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标签取消默认样式:法国风流作家莫泊桑二三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2:59:27

法国风流作家莫泊桑二三事

  160年前的8月5日,“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出生于法国北部城市鲁昂。这一年,正好赶上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逝世。他们好像事先商量好似的,交替传递法国文坛的接力棒。
  由于生活过度放纵,莫泊桑在43岁时盛年夭折。他一生写了6部长篇以及300多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很多都是传世精品,享誉世界。用生命写作的莫泊桑,骤得大名又过早陨落,如同流星一般,在世界文学史上划过耀眼的一道光芒。

  “脱缰的小马驹”:福楼拜一语点醒梦中人
  莫泊桑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居斯塔夫•莫泊桑对家庭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对儿子的成长很少关注,经常在外面寻欢作乐,拈花惹草,父母为此闹不和而分居。莫泊桑7岁那年,父亲干脆抛下母子二人独自出走。这在莫泊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
  莫泊桑的母亲洛拉•勒•普瓦特万出身书香门第,和丈夫分居以后,她把全部的母爱倾注于莫泊桑,不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
  洛拉对文学有天生的感知力,小莫泊桑很早就跟随母亲学习拉丁文和英文,童年每个夜晚,他几乎都在母亲讲述古罗马、古希腊神话的娓娓动听的声音中入睡。
  洛拉看到童年的莫泊桑聪明伶俐,生性中带有几分诗情和想象力,深信只要教育得法,未来儿子定能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作为儿子的第一位文学老师,洛拉精心引导莫泊桑,田园散发的泥土芬芳,与母亲和小伙伴一起嬉戏玩耍的欢愉景象,成为日后莫泊桑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
  1863年,莫泊桑刚满13岁,母亲决定将这匹“脱了缰的小马驹”送进离家50公里外的伊夫托教会学校接受管教。莫泊桑忍受不了教会学校刻板、苛刻的管理,青春期的逆反情绪高涨,他处处与学监作对。为了打发严厉呆板、枯燥乏味的教会学校生活,他开始偷偷尝试写诗。洛拉得知后,没有批评孩子的“越轨之举”,反而拿起儿子几大本充满稚气的诗稿练习册,一一修改,精心指导。
  1868年5月,对教会学校生话感到厌倦和孤独的莫泊桑,为关系十分亲近,要出嫁的表姐写了一首书简诗,伤感之情蕴藏其中:
  在这远离人世的地方,看不到田野和森林,
  心头是无尽的忧伤,哪会有温柔的歌声。……
  这首诗被莫泊桑夹在案头的《圣经》里,不久被学监发现,并触怒校长。学校以莫泊桑蔑视宗教为名,将他开除。洛拉对儿子丝毫没有指责之意,而是想办法将他转入鲁昂著名的高乃伊中学学习。
  1868年10月,莫泊桑转学后,洛拉又请自己幼时的挚友——著名的文学家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福楼拜对莫泊桑怀有父亲般的挚爱,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将莫泊桑推向辉煌的成功之路。
  福楼拜声名赫赫,自恃很高的莫泊桑起先与其交流时并不服气,然而一件小事使他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
  一天,莫泊桑按照提前约定的时间,带着一篇得意的新作去请教老师福楼拜。当他走进房间时,福楼拜还在埋头写作,手边放着厚厚的一叠文稿,莫泊桑翻开一看,吃了一惊。他发现每页上只写一行,其余九行空白。莫泊桑百思不得其解,问道:“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不以为然地说:“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惭愧地收起手稿,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新作去了。                                  风流成性:大文豪死于梅毒
  在恩师的引荐下,自19世纪70年代起,莫泊桑经常参加福楼拜家举行的文学聚会,结识了左拉、屠格涅夫、龚古尔、都德、大仲马等大文豪。在与他们的相处中,善良率真、愤世嫉俗、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和自然主义的创作思想为莫泊桑的生活和创作奠定了基础。
  几位文豪常常在酒酣耳热之际,谈到少不更事时所经历的风流韵事。这些都深刻影响着莫泊桑日后的创作和生活,让他收获成功的同时,也饱尝了纵欲无度、糜烂浪荡生活酿下的苦果,甚至过早付出了健康和生命。
  1893年7月6日,法国作家左拉在莫泊桑的葬礼上致悼词:“他文思敏捷,成就卓著,不满足于单一的写作,充分享受人生的欢乐。”这“人生的欢乐”,便是莫泊桑划船、游泳和追逐女人的游戏人生。对于这个终身未娶的作家来说,女性占有重要地位,既见于他的日常生活,又见于他笔下的人物。
  莫泊桑交往的贵妇中,有一位名叫埃尔米娜•勒孔特•杜努伊,被莫泊桑称作“友谊守护神”,是他的同乡。风和日丽的日子,莫泊桑一有空就到埃尔米娜家,在她身边感受其他人那里无法得到的慰藉。埃尔米娜金发披肩,笑容可掬,性格刚毅、富有胆识又爱好文艺,丈夫远在罗马尼亚工作,她独自一人抚养儿子,异地分居的生活令她孤独难受。当莫泊桑患眼疾时,温柔的埃尔米娜为他朗读文艺作品。她对这位作家的爱慕是纯粹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除了贵妇,莫泊桑还和很多女人鬼混,包括饭馆侍女、农庄姑娘、半推半就的寡妇、阿拉伯女人、黑人妇女、成熟的女市民,都与他有染。不检点的生活,使莫泊桑迷失了方向,在他眼中,女人是虚假、轻浮的生物,她们存在的价值只在于满足男人的情欲。
  但另一方面,阅人无数的放荡生活也成就了莫泊桑笔下的女人形象。1880年4月,莫泊桑的处女作——中篇小说《羊脂球》一举成名。小说中,莫泊桑称他曾经遇到的一个妓女为“羊脂球”,她“全身圆滚滚、肥嘟嘟的,一节一节胖胖的手指,活像一串串的小香肠;肌肤光滑紧绷,衣服更裹不住明显突出的大胸脯”。“羊脂球”在莫泊桑笔下娇艳动人,令读者过目不忘。
  同样,作品《菲菲小姐》的女主人公拉舍尔也是一名妓女。而1884年莫泊桑发表的短篇小说《项链》,1885年问世的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作品中,轻佻放荡的女子形象、寻欢作乐的场景比比皆是。这些描写贯穿于莫泊桑的作品中,也贯穿他的一生。与其说莫泊桑用动人的文字抒写女性,不如说他以自己的生命书写小说。
  “其实我也搞不懂,为什么一个女人不如两个女人,两个不如三个,三个不如十个。”莫泊桑沉湎于声色,不能自拔。尽管福楼拜多次叮咛告诫:“千万不能把心交给别人,一个人活着要能够诚实的面对自己和周遭,对圆滑的事情尤其要提高警惕。那些让人迷失的事尤其要谨慎,吃喝玩乐,特别是女人。”莫泊桑还是无法控制自己泛滥的情欲。
  醉生梦死的纵欲生活,让莫泊桑染上了可怕的梅毒。他曾求医于巴黎著名的诺凯博士,诺凯博士误诊误治,认为莫泊桑出现的视力模糊、头痛等临床症状系劳累所至,劝说他去洗温泉浴,延误了莫泊桑的病情,也未能使他从纵情声色中幡然醒悟,这一切都加速了这颗文坛巨星的殒落。
  1892年1月1日,已病入膏肓的莫泊桑,来到尼斯探望母亲,晚宴时突然发病——情绪狂躁,语无伦次,拿起锋利的刀子,割向自己的喉咙。被仆人阻止时,他痛苦地大叫:“我割了自己的喉咙,我真的疯了!”莫泊桑被迅速送往布朗西博士主办的精神病院,而且再也没有从那里出来。在这所人间地狱般的疯人院里,他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八个月。
  此时莫泊桑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他的一只眼睛已经失明(麻痹性神经梅毒的晚期症状),原先气壮如牛的中年人,在病魔的折磨下形容枯槁,骨瘦如柴,面色苍老。随着病情加重,莫泊桑经常服用乙醚和吗啡,剂量越加越大,以至后来没有任何药物可以缓解莫泊桑的病痛。梅毒导致他的肌力丧失,下巴等处的皮肤松垮如赘,不能受神经支配,他总是张着嘴巴,来回晃动着脑袋。有时他会不经意间撞向墙壁,有时又摔倒在地,甚至去舔食墙壁。莫泊桑生命的最后三个月几乎是在痉挛、挣扎、呐喊中度过的,凄惨之状令人不忍目睹。
  1893年7月6日,一个驰骋法国文坛十余载的风云人物,有如昙花一般凋谢了。但他留下的300多部中、短篇小说,却在世界文学史上抒写了传奇的一页。屠格涅夫称他是“19世纪法国文坛最卓越的天才”,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称赞他高超的小说技巧,使“我们这些有心创作的人更难以下笔了”。

福楼拜(1821-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