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2003绿色破解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品质生活的多赢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6:16:06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品质生活

的多赢之路

——临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2010年女领导干部培训班第一组

 

按照中央的部署,省委十二届七次会议围绕“两创”战略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作出了建设浙江省生态文明的重大决策,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省委党校女干部培训班第三小组深入临安,通过听取介绍、走访市民、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临安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以临安为例探寻浙江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临安印象

2010年9月下旬,调研小组专程赴临安,观看了临安电视专题片,听取了关于生态市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的介绍,赴天目山考察了旅游综合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情况,去太湖源镇白沙村考察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的农村发展模式。

临安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西郊,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22个乡镇298个行政村,人口52万;杭徽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与杭州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调研组人员每到一处,心灵都为之感到震撼。这里天蓝水清,花树相映,青山湖碧波荡漾,天目山大树华盖,自然风光处处清丽迷人;杭徽高速公路两边青山绵延,竹林苍翠,不愧为一条如诗如画的“生态大道,绿色长廊”。深入临安农村,“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魅力扑面而来,流水映小桥,亭台衬楼阁,既有农村的清幽,又有游客云集的热闹;既有农家的风味,又有城市园林的气度;村民的脸上流露着自然的、真实的幸福感。

临安虽然是典型的山区县市,山地多,耕地少,环境容量小,矿产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然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次跻身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行列,而且位置不断向前推进,2010年排名81位;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6.5亿元,人均GDP达658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2011元和10735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05:1,小于全省0.41个百分点。这样的条件下所取得如此的巨大成果,让我们既感到惊讶,又感到兴奋。

我们一致认为,临安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是典型的生态型宜居宜业城市,是居民幸福指数很高的“品质临安”,是全国县域发展中环境与经济共赢的样本,对浙江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二、临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致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临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临安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全市上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概括起来,大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农业环境生态化阶段。大致从80年代末到2002年,临安禁止砍伐,封山育林,实施“上促青山、下稳良田、主攻中间”和“前促生产、后促流通、主攻加工”的“老三线”、“新三线”战略,森林覆盖率从64.1%上升到70%左右;生态旅游业蓬勃兴起,以白沙村为代表的部分农村开始了“卖生态”的生动实践;2000年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第二阶段:“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阶段。大致为2003年到2006年,本着“把重污染变轻污染,再从轻污染变无污染”的指导思想关闭了129家重点污染企业,确保“一江清水送出境外”;2003年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市目标,确立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一手抓环境保护,一手抓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共赢的发展模式。

3、第三阶段:全面建设现代化生态市阶段。2006年12月召开的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为主要特征的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战略目标,于2007年、2008年、2009年相继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等各项创建大任,2010年被列为浙江省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而且临安是全国首个过关国家环模新指标的城市,也是全国县级市中第一个、长三角地区唯一的一个国家森林城市;确立了生态与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旗地位,构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浙江省科研创新基地落户临安,启动青山湖科创新城,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科技基础。

三、临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临安已在生态文明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参与,不仅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果,而且拥有了独特的经验。

1.理念与文化先行。一个地区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临安采取了理念与文化先行的策略,使生态价值观成为广大市民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1)如何使生态意识成为市民共识?临安构建了覆盖全市、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体系。定期举办“森林生态资源博览会”,既是招商引资平台、节庆活动品牌,也是在开放融合中宣传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7届“森博会”中举办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40余个生态项目。在电视、广播、新闻网、《今日临安》同步开设“打造清洁临安,建设生态家园”、“办好森博盛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专题专栏,定期举办“环保歌曲大家唱”、“中小学生环保书画比赛”、“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大型宣传活动,使生态理念、生态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举办“中国山地休闲旅游国际论坛”、“中国山区生态经济与新农村建设高峰论坛”、“中国山区综合开发国际研讨会”等高规格研讨活动,面向领导干部、机关、市民、企业家等不同群体分别举办“天目大讲坛”、“机关讲坛”、“市民大讲坛”、“绿色讲坛”,辅之以农民培训班、“干部学习新干线”等载体,形成了学习、研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发展低碳经济的浓厚氛围。在浙江农林大学建立植物园,清凉峰管理局建立植物标本基地,在太湖源镇建立竹种园,形成了听、看、研结合的生态科普体系。在“千名干部进村入企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中,以“种好三棵树,山绿民又富”为主题的心里话宣讲活动引起《人民日报》的关注。

(2)如何使生态理念转化为文化力量?临安全面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吴越文化为基因的生态文化建设。临安入城口高高矗立着的城标,是吴越钱王和他的历史,这说明临安致力于弘扬极具影响力和地方特色的吴越文化。出生在临安也归息在临安的钱镠,立国时就保护西湖,采取了“善事中国”、“保境息民”的基本国策,重点整治了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为“杭州天堂”的形成乃至长三角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境内“桑麻蔽野”,出现“青巷摘桑喧姹女”景象,吴越文化中包含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临安在老祖宗身上注入现代文化内涵,多措并举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吴越文化为基因的生态文化。注重吴越国史、钱王功绩的研究,探寻保护—利用—再保护的文物保护机制,大力建设“一馆二园三区块”(博物馆;钱王陵园、吴越文化公园;洞霄遗址区块,河桥古镇区块、天目文化区块),丰富了饱含生态内涵的物态文化。挖掘、开发、培育了水龙、根雕、鸡血石雕等20多个民间艺术精品,形成了锦城、玲珑片为中心的文学、音乐、书画板块,於潜片为中心的戏剧、民间灯艺板块,昌化、昌北片为主的根雕、根书、石雕艺术板块,形成了“一乡一品”或“数乡一品”的特色文化发展格局,同时建立了100多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伍,2003年来有12支跨出国门,成为全省民间艺术队伍出国表演最多的县市,象征风调雨顺的“临安水龙”舞到了法国尼斯狂欢节,崇尚生态生活的“临安响竹”等节目代表国家文化部到捷克表演。文艺队伍紧紧围绕生态市建设要求,在文学、书画、摄影等领域选择生态保护、低碳经济等题材开展创作大赛和作品展览活动,推出了一批既反映时代特征、又贴近百姓生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倍受群众喜爱的漫画《打山核》被《浙江日报》报道。

(3)如何使生态文化转化为全民行动?临安开展了整体推进、循序渐进的创建行动。多层面、立体型的创建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全体市民广泛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不仅提升了生态文明的整体水平,而且使生态文化转化为全民行动。临安把创建国家生态市作为战略载体,完成了由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到国家生态市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由低到高、由单项到综合逐步推进,先后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摘取国家生态市金字招牌后又被列为浙江省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在创建模式上,设计了一系列大小结合、立体多层、特色鲜明的创建载体,面向乡镇、街道创建了18个全国生态优美乡镇,太湖镇白沙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在村级层面,结合“乡风文明进万家”和创建“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等大型活动开展生态村、特色村、明星村,示范文明村、特色文明村评选活动;在其它领域,全面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宾馆、绿色工地、绿色办公室创建活动,努力倡导“绿色、自然、低碳、和谐”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

2.规划与政策并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临安市历届党委、政府谋在先、走在前,做到想和做结合、规划和政策并重,始终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构建生态建设体系,以政策为保障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1)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1998年颁布实施《临安市生态示范建设规划》,实现了以保护为主的生态建设向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的跨越,开始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02年、2004年相继实施《临安市“十五”环境保护规划》,《临安生态市建设规划》,对临安市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地理状况、资源利用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发展状况、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全盘摸底,对生态市建设的近期(2003-2007)、中期(2008-2010)、远期(2011-2020)目标与特征体系进行了科学论证和可行性分析。2010年10月,临安市委托北京大学编制《临安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项目技术咨询合同正式签订,根据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要求,从环境、经济、生活、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全面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2)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投入。坚持把环保工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三溪”整治、污水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为主要投入方向,以千库保安、生态公益林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扶持项目,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资力度。2006年、2007年、2008年污染防治投资总额分别为43579.79万元、39070万元、43926.98万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资分别为21422.41万元、52084.74万元、63324.58万元,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00%、4.67%、4.68%。“十一五”以来累计投入28.4亿元,近三年来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均达到大于3.5%的要求。

(3)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规划制定后,采取“项目化管理,制度化推进”模式,确立了“ISO14000认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做到“四个明确”:主体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进度明确。为强势推进项目,确保完成任务,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每年年初,市长与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签订“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年中通过市人大、市政协等进行督查,年终对照年初的任务进行考核评价,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创满意单位和乡镇(街道)综合评估之中,对生态工程建设未完成的予以“一票否优”和降档处理。

3.环境与经济共赢。10年来,临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高出省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1%;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6.38%,居杭州市七县(市、区)第二位。虽然经济总量比10年前翻了两番,但是生态环境质量并没有下降。临安能够先行一步、快人一拍走上经济与环境双赢的道路,关键是做到了“五个善于”。

(1)善于在困境中选择科学的突围道路。临安山地面积高达86%,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矿产资源匮乏,耕地资源稀缺;而且,临安位于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水系源头,对空气、水源、水质的保护标准级别高,发展工业的空间极其狭小。在中国的成语词典里,“穷山僻壤”这个词告诉我们,山多就意味着贫穷,“白沙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的六谷糊,住的箬竹屋”,白沙村的民间俗语,正是改革开放前临安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因为资源少,环境容量小,工业平台受到严重的制约,临安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包围。但是,临安人没有怨天尤人,命运出给自己什么样的牌,就选择什么样的打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临安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形成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理念,找到了一条环境与生态共赢的、符合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突围之路。而且,决策者谨防朝令夕改,在保护生态方面始终坚持政策的延续性,从建设“生态经济强市、历史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到全面建设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再到高举生态与科技两面大旗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逐步把保护生态上升到了“环境立市”的战略地位和转型升级的大旗地位。

(2)善于在开放融合中定位经济发展方向。临安的自然环境是封闭的,但决策是开放的、包容的,经济发展是与世界潮流、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要求一致的、融合的。主动与国家环保部、浙江林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张象枢、吴方笑微等专家的先进理念,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出了用材林与经济林并举的创新型思路,先后实施“新三线”、“老三线”、“种好三棵摇钱树”等战略。根据区域经济和都市经济圈的要求和临安自身的特点,通过“森林生态博览会”等平台,主动推介临安的自然环境、生态文化和绿色产品,着力建设杭州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基地,大都市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长三角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长三角发达地区辐射皖赣的经济接转基地“六大基地”,着力建设以青山湖科创新城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养生休闲为特色的“长三角后花园”、以山核桃为基础的华东坚果市场,以大都市为主要市场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3)善于在“两难”中作出长远的抉择。改革开放初期,临安也是一个工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模式,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使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引发了尖锐矛盾,甚至出现下游群众在视察污染河道的省领导面前跪地告状的场面,整治印染和化工行业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但是,当时的临安化工厂位居全国印染行业第三位,一旦关停,每年丧失近千万元的税收,还会面临700多名职工下岗的压力。在艰难的抉择面前,临安表现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1996年毅然关闭临安化工厂,随后关停并转污染企业150余家。撤掉或不上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失去的是一时的收入,赢得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因为经历了这样一次“阵痛”,临安才真正打破了经济与环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错误思维,探索出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道路,较早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学会了做好关于经济与环境的“多项选择题”;才得以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坚持“引资不引污”。仅2003年就回绝了30几个投资额在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2006年以来否决投资项目近50亿元,如香港永义集团投资12亿港元的服装印染一体化项目、比利时英博啤酒投资6000万美元的啤酒项目、澳大利亚企业投资1.2亿美元的木桨制桨项目等等。

(4)善于在严格保护中合理经营生态资源。生态是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本,更是一种财富,临安已经走出了环境与经济哪个重要的简单思维圈,形成了“经营生态”的理念。广大农民学会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新吃法,完成了由“卖木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的大跨越,农村形成了生态、生活和生产“三生共赢”的发展模式。80年代初,临安市荒山面积达33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715平方公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林权制度改革后,10多年时间全部消灭了宜林荒山,竹林从43万亩猛增到100万亩,经济林从52万亩猛增到12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从64.1%上升到76.55%,竹笋、山核桃、茶叶、蚕桑等八大主导产业相继形成,其中山核桃、竹笋种植面积和产值分别达到40万亩、100万亩, 5.9亿元、7.3亿元。观光产业应运而生,以健康休闲为特征的生态旅游业风生水起,天目山、青山湖、大明山、大峡谷、清凉峰等生态景区名闻遐迩,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成了大都市游客的首选之地、精神家园,来这里可以“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吃农家菜,品农家酒”。13个乡镇、34个村、697户农户经营农家乐,床位量达到17000余个,2009年全年共接待游客96.35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4819万元,农家乐为临安第三产业占总值的33.2%作出了重要贡献。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吸引客商投资的重要因素。杭氧、杭机、杭叉以及省科创基地(科技城)、越秀集团城市综合体、年产50万台无极变速器的铁牛集团等一批投资大、影响面广、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相继落户临安。

(5)善于在科技创新中拓展低碳道路。低碳是科技的方向,科技是低碳的保证。临安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血液”,确立了生态与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旗地位。依靠科技,农民的“摇钱树”越来越多,农村资源实现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全球首个竹林碳汇项目在藻溪镇严家村大岭山正式启动,创建全国首批碳汇林业实验基地工作拉开序幕,生态农庄运用生物链形成了“鸡粪、猪粪→养蚯蚓→喂鸡→下蛋→赚钱”的生态养殖模式,即便是“碱性极强,不易自然腐烂,堆在山地上寸草不生,放到溪水中鱼虾顿失”的山核桃蒲,也变成了“漂洋过海赚外汇”的蒲炭。依靠科技,改造提升了传统的块状经济,顺应要求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推动产业高端化、融合化、集聚化、生态化发展。2009年,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为建设目标的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正式落户临安,115平方公里的青山湖科技城将打造成国内外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低碳经济示范区,通过3-5年的努力将达到规模企业1000家、亿元企业100家、十亿企业10家、亿元纳税大户3家,从而使临安经济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了“低碳发展、绿色崛起”。

4.生态与生活品质相连。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提出来的、体现科学发展观本质内涵的主导性社会价值观,但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与要求的层面,只有成为知识和生活的主流时才能良性运行、发扬光大。临安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立足于改善民生,立足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凝聚了各方的合力,提升了整体水平。

(1)保障水和农产品安全。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活之本,水是城市之魂。一直以来,临安始终把饮用水源保护与流域治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实施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塑造水文化“五位一体”的源头护水新模式。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苕溪水系临安段水质始终稳居全省八大水系前2名,交界断面水质始终稳定在Ⅲ类水以上;累计投入1.5亿元完成“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全市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建成日处理能力6万顿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2万吨的青山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3.07%,全市22个乡镇建成集镇有动力(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70余个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这方面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放心食品,也是临安生态建设和市民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立41个农产品检测网点和1个流动检测室,山核桃、天目笋干通过了国家原产地地域保护认证,19个产品获欧盟等国际有机食品认证,7个产品获欧盟等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9个产品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省级森林食品认证。

(2)改善居住环境。致力于打造以开放融入为走势、以森林城市为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宜业城市,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给人以生态文明的环境辐射力、视觉冲击力、美学渗透力。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模城市”、“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构筑“一湖二山三溪”城市生态景观区,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84平方米,“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湖相映,山水宜人”逐步由梦想变为现实。本着“天人合一”、“人与环境和谐”的理念,采取政府引导、民众自觉、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设了一批融山水景观于一体的,山姿水色、花香鸟语相映生辉的生态型居住小区。市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作为建设村美、家富、社兴、人和的“绿色家园、富丽山村”专项经费,按照精品村不少于150万元、特色村不少于50万元、一般整治村30万元左右的标准以奖代补,截止2009年累计投入资金8.79亿元创建生态、旅游和文化等特色村94个、省和杭州市级小康示范村31个、重点整治村379个(原行政村)。声势浩大的“清洁临安”、“清洁乡村”活动由城市向农村、向城市“死角”、向城郊结合部纵深推进,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立近300支农村保洁队伍,建成农村垃圾填埋场18个、中转站5个、垃圾焚烧炉32个、垃圾房368个、垃圾箱(桶)15000余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达到90%以上;创建改厕达标村71个,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13200座;80%的行政村开展了庭院整治工作,创建“清洁庭院”星级示范村5个,示范村45个;锦城街道钱王铺村、锦南街道杨岱村、藻溪镇闵坞村为试点正式启动“鲜花工程,美化家园”试点工作。

(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是和谐、协调,本质的特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成效如何,关键在人,在于制度优势,临安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打造“阳光政府”,注重民生问题的民主决策,每年70%的财政用于改善民生,城镇失业登记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两抢一盗”案件以及群众来信来访、进京赴省集体访批次明显下降,连续三年安全生产3项指标实现“零增长”,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9%以上。2009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临安市荣获“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称号。

四、临安实践对浙江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两创”战略,通过建设“绿色浙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颁布实施,为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全省有61个县域经济体,土地面积占全省86.5%,人口占74.4%,经济总量占62.7%,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在县域,关键在县域。就整体来讲,地处平原的县市经济发达,环境质量不够理想,而包括海岛在内的31个山区县(市)有25个尚属贫困状态。可见,浙江县域发展中环境与经济并没有找到平衡点,两者仍处在“一山容不得两虎”的矛盾状态。临安的生动实践和发展成果,为浙江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1、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临安的实践证明,建设县域生态文明首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理念的变改,一要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纠正“人类中心主义”和“绝对环境保护主义”,摈弃“先发展后保护”、“以速度论英雄”的非理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活、生态、生产“三生共赢”;二要深刻领会省委十二届七次会议《中共浙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的精神实质,站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三要深刻理解生态文化的本质要求,致力于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倡导生态伦理、生态良知、生态公正和生态义务,使生态意识成为全民意识,使生态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基石。

2、建设生态文明要选好足以支撑整体推进的立足点。一要立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临安在长期的艰苦实践中探索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模式,高举生态与科技两面大旗推动转型升级,在生态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充分证明依托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好途径,人类的发展完全可以绕过粗放式的、资源掠夺式的、环境破坏式的传统工业文明,从农业文明直接跨入生态文明。二要立足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临安致力于建设“宜居宜业型生态城市”,一切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围绕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来选择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事实说明,大凡与群众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致的,必定是体现生态文明本质要求的,反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三要立足于地方特色。临安正因为立足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策,才走上了立足生态优势推动科学发展的道路。生态文明有共同的要求,但没有统一的路径,建设县域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立足地方实际、地方特色选择科学的发展道路。

3、建设生态文明要学会用统筹发展的思路弹好钢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消费方式、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能源、环境、政治、法律、道德等多个领域,决策者必须学会用统筹发展的思路弹好钢琴。从临安创建生态市、关闭污染企业、打造“六大基地”、建设“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等实践经验来分析,一要着眼于中央、省市的要求和地方特色进行整体规划,按照项目推进的模式,以创建为载体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的整体水平;着眼于国际和国内、市外和市内的发展态势进行宏观布局,按照开放融合的思路和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发展要求来定位城市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特色;三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时代要求做到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农村利益和城区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致力于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的宜居宜业城市。

4、建设生态文明要提供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保障。一要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元投入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全面、深入建设生态文明投供财力基础。二要建立生态修复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例如临安建设森林城市、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林项结构单一性不符合生态要求、过度猎取非物质资源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但临安能找准问题、理清思路,落实政策进行生态修复体系建设。我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各种资源消耗也越来越多,污染排放越来越多,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越来越高,而且大部分河流的环境容量已经接近极限,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环境容量,在这样的压力下必须做到保护与修复并重。三要实行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绩考评标准和制度。政绩考评标准和制度是“硬杠杠”、指挥棒,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制订、实施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三生共赢”要求的政绩考评标准、办法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