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字开头的男孩名字:中国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46:03

中国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3675吴国树 原创 | 2009-12-14 18:31 | 投票 关键字:风险投资 携程网 海外资本 

                           中国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携程网的故事

                                                 

  摘要:

  《2007中国风险投资年度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06年海外风险资本续坚定中国战略:2006年新筹集的风险资本中,超过一半的风险资本来源于海外,所占比例高达65.1%,由外资主导的投资额超过109.2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6.1%;海外资本占风险资本管理规模保持连续第四年大幅增长,由2003年的不到5%上升到2006年的43.7%。

  关键字: 风险投资   海外资本   携程网

  

  

  一. 风险投资的定义:

   也称创业投资,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相比之下,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即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我们认为,风险投资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评估和严格筛选,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注入资本,并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增加风险资本的附加值。风险投资家以获得红利或出售股权获取利益为目的,其特色在于甘冒风险来追求较大的投资报酬,并将回收资金循环投入类似高风险事业,投资家以筹组风险投资公司、招募专业经理人,从事投资机会评估并协助被投资事业的经营与管理,促使投资收益早早实现,降低整体投资风险

  

   二.风险投资的作用

  

  风险投资之所以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迅速,风靡全球,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风险投资在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

  

     2.风险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统计数据表明,风险投资在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企业成长快速。调查表明,接受调查的欧洲风险企业在从1991到1995年期间,经济增长率明显高  于同期欧洲500强公司。它们的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达35 %,一般为欧洲500强的两倍。

  

      2).  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欧洲500强公司年就业增长率只有2%,而风险企业却达到了15%。

  

  三.携程的创业之路

      1999年春节后的一天中午,一顿再平常不过的午餐,成就了沈南鹏、梁建章、季琦三人的商业帝国,成就了沈南鹏“携程之父”的美名。

   沈南鹏,耶鲁MBA出身,时任德意志银行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具有相当的融资

  力和宏观决策能力;梁建章,曾在甲骨文公司做过研发工作,技术背景深厚;季琦,有丰富的创业经验,

  长交际,对管理、销售都有一套。

    对互联网经济的共同看好,让三人聊得格外投缘。

         沈南鹏有着冷静的分析:互联网给创业者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但这机会不是仅仅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面的。“对传统旅游产业进行改造”,一下子激发了大家的火花。

   沈南鹏非常看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但同时觉得中国市场现在还不成熟,特别是在物流、信用卡支

  系统上还存在缺陷,如果做旅游,就可以避开这些劣势。

   季琦则认为互联网资源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旅游业地域性、时间性、管理有效性的不足,能够很好地去消化那95%的散客。

   这些与梁建章的思路“做旅游网站从设计到配送、支付,非常适合电子商务”和“旅游是老百姓的第二大支出,甚至还高于汽车”相契合。

  最终,沈南鹏他们决定:向旅游业进军。

   携程创始之时,沈南鹏等四人共投资了200万元。不过靠这点资金,携程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沈南鹏便去和IDG接触,在他的努力下,携程成立才3个月,便得到了IDG第一笔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1999年底,沈南鹏正式辞掉投资界工作,专心于携程的融资与发展,并考虑第二轮融资。因为第一笔投资只能支撑几个月的开销,如果融不到资,携程就要关门。

  2000年3月,携程吸引到了软银集团为首的45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11月,引来了美国凯雷集团1100万美元的第三笔投资。携程网三轮融资共计吸纳海外风险投资近1800万美元。

   这次并购为携程带来了巨大收益,一年的时间里,携程发展了2000多家签约酒店。2001年订房交易额达到5亿元,2002年交易量再翻一番,成为国内最大的宾馆分销商。携程最基本的生存已经不再是问题。

  2002年4月,沈南鹏再出奇招,收购了有名的散客票务公司——北京海岸,从而奠定了携程机票预订的基础。联合互联网的优势,沈南鹏将原来的票据业务放到了网上。这一转变再次获得成功,携程开始在全国复制业务。短短的一年后,票据业务激增了6倍。同时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机票预订服务中心,并在主要城市建起了机票配送队伍。

  时至今日,客房预订和机票订购仍是携程主要收入的来源,沈南鹏的两次收购成就了携程网大业。

  携程的根基已经扎稳,下一步的问题是怎样把它做大。在资本市场沉浸多年的沈南鹏自然而然想到了上市融资,而目的地则瞄准了纳斯达克。

  美国东部纽约时间2003年12月9日上午10∶45分,携程旅行网在美国纽约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上市首日,开盘价24美元,随即摸高到3735美元,最后收盘价为3394美元,涨幅886%,创下了3年内纳斯达克市场IPO首日股价涨幅的纪录。

  沈南鹏终于带领携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四.携程风险投资“四重曲”

   1.上市

          携程上市(NASDAQ:CTRP;7560万美元)


事件基本信息 涉及金额: 7560万美元 涉及网站: http://www.ctrip.com 发生时间: 2003-12-10 事件介绍:    2003年12月9日,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一时间世人的目光突然关注到中国的在线旅游服务市场。

       携程网在美国的发行价为每股18美元,第一天交易就上涨了89%,收盘时达到了33.94美元。

  携程上市(NASDAQ:CTRP;7560万美元)

  事件基本信息

  涉及金额:7560万美元

 2.   携程第一轮得到海外机构的风险投资

  凯雷投资携程

  事件基本信息

     凯雷投资携程


事件基本信息 涉及金额: 800万美元 涉及网站: http://www.ctrip.com 发生时间: 2000-11 事件介绍:    2000年11月,凯雷向总部位于上海的网络旅游公司携程旅行网投资800万美元。2003年,携程旅行网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之后,凯雷的持股比例从25%左右降至不足5%。

    

  

  

  

  

  

  

      

  3. 携程第二轮得到海外机构的风险投资

   IDGVC投资携程

  事件基本信息

      

涉及金额: 43万美元 涉及网站: http://www.ctrip.com 发生时间:   事件介绍:    携程于1999年10月接受IDGVC第一轮43万美元投资,而IDG获得携程12.5%股权。        携程上市后持股比例最大的是2000年11月投资携程的风投商CARLYLE GROUP,拥有25.97%的股份,而投资多个互联网公司的老虎科技,这次也占有8.11%的股份。而最早投资携程的IDG,目前拥有7.39%的股份。



  
  4. 携程第三轮得到海外机构的风险投资

   SBCVC/晨兴/IDGVC共同投资携程

    事件基本信息

       

SBCVC/晨兴/IDGVC共同投资携程
事件基本信息 涉及金额: 450万美元 涉及网站:   发生时间:   事件介绍:    2000年3月,IDGVC、软银、晨兴集团、等多家机构向携程进行了第二轮投资,总金额达450万美元。 涉及机构 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   晨兴科技投资公司       涉及行业企业 携程网  



   

  五.携程的未来

    凭借着一轮又一轮海外风险投资入主携程,携程拥有了更充足的资金、资本,进一步加强了携程的集团公司化进程。

  携程旅行网创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目前已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厦门、青岛、南京、武汉、沈阳等10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员工超过6000人。

   作为中国領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旅行网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行业,向超过1500万会员提供集酒店预定、机票预定、度假预定、商旅管理、特惠商戶及旅游资讯在內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結合的典范。

  从最初的一个商业计划、三四个合伙伙伴,到现在这样一家市值15亿美元的公司,携程凭借着海外风险投资走到今天国内的数一数二的地位,携程确实强大!

  而这也正是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国风险投资网

  2.    中国数据网

  3.    《风险投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