供奉着五台山最高的文殊菩萨像,高达9米。既有汉地佛教寺庙,又有藏传佛教寺庙,佛教名山的宽容和吸纳各家精华的精神可见一斑。


造型最奇特的是千钵文殊殿里供奉的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上面累叠着5个头,身前6只巨手,两只手捧着一个大金钵,身后向四方伸出上千只手,每只手上托一个金钵,每个金钵内都有释迦牟尼坐像,据说这代表着文殊菩萨一人汇聚了千位佛陀的智慧。以前只知道有千手观音,原来文殊菩萨也有此幻化本领。


似乎土地神从来都以搞笑的姿态出现,在高高在上的林立的菩萨像之中,无量殿西边那座塔的底层西南角竟然有座拇指大小的小铜庙,里面居然还供奉了一位土地神。传说当年康熙皇帝看后感叹道:“好大的土地”,所以这个土地神就被封为了“山西大土地爷”。


五台之夏:五台山背后终年积雪,夏日凉爽,故又名“清凉山”。虽然它位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特征却和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台顶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只有20度,7月至8月平均温度只有八九度,台怀镇的最高气温也只有27度。台怀地区夏季空中云层较近,湿度大,常有雨水,因此到五台山来还要多带些衣服呢。


五台秘籍:夏季五台山多雨,最好携带雨具,长衣长裤也是必备衣物。


饮食比较便宜,可以吃到山西特色面食,而且可以到专门的素食饭馆尝尝素斋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圣诞日,五台山会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每年7月25日至8月25日是“五台山国际旅游月”。


五台山特产有台蘑、台参、金莲花茶、莲花豆、台砚、木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山西五台山_neo_img.jpg

陕西宝鸡天台山
宝鸡天台山位于宝鸡市南部,秦岭山脉北麓,为渭滨区所管辖地区。属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荟萃的城郊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1994年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台山景区面积约133平方公里,景区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主峰天柱峰海拔2198米。


景区按地域可划分为六大景区,120多个景点。按照自然景观特点可分为五类和若干小类:山岳景观,包括峰、岩石、悬崖、岩洞四个小类,有景点45处;水域景观:包括河、湖(水库)、溪、瀑、潭、泉六个小类,有景点26处;天象景观:包括日出、云海两小类,有景点7处;植被景观:主要包括风景林和风景树两小类,有景点8处;动物景观:包括鸟类、兽类、其他三小类,有景点20处。


天台山优美的自然景观,展现了秦岭山脉雄伟博大的气魄,可谓“平畴突起三千尺”、“气压昆仑天柱矮”;浓缩秦岭山脉风光于一处,具有峻峰、幽谷、翠绿、碧水四大风景特色。


峻峰:天台山重峦叠嶂,峭壁对峙,群山万壑之间,云雾迷漫,气象万千。风景区内的天台莲花峰、天柱峰、寄马峰、人头峰、神农峰、鸡峰山、大散岭等山峰均为花岗岩峰林地貌,群峰争雄,凌空险峻。天台山沟壑众多,崖峻谷深,林木蔽日,使人置身于“岚光晴亦霭,树色郁犹苍”“偶闻松涛声,却是万籁静”的境界。不少深谷至今人迹罕至,奥秘莫测。


天台山林海茫茫,群峰巨石隐于苍松翠柏之中,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自然画面。


天台山水量丰富,河、湖(水库)、溪、瀑、潭、泉俱全,山环水绕,纵横交错,水质洁净,碧波荡漾。


天台山丰富的人文景观,古朴神秘,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历史悠久:传说天台山为炎帝神农采药遇难之处,炎帝遗迹甚多,故世有“天台天下古,天台古天下”之美誉;人文景观自然化,自然景观人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为表里,相互辉映,不仅在时空布局和审美情趣上相互渗透组合,而且还处处表现出历史遗迹、宗教建筑等与周围环境的交融和衬托;以道教文化著称于世,为道家“祖庭”、“玄都”之地。


天台山其神秘幽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历代著名道教人物隐居养性、修炼传道,千余年来香火不断,祀神盛行,形成了颇具地方色彩的道教文化;人文景观有以深厚、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为背景的文化特色。


天台山自古以来为“圣人践地”,历代在此举行祭祀炎帝活动,节日庙会亦频繁举办,因此,庙会中社火、戏曲、祭祀活动与各种富有地方风情特色的民俗活动,不仅具有古老淳朴之色彩,与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而且增添了天台山人文景观的神秘性和多彩性。


据实际勘察,天台山有宗教活动遗迹30处,民俗文化6处,奇石13处,碑碣8处,古遗址4处,炎帝活动遗迹10处,古道2处,祠庙5处,人工水库6处,文物7处,摩崖石刻5处,古遗迹7处。


天台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色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主要名胜古迹有神农祠、烧香台、伯阳山、炎帝骨台寝殿、老君殿、玄女洞等10处,现多已被修复。天台山独特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区内群峰竞秀,植被繁茂,景色幽美,气候宜人,森林植物种类丰富,自然风光秀丽。


1983年被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陕西宝鸡天台山_neo_img.jpg

中华名山大全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7

陕西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 120 公里。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 1.2 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 36 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 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 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 ( 亦称朝阳峰 ) ,朝阳台为最佳地点。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 210 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主要景点:东峰-西峰-南峰-北峰-中峰-玉泉院

东 峰

  东峰 海拔2090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

东峰由一主三仆由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

古时称登东峰道路艰险,《三才图会》记述说: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今已开辟并拓宽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可安全到达。

东峰顶生满巨桧乔松,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游人自松林间穿行,上有团才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明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象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啊。

东峰有景观数十余处,位于东石楼峰侧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纹,象一巨型掌印,这就是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外,东峰还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芧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遗憾的是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废,现仅存遗址。八十年代后,东峰部分景观逐步得以修复。险道整修加固,亭台重新建造,在1953年毁于火患的八景宫旧址上,已重新矗立起一栋两层木石楼阁一座,是为东峰宾馆。

西 峰

西峰海拔2082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 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永》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

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场将军亲笔题辞。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

古今文人吟咏西峰的诗文很多,唐代乔师对有《西峰秦皇观基浮图铭》,明代书画家王履有《始入华山至西峰记》,甚至唐代国子监殿试也以莲花峰为题。唐刘得仁的一首《监试莲花峰》诗写道:

太华万余重,岧峣只此峰。

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翠拔千寻直,青危一朵秾。
气分毛女秀,灵有羽人踪。
倒影便关路,流香激庙松。
尘埃终不及,车马自幢幢。
南 峰

南峰海拔2160.5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

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形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人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

落雁峰名称的来由,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历代的文人们往往这里豪情大发,赋诗挥毫,不一而足,因此留给后世诗文记述颇多。峰顶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冯贽在他的《云仙杂记》中记述唐诗人李白登上南峰感叹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宋代名相寇准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落雁峰周围还有许多景观,最高处有仰天池、黑龙潭,西南悬崖上有安育真人龛、迎客松等。

松桧峰稍低于落雁峰,而面积大一地落雁峰。峰顶乔松巨桧参天蔽日,因而叫松桧峰。华阴名儒王宏撰称松桧峰是南峰之主。峰上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宫,是华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庙。因庙内主殿屋顶覆以铁瓦,也有称其铁瓦殿的。松桧峰周围许多景观,主要有八卦池、南天门、朝元洞、长空栈道、全真岩、避诏岩、鹰翅石、杨公亭等。

历代状写华山南峰的诗文很多,明书画家王履有《南峰顶》诗:

搔闻问青天,曾离李谪仙。

顿归贪静客,飞上最高巅。
气吐鸿蒙外,神超太极先。
茅龙如何借,直到五城边。
北 峰

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是苍龙岭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上站,即在峰之东壁。

峰上景观颇多,有影响的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贡、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挂犁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点均伴有美丽的神话传说。

长春石室是唐贞观年间道士杜杯谦隐居之处。传说杜杯谦苦心修炼断谷绝粒,喜好吹奏长笛,经常叫徒弟买回很多竹笛,吹奏完一曲,就把笛投于崖下,投完后再买,往而复始,从而间断。因他能栖息崖洞中累月不起,便自号长春先生。

真武殿为供奉镇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筑。焦公石室、仙油贡、神土崖皆因焦道广的传说得名。相传北周武帝时,道士焦旷,字道广,独居云台峰,餐霞饮露,绝粒避谷,身边常有三青鸟,向他报告未来之事。武帝宇文邕闻知他的大名,便亲临山庭问道,并下令在焦公石室前建宫供他居住。筑宫时,峰上无土缺乏灯油,焦道广默祷,便有土自崖下涌出,源源不绝。油缸里的油也隔夜自满,用之不竭。后来人们就把涌土的地方叫神土崖,把放油缸的地方叫仙油贡。

由于天灾人祸,北峰诸多景观废毁,仅存遗迹,有的因年代久远已鲜为人知。真武殿为北峰主要建筑,千百年间旋兴旋废,民国看着曾有过大的修葺。《华岳志续编》载:"近年于建筑毁于殿基,纳黄河中条于一楼,宁非大观乎!""文革"中北峰建筑毁于火焚,仅存断壁残垣。今建筑为1988年重建。其依崖就势,古朴典雅,保存了原建筑的风格,成为北峰主要人文景观之一。

1949年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阴群众的帮助下,打破"华山自古一条路"的传说,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今真武殿前百米处建有六角攒顶飞檐斗拱华山花岗岩圆雕石亭一座,亭中立有解放华山纪念碑一通。从此,北峰又成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场与课堂。

中 峰

中峰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一座小峰,古时曾把它算作东峰的一部分,今人将它列为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游人穿行其中,香浥禁袖。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称为玉女峰。

史志记述,秦穆公女弄玉姿容绝世,通晓音律,一夜在梦中与华山隐士萧史笙箫和鸣,互为知音,后结为夫妻,由于厌倦宫廷生活,双方乘龙跨凤来到华山。

中峰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如明星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玉女祠建在峰头,传说当年秦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一无所获,绝望只好建祠纪念。祠内原供有玉女石尊一尊,另有龙床及凤冠霞帔等物,后全毁于天灾人祸。今祠为后人重建,玉女塑像为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庄清丽,古朴严谨。

峰上还有石龟蹑、无根树、舍身树等景观,与其相关的传闻都妙趣横生,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峰的内涵,增添了中峰的神奇与美丽。

古人抒写玉女及玉女峰的诗文较多。唐杜甫在他的《望岳》诗中有“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盘”句;唐王翰有《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诗;明顾咸正《登华山》诗中有“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句等等。这些诗文更为中峰锦上添花,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峰的宝贵资料。

玉泉院

玉泉院是我国北方一座人名的全真道观,也是中国道教活动主要场所之一,建于宋神宗皇佑年间,也就是1049--1051年,是道士贾得升为师傅陈抟所建。几经破坏,几经修缮,到了明清才有现在这个规模,名希夷祠,因宋太祖赐陈抟s号“希夷先生”得名,后改名玉泉院。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00多年来,这里曾会聚许多名人高道,讲学修炼,象明、清顾炎武、王宏撰等,也留下一些碑石题刻。玉泉院内有近代冯玉祥将军的题字:“破除迷信”、“水利救民”,字体刚劲有力,从这些题字中体现出冯玉祥将军远见卓识,爱国爱民的先进思想。

经过百狮台,就来到了玉泉院的主体建筑区,风格采用江南园林式建筑,以水池为中心,周围配上亭、台、楼阁,给人以小见大的印象,现存主要建筑人:无忧亭、七十二窗、全真七子殿、大殿、通天亭等。

无忧亭:取意,无忧无虑,过去在无忧亭此面是一片桃树林和竹林,两面是古代战国魏长城遗址,亭内宽敞雅洁,游人至此,有乐而忘忧之感,因无忧亭在玉泉院内西北方向,故有句俗话这样说:“玉泉院内西北角,天大的事也能睡着。

七十二窗长廊是环绕玉泉院的走廊,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数一下,看到底是不是七十二个,尽管这些窗户因年岁久远,看上去虽不是很壮观,但却在我国园林史上却独树一帜,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礼记·月令篇》七十二物候现象,精心设计,物候学反一年分为五日一候,三候一个节气,共二十四令,七十二候,窗形有圆,有方,有花草虫鱼、七十二窗各不相同。

全真七子殿,华山道教属全真派,殿内从中间向两边,依次供奉着全真派的七位高道,中间是丘处机,其余几位: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过水凉亭:传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金仙公主修道在华山,有天,她和几位侍女一起上华山,登到西峰下的镇岳宫,宫内有一口玉井,井水清澈见底,金仙公主就站在井边,照她的影子,不小心,将头上的玉簪掉进井里,下山后,她们在过水凉亭下休息洗手,无意中又找回玉簪,惊喜中又发现亭下的泉水和山顶玉井是相通的,当时的泉水确经纳凉亭流向院外,可惜,清朝年间,山洪暴发,河水改道埋没。后人就根据这个传说将希夷祠改名为玉泉院至今。

那么,希夷到底又是什么人呢?希夷就是陈抟老祖,道教全真派名人,唐末五代隐士,号扶摇子,生于871年,死于989年,活了118岁,安徽豪州人,精通炼丹和睡功,据说,一觉能睡八百年,当地把懒惰爱睡觉的人俗称“陈抟爷”。他在世经常采药,给百姓治病,后得道成仙,人们都很信奉他,希夷石洞内供奉着他的石头卧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华山古庙会,各地的善男信女都来朝拜,说摸了陈抟睡像能治百病,求平安,信不信就由您了。如果有兴趣,可以摸摸,保保平安。

穿过这段长廊,就来到了玉泉院的主体建筑部分--大殿,它分前殿和后殿两大部分,前殿供奉的是道教华山派的创始人——郝大通,殿外立了许多碑,有历代名人歌颂华山诗碑,华山全图碑和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门楣上“古松万年”为光绪皇帝所题。在这部分,是道师们每到道教节日,做道场和庆祝的地方,后殿供奉陈抟的坐像,门楣两边有两幅画,左面一幅是赵匡胤与陈抟下棋赌华山画面,位置在华山东峰,左面是五龙驾陈抟来华山,这幅画告诉大家,陈抟是怎么到华山的。

通天亭”,因和山顶金锁关通天门遥遥相对,所以叫“通天亭”,从这儿出玉泉院,“自古华山一条路”就从大家脚下开始沿伸,全长25华里,共有9567个台阶,沿途各位可以看到迷人的风光山色,诱人的惊险神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陕西华山_neo_img.jpg
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 仙山佛国 ”、“ 植物王国 ” 、“ 动物乐园 ”、“ 地质博物馆 ”等,素有“ 峨眉天下秀 ”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 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 天下名山 ”。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其主要特色为:

绚丽的自然风光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 金顶祥光 ”、“ 象池月夜 ”、“ 九老仙府 ”、“ 洪椿晓雨、“ 白水秋风 ”、“ 双桥清音 ”、“ 大坪霁雪 ”、“ 灵岩叠翠 ”、“ 罗峰晴云 ”、“ 圣积晚种 ”。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无不引人入胜。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巅,真有“ 一览众山小 ” 之感慨。
悠久的佛教文化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寺庙中的佛教造像 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还有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金顶铜碑、普贤金印,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峨眉山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享誉海内外。这些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甲天下的峨眉山,终年常绿,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 ”之美称。由于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土壤结构,为各类生物物种的生长繁衍创造了绝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方圆1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长着高等植物3200多种,有人说峨眉山植物种类的数量相当于整个欧洲植物种类的总和。在峨眉山生长的植物中,有被称之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椤,有著名的峨眉冷杉、桢楠、洪椿;有品种繁多的兰花、杜鹃花等,还有许多名贵的药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这些植物为峨眉山披上秀色,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峨眉山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黑鹳、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特别是见人不惊,与人同乐的峨眉山猴群,已成为峨眉山中独具一格的“活景观”而闻名中外。
神奇的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峨眉山。峨眉山的地层从前寒武纪以来,除缺失中、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沉积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其中保留了典型的沉积相标志的大量的生物化石,为研究沉积相、复原古环境、进行全球生物地层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史资料,麦地坪剖面对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研究,碳酸盐台地沉积相的研究,中、下三叠统龙门洞剖面对潮坪沉积相的研究,晚二叠世基性岩浆喷溢的峨眉山玄武岩对大陆裂谷作用,上地幔深部过程,岩石圈演化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已成为中外学者进行地学科研的基础。峨眉山独特的地质特性,为多种生物的滋生繁衍和雄、秀的地貌自然景观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条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四川峨眉山_neo_img.jpg

四川贡嘎山
位置四川省康定、泸定和石棉3县境内,面积40万公顷,1996年经四川省甘孜藏族州大民政府批准建立,同年5月被四川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物及现代冰川等自然景观。

贡嘎山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主峰海拔7556米,为蜀山之王,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峰之一。区内保存有古冰川遗迹、现代冰川、原始森林、温泉、湖泊、雪峰等自然景观。主峰周围林立着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形成了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的宏伟景象。贡嘎山有现代冰川71条,著名的有海螺沟一号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燕子沟冰川、靡子沟冰川等。海螺沟冰川是国内同纬度海拔最低的冰川,最低点为海拔2850米,伸入原始森林6公里,冰川、森林共存。这里还有中国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每当雪崩发生时,冰雪飞腾,响声如雷,气势磅礴壮观。由于冰川运动形成了冰川弧、冰川断层和冰塔、冰桥、冰川石蘑菇、冰城门等许多奇异的造型。


贡嘎山景区内有10多个高原湖泊,著名的有木格错、五须海、人中海、巴旺海等,有的在冰川脚下,有的在森林环抱之中,湖水清澈透明,保持着原始、秀丽的自然风貌。景区内垂直带谱十分明显,植被完整,生态环境原始,植物区系复杂,已查明的植物有4880种。属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动物有20多种。景区内温泉点有数十处,水温介于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有的达到90多度,著名的有康定二道桥温泉和海螺沟温泉游泳池。


保护区的南坡和东坡具有从亚热带到寒带植被的完整垂直带谱,西坡和北坡则有典型的高寒草原植被及与高山峡谷的植被镶嵌的特点。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的过渡性和混合性,及第四纪以来青藏高源的抬升,形成了生物区系成分古老、组成复杂、物种分化剧烈、特有种丰富、生物群落和生物种群类型多样的特点。据调查,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5科、869属、约30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星叶草、独叶草、水青树等23种、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牛羚、白唇鹿、金丝猴、野驴、野牦牛、雪豹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猕猴、猞猁等18种。贡嘎山保护区是世界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全球生物地理区域中最好代表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此外,本区景观奇特,自然风光优美,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四川贡嘎山_neo_img.jpg

四川光雾山
光雾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南江县北部边缘,距县城70公里,主峰海拔2500米,景区面积400余平方公里,气势雄伟辽阔,地形复杂,峰峦迭嶂,峰林俊美,洞穴幽深,山泉密布,云蒸雾绕,林海浩荡,胜景众多。
光雾山,地处桃园南,顶峰三尖二缺,平缓变化,远观似卧佛。光雾风光山水奇秀有形有魂,更是一座文史宝库。汉张鲁囤住汉王台,诸葛亮秣马牟阳城,张飞扎营落旗山,白发魔女征服巴蜀四杰的巴俗关,“川北民军”的大本营巴山游击队的遗址均在区内,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也给光雾山风景区增添了又一道风景线。
深秋,层林尽染,似火红叶满山,泉气飘香,顶峰瞰望茫茫斑斓世界,使人沉沁在林海之中,头顶是红叶的叙语,脚下是红叶的轻歌,整座山林是红叶的合唱……若是涉足林海,攀援古树,卧身花丛,仰望蓝天,幽静怡适,令人心旷神怡,而不凋的松灌木则绿成了团团深黛,色彩充盈,层次丰富,较之春日,更有一种成熟的美。

放眼望去,山红遍,绵延起伏
……

光雾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金三角”旅游区的中心,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境内,北与陕西省南郑县为界,西抵四川省旺苍县,南接大江口林场,东与米仓山森林公园为邻。

光雾山地处川陕交界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幅员面积250平方公里。风景区由桃园、大坝、大坝口三个景区构成。景区以秀丽多姿的群峰为代表,苍翠茂密的森林植被环境为基础,集群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河瀑潭、田园山林为一体,堪称“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五绝。

川北山区巨大的弧形喀斯特岩溶地貌构造带,因光雾山风景区由西向东切割的不同深度,形成了景色各异、气象孤绝、神奇壮丽、气势磅礴的自然山水景观。其山景、石景、水景、泉景、峡谷、飞瀑、林海构成了奇特的自然风光,与横贯其间的蜀汉米仓古道、巴子国巴渝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和数千年沉淀的历史古迹,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的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留下的众多革命遗迹、遗址交相辉映,堪称秦巴山区旅游第一胜地。

由于景区内沟壑纵横,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景区内有野生动物26目61科195种,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珍稀动物25种。在密林深处和山间、河谷、溪流中栖息着云豹、金钱豹、金雕、岩鹰、猕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斑林狸、水獭、麝、狼、豺、明鬃羊、岩羊、黄喉貂、藏原羚、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娃娃鱼、画鸡、鹦鹉、秧鸡、竹鸡、鹭鸶、青麂、山猫等,尤其是竹鼬、形如鼠,状似猫,以洞为穴,以小木竹嫩根为食,有“天上斑鸠,地下竹鼬”之美誉。

景区植被覆盖率达97%以上,区内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明显,由低显高的层次组合特征尤为鲜明。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景区乔木灌木树种91科233属600余种。有红豆杉、巴山水青棡、鹅掌楸、红豆木、银杏、香樟、楠木、紫茎、水杉、秃杉、伯乐树、连香树等300多种珍稀树种;八月瓜、板栗、核桃、猕猴桃、仙桃、沙瓜、百枣等300多个果类品种漫山遍野;密林中还生长着1700多种中药村,有人参、杜仲、黄柏、厚朴、虫草、灵芝、天麻、七叶一枝花等珍贵药材。

光雾山集自然风光、革命遗址、历史古迹于一体,融雄、幽、险、秀、奇于一体,兼具我国南北两类风景名胜区的风格,容量大、品位高、相对集中,旅游环境好,既可探险、登山、沐浴、观日、观云、观雾、避暑、赏花、赏雪,还可到原始森林去领略各种野趣。

1993年2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2月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四川光雾山_neo_img.jpg

中华名山大全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8

四川剑门阁剑阁县位于四川省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剑阁于南朝宋始置南安县。西魏改为晋安。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剑州。宋一度为隆庆府治。民国二年(公元1913)设剑州为剑阁县,1935年设剑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属剑阁专区(专署驻广元),1953年属绵阳专区,1985年5月划属广元市管辖。古城剑阁以古朴典雅、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古城剑阁以钟鼓楼为中心,有古城垣及箭楼、学宫等古迹。钟鼓楼耸立于古城中心,楼基占地面积115平方米。楼分三层一底,通高15.9米,顶层高3.5米,二三层各高3.6米,四周安装雕花镂空带格门窗。屋顶复盖筒形灰瓦。屋脊有瑞兽、浮雕等装饰,古朴典雅。1988年被列为省管文物。剑阁古城垣,始建于刘宋时期,唐时已具规模,明时曾三次拓修和整修。古城垣外为条石砌成,中夯土层,内为青砖镶砌。总长1852米,高8米,墙厚7米,城势雄伟。现仅存南门、小南部左右两侧城墙467米。剑门古城垣城门上均建有箭楼。始建于明代,后经多次维修。今仅存南门箭楼。其面积为58平方米,高7.5米,两檐二层,古朴雄伟。楼下为古城门环状石拱,高3.5米,宽3.4米,门洞深4.5米。安装的两 扇铁皮乳钉门,厚10厘米,可以启闭。门外石柱上刻“吉祥花”等浮雕。门额刻“秀分阆苑”四字。被 省管文物。学宫位于县 城东卧龙山麓,为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宋。绍熙元年隆庆府知府重修。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五年重建,后扩建。清顺治十六年重修。康熙间增建。学宫为棂星门、泮池、戟门。正殿、东庑、西庑、东鼓楼、西钟楼和名宦祠、启圣王祠组成,学宫之西存有尊经阁、敬一亭;学宫之西存明伦堂、学正廨、训导廨、魁星楼和儒学门等建筑物,构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剑阁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是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境内以雄险著称的剑门关,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有蜿蜒“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古驿道及古柏参天的翠云廊;有蜀相诸葛亮囤兵故垒和魏征西大将军邓艾墓等三国古战场贵遗址;县城南的鹤鸣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有唐代道教摩石刻和唐诗人李商隐写的《剑州重阳亭铭》碑和唐诗人元结撰颜真卿写的《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有被誉为“国之珍宝”、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的武连觉苑寺及其珍稀的《佛传壁画》,县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卫生县城,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留下的《十大政纲》石刻;有融湖光山色于一体的翠云湖,有饱享口福,深受顾客喜爱的剑门三国豆腐宴。剑门火腿、剑阁腊肉、毛纺制品、水泥、丝绸、茶叶、柏木油等远销省内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四川剑门阁_neo_img.jpg

中华名山大全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9

武陵源
武陵源,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中,由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三大各具特色的风景区组成,方圆369平方公里,属张家界市管辖。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的海洋。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大自然威力无边的“燕山运动”,将这里逐渐抬升为陆地、山脉、江河,随后又以挥洒自如的鬼斧神工在这里“穿透切割”、“精雕细琢”,从而有了今天这般个有原始生态体系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构成了溪水潺潺、奇峰耸立、怪石峥嵘的独特自然景观。
主要景观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境内共有3103座奇峰,姿态万千,蔚为壮观。加之沟壑纵横,溪涧密布,森林茂密,人迹罕至,森林覆盖率85%,植被覆盖率99%,中、高等植物3000余种,乔木树种700余种,可供观赏园林花卉多达450种。陆生脊椎动物50科116种。区内地下溶洞串珠贯玉,已开发的黄龙洞初探长度达11公里。

武陵源集“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于一体,五千座岩峰千姿百态,耸立在沟壑深幽之中;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石林峡谷之间。这里有甲天下的御笔峰,别有洞天的宝峰湖,有“洞中乾坤大,地下别有天”的黄龙洞,还有高耸入云的金鞭岩……无论是在黄狮寨揽胜、金鞭溪探幽,还是在神堂湾历险、十里书廊拾趣,或是在西海观云、砂刀沟赏景……都令人有美不胜收的陶醉,发出如诗如画的赞叹。

武陵源是“天然去雕饰”的人间仙境,也是资源丰富的绿色植物宝库和野生动物乐园。这里拥有成片的原始次生林,珙桐、银杏、水杉、龙虾花等奇花异卉漫山遍野,还有猕猴、灵猫、角雉、锦鸡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武陵源,美在神秘,美在天然。

武陵源有“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为国内外罕见,成为它奇绝超群的胜景。在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据航测所知有山峰三千多座,垂直四百米以上的石峰有一千余个。这里的峰石与别处不同,直立而密集,那些突兀入眼的岩壁、峰石、如帛、如笋,似屏似柔,一扇扇、一根根,连绵万顷,给人以层峦叠嶂的磅颉气势与恢宏大观。天子山、张家界有八十多处观景台,在那里可以静观细赏。峰石名称很多大如“神堂湾”、“西海长卷”,小如“天女献花”、“屈子行呤”、“罗汉峰”,同样使人产生无拘无束的畅想。

每当雨过转晴或阴雨连绵天气,幽幽山谷中生出了云烟,云雾飘缈在层峦叠嶂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时隐时现,景象变幻万千。雾,使晴日下坚硬的山峰变得妖娆、飘逸和神秘。观雾的最好季节是夏季,天子山是赏雾的最佳去处,也是摄影家常常涉足的地方。

武陵源水绕山转,据称仅张家界就有“秀水八百”,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水使山林更有生气,金鞭溪是一条长长的溪流,有十几公里长,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它潺缓地流过纸草潭、跳鱼潭、楠木坪和天子洲,最后由索溪峪注入澧水。两岸峡谷对峙,红岩绿树倒映溪间。走在溪边小径上,一路清凉沁人心脾。踏木桥石阶,观花斑鱼潭戏水,听布谷鸟的叫声在山谷间回荡。

这里的溶洞也很有特色,数量多,规模大。有名可数的就有黄龙洞、观音洞、响水洞、龟栖洞、飞云洞、金螺洞……,索溪峪的黄龙洞长七公里半。洞分四层,洞内有一座水库、二条河流、三挂瀑布、四处潭水、十三个厅堂、九十六条廊。“冰凌钟声”、“翠竹夹道”、“龙宫起舞”都是黄龙洞的精华所在。

武陵源漫山遍野,处处入眼的是茂密的山林。是生长了几千年的森林一直无人砍伐,森林覆盖率高达97.9%,即使是一座孤兀的石峰上也挺立着几棵苍松;大片的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杏、珙桐、龙虾花等古稀植物比比皆是;雉鸡、穿山甲、猴面鹰、红嘴相思鸟、猕猴、飞虎、大鲵等珍禽异兽出没大林中涧边。八十年代初,专家考察武陵源时慨叹这里是动物“避难所”,是植物“基因库”。

武陵源气候温和多雨,无酷暑严寒,常年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这种小气候给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地。

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是纯朴的田园风光。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一块块梯田,一间间房舍星星点点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绿树四合,炊烟袅袅,假如有缘赶上当地节日,还可欣赏到民族歌舞。它们与武陵源的大山,密林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原始苍茫的画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武陵源_neo_img.jpg

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300公里,距温州70公里。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袁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北雁荡山】

北雁荡山位于
乐清市境内东北部,万山重叠,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荣获"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目前,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北雁荡山,群峰峥嵘、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宇壮观、古木参天,自古就有“寰中绝胜”之誉。雁荡胜景可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圣门、雁湖5个景区,景点多达380 余处,计有102峰、64岩、26石、46洞、14嶂、18瀑、28潭、13坑、13岭、10泉、2水、8门、4阙、7溪1涧、8桥2湖、5尖2峡等,其中尤以峰、洞、瀑、石取胜。雁荡奇峰林立,较为著名的有卓笔峰、独秀峰、玉女峰、双鸾峰、金鸡峰、双笋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这些奇峰或拟兽或拟物,形状栩栩如生。如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去观赏,则有一峰多态之神妙。例如被称为“雁荡三绝”中的灵峰,从灵峰寺左侧看时,只见一山劈为两峰,两峰宛如双手合掌;当夜幕降临时观望,此峰酷似一对紧紧相偎,情话切切的伴侣,在朦胧月色的衬托下观望,却幻化为一对丰满的乳房;再变换一个角度仰视,又好似一只敛翅的雄鹰。所以灵峰又有合掌峰、夫妻峰、双乳峰和雄鹰峰之称。

雁荡46 洞中,以观音洞最高、天窗洞最险、仙人洞最大、仙姑洞最奇。观音洞嵌于合掌峰中,最早为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洞高100 米,宽深各40 余米,洞内佛楼倚岩而建,高达9层。入洞口处为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殿后有377 级石磴,直达顶屋。顶屋为观音殿,其余为僧舍。从第8 层楼左壁往洞口看,可见一尊一丁点儿大的观音佛像端坐在莲台上,此谓“一指观音”。从洞顶往外望,天空仅留一线,人称“一线天”。洞内尚有洗心,漱玉诸泉,最顶层的大殿旁还有一处洗心池,水质清淳甘洌。

雁荡瀑布以大龙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负盛名。这布终年奔泻不息,随着季节、晴雨、风力的变化,形态各异。有的如匹练横空,银河倒挂;有的似珠帘成串,烟雨霏霏;有的凌空飘洒,因风作态,号称“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瀑布位于马鞍岭西3 公里处,水从连云嶂下来,高约190 米。徐霞客曾在游记中写道,每当大雨刚过,“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雨水少时,瀑布从半空中飘忽而下,不到几丈,犹如烟雾。微风吹来,随风飘转,落入潭中,忽成圆圈,忽成曲线,其状恰似游龙戏水。清代袁枚在《大龙湫》诗中曰:“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此诗写出了大龙湫瀑布高悬的气势。雁荡山屹立于东海之滨,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游览胜地,也是休养佳处。雁荡山土产丰富,毛峰茶、石斛、香鱼、雪梨、观音竹是久负盛名的“雁荡五珍”,游人来此赏美景、品名茶、尝佳肴,可一饱眼福、口福,乐趣无穷。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简称南雁,位于平阳县西部,距温州市区87公里,属国家级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景区。主峰明王峰,海拔1077.7米,山顶有泥塘沼泽,秋科时节有大雁在此栖息,且与北雁荡山遥望相对,故名南雁荡。

南雁荡的开发实较早于北雁荡,五代时高僧愿齐就率门徒三百在此开发。南雁景区面积97.68平方公里,群峦叠翠,怪石峥嵘,飞瀑溪潭,幽洞石堑,景色无比瑰丽。共有67峰、28岩、24洞、13潭、8潭、9石,向称“浙南第一胜景”。有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等景区,其中东西洞景区景点最为密集,景色雄奇,蔚为壮观。在半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始建于宋代儒教会文书院、仙姑洞道观和唐代的观音洞寺院,三教荟萃,国内罕见。

东洞洞高10米,宽5.6米,深100余米。洞口丹崖翠壁,巍然挺立,人称“五色屏风”,亦叫“石天门”。在东北洞壁上方,有一笔直如柱,高40多米的华表峰。下面有一石梁横空,呈半圆形门,酷似古牌楼,上刻“东天门”,入内便是“会文书院”。

会文书院 原是北宋时陈经正、陈经邦兄弟读书之处,后来朱熹曾率弟子多人在此讲学。清光绪重建。晚清著名学者孙衣言为此题联:“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至今尚存。

书院右侧山上悬崖下,便是南雁著名的观音洞。洞高21米,宽45米,有古刹依洞而建,别具风格。四周峰峦叠翠,怪古嶙峋,有普陀峰、蝙蝠峰、卓笔峰等景点。右侧“一线天”由大悬崖凌空夹峙而成,高百余米,中间空隙仅一米,登160级石阶方可抵达绝顶。

西洞又称“仙姑洞”。相传南宋时,闹村朱氏,名婵媛,十六岁时出家为道姑,遁居此石洞"辟谷二十年",常采药为人治病,下药立愈,后不知去向,人们在洞口建道院以纪念。洞高18米,宽44米,深29米,建有七间三层楼阁,屋宇大部与洞连接。洞内有十八进士洞、连环洞等。洞外有珍珠泉、石斧岩、玉液池、怡心院、三台道院、朝天鲤等景点。在洞前眺望,十二峰错落有致,各以形赋名:有蝙蝠峰、文笔峰、玉女峰、老人峰、三台峰、会仙峰、美女梳妆等。

【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原名白石山,乐清市西南10公里,距温州市区20公里。辖玉甑、西漈、三湖、东漈、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总面积93.44平方公里景点300余处,境内以峰雄嶂险、飞瀑流泉、洞幽寺古、湖光山色、潭碧林翠著称。历代文人雅士慕名而来,留下大量珍贵的墨迹,为山色增添光彩,南朝谢灵运诗云:“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宋朝王十朋也写道:“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这些都是对中雁荡山的称赞。

中雁荡最为著名的当属是西祭和玉甑景区。行程若从温州出发,可先到乐清白石,然后沿山而行至石门。西祭的地貌似北雁荡山,有21胜景。全山峰蛮陡峭,洞谷深邃,溪碧泉清,景奇石怪,兼有雄奇和清幽之长。玉甑峰,海拨高500多米,峰下有玉虹洞,誉为“天下第二十一洞天”,洞内有玉屏禅寺,雕梁画栋,古意盎然。与玉虹洞隔峭壁相望有白龙洞,洞内也有楼。这中雁荡洞洞想套,趣味横生。

中雁的名气虽不及北雁荡,但不少温州的名人也颇为青睐。如南宋王十朋《登白石山》,有过“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路从飞鸟头上过,人在白云深处行”描述。叶适“白石净慧院经葳记”则赞美说:“乐清之山,东则雁荡,西则白石, 行至上水,陆见巨石冠于崖首,势甚壮伟,去之尚数十里外,险绝有奇致。其山麓漫平,深泉衍流,多香草大木,陆地美”。近年中雁荡山的人气指数开始攀升。

中雁荡游山玩水,有三种选择,一是沿大路看水;二是傍水而行,路途较为艰险,但奇景比比皆是;三是上沿路蛇行,下山顺溪而下,可兼得山之乐`水之乐。这里的水极清,树绿得浓酽。中雁山穷水尽处常有一泓清泉相迎,峡谷幽 ,杂花生树,清潭照人,别有洞天。


【东雁荡山】


东雁荡山又称半屏山景区。民谣日:“并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大陆半屏即为此。景区面积0.95平方公里,东部沿岸断崖峭壁,犹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片,直立千仞。连绵数千米的绝壁依次展开惟妙惟肖的迎风屏、赤象屏、孔雀屏、鼓浪屏等巨幅岩雕画屏,是目前发现的全国最长最大的海上天然岩雕,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海上天然岩雕长廊”。景区还建有“海上岩礁园”,听涛观礁,海上攀岩,堪称奇绝。

半屏山犹如屏障横断大海,威镇巨澜,怒截狂涛,气势雄伟,险峻壮观,半屏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也在东南面的断崖峭壁上。“黑龙腾海”便是其奇观之一,一条长约百米的黑玄岩地质带夹在大片黄石崖中,其势左高右低,黑岩一端长出双角,形似龙头,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黑龙将要扑向大海。

盼归亭是一座建立在半屏山上的石亭,因渔人皆在此等待归航的亲人而得名。单体海拔57.5米,坐西朝东,是个六边形的停滞,有六根长3米、直径0.05米的的石柱构成,亭内可以观赏海岛景色。

从洞头码头乘船10分钟,登山4000米即可到达,周边可绕山观半屏山,与仙叠岩、竹屿景区、大瞿岛景区隔海想望,旅游环境很好。

【西雁荡山】

称泽雅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境内,相距市区35公里,景区总面积128.6平方公里。区内景观以群瀑、碧潭、幽峡、奇岩为特色,融朴野的山村风情为一体,有金坑峡、七瀑涧、高山角、珠岩、西山、龙溪、崎云、五凤八大景区,230多处名胜景点。此地原名“寨下”,泽雅是“寨下”温州话的译音,西雁附近还有一个泽雅水库。一到西雁,你就会被迎宾瀑的美景所折服。这里一派峡谷飞瀑风光,九龙瀑三折瀑布连成一幅百余米高的水幕,势如九龙喷水;鳄鱼潭嵌在石壁之中,水清见底;珠岩直径为23米,人称“天下第一珠”。摇摆岩一推则动,雷响岩一动则响,漆树、桂花、枫树等七种古树七形七色同寄一树。

泽雅的水碓很有名,共有270多座,它借助地势,利用水源,有二连碓、三连碓,最典型的是景区门口石桥村的南斗四连碓。“老大”排水给“老二”用,“老三”排水给“老四”用,是一水多用的典范。排水时皆成小瀑布,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体现。

金坑峡景区是泽雅的主要景区之一,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距市区35公里,总面积3.19平方公里。境内山清水秀,林郁竹翠,峰险洞幽,岩怪石奇,瀑美潭碧,素有“浙南大峡谷”、“温州第一峡”美誉。

金坑峡内一溪九瀑,形态各异:有半岭飞瀑、金坑银瀑、珠绫瀑、龙须瀑等,一瀑胜过一瀑,瀑瀑引人入胜。峡内奇峰怪石,移步换形:有老鹰岩、金鸡石、天柱峰、五指峰、蜡烛门、金蟾望月、狮子饮水、悟空脸谱、老翁听瀑、大小天门等,鬼斧神工,叹为观止。此外,还有通天洞、穿山洞、盘丝洞、峡谷天池、雄狮舞球和千年红豆杉群落等众多景点。

景区内人文景观得天独厚,保持着南宋通往京城的驿道古栈、古代原始造纸作坊、三个原始古村落以及古桥粱、古庙宇等众多景观。还有仙女浴池、七姐妹树、仙女更衣洞、岩太师洞等优美的传说。

景区内新开发了“农家乐”参与性休闲活动,有舂米、磨麦、做豆腐、捣年糕、贴春联、农家耕作、原始造纸、碧潭泛舟、溪边垂钓、混水摸鱼、峭壁攀岩等10多个趣味盎然的项目,并设有“山乡器具博物馆”,是体味农家生活,领略民俗风情的胜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雁荡山_neo_img.jpg


玉龙雪山
当你一脚踏进丽江坝子,首先映入你的视野的,是坝子北端拔地而起的巍巍雪山。那皑皑的白雪,银雕玉塑般的千年冰峰,仿佛要刺破蓝天,气势非凡,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的山脉,它处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分布地带,在大地构造上属横断山脉皱褶带。位于丽江县城北面约15公里处。山势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

这里终年积雪,雪山山体高耸,横亘排列的十三座山峰(卜松毛卦峰)海拔5596米,为诸峰之最。

龙山诸峰连绵起伏,由北向南排空飞来,足及丽江坝子的北端,是风景区的立体和中心。观看雪山,调个不同的位置,雪山所呈的景色也就迥然不同了。若观看雪山西面景观,可以从芝山麓上文海村,可观赏龙山西北侧的黑雪山景观。又从龙山脚下的雪松村进山走中路,它可纵览白雪山,也就是说可观赏扇子陡主峰的景观。若过雪山东麓,过云杉坪,或甘海子等处,可看龙山东侧的绿雪奇峰景观。苈在鸣音观雪亭观看雪山,那是观看雪山东麓的最佳视角位置。而在大具又可观看龙山东北侧的景观,在中甸县境金沙江南岸观赏,龙山北面的景观尽收眼底。

玉龙山主峰扇子陡,位于龙山南麓,土人称为“拖斯般满动岩”,意为卜松毛卦峰,也称白雪山。由丽不平原中看它,像是一座竖立起来的银铧。攀登上白雪山来看它,它像一把白绫折扇展开在那里,所以有扇子陡和雪斗峰的名称。现在由锦乡谷的草坪中仰望上去,它像一片白玉壳,三面作放射状指向天空,在碧天白云中闪闪发光。

整个雪山集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各种自然景观于一身,构成独特的“阳春白雪”主体景观。雨雪新晴之后,雪格外的白,松格外的绿,掩映生态,移步换形,很像是白雪和绿松在捉迷藏。故有“绿雪奇峰”,雪不白而绿,蔚为奇观。

玉龙雪山是花的海洋。不曾到过玉龙雪山的人一定不能想象到它那遍地白雪遍地鲜花的奇景!玉左雪山的花,岂能一口说得尽?但独占花魁的自是杜鹃!这是雪山奇观之一,矮的只匍匐地面,一旦花开,连枝条都看不见一根。高的枝条矫捷地与乔木争高,细细碎碎地开了个满天星。红的像火,白的像纸,紫绛纱的,如满斛明珠的,艳若桃花的,冷若冰霜的,大的花如牡丹,小的花如丁香,无一不是人间庭园的奇珍,却在这个寂寞的雪山上任意开放!

玉龙雪山气势磅礴,造型清秀玲珑。其冰川类型为悬冰川和冰斗冰川。随着节令及气候变化,雪山景观也交替变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清代纳西族学者木正源曾形象地归纳出玉龙十二景,即:“三春烟茏”、“六月云带”、“晓前曙色”、“螟后夕阳”、“晴霞五色”、“夜月双辉”、“绿雪奇峰”、“银灯炫焰”、“玉湖倒影”、“龙甲生云”、“金沙壁流”、“白泉玉液”。从不同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雪山景色,体现了不同节令、不同时辰玉龙景致的变幻无常与千姿百态。

大面积的雪海是优良的天然滑雪场。据专家考察论证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滑雪场,也是最温暖的滑雪场。为方便游客这里还建成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旅游客运索道。通过方便的设施可以带你进入这个神奇的世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玉龙雪山-1_neo_img.jpg


云南路南石林
天造奇观的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石林形态类型主要有剑状、塔状、蘑菇状及不规则柱状等。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石林地貌造型优美,似人似物,在美学上达到极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园区内彝族风情浓厚,环境宜人,与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
云南石林把当地文化、地质形成、生态保护和完善管理有机融为一体,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云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有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中已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2亿7千万年前,石林大地上崛起了千余平方公里的石头“森林”,是石头铸就的大海,是岩石雕塑的森林。

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由于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无数的石峰、石柱、石笋、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丛和丘陵于一身而显得千姿百态的石林。云南石林喀斯特无论是类型分布的多样性、溶岩发育的独特性、地质演化的复杂性、岩石机理的美学性还是人文风情的融合性、入内观赏的通达性等等方面,在世界同类型喀斯特地区都名列前茅,尤其是石林有部分区域是石灰岩与玄武岩交叠覆盖演化成的地质地貌,更是世界罕见。

地质科学曾将他命名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并说这是三亿年地质变迁与风雨剥蚀留下的足迹。云南石林以其特有的地质科学价值享誉世界,是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为数有限的石林中,云南石林不但以其面积广袤、类型多样、形态奇特、成因复杂、发育历史久远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惟一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是世界惟一能以石林发育遗迹和石林景观系列展现地球演化历史的喀斯特地貌区。

石林,山石冠天下。

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分布范围广袤,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以其极高的美学价值令人心驰神往。在石林广袤的土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拟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集中体现了世界能给予人类的最大惊奇。
石林,风情醉国人。

云南石林,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陶醉。在石林多彩的红土地上,生活着世界上最幸福、最欢乐的群体--彝族撒尼人。他们在奇峰异石间和彩云深处创造了阿诗玛文化和欢乐的歌舞,他们祭祀、劳作、相爱、狂欢,每时每刻都创造着与石林一样众人惊奇、感动的艺术和诗意。
石林地区不仅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列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还是
云南距今80万年前旧石器和新石器遗迹遗址最丰富的地点之一。景区内李子园箐的石林崖画、石刻反映着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烟火及舞蹈、狩猎、战斗等场面;长湖独石山、大小石林内的赵倌扎营、步哨山等留存着清代咸丰年间赵发义军的历史痕迹。
石林既是自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与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风情,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诗玛”(彝语金子般美丽的姑娘的意思)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风格奇特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长诗《阿诗玛》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经典,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内外

2001年04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云南路南石林_neo_img.jpg


云南腾冲地热火山
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国陲,与缅甸接壤,面积129.9平方公里。地势属横断山南段偏西部分。东部高黎贡山和西北部姐妹山形成天然屏障,向西南急骤降低,呈长马蹄状盆地。腾冲县,西汉称滇越,民国二年(1913年)称腾冲县至今。境内分布着气泉、热泉、温泉80多处,以及90多座火山锥,为我国第二大热气田。温泉,最著名的是硫磺塘大滚锅、黄瓜箐热气沟和澡塘河高温沸泉。
硫磺塘位于腾冲县城西南16公里的一个山坳平台的中央。圆形水池直径3米左右,深1米多,池底无处不冒气喷水,水温达96摄氏度。整个水池白浪翻滚,热气腾腾,一片热雾缭绕。

黄瓜箐热气沟位于硫磺塘以南2公里处。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山沟,沟底有条小溪,虽没有温泉,地面上却到处都在冒着热气,温度高达95摄氏度左右。

澡堂河位于硫磺塘和黄瓜箐热气沟之间。这里因火山喷分的熔岩沿澡堂河河谷奔泻而下,蜿蜒起伏,形似一条黑色大蟒,俗称“火山蛇”。河谷高温沸泉水温达95摄氏度,气沟之中有蛤蟆口喷泉,狮子头热泉,加上河床上喷涌的大量热气、热泉,团团浪花从河谷冉冉升起,白雾迷茫,煞是好看,在冬春两季,河水流量小,小河水温一般在40摄氏度左右,到处可以洗澡,可谓名副其实的澡塘河。

位于高黎贡山山麓的腾冲,是著名的地热之乡,大面积的热海、热田景观奇特,类型多样,热泉对多种疾病有疗效。火山群规模大,保存完好,形态各异,怪石林立,浮石、火山蛋、火山熔洞典型,被誉为“天然的地质自然博物馆”。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有人赞誉高黎贡山是“植物王国的大花园”、“横断山中百花园”。

不管怎么说,高黎贡山是我国杜鹃花、山茶和木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杜鹃为四大高山名花之首,这里的“杜鹃王”更是稀世珍宝。有一棵被命名为大树杜鹃的杜鹃王,树围2.6米,树高25米,树龄280多年。人文景观有侨民居和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故居、哲学家艾思奇故居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云南腾冲地热火山_neo_img.jpg


浙江方岩
方岩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永康市,是植根于丹霞地貌的山水奇葩,浙江省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全区包括方岩山、五峰、南岩、石鼓寮、灵山湖、刘英烈士陵园、五指岩、太平湖等八大景区,总面积达92平方公里。
方岩风景名胜区峰险石怪,瀑美洞奇,不但融雄伟峻、清山秀水于一体,兼擅山石之胜,而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遗踪胜迹触目皆是。方岩山是方岩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观,以雄奇峻险著称,是丹霞地貌特征最明显、发育最完全的区域,可与武夷山风景区的岩体相媲美。方岩山高400米,方圆约3000米,平地突兀,四壁如削,峰顶与峰脚面积相差无几,气势雄伟,酷似擎天方柱,故名方岩。飞桥栈道依附于壁立的峭岩上,甚上奇险。飞桥尽头可见一崔岿巨石豁然中,两面岩石对峙为关,中间有一门为“天门”。方岩岩石色彩丰富,岩层结构独特,层层皱折、纹路清晰的大石面比比皆是。现在到了方岩,向各山略一举目,才知道南宗北派的画山点石,都还有未到之处。

方岩山顶有胡公祠,香火长盛不衰。胡公姓胡名则,北宋婺州永康人。明道元年,,时任工部侍郎的胡则奏免了衢婺二州的身丁钱,因而深得人心,老百姓把胡公视为自己的保护神、幸福神。建在胡公祠边的毛泽东席论胡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语录壁和方岩进山门入口处的宋高宗御书“赫灵”照壁遥相呼应,把极富现实教育意义的文化遗存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辉耀久远。

1997年方岩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顺利通过建设部专家评审,即将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方岩_neo_img.jpg

中华名山大全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10

浙江浣江五泄
五泄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诸暨市西面约23公里处,面积9.45平方公里,呈狭长分布。
景区内有72峰、36坪、25岩以及林林总总的怪石、神秘莫测的岩洞、深邃幽幻的峡谷等奇异自然景观。尤其是五级瀑布,总长334米,落差80.8米,首尾相接,气势磅礴,慑人魂魄。

五泄风景名胜区已成为浙江旅游线上重要的景区。


五泄风景区最壮观的景色当推五泄瀑布,它以神态奇特,变幻莫测的姿态闻名于世,在地壳剧烈变动时期,五泄涵湫峰与碧云峰之间撕裂了一道口子,岩底逐段曲折下沉,造成长334米,落差80余米,宽窄不一的峡谷。从高1000余米的天堂岗下流,经十几公里的长途跋涉,将涓涓细流,汇集成浩浩荡荡的溪水,经紫阆、张家,穿陡岩,劈溪流,跌入峡谷曲折奔放而下成为五级瀑布。


第一泄:隽永奇巧水流从石河泻下,瀑布小巧平缓,柔美如月笼轻纱,隽永可秀,“乐声幽咽,万松飒然,隔岸秋花烂漫,禽声甚乐”,瀑布中间有一水潭,直径1.5米,深约2米多,口微向内收,回壁光滑,人称“小龙井”,俗称小脚桶潭,是人工开凿还是天然形成,还是一个谜,古人赞其曰:


龙井凿石滩,园匀如截竹;

登波落纤埃,照见须眉绿。


第二泄:珠帘飘洒二泄紧接一泄,落差为7.1米,瀑布下落时,被一块兀石分成两半,分流如珠帘飘动,开朗而又深沉,又如双龙出游不知天高地厚,古人有诗赞其曰: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故瀑布下首建的亭名“双壑亭”。瀑布下长方形深潭,飞流下坠,水势腾涌,明文学家宋濂《五泄山水志》曰:“以线缒之,下不见底,其形方狭而长,天向阴,常有云从中起,疑有蛟龙潜其下”。清余缙在游记中写道:“二泄峡中白虹垂涧,水鸟群立,飞石震之不动,崖石益陡险,苍紫万状,俯首视千峰拱揖受命矣。”瀑布从深潭中回旋而出,来到一平坦之处,水流在如磨如琢的岩壁上迈着轻松的步伐,唱着轻快的歌曲向三泄飘然而去。


第三泄:姿态备出五泄瀑布中,气势最壮观,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第三泄,只见宽阔平缓的瀑布浩浩荡荡而下,在如磨似洗的岩石中奔泻跌宕,以变幻无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只见左边瀑布欢呼跳跃婉蜒飞泻,有时呈射流状水平喷吐,银花四溅;右边瀑布,时分时合,如含羞少女,轻撩面纱,时如英俊男子风流飘洒,时而涟漪微荡,如清波仙子,入浴嬉水。水流时分时合,千姿百态的瀑布,无法一一名状,古人形容其“倾者、滚者、跌者、冲者、突者、圈者,无奇不有”。倘遇暴雨,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奔腾咆哮而下,游客至此,莫不赞叹这个令人心旷神怡、胸襟开阔的大瀑布。坐在亭中赏景,似见万物空澈澄明,顿觉天高地广,能洗净五脏六腑污垢,抛尽人间烦恼,古人诗曰:雷奔电激趋神灵,天开咫尺通幽冥;岩头好借一勺水,六合尽洗尘埃清。真是“人事是非空缭绕,去瀑仙境乐逍遥”。


第四泄:烈马奔腾第三级瀑布散而复收,跌入一个斜长形的深潭中,然后在高19米的陡崖中,劈险沟,过峭壁,在狭窄的之字形山沟中急剧旋转,飞滚翻腾,奔泻跌宕,飞溅的水花犹如奔腾中的烈马,鬃毛在飞速抖动,故人们称其为“烈马奔腾第四泄”,瀑布在奔腾怒吼中,汇成巨大的轰鸣声,明文学家王思任形容其“声怒、势怒、色怒”,十分形象贴切,故第四泄的观瀑亭命名为“三怒亭”。四泄由于上下都为悬崖峭壁,过去游人想见,必须攀岩扪石牵藤,冒着生命危险才能一睹其芳容,故原浙江省文史馆馆长马一浮称此处为“究幽极险”,现将他的题词凿刻于岩壁上,另外还有国父孙中山先生“破壁而去”的题词。


第五泄:蛟龙出海第四泄的水流经过一段平岩石,调整了姿态,重新积蓄了力量,在31.2米的悬崖上狂奔而下,声似滚雷,形如匹练。瀑布下泻后,先跌在悬崖上,银花飞溅,接着又翻滚飞腾,似银蛇狂舞,又如蛟龙出海,故人们形容其为“蛟龙出海第五泄”。倘遇暴雨,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狂奔,并形成逼人的旋风,衣衫尽湿,游人笑语,咫尺不辨。若遇晴天,在阳光照射下,雾状水珠五彩缤纷,向外飘撒,形成彩虹,非常好看。清周师濂赞其曰:龙湫泻下第五泄,横空飞出千山雪。


第五泄,人们叫他“东龙湫”,瀑布冲击而成的深潭名“东龙潭”,由于潭深而广,水色黝黑,人们又叫它“黑龙井”,每逢天旱,古人常来此褥雨,故又名“褥雨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浣江五泄_neo_img.jpg

浙江江郎山
江郎山在江山城南25公里的江郎乡。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是国家级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 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 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崕题刻“壁立万仞”四字。 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江郎山的风景迷倒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以及古道雄关仙霞岭,历史名镇廿八都,神秘莫测的戴笠故居,碧波浩渺的月亮湖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的景点景观150余处。 江郎山有三石峰,拔地如笋,摩云插天,相传为江氏兄弟三人登巅化石而成。 一线天被勘定为全国之最,郎峰天游被誉为浙江最佳景点。此外,霞客游踪、洞岩钟鼓、石大门、仙居寺剑瀑、浮盖山、景星山、峡里湖、须江瑶池、笔头峰、海螺峰、郎峰仙道、石隙奇观、天然国画、丹霞赤壁、美食一条街、郎峰天桥、神女临江、月亮湖、洞天寿星、开明禅寺诸景亦各尽其奇。 千百年来,众多英杰名士为江朗山留下了大量的游踪遗墨,名胜古迹荟萃。有饮誉东南的江朗书院,有堪称八闽咽喉的仙霞关,有黄巢义军开辟的仙霞书院、仙霞古道 ,有保留完整的廿八都明清古建筑,有保持原始生产方式的宋代古瓷村。境内千年古刹,亭台楼阁、摩崖题刻、古塔碑林亦富有神韵。祝其岱、白居易、陆游、朱熹、徐霞客、郁达夫等骚人墨客更为江郎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江郎山交通便捷,特产丰富,住宿设施配套齐全,江郎山庄正以崭新的面貌、全优的服务迎接四方来客。 如今,江郎山已成为“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成龙,交通快速便捷的著名旅游胜地,吸引无数游人纷至沓来,猎奇探胜,领略江郎山雄奇伟岸的美丽风光。

江郎山在江山城南25公里的江郎乡。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是国家级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 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 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崕题刻“壁立万仞”四字。 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江郎山的风景迷倒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以及古道雄关仙霞岭,历史名镇廿八都,神秘莫测的戴笠故居,碧波浩渺的月亮湖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的景点景观150余处。 江郎山有三石峰,拔地如笋,摩云插天,相传为江氏兄弟三人登巅化石而成。 一线天被勘定为全国之最,郎峰天游被誉为浙江最佳景点。此外,霞客游踪、洞岩钟鼓、石大门、仙居寺剑瀑、浮盖山、景星山、峡里湖、须江瑶池、笔头峰、海螺峰、郎峰仙道、石隙奇观、天然国画、丹霞赤壁、美食一条街、郎峰天桥、神女临江、月亮湖、洞天寿星、开明禅寺诸景亦各尽其奇。 千百年来,众多英杰名士为江朗山留下了大量的游踪遗墨,名胜古迹荟萃。有饮誉东南的江朗书院,有堪称八闽咽喉的仙霞关,有黄巢义军开辟的仙霞书院、仙霞古道 ,有保留完整的廿八都明清古建筑,有保持原始生产方式的宋代古瓷村。境内千年古刹,亭台楼阁、摩崖题刻、古塔碑林亦富有神韵。祝其岱、白居易、陆游、朱熹、徐霞客、郁达夫等骚人墨客更为江郎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江郎山交通便捷,特产丰富,住宿设施配套齐全,江郎山庄正以崭新的面貌、全优的服务迎接四方来客。 如今,江郎山已成为“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成龙,交通快速便捷的著名旅游胜地,吸引无数游人纷至沓来,猎奇探胜,领略江郎山雄奇伟岸的美丽风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江郎山_neo_img.jpg

浙江莫干山
位于浙江省德清县,东南距杭州60公里,东北距上海200公里,因春秋末年,吴王派莫邪、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是著名的度假休闲旅游及避暑胜地。

  莫干山属天目山余脉,主峰塔山海拔758米。修竹、长松、流泉、飞瀑、怪石、云海、亭台、别墅交相呼应,构成了秀丽妩媚的独特景观,被誉为“江南第一山”, 素有“清凉世界”之美誉,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并称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


  莫干山中心景区,包括塔山、中华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岭、炮台山等,植被覆盖率高达92%,修篁丛生,万竽夹道,遍山竹海,流泉飞瀑无处不见,更有挺拔参天的日本冷杉及宋代银杏,频添幽趣。登山华山、塔山均可看日出、云海。剑池最宜观赏飞瀑流泉。旭光、云逸、清凉、观瀑等20多处亭台景点,散建在莫干湖、碧坞龙潭、天泉山和石门卡等景点中。使人产生"清风迎面来,溽暑随步失"的感觉。现全山仍保存建筑风格各异的近200幢别墅,掩映在绿荫修竹丛中,优雅恬静。


  莫干山多雨多雾,雨后大雾更是绝景:山腰以下全被云雾吞没,塔山之顶飘浮于云层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岛。陈毅有诗赞云:“莫干好,大雾常弥天,时晴时雨浑难定,迷失楼台咫尺间,夜来喜睡眠”。“参差楼阁起高岗,半为烟遮半树藏,百道泉源飞瀑布,四周山色蘸幽篁。”这首古诗对莫干山的主要景观,描写得全面贴切,然而,莫干山胜景遍布,写不胜写。


  莫干山历史悠久,早负盛名。2000多年来,神话传说,历代名人的游踪墨迹遍布全山,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汉朝吴王濞曾在此冶铜铸剑,晋代寺院很多,相传天池寺一僧,他每天游一寺,一年后才回到天池寺,虽无确数,可见寺庙之多。文人学士前来游览山林观水者,更是大有人在。主要景点有剑池、芦花荡公园、武陵村、白云山馆、怪石角、天池禅寺等百余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莫干山_neo_img.jpg

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前人对普陀山作了这样高的评价: “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 之胜,当推普陀。”把普陀与人间天堂西湖相比,应该说,这个评语是客观的。
  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论在哪一个景区、景点,都使人感到海阔天空。虽有海风怒号,浊浪排空,却并不使人有惊涛骇浪之感,只觉得这些异景奇观使人振奋。普陀山既以海天壮阔取胜,又以山林深邃见长。登山揽胜,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岛浮在海面上,点点白帆行驶其间,景色极为动人。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

  普陀山奇岩怪石很多。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 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岛上树木葱郁,林幽壑美,有樟树、罗汉松、银杏、合欢等树。大樟树有1000余株。中有一千年古樟 ,树围达6米,荫数亩。还有一株“鹅耳枥”,是我国少见的珍贵树种,列为国家二等保护植物。普陀山流传着许多有关佛教的民间故事。

  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来此旅游的人,在岛上的小径间漫步,经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都气氛,使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也正是它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的所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普陀山_neo_img.jpg

浙江天台山
座落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是驰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又被列为“
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风景区总面积达187.1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青、奇。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了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作了高度的评价。
  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悠久灿烂。这里即有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
仙都琼台,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又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石梁方广寺,隋代古刹国清寺,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寺;还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因而获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称。
  “佛国仙山”还造就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千古流传的汉朝刘晨、阮肇采药遇仙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天台山是天然的
植物园动物园,奇草异木、珍禽异兽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有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乌药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尤其是广布千米高山的云锦杜鹃,龄逾百年,古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每年暮春,淡红、嫩黄之花竞相开放,花大而艳,一树千葩,团花锦簇,望之似锦若霞。树之古、面之广、花之盛,全国少见,为天台山一大植物奇观。另外,还有大灵猫、苏门羚、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天台山的风景旅游资源。
  天台山不但自然风光奇丽秀美,人文积淀深邃厚实,而且旅游的区位条件也相当优越。往东有“蒋介石故居”所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雪窦山,北有“越中胜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绍兴和新昌大佛城相接,南有温州雁荡山,西有浙中金华双龙洞,兰溪诸葛村和东方好莱坞──东阳横店影视城,可谓旅游要冲、黄金地带。现在,以天台山为中心,涵盖浙东的二小时旅游经济圈正逐步趋于成熟,浙江旅游界为此编有“天台居中,游遍浙东”的顺口溜。
  天台是中国最早产茶地之一。天台山盛产优质高山茶叶——云雾茶,还诞生了
东方茶文化——中国茶道。天台山还盛产中药材、有白术、茯苓、石斛等名贵药材1000余种,其中“天台乌药”品质独特,是中医的“长生不老药”。 “石梁”牌高山蔬菜生长在千米高山,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已远销上海山东福建江苏及本省各城市,并出口到香港澳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天台山_neo_img.jpg

浙江仙都
仙都,在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为一体,以观光、度假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相传是黄帝觞百神和炼丹飞升之地。它由仙都、黄龙山、岩门、大洋四个景区,鼎湖峰、小赤壁、芙蓉峡,倪翁洞、黄帝祠宇、独峰书院、黄龙寺等五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166.2平方公里。
仙都,古称缙云山,是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三天子都之一。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九。风景区内曾建有"缙云堂"(黄帝祠宇)、"乌伤候庙"、"永安寺"、"妙庭观"等,其中"黄帝祠宇"规模最大,是仙都风景区主建筑。天台宗六祖智威禅师,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都是仙都山人。王羲之、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王十朋、徐霞客、朱彝尊、袁枚、郭沫若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墨翰。五十年代以来,在此拍摄了《阿诗玛》等三十多部影片。

鼎湖峰:拔地170多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俗称石笋,有“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之誉。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西汉始称鼎湖,相传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在此炼丹,觞百神后,驾龙飞升之地。大诗人白居易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倪翁洞:又名初阳洞、位于鼎湖峰西练溪边初阳山上,相传古时一倪姓长官,嫉欲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多摩崖题刻。其中“倪翁洞”三字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所书,倪翁洞,三洞并连,玲珑剔透,是古代文人雅士读书、吟咏之处。

小赤壁:倪翁洞向东过溪,绝壁陡峭,东西横亘长数里,石壁下部呈褚红色,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悬崖中有一天然栈道,长数百米,或称龙耕路,相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驾龙耕出来的,或叫白蛇路,相传是白蛇到仙都盗灵芝草,与狮童虎徒争斗中耕出来的。龙耕路中有丹室、超妙轩遗址,相传是明吏部天官郑汝壁和状元张懋修(张居正之子)隐居之所。小赤壁一带,溪中有岛,岛中有湖,恰似蓬莱仙境,有八仙亭,蓬莱阁等人文景观。
芙蓉峡:自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口,两侧峭壁通体漆黑,整座山体又如钢铁铸成的古城堡。月往里走,峭壁越高,山谷越窄。最狭处,中裂如门,仅容一人穿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影片《阿诗玛》中,阿黑张弓裂石镜头即摄于此。入内又是另一洞天,四周高崖围立,中间绿草成茵,叫紫芝坞,相传是东海八仙饮山泉尝紫芝之处。坞内有屋基一座,是明代四位高人结庐隐居的遗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仙都_neo_img.jpg

浙江仙居
巍巍括苍山,潺潺永安溪,7000年历史积淀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名字——仙居。仙居县始设于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名乐安。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下诏改名仙居。
  仙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下汤的新石器文化、全国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全国最大摩崖石刻大“佛”字等,无不闪现出仙居古代文明璀璨奇异的光华。神奇山水孕育的仙居儿女,勤劳聪慧。历代先贤,各领风骚。唐代项斯,名长安;宋陈仁玉,研究食用菌第一人;元柯九思,诗书画称绝;近代张铨创植物鞣革学之先河。他们的业绩像灿烂的星星永远闪烁在历史的天空。

  仙居,景色秀美,风光旖旎,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境内奇峰异石,流潭飞瀑,幽谷清溪,翠竹秀林处处蕴含着神奇的传说、动人的故事。走进仙居,那独具一格的绮丽画卷,令您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南宋朱熹两次莅临仙居,惊叹:“地气尽垂于此矣!”。

  仙居如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世外桃源之美誉。历史上就有著名的八景:南峰钓艇、东岭晓春、石龙淋雨、景星望月、水帘瀑布、麻姑积雪、锦凤冲霄、苍岭丹枫。2002年5月,仙居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58平方公里,包括神仙居、景星、公盂、淡竹、十三都五大景区,那里悬崖峭壁,精彩纷呈,河谷幽深,山花浪漫,古木修竹,情思悠长,素有神仙居之奇、景星之雄、公盂之魏、十三都之清、淡竹之幽的说法。

  1997年9月26日,仙居县专门成立了风景旅游管理局,主管全县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在短短的几年里,仙居旅游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县已对外开放的景区有神仙居、永安溪漂流、景星岩、高迁古民居、皤滩古镇、桐江书院和响石山等7个景区;共有大小宾馆200多家,逐步形成了以四星级饭店为龙头,三星、二星为主体的饭店格局。仙居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风俗民情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也是社会有识之士的投资热土。热情的仙居人民热忱地欢迎海内外朋友来一回仙居,游一回仙境,做一回仙人!

  仙居目前对外开发的景区有7个,分别为:神仙居、景星岩、永安溪漂流、淡竹原始森林、皤滩古镇(含桐江书院)、高迁古民居、响石山景区。各景区简介如下:

  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景区是仙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仙居风景名胜区的典型代表,位于白塔镇南部,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景区自1998年春节试营业以来,曾先后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浙江省五大精品景区之一”、“浙江作家创作基地”、“全国青少年我能行体验基地”、“浙江省摄影创作基地”等荣誉称号,并于2002年5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景区通过ISO9001、ISO14000认证,2005年景区获得国家4A级旅游区。

  景区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等景观。典型的流纹岩地貌,景观丰富而集中,奇峰环列,山崖陡峻,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处处成景,溪水与瀑布常年不断,幽深奇崛。神仙居与其它名山相比,别具一格,山体巍兀独立,险峻无比,有如刀切斧削,迥然各异神仙居的一山一水,一岩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不类他山,且有一景多变,移步换景,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景观形态,一言以蔽之:“奇”——峰奇、山奇、石奇、岩奇。有鬼斧神工的将军岩、惟妙惟肖的睡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羞女峰、移步换景的鸡冠岩、气势磅礴的象鼻瀑等80余个景点。更为可贵的是在景区300范围内,有连续不断、长年不枯的十一泄飞瀑,被称为世界罕见的一道奇观,景区内还栖息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蝾螈(娃娃鱼)等珍奇动物。

  进入景区,身临其境,会让您体会到“奇、险、清、幽”的意境和感受到仙人的生活环境!

  永安溪漂流

  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横贯仙居全境。现向游客开放的永安溪漂流河段总长5公里,相邻仙居县城关镇,交通十分便利,漂流起点码头距离县城南郊9公里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一到码头呈现在眼前的长廊飞檐、红柱青石、卵石墙面的候漂厅就让人仿佛进入画中,乘坐在仙居人民土制的工艺竹筏顺流而下,怡情山水,确令人心旷神怡。放眼四周,两岸翠竹掩映,绿树成荫,“狮子迎宾”、“糖葫芦山”,“石仓古洞”等桃源景色款款而来,与两岸的草地、滩林、远山、蓝天、白云以及溪中的小精灵和悠扬的山歌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且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饮用水标准。一路溪道曲折,空气清新,花香鸟语,奇趣横生,让人溶于自然,回归自然,穿梭于碧水蓝天和水光山色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赏赐,其乐无穷。

  仙居永安溪漂流实是人们旅游观光,避暑纳凉,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景星岩景区

  景星岩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仙居县城城西27公里处,总面积27.3平方公里,海拔742米,与神仙居景区相邻。景星岩整座山体南北长而东西狭,首尾昂起,像一艘巨型的大轮船停泊于此,两台高速观光电梯将您直送景区,鬼斧神工的奇峰峭壁,绮丽如画的翠竹秀林构成了这里的奇特景观。

  景星夜景中山峦重叠,明月东悬,仿佛浮于波涛之上,入住景星岩,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故人们将景星岩称谓之人间仙境。

  景星岩景区不仅自然景观秀丽,同时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景观及灿烂的历史文化,宏伟寺庙,蜿蜒的望月长廊,罕见的圆寂塔,典雅幽静的望月楼、梦月楼、奔月楼,古色古香醉月楼,别有诗意的多功能厅,风情无限颂月场,是您旅游、休闲、度假、会议的最佳去处。

  高迁古民居

  高迁古民居群位于风光秀丽的仙居县西部白塔镇,距县城19公里,拥山环水,交通便捷。

  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递数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形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尤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是我国古代民居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尤以木透雕动物花卉,木浮雕人物故事让人叹为观止。

  高迁古民居是吴氏一族集居地,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间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吴氏一族始于五代(梁)光禄大夫银青,史上曾涌现出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南宋左丞相吴坚、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等杰出人才,至十七世浙东副元帅、怀远将军兼仙居县尹熟公来高迁居之。

  高迁古民居至今仍有村民在其中生活起居。群内村民天性开朗,心灵手巧,生活淳朴,尚留有相当多的传统习俗,如纺纱、结带、编草鞋、捣年糕,做佛事等。人与古居相得益彰,一幅与世无争的和平景象令游客羡慕不已。

  响石山景区

  响石山,原名猴山谷。位于仙居县横溪镇猴山根村附近的山上。响石山景区为丹霞地貌,景区内绝壁挺立、石梁悬空、沟壑纵横、溪流潺潺、植被茂盛、鸟语花香,境界以清幽取胜。东南大学旅游研究所长喻学才教授旅游至此,有诗赞日:一洞连百洞,千峰共一天。谷谷油茶碧,处处峰峦丹。山水为骨架,仙人做肺肝。人巧合天巧,意增胜荆关。

  响石山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内有金猴、情侣谷、虎踞峡、天生桥、月亮潭、石破天惊6个景区,80多个景点。仙猴迎宾、恐龙化石、九龙洞、神龟思夫、浮丘室、会仙阁、弃马涧、拜马涧、升仙坛、王子乔成仙处等景点,如群仙排队,时隐时现的猴子声声叫唤,让人流连忘返。站在山峰远眺,远处一座座山峰峰罗列,形态万千,四处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危峰兀立。那红色的赤壁宛如炽热的云霞,满山的松、竹林犹似飞迸的音符,翠竹、绿林、奇峰异石、峡谷幽涧,绝壁对峙,拔地而起的岩峰鳞次栉比,气势磅礴,特色明显。

  桐江书院

  桐江书院位于仙居皤滩乡山下村与板桥村交界地带,距皤滩古街1公里。据县志记载,桐江书院系宋乾道年间(1156-1173),由晚唐诗人方干(字雄飞)第八代孙方斫兴资创建,因方干晚年隐居桐庐,故书院以“桐江”为名。桐江书院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被入侵的倭寇掠劫后烧毁,让世人扼腕痛惜。至清同治九年(1870)在方干三十二世孙方作梅及国学生方维平等方氏后裔牵头下,在原址上开始重修,三年后建成。后因科举制度取消,书院逐渐衰败。2002年4月份开始,皤滩乡出资对书院主体建筑进行整修,并重新浚挖了桐江、鉴湖,进行内、外景布置,把古老的书院开发成一个集旅游、休闲、科教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桐江书院景区占地150多亩,由牌坊、状元桥、桐江、鉴湖、书院、长廊、道渊古宅、古戏台等景点构成,外景以田园风光结合公园格式布置。绿草如茵,碧水环绕,桃红柳绿,白鹭竞翔,远山如屏,云走雾消……一幅清幽村野水墨跃呈眼前。书院前有朱熹当年手植的两棵苦槠树,古兀中充满生机。书院主体为三重院落式结构,由正门、鼎山堂、大成殿及东西厢房构成,内布置明伦堂、先贤厅、读书屋、山长室等,供奉孔子、朱熹等人的塑(雕)像,陈列理学脉络、朱子学说、书院编程、仙居历史文化名人等,向游人展示江南书院文化的概况。

  皤滩古镇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公里处,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气势宏伟、布局精美。古街两旁至今还保保存着二百六十多家店铺,从店铺遗留的字迹和招牌看,有理发店、布店、杂货店、陶瓷店、药铺染坊等,其中当时勾栏院招牌“色赛春花”四个大字还清晰可见,可以想象这是古代一条非常繁华的商贸古街。古街除了店铺外,还有不少书香门第,其中以长门堂和何氏里门堂为突出。古镇不仅保存了一条完整的“龙”形古街,还流传了一种千年绝活——针刺无骨花灯。它以其独特的造型曾获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和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华第一灯”、“华夏一绝”。

  此外,离古镇1公里的山下村有宋朝大理学家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距古镇2公里的枫树桥村则遗有古代江南大族典型民居宅院——三透九门堂。古镇上的古街、老房,蕴藏了古镇千年历史的深厚文化内涵,折射出祖辈的生活情态。

  淡竹原始森林

  淡竹原始森林,位于仙居县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是仙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景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完整多样的生物圈,拥有2000多个生物种类,其中保存完好的原始沟谷常绿阔叶林在国内罕见,尚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长叶榧、浙江楠、杜仲、厚朴木、金刚大、八角莲、金钱豹、穿山甲、五步蛇、蝾螈等上百个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享有“绿色基因库”和“天然药物宝库”之美誉。

  淡竹原始森林分溪谷休闲区、科普观赏区和森林探险区三大主要功能区。景区从石头古村到茅草山庄的7公里溪谷休闲区中您可尽情地享受农家乐、天然浴场、茶馆品茗和休闲度假等农家田园情趣;从茅草山庄到龙潭虎穴这段沟谷清泉交汇线为科普观赏区,当您悠闲自得地漫步在这2公里的小径时,将会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和大自然的和谐旋律,呼吸到森林氧吧的负氧离子,让您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如果您尚未过瘾,请再往深山老林迈进,即为森林探险区,您可真正体验到原始森林的苍老和神秘,但您可得注意安全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仙居_neo_img.jpg

中华名山大全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11

浙江天台山
座落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是驰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又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风景区总面积达187.1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青、奇。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了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作了高度的评价。

  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悠久灿烂。这里即有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又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石梁方广寺,隋代古刹国清寺,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寺;还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因而获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称。

  “佛国仙山”还造就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千古流传的汉朝刘晨、阮肇采药遇仙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天台山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奇草异木、珍禽异兽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有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乌药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尤其是广布千米高山的云锦杜鹃,龄逾百年,古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每年暮春,淡红、嫩黄之花竞相开放,花大而艳,一树千葩,团花锦簇,望之似锦若霞。树之古、面之广、花之盛,全国少见,为天台山一大植物奇观。另外,还有大灵猫、苏门羚、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天台山的风景旅游资源。

  天台山不但自然风光奇丽秀美,人文积淀深邃厚实,而且旅游的区位条件也相当优越。往东有“蒋介石故居”所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雪窦山,北有“越中胜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和新昌大佛城相接,南有温州雁荡山,西有浙中金华双龙洞,兰溪诸葛村和东方好莱坞──东阳横店影视城,可谓旅游要冲、黄金地带。现在,以天台山为中心,涵盖浙东的二小时旅游经济圈正逐步趋于成熟,浙江旅游界为此编有“天台居中,游遍浙东”的顺口溜。

  天台是中国最早产茶地之一。天台山盛产优质高山茶叶——云雾茶,还诞生了东方茶文化——中国茶道。天台山还盛产中药材、有白术、茯苓、石斛等名贵药材1000余种,其中“天台乌药”品质独特,是中医的“长生不老药”。 “石梁”牌高山蔬菜生长在千米高山,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已远销
上海山东福建江苏及本省各城市,并出口到香港澳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天台山_neo_img.jpg

浙江仙都
仙都,在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为一体,以观光、度假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相传是黄帝觞百神和炼丹飞升之地。它由仙都、黄龙山、岩门、大洋四个景区,鼎湖峰、小赤壁、芙蓉峡,倪翁洞、黄帝祠宇、独峰书院、黄龙寺等五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166.2平方公里。
仙都,古称缙云山,是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三天子都之一。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九。风景区内曾建有"缙云堂"(黄帝祠宇)、"乌伤候庙"、"永安寺"、"妙庭观"等,其中"黄帝祠宇"规模最大,是仙都风景区主建筑。天台宗六祖智威禅师,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都是仙都山人。王羲之、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王十朋、徐霞客、朱彝尊、袁枚、郭沫若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墨翰。五十年代以来,在此拍摄了《阿诗玛》等三十多部影片。

鼎湖峰:拔地170多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俗称石笋,有“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之誉。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西汉始称鼎湖,相传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在此炼丹,觞百神后,驾龙飞升之地。大诗人白居易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倪翁洞:又名初阳洞、位于鼎湖峰西练溪边初阳山上,相传古时一倪姓长官,嫉欲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多摩崖题刻。其中“倪翁洞”三字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所书,倪翁洞,三洞并连,玲珑剔透,是古代文人雅士读书、吟咏之处。

小赤壁:倪翁洞向东过溪,绝壁陡峭,东西横亘长数里,石壁下部呈褚红色,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悬崖中有一天然栈道,长数百米,或称龙耕路,相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驾龙耕出来的,或叫白蛇路,相传是白蛇到仙都盗灵芝草,与狮童虎徒争斗中耕出来的。龙耕路中有丹室、超妙轩遗址,相传是明吏部天官郑汝壁和状元张懋修(张居正之子)隐居之所。小赤壁一带,溪中有岛,岛中有湖,恰似蓬莱仙境,有八仙亭,蓬莱阁等人文景观。
芙蓉峡:自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口,两侧峭壁通体漆黑,整座山体又如钢铁铸成的古城堡。月往里走,峭壁越高,山谷越窄。最狭处,中裂如门,仅容一人穿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影片《阿诗玛》中,阿黑张弓裂石镜头即摄于此。入内又是另一洞天,四周高崖围立,中间绿草成茵,叫紫芝坞,相传是东海八仙饮山泉尝紫芝之处。坞内有屋基一座,是明代四位高人结庐隐居的遗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仙都_neo_img.jpg

浙江仙居
巍巍括苍山,潺潺永安溪,7000年历史积淀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名字——仙居。仙居县始设于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名乐安。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下诏改名仙居。
  仙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下汤的新石器文化、全国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全国最大摩崖石刻大“佛”字等,无不闪现出仙居古代文明璀璨奇异的光华。神奇山水孕育的仙居儿女,勤劳聪慧。历代先贤,各领风骚。唐代项斯,名长安;宋陈仁玉,研究食用菌第一人;元柯九思,诗书画称绝;近代张铨创植物鞣革学之先河。他们的业绩像灿烂的星星永远闪烁在历史的天空。

  仙居,景色秀美,风光旖旎,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境内奇峰异石,流潭飞瀑,幽谷清溪,翠竹秀林处处蕴含着神奇的传说、动人的故事。走进仙居,那独具一格的绮丽画卷,令您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南宋朱熹两次莅临仙居,惊叹:“地气尽垂于此矣!”。

  仙居如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世外桃源之美誉。历史上就有著名的八景:南峰钓艇、东岭晓春、石龙淋雨、景星望月、水帘瀑布、麻姑积雪、锦凤冲霄、苍岭丹枫。2002年5月,仙居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58平方公里,包括神仙居、景星、公盂、淡竹、十三都五大景区,那里悬崖峭壁,精彩纷呈,河谷幽深,山花浪漫,古木修竹,情思悠长,素有神仙居之奇、景星之雄、公盂之魏、十三都之清、淡竹之幽的说法。

  1997年9月26日,仙居县专门成立了风景旅游管理局,主管全县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在短短的几年里,仙居旅游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县已对外开放的景区有神仙居、永安溪漂流、景星岩、高迁古民居、皤滩古镇、桐江书院和响石山等7个景区;共有大小宾馆200多家,逐步形成了以四星级饭店为龙头,三星、二星为主体的饭店格局。仙居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风俗民情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也是社会有识之士的投资热土。热情的仙居人民热忱地欢迎海内外朋友来一回仙居,游一回仙境,做一回仙人!
  仙居目前对外开发的景区有7个,分别为:神仙居、景星岩、永安溪漂流、淡竹原始森林、皤滩古镇(含桐江书院)、高迁古民居、响石山景区。各景区简介如下:

  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景区是仙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仙居风景名胜区的典型代表,位于白塔镇南部,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景区自1998年春节试营业以来,曾先后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浙江省五大精品景区之一”、“浙江作家创作基地”、“全国青少年我能行体验基地”、“浙江省摄影创作基地”等荣誉称号,并于2002年5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景区通过ISO9001、ISO14000认证,2005年景区获得国家4A级旅游区。

  景区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等景观。典型的流纹岩地貌,景观丰富而集中,奇峰环列,山崖陡峻,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处处成景,溪水与瀑布常年不断,幽深奇崛。神仙居与其它名山相比,别具一格,山体巍兀独立,险峻无比,有如刀切斧削,迥然各异神仙居的一山一水,一岩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不类他山,且有一景多变,移步换景,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景观形态,一言以蔽之:“奇”——峰奇、山奇、石奇、岩奇。有鬼斧神工的将军岩、惟妙惟肖的睡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羞女峰、移步换景的鸡冠岩、气势磅礴的象鼻瀑等80余个景点。更为可贵的是在景区300范围内,有连续不断、长年不枯的十一泄飞瀑,被称为世界罕见的一道奇观,景区内还栖息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蝾螈(娃娃鱼)等珍奇动物。

  进入景区,身临其境,会让您体会到“奇、险、清、幽”的意境和感受到仙人的生活环境!

  永安溪漂流

  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横贯仙居全境。现向游客开放的永安溪漂流河段总长5公里,相邻仙居县城关镇,交通十分便利,漂流起点码头距离县城南郊9公里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一到码头呈现在眼前的长廊飞檐、红柱青石、卵石墙面的候漂厅就让人仿佛进入画中,乘坐在仙居人民土制的工艺竹筏顺流而下,怡情山水,确令人心旷神怡。放眼四周,两岸翠竹掩映,绿树成荫,“狮子迎宾”、“糖葫芦山”,“石仓古洞”等桃源景色款款而来,与两岸的草地、滩林、远山、蓝天、白云以及溪中的小精灵和悠扬的山歌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且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饮用水标准。一路溪道曲折,空气清新,花香鸟语,奇趣横生,让人溶于自然,回归自然,穿梭于碧水蓝天和水光山色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赏赐,其乐无穷。

  仙居永安溪漂流实是人们旅游观光,避暑纳凉,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景星岩景区

  景星岩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仙居县城城西27公里处,总面积27.3平方公里,海拔742米,与神仙居景区相邻。景星岩整座山体南北长而东西狭,首尾昂起,像一艘巨型的大轮船停泊于此,两台高速观光电梯将您直送景区,鬼斧神工的奇峰峭壁,绮丽如画的翠竹秀林构成了这里的奇特景观。

  景星夜景中山峦重叠,明月东悬,仿佛浮于波涛之上,入住景星岩,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故人们将景星岩称谓之人间仙境。

  景星岩景区不仅自然景观秀丽,同时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景观及灿烂的历史文化,宏伟寺庙,蜿蜒的望月长廊,罕见的圆寂塔,典雅幽静的望月楼、梦月楼、奔月楼,古色古香醉月楼,别有诗意的多功能厅,风情无限颂月场,是您旅游、休闲、度假、会议的最佳去处。

  高迁古民居

  高迁古民居群位于风光秀丽的仙居县西部白塔镇,距县城19公里,拥山环水,交通便捷。

  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递数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形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尤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是我国古代民居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尤以木透雕动物花卉,木浮雕人物故事让人叹为观止。

  高迁古民居是吴氏一族集居地,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间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吴氏一族始于五代(梁)光禄大夫银青,史上曾涌现出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南宋左丞相吴坚、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等杰出人才,至十七世浙东副元帅、怀远将军兼仙居县尹熟公来高迁居之。

  高迁古民居至今仍有村民在其中生活起居。群内村民天性开朗,心灵手巧,生活淳朴,尚留有相当多的传统习俗,如纺纱、结带、编草鞋、捣年糕,做佛事等。人与古居相得益彰,一幅与世无争的和平景象令游客羡慕不已。

  响石山景区

  响石山,原名猴山谷。位于仙居县横溪镇猴山根村附近的山上。响石山景区为丹霞地貌,景区内绝壁挺立、石梁悬空、沟壑纵横、溪流潺潺、植被茂盛、鸟语花香,境界以清幽取胜。东南大学旅游研究所长喻学才教授旅游至此,有诗赞日:一洞连百洞,千峰共一天。谷谷油茶碧,处处峰峦丹。山水为骨架,仙人做肺肝。人巧合天巧,意增胜荆关。

  响石山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内有金猴、情侣谷、虎踞峡、天生桥、月亮潭、石破天惊6个景区,80多个景点。仙猴迎宾、恐龙化石、九龙洞、神龟思夫、浮丘室、会仙阁、弃马涧、拜马涧、升仙坛、王子乔成仙处等景点,如群仙排队,时隐时现的猴子声声叫唤,让人流连忘返。站在山峰远眺,远处一座座山峰峰罗列,形态万千,四处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危峰兀立。那红色的赤壁宛如炽热的云霞,满山的松、竹林犹似飞迸的音符,翠竹、绿林、奇峰异石、峡谷幽涧,绝壁对峙,拔地而起的岩峰鳞次栉比,气势磅礴,特色明显。

  桐江书院

  桐江书院位于仙居皤滩乡山下村与板桥村交界地带,距皤滩古街1公里。据县志记载,桐江书院系宋乾道年间(1156-1173),由晚唐诗人方干(字雄飞)第八代孙方斫兴资创建,因方干晚年隐居桐庐,故书院以“桐江”为名。桐江书院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被入侵的倭寇掠劫后烧毁,让世人扼腕痛惜。至清同治九年(1870)在方干三十二世孙方作梅及国学生方维平等方氏后裔牵头下,在原址上开始重修,三年后建成。后因科举制度取消,书院逐渐衰败。2002年4月份开始,皤滩乡出资对书院主体建筑进行整修,并重新浚挖了桐江、鉴湖,进行内、外景布置,把古老的书院开发成一个集旅游、休闲、科教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桐江书院景区占地150多亩,由牌坊、状元桥、桐江、鉴湖、书院、长廊、道渊古宅、古戏台等景点构成,外景以田园风光结合公园格式布置。绿草如茵,碧水环绕,桃红柳绿,白鹭竞翔,远山如屏,云走雾消……一幅清幽村野水墨跃呈眼前。书院前有朱熹当年手植的两棵苦槠树,古兀中充满生机。书院主体为三重院落式结构,由正门、鼎山堂、大成殿及东西厢房构成,内布置明伦堂、先贤厅、读书屋、山长室等,供奉孔子、朱熹等人的塑(雕)像,陈列理学脉络、朱子学说、书院编程、仙居历史文化名人等,向游人展示江南书院文化的概况。

  皤滩古镇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公里处,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气势宏伟、布局精美。古街两旁至今还保保存着二百六十多家店铺,从店铺遗留的字迹和招牌看,有理发店、布店、杂货店、陶瓷店、药铺染坊等,其中当时勾栏院招牌“色赛春花”四个大字还清晰可见,可以想象这是古代一条非常繁华的商贸古街。古街除了店铺外,还有不少书香门第,其中以长门堂和何氏里门堂为突出。古镇不仅保存了一条完整的“龙”形古街,还流传了一种千年绝活——针刺无骨花灯。它以其独特的造型曾获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和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华第一灯”、“华夏一绝”。

  此外,离古镇1公里的山下村有宋朝大理学家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距古镇2公里的枫树桥村则遗有古代江南大族典型民居宅院——三透九门堂。古镇上的古街、老房,蕴藏了古镇千年历史的深厚文化内涵,折射出祖辈的生活情态。

  淡竹原始森林

  淡竹原始森林,位于仙居县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是仙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景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完整多样的生物圈,拥有2000多个生物种类,其中保存完好的原始沟谷常绿阔叶林在国内罕见,尚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长叶榧、浙江楠、杜仲、厚朴木、金刚大、八角莲、金钱豹、穿山甲、五步蛇、蝾螈等上百个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享有“绿色基因库”和“天然药物宝库”之美誉。

  淡竹原始森林分溪谷休闲区、科普观赏区和森林探险区三大主要功能区。景区从石头古村到茅草山庄的7公里溪谷休闲区中您可尽情地享受农家乐、天然浴场、茶馆品茗和休闲度假等农家田园情趣;从茅草山庄到龙潭虎穴这段沟谷清泉交汇线为科普观赏区,当您悠闲自得地漫步在这2公里的小径时,将会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和大自然的和谐旋律,呼吸到森林氧吧的负氧离子,让您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如果您尚未过瘾,请再往深山老林迈进,即为森林探险区,您可真正体验到原始森林的苍老和神秘,但您可得注意安全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仙居_neo_img.jpg

浙江雪窦山
雪窦山风景区,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北,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四明第一山”之誉。山上有乳峰,乳峰有窦,水从窦出,色白如乳,故泉名乳泉,窦称雪窦,山名亦因此得名,风景区包括溪口镇,雪窦山,亭下湖三部分。有千丈岩,三隐潭瀑布,妙高台,商量岗,林海等景观。
雪窦寺始建于唐代,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在我国佛教界将它与杭州中天竺天宁万寿永祚寺,南京蒋山太平兴国寺等9寺并称”天下禅宗十刹”,有极高地位,据《寺志》记载:在唐宋时期,雪窦寺先后受几代皇帝的41道敕谕,至今寺内尚存”钦赐龙藏”的经书5760本,玉印,龙袍,龙钵,玉佛等。宋宗赐”雪窦资圣禅寺”额匾,理宗追书”应梦名山”。寺屡兴屡废,最后一次毁于1968年,现存清顺治年间所建厢房7间。
雪窦寺内建筑雄伟,引人入胜,寺外古木参天,别有一番古刹风光。两株汉代银杏,径约5人围,树叶旺盛,高耸入云。殿后两棵挺拔的楠木,为张学良将军被软禁于此时手植。历代文人学士在此留下不少诗词对联如:
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
环列翠峰,峰峰叩弥勒。
还有孟郊,梅尧臣,王安石,曾巩,杜牧,郭沫若等都慕名而来,题诗咏吟。
雪窦寺前边有处瀑布,名雪窦飞瀑,又名千丈岩瀑布,乳泉之水流入锦镜池,穿过关山桥,在千丈岩倾泻而下,自岩顶至深潭,高达186米。半壁有巨石相隔,每逢春夏,大雨滂沱,飞流直下,至半壁为巨石所碰撞,击碎溪岩飞雪,经日光照耀,便会出现一道长虹,蔚为奇观。雪窦瀑布早在北宋就闻名全国。王安石有首观瀑诗,专写她的妙处:”拔地万重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从飞雪亭旧址西北上山,就是妙高台,台下凭临深谷,上多古松,从台北上山,有三隐潭,分上中下三处,妙高台上接云天,下临无地,虽处万峰之中,登临却只见平台不见峰,故有”妙高台上妙高峰”之说。

亭下湖是剡溪上游的大型人工湖景区,面积6平方公里,湖山景观美不胜收。妙高台别墅,1930年所建,旧时为蒋介石专用。现楼房已修葺一新。
雪窦为东南著名风景胜地,四周群山环列,阡陌纵横,气候宜人,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人文景观随处可见,可以令人游兴倍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浙江雪窦山_neo_img.jpg

重庆金佛山
金佛山为蜀中四大名山之一,与峨眉、青城齐名。属大娄山山脉,又名金山,古称九递山,由金佛、箐坝、柏枝三山108峰组成。总面积1300平方公里,风景区规划面积441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522平方公里。主峰风吹岭的海拔高度为2251米,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差为1911米。金佛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景区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不同地质年代的原始自然生态。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金佛山的游记中记载金佛山雄、奇、险、峻错综复杂,山、水、林、泉、声形兼备,尤以金佛晓钟、云海苍松、绝壁玩猴为三绝。
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品种繁多的珍稀动植物,雄险怪奇的岩体造型,神秘而幽深的洞宫地府,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和珍贵的文物古迹而荣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自然遗产。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山上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多达5099种,其中银杉、银杏、大叶茶、方竹、杜鹃王树属国家一类保护植物,被誉为“金山五绝”。动物50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金钱豹、云豹、华南虎、白冠鹤、红腹角鸡、金丝猴、黑叶猴、梅花鹿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重庆金佛山_neo_img.jpg

重庆缙云山
不负蜀中好山水,大峨嵋又小峨嵋”。这“小峨嵋”就是集雄、奇、险、幽于一身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缙云山。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境内,雄峙于嘉陵江“小三峡”之温塘峡西岸,距重庆市中心区45公里,距北碚城区15公里。缙云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与北温泉的山岳江河、温泉峡谷、丛林古刹、溪流瀑布,奇葩异卉,展示了巴山蜀水幽、险、奇、雄的特点。

缙云山林海苍茫,奇峰耸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从东向西拥有九峰,其形态迥异,险峻嵯峨,人多不可攀。登上峰顶,可远眺雄伟奇特的华蓥山,蜿蜒如带的嘉陵江,两桥飞叠的观音峡,风光秀丽的北碚城,真是“无尽江山胜,都归一览中”。如有幸遇上云海,则云涛浪漫无边际翻涌回卷,壮如万马奔腾,气象万千。如在清晨观日出而遇云海,则朝日初起时,峰后云海偶有灿烂光环,可与峨嵋"佛光"媲美。其与湖水清亮明净不染纤尘,“山如碧玉水如黛,云在青天月在松”的缙云璀璨明珠--黛湖构成了缙云胜景。

缙云山是著名的佛教胜地。自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以来,先后建造了缙云寺、白云寺、大隐寺、石华寺、复兴寺、转龙寺、绍隆寺、温泉寺八大古刹。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是缙云寺,曾受历代封建王朝所亲昧,1932年,中国佛教协会在此创办汉藏教理院,为世界佛学苑的四大分院之一。由于佛教的兴旺,给缙云山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洛阳桥的石照壁以一幅芭蕉麒麟图的古老格调反映出我国晚唐时期文化的发达;相思岩为古相思寺迹地,雕凿于大宋元佑年间的摩岩石刻,有存放历代高僧遗骨的"舍利塔",有大清嘉庆21年(公元1816年)建成的那伽业窟;位于山门前的明代石坊,更增添了古刹幽深、雄伟的气派。还有八角井、碑亭、华昌亭、祗园、感应洞、南北高观音(也称南北普陀山)、九龙寨、青龙寨、云峰寨、海螺洞、轩辕洞、大岩洞、袈裟洞、桂月中秋、狮峰观日、香炉凌空、竹海探幽等前人留下给我们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缙云山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土壤肥沃,因而古木参天、浓阴蔽日,常年温度比北碚城区低5℃。这里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有植物共246科、992属、1966种,其中有国家保护植物45中,模式植物38种,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植物种基因库。

缙云山既是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重庆市植物园所在地,这里由于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从而现已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重要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和旅游避暑胜地。为了使来山旅游、从事科研教学、休闲避暑及开会的客人感到更加舒适、方便,缙云山风景名胜区加强了服务设施建设,改进了服务态度,建成了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设施设备一流的缙云山宾馆和缙云山餐厅及一流的服务恭候您的随时到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重庆缙云山_neo_img.jpg

重庆四面山
四面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市境内,面积约213.4平方公里,是一处以山、水、林、瀑为主景的风景区。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丹霞的地貌奇特,山高谷深,处处可见刀削似的绝壁,数以百计的形态各异的叠流飞瀑悬泻其上,落差100米左右的瀑布有八处人,称为“瀑布之乡”。

湖泊溪流众多,水域宽阔。山上的原始森林是亚热带植物资源宝库,拥有植物1500多种、动物200多种。山上还发现有与恐龙同时代的史前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华双扇蕨。并有新石器晚期岩画等人文景观。四面山目前己开放有头道河、响水滩一洪海、水口寺三个景区。头道河景区内有著名的龙潭湖,湖蜿蜒25公里,湖北段西壁有相思岩,湖中段西岸有“猴王观海”诸景。


响水滩一洪海景区有隐于青峰环抱中的大洪海。小洪海位于大洪海后的苍茫林海中。水口寺景区以瀑景为主,有著名的水口寺瀑布,瀑布右侧有天然石佛像高踞,左侧有醒狮岩昂首啸空。水口寺瀑布之西,有一高一低双瀑相对,有“鸳鸯瀑布”之称。在鸳鸯瀑布西南茫茫林海中有千年古刹朝源观,是一座儒佛道三教合一、以道为主的寺观。观虽己经破败,但左右观门上的两副长联,联意玄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重庆四面山_neo_img.jpg


重庆天坑地缝
重庆市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西首和库区腹心,东临三峡大坝,西靠重庆,南连张家界,北连西安。是渝东、陕南、鄂西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区的一部分和绝世奇观天坑地缝的所在地。

世界上最大的小寨天坑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岩溶漏斗。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天坑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山中幽静,可以仰视蓝天,即所谓的“坐井观天”,别有一种滋味。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坑底的暗河从高达数十米的洞中飞奔而出,咆哮奔腾,再从坑底破壁穿石而出,形成了美丽如画的迷宫河。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千米。小寨天坑当称“天下第一坑”,属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


天井峡地缝与小寨天坑属同一岩溶系统。地缝全长37米,宽1-500米,深4-900米,分上、下两段。上段从兴隆场大象山至迟谷槽,长约8千米,为隐伏于地下的暗缝。由兴隆场大象山天井峡能进入缝底,通行长度为3.5公里。缝深80—200米,底宽3—30米,缝两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缝底有落水洞,暴雨后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宫峡,是长约6千米的暗洞,1994年8月,由英国洞穴探险家探通。有玉梭瀑布、犁头湾瀑布、变幻峰、巨象探泉、石观音、鬼门关、阴阳缝、双风洞等景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重庆天坑地缝_neo_img.jpg

云南鸡足山
鸡足山位于宾川县西北隅,距大理市100公里,距昆明400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山,与四大佛教名山峨眉、五台、九华、普陀齐名。鸡足山西与大理、洱源毗邻,北与鹤庆相连,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2822公顷,因山势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宛如鸡足而得名。
鸡足山前临苍山洱海,后靠金沙江,全山共有四十座奇岭,十三座险峰,三十四座崖壁,四十五个幽洞,泉潭百余处。岗岭壑涧林谷峡,构成鸡足山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登山览胜,赞叹鸡足山“奇观尽收古今胜”。鸡足山主峰天柱峰,海拔为3240米,登上山顶可东看日出,南观祥云,西望苍洱,北眺玉龙雪山,徐霞客为一座峰顶而集中了日、海、云、雪“四观”而感叹不已,认为,这四观,得其中之一便可算奇绝, 天柱峰四观全备,不但可以为鸡足山之首,也可算海内之冠。除了“四观”外,鸡足山还有“天柱佛光”、“华首晴雷”、“洱海回岚”、“苍山积雪”、“万壑松涛”、“飞瀑穿云 ”、“悬岩夕照”、“塔院秋月”等八景,为历代骚人墨客所吟咏。
鸡足山不仅风景奇秀,而且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相传,这里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来这里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守衣入定于鸡足山华首门。鸡足山上的佛教建筑,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直至民国仍有增修。
清康熙时鸡足山有大小寺42座,庵院65个,静室170余所,寺僧5000余人。鸡足山寺庙中最负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圣寺,它是清代高僧虚云和尚得到慈禧资助而建盖的,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鸡足山海拔最高的寺是金顶寺,位于鸡足山主峰天柱峰顶,寺内楞严塔,是公元1929年云南省主席龙云登山游览时应僧人请求,拨巨资兴建的,龙云为楞严 塔题词:“法相庄严”。鸡足山目前修复规模最大的寺是迦叶殿,它是由四川文殊院宽霖会长发起,由大弟子宏道法师主持重建的,于1994年竣工,殿有四重,迦叶殿中供奉香檀木雕迦叶坐像,高3.3米,重1.6吨。
鸡足山被三条较大的断裂所切割,中部地区属断裂形成的山间凹陷地带,悉檀河纵贯其中,沿河两岸的尊胜塔院、悉檀寺、祝圣寺、寂光寺、石钟寺、大觉寺等大型寺院建筑群以及无数的庵、阁、亭、楼、堂自下而上,像佛线穿珠,一直延伸到天柱峰脚的慧灯庵,为游览鸡足山的主游道。山中寺庙多依山临岩而筑,高下布置,错落有致,隐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有涵有露的建筑布局手法,形成独特的景观。游览鸡足山,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从宾川县城有旅游公路直抵祝圣寺,游客到祝圣寺后可骑马4公里左右到鸡足山索道,在全长1811米的索道运行15分钟,就可直达天柱峰巅的金顶寺。
鸡足山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和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为1780米~3240米,分为干热河谷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气候与温凉潮湿亚高山气候。当山麓为灼热的酷夏时,山顶则有冬令现 象。植被分布,海拔1800米~2300米为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以身态特殊的扭曲云南松为主,形成鸡足山八景之一的“万壑松涛”;海拔2300米以上为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有栲、栎、楠、楸、杨等种类;海拔2400米以上为亚热带丘陵、山地竹林,是著名的特产“香笋竹”产区;海拔2700米以上为元江栲林,是滇中高原特有的植被类型;再上为亚热带、亚高山带绿阔叶林苍山冷杉,徐霞客称之为“平顶松”、“弹指松”。通往金顶寺一带山脊上以矮高山栎杜鹃为主,有红棕杜鹃、云南杜鹃、露珠杜鹃、绒毛叶黄花木等,春风送暖时,杜鹃花开如霞,长达数里,为鸡足山一景,被称为“杜鹃长廊”。
一九八O年鸡足山被列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区,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四十四个风景名胜区的大理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之一,是以佛教文化和森林公园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e2v8cqfx96f32pl.jpg


云南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座落在云南省迪庆自治州德钦县与西藏察隅县的交界处,属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是人类未攀登上的圣山,它位于怒江和澜沧江之间的怒山主山脊上,呈北西--南东方向延展。该地区的地势为北高南低,河谷向南敞开,气流可溯谷而上,受季风影响大,干湿季节分明。夏季,河谷气温11-29℃,而高山则为-10℃--20℃,雨季集中在6-8月,年降水量平均600mm。此间气候极不稳定,是登山的气候禁区。 冬季气候相对稳定,但仍变化莫测,梅里雪山冰川发育,绵延于山谷之中,大的有纽恰、斯农、明永冰川,其中明永冰川舌部下延至海拔2000多米,为奇特的低纬度、低海拔冰川。从梅里雪山的主峰到澜沧江、明永河汇流处(海拔2038米),高差达4702米,形成壮观、奇险的梅里大峡谷。由于大的高差形成迥然不同的气候分带,相应地,植被的垂直分带亦非常明显。在河谷江边的低地,盛产瓜果桃梨,往上是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而雪线以下是茂密的针叶林、高山灌丛的高山草甸。这里盛产松茸、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以及大有风靡之势的梅里雪茶。竹鸡、小熊猫、獐子、马鹿、熊等动物活跃在木草丛。
  山上有云南规模最大的冰川,范围近100平方公里。它是藏传佛教徒朝圣的圣地,传说为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当地称为巴何洛登地,据说登上布达拉宫进香,虔诚的香客在霭霭祥光中能见到它的山影。“梅里”藏语意为药山,梅里雪山因其盛产药材而得名。它被起西藏自治区阿东格尼山,南至德钦与维西线交界处,长150公里,宽30-40公里,由燕山期花岗岩和变质岩组成,属级高山地貌类型,海拔6000米以上山峰有13座,称太子13峰,其中以卡格博峰最高,海拔6740米,位于东经98.6度,北纬28.4度,是云南第一高峰,13座雪峰莽莽苍苍,神气各异,卡格博峰巍峨高大,气势磅礴,缅次姆峰端庄秀丽,亭亭玉立,藏族传说它是卡格博峰的妻子,日本著名登山家斋藤淳生说面茨姆峰是世界上最难登的山峰;洛拉争归贡布,小巧玲珑羞怯腼腆,他是卡格博和缅次姆的儿子,其它雪峰有的象紧握拳头,有的象出鞘的利剑,直刺云霄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卡格博峰,藏语意为,白色的雪山,俗称雪山之神,原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教化,受居士戒,改邪归正,从次叛依佛门,做了千佛之领朵制敌宝珠雄师大王格萨尔麾下一员剽悍的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卡格博神像常被藏族供奉在神坛之上,他身骑白马,手执长剑,雄姿英发,每年秋末冬初,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地的香客,千里迢迢赶来朝拜这座心灵的雪山之神。

  梅里雪山上发育有现代冰川地貌冰斗,U形谷十余条,其中以明永恰冰川和斯恰冰川最为壮观,冰川舌前端象下延伸,可达海拔2700米,是国内纬度和冰川下限最低的一处,也是最容易观察的一处。

  梅里雪山是云南省6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探游过不少世界名山大川的美国学者洛克称梅里雪山为“世界上最美之山”。1989年10月藏传佛教十世班禅大师确吉坚赞,曾在峰前举行过隆重的法事,并立碑留下胜迹。

  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至今还是人类未攀登上的处女峰。早在1902年,英国登山探险队首次向峰顶发起冲刺,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后来,美国、日本、中日联合等四只登山队,四次向神山攀登,均未成功。1991年1月3日,中日17名登山健儿在攀登卡格博峰时,不幸遇难。消息传来震惊世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19b91ebfe2090bb1ec45.jpg


云南哈吧雪山
哈巴”为纳西语,意思是金子之花朵。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在民间传说中被看作是弟兄俩,金沙江从两座高大挺拔的雪山中间流过,形成了虎跳峡。
哈巴雪山因巨大的海拔高低差异,形成了明显的高山垂直性气候,依次分布着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山脚与山顶的气温差达22.8度,这种气候又孕育了垂直带状分布的生态系列。立体分布着高山寒冻植被带、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丛、冷杉、云杉、针杉、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干热河谷灌草丛带等,植物种类繁多。在浓密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许多珍贵动物。

哈巴雪山主峰高5396米,山顶终年冰封雪冻。主峰挺拨孤傲,四座小峰环立周围,远远望去,恰似一顶闪着银光的皇冠宝鼎。随着时令、阴晴的变化交替,雪峰变幻莫测,时而云蒸雾罩,宝鼎时隐时现;时而云雾飘缈,丝丝缕缕荡漾在雪峰间,“白云无心若有意,时与白雪相吐吞”。在海拔大约4700米左右的地方,悬岩披挂着冰瀑,属我国纬度最南的海洋性温冰川。据说那些千奇百态的角峰、刃脊、U形谷和羊背石,就是古冰川留下的遗迹。

古远的冰斗还融化积聚成众多的冰啧湖,这些冰啧湖就分布在毫巴4100米左右带上,以黑海尤为著名。黑海因水色如墨而得名。湖水幽深神秘,且四时景观各不同。最奇特的是,人们只要站在湖畔长啸数声,湖畔四周便会细雨纷纷,有时甚至会暴雨倾盆,将人淋个浑身透湿。这种呼风唤雨的奇特景观,更增添了黑海的神秘性。黑海中有数量极多的雪鱼,俗称“娃娃鱼”,在气温合适的时候,雪鱼汇成一环状,黑压压环绕在湖边浅水中,情形十分奇特。  除雪山、湖泊、杜鹃外,哈巴雪山景区内还有许多悬泉飞瀑。或清秀、丝丝缕缕,或气势汹涌、声喧如雷。如:尖山瀑布,高约40米,水流充沛,气势恢宏,水从崖顶跌落,化为蒙蒙细雨,有时在阳光的折射下,水雾幻化成七色彩虹,景致十分奇妙;大吊水瀑布,高近200余米。其源头在雪线之上,属季节性瀑布,每年4-9月,冰雪融化,雪水沿徒峭的断崖奔泻而下,形成涓秀奇丽的哈巴大吊水瀑布。皑皑雪峰,云雾飘缈,飞流破云而出,如天河入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hqi5308g0ewyq74l.jpg

中华名山大全中华名山简介介绍[组图]12

苍山
1、 苍山,又名点苍山,古时称为熊苍山、玷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东临洱海,西望黑惠江,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长约50公里,如一道绿色屏障,雄峙于洱海西岸。
苍山共有雄峙嵯峨的十九峰,山顶上终年积雪,被称为“炎天赤日雪不容”,更奇妙的是,每两座山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由上而下,顺东流淌一直注入洱海。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序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为4122米。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阳南。这十九峰十八溪构成了苍山独特而多姿的景观。

苍山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风景名胜区。1992年,当地政府在海拔2600米玉带云出处新辟了一条玉带云游路。游路南起马龙峰,北抵应乐峰,长约18公里,将苍山许多景点连结在一起,游人至此,可览苍山奇峰异石、林泉飞瀑,亦可俯瞰苍洱大地的壮丽景色。
公元八世纪,南诏王异牟寻曾仿照中原政权的做法,把南诏境内的名山大川敕封为五岳四渎,点苍山被封为中岳。许多充满白族文化特色的景观都位于苍山之麓,比如著名的崇圣寺三塔、佛图塔、无为寺、桃溪中和寺、七龙女池、清碧寺三潭、感通寺等。
2、自然景观:

苍山巍峨而秀美,苍莽而幽深,云、雪、林、泉、石、花等组成的天然景观,让人倾倒。山云景变幻万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望夫云每年冬春季节常出现于玉局峰顶,这云出现后洱海随即狂风大作,掀起阵阵惊涛骇浪,渔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云又被称为“无渡云”。传说南诏国王之女与猎人相爱,逃到玉局峰顶结为夫妻。公主难耐高山寒冷,猎人便到海东罗荃寺盗取法师冬暖夏凉袈裟,被罗荃法师发觉后打入洱海化为石骡。公主望夫不归,忧郁而死,精气化为云。每当此云出现,洱海便浊浪排空,这是公主要吹开海水,看到葬身海底的丈夫。
玉带云则出现于夏末秋初,每当山雨过后苍山十九峰山岚四起,形成朵朵白云在松林上空飘浮,并逐渐汇集在苍山半腰,又迅速向两端延伸,化为一条洁白的玉带,横亘百里,竟日不散。玉带云不仅妩媚动人,而且按白族农谚所说,她还是丰收的预兆:“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 。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堆银垒玉;最高峰马龙峰的积雪更是终年不化,盛夏时节山腰以上苍翠欲滴,而峰巅仍萦云载雪。白族人民从山顶取下“阴崖古雪”,调上蜜汁黑梅使之成为沁人肺脾的清凉饮料。杨升庵的《滇南月节词》中曾写到大理“五月卖雪”的情景:“五月滇南烟景别,清凉国里无烦热,双鹤桥边人卖雪,冰碗啜,调梅点蜜和琼屑。
3、自然和生物资源:

苍山的森林自成景观。这座四季苍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带、松林栎林带、冷杉杂木带、高山草地带,具有层次分明的高山景观和变化有致的季相景观。以苍山命名的苍山冷杉,以其楚楚动人的身姿与不畏风雪严寒的气质,雄踞于苍山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悬崖绝壁之上,是我国冷杉属树种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南的一个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高山景观植物,被誉为“树中君子”。
苍山花卉,品种繁多。云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鹃花、玉兰花、报春花、百合花、龙胆花、兰花、绿绒蒿,在苍山都寻找得到踪迹。其中,仅杜鹃花品种就有41种,从山脚 直到海拔 4100米的积雪地带,层层叠叠,成片成簇,植株高者达十五米以上,呈大树状(如棕背杜鹃、马缨杜鹃);矮者只有十公分,呈匍匐状贴地而生,形成地毯状景观(如密枝杜鹃)。花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花色有红、白、黄、紫、蔷薇等十六种不同颜色。在这花的海洋里,有的品种仅苍山一地所独有,如和蔼杜鹃、蓝果杜鹃,有的以大理命名,如大理杜鹃、大理腺萼杜鹃。世界上杜鹃花属中叶子最大的品种凸尖杜鹃,就生长在苍山上。苍山,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天然杜鹃花园”。

苍山的泉水为人称道。除了十八条长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苍山顶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碛湖泊,那是第四纪冰期遗留下来的痕迹,其中著名的有洗马潭、黄龙潭、黑龙潭等,潭水莹澈,泻出的泉水更是清冽异常,青碧璀璨。苍山群溪中,清碧溪、七龙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骚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写。

苍山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这里气候适宜,植被茂密,至今还生活着鹿、麂、岩羊、野牛、山驴、野猪、狐、雉鸡等以及少数的珍稀动物“四不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轿子雪山

轿子雪山,位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县境东北部的转龙,乌蒙,雪山3个乡(镇),境内东面与东川市交汇处,海拔4223米,因其山形似一乘放置在万花丛中的花轿而得名。历史上曾称之为云弄山、绛云露山、松外龙山。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南诏蒙氏异牟寻封之为东岳。早在一千多年前,禄劝轿子山就成为与高黎贡山、点苍山、蒙乐山、玉龙雪山等滇中名山比肩而立的著名山岳,且位列“滇中五岳”之首。

登上轿子山山顶,乌蒙山12峰尽收眼底,山山峻奇、峰峰秀美。群峰簇拥中的轿子山,东面和东南面是刀削斧劈的峭壁深渊,西面及西北面则是一马平畴的高山草甸,其间,分布着3个清冽可鉴的高山湖泊,称天池,俗称大海、小海、木邦海。奇峰、秀水、冰雪、杜鹃共同组成轿子山天然“四绝”。

轿子山的神奇景观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文人墨客吟咏不绝。1989年,轿子山被列为昆明市自然保护区,1993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省、市明确提出将轿子雪山建设成“滇中第一山”、“世界级旅游精品”构想,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雄冠滇中的轿子雪山,必将成为旅游胜地、度假天堂。

  轿子山每年从11月下旬至翌年的3月为冰雪期,积雪厚0.5__2.0米。冬季的轿子山,山成了巨大的银蛇,水成清灵的冰河,树木花草全笼罩在一袭洁白的雪衣里,苍茫的轿子山成为一个银妆素裹的世界,万树琼枝,晶莹剔透,冰清玉洁。雪松与冰柱相呼应,冰棱与落水相回声,让人醉情神山,超凡脱俗。
  
  冰瀑是冬春时节轿子山最迷人的景致,沟壑林原中,悬崖峭壁上,雪和水以冰的形式存在着,似凝固的音符或似银河落九天,把流动的水和悬挂的雪雕塑在最高峰,一挂又一挂的冰瀑,巨大无比,坚硬无比,从崖际倾泄而下将你震撼在神山仙野。那些或洁白或淡蓝的冰柱冰爪、冰花冰帘,大气天成,流畅无比,让天下雕塑大师汗颜。

  

  在云、贵、川彝族民间传说的“木雅洛宜山”,是彝族人民的发祥地。经考证,“木雅洛宜山”就是今天的轿子山。大理南诏王异牟寻公元787年封五岳时,把此山封为东岳,与高黎贡山、点苍山、蒙乐山、玉龙雪山,并列五岳,且名列五岳之首,为“滇中第一山”。

  

  苍劲挺拔的群山,宽阔的高山草甸,险峻的断层绝壁,秀丽的溪流瀑布,壮观的杜鹃花海,幽静的高山湖泊,形态优美的冷杉群,独特壮丽的冰瀑群,迷人的北国冰雪景观,神秘震撼的傲骨林,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等等,构成轿子山品位独特、极具吸引力的景观组合,使轿子山得于集雄、险、奇、秀、秘等特征为一体。

  

  在云南省范围内,轿子山几乎荟萃了最著名的景观,拥有碧塔海般的静谧湖水,玉龙雪山般的雪原,高黎贡山的杜鹃花海,黄连河景区的瀑布群,香格里拉的草甸等,是云南高原自然景观的一个缩影,是以高寒景观、冰雪景观、杜鹃花海为核心的生态康体旅游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60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