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applied 容易中吗: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6:44:14
时间:2011年12月01日 09时00分   来源:《求是》   作者:石 平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世界名曲《如歌的行板》,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这首弦乐四重奏中深沉柔美的旋律,源自他偶然听到的一个泥水匠哼唱的小亚细亚民谣。当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第一次听到这首乐曲时,情不自禁地流着眼泪说:“我接触到了苦难人民的心灵深处。”
《如歌的行板》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魅力,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不朽名作,最根本的是因为它扎根人民深厚的土壤,饱含对人民真挚的情感,传达人民真实的心声。因此,我们进行文化创作生产,要坚持以人为本,自觉做到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
文化源于人民,人民是文化最深厚的根基与源泉。人民不仅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文化,是文化永恒的根基、血脉和源泉。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就是由普通民众创作,真实记录了人民春耕秋获的生产生活和朴实无华的热烈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思乡情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等等,这些从古代群众生产生活中产生的艺术精品,已经成为我国古代诗词的典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了文化,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荷兰著名画家梵高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是麦子,一定要把你种到麦田里去,才能生根发芽,不要在巴黎人行道上枯死。”人民的土地上长出的文化生机勃勃,无比灿烂。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源于人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作品才有生命力;脱离人民,闭门造车,文化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文化为了人民,人民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归宿与目的。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围绕着人民这个中心。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文化的发展是为了人民,人民性历来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因。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工作者把歌剧与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相结合,创造了《兄妹开荒》、《白毛女》这样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唱响了爱国救亡的时代强音;新中国成立后,《山乡巨变》、《创业史》等红色文化经典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好日子》等站在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和反映人民心声的优秀文化成果更是不断涌现,中国文化建设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快车道。
文化属于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最终要由人民共享。以“不务文字奇,但歌生民病”为己任的诗人白居易,懂得诗歌是属于民众的,因此每写完一首诗,要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绘画大师吴冠中的画价值连城,但他满意的200多幅作品大多捐赠给了美术馆。吴冠中常讲:我的画不是个人遗产,我的艺术属于人民,我希望我的画为广大人民所拥有和欣赏。确实,最有价值的文化果实并不是锁在保险箱、收藏在私人手上的个人财产,而是具有广泛传播力、最终能留在人民心里的共同财富。文化工作者应该坚决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的良好社会效果,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努力使优秀的文化作品在人民心中生根开花。